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现 | 电费支出越来越高,可能因为你家附近有建筑工地

Sumit Agarwal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2020-10-15


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effect)是当今很多现代化大都市的典型特征之一,它是城市气温比城市周边气温高的现象。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很多,比如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岛减少等。


新加坡地处热带,也同样具有城市热岛效应现象。这种现象在建筑工地附近的居民区,显得更为明显。工地产生噪音污染的同时,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质量也造成了影响。


教授简介

Sumit Agarwal

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系、经济系与房地产系刘德光杰出讲席教授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经济学博士

研究领域:房地产金融、行为金融学、家庭理财、金融法规等


在新加坡,有不少建设项目随处可见,包括新的铁路、医院、购物中心和住宅区等大型开发项目。这些建设会让国家未来变得更好,能带来便捷的交通,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以及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等等,但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必然带来噪音污染。


2014年,新加坡国家环境局(NEA)收到了1.6万份关于施工噪音的投诉。虽然绝大部分的投诉缺乏证据证明,切身感受才是最真实的——只要人们感觉施工过程吵杂不堪,不管仪表上的数据如何,这就已经是噪音污染了。



那么,人们是如何应对噪音污染的呢?


有些人可能会被动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希望噪音很快消失;而大多数人,则会采取更为主动的方式来应对施工噪音,比如关闭窗户等。同时,这些居民还会打开空调为室内降温,这便增加了家庭耗电量。


建筑工地附近的住宅耗电更多


能源消耗的日益增长是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电价的上涨相对应的,是家庭用电量的大幅增长。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新加坡的人均用电量为8,845千瓦时,比日本(7,820千瓦时)和香港(6,073千瓦时)等其他工业化区域要高得多。


居民用电量占新加坡总用电需求的15%,是仅次于工业(40%)、商业与服务业(37%)的第三大耗电部门。


平均而言,一个新加坡家庭每月用电约50,300千瓦时,其中近三分之二用于通风和制冷。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和环境设计学院的调研中,我们对那些处于建筑工地不同距离的住宅区用电量进行了调查。


经过三年,我们研究了5,300个政府组屋居民及附近的322个建筑项目。通过新加坡国家环境局提供的月度消费数据,我们发现,与距离建筑工地较远的地方相比,建筑工地附近街区的用电量增加了近7%。


在建筑噪音的干扰下,每个街区的月用电量平均增加了3,015千瓦时,即每年36,184千瓦时。按照4月份每千瓦时0.2139分的电费来算,那些位于建筑工地附近的街区每年要多支付电费7,740新元。也就是说,每户每年要多花77新元的电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住在建筑工地周边的居民,受工地噪音和粉尘影响,无法正常开窗,更倾向选择紧闭门窗,长期使用冷气或者风扇来保持通风换气。



但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的持久性。我们发现,施工结束后,尽管已不再有噪音污染,但曾受施工影响的住户,仍会消耗更多的电力。与不曾受过噪音影响的住户相比,他们很难转回自然通风的方式。


似乎,他们已经养成了习惯。在施工结束后,住户对于居住环境的容忍能力降低了,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使用空调。


虽然单个家庭所增加的能源消耗似乎微乎其微,但新加坡有超过100万套公共住房,众多的在建项目也就意味着,电力消耗绝非是一个小数字。


这一发现启示我们,每当有工程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让家庭采用会提高舒适度的通风方法。例如,新加坡环境局的“安静施工基金”(Quiter Construction Fund)就应该被用于减少噪音,进而降低相关的能耗。


从房主的角度来看,仅仅告诉他们节约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向消费者展示他们所使用的每个设备的实时花费,从而让使用时间和费用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具体。在高耗能电器上加装智能电力装置等措施,都是可行的方法。





文章英文版原载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商业智慧网Think Business,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原题为Combating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作者:Sumit Agarwal

翻译:杨嘉铭 | 编辑:王彤 | 制作:秦豪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观点来自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机构观点



点击以下学者名字,查看更多评论文章或视频


陈龚涛 | 陈仁宝 | 陈素娟 | 楚军红 | 戴家宁 | 段锦泉 | 方博亮 | 方若莲 | 傅强 | 何龙 | 洪瑞云 | 胡震禹 | 黄宝金 | 黄幸亮 | 柯滨 | 梁慧思 | 廖文良 | 李真 | 林金玉 | 林玉萍 | 李利伦 | 李仁 | 刘其章 | 刘玉添 | 卢耀群 | 麦润田 | 麦珂 | 欧怡 | 钱瑞安 | 钱文澜 | 任启智 | 施永丰 | 宋照礼 | 王砚波 | 谢慧贤 | 杨楠 | 杨贤 | 张俊标 | 张世进 | 张岩 | 张子颖 | 钟基年 | 周正芳

 

Alex CAPRI | Andrew DELIOS | Ashok CHARAN | Daniel MCALLISTER | DE PATER, Irene Elisabeth | Johan SULAEMAN | Jochen WIRTZ | Jayanth NARAYANAN | Julie Huan | Jussi KEPPO | Jumana ZAHALKA | Kulwant SINGH | Laina GREENE | Lim Wei Shi Marleen DIELEMAN | Markus TAUSSIG | Michael FRESE | Nitin Pangarkar | Ravi CHANDRAN | Remus ILIES | Richard ARVEY | Robert KIMMEL | Sarah CHEAH | Simon Poh | Sumit AGARWAL | Prem SHAMDASANI | Tambyah Siok Kuan | Thompson TEO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