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给我们讲,迷的时候一切都不是;悟了以后一切都是。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净空法师主讲楞严经讲义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
经文从这个地方起,就是楞严里面著名的十番显见,那么这是第一番。十番显见,经文就是十段,我们按这个段落来研究。经文到这里是相当要紧之处了。学这一部经顶重要的就是要认识真心与妄心,那么在楞严里头举例子也就是举的见性与眼识。我们能够认识,而后才有下手入门之处。在一切经里面说得最简单最透彻的,无过于这一部经。
那么在十番显见的一开端,如来双征拳见,在这里面提了三个问题,来考验阿难。正是接着前面所说的建大法幢,欲令开发真心道眼。佛这三问,很像以后的禅宗。我们也可以说,禅宗里面许多机锋棒喝是有根据的,有来源的,不是盲目的。那么这三个问题是世尊考验阿难的迷悟情形。实在说,我们也可以拿这三问啦,来考验考验我们自己。
第一问啦,是这个拳,拳光明啊,是因为世尊身是金色,全身都放光,所以前面呢,称之为「光明拳」。光明两个字在此地不重要,重要的是拳这个字。第一个问题,是这个拳「因何所有」,因什么而有的?第二个问题是「云何成拳」,怎么样成的这个拳相?第三个问题,就是关键的问题,「汝将谁见」,你用什么见到这个拳?
世尊这三个问题,用意正是从此显发见精明圆,无需要借眼前根与识,才能够明了。举这一个例子就可以比类一切六根接触于六尘境界。那么在这个地方首先要辨别的,见性与眼识究竟有什么不同?这是我们研究的根本问题了。我们还得要用比喻来说:好像一面镜子,镜子正在照的时候,这是起作用的时候。影像照得清清楚楚,镜子没有分别,也没有执著,可是境界清清楚楚,决定没有杂乱的现象,这在佛法里面就叫作见性起作用。见性见色相,也就是见性所起的作用。如果在这个色相里面起分别了,那就是眼识的作用。眼识的作用与见性不相同的地方就在此地。眼识决定是随见性起作用,见性不随眼识起作用。那么这哪个是宾、哪个是主,我们就很清楚地能够理解。见性是能见而无分别,眼识是随见性啊,也可以说能见,但是它一见呢,立刻就起分别。那么这是性与识不相同的所在。
虽然这么说,可是我们一时乍听啊,还是不容易体会到这个境界。那么也许我们要问了,我们现在到底究竟是见性在见呢?还是眼识在见呢?给诸位说,同时起作用。那么成佛成菩萨了,舍识用根了,请问诸佛菩萨见外面的色相,他是见性见还是眼识见呢?如果说没有眼识,诸佛菩萨见色就不应该有分别。那么佛见舍利弗绝对不会认错了他是目犍连,可见得佛有分别。佛既然还有分别,跟我们还有什么两样呢?
这个地方要讲到舍识用根了。最重要的是舍识,怎么个舍法儿?是舍对于识那一分无明,是舍那一分迷惑,而不是舍分别的作用,这是诸位必须要明了的。一切众生听到佛这样的开示,所以心里面感觉得恐慌,跟阿难前面一样的境界,那就是不明了佛教给我们舍识,究竟是怎么个舍法?以为通通不要了。诸位要晓得,经上常讲,烦恼即菩提啊。你要把烦恼舍掉了,菩提也没有啦。我们要求菩提,当然就不能舍烦恼。
可是佛叫我们断烦恼、证菩提。断、证、舍,意思都相当,就是要把那个真与妄,要能辨别得清清楚楚。而后我们用妄识而不为妄识所欺骗,这就是佛菩萨。凡夫是用妄识而被妄识欺骗了,这就叫凡夫。换句话说,诸佛菩萨是念念觉,凡夫众生是念念迷。迷什么呢?迷的是不认识六识,误把六识当做真心。觉的是知道六识是我们自心的形象,它有无量的功德,能够成就无量的善事,事事无碍,没有害处,觉是觉的这个。所以我们受害就是因为迷,诸佛菩萨得利就是因为觉。
前面一段经文,可以说世尊已经将这个问题给我们显示出来了。如果还是不悟,那么从这以下再细说。希望我们同修们在这个十段经文里面,要仔细地下功夫,不要把它空过了。这个下面,阿难尊者答复世尊的这三问。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这是答第一个问题,光明拳因何所有?【我实眼观】,这是答复第三句话,汝将谁见?【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这一句是答复第二个问题,云何所有?那么在这个地方,阿难这三句答问,没有依照次第。三问三答都非常的明显,我们逐句来研究。
第一句里面讲到阎浮檀金,阎浮檀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是胜金,胜是殊胜,就是非常好的黄金,那么印度称之为阎浮檀。经典里面说我们这个世界叫阎浮提洲,阎浮提的得名,就是因为阎浮提树而得名的。这个树,经典里面所说的,是在须弥山南有这个树。这个树的果汁要是流到水里面去了,水里面的沙石染到这个树汁啊,就变成金。那么这种金,就是阎浮檀金,放在一般金块里面,它特别的出色,特别的殊胜,所以就称为阎浮檀金。
那么金银七宝,不但佛书里面说得很多,我们世间古籍也常讲。众生有福报的时候,这些七宝就多了,处处都呈现。众生没有福报的时候,七宝就隐没了,稀少。我们看到古人,无论是中国或者是西方,历史上所记载的,古时候这个国王对于大臣或者老百姓的赏赐,赐给黄金白银啊,这都是很普遍的。现在黄金跟白银呢,好像数量很少很少,所以一般人都把它当作珍品来收藏,不像从前那么样的普遍。那么这也说出从前人在这方面来说比现在人有福报。现在人虽然也有讲福报大了,比起古人好像是福报大,如果认真两相比较比较,还是过去人福报大。那么这些话在此地我也不要多说了。
佛的身相之美好,就像阎浮檀金一样。那么这个地方诸位要记住,并不是指释迦牟尼佛这个皮肤颜色跟黄金一样。如果真的释迦牟尼佛这个皮肤跟黄金一样,那坐在我们这个地方,大家都会感觉到他是怪怪的,我们还看不顺眼。一定要懂表法的意思,阎浮檀金在一切金里面是最好的,释迦牟尼佛的相好光明在一切人当中是最好的,就是这个意思,找不到一丝毫的缺陷。经中也常常有赞叹,佛面如满月。这经文里头常有啊,满月,十五的月亮圆圆的。你要是看呆了,哦,佛的这个面像个满月一样,像个皮球一样,那样很难看,我们也不会欣赏。满就是没有欠缺啊,佛的相好,无论从哪一个相里面去看都长得好,都没有缺陷,是取这个意思。满月取没有欠缺的意思,阎浮檀金取最殊胜的意思,所以诸位要懂这个意思。经上讲佛的身是金色,好,我们现在造佛像都涂上金色了。造像是金色可以,为什么呢?表法呢,造像是表法。那么像这些都是一般的常识,我们不要讲得叫人家奇怪,哦,佛经这说的都是神话,人家就不能相信了。
还有这个造像,我们也能看得出来。我们不要说古时候,拿这个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诸位稍稍留意一下,中国人造的佛像啊,像我们中国人,我们看起来很舒服。泰国的佛像就像泰国人,日本的佛像就像日本人。那么也许要问了,释迦牟尼佛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经论里面也常讲,诸佛菩萨没有像,随众生心而现相,有这一句就可以了。我们是中国人,释迦牟尼佛要在我们中国一定是现中国人的相,佛要在日本一定现日本人的相,可以这样造的。
但是有一个原则不变的,那就是所谓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定要把三十二相造出来。八十种好不太容易,我们做不到那么精细,但是这三十二相呢,应当要把它造出来。特别要留意的,佛像表法的意义重大。那么这是佛教造像的原则是如此。诸佛菩萨出现世间也是如此。这个众生审美的观念不相同,古今不相同,中国外国也不相同,因此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不是呆板的,随众生心的变现啦。所以我们学佛呢,要懂得这些原理原则,不可以固执,更不能有误会存在。
【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
这个两句是赞叹的。「赩」是赤红色的,赤金的颜色。如同一个「宝山」一样。这是赞叹佛相之好。「清净所生」,这一句与前面阿难尊者所说的前后有照应。阿难的出家,是见到佛的相好光明,认为佛这么好的相呢,绝不是父母所生的,一定是他自己修成的,所以他也想得这个相好,特意地去修行。那么这个经文前面我们读过,所以在此地呀,他说出「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意思是说,佛的相好光明不是从人间的爱欲所生,人天的爱欲不清净,一定是从智慧功德所生的。那么这个话也说得很有道理。相随心转!诸位只要修智慧,只要修功德,你的相一定会转变的。阿难的话没有说错,所以我们真正是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这个方法,改造命运、创造命运,是确确实实能够做得到的,不是做不到的。
下面一句啊,这是答复第三问,这也是问题的重心。阿难答复的是,【我实眼观】。那么既然说是眼来观看,当然还是指的肉眼。那么肉眼能不能见呢?前面已经说得很多了,肉眼实实在在没有见的功能。可是一切众生呢,都把能见以为是眼根,这是很大的一个误会。因为认定能见的是眼根呢,就不再去追究到底谁是能见了。不肯追究啊,那是一般所讲的不肯回头。如果肯回头,来追究一下,那就像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了,反闻就是回头。我们现在不晓得回头呀。为什么不晓得回头,不肯回头呢?就是习惯上用惯了,以为见,见当然是眼啊,听当然是耳啊。我们读了前面七处征心之后,虽然对这个道理啊,能明了一些,像阿难一样,还是不能直下承当。换句话说,我们还是不肯回头去认真地找一找,能见的是谁?那么这也是一切众生啦,无始劫以来,迷己为物啊。
大乘佛法讲自己,是讲的真性,真性才是自己。禅宗里面呢,参究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自己,是真正的自己。我们六根不是自己,六识也不是自己。这些话要讲啊,实在是太难讲了。迷的时候,佛给我们讲,一切都不是。悟了以后,佛给我们说,一切都是。你要悟了的话,这六根是自己,六识也是自己,六尘也是自己。到底是还是不是呢?越说越叫人迷惑。难就难在此处。
此处指什么呢?指众生处处执著。要晓得,佛法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不是死的,都是活的,可是我们接受的人呢,都把它看死了。佛要说「不是」,我们就会执著,就是「不是」,这「不是」两个字就死了。哪里晓得佛说那个话,那个「不是」啊,「不是」跟「是」,意思是一样的,这个我们就不明了了。佛说那个话是破我们执著的,破执著,不是叫我们又执著它。因为我们执著这个根身是自己,佛说不是,破我们这个执著。好了,佛说不是了,好,我就都不是,又执著个不是,又是一个执著。这个东西麻烦不麻烦呢?你不执著就是了,就悟了。你一执著,随听随迷,随见随迷,永远不能开悟。诸位要细细去参究这个道理啊。
三藏十二分教这么多的经典,里面没有一句是死句子,是落「实」的句子。没有!句句都是活活泼泼,玲珑剔透。很可惜的就是,我们众生都是死心眼,跟你说了,都死在里头!这就叫没有悟门可入啊。如果你要不执著的话,早就开悟啦。那么这是说到真正紧要的、真正关键的地方:我们几时见色闻声都不执著了,几时能做到啊,你几时就入了这个境界了,这个就是明心见性的境界,也就是所谓成佛作祖。
那么我再把这个事实的真相啊给诸位说说,我们的真性,就是自己本来面目,是无量无边的。经上常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我们自己的本体呀,就是自己本来面目。我们现前的身心,有没有离开它?没有离开它。我们的依报环境,广大无有边际,有没有离开我们自己心性呢?没有!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自心变现之物,绝不是我们心外真有这些物啊,心外没有啊。
诸佛菩萨知道这个事情,就叫作觉。凡夫不晓得这个情形,这就叫作迷。觉者,六根接触六尘生无量的智慧,正像六祖坛经里面所说的,生八万四千智慧啊。迷了的人,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八万四千尘劳,生烦恼。起烦恼,当然就造业,造业必定受果报,这就是三界轮回的道理。觉悟的人不迷,因此他不造业。不迷不造业,当然他没有果报。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
凡是把佛菩萨也看作鬼神来祈求保佑,这个是极冤枉啦,迷信到所以然处了
佛法里面所谓迷失自心,就是误认缘影为自心,那与认物为己、为心没有两样
我们现前这个十法界依正庄严山何大地芸芸众生,就如银幕里头现出来的相
背诵是三学等运三慧齐修---不是叫你背文字,而是借这个做自己修心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