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抛下那些不靠谱的传说不谈,是哪位先贤最早开始烘烤橡木桶的?

师弟 WhiskyENJOY享威 2022-08-19


1785年,来自弗吉尼亚的牧师Elijah Craig在肯塔基建立了威士忌蒸馏厂,一场意外的大火烧毁了酒厂的橡木条,而节俭的牧师选择把那些没有化为灰烬的橡木条继续做成桶用来储存威士忌,结果等到他把这批威士忌运到新奥尔良,这批橡木桶反而让清澈的威士忌成为了琥珀色的液体,并拥有了独特的顺滑口感,波本威士忌由此诞生。


这是你们都听过的波本威士忌诞生,还有烘烤橡木桶的传说起源。


“波本威士忌之父”的传说还有另一个版本,开头是同样节俭的牧师Elijah Craig,但这一次他用的是之前养鱼的橡木桶用来储存威士忌,为了除去鱼腥味,于是用大火烘烤橡木桶,最终巧合的发现了炭化对威士忌带来的增益。



烘烤(Toasted):使用明火烘烤橡木桶内侧,主要是使其更利于塑型,同时橡木桶中的木质素、丹宁等物质在烘烤后也会对威士忌的风味造成影响。

炭化(Charred):char的字面意为烧焦,经过大火烘烤让橡木桶内壁形成炭层,相较烘烤,炭化能够提供明显的香草味,同时木炭也有过滤净化作用。


看到这里,读者们自然能发现Elijah Craig的传说故事疑点重重,正如酒类世界里的其他传说一样,具有戏剧性的大火和养鱼让故事有了传播的魅力。


传说的归传说,历史仍是历史。第一次书面记载人为的炭化橡木桶是1826年,肯塔基州列克星敦的一位批发商写信给酒厂:“有人建议,如果在桶内进行炭化处理,仅仅十六分之一英寸,它将大大改善威士忌。”



据马克H.韦玛克和詹姆斯F.哈里斯的著作《The Book of Classic American Whiskeys》中追溯,1818年,哈里森·霍尔留下的一份书面记录中描述到:炭化是让橡木桶内部更加平滑的一种手段,防止液体水泡破裂影响威士忌的品质。


如今已经写进威士忌法规的炭化橡木桶作为一项明确的要求被严格执行,而它的起源似乎并没有明确的记载,究竟是谁发明了这种处理方式?这也许并不重要。


当我们转换更宏观的视角,一切都能得到解释。



美国威士忌在最初是不需要熟成和陈酿的,蒸馏厂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当时的消费需求。在1792年肯塔基州加入美国后,当地盛产的玉米和黑麦蒸馏威士忌补足了独立运动后被英国切断的朗姆酒产业。橡木桶陈年意味着更大的资金投入和损耗(天使的分享),酒厂本没有必要选择这样的工艺。


在1803年之后,杰斐逊收购了路易斯安那州,美国商人开始把威士忌运往新奥尔良。在这里,威士忌的竞争者变成了干邑。在那个年代干邑绝对是优质蒸馏酒的象征,所以蒸馏者们模仿干邑的做法,使用炭化的橡木桶来陈年威士忌,并且选择带有法国渊源的波本作为威士忌的前缀,让自己的威士忌看上去更高级,这完全有理由和动机。



为什么在1820年代这种办法开始普及呢?路易斯安那购地案后不久的1812年就是第二次独立战争和威士忌税的到来,1817年威士忌税废除,美国开始保护威士忌产业并征收高关税对抗朗姆酒,这一时期的蒸馏厂完全有理由专心生产更好的商品。


我们得知了炭化处理是来干邑,其使用炭化处理橡木桶的历史可追溯到15世纪。然而资料告诉我们炭化处理的橡木桶并不是干邑生产里的主流工艺,和威士忌不同的是,葡萄特性和蒸馏工艺对干邑的影响更大。但威士忌生产商很可能看到了炭化给威士忌带来的巨大助益,并认为它能够加速陈酿。和陈年长久的干邑比起来,即使只有三到四年的陈酿,波本威士忌也能从橡木桶中取得良好的颜色和味道。



干邑使用炭化橡木桶的起源究竟在哪?或许它只是制桶工艺的副产品。桶匠为了使橡木更柔韧并且能够向内弯曲而烘烤壁板的内部。随着时间的推移,蒸馏者可能已经注意到,较重的焦炭水平赋予烈酒更好的味道。


古罗马人就已经知道了利用橡木桶储存和运输货物,这一地那他们很可能是从高卢人学来的。公元79年去世的罗马作家和博物学家Gaius Plinius Secundus(也称为Pliny the Elder)写道:高卢人将他们的葡萄酒储存在“用金属箍固定在一起的木制容器中。”



几十年前,凯撒入侵高卢,罗马军队面对一个装满沥青和油脂的木桶——一种原始的燃烧弹 ——它被点燃并从山上滚向入侵的士兵。这些木桶被称为“cupae”,我们从这里得到“cooper(制桶)”这个词。


高卢人是罗马对西欧人的称呼,其中最主要的是凯尔特人。而凯尔特人则在爱尔兰和苏格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迹一直传承至今。可以合理地假设炭化橡木桶的做法很容易在苏格兰人和爱尔兰移民的浪潮中进入肯塔基州。


至于18世纪,躲在苏格兰高地山谷中偷偷酿酒的蒸馏厂有没有使用炭化的技术处理他们的雪莉桶,则又是一个未解之谜了。



欢迎大家大家点击图片,光临享威酒铺





阅读更多:

威士忌里HOGSHEAD“猪头桶”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当酒厂用这些词汇宣传威士忌时,他们到底在讲些什么?

为什么60年代的苏格兰威士忌会“更好”?

玩威士忌却对加拿大style一无所知,您不觉得尴尬吗



或者跟我们一起探店:

PeKinG | BBC(R.I.P.) D&M | Roost

|The Mixing House | Maltail(R.I.P.) | (R.I.P.)  |

 Chaplin | Winetail | FANNOU | Janes&Hooch

 隐舍 | Infusion Room | Maiden Voyage·沁 

Revolution | Ala House | 一藏 | Mokihi | Bar.AVI 

Long Jing | Mason | The Black Moth | 泗酒城(R.I.P.) |

 1%er(R.I.P.) | 奕美淳 | 花火 | 燕家2号 | Ginger

SOBER | No.3 | CLK&Vintage | Golden Promise

玩具箱 | 京斗云 | Zhan House | Bora Bora | Finders Keepers

Glen



About us

我们说了这么多

  只是不想你死于劣质酒精之手。




合作请联系:info@whiskyenjoy.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