查看原文
其他

正修行之路——禅密双修——有关观慧方面的指示

南怀瑾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正修行之路——禅密双修——有关观慧方面的指示

 

时间: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九日晚间九时

 

地点:十方禅林十楼讲堂

 

南师怀瑾先生亲自主持  从智法师 记录

 

┅┅

 

随息法的真意

 

智怡师:自己出家十几年以来,仔细反省并没有好好做到出家人的本分,来这里以后,才体会到自己该走的路。去年寒假自从修持准提法以后,觉得最大的感应是业力的现前。最近也是依准提法而修,因为过去主修随息法,所以二者也就互相配合上了。

 

师示:你这个方法是普通人所修的,你出家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智怡师:当时出家没有为什么。

 

师示:没有为什么?!怪不得!出家总要为发愿而来,不发正愿而出家,即是没有目的,那是莫名其妙进土地堂。你现在要好好的发愿,没有愿力学佛便没有中心。你刚才报告念咒子修随息这是普通修法,还没有入门呢!况且,修随息法怎么随,知道吗?你修随息修了多久?你不要怕骂,来日无多,以后很少有机会跟你们谈话,你随息的经验怎么样?

 

智怡师:嗯......

 

师示:你答不出来,我代你讲。你所谓的随息,只是名称而已,那是自己骗自己的话,打起坐来,在那里听听呼吸,数也懒得数,在身体痛苦的感受上转来转去,不叫随息,你知道吗?至于六妙门中的数息,有些人在那里数来数去,其实只是算算数字而已,这就不懂数息的第一步该如何下手。我不是笑话大家在学会计吗?你数一万次又有什么用呢?呼吸是生灭法,你听过我讲过没有?

 

智怡师:听过。

 

师示:它一来一往,你数它干吗?!那么,为什么古德及祖师们教人以数息法?那是因为你内心不静稍稍把你的心收回来在数字上跟呼吸配合一体,然后心觉得静了下来,便不要再数了,就跟着随。但是,随息不是随呼吸。现在问你们,一呼一吸叫做什么?

 

(部分同学答:一念)

 

师示:对!一呼一吸名一念,也叫做一息。呼出去,鼻子出气,毛孔也出气;吸进来叫做“吸”。一呼一吸之间的那个叫做念,也叫做息。

 

什么叫做息呢?在休止的状态中。譬如你们观看一个人的睡眠,尤其婴儿,当真正睡着了的一刹那间是没有呼吸的,那才是睡着,等到睡了一下,忽然猛吸一口气,又起了一呼一吸的作用了,那是脑子里微细的妄念又动了。有妄念的时候,呼吸就动,真没有妄念的时候,那一阵子叫做“息”。听懂了没有!叫你随息,不是叫你随气呀!一般人的随息,都跟着呼吸生灭心跑,这怎么修得好,当然这不只是你一个人,你们全体都是如此。

 

随息即随那呼吸生灭之后的那个不呼不吸的静念,跟随着它,就得“心息合一”了。后来道家融合了这个法门,名词一变就叫做心息相依,心息两个配合为一,休止在那里,这个时候把念头硬是强制停住了,呼吸也强制停住了,这个叫做随息。你现在公然讲一边念咒一边随息,既然随息就不会念咒子,念了咒子就不会随息,念动气就动,念不动气也不动,你懂了吗?你自己矛盾也不知道,不用般若观照,没有智慧,怎么能修得上路呢?!一天到晚给业病所扰,你身体本来蛮好,一念之间给业病着,妄想特别多,东一下,西一下,说是聪明伶俐,其实聪明伶俐不好就是业,这个知道吧!

 

智怡师:知道。

 

┅┅

 

“三际托空与准提法圆满次第的配合”

 

师示:什么叫做菩提?

 

(有答:明心见性)

 

师示:什么叫做明心见性?心要怎么明?性要怎么见?

 

大明沙弥:不起妄念。

 

师示:不起妄念叫明心见性吗?!那么睡着了,一个妄念都不起,那是明心见性罗?死了的人,也不打妄想,那也是明心见性吗?!

 

宗诚师:不明而明,不见而见。

 

师示:你讲的比唱的还好听!什么叫做 不明而明,不见而见?!你现在什么都没有看见。(师又大笑说:)你的脑后有个什么东西,你不回头看得见吗?如果看得见,那就像。你看见了没有?不见而见,你看到了是哪个见?

 

宗诚师:......

 

师示:你答不出来,我代你答吧!你不是听过《楞严经》吗?《楞严经》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你怎么背不出来?你们全体都是一样差?不要光看着他!我怎么背出来,你们怎么背不出来?出家的目的,依教理来讲是求证菩提。这一次寒假到现在,我教你们转来修准提法,你们晓得我的用心吗?为什么带领你们修准提法,走上密教的路线,为什么?都给你们讲过的,你们答出来看,我当时是怎么讲的?

 

(全体默然)

 

师示:因为你们功德不圆满,功德资粮、智慧资粮都很欠缺。什么叫做资粮?简单的说就是基本的资本、粮食。福德、智慧资粮不够就不能证得菩提,不能明心见性。为什么要明心见性?为了要了生脱死,这是最起码的,不要说为了成佛得道;道,不是神通,不是用,道是根本的体,“但得本,莫愁末”。那么如果福德神通都来了,通究竟从哪里来的?晓得不晓得?

 

(同学们齐答;通从定发。)

 

师示:什么是定呢?

 

余静如:不掉举,也不昏沉。

 

师示:对,既不散乱也不昏沉,这叫做定。凡夫众生不在散乱中,即在昏沉中,不睡觉就乱想,不乱想就睡觉,离不了这两样事,一辈子、一千万亿年都如此。假使不散乱又不妄想,又非睡眠、昏沉,这就叫做定境,清明在躬,这是基本的修行,不管修密、修禅都需如此。

 

为什么教你们修准提法,乃是你们的福德、智慧资粮不够,所以要你们好好祈求,求感应,求他力加庇自力的恳切修持,但有多少人得了感应呢?

 

(同学齐答:有)

 

师示:你们自己反省反省有没有感应呢!每个人都有,不要以为菩萨站在你的面前放光,才叫做感应,那就变成妖怪,也是魔境,千万不要执着他。其实,你们都得了感应,是不是这样?不要骗菩萨,不要骗我,不要骗你自己。你想想看,绝对有不同的感应,是吗?

 

那么有些人搞得身体不好,不是菩萨不感应你,为什么不能感应到你,这是什么原因啊!对此佛经有个譬喻,晓不晓得?佛说好比太阳照万物,太阳没有分别好的、坏的,光明一概照到,有些东西为什么不能给阳光照到呢?是太阳之过吗?是人为的自我造作,自己把它挡住了,对不对?!好比盖栋房子、戴顶帽子,就把阳光给遮起来,并不是太阳不照你。所以自己要好好的反省,佛这个比方好得很,拿下雨来比喻也是一样。因此,从寒假到现在,告诉你们这条正修之路,有个总名称,叫做什么,还记得吗?

 

修定师:禅密双修。

 

师示:对!你们赶快按照这个路线,不要变动了。你们平常主修准提法,要想了脱生死,得定慧等持,走上菩提大道,第一步要做到三际托空,有没有做到?我在哪里讲过三际脱空?还等于画了一条很简单的线,画得很清楚,是在哪一本书上?

 

谢锦烊:《禅海蠡测》。

 

师示:你怎么可用猜的呢?你看过,有吗?《禅海蠡测》只提到一点,主要的还在于《禅与道概论》。但今晚的主题问你们怎样是“三际托空”?前念已灭,什么是前念已灭?我讲话是不是念头?你们听话的也是不是念头?

 

(部分同学答:是!)

 

师示:这些念头要不要你起空它?

 

(全体同学齐答:不要。)

 

师示:为什么?

 

大慧师:自性本空。

 

师示:后念未生,后念要你去生它吗?后念怎么生啊?!怎么样是未生?

 

大慧师:本来无生。

 

师示:我们刚讲个后念,它已经变成现在了,现在呢!当体即空,现在亦无生,所以菩萨要入无生法忍才能证菩提。但要随时能切断三际,就是当体即空吗?刚才我问新出家的大明师,你说当体即空是放下。那么,放下的那一念,是有?还是没有?哪个算前念?抑是后念?还是算当前一念?

 

大明沙弥:是当下一念。

 

师示:这一念是体还是要呢?

 

大慧师:即体即用。

 

师示:答得蛮好耶!你要能够随时把握“三际托空”这一念。妄念来,不要你去空它,所以《圆觉经》说:“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不要用方法,也不要观字或念准提咒什么的。“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当下这一念、这个境界,永远保任如此,有一百天就差不多了。这是正止、正定、正观的一个入门方便。止观同时,三际托空,前念已灭,后念未生,当处一念;但是,当处也没有一念,也没有把握它,如果把握它会留在什么样的境界上呢?《楞严经》讲到;“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大明啊!你把住当前一念,对不对?

 

大明沙弥:不对。

 

师示:不对在哪里?问题何在?

 

大明沙弥:......

 

师示:问题在于“守”字上啊!“内守幽闲”,你在把握它啊!假使我不是守,也不把握它,三际托空,对了没有?不守是怎么样?你们修过了吗?当然没有修过,你们且试试看吧!

 

本师释迦文佛告诉我们不要“内守幽闲”,抓到身体内部来,守着一个境界,所以你们要认清楚三际托空的正止观。因此,我所传承的准提法,为什么到最后进入圆满次第,又走入到这个境界来?准提法当然是个大止观先修生起次第,然后把一切字轮收摄观成明点,明点再化为虚空,最后,虚空即我,我即虚空,虚空与我,无二无别,亦无虚空之量可得。你们不是修我的法吗?后面注意了没有,一天到晚修法,圆满次第统统没有研究,所以都不圆满,一天到晚都在贪、嗔、痴、慢中,在见思惑中,不能三际托空,不能截断业识狂流,这个佛经怎么比方啊!...

 

大慧师:如“香象渡河,截断众流”。

 

师示:两边的流水都给切断了,“过去已过去,未来犹莫算”,这是谁的话?

 

(同学齐答:懒残禅师。)

 

师示:下面呢?“我不厌,你也不能断”。你要香象渡河截断众流,能不能在四威仪——行、住、坐、卧中做到这样呢?你们是修禅的,那是纠缠不清的“缠”,妄念纠缠不清,情业纠缠不清,感受、觉受的业力都纠缠不清,不能截断众流,当下了结。

 

修行必须做到如“香象渡河”,那才是大乘的精神,才能体会到永嘉大师《禅宗集》的:“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这几句话。这四句话,也包括了小乘、大乘,包括凡夫,包括成佛之道都在内,希望你们好好珍惜这个法缘。再说,“三际脱空”你们照做了没有?切不切得断?要方法去切,已经不是了,那也是一个妄念,不用方法也不是,那又是一种昏沉,怎么体会啊!

 

大慧师:本自现前。

 

师示:这个口气好大喔!(大慧师笑笑),你不要自己笑自己,直下承当,要信心不疑。但是,这个理要把它转成事,硬是要在这个境界中,你们听得懂的,赶紧从此修去,再配合准提法,禅密双修,才得成就。

 

对于准提法圆满次第,你们都没有研究,光是听听而已。从寒假到现在,你们觉得准提法修得有点好处,这是观音法门音声海中,在生起次第的初步阶段中流转。圆满次第你们留意了吗?听了我半年来那么多次的讲述,没有一个留意,所以没有般若,没有智慧,现在懂了吧!我想你们当中,不应有人如聋如盲,根本不懂才是,真懂了就有希望,戒定慧都在其中,如此昼夜二六时(二十四小时)中,四大威仪日用间,都在这个境界里,那才叫做修持。那么,你性戒不要守,威仪戒自然清净,性界自然明净,一切都从三际来,所以三际又是三德。涅盘三德,那三德啊?

 

大慧师:法身、般若、解脱。

 

师示:法身、般若、解脱,要注意喔!这才是正修行之路,其他什么功夫啊、境界啊、各种法门、百千万亿法门都是方便,都是加行。所以有一位同学遇到外人问,你们为什么不修加行?加行是什么?都搞不懂,你们不惭愧吗?西藏密宗的加行,我也教过你们。而且我有一次讲《心经》其中提到的四句“未生善法当令生,未尽恶业今使尽,十方三世佛加护,迅速发起菩提心”,即是加行法的简法。什么叫做加行?简单的说就是加工。自性本来是佛,在未成佛以前,一切的修行都可以叫做加行。有相的加行,更是头上安头,没有证得菩提以前,一切都是加行,这是大乘的道理。那么,一切大小乘的功夫道理,都有四加行,那四加行呢?

 

(同学齐答:暖、顶、忍、世第一。)

 

师示:这也已跟你们讲过。小乘有小乘的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这同四禅八定都有配合的。所以,真正的大乘要领——“三际托空”。知道了没有?这不是想象的喔!用心也不对,不用心也不对,“三际托空”不是死的喔!不是坐在那边不敢做事,那不叫“三际托空”,正是有,你守着一个有,你才不敢去动,假使真空了,有什么不敢动的呢?动也空,懂吧?虽然如此,动也空,但主要在你不动,不动金刚,那么如此久而久之定久了,“六通具足、三德圆满,才有希望。就那么的简单,这才接近于禅宗,但还不是完全禅的参究。知道吗?

 

(节于《十方》杂志三卷九期孟夏小参报告节要之一)


南师著作:


01 嘱累品  ▎02 佛对弥勒菩萨的交代 ▎03 两种菩萨 ▎04  ▎05 《维摩诘经讲记》第14品 嘱累


剑仙揭秘 附 南怀瑾异闻三则:剑仙 ▎入川 ▎遇异


南怀瑾解读《心经》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南怀瑾老师:勤修三福、净业有成才能往生净土


南怀瑾先生:初修禅定入门方法


南怀瑾先生讲“无记业”(无记)


南怀瑾老师“降服其腿”


《禅宗六祖与中国理学》《禅话》《南禅七日》全集


《老子他说》(全集)


《我说参同契》全集(上)


《我说参同契》全集(下)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略论明心见性》《证悟与神通》《成佛的诀窍》《参禅日记》


《唯识与中观》全集



第六章 吐蕃本教巫咒的力量(下)《自我的金刚——藏密咒术的神秘力量》


推荐一个佛教电子书籍网站吧——“三学藏”


佛教故事:居士鸠那罗


第一章 大行菩萨称普贤——普贤菩萨的名号、身世、修证、地位《难行能行:大行普贤菩萨》


推荐一个佛教电子书籍网站吧——“三学藏”


佛教故事:居士鸠那罗


第一章 大行菩萨称普贤——普贤菩萨的名号、身世、修证、地位《难行能行:大行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与民间信仰 3(清凉山 文殊道场 文殊问疾 华严经)


文殊菩萨与民间信仰 2(般若 敦煌菩萨 五台山 文殊道场 贫女乞斋)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成道日,祝各位看官如观音菩萨一般,即身成就!


2 应身之谜《观音菩萨之谜》(附:观音菩萨珍贵图片51张)


第十章 施受法《心湖上的倒影:给实修者的指导》


01 嘱累品  ▎02 佛对弥勒菩萨的交代 ▎03 两种菩萨 ▎04  ▎05 《维摩诘经讲记》第14品 嘱累


《终南隐士》1:在一座座山谷里,寻找隐者的踪迹 ▎终南山里的另一个世界 ▎不见王维


佛教故事:僧俗夜话神异多


大圆胜慧彻却与脱噶修法《藏密大圆满法选集》


白话《楞严经》卷九


佛学典故:大千世界(娑婆世界)


关于中元节(鬼节 祭祀 盂兰盆节 七月十五敬麻姑 超度)


120前生的爱情 ▎121内在的法拉(比丘身份)  ▎122他每日的例行作息——意志力 ▎123内在的坟墓《尊者阿迦曼传》


6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温和的远方:不丹》


第五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锄草斩蛇 ▎听而不闻 ▎草的颜色 ▎真谛 ▎心与性《禅的故事》


大愿法师:有利于禅修进步的食物是很重要的助缘


古印度佛教的不杀生思想


充满奥秘的鉴真和尚并没有失明?


寒山寺在道光年间的废弃之谜


第肆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佛教故事:舍身守戒 ▎坟中生长遇佛得道 ▎苏曼与她的十个儿子


06 佛说法供养 ▎07 也是法供养——修行 ▎08 四不依 随顺法相 ▎09 . ▎10 .《维摩诘经讲记》第13品 法供养


一行禅师:直接体验,才是唯一的道路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成道日,祝各位看官如观音菩萨一般,即身成就!


佛禅大智慧:庐山东林寺夜怀 ▎题破山寺后禅院 ▎沩山水牯牛 ▎咏声


《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谈》1(作者序 引言 诗歌与偈颂 长行与偈颂 )


第九章 西方人的难处《心湖上的倒影:给实修者的指导》 附:佛陀 十不信(修行信任的原则)


白话《楞严经》卷八


佛教故事:蛇头和蛇尾 ▎殉难的精神 ▎蜂王警睡魔


《佛陀的女儿:上座部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全集(蒂帕嬷 Dipa Ma 女罗汉)


第五章 藏密瑜伽神咒大修士《自我的金刚——藏密咒术的神秘力量》


第贰篇 ▎第叁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第八章 觉照力(下)《心湖上的倒影:给实修者的指导》


第八章 觉照力(上)《心湖上的倒影:给实修者的指导》


佛教故事:两师角技 佛胜婆罗门 ▎法能解忧 ▎四月八日灌佛日 ▎ 体悟人生


佛学典故:大慈大悲


《玛尔巴传》全集


解铃还须系铃人 ▎不肯放下 ▎一切皆禅 ▎树根《禅的故事》


白衣观音 救度死厄——濒死体验案例


观音救三难(心定和尚讲故事)


第七章 毗婆舍那——观《心湖上的倒影:给实修者的指导》


杨岐方会 ▎五祖法演 ▎四个老婆 ▎摩尼珠《禅的故事》


1 简介 2 推荐序 3 作者序 4 前言:发现蒂帕嬷《佛陀的女儿:上座部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


引子 ▎第壹篇 《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佛教故事:假佛祖与真长者 ▎艺徒和木孔雀 ▎善恶供养


请问佛教如何解释“我是谁”这一个哲学问题?


探禅记


佛教故事:长生童子 ▎小沙弥的戒行 ▎乌龟的嗔心


飞天图《无字之诗——经典国画品赏82幅》 附:张大千-敦化壁画复原图之:飞天


张商英《续清凉传》与文殊法门


试说玄奘所见的婆罗门教


宋元悟道居士 ▎无义味语 ▎信施难消 ▎知道不能造《竹窗随笔》


桃花源与竹林寺 寺院与佛教传说故事《寺院映现的中国》


佛学典故:晨钟暮鼓


佛禅大智慧:终南别业 ▎辛夷坞 ▎酬张少府 ▎过香积寺 (诘摩 诗佛 终南山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杨岐方会 ▎五祖法演 ▎四个老婆 ▎摩尼珠《禅的故事》


请问佛教如何解释“我是谁”这一个哲学问题?


一 大印种类 ▎二、白教传承《大手印精义》


第三章 密宗修持中的神咒《自我的金刚——藏密咒术的神秘力量》


佛教故事:长生童子 ▎小沙弥的戒行 ▎乌龟的嗔心


张商英《续清凉传》与文殊法门


《贵人-堪布门色仁波切成就自他的一生》全集


《碧岩录》讲座 (3)第二则 赵州至道无难


最具佛性的树:菩提


一行禅师在赵州柏林禅寺关于行禅的开示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黄念祖老居士)


弘一法师: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话拂尘《退士闲篇》


中国古代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创立律宗的盲人高僧(下)


中国古代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创立律宗的盲人高僧(上)


中国古代高僧:一行——最早测量地球大小的密宗高僧


法藏——华严宗的创始人


惠能——背水砍柴的禅宗祖师


古代高僧:义净——玄奘之后最著名的唐僧(上)


古代高僧:义净——玄奘之后最著名的唐僧(下)


古代高僧:玄奘——不畏艰险取经天竺,传播佛教饮誉华夏


智顗——创立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的智者大师


鸠摩罗什——两朝皇帝发兵万里掳请而来的译经大师(下)


鸠摩罗什——两朝皇帝发兵万里掳请而来的译经大师(上)


法显——渡流沙凌沧海 第一次西天取经的高僧(下)


法显——渡流沙凌沧海第一次西天取经的高僧(上)


古代高僧:安世高 ▍朱士行 ▍佛图澄


东汉二高僧:摄摩腾尊者  竺法兰尊者


唐太宗与佛教


盘点去过弥勒内院的几位高僧的故事


诗与禅:鸟鸣山更幽


弘忍及记述其禅法的《修心要论》


先修禅还是先修密?~南师故事一则


禅宗以心传心的来源


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4)  附:禅宗三关


金碧峰禅师的故事 附禅师轶事


禅宗“西天二十八祖”


禅宗精髓仍然鲜活——读《花出青嶂》


禅宗三关


捧杀禅宗


主流禅宗的修习流程(东山法门)


禅是宗教的研究生院


禅门三关浅说(上)


禅门三关浅说(下)


“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禅宗教学法浅谈(上)


“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禅宗教学法浅谈(下)


临济禅(上)


临济禅(中)


临济禅(下)


一行禅师对五戒的重新解释


禅宗资料汇总(一) 《定慧初修》全集


试说玄奘所见的婆罗门教


大圆满心髓引导释要(下)《藏密大圆满法选集》


介绍几幅故宫收藏的唐卡


《密勒日巴尊者传》全集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3:玛尔巴尊者和密勒日巴尊者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4:噶举派的形成|“红帽系”huo•佛•系统


修证心得:2 闭关发愿与内景展现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


关于闭关1:冈地珠固的菩提心


关于闭关2:噶玛罗卓 三年三月三周又三天


关于闭关3:德谦喇嘛的闭关收获


关于闭关4、5:苏南喇嘛:找到心灵的安宁 堪布旺嘉:菩提心是根本


关于闭关6、7:实修和理论哪个更重要?堪布依喜嘉强调基础功夫


关于闭关8:八十岁仍在修行的科卡


《甚深内义》全集


《藏密心要十讲》全集


敦珠仁波切对大圆满禅修的私人指导


修持大圆满心髓彻却、脱噶之体验(附:根造上师简传)


“在一个寂静的地方,放下一切来禅修,长期苦修,才会证悟”  ——明色堪布殊胜教诫开示录


《八万四千问》全集  宗萨仁波切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1:藏地最早的教派--宁玛派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2:萨迦派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3:玛尔巴尊者和密勒日巴尊者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4:噶举派的形成|“红帽系”huo•佛•系统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5: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尊者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6:宗喀巴师徒三尊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7:活佛转世制度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8:藏传佛教的论著 ▎经论的修习


关于密宗道教来源的讨论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全集



撒哈拉沙漠中的隐士:夏尔·富科尔(下)《隐士:透视孤独》


撒哈拉沙漠中的隐士:夏尔·富科尔(上)《隐士:透视孤独》


来自东方的光:罗摩克里希纳《隐士:透视孤独》


基督教隐士:瓦尔登湖畔:亨利·梭罗《隐士:透视孤独》


基督教隐士:装饰性的隐士 《隐士:透视孤独》


基督教隐士:俄罗斯的“灵性导师” 4 安布罗斯(Ambrose)


基督教隐士:俄罗斯的“灵性导师” 3 马卡里乌斯(Macarius)(下)


基督教隐士:俄罗斯的“灵性导师” 3 马卡里乌斯(Macarius)  (上)


基督教隐士:俄罗斯的“灵性导师” 2——莱奥尼德(Leonid)


基督教隐士:俄罗斯的“灵性导师”  1—— 圣山 ▎俄罗斯的隐士 ▎第一位灵性导师 ▎小隐修团 ▎圣母进堂小修道院


基督教隐士:沙漠圣父 箴言录 (9)同情心


基督教隐士:沙漠圣父 箴言录 (8)明辨


基督教隐士:沙漠圣父 箴言录 (7)关于 骄傲|谦卑


基督教隐士:沙漠圣父 箴言录 (6)关于 “顺服”|“虚荣心”


基督教隐士:沙漠圣父 箴言录 (5) 关于 “禁食”“贫穷”


基督教隐士:沙漠圣父 箴言录 (4)


基督教隐士:沙漠圣父 箴言录 (3)


基督教隐士:沙漠圣父 箴言录 (2)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