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淺释116 : 十方所有的世界統統像娑婆世界这样子,佛在須彌山頂上說十住法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一万佛剎微尘数世界,六种震动。所謂动、徧动、等徧动。起、徧起、等徧起。踊、徧踊、等徧踊。震、徧震、等徧震。吼、徧吼、等徧吼。擊、徧擊、等徧擊。

在这個時候,因为释迦牟尼佛大威神力的緣故。在十方中的每一方,都有一万佛刹微尘数那样多的世界。每個世界,都有六种震动的情形发生。但是不会令众生受到損害,是令众生醒悟。什么是六种震动?就是动、踊、起(屬於形),震、吼、擊(屬於声)。这六种現象又變为十八种現象。所說的(1)动:此动而彼不动,或者彼动而此不动,是局部的动。(2)徧动:是普徧的动,整個世界都在动。(3)等徧动:等於所有的世界,同時普徧动。(4)起:在这個地方有起,在另外地方沒有起。或者在这地方沒有起的情形,在另外地方有起的情形。(5)徧起:在这世界普徧而起,在其他世界沒有起。(6)等徧起:等於在所有的世界,同時普徧而起。(7)踊:在这個地方有踊的現象,在那個地方沒有的現象。(8)徧踊:在整個世界普徧在踊。(9)等徧踊:等於所有世界,同時普徧而踊。(10)震:在这方有震动的感觉,可是在另外方就沒有震动的感觉。(11)徧震:在全世界普徧的震动。(12)等徧震:等於所有的世界,同時有震动的感觉。(13)吼:在这地方有吼声,在另外地方沒有吼声。(14)徧吼:在全世界普徧有吼声。(15)等徧吼:等於所有世界,同時普徧有吼声。(16)擊:在这地方有擊撞的声音。在另外地方沒有擊撞的声音。(17)徧擊:全世界普徧有擊撞的声音。(18)等徧擊:等於所有世界,同時普徧有擊撞的声音。这是十八种震动的情形。

雨天妙华、天末香、天华鬘、天雜香、天宝衣、天宝云、天庄严具。天諸音乐,不鼓自鳴。放大光明,及妙音声。

在大地六种震动的時候,從虛空中像降雨一般而落下天上的妙华。天上的末香,天华所編的华鬘,天上的雜香,天人所穿的宝衣,天上的宝云,天上一切的庄严妙具。天上所有的音乐,都自然发出妙音,不需要去演奏。又放出天上所有的光明和天上所有的妙音声。

如此四天下須彌山頂,帝释殿上,說十住法,現諸神變。十方所有一切世界,悉亦如是。

好像娑婆世界的四天下須彌山頂,帝释天所住的宝殿上,而演說十住法,現出种种的神通變化。在十方所有的世界,統統像娑婆世界这样子,释迦牟尼佛在須彌山頂帝释殿上說十住法。

又以佛神力故,十方各过一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十佛剎微尘数菩薩,來詣於此。充滿十方。作如是言。善哉善哉。佛子。善說此法。

十方所有的菩薩,又以佛的大威神力緣故,乘佛愿力的宝筏,從十方中的每一方超过一万佛刹微尘数那样多的世界,有十佛刹微尘数那样多的菩薩,來到娑婆世界須彌山頂帝释天的殿上,充滿十方,他們同時的說:「善哉!善哉!佛的弟子!你善於說十住的妙法。」

我等諸人,同名法慧。所從來國,同名法云。彼土如來,皆名妙法。我等佛所,亦說十住。众会眷屬,文句義理,悉亦如是,无有增減。

这些菩薩說:我們所來的菩薩,大家同一個名字,都叫法慧。們所從來的國土,也是同名,都叫法云在所有法云國土中的佛号,都叫妙法佛。我們在佛的处所,也是說十住的法。法会中的大众和所有的眷屬,都是一样的所讲十住的文句和義理,都和現在娑婆世界所讲十住法是一样的,一字不增,一字不減。所謂「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音。」都是說这個妙法。

佛子。我等承佛神力,來入此会,为汝作证。如於此会。十方所有一切世界,悉亦如是。

十佛刹微尘数那样多的菩薩,來到华严法会对法慧菩薩說:「佛的弟子!我們大家仰承释迦牟尼佛的大威神力,來到娑婆世界,入华严法会,是为你說十住法來证明。在十方所有一切的世界,都和这法会一样的情形,沒有分別,都在說十住妙法。」

爾時,法慧菩薩,承佛威力。观察十方,暨於法界,而說頌曰。

在这個時候,这位法慧菩薩,仰承释迦牟尼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观察十方一切众生的因緣,乃至法界所有众生的因緣,而說出一百首偈頌,來教化法界的众生。

見最胜智微妙身     相好端严皆具足

如是尊重甚難遇     菩薩勇猛初发心

法慧菩薩說:我現在見到佛的最殊胜的智慧,又見到微妙不可思議的佛身。因为佛身是變化无穷,隱顯莫測。又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隨形好,既端正又庄严。福也具足,慧也具足,所謂「兩足尊」。一般众生尊重佛、供养佛,因为佛的微妙身不容易遇到。有時生在佛前,有時生在佛后。能生在佛世時,也很難遇到佛。因为这個緣故,所以菩薩勇猛发菩提心,精进修无上道。

見无等比大神通     聞說記心及教誡

諸趣众生无量苦    菩薩以此初发心

見到佛无有可比的大神通,聽到佛所說的授記法、權巧方便法、眞实法,來教誡众生,令众生止惡行善。所謂「諸惡莫作,众善奉行。」六道輪廻中的众生,都有无量的諸苦。每道的众生有每道的苦楚。初发心住的菩薩,見到这种情形,要救受苦的众生得到快乐,所以发菩提心,修无上道。

聞諸如來普胜尊     一切功德皆成就

譬如虛空不分別     菩薩以此初发心

又聞到一切如來普胜尊,所有的功德,統統有所成就。佛的功德,究竟有多少?是无法可說。所謂「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飲尽;虛空可量風可繫,无能尽說佛功德。」所以說佛的一切功德皆成就。佛的功德好像虛空一样,沒有分別。虛空是无所不容、无所不包,能容納一切万事万物。初发心住的菩薩,仰慕佛所修的功德、所成的功德。因为这种緣故,而发菩提心,勤修佛道。

三世因果名为处     我等自性为非处

欲悉了知眞实義     菩薩以此初发心

过去世的因果、未來世的因果、現在世的因果,各为受果报的处所。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这是三世因果的說明。前生种什么因,今生就結什么果。种善因就結善果,种惡因就結惡果。种不善不惡的因,就結不善不惡的果。要想知道來生的果是怎样,就要看看今生所行所作是什么。今生尽做善事,來生就会結善果。今生尽做惡事,來生就会結惡果。所以因果是絲毫不爽。因果是自己所造的,並不是佛菩薩所造的;好像自己走路,愿往东走,就向东走;愿往西走,就向西走,隨自己的心念而走。因果也是这样子,所以說三世因果名为处。我們的自性,空无所有,就是和法界合而为一。这是眞空,也是妙有。眞空妙有是自性,自性是找不出一定的处所。初发心住的菩薩,想要眞正明白这种眞实的道理,而发菩提心,勤修无上佛道。

过去未來現在世     所有一切善惡业

欲悉了知无不尽     菩薩以此初发心

过去生、未來生、現在生,这是三世。过去心、未來心、現在心,这也是三世。过去念、未來念、現在念,这也是三世。三世有長時間的三世,又有短時間的三世。在三世中所造的业,是善惡夾雜的。有時善中有點惡,或惡中有點善。不是純淨的善业,也不是純淨的惡业,是善惡混合的业。菩薩想把这一切道理都瞭解,直至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因为这种原因,所以菩薩住於初发心住地位上,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諸禪解脫及三昧    雜染清淨无量种

欲悉了知入住出     菩薩以此初发心

四禪、八解脫、九次第定、雜染、清淨,都有无量无边那样多的种类。菩薩愿意了知入定、住定、出定种种的境界。因为这种關係,所以菩薩住在初发心住地位上,发菩提心,修无上道。

隨諸众生根利鈍     如是种种精进力

欲悉了达分別知     菩薩以此初发心

有的众生,生來就聰明,这是利根;有的众生,生來就愚痴,这是鈍根。所以众生的根性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是利根或鈍根,都要勇猛精进,才有成就。有种种精进的方法。想要完全明瞭通达,分別知道众生利鈍的根性。因为这种關係,菩薩住在初发心住地位上,发菩提心,求无上佛道。

一切众生种种解     心所好乐各差別

如是无量欲悉知     菩薩以此初发心

一切众生,有种种的知見、种种的解。每個众生心中所欢喜的,各有不同。像这样无量无边的解,为了想完全知道,菩薩因此住在初发心的地位,來发菩提心,修无上道。

众生諸界各差別     一切世間无有量

欲悉了知其体性     菩薩以此初发心

众生是由众緣和合而生。众生有十二类,就是胎、卵、濕、化、有想、无想、有色、无色、非有想、非无想、非有色、非无色。詳細分析起來,在每一类众生中,又有无量无边之多众生。众生的界各有不同。在一切世間上的众生,是沒有数量,菩薩想要完全瞭解知道众生的界和众生的体性,因为这种原因,所以菩薩住在初发心住地位上,发菩提心,修无上道。

一切有为諸行道     一一皆有所至处

悉欲了知其实性     菩薩以此初发心

所有一切有为修行的道路,每一种行道,都有一個所至处,就是將來所到的地方。菩薩想瞭解知道这种眞实性,而住在初发心住地位上,发菩提心,修无上道。

一切世界諸众生    隨业漂流无暫息

欲得天眼皆明見  菩薩以此初发心

十方所有一切世界的众生,都是因为起惑、造业、受报的緣故,所以隨著所造的业而漂流。忽然而天,忽然而地,在六道輪廻中旋轉,沒有停止的時候。菩薩欲得天眼无礙的智慧,才能明見这种境界。因为这個原因,而住在初发心住地位上,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过去世中曾所有    如是体性如是相

欲悉了知其宿住     菩薩以此初发心

在过去宿世中,曾经所有像这样的体性和这样的相。菩薩为了想明瞭知道宿世的因緣,所以住在初发心住地位上,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一切众生諸結惑     相续現起及習氣

欲悉了知究竟尽    菩薩以此初发心

所有一切的众生,都有自己所造的結业和所有的迷惑,都是相续不断。現起和習氣,而不間断。菩薩想要明瞭知道这些結惑相续現起習氣种种問題,究竟怎样能断尽?因为这個原因,所以住在初发心住地位上,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隨諸众生所安立     种种談论語言道

如其世諦悉欲知     菩薩以此初发心

隨順一切众生所安立,有种种的談论,有种种的語言道。每一类的众生,都有自己的談论語言道。以人类而言,在全世界上有許多的文字或語言。每一個國家都有一种文字和数种語言。众生的种族不同、語言不同、文字不同,所有世間的俗諦法,十住菩薩都想知道,因为这個原因,所以住在初发心住地位上,发菩提心,修无上道。

一切諸法離言說    性空寂滅无所作

欲悉明达此眞義     菩薩以此初发心

所有一切法,凡是能說出來的,都不是眞实法。眞实的法,是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它是掃一切法,離一切相,所以說「一切諸法離言說。」若是眞諦法,皆是離開言說,所謂「言語道断,心行处滅。」言語的道已经断了,心所行的地方也沒有了,这就是法的实相理体。一切法的自性是空的,沒有实体,所以「性空寂滅无所作。」沒有一個能作,也沒有一個所作。菩薩想要明瞭通达这种眞实義,所以住在初发心住地位上,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欲悉震动十方國    傾覆一切諸大海

具足諸佛大神通     菩薩以此初发心

菩薩欲悉十方國土有六种震动,能傾覆一切大海,为什么能有这种力量?乃是具足諸佛的大神通力。菩薩以此住在发心住地位上,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欲一毛孔放光明     普照十方无量土

一一光中觉一切     菩薩以此初发心

菩薩想在一根毛孔中,放出大光明藏,普徧照耀十方无量諸佛國土。在每一根毛孔中,都能放光。在每道光中,能觉悟一切众生,令众生皆发菩提心。菩薩以这种因緣境界,而住於初发心住地位上,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欲以難思諸佛剎     悉置掌中而不动

了知一切如幻化     菩薩以此初发心

菩薩想把不可思議的諸佛刹土,完全安置在自己的手掌中,而且又不搖动。十方諸佛刹土,也沒有小,菩薩的手掌也沒有大,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为什么能这样?凡夫的知見是不会明白的。等证得五眼六通時,輕而易举就明白其中的道理。菩薩明瞭一切法,如幻如化,沒有眞实性。因为这种原因,所以住在初发心住地位上,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欲以无量剎众生     置一毛端不迫隘

悉知无人无有我     菩薩以此初发心

菩薩想把无量无边諸佛刹土的众生,完全放在一根毛的端上,而又不相迫隘,也就是互相不擁擠。为什么能怎样?因为菩薩悉知无人、无我这种境界。菩薩以此而住於初发心住地位上,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欲以一毛滴海水    一切大海悉令竭

而悉分別知其数     菩薩以此初发心

菩薩想用一根毫毛來沾大海水,能令一切大海水完全乾竭(菩薩有这种神通妙用,不能不相信)。菩薩又能知道用了多少次的毫毛,把海水沾竭了。菩薩以这种神通妙用,住在发心住地位上,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不可思議諸國土     尽抹为尘无遺者

欲悉分別知其数     菩薩以此初发心

十方世界所有的國土,有不可思議那样的多。如果把所有不思議的國土,抹成微尘,沒有遺漏的,菩薩欲悉分別而知道有多少粒微尘?因为这個原因,所以菩薩住在初发心住地位上,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过去未來无量劫     一切世間成壞相

欲悉了达穷其際     菩薩以此初发心

过去无量劫、未來无量劫、現在无量劫,所有一切世間是怎样成?是怎样住?是怎样壞?是怎样空?这四种劫相,菩薩欲悉明瞭,穷达其境。因为这個原因,住在初发心住地位上,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三世所有諸如來     一切獨觉及声聞

欲知其法尽无餘     菩薩以此初发心

三世所有一切諸佛、一切獨觉、一切声聞,菩薩想知道怎样修成佛的法?怎样修成獨觉的法?怎样修成声聞的法?因为这個原因,所以住在初发心住地位上,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无量无边諸世界     欲以一毛悉称举

如其体相悉了知     菩薩以此初发心

有无量无边那样多的世界。菩薩想用一根毫毛完全把它們称举。这种世界或者是体?或者是相?菩薩完全明瞭知道。十住菩薩,以这种神通妙用,而发菩提心,住在初发心住地位上。

无量无数輪围山     欲令悉入毛孔中

如其大小皆得知     菩薩以此初发心

有无量无数那样多的輪围山,菩薩欲把它們入到一毛孔中。这种輪围山,或者是大,或者是小。在一根毛孔中,都能知道。菩薩要修这种神通妙用,所以住在初发心住地位上,再向前求胜定,修无上道。

欲以寂靜一妙音     普应十方隨类演

如是皆令淨明瞭     菩薩以此初发心

菩薩想以寂靜一种微妙的声音,普徧应十方所有的众生,隨类而演說不可思議的妙法。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众生隨类各得解。」好像这样,令一切众生都能清淨明瞭这种法音。因为菩薩也要得到这种神通妙用,所以发菩提心,所以住在初发心住地位上。

一切众生語言法     一言演說无不尽

悉欲了知其自性     菩薩以此初发心

所有一切众生的語言法,人类的語言和畜生的語言。有神通的菩薩,用一句話就能把一切語言完全說尽。菩薩想要完全明瞭知道語言的自性,所以十住菩薩发菩提心,住於初发心住地位上。

世間言音靡不作     悉令其解证寂滅

欲得如是妙舌根     菩薩以此初发心

菩薩对於世間一切的語言音声,沒有不能說的。令所有每一类的众生,都能明白,而能证得眞常寂滅之法。菩薩要想得到这种微妙的舌根,能辯言一切妙法。十住菩薩,因为这种因緣,而发菩提心,住於初发心住地位上

欲使十方諸世界     有成壞相皆得見

而悉知從分別生     菩薩以此初发心

菩薩想令十方所有一切的世界,有成住壞空这四种相,皆能得見。而且又能知道成住壞空,都是由众生分別思想而成就的。因为这样,所以十住菩薩发菩提心,住於初发心住地位上。

一切十方諸世界     无量如來悉充滿

欲悉了知彼佛法     菩薩以此初发心

十方所有一切的世界,在每一個世界中,都有佛在那里教化众生,所以說「无量如來悉充滿。」菩薩想要知道諸佛所說一切法,所以十住菩薩发菩提心,住於初发心住地位上。

种种變化无量身     一切世界微尘等

欲悉了达從心起     菩薩以此初发心

菩薩愿意得到种种變化无量无边的化身。希望化成像一切世界所有微尘数那样多。这种神通妙用的境界,还沒有離開一念心,都是從心生起的。十住的菩薩,因为欲悉了达從心起的道理,所以发菩提心,而住於发心住地位上。

过去未來現在世     无量无数諸如來

欲於一念悉了知     菩薩以此初发心

在过去世、未來世、現在世,有无量无数諸佛。菩薩想在一念之中,都能明瞭知道諸佛的数目,十住菩薩因为这個緣故,而发菩提心,住在初发心住地位上。

欲具演說一句法     阿僧祇劫无有尽

而令文義各不同     菩薩以此初发心

菩薩想具足演說圓滿一句佛法,就是穷尽无量无边的劫,也說不完一句法。所有的文和義,各有不同。有時文隨義,有時義隨文。十住菩薩,因为欲滿这种愿,所以发菩提心,住於初发心住地位上。

十方一切諸众生     隨其流轉生滅相

欲於一念皆明达     菩薩以此初发心

十方世界所有的一切众生,都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在生死輪廻中,周而復始,循環无端,流轉生滅的相。菩薩想在一念之中,皆能明瞭通达众生的生滅相。怎样令众生不在生死輪廻流轉,而囘到聖人法性流中。十住菩薩想得到这种智慧眼,所以发菩提心,而住於初发心住的果位上。

欲以身語及意业     普詣十方无所礙

了知三世皆空寂     菩薩以此初发心

菩薩想用身語意三业,在一念之中,能普徧到十方去親近諸佛、供养諸佛。教化众生,普度众生。这三业到十方去无所障礙。所謂「无入而不自得焉」,愿怎样就怎样。菩薩要明瞭知道三世都是空寂。所謂「过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十住菩薩因为这种原因,而发菩提心,住於发心住的果位上。

菩薩如是发心已     应令往詣十方國

恭敬供养諸如來     以此使其无退轉

十住菩薩发这些大菩提心之后,应該到十方世界諸佛國土去,恭敬諸佛、供养諸佛。菩薩因为要勇猛精进,而发大菩提心,令所发菩提心,永遠不退轉。

菩薩勇猛求佛道     住於生死不疲厭

为彼称歎使順行     如是令其无退轉

菩薩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在念念中皆发菩提心,而不起其他妄念。菩薩雖然住於生死,但不疲厭生死。为什么?因为菩薩有慈悲心,認为是自己的責任,所以心甘情愿住於生死,來教化众生,離苦得乐。可是二乘人,就沒有这种思想。他們看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所以急急出離生死。菩薩的思想,在生死就是湼槃,沒有兩個想法,所以不疲厭生死,为众生所称讚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这就是順行。因为菩薩是順行精进而修行,所以一天比一天向前精进,而不向后退轉。

十方世界无量剎     悉在其中作尊主

为諸菩薩如是說     以此令其无退轉

十方世界有无量无边的刹土,每個刹土中,都有佛在那里教化众生。为十住菩薩演說十住法門,令十住菩薩发大菩提心,而不退轉这种果位。(未完)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90链接(未完)

华严经淺释91 : 凡是教你吃虧,就是善知識;教你佔便宜,就是惡知識

华严经淺释92 : 凡是佛教徒,都应該发愿,依愿修行

华严经淺释93 : 在家的菩薩应发的愿;出家菩萨受戒时应发的愿;坐禪時应发的愿

华严经淺释94 : 將行披掛時所发六愿;澡潄盥洗的時所发七愿;乞食行道時所发的五十五愿

华严经淺释95: 乞食所发的五愿,習誦旋禮時所发的十愿,,寤寐安息時所发的三愿,

华严经淺释96 : 无论到什么時候佛法都是由僧人來傳;而非有学問者所能傳

华严经淺释97: 因为众生的业惑,所以才有正法、像法、末法的分別

华严经淺释98 : 信佛的人一定要吃素菜,不可吃一切众生肉

华严经淺释99 : 記住“性定魔伏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常常念定能獲得大利益

华严经淺释100 : 跑香是調伏其身,坐香是調伏其心;这是修行的方法,也是修行的基礎

华严经淺释101 : 修道人就是修不动心,如果八种風吹不动你就有辦法了

华严经淺释102 : 修行多年的功夫,一旦发了一次脾氣就把所修的功德燒尽了

华严经淺释103 :修道人的胸懷是希望人人都能成佛,人人都要比自己強、比自己好

华严经淺释104 : 菩薩放出种种的光明,用种种的三昧力量來教化众生

华严经淺释105 : 不被眼根所轉,不被色尘所轉,这就是在眼根中入正定

华严经淺释106 : 一言以蔽之,凡是愛好鬪爭者,就是阿修罗

华严经淺释107 :在什么地方就雨什么宝,这是随众生的业感所成就

华严经淺释108 : 第一义谛是一句話也沒有,一旦說出來就是第二

华严经淺释109 : 到內不知有心,外不知有身,遠不知有物時,就能把一切都放下

华严经淺释110 : 若能沒有分別心就能了了分明歷歷得見佛菩薩和善知識現前

华严经淺释111: 做善事要是无心才是眞善,要是有心便是罪惡

华严经淺释112 : 他人的不对就是我的不对。他人的罪业就是我的罪业

华严经淺释113 : 每一住中的菩薩对于众生要发十种心,应劝发众生学習十种法門

华严经淺释114 : 想要不死就要做活死人:眼不看物,耳不聽声,口不言,心不思

华严经淺释115 : 这世界上所有的人,所做的事,都是在还債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净空法师《法华经大意》目录01-66(全)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01-287目录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1-23目录(全)

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目录(全)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90链接(未完)

净慧法师僧伽吒经浅释01-18目录(全)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340链接(未完)

梦参老和尚地藏经浅释(全)

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首楞严神咒注解整理(慧律法师版)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寿康宝鉴》原名《不可录》白话版 全

太上感应篇目录01--52(完)

修福者必看:文昌帝君阴骘文大意(净空法师讲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