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27 任何一法从相上去看它随缘;从性上去看它不变

净空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摘自净空法严经讲义下227

圆彰七大即性周遍

今天我们接着讲呢,必须把前面的意思略略地提一提。这一大科啊,这一大段呢,是四科七大最后的一个大段落,这是讲的七大。前面这个四大段,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就是七大的别义。那么由此可知啊,这个七大呢,就是前面四科的总义。我们从总别上来说,这是总义。在前面呢,佛给我们讲,一一法,从五阴,一直讲到十八界,说每一法,都是性真,它的体性都是真实的。那么这个意思呢,我们在般若心经里面也说到了,当然楞严里面说得更为透彻,使我们明了,法法当体真常。这个意思啊,当然还不足,所以在今天这个经文里面呢,就是七大这一段经文,要给我们说明,这一切法、一一法都是周遍法界,也就是显出这个法法圆融周遍这个意思。

那么这个意思比前面要深得多,如果我们说一一法皆是真常,并不难体会。如果说一一法周遍法界啊,的确就不容易了。但是,这是事实。如果我们把这个道理也透彻明了了,你在佛法里头、世间法里面,所有的疑障、疑惑障碍啊,都可以断除。所以古大德称赞开慧的楞严经,开智慧,这个是称赞得很有道理的。那么在前面的经文,是阿难听了前面四大段之后,他提出一个问题。提出这个问题呢,这是佛在阿含时代啊,可以说一直到方等,这个阶段呢,都常常谈到的:诸法因缘生。如果阿难真正把这一句话的意思要懂得了,当然他就没有问题。这一句啊,含义很深,阿难懂得的深度不够,所以在这个里面起了疑惑了。

像这个前面四段呢,佛把这个因缘生法,因缘生、自然生,通通都排斥了,等于说把过去所讲的,都不算数了。那么佛说法怎么可以这样前后矛盾呢?其实是阿难对于因缘生法这个道理啊,只晓得一半,刚才讲了,他体会的深度不够,那么提出这个问题。既然有问题了,必须要解答,疑问呢,一定要断除。因为疑问要不断,这是我们学佛的障碍,或者我们说啊,这是修行证果的障碍。所以这个疑问呢,一定要把它断除。这个断除疑问,再给诸位说,不是简单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啊,就能叫人开悟。

那么我们晓得,楞严经,古大德说啊,并不是佛在一次说完的,不是佛在一次说完的,而是好几次的讲法,到后来集结的时候,,把它集成了一部。因此,它在这个教义里面呢,可以说有方等、般若,一直到法华、涅槃,这些教义啊,它全都具足。那么阿难既然提出这个问题了,所以佛就指责他,责备他什么呢?责备他在小乘法这个阶段里面,不知道把自己的程度往上提升,还执著小乘的教义,在楞严会上提出这些问题。那么阿难在最初启请的时候,他很明白地说出,他要求如来无上菩提,所以佛在楞严经里面,完全给他开示的是中道第一义的教义。那么因此这个楞严呢,既然完全谈的是中道第一义的教义啊,当然就被后世的学者特别地尊重了。同时这部经在文字上也翻得最好,大家公认的,这是在佛经翻译里面,第一流的文字,所以古人有把它媲美于《庄子》,文义都到了家了啊。在从前不是学佛的,凡是念儒家书的,几乎都没有不念《楞严经》的。可以说名气除了《金刚经》之外,那就算是楞严经了,在我们中国,知名度是达到了最高峰。

所以古人有一生专攻楞严而开悟的,像我们近代圆瑛法师,他就是一生专攻楞严。他在上海办了个佛学院,叫楞严专宗学院(圆明讲堂),这个佛学院呢,就教这一部经,专门讲楞严经。我们看他的传记,他从二十几岁,留意于楞严,那么他《楞严经讲义》呢,是他七十多岁才写出来的。所以,圆瑛法师一生的学问,就在楞严经讲义之中。那么我们现在这个楞严经的经本,上面的科题、科判呢,是交光大师正脉的科判,这个也是一种权威的注解,就是《正脉疏》。图书馆呢,也印得有楞严经,这次印的本子啊,内容比我们现在用的这个本子还要多一点。里面有表解、有指要,对于研究楞严的人,是相当的方便。大概最近印刷厂很忙,这个书还没有给我们印出来,等印出来之后,再送给诸位。

那么诸位看这个前面经文呢,可以了解这一段,也就是这一个段落的缘起。那么阿难既然提出来了,世尊开始免不了要责备他几句,可是责备之后啊,一定还是要给他解释的,这就是大慈大悲。那么在解释里面呢,佛说得很清楚,不但是为你来开示,同时还要叫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这个实实在在是太难得了。从这个句子里面的意思,我们也能体会到,阿难尊者这启请,实在讲不是他不懂,他是装糊涂,代我们发问的。我们是真有疑问,真不懂,阿难尊者要不代我们问,我们怎么能够晓得这个问题呢?我们这个疑问又如何能够解得开呢?幸亏阿难当年提出这个问题,将我们现前修学人的疑惑,断除啊。

可是真正能不能断除,要看我们现在的用心了,就是这个经,你念了,你能不能懂?你要果然懂了,疑问就断了。你还不懂,不懂还得再来,还得再重复,重复再重复。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的,就是一一法为什么当下就是真性?一一法为什么周遍法界?的确是两大问题啊。这个两大问题要真正通达了,那你岂不是证入一真法界了吗!在禅家讲,那你就是大彻大悟了;在净土法门讲,你就得到理一心不乱啦。我们今天所不能够修行证果,的确这是关键的所在,所以像这些地方,我们要特别地用心。

那么今天呢,这一段经文的开示,佛就是正式答复阿难的问题了。请看经文,七十四面第五行:【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凡是答复问题,必须要把那个问的人所问的意思,要略略地提示一下,就是做一个比对,你发问的意思,我听了,是不是这个意思?如果你听了,哎,不是这个意思,那你再说。如果是这个意思呢,好,就照这个问题来答复你。【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这个就是阿难平时啊,在那里计度分别如来所说的。这个所说的,是在阿含时代所讲的,讲这个因缘和合。可是因缘和合,佛说这一句话的本义,是显示一切法无自性,是显示这个意思。阿难搞错了啊,认为一切法有实性,而是因缘和合的。这个偏差,就偏差得太大太大了。

那么刚才讲的,阿难是代表我们来说的。我们现在听这个,哦,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都是以为一切法有个实性。比如我们讲这个扇子,因缘生,哎,你马上就懂得了。其实呢,你懂得个皮毛。什么因缘生呢?哦,这是竹子,这是纸,加上人工,种种因缘,把它做成一个扇子了。阿难的见解,就是这个解法,哦,这是因缘生啊,你怎么说非因缘非自然呢?这个见解呢,是凡夫、小乘初级的见解,是这么个境界。

那么佛在大乘了义教里头啊,讲、听这个万法因缘生呢,这个意思不是这样的。因缘无自性啊,既然无自性啊,当体即空。嗯,好,你这个扇子,这是因缘生的。那我们再问问你了,这个纸张是怎么生的呢?竹子怎么生的呢?一层一层深入去追究啦,这个因缘毕竟空寂啊。所以要是观察到最深入的地方,你才看到一切法不生不灭。我们在心经里只透了一点消息啊,因为时间太短了,不能深入去研究。

这个昨天呢,还有同修来请求,希望我讲一讲般若经。当然,那个六百卷《大般若经》太大了,他也不敢请我讲。他请我讲什么呢?请我讲般若纲要、《大般若经纲要》,这个可以。我们当年印《大般若经纲要》的时候,就有意思讲。那么诸位老同修晓得,《大智度论》前面的初分,三十四卷,我们已经讲过了。那么后面的,当然将来我们还要继续。但是继续,我是想利用教学的时间,因为现在这个晚上的时间实在是不多,我们每天晚上都是排满了。所以看是否能够利用这个白天,将来研究班成立的时候,我们利用这个时间来研究。大智度论从头到尾啊,我们要做个彻底研究。那么大般若经纲要呢,也的确有必要,因为它只有十卷,这是将六百卷浓缩为十卷。我们能够把这十卷好好地去研究研究啊,就等于将六百卷的般若研究了。那么我也有这个意思,同学们很发心啊,很难得,我们可以把这个工作完成。那么今天呢,我把这个香港的版本也带来了,比我们过去印的那个版本啊,那好得太多了。我们过去是从《卍字藏经》里面抽出来影印的,现在我们有一个木刻的版本,有一个好本子。

那么这个问题啊,的确佛在般若会上讲得很透彻。虽然讲得那么透彻,阿难也不是没有听过。听了怎么样呢?好像没有记性,听了就忘掉了,现在的老毛病又出来了,又有这么个问题提出来了。那么如果这种误会,认为这个万法因缘生呢,就是种种因缘簇合而有的,这个问题何必要佛说呢?世间有许多宗教,有许多学说,也是这么说的嘛,佛跟他们讲的有什么两样呢?既然人家说得很正确了,佛何必再讲呢?没有必要了。他们讲的因缘生,跟佛讲的因缘生,意思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法,底下再来分析。

佛再叫着阿难说:【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前面这个两句意思是说,如果你要是以为诸大之性,诸大我们一般呢,是讲四大,地水火风,是讲这四大。那么在本经呢,讨论的范围比较上广泛一点,这个四大后面又加上空大、见大、识大,所以和起来成为七大。为什么要增加这个后面三大呢?与前面十八界相应。因为地水火风啊,只是色,都是属于色法。色里头,不包括空,所以有那个空与色,这里有空大了,这个范围就大得多了。

那么虽然讲了空与色,前面这个十八界、五阴、六入里头,都有讲到根,都有讲到识。这个见大,就是根大;识大呢,就是讲的八识。因此,这个七大呢,就是全部都包括了,所以说是十八界的总相,十八界是七大的别相。你晓得这个意思,总别合起来看,意思就能看得很圆满,才能断除我们种种的疑虑。那么这是假设的话,如果有这么一个人,他在那里计较、度量、分别这些诸大之性体,必定不是和合的。【体非和合】,它的体性,必定不是和合的。那么当中这两句就是说呢,体性要不是和合的,那这个一一大,你比如说地大啊、火大、风大、水大,每一种,不能与其它的杂合啦。这个意思就是说,它就不能有随缘成相的这个性质。要果然是这样的话,末后这两句话就说得很清楚了,那么佛性啊,就不能变造一切法啦。真如本性啊,一定是在现象之外,那么相不是性,性也不是相,这与佛在一切大乘经里面所讲的真如随缘的意思,就相违背啦。

佛在一切大乘了义经里常给我们讲啊,真如,它的性质是随缘的,虽随缘呢,它不变,所以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昨天我们用这个意思,来给大家讲这个心经里面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说明这个道理啊。那么要不是真如随缘的意思,那岂不就同于那个顽虚空吗?我们顽虚空与这个地水火风四大呢,的确它是不和合的。那我们再看这个四大的情形,如果这个四大的体性要不随缘,不是和合的话,那好,地的性是坚固的,那遇到谁,它也不湿,才对呀。这个地,我们讲的泥啊,土地啊。这个土,土遇到水,水分渗透进去了,渗透进去就变成泥浆了,可见得这是一个和合相。水的性是凉的,它要与火不和合的话,好,我们用火去烧它,烧它应当不热,才对呀。嗯,水的性是凉的,应该永远是凉的啊,为什么火一烧水变热了呢?变成水蒸汽了呢?

所以,假如四大要是不和合啊,就没有万物啦。我们今天讲的化学啊,这个化,就是和合的意思。它一和合了,它就产生了变化。你看这个土,跟水一和合,立刻就发生了化学变化,变成泥了。土的相失掉了,水的相也失掉了,另外起了个相,我们叫它作泥。这是从最粗浅的地方,让我们体会到和合的变化,这样啊,一切万物才能够生成化育啊。

那么佛这几句话的意思啊,正是指出阿难尊者一向执著这个世间种种变化相,都是因为四大和合发生的,那么这个是佛在小乘法里头常常讲。哎,一听说佛前面讲的这个四科,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那个意思中就讲啦,哦,说这些东西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才产生这么一个疑问。这个疑问问得也是有道理,不能说他问得没道理。我们这么迷惑颠倒的人,听了佛的开示啊,没听清楚,没搞明白,这个疑问是在所难免的。所以这个楞严呢,要真正想深入啊,需要细细地来讨论,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的来讨论,那才有真实的功德利益。

那么所以世尊在此地破他这一说啊,如果所谓四大之性,不与四大和合,就好比虚空不和诸色这种情形一样,那么这种见解呢,实在是偏于自然,佛常讲的邪见里面的常见。那就是说,他处处体会到不变的这个意思,体会到一点这个意思,但是他不晓得随缘的意思。体性本来不变呢,但是诸位要晓得,随缘还是不变。如果我们要能够体会到随缘里头啊,依然不变,这个就是好消息。为什么呢?你渐渐地接近到佛所讲的密义了,深密的义理,显示出如来藏方是四大真性。我们常讲四大无性,无性之性呢,正是如来藏之实显啊。这个意思有相当的深度,要很细心地去体会。能入这个境界,真是无量功德啊。你看佛这个答复的句子,文字不多,含义很深。

再看底下经文:【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开头这一句是说,性之于相,要果真有和合,那就不是真如随缘不变的意思了。这些理啊,都相当的深。前面是那么长的经文,给诸位说明了,一一法非因缘非自然。那么因缘自然的定义,我在此地再说一遍。如果讲因缘,因缘是随缘随变,变化,这是因缘。而自然呢,是不变不随缘;因缘是随缘随着变。你把这个定义啊,要记住,这是一个大前提,先把它把握住。你把握住这个前提啊,再去观察一一性相、一一法。任何一法,从相上去看,它随缘;从性上去看,它不变。因此,一一法呢,你不能说它随缘,又不能说它不变。那么换一句话说呢,你不能说它是因缘,也不能说它是自然,你说因缘自然,只说对了一半。所以佛才讲非因缘非自然,非和合非不和合,这是说出一切法的真相啊。

我们实在讲啊,是分别妄想。给我们讲假的,我们一听就很懂了;给我们讲真的,是愈讲愈糊涂。真的还不懂了,假的好懂。如果我们头脑冷静一点,妄念减少一点,佛一说,哎,我们一听,有道理,一听就明白了,这个事情就不是一个难懂的事情。那么假如真如随缘不变的话,这是说这个性之于相呢,果真和合,这就不是真如随缘不变的意思,同于变化啦。那个本性,好,那个相要是生,性也就生了;相灭了,性也就灭了。性,同于相的变化,那这个问题可就大啦。

那么也许有人听了这个意思啊,或者产生了一个妄想,有人问了 --- 问的人很多啦,佛在世的时候也有人问啦,问我们人死了,我们的这个灵魂呢,像个人的样子,如果我们来生投到畜生道,变成个狗了,那狗死了之后啊,我们那个身体,是不是狗的样子呢?是的,的确如此。但是诸位要晓得,身形是相,你那个灵魂那个像,还是相。相有变化啊,你的性没有变化啊!性不是相啊,性没有变化。人有佛性,狗有没有佛性呢?当然有佛性。蚊虫蚂蚁有没有佛性呢?也有佛性。豺狼虎豹有没有佛性呢?也有佛性。

六道、中阴,相状虽然是千变万化,这个佛性啦,不同于变化,不跟它们同变化。正因为它不变化,所以叫不变呢。随十法界缘,但是它不变,都叫佛性。因此,佛的眼睛里面看一切众生,不是说过了吗,本来成佛,道理在此地啊,本来成佛啊。给你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这一句都不是究竟了义,这个里头有劝勉的意思。你为什么迷惑颠倒?为什么不求佛法呢?为什么不发心期望成佛呢?它有劝勉的意思。这里讲啊,本来是佛,这是究竟了义的真实说。

那么我们看底下这个佛的经文里面的意思,如果是同于变化了,就像刚才讲的了,这个相有生灭,那么性啊,也随之生生死死,就像旋火轮一样,没有休息啦,就是生死相续啊。那么这个意思啊,也就是显示出,无有诸大的体性了。譬如讲,这个地大,遇到水啊,这个坚性就失掉了;水遇到火啊,润湿的性质失掉了。那么自体要是失掉了,又怎么能生成万物呢?这个意思啊,是在显示出,真如要真有随相会染污的话,那么我们想想,我们还能成得了佛吗?我们这个无明烦恼,还能断得了吗?那就断不了啦,那明心见性,永远没指望啦!为什么呢?和合就染污。好像水与乳一样,它一和合的时候,水的清明相失掉了,受染污啦。前面给你讲的和合,这个地方又给你讲的非和合。话一次只能说一边呢,我们会听的人要合起来听,才能够体会到它的意思。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解mp3音源下载网址: http://pan.baidu.com/s/1eSrMFSI  (注:复制网址打开后选择下载,并需要用到百度网盘)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01-200目录(未完)

201 凡是因缘所生法,它就没有自体,就是虚妄的

202 佛陀的教学是三世的教育;孔子的教学是一世的教育

203 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你不疑就不悟

204 因为我们动念心不清净,开口便错,动念皆乖

205 我们燃香里头没有观照不能见性,真正的功德就是能入观

206 障碍在自己的心,障碍不在境界不在别人,要牢牢记住了

207 听闻佛法要这样听,这个音声一历你的耳根立刻消融没有痕迹

208 戒定慧这个尺码,是天天量自己,不是量别人的

209 没有开悟、没有恢复我们的五眼圆明,我们身心就是带着重病

210 为道日损,为学日益,我们应当守住这个原则

211  老师的本分就是开示;悟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212  佛法之建立是一种权巧的设施,就好比众生有病才建立的有药

213 我们眼前这个相,没开悟的人是业力在支持着,开悟了的人是愿力在支持着

214  不晓得所受的一切都是因缘果报,有这个不平之心、好恶之心就是造业

215 佛法兴隆,国运就昌隆,一定要发心弘扬大经

216  相信佛所讲的是真实,自己如何去证得佛所讲这个境界,就是疑情

217 十八界就是自己,十八界就是宇宙

218 佛法神咒治病那些方法通通是治生理病的,业障的病不能治

219 一切大乘经典可以看也可以听,一定要把中心放在自己主修的这一门上

220 初学讲经讲古人的注子就好了,你不开悟千万不能发挥

221 十法界依正庄严,只是这些极微尘的聚散所产生的假相而已

222  千经万论不是叫你记的,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

223  有几个念佛人知道自己在修楞严大定呢

224 佛法里面本觉跟无明是一不是二,道教里头讲这个阴阳是二不是一

225 修学大乘佛法要从常住真心修起;不生灭不变异的叫真心

226 看懂了,听懂了,不开悟,这就是没缘分

历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祖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接

净空法师《法华经大意》目录01-66(全)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视频目录01~180链接(未完)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01-200目录(未完)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历史文章选读目录二(新关注的师兄入)

大悲咒的妙用 (宣化上人)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仁清法师)

盂兰盆节的故事——目连救母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