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电影手册》不喜欢的九部电影
策划 | 深焦编辑部
统筹 | Peter Cat(巴黎)
编辑 | 沈青雨(北京)
法国《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éma, 以下简称《手册》)杂志因其在新浪潮中传奇地位而被很多影迷“封神”,其对艰涩的电影理论一以贯之的拥抱态势以及其独立的审美趣味,一直使其在电影批评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巴黎出发的深焦DeepFocus,自成立以来不断筛选、翻译优质的法语电影文献,力图把法语电影评论界最新的观点和资讯带给中文读者。又到年底,又到了媒体和影迷们列自己十佳榜单的季节。而最为艺术电影影迷所迷信的《手册》年度十佳影片也将很快在其12月杂志上公布。去年深焦编辑部策划了一个专题,归纳和梳理了2015年《手册》十佳之所以为十佳的原因。但今天,我们却试图反其道而行之,不是梳理2016年《手册》喜欢电影,而是反过来听听为什么《手册》不喜欢一些电影。这些电影有些为其他主流媒体啧啧称赞,有些则是在戛纳电影节拿到了大奖,还有些则出自影迷心目中的大师之手。
事实上策划一个《手册》不喜欢的电影榜单是不可能的。成熟的批评家总是热衷于讨论那些他们热爱的事物,而懒得在他们讨厌的东西上浪费时间。这在《手册》身上也极其明显,他们越是喜欢的电影,他们就会腾出越多篇幅去探讨;而那些他们讨厌的电影,要不就是根本不会进入他们的杂志,要不也只会得到300-500字豆腐块小评价。因此,今天推送榜单里的片子,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哗众取宠”,只是挑选出了国内影迷比较关注的一些电影,然后又附上了《手册》差评而已。自然也不可能展示《手册》最不喜欢电影(《手册》最不喜欢电影,绝大多数国内影迷可能没听说过,也没兴趣听说)。
还是那句话,我们做这样的策划,或许只是变相再进一步神话《手册》,让那些本身就没有自身判断能力的影迷多了一个“引经据典”机会,多了迷信和崇拜的理论依据。但反过来,这里所呈现的也仅仅是一些信息而已,为那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影迷做一种参考,饭后消遣,甚至只是一种游戏。
作为这个游戏的一部分,我们为《手册》的“迷信者们”准备了3本刊登了今年“手册十佳”的《电影手册》(即12月刊,从法国背回来哦!),免费赢取方法就是猜中今年的十佳榜单!(活动详情请拉直文末)
雪山之家
Sieranevada (2016)
导演: 克利斯提·普优
编剧: 克利斯提·普优
主演: 米米·布拉内斯库 / 达娜·多加鲁 / 索兰·梅代莱尼 / 安娜·琼泰亚 / 伯格丹·杜米特拉彻
制片国家/地区: 罗马尼亚 / 法国 / 克罗地亚 / 波黑 / 马其顿
片长: 173分钟
《雪山之家》在炎夏正中于巴黎上映,似乎是要让人想起当年《冬眠》登上暑假档的情景,仿佛不合时宜的片名,超长时间的话唠辩论。虽然不似《冬眠》的凯旋而归,颗粒未收的《雪山之家》在戛纳的场刊中拿到了3.0/4的评分,和另一部罗马尼亚影片《毕业会考》并排今年主竞赛第四位,好评之中就包括《正片》杂志(Positif)主编Michel Ciment的3星评价。《雪山之家》上映后也在媒体中收获了不少好评,在网站AlloCiné上收获3.8/5的均分,与其代表作《无医可靠》在该网站上的均分持平,3家媒体给出五星满分,16家媒体给出了四星。
媒体的好评大多围绕影片场景调度发出赞叹。《北方之声》(La Voix du Nord)的Philippe Lagouche给出的五星评价中便说道:“精湛的调度还带有一丝刘别谦的意味——在误会之门进进出出的艺术”。《电视全览》(Télérama)影评人Pierre Murat也认为影片在多个人物之间完美过渡,同时掌控着情节与风格,“堪称罗伯特·奥特曼之后”。“Bande à part”的Olivier Pelisson也表示整部影片“掌控空间之成熟,置景设定之聪明,镜头运动之老道,剪辑之流畅等等都反映出其情感之深沉以及个人的、集体的、家庭的、社会政治的关联利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媒体都买账,差评阵营里打头的即是著名的《电影手册》。影评人Joachim Lepastier这样写道:“克里斯提·普优的奥德赛之旅变得越来越僵化了。在《无医可靠》(The Death of Mr. Lazarescu, 2005)的暗夜之旅、《破晓时分》(Aurora, 2010)的致命之旅后,我们看到了这趟用了三个小时才上桌的丧席之旅。这部影片主要发生在布加勒斯特的一间悲伤忧郁的公寓里。当整个家庭因为父亲的去世而会聚于此时,这间公寓便因为几代人各自的偏执与失落一化而为一个高压锅。我们对这部影片抱有过希望,当电影的第一部分人们期待着神甫到访的时候。电影朝着一种混合着鲜明的滑稽讽刺和布努埃尔式的寓言故事的方向前进,就像泯灭天使进入了马克思兄弟的船舱里似的。然而这种希望很快就破灭了,被影片的炫技方式所打破。不可否认,对各个人物的运动和穿过房门的对话的调度的确体现着他的精湛技艺,但这种展示的意义也就止步于此了。在这种自如华丽的调度背后,电影的叙事堕入一种随便与笨拙当中,看看那对老情人狗血的翻旧账戏份。电影长着一副“主竞赛相”——反常的长度,古怪的片名——但说白了还是有着更多通俗喜剧的特点,而非契科夫式的荒诞与疯狂。戏剧构作发展仅仰赖着矛盾的堆叠和突然激化,却没有达到精神宣泄的自由释放。而在影片最后,大家放声大笑,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他们对此情景的嘲讽,也是对这一形式化的表现方式的自嘲。”
英文媒体方面,《视与听》(Sight & Sound)主编Nick James和《洛杉矶时报》(Los Anegeles Times)的Justin Chang在场刊中都打出了三星的好评。网站Metacritic上该片获得了78/100的均分,9家媒体评价大多在80分以上,影评网站IndieWire主编Eric Kohn只给出了67分(B-)的中评,认为“普优展示了优秀的调度技巧,让他的表演者给出了一种怪趣内敛的表演,虽然也并不足以拯救每一场戏。哪怕就‘慢电影’的标准来说,这也是一部太过缓慢的电影。喜欢挑战耐性的人当然会乐在其中,就算这也不能为情节的每一个发展正名。总之就像电影中那套衣服,并不会适合每一个人,无论你用多少别针调整大小。” (朱马查,巴黎)
推销员
The Salesman(2016)
导演: 阿斯哈·法哈蒂
编剧: 阿斯哈·法哈蒂
主演: 沙哈布·侯赛尼 / 塔兰涅·阿里多斯蒂 / 巴巴克·卡里米
制片国家/地区: 伊朗 / 法国
片长: 125分钟
五年前阿斯哈·法哈蒂的新片《一次别离》讲述一对夫妻遇到的困境的故事曾广获好评,在法国Allociné网站上统计的媒体评分更是高达4.7,其中法国《世界报》(Le Monde)、《费加罗》(Le Figaro)报等都纷纷给予了五星的满分评价。
而今年法哈蒂同样以一对夫妻的遭遇为核心展开故事的新片《推销员》,则遭到了冷热交替的尴尬待遇。先在本届戛纳电影节上,斩获最佳编剧和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后有《费加罗报》、《Elle》等媒体一致的好评,纷纷给予了四、五星的评价,并提到影片对真相的探寻过程精彩别致。
与此同时,令人意外的是,《世界报》却直接甩出两星评分,更直言片中《推销员之死》的戏剧场景,本可以加以创作加深影片文本深度,却展现得与影片主线毫无联系,令人失望。而《电影手册》在今年十一月刊的短评中,则进一步详细地指出影片的部分问题:
“在到西班牙拍摄他的新片之前,有“国际作者”之名的阿斯哈·法哈蒂,在其于法国拍摄的新片《推销员》中,再次讲述了一对夫妻面对选择的故事:在他们的公寓因为隔壁在建的大型工程而面临安全危机后,这对业余时间同是话剧演员的夫妻搬到了新屋里,而新屋的前房客是一个行为不端的女子。一天晚上,妻子误将门打开,结果遭到了前房客熟人的强暴。妻子自此陷入终日的恐慌,而丈夫则开始寻找施暴者留下的蛛丝马迹。
全是套路:在丈夫对施暴者调查的过程中,故事逐渐远离了法哈蒂在开端设定的对阴翳背后真相的探求,而简单粗暴地转为对“谁做了这一切”的追问,进而变成罪犯的艰难浮出水面的并被迫承认罪行过程;但法哈蒂制造道德困境并加以叩问的野心,却被消解在这漫长的找寻之中了。
用力过度:作为一部非“复仇电影”,影片中呈现的略显荒唐的问题,如:是否要在罪人的家人面前羞辱他等)对于人物和观众而言,都是更为哲学化的问题,而非关乎感情的,所以缺乏真实感。这有一点像达内兄弟的作品,尤其是《无名女孩》(La Fille Inconnue, 2016)。法哈蒂非常形而上地,创造了这些想为一切事情承担责任的人物,但只能不断在主人公悲剧性的遭遇的推动下,进行完全机械的故事叙述;这些像走廊一样幽深的故事情节只能把观众领向一个没有经过编排、毫无趣味、也没有思想的境地。
《推销员》不过是一个瞄准电影节的新瓶旧酒的悲惨故事,也许在2010年的时期还算尚可,而如今却显得手段陈旧,很容易被遗忘。”(胡旻旻,蒙彼利埃)
八
恶
人
The Hateful Eight (2015)
导演: 昆汀·塔伦蒂诺
编剧: 昆汀·塔伦蒂诺
主演: 塞缪尔·杰克逊 / 库尔特·拉塞尔 / 詹妮弗·杰森·李 / 沃尔顿·戈金斯 / 德米安·比齐尔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片长: 168分钟(数字版) / 182分钟(胶片版)
四年前,在法国电影资讯网站AlloCiné上,33家法语媒体给《被解救的姜戈》(Django Unchained, 2012)打出了4.6分(满分5分)的超高媒体评分,成为了昆汀在该网站上有史以来得分最高的影片。然而,好景不长……今年昆汀新片《八恶人》以3.4分的媒体评分,创下历史最低,持平《金刚不坏》(Death Proof, 2007)。作为态度转变最大的媒体之一,《电影手册》曾慷慨为《被解救的姜戈》打出5分满分,而这次却高冷地将1分甩给了昆汀。
在短短一页的对《八恶人》的评论文章中,《手册》影评人Joachim Lepastier极尽尖酸刻薄之能事。一开头他就写到:“昆汀·塔伦蒂诺在尝试了电影史上那些鲜有人提及的亚类型之后,这次,他让自己如此滑稽而拙劣地模仿了现代电影史上最令人精疲力尽的亚类型:塔伦蒂诺派。他一边模仿自己,一边忘记了那些观众真正在他电影中所热爱的元素:游戏、游离与冲撞的感觉;他一边模仿自己,却又一边在《八恶人》中追求纯粹形式上的大场面。” 全长三小时的影片被切割成两个部分,还有开篇和幕间休息,全片均采用70毫米宽片宽银幕——“一种自1966年以来从未使用过的格式”(昆汀语)。 对于技术上的尝试,Lespastier将昆汀通过如此华丽炫技的方式来表现国家历史的野心,讽刺为“雷蒙斯乐队要写歌剧”(雷蒙斯为美国朋克乐队)。
然而,Lepastier的冷嘲热讽并非空穴来风。从主题和意识形态上讲,《八恶人》与《被解救的姜戈》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也正因如此,二者放在一起比较时便高下立判。后者叙事流畅,收放自如,而前者却充满令人难以置信的断裂感。在影片表现形式和影片意图间缺少有机的连结,谈话与行为均毫无逻辑可寻。片中的大段大段的对话枯燥乏味,节奏感欠缺。Lespastier认为,观众根本是在被迫忍受两段极其笨拙的叙事(三分之一是在马车上的准备工作;另外三分之二在简陋的窝棚中上演的屠杀游戏),和一场令人尴尬、无休无止的无聊透顶和自娱自乐。昆汀本来就将《八恶人》定位为一部严肃深刻而宏大的影片,以至于连最后一点点有趣、好玩儿都消失殆尽了。
其他法语媒体的态度相对温和,虽然不见《被解救的姜戈》中一片全五星好评,却也收获了不少3、4分评价。《电视全览》(Télérama)摆出了正反两派观点,以Pierre Murat为首的“挺昆汀派”将他形容为一位杰出的魔术师,一位专业的操纵者和一位技巧非凡的技术控。而Louis Guichard代表的反方则反驳说,《八恶人》是昆汀最接近他的欲望与妄想的一次尝试,技术上的虚张声势反而暴露了他在人物塑造上的不足,我们再也见不到《危险关系》(Jackie Brown, 1997)中脆弱的、复杂的、魅力四射的人物形象了。
英文媒体方面,著名影评网站罗杰·艾伯特(rogerebert.com)的影评人Matt Zoller Seitz只给《八恶人》打出了2颗星,他说这部“特别暴力、特别话唠”的西部片,就技术来说是一次对电影制作工艺的精良展现,而作为一部电影,它丑陋至极。
其实,英文迷影杂志《视与听》(Sight & Sound)的影评人Michael Atkinson同样意识到了《八恶人》中”昆汀模仿昆汀”的问题,但相对于《电影手册》激烈的讽刺语调,Atkinson的观点则更像是在“和稀泥”,他质疑:这部电影是否“够昆汀”真的那么重要吗?也许藏在电影背后的是否还是那个观众深爱的“潮人”(hipster)昆汀,实际上取决于观众们自身如何理解昆汀当下的所作所为……(徐佳含,北京)
无
名
女
孩
La fille inconnue (2016)
导演: 让-皮埃尔·达内 / 吕克·达内
编剧: 让-皮埃尔·达内 / 吕克·达内
主演: 阿黛拉·哈内尔 / 杰瑞米·雷尼耶 / 奥利弗·古尔迈 / 托马斯·多雷 / 法布里齐奥·罗吉恩
制片国家/地区: 比利时 / 法国
片长: 106分钟 / 113分钟(戛纳放映版)
自从1996凭借《一诺千金》在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成名以来,比利时著名兄弟导演让-皮埃尔·达内和吕克·达内的作品就没离开过那片棕榈叶,也没离开过“现实主义”这条标签。今年已经是达内兄弟的作品第六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其中在1999年和2005年先后凭借 《罗塞塔》(Rosetta)和《孩子》(L'enfant)两次摘得桂冠,实属不易,2011年《单车男孩》(Le gamin au vélo)又获评审团大奖,在法国电影资讯及影评网站AlloCiné上,几乎每部作品的媒体评分都达到4分以上,2008年抱走戛纳最佳编剧奖的《罗尔娜的沉默》(Le silence de Lorna)甚至高达4.6分——这样镶着金边闪着金光的成绩单摆在眼前,叫人实在无法忽视他在戛纳的一席之地。然而,今年,当达内兄弟再次踏上戛纳海滩,一切却并不那么如意。本次的入围影片《无名女孩》未孚众望,被指平庸,剧情疲软。除了像《正片》(Positif)杂志这样坚实的左派杂志坚持声援到底以外,以《电影手册》为首的多家媒体均毫不留情给出2分左右的分数,最终在AlloCiné上媒体平均评分止步3.2。
称赞者,如《正片》的Yann Tobin和《首映》(Premier)的Christophe Narbonne,誉达内兄弟与阿黛尔·哈内尔(Adele Haenel)的合作超群出色。作为法国新一代当红女演员、法国凯撒奖影后和近年的戛纳常客,哈内尔在片中对年轻医生杰尼(Jenny)一角的演绎确实折服了大片观众和影评人。英国电影评论期刊《视与听》(Sight & Sound)的Jonathan Romney甚至称, 哈内尔在达内兄弟的镜头里比《单车男孩》和《两天一夜》(Deux jours, une nuit)的两位女主西西·迪·法兰丝和玛丽昂·歌迪亚还表现还要精彩!此外,还有媒体夸赞称,《无名女孩》所揭示的沉痛与深重是达内兄弟描抹得最浓厚的一次。片中,当杰妮得知在河边发现的无名女尸就是前一天被自己拒之门外的求救者后,深陷自责,决定找出无名女尸的身份。在展现珍妮的调查过程时,达内兄弟依旧拿出看家本领,描绘法国当代社会众生百态,法国杂志《电视全览》(Télérama)评析称,“杰妮重复的、无意义的动作正是内心隐忍、痛苦的外在表象。因为被愧疚撕咬,她不知疲倦地去说服可能的知情者道出实情。”
即使如此,《手册》仍吝惜言辞,在短评中开篇就直抒胸臆:“杰妮拒绝向病人开门的那一瞬,显然没有料到会打开达内兄弟失意之门。”即便大多主流媒体对哈内尔的演绎赞不绝口,《手册》却直言不讳地讽刺道:“(大家)对杰妮这个角色如潮般的好评,好像单凭一成不变的速度和无休无止面若冰霜的表情就能化解世间所有的疾苦,还真以为自己超越了《托尼·厄德曼》(Toni Erdmann, 2016)的塑造啦?”《手册》还挑剔指出,对演员的运用恰恰暴露出了达内兄弟对人物形象和影片整体的考虑欠周全。对奥利弗·古尔迈(Olivier Gourmet)和杰瑞米·雷尼耶(Jérémie Renier)这两位老朋友的重用,使影片对其他社会边缘人物、吸毒者、非法移民等角色的塑造太过潦草。从剧情角度看,这个故事依旧是达内兄弟的一贯主题和风格,情节却略显机械冗长,平淡无味,难怪在戛纳放映时,众记者们打了鸡血也抵挡不住睡意—— 《手册》说, “故事讲到这个程度,不过是达内兄弟套路化地在以往风格上做出的延续与亦步亦趋,上不足,下有余,正好给电影节拿来凑数。”以至于,达内兄弟为了挽回声誉在上映之前把影片又重新剪辑了一遍……(南扬州, 成都)
我
是
布
莱
克
I, Daniel Blake (2016)
导演: 肯·洛奇
编剧: 保罗·拉弗蒂
主演: 戴夫·琼斯 / 海莉·斯奎尔斯 / 米奇·麦格雷戈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法国 / 比利时
片长: 100分钟
与肯·洛奇2014年同样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吉米的舞厅》相比,《我是布莱克》上映两周票房就接近《吉米的舞厅》当年在法国上映五周的总票房,不过《吉米的舞厅》没有金棕榈光环加持,成绩不如人意在情理之中。
在2006年为肯·洛奇首夺金棕榈的《风吹麦浪》,法国上映第二周共收获了475 788名入场人数,上映七周总票房达到了90万名,很遗憾的没有过百万,不过鉴于《我是布莱克》在法国媒体中的较高口碑(Allocine网站在38家媒体打分后达到了3.9分),最后超过百万入场人数还是很有希望的。
由于今年戛纳颁奖名单引发了极大争议,很多记者和影评人都对这尊金棕榈很不服气。距离肯·洛奇老爷子上次问鼎金棕榈也正好有了十年间隔,我们不妨对比下近11年法国媒体对11部金棕榈的评价(从高到底):《阿黛尔的生活》(2013)4.6分《墙壁之间》(2008)4.5分《四月三周两天》(2007)4.4分《爱》(2012)4.4分《白丝带》(2009)4.1分《我是布莱克》(2016)3.9分《风吹麦浪》(2006)3.8分 《冬眠》(2014)3.8分《能回忆前世的布米叔叔》(2010)3.7分《迪潘》(2015)3.6分《生命之树》(2011)3.5分。
从这个排名里,《我是布莱克》位居中游,这枚新金棕榈甚至比2006年王家卫颁出的《风吹麦浪》还要略高。我们同时也把新金棕榈和今年其他已经在法国上映的戛纳主竞赛热门片做个对比:《胡利叶塔》4.4分《水瓶座》4.3分《她》4.3分《托尼·厄德曼》4.2分《玛·鲁特》4.1分《小姐》3.8分《雪山之家》3.7分《保持站立》3.7分《霓虹恶魔》3.4分《推销员》3.3分《只是世界尽头》3.2分《无名女孩》3.1分。
由于《毕业会考》《帕特森》等影片还未上映,从法国媒体口碑来看,《我是布莱克》口碑也大致位居今年主竞赛单元中上位置。有趣的是,肯·洛奇的影坛后辈,“戛纳金童”泽维尔·多兰拿下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只是世界尽头》上映五周就过了百万,看来法国明星撕逼戏怎么样也要比英国底层苦情戏吸引法国观众,虽然媒体只给这部电影打出了3.2分这个目前主竞赛单元电影中略有些糟糕的分数(甚至比影评界公敌《霓虹恶魔》还低,仅稍高于扑街的达内兄弟)。
媒体评价方面,包括《电视全览》《费加罗报》《正片》在内的八家媒体给出了满分,好评大多都充满了政治色彩,《正片》影评人Grégory Valens写道“就在左派力量大幅弱化的当下,肯·洛奇电影中永不动摇的斗争意志给社会和公民指明了一条通往更好世界的前进道路。“相反,《电影手册》则对《我是布莱克》里“过于强烈的政治观点”多加批评,认为这“给观众一种摄像机后面只有观点,没有作者的空洞印象。”
以下为《手册》批评全文翻译:
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闭幕典礼上,宣布《我是布莱克》为肯·洛奇拿下了第二座金棕榈大奖之时,到底是谁更惊愕:在场的观众,还是肯·洛奇本人?毕竟,在今年的主竞赛单元的“豪华阵容”(《她》《玛·鲁特》《托尼·厄德曼》《水瓶座》……)里,评委会最终把金棕榈给了肯·洛奇,就好像是为了感谢这位老电影人完全按照我们对他期待拍摄了一部电影。很难理解电影节最终表彰了谁:是顽固不化几十年如一日的左派电影人,还是在一众评委看来,《我是布莱克》是部没有办法去讨厌的电影?
丹尼尔·布莱克是个快六十岁的细木工匠,一次心脏病犯之后,他不但因此无法继续工作,而且还妨碍他领取失业金。在寻求社保部门帮助的时候,他很快发现自己在几台难对付的电脑和一群毫不体察人情的公务员之间寸步难行。众所周知,当代电影都试图竭力表现信息时代的“快”(例如大卫·芬奇和迈克尔·曼),肯·洛奇却反其道而行之,把信息科技的“慢”摆在了前台。当布莱克为了付电费账单,一点一点的卖空了公寓里的家具,他也在一点点的掏空他自己。此时,电影里个人主义的矛盾性就出现了:当电影的主人公布莱克——电影名字也《我是布莱克》如此强调他是普通民众的代表——本来应该把个人放在中心位置的时候,却想要走得比自己更远。丹尼尔·布莱克变成了一名拒绝被超越的无产阶级的代表。
电影中反现代的讽刺足够滑稽,却略显笨拙,力道不足,更不用说饰演布莱克的大卫·琼斯本身就是个幽默艺术家。可惜肯·洛奇对这种滑稽的讽刺效果有些迟疑,也许他是怕观众因此不认真对待电影要表达的社会问题。因此,这出在失业局里的卡夫卡式小短剧,很快就演成了情节剧。布莱克遇到了凯蒂,一位穷困的单身母亲,通过她,也摸到了自己的道德底线:整个社会系统拼尽全力也要让那些被社会遗弃的人因为羞愧而进一步脱离社会。电影里很自然地演着苦情戏,这也恰恰是我们看着不舒服的地方:在他如此拿手的题材面前,这位顽固奋斗的电影人在摄影机后面消失了。
这部小制作电影里自相矛盾又同时讨人喜欢的地方就是它关注社会边缘的人情世故。主流社会抛弃无产阶级已经是上个世纪的问题,左派的电影创作也已经不合作者电影的口味了,更何况他们还有着一股子挡也挡不住的“造电影“的热情。贫穷变成众多电影主题中的一个,贫民街区变成了“类型片“的背景。肯·洛奇来自”社会电影就是好“的年代,到现在还以为一部电影可以在公众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他发现没人再跟他争着抢着拍”社会很荒唐“的电影了,那是因为这本身就是件荒唐透顶的事。一部像《我是布莱克》这样讲逸闻趣事的电影能成功,足以说明电影中“政治议题”有多虚。对那些批评肯·洛奇拍了部“烂片”的人,这位年迈的激进分子总是可以反驳说“永远是社会更烂”。就像电影主人公那样除了活着对此无能为力,肯·洛奇也只是个敲响警钟的人。无可否认的是,当社会的不公正就在他眼前的时候,一位不屈于沉默的男人表现出来的顽强斗争精神,还是让人有些感动的。(牛腩羊耳朵,巴黎)
小
姐
아가씨 (2016)
导演: 朴赞郁
编剧: 郑瑞景 / 朴赞郁 / 莎拉·沃特丝
主演: 金敏喜 / 金泰梨 / 河正宇 / 赵震雄 / 金海淑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片长: 145分钟 / 168分钟(加长版) / 139分钟(蓝光版)
以《复仇三部曲》声名鹊起的韩国导演朴赞郁一直是戛纳最为青睐的亚洲导演之一。从《原罪犯》到《饥渴诱罪》,他对电影的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定义足以赚足观众对他的期待。融合了亚洲人特有的细腻与深邃和他本人富有冒险意识的创作理念,朴赞郁一直都不是可以轻易让人猜透的艺术家。但《小姐》过于宏大的外壳与空无的实质只能让这漫长的观影变得让人晕头转向。影片中他程式化的风格和冗长艰涩的独白以及三流的色情把戏不得不让人忧虑:朴赞郁是不是真的江郎才尽了?
给予这部电影好评的媒体往往会谈论它的情色主题,或许亚洲人眼中含蓄而绵长的性爱方式更能激起欧洲人的好奇心和探知欲。《自由多芬内报》赞誉道,“影片不仅将一种罕见、不同寻常的优雅表现了出来,还从影片一帧帧画面中完美流露出了专属于情色电影的美感和幽默,还有宛如日式铜版画般的厚重。”而影片两位女主极具东方特色的面貌特征也无疑颇得外国观众的青睐。《人道报》的Jean Roy就给了这部电影满分,他认为除了影片故作宏大的场景设置,金敏喜的日本小姐和金泰璃的女仆依旧是有说服力的。影片中令人压抑沉闷的元素也得到一些媒体的赞誉。《巴黎竞赛报》的Alain Spira说道,“幻觉与错乱、窥探与欲望,构成了电影本身最具吸引力的环节。融合了哥特主义、女权主义,这场性感又灵巧的游戏有着让人窒息的快感。宏大、精准,又仿佛有一种恫吓的美。”但《解放报》就很明显不买朴赞郁的账:“这一切除了朴赞郁式的陈词滥调和无聊的盲目偶像崇拜并没有什么意义。”
《手册》批评如下:
在长达2小时25分的华丽外衣下,《小姐》的表现依旧是可圈可点的。囿于情欲电影的界限,影片讲述了一个朝鲜不幸的女仆和雇佣她的日本小姐的相遇,又因为争夺家产彼此背叛,终在导演朴赞郁突破了性的缰绳展现的几幕引诱、挑逗与充满性意味游戏的段落后生命交错碰撞在了一起的故事。曾出演过《这时对那时错》的金敏喜和新人金泰璃使影片摆脱了先前的策划和过度的矫饰,而最后使拍摄回归到对人体皮肤和嘴唇的特写。影片由2002年一本描写维多利亚时期历史的英国小说改编而来(电影实际上更加贴近于两年前BBC的翻拍版本),叙述了1910至1945年朝鲜被日本占领时期的一段故事,在这段融合了历史因素和家长制因素的伤痕的虚构情欲游戏中制造出了面对吉尔莫·德尔·托罗在《猩红山峰》中表现的哥特式女权主义的跨地域的影响。这是《老男孩》的导演朴赞郁继《斯托克》在美国口碑不佳之后的重磅回归之作,也是在三重主线叙述压力下一次观念的压抑,更是朴赞郁满足于搅乱数字标准化而将自己思路浮夸化的一次平庸导演作品。适当的简洁或许会让影片更具活力,做好他最擅长的而不是一味显摆卖弄才是更好的选择。(Crystal, 武汉)
阿兰胡埃斯的美好生活
Les Beaux Jours d'Aranjuez (2016)
导演: 维姆·文德斯
编剧: 维姆·文德斯 / 彼得·汉德克
主演: 勒达·卡代布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德国 / 葡萄牙
语言: 法语 / 德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6-09-01(威尼斯电影节) / 2016-11-02(法国)
片长: 97分钟
德国电影老将维姆·文德斯的新片《阿兰胡埃斯的美好生活》虽然拥有浓郁的法式知识分子气息,却依旧没有得到法国观众们的待见,一众法国媒体更是将吐槽进行到底,在AlloCiné上一路把评分刷到了2.2/5分,甚至低于文德斯上一部莫名其妙的剧情片《一切都会好的》(2.8/5),整个情形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法国《新观察家报》说,影片慢得让人难以接受;《世界报》说,影片中一男一女间的漫长对话飘忽不定,简直让人无法集中精力。在这其中,《电影手册》更以激烈的言词,表达了对此片的不满:陈腐、做作、花里胡哨。
近年来文德斯的确没有拍出令人满意的剧情片,在多种文化中游走并未给他的创作带来新的生机,各种国际班底的启用反而让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不伦不类的气质。这一次,《电影手册》甚至不愿意给《阿兰胡埃斯的美好生活》一个像样的影评版面,而选择在期刊毫不起眼的位置刊登了一篇豆腐干大小的负面评价,似乎给人一种“你爱咋样咋样,我懒得评价”的感觉。
影评人Gaspard Nectoux一上来就言辞刻薄地说道,“作为形式主义者中的形式主义者,维姆·文德斯竭力追求’自然’,这多少有点儿讽刺。他竟然声称他用3D技术并不是为了追求视效,而只是为了模拟眼见之真实。”《阿兰胡思的美好生活》的编剧是奥地利剧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此人是文德斯长期的亲密伙伴,只不过他们的上一次合作要追溯到1987年的《柏林苍穹下》(Wings of Desire, 1987);制片人则是葡萄牙人保罗·布兰卡,两人的上一次合作亦年代久远(1994年《里斯本的故事》)。在《电影手册》看来,老伙伴们的归来并未给文德斯诸如活力,不加考虑的调度、自我指涉浓厚的对话,都让影片看起来寡淡至极。的确,《阿兰胡埃斯的美好生活》并没有鲜明的情节,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里,一对男女坐在盛夏的花园里絮絮叨叨、东拉西扯地聊天,这样的设定让文德斯完全无力发挥对电影画面的掌控力。导演对“平淡、真实”的追求,也不过是避重就轻地将汉德克这一并不适合用电影呈现的本子视觉化。
近年来,文德斯对于3D技术的痴迷有目共睹,如果说《皮娜》(Pina, 2011)中3D技术完美地和现代舞大师身体运动结合在一起,利用景深与立体感,大胆挖掘电影视觉语言存在的诸多可能性,那么《一切都会好的》(Everything Will Be Fine, 2015)中似乎多此一举的3D则让人看得倍感尴尬。《阿兰胡埃斯的美好生活》中,3D的使用甚至“让夏日的花园的阳光都显得黯然失色”,在《电影手册》影评人看来,首先就是技术选择的失误。“从未有一部影片能够如此空洞”,Gaspard Nectoux失望地说,“文德斯牢牢地扼住自己作品的咽喉,当陈词滥调威胁到创作的时候,他无力回天”。(柳莺,里昂)
咖
啡
公
社
导演: 伍迪·艾伦
编剧: 伍迪·艾伦
主演: 杰西·艾森伯格 /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 史蒂夫·卡瑞尔 / 布蕾克·莱弗利 / 寇瑞·斯托尔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片长: 96分钟
咖啡公社作为伍迪-艾伦步入电视剧之前最后一部电影,为观众呈现了一幅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流社会灯红酒绿的景象,和好莱坞正步入黄金年代的繁华盛况。此片为导演第一次使用数字电影形式而非传统胶片电影,请来曾经拍摄《末代皇帝》的光影大师斯塔拉罗(Vittorio Storaro)担当摄影指导。并选择与亚马逊(Amazon Studio)合作(与之后将要投入制作的电视剧为同一发行商),预算高达三千万美金。作为戛纳电影节的开场电影,这是他在拍摄《安妮·霍尔》(Annie Hall, 1977)四十年之后又一以洛杉矶为背景的爱情主题喜剧。导演再次加入惯用的个人标签,将乡愁和对电影业的热爱共同糅合,并还原犹太家庭生活和好莱坞图景,片中大量出现的黄金时代风靡的爵士音乐也是导演个人的心头好。该片由克里斯汀·斯图尔特(Kristen Stewart)和杰西·艾森伯格(Jesse Eisenberg)出演,”暮光女”一反昔日冷酷形象在片中塑造甜美秘书一角引起了不小争议。直至今日,全球票房约四千万美金。相比法国与北美媒体,法媒除《电影手册》之外皆给予很高的评价,相反,北美媒体方面则评分较低。
《好莱坞报道者》(The Hollywood Reporter)在metacritic打出70分的中评:“《咖啡公社》中的从渴望、得到,到失去后念念不忘的爱情故事是典型的伍迪艾伦格式,这位年过八十的高产作家导演向我们贡献了一部虽具有美丽生动外表,却在美丽的泡沫散去后只剩下平淡无奇的简单故事。” 《纽约时报》认为《咖啡公社》相较于导演其他同类电影来说,次于《无线电时代》(Radio Days, 1987) 和《子弹横飞百老汇》(Bullets Over Braodway, 1994),也不像《玉蠍子的魔咒》(The Curse of the Jade Scorpion, 2011) 和《魔力月光》(Magic in the Moonlight, 2014)那样沦为烂片。但是由于多处不知所云的情节使得电影比实际的96分钟还要长。对于二位主演的表演,cine-vue讽刺道“两位年轻的演员表现紧张,而且沉浸在能够出演此片的欢乐中无法自拔。”对于拍摄手法,《华盛顿邮报》认为数字化拍摄手法使得色调过于统一而人物失真。
在Allocine上29家媒体给《咖啡公社》打出了4.1高分,和近十年来伍迪艾伦作品相比,和《赛末点》(4.4分/2005年)《午夜巴黎》(4.2分/2011年)《蓝色茉莉》(4.2分/2013年)共同位于4分以上的高分位置;《怎样都行》(3.9分/2009年)《午夜巴塞罗那》(3.9分/2010年)《魔力月光》(3.9分/2014年)《独家新闻》(3.7分/2006年) 《遭遇陌生人》(3.5分/2010年)紧随其后,收获正面好评。《卡珊德拉之梦》(2.9分/2007年)和《爱在罗马》(2.5分/2012年)则是 过去十年里唯一两部遭遇中下评电影。
其中,《电视全览》(Télérama)给了五星,认为此片的精致优雅堪比好莱坞“优雅”大师刘别谦的电影。并且对画面、对白、悲情喜剧式的故事都给予好评。 Cultureboxe 将此片列入伍迪艾伦最佳作品之列,大加称赞其优雅和精巧。《世界报》则评价 《咖啡公社》重返昔日《无线电时代》 和 《西力传》 的风采, 既描绘时代闪亮性感的一面,又加入暴力和恐惧的佐料,再次展现了伍迪艾伦对影片赋予的哲思。
《电影手册》影评人Maillard则对此片没有手下留情,留下二星差评:“在美国上世纪三十年代珠光宝气的布景下,在维托里奥-斯托拉罗式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背后,是肥皂剧一般平铺直叙、缓缓发展的沉闷剧情。这一剧情由人物描写和其生活环境的发展共同构成,但是由于电影在表达情感的意图上用力过猛,这种结构反倒显出一种不尽人意的未完成感。尽管伍迪-艾伦在故事情节设计上永远驾轻就熟,但同时也几乎每一次都出错在这种累赘的,毫无生气的,在主线之外大做文章的手法,从而使得电影的节奏拖沓缓慢。”(乎乎,魁北克市)
路易十四的死亡纪事
La Mort De Louis XIV (2016)
导演: 阿尔伯特·塞拉
编剧: 阿尔伯特·塞拉 / 蒂里·卢纳斯
主演: 让-皮埃尔·利奥德 / 帕特里克·德阿萨姆曹/ 菲利佩·杜阿尔特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片长: 115分钟
加泰罗尼亚导演阿尔伯特·塞拉是近十年来世界影坛涌现的一颗美学新星,他漫不经心地反刍着历史边角料,在黏平了的庸常生活影像里,反讽式堆叠出了一整个经典文学和历史的时空。从2006年在戛纳导演双周以一部《唐吉坷德》出道,他便得到了《电影手册》年度十佳这一极高荣誉的加持;第二部重现“三王朝圣”这一基督教经典主题的《鸟的歌声》,也收获了《手册》影评人的满分追捧。然而,好景不长,《我的死亡纪事》虽擒获了洛迦诺的最佳影片金豹奖,但这部两个半小时冗长且“乏味”作品却是他媒体评价最差电影,还遭到了《正片》和《手册》两个敌对杂志的联手封杀。《手册》副主编泰西直言,影片伤透了塞拉粉丝的心,其矫揉造作、浮夸且讽刺漫画式角色让人看了也想“死”。
今年新浪潮的第一吉祥物让·皮埃尔·雷欧荣膺戛纳终生成就奖,或许正是托了这个迷影文化最大偶像——“安托万”的福。塞拉噱头满满的新片《路易十四的死亡纪事》终于第一次入围了戛纳官方单元,即使只是非常边缘的特别放映单元,“雷欧+戛纳+法国太阳王”的组合为塞拉赢得了媒体关注。尽管影片95%时间都在路易十四寝宫,国王那日渐虚弱、呻吟不止、“暗无天日”的房间里缓慢地挪动着。但这部讲述路易十四临终时光的影片,其极端单一设定但又极其精致的美学显然让猎奇的法国媒体大开眼界,24个媒体的影评人依旧联手给出了3.9分的不俗成绩。《解放报》Luc Chessel用满分惊叹道:“鲜有这样一部电影能将观众置于这样一个地方,它既是起始也是终点,既是一切源泉也是命运终点;鲜有这样一部电影,既有皇家之躯,也有死亡般的低吟”。《正片》Eithne也称赞这是“一部独一无二,印象深刻的电影”,不少媒体都将注意力投注到了主角雷欧身上,《世界报》Mandelbaum甚至牵强附会称赞选择雷欧是多么奇妙,因为路易十四在位72年,而雷欧今年72岁(可路易十四明明是77岁才死好嘛……)。在戛纳,英美媒体也不吝称赞,《视与听》(Sight & Sound)的Romney直言,这是今年戛纳最美丽的电影,理应入围主竞赛单元。
在这种影片情怀和逼格都突破天际情况下,敢于发表异议,无疑又是《电影手册》。Cyril Béghin直接甩出了唯一最低分,在评论里,他刻薄指出,在迷影偶像崇拜光环下选择雷欧来出演路易十四,赋予影片整体一个不确定隐喻。塞拉是想暗示电影之死吗?还是说,他只不过是个浮夸掘墓人,利用了年老色衰雷欧的,玩了一个不诚实小把戏。在Cyril看来,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的临终房间简直是个怪胎,在表面如油画般光影的场景里,在演员繁冗华服、装饰、假发背后,在不断重复着的场景和呻吟中,只是一种对演员的暴力,这种暴力让人想起哈内克在《爱》中对女演员伊曼纽尔·丽娃做的一切,而我们拒绝这样一种要人命的迷影情结! (Peter Cat, 巴黎)
福利时间!为你准备了3本《电影手册》!
在编辑《电影手册》今年360度无死角讽刺挖苦的8部烂片片单时,小编一边为手册的尖酸刻薄暗暗叫绝自叹不如,一边默默感叹…
我想了又想,我猜了又猜~
《电影手册》的心事还真奇怪~哎~哎~
《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现场
但,《手册》也有自己的心头好。
你能猜中我的口味吗?嗯?
对于广大影迷来说,12月不只意味着双十二买买买、圣诞节买买买、跨年买买买,还意味着:《电影手册》“年度十佳”(以下简称“手册十佳”)评选即将出炉,将公布于12月出版的《电影手册》中!
因此,12月刊《手册》可谓兼具阅读与收藏价值!(继续买买买)
今年,深焦DeepFocus为影迷们准备了3本12月刊《手册》,送给最懂《手册》的你。
送《手册》也送吻~
赢取12月刊《手册》的方式如下:
在本文下留言,写出你预测的2016年《电影手册》“年度十佳”片单。
留言中需包含以下信息:
姓名(或笔名/网名)
微信号(方便获奖后我们联系你)
按顺序列出你预测的“手册十佳”
猜中“手册十佳”榜单个数最多的前三名读者将获得本次竞猜活动优胜奖,奖品为每人一本12月刊《电影手册》!若多人并列,则根据1至10排列顺序评选。截止日期,就推送之后36小时内吧。
再给你们指条明路
灯火通明明不明?
这个片单不是你的个人年度十佳,而是你预测的《手册》会给出的年度十佳哟!因此,了解《手册》的口味很重要哦~
1. 可以参考我们之前关于“手册十佳”的推送,探探手册究竟喜欢啥类型:
特稿 | 《电影手册》“十佳”榜单简史 by Babydog
年度策划 | 为什么《电影手册》选择了这十部电影?(上)by 深焦编辑部
年度策划 | 为什么《电影手册》选择了这十部电影?(下)by 深焦编辑部
2. 2016年”手册十佳“将从2015年12月15日至2016年12月15日在法国院线上映的各语种影片中选出,千万不要漏掉今年年初在法国上映的片子,比如《聂隐娘》和《卡罗尔》。
“ 不选我?试试看 。”
——来自伊莎贝尔·于佩尔的凝视
--FIN--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郑大圣 | 赫尔佐格 | 伯格曼 | 玛伦阿德 | 祖拉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