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淺释388: 第五十三:普賢菩薩顯因广大相 (五)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120)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1.29)

化上人法华经浅(全)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全)

史文章阅选读二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深入諸禪及解脫      三昧神通智慧行

言談諷詠共嬉戲      方便皆令住佛道

深入一切禪定和解脫法門,三昧、神通、智慧的行門。关于言談、諷詠、嬉戲等,菩薩能用种种方便法門,皆令众生住在佛道。也就是教人找到根本,不要捨本逐末,心外求法。要知道世間的事情,越跑越遠,越找越多。研究道理,是研究不完的,这個道理研究明白,那個道理又來了,永遠无穷尽。单以人类來說,世界的人种,分为黃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紅种人。在黃种人之中,就有五十多种民族。分析起來有千差万別。所以越研究越多,永遠研究不完。若是不上进,就向后退,因此我們要迎頭趕上,不要研究末梢的問題,要返本还原,归到佛道上。

或現上服以严身      首戴华冠蔭高蓋

四兵前后共围繞      警众宣威伏小王

菩薩或者現出上等的服裝,庄严其身。頭戴华冠,蔭高如同寶蓋。有四种兵(象兵、馬兵、车兵、步兵)在四周围繞。又有侍衛來保護,宣揚轉輪聖王的威德,來降伏一切小王。

或为聽訟断獄官      善解世間諸法務

所有與奪皆明審      令其一切悉欣伏

或者作为法官,能判断各种案件的曲直,鐵面无私,秉公处理,善於瞭解世間一切的法務,所有明搶暗奪的事件,皆能明白審判,毫无私情,所判断的案件,令被害者認为公正,心悅誠服。

或作大臣事弼輔      善用諸王治政法

十方利益皆周徧      一切众生莫了知

或者作为大臣,帮助國王处理國家大事。善於发政施仁,对於其他小國作合理的統治。十方世界所有的众生,皆能得利益,但是一切众生不一定能瞭解的。

或为粟散諸小王      或作飞行轉輪帝

令諸王子采女众      悉皆受化无能測

或者作为諸小國王。或者作为轉輪聖王,坐金輪飞行四大洲巡視。在一天之內,能完成任務。这种飞行轉輪的速度,比現在的火箭还要快若干倍。他能令一切王子和宮娥、采女、妃嬪等,以及大臣官員,完全接受轉輪王的教化。但是沒有人能測度这种不可思議的境界。

輪轉聖王分为四种:①金輪王:統治四天下。②銀輪王:統治三天下。③銅輪王:統治二天下。④鐵輪王:統治一天下。四天下就是四大部洲:东胜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四大洲以須彌山为中心。金輪王如再精进修行,即可成佛,否則,仍作轉輪聖王。

或作護世四天王      統領諸龙夜叉等

为其众会而說法      一切皆令大欣慶

或者作为護世四大天王。就是东持國天王、南增長天王、西广目天王、北多聞天王。四天王保護四天下。他們統治諸龙和夜叉等,以及人非人等。为其众会中的大众,演說妙法。令他們皆生大欣慶,欢喜而得未曾有的境界。

或为忉利大天王      住善法堂欢喜園

首戴华冠說妙法      諸天覲仰莫能測

或者作为忉利(三十三天)天王,住在善法堂欢喜園中,頭戴华冠,坐在寶座,而演說妙法。一切天众瞻仰忉利天王的尊容,肅然起敬。爲什麽?因为他威儀庄严的緣故,有兼他的功德,无能測度。他就是帝释天,或者为释提桓因,在楞严咒上称为因陀囉耶。这位天主,在往昔的時候,是很貧穷的女人,她帮助人家做女工來維持生活。有一天,她经过一所塔廟,見佛殿已经倒塌,破爛不堪。殿中的佛像,被風吹雨淋,佛像之金脫掉,很不庄严。这位女人見了之后,乃发心重建寺廟,为佛像再貼金。但是需要很多建築費。自己沒有这种能力,於是到处化緣,當時有三十二個女人,被她虔誠之心所感动,大家參加她的工作,同心協力來作这件功德。不久,功德圓滿,佛殿煥然一新,金碧輝煌,佛像閃閃发光,万分庄严,令見者生信心。

这三十三位女人,因为建廟裝金的緣故,死后相续升天。发起的那位女人,作为三十三天主,統治其他三十二天,其餘三十二位女人,作为三十二天主。因为这样的功德,所以升到天上享福,由此观之,我們建造廟宇,有意想不到的功德,獲得將來无量的福报。不过,这個福报,只是享受天福,而不能享湼槃四德之眞乐;天福享尽時,仍然要墮落在六道輪廻中受生死,所謂「著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執著相來布施,好像用箭射虛空一样,最后箭还是落地。在证道歌上說:「勢力尽,箭还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等到天福享尽時,有墮落到人間來,招受很多不如意的事。天上雖然是快乐,但是令人不知修行,容易迷惑。人間雖然有諸苦,但是能令人精进修行,能出離三界,了生脫死,永不受輪廻之苦。何謂三十三天?因为此天(欲界第二層天,在須彌山的山峰上,尚未離地,故为地居天)的四周各有八天。在中央有一天,乃是帝释天所居,所以叫做三十三天。

或住夜摩兜率天     化乐自在魔王所

居处摩尼宝宮殿     說眞实行令調伏

或者住在夜摩天,或者住在兜率天,或者住在化乐天,或者住在他化自在天,或者住在魔王的处所。總之,所居住的宮殿,都是用摩尼寶所造成,佛为他們演說眞实修行的道理,令他們調伏,不再剛強。

或至梵天众会中      說四无量諸禪道

普令欢喜便捨去      而莫知其往來相

或者住在大梵天的众会之中,說四无量(慈悲喜捨)心的道理。或者說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道理。普徧令一切众生,皆生大欢喜心,但是还要脫離这种欢喜,而不執著这种欢喜,又要向前求进步,沒有人能知道这种往來的相狀。

何謂四无量心?①慈无量心:就是給一切众生的快乐。所謂「无緣大慈」,不分怨親,一視同仁,統統給他們快乐。②悲无量心:拔一切众生的痛苦,所謂「同体大悲」,也就是人溺如己溺,人飢如己飢的精神。③喜无量心:見到人有快乐的事情发生,要表达欢喜,不可有幸災乐禍的心理,見到人家有喜事而嫉妬,見到人家有悲事而高興。④捨无量心:对待一切众生,怨親平等,不起憎愛。所作功德而不求报,沒有企圖的布施为之捨,不能捨而能捨,是为眞捨。菩薩为救众生出離苦海,乃捨棄在清浄國土的安乐,而來到堪忍世界,心甘情愿和一切众生生活在一起,任勞任怨,不起疲厭心,这就是慈悲喜捨的精神。行菩薩道的人,一定要行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法和四无量心,功德才能有所成就。否則,等於紙上談兵,能說不能行,无有是处。

何謂四禪天?①初禪天:在色界(梵众天、梵輔天、大梵天)名为離生喜乐地。因为離開众生的快乐,得到另外一种快乐,是在自性功夫里边。②二禪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名为定生喜乐地。在此天禪定中,生出一种无比的快乐,所謂「禪悅为食,法喜充滿」,得到这种快乐,不知飢渴,縱使多日不食不飲,也沒有關係。到了这境界,不可執著,若是執著,便入魔境,「走火入魔」,乃至前功尽棄,故不可不愼!③三禪天(少浄天、无量浄天、徧浄天),名为離喜妙乐地。離開初禪、二禪的欢喜,得到妙不可言的快乐。觉得一切是佛法,一切是快乐。④四禪天(福生天、福愛天、广果天),名为捨念清浄地。把快乐的念也捨棄,而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地步。这不过是凡夫禪定的境界,而不是证聖果的成就。四禪天是參禪功夫必经之路,这一點要弄清楚。

或至阿迦尼吒天      为說觉分諸宝华

及余无量聖功德      然后捨去无知者

或者到阿迦尼吒(有頂)天,因为此天在有形世界最頂的緣故。普通称色究竟天,为天众演說七觉分的法門,或者說种种宝华的法門,以及其餘的无量聖功德,然后再把法捨去,所謂「掃一切法,離一切相」。再捨去无知(无明)。

如來无礙智所見      其中一切諸众生

悉以无边方便門      种种教化令成就

这种境界是佛无礙智慧所見的。在如來智慧之中的一切众生,佛完全用无边方便法門,种种的教化,令一切众生成熟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以上八十偈是說法的境界。以下十三偈是用譬喩來說明佛的功德。

譬如幻師善幻術      現作种种諸幻事

佛化众生亦如是       为其示現种种身

在前边說佛用无边法門教化众生,令他們成就佛果。譬如幻術師,善於變化各种幻事。佛也如是。在生死大海中,隨著众生的业,示現种种身來教化。应以什麽身得度者,即現什麽身而为說法。

譬如淨月在虛空      令世众生見增減

一切河池現影像      所有星宿奪光色

譬如清浄的月亮在虛空中,令世間的众生,見到它的形狀,有時增加,有時減少。從初三開始,月亮的形狀一天比一天增加。过了十五,一天比一天減少。这是众生相分所見,故有增有減。在一切河和池所現月光影像,將所有星宿的光影奪去。

如來智月出世間      亦以方便示增減

菩薩心水現其影      声聞星宿无光色

佛的智慧月,出現於世間,也用方便法門,示現有增有減,有生有滅。或示現在修行,或示現入湼槃。示現种种的境界,令众生見之,发菩提心,修无上道。所謂「佛是清淨月,常遊毕竟空,众生心水浄,菩提影現中。」菩薩心水中現出佛的月光影,声聞緣觉好像星宿一样,光色便映奪,變得沒有光色。

譬如大海宝充滿       清淨无濁无有量

四洲所有諸众生      一切於中現其像

譬如大海,充滿一切珠寶,清浄沒有渾濁,无能知其数。在四大洲的众生前,佛隨类而示現其像,教化众生。

何謂四大洲?就是①东胜神洲②南贍部洲③西牛賀洲④北俱盧洲。①东胜神洲在須彌山的东方,其國土为半月形。人壽为二百歲。此土以棉絹为交易。人食肉米,有婚喪的禮法,人信仰佛法。②南贍部洲在須彌山的南方,其國为南狹北广形。人壽为百歲,此地人欲甚重,其髪長短不同,所穿的衣服,或上覆下露,或上露下覆,參差不一。但是勇精強記,能造业行,有的勤修梵行。③西牛賀洲在須彌山的西方,其國土为圓形,其人面型也是圓形。人壽有三百歲。以牛羊馬珠玉为交易。人皆食肉。人死之后,举行火葬或者水葬。④北俱盧洲在須彌山的北方,其國土为方形。人壽千歲,不受十惡,非常安乐。五穀不种,自然而生。米飯不炊,自然而熟。如飲水時,插地出泉水,其味甘美,不飲自停。但此洲众生不見佛,不聞法,不覩僧,故为八難之一。

佛身功德海亦爾      无垢无濁无边際

乃至法界諸众生      靡不於中現其影

佛身所聚的功德海,也是这样子,像四大洲众生那样之多。这個功德海,沒有尘垢,沒有染濁,沒有边際。这是佛特別的境界。乃至(超略之詞)法界(總括之詞)中所有的众生,沒有不在其中現其影像。

在法界中有无量世界。何謂「世界」?一個日月,一個須彌山,一個四大洲,为一個世界。经云:「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諸世界。此國土,他國土,无量諸國土。」凡夫的肉眼,只能看到一個世界(地球),另外的世界,就看不見了。究竟有多少世界呢?用電腦來計算,也得不到準確的答案,可是佛在三千年以前,已经明瞭,如观掌中菴摩罗果一般的清楚,所以经文常用三千大千世界來作代表,其实有恒沙数那样之多。在华严经上說:「在一粒微尘之中,就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尘数那样多的世界,比天文数还要多万万倍。」这种境界眞不可思議!總而言之,所有的世界,都在法界之內。所謂「尽虛空徧法界」的众生,就是无量无边。雖然无量无边,但是每個众生,都能見到佛現在其前。

譬如淨日放千光      不动本处照十方

佛日光明亦如是      无去无來除世暗

佛好像清浄的太陽,能放出百千万億的光明。不动於本处,而能照徧十方。佛的智慧日光明,也是这样的情形,无所去也无所來,能破除世間一切的黑暗。

譬如龙王降大雨       不從身出及心出

而能霑洽悉周徧       滌除炎熱使清涼

譬如大海的龙王,他能降大雨,可是这雨不是從龙王的身出來的,也不是從龙王的心出來。这雨能霑洽一切万物,周徧一切处。能滌除炎熱的天氣,令众生得到清涼。

如來法雨亦復然     不從於佛身心出

而能開悟一切众     普使滅除三毒火

佛的法雨,也是这样的情形。不是從佛身出,也不是從佛心出。佛說方便法門,乃是应众生的緣,所謂「观机逗教,因人說法」,見到什麽人,就說什麽法,見到有貪心的人,教他修不淨观;見到有瞋心的人,教他修慈悲观;見到有痴心的人,教他修因緣观;見到有我見的人,教他修界分別观;見到有散乱的人,教他修数息观。佛所說的妙法,能開悟一切众生。令众生生起戒定慧三无漏学的水,能息滅貪瞋痴三毒的火。学佛法的目的,就說破除三毒的毛病。世界爲什麽有戰爭?皆因貪瞋痴在作怪,如果人人除尽貪瞋痴,則世界和平,社会繁榮,家庭美滿。所謂「事在人为」。做善事放出是浩然正氣,直沖天宮。做惡事放出是黑暗戾氣,下至地獄,故云:「一切唯心造」。

出家人,要勤修戒定慧,这是出家的本份。出家人还有貪瞋痴,和在家人一样,那么,出家爲了什麽?有戒定慧水的人,在一切处一切時,都是柔和,而不剛強。時時管著自己,行住坐臥不離家。不離家就是不離自己的本份,自己的心地法門。

如來清淨妙法身      一切三界无倫匹

以出世間言語道      其性非有非无故

如來的清淨妙法身,是一切三界的众生不能比的。佛这种境界,言語道断,心行处滅。不是世間的言語所能說得出,不是心里所能想得到。以出世間的言語道,佛的本性是非有非无。說它有嗎?視而不見。說它无嗎?宛然存在。不是想它有,它就有;也不是想它无,它就无。它是離開你的心意識的範围,是你的心意識所不能明白的。佛的本性,不能以有來求,也不能以无來求,有无是二边不是中道。中道是非有非无。明白这個道理,就明白佛性。

何謂「如來」?乘如实之道來成正觉的意思。在金剛经上說:「如來者,无所從來,亦无所去,故名如來。」如來好像太陽在虛空,普照十方,雖然照十方,可是太陽的本体,也沒有來也沒有去。佛也这样子。

何謂「清淨」?沒有一切尘垢,沒有一切染汚。如果有一粒微尘在內,就不能叫做純清浄。清淨就是眞心。只有一個常住眞心,性浄明体,淺言之,沒有妄想,沒有私欲,沒有雜染,就是清淨。

何謂「妙法身」?妙是妙不可言。法身就是智慧之身,能尽虛空徧法界,徧滿一切处。佛有三身,所謂「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报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释迦牟尼佛」。一念不生全体現,就是清淨。六根忽动被云遮,就是染汚;沒有染汚就是妙法身。誰能沒有染汚,誰就证得妙法身;誰有爭、有貪、有求、有自私、有自利,誰就得不到妙法身。

何謂「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有貪欲、有形色、有識。色界有形色、有識。无色界只有識存在。在欲界有六天:①四天王天②忉利天③夜摩天④兜率天⑤化乐天⑥他化自在天。在色界有十八天:①梵众天②梵輔天③大梵天④少光天⑤无量光天⑥光音天⑦少浄天⑧无量浄天⑨徧浄天⑩福生天?福愛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煩天?无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在无色界有四天:①空无边处天②識无边处天③无所有处天④非想非非想处天。三界共有二十八層天。

雖无所依无不住      雖无不至而不去

如空中画夢所見     當於佛体如是观

佛身雖然无所依,也是无所住。可是无住无不住,无在无不在,无有无不有,无相无不相,所以清浄法身徧滿一切处。在金剛经上說得很清楚。「若以色見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不可以色見,也不可以音求。在非色非声的地方,就是佛的清淨法身所住之处。雖然无所不至,可是亦不去。爲什麽无至无不至?因为佛的法身充滿法界,旣不可以有相求,更不可以音声求我。无形无相,非色非空,所以才說无不至而不去。佛的法身好像空中的画,又像鏡中华,又像夢中所見的境界。应該对於佛的清淨法身,像这样來观察。这是教你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破除一切的執著,就是眞如自性。有所執著,就沒有眞正的智慧。

在金剛经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这是破你的執著。不要在相分(屬於物質)和見分(屬於精神)上用功夫,要離開相分和見分的執著,不是說沒有相分和見分,而相分和見分宛然存在。你若是沒有執著,就能見到佛的清淨法身。在楞严经上說:「狂心頓歇,歇即菩提。」你的執著心,若是沒有了,就是菩提。在一切经典所說的道理,雖然名詞不同,可是義理是一样。所以說「自性如虛空,眞妄在其中,悟徹本來体,一通一切通。」一样能明白,样样都明白。

三界有无一切法      不能與佛为譬喩

譬如山林鳥獸等      无有依空而住者

在三界中的有为法和无为法,所有一切法,皆不能來和佛为譬喩。爲什麽?因为佛所說的法,已经超过有为法和无为法範围以外。譬如山林和鳥獸等等,沒有不是依著虛空而生存,也就是依虛空而住。

大海摩尼无量色      佛身差別亦復然

如來非色非非色      隨应而現无所住

大海摩尼寶,有无量的顏色。所謂「万紫千紅色奪目」。佛身的差別,也是这样子,有万道霞光,照天照地。有无量顏色,光彩顯耀。佛的法身,不可以色相求,在非色非非色之間。佛隨順众生的机而应現,为众生說法,可是无所住。若是沒有众生,也沒有法;沒有法,也就沒有佛,所謂「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別」。心法就是佛法,佛法就是众生法,众生法也是心法,这一切法都是佛法;雖然都是佛法,但不可以執著相來求佛法,若是以有相和无相來求佛法,无论求到什麽時候,也不能明白佛法。

虛空眞如及实際      涅槃法性寂滅等

唯有如是眞实法      可以顯示於如來

虛空、眞如、实際、湼槃、法性、寂滅等等,这些名詞,都是眞实法,是絕对,不是对待的,这些法才能顯示佛的智慧德相,眞实不虛功德大海。何謂虛空?就是沒有一切相,若有一切相,就不是虛空,所謂「无形質为虛,无障礙为空」。何謂眞如?就是諸法之本体。離虛妄而眞实为眞。常住不變为如。无所不如,还有不如,就不是眞如。何謂实際?就是无相,也是離相,是完全眞实的理体。此实際是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何謂湼槃?就是不生不滅。湼槃有常乐我浄四德:二死永亡为常。解脫受用为乐。证眞法身为我。絕无染汚为浄。何謂法性?即法的本性。在染在浄,在有情数,在非情数,其性不改不變,故曰法性,也就是实相眞如等。何謂寂滅?其体寂靜,離一切之相。沒有什麽可言說。湼槃就是寂滅相。

刹尘心念可数知       大海中水可飲尽

虛空可量風可繫       无能尽說佛功德

剎尘那样多的心念,本來不可能数知,就算你能数知。大海的水,本來不可能飲尽,就算你能飲尽。虛空是无边際,本來无法可以測量,就算你能測量。風是无形无相,无法可以繫住的,就算你能繫住。这些不可能的事情,假設都能作得到。可是佛的功德,你沒有辦法能說的尽的,就是尽未來際,也說不穷尽。

若有聞斯功德海      而生欢喜信解心

如所称揚悉當獲      愼勿於此懷疑念

若有人能聽到佛的大功德海,心中生大欢喜,生信解心。所謂「信为道源功德母,長养一切諸善法。」如果能称揚讚歎佛的功德,你也能獲得此功德。可是不要存著称揚讚歎佛功德的心,認为自己能得到佛功德。如果有这种貪圖的心理來讚歎佛功德,雖然不能說沒有功德,但是功德不会圓滿。世間的众生,因为业障深重,所以在无量劫以來,不見佛,不聞法、不覩僧。在六道輪廻中,旋轉不已,頭出頭沒无了期。可是,「苦海无边,回頭是岸」。我們学佛法,就是教你即時回頭,便到本有的家鄉——常寂光淨土。

我們修行佛法,修行佛道,只要向前精进,不可有所企圖,希望得到什麽?所謂「无智亦无得」。若有所貪求,那就是邪知邪見。学佛法要无貪求,行所无事。切記!切記!不要对经典生懷疑心,不要不相信经典所說的義理,凡是经典,都是佛金口所言。佛是聖人,絕对不說謊話。你要断疑生信,这是学佛法应有的態度。

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在一九七一年六月開始讲解,讲了八年多,到今天(一九七九年九月九日)才把华严经讲完。一般讲经法会,讲经圓滿時,通知張大居士、李大護法,一切佛教團体,來趕結经圓滿的功德。我們讲经,向來沒有这种儀式,可是三藩市來了十几位善信,剛趕上結经的日子,來圓滿功德。今將讲华严经的功德,廻向給法界众生,再廻向給來聽华严经所有的众生,再廻向給護持华严法会一切众生。愿法界有情,同圓种智,皆共成佛道!(全经终)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淨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極乐國

华严经浅释目录01-90链接(未完)

华严经浅释目录01-120链接(未完)

华严经浅释目录01-150链接(未完)

华严经浅释目录01-180链接(未完)

华严经浅释目录01-210链接(未完)

华严经浅释目录01-240链接(未完)

华严经浅释目录01-270链接(未完)

华严经浅释目录01-300链接(未完)

华严经浅释目录01-330链接(未完)

华严经浅释目录01-360链接(未完)

华严经淺释361: 第四十位释女瞿波寄第十法云地(一)

华严经淺释362: 第四十位释女瞿波寄第十法云地(二)

华严经淺释363: 第四十位释女瞿波寄第十法云地(三)

华严经淺释364: 第四十位释女瞿波寄第十法云地(四)

华严经淺释365: 第四十位释女瞿波寄第十法云地(五)

华严经淺释366: 第四十一位摩耶夫人 会緣入实相(一)

华严经淺释367: 第四十一位摩耶夫人 会緣入实相(二)

华严经淺释368: 第四十二位天主光女会緣入实相、第四十三童子師徧友会緣入实相

华严经淺释369: 第四十四位善知众藝童子会緣入实相

华严经淺释370: 第四十五賢胜優婆夷、四十六堅固解脫長者  会緣入实相

华严经淺释371:第四十七妙月長者,四十八无胜軍長者,四十九最寂靜婆罗門

华严经淺释372:第五十:德生童子有德童女会緣入实相

华严经淺释373:;第五十一,慈氏菩薩(一);攝德成因相(一)

华严经淺释374:第五十一,慈氏菩薩(一);攝德成因相(二)

华严经淺释375:第五十一,慈氏菩薩(一)攝德成因相(三)

华严经淺释376:第五十一,慈氏菩薩(一)攝德成因相(四)

华严经淺释377: 慈氏菩薩(二)攝德成因相(一)

华严经淺释378: 慈氏菩薩(二)攝德成因相(二)

华严经淺释379: 慈氏菩薩(二) 攝德成因相(三)

华严经淺释380: ;慈氏菩薩(三)  攝德成因相(一)

华严经淺释381 :慈氏菩薩(三)攝德成因相(二)

华严经淺释382: 慈氏菩薩(三) ;攝德成因相(三)

华严经淺释383: 第五十二:文殊師利菩薩智照无二相

华严经淺释384 第五十三:普賢菩薩顯因广大相 (一)

华严经淺释385: 第五十三:普賢菩薩顯因广大相(二)

华严经淺释386 :第五十三:普賢菩薩顯因广大相 (三)

华严经淺释387:  第五十三:普賢菩薩顯因广大相 (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