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湖南省分地市GDP解析:腰部省份最多的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崛起

林隐LY 山川网 2023-08-03

前言:欢迎大家来到2020年度中国内地省区分地市经济运行解析系列。本系列推文为山川网历年的重要系列推送,解读目标为中国内地三十一个省级行政区中,除京沪津渝四直辖市外,其余二十七个设市省区中的重点对象。

本年度系列推送,相较往年在立意上我们做了明显的调整,改变了过去对所有省区采取相近侧重点的方式,对不同区间省区讨论重点重新立意:对前面的九省区我们重点找问题,对中间的九省区我们着重谈发展,对后面的九省区我们主要谈人文。

同时,考虑到本系列初衷在于简要回顾各省上年度区域格局,为不过多占用大家的时间,所以该系列推送的篇幅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点到为止。特别强调,本系列所有内容,均系一家之言,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在这里,山川网恭祝所有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学业进步,事业有成!


山川网:春节假期期间,“2020年度中国内地省区分地市经济运行解析系列”我们不间断相继安排推送了广东篇、江苏篇、山东篇、浙江篇、河南篇、四川篇、福建篇七篇推送。单篇篇幅均较长,内容也较多,我想在满足了大家春节期间阅读需求的同时,也会感到些许的疲惫。

那么伴随着春节假期的全面结束,我们的推送安排,节奏自然也应该相应进行调整。对于本系列推送的时间安排,我们计划是在本月末之前完成,因为到了三月份如果还在回顾上年度区域经济运行情况的话,时效性就会大打折扣了。

为了同时兼顾我们的推送效率和大家的时间精力,所以对于本系列接下来要安排推送的其余省份,整体篇幅我们会严格控制在5000字左右,重点只关注对应省区的大区格局和省内中心两个板块,尽可能快地将截至目前已经公布绝大多数下辖地市经济数据的省份年度专篇完成。

同时,如果截至本月末时,对应省份已公布下辖地市上年度经济数据占比仍不足八成以上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先行暂停对应省区年度专篇的推送,如果后续三四月份还有机会的话,再另行安排。

按照本系列推送的预定顺序,今天我们应该安排推送的省份是年度经济总量全国第8位的湖北省。但是截至目前,湖北省还有数个地市年度经济数据尚未发布,所以依照计划先行跳过。所以,我们今天就来到了湖北的近邻——湖南。

那么本文虽然标题为湖南专篇,但是从此篇向后的所有本系列推送,内容的选择都会更为宽泛一些。可能借单一省份讲整个大的区域,也可能将某一省份与此前推送过的省份进行对比,总之并不会只局限于标题省份之内,敬请知悉。


【关于经济数据】

年度省区经济运行数据方面自然还是老样子,只要此前你看过我们本系列的任何一篇,我想应该都了解我们今年度对于省区经济数据方面基本上是不侧重的,只做简单的官方数据分享。如果是此前已经做过相关了解的朋友,可以自行跳转至之后的章节查阅。

整体:2020年,湖南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达41781.4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19年增长3.8%,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40.45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5937.6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21603.36亿元,增长2.9%。

工业: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比上半年回升2.9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贡献突出,增长10.4%,比上半年回升5.8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个百分点。

服务业:1—11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4.6%,比上半年回升4.3个百分点。34个大类行业中,24个大类行业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为70.6%,比上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2020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6%,比上半年加快2.9个百分点。重大项目投资快速增长,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增长44.2%。

投资:2020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6%,比上半年加快2.9个百分点。重大项目投资快速增长,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增长44.2%。

社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58.12亿元,下降2.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个百分点。

财政:2020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8.7亿元,增长0.1%。非税收入占比为31.6%,比上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金融: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7912亿元,增长10%,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9402.8亿元,增长16.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关于区域格局】

山川网的老朋友应该都知道,在谈到省区均衡发展时,我们时常会提到三个名词,即头部城市、腰部城市和尾部城市。而事实上当我们把区域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国,那么以上概念自然也就可以同样升级为头部省区、腰部省区和尾部省区。

那么需要说明的是,就像本文前言中提到的那样,本系列我们讨论的是内地地区除京沪津渝之外其余的27个设置下辖市的“实质性”省区。在这些省区中,哪些省区可以被称为头部省区呢?我个人的观点就是本系列我曾多次提及的“四大省”,即广东、江苏、山东、浙江。

而腰部省份和尾部省份又如何划分呢?这里我给大家两个参考标准,大家可以自行思考一下。一个是稍微要求高一些的标准,即年度经济总量要达到3万亿以上,那么2020年对应的腰部省份名单就是: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河北七省区,其余则为尾部省份。

另一个标准自然就是稍微低一些的,年度经济总量达到2万亿即是腰部省份。那么除了上述七省之外,还要再算入陕西、江西、辽宁、云南、广西五省区,其余自然则为尾部省份。

另外,如果一定要将京沪津渝四地也一并加入分类,那么按照一般惯例,京沪津均已进入城市发展的成熟期,应算入头部“省区”;重庆则仍处于快速发展期,应算入腰部“省区”。

依照我个人的观点,综合目前中国的国情,我是倾向于第二种也就是标准稍低一些的“2万亿”门槛的。而按照这个门槛来说,中部地区的特别之处就可以十分清楚,这是目前中国四大区域(东、中、西、东北)中拥有腰部省份数量最多的一个板块。

按照此标准,东部地区有福建、河北两个腰部省份;西部地区有四川、陕西、云南、(重庆)三个(四个)腰部省份;东北地区有辽宁一个腰部省份;而西部地区,则有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广西六个腰部省份。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此前多次讲过的,对于一个省区而言,最良性的城市生态是怎样的吗?头部城市发展要综合稳重,腰部城市发展要活力十足,尾部城市发展要有所潜力。

那么对于全国范围而言,省区的发展情况也是同样的道理。目前来看,头部四省中,特别是经济体量相对更大些的头部三省粤、苏、鲁,近几年经济增长已经逐渐放缓,开始和同期全国均值越发接近,其中广东更是开始完全与全国均值基本持平。

那么,腰部省份的增长,显然就成为下个十年中国经济的最重要增长极。而对于东、中、西、东北等大区板块而言,显然就是谁拥有更多的腰部省份,谁就拥有了下个十年的又一个黄金增长期。

而在中部八省之中,又被进一步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以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为代表的4万亿阵营,这里2020年安徽省虽然尚未实际达到4万亿经济体量,但是由于已经十分接近,且与之后的中部省份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所以一并算入。

另外一个自然就是以江西、广西、山西、内蒙古为代表的2万亿经济总量省份。其中山西、内蒙古尚未能满足腰部省份经济门槛,江西和广西则是进入腰部省份时间尚短,现阶段对于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还比较薄弱。

另外,湖南还和同在国家铁路大动脉京广线上的河南、湖北两省,共同构成华中地区。而安徽则更是进一步已经进入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的长三角城市群,所以上述腰部四省所在的中部地区阵营,应该说已经坐上未来很长时间内经济可持续增长,省域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改善的快车。


【关于区域中心】

如果从区域格局上来讲,我国中部省区和西部省区的最大区别在于哪里呢?我个人认为还是在区域均衡的基础上面。普遍来看,中部省份都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省会单核发展模式。

一部分朋友可能会认为,造成一个情况的原因在于中部省份经济总量普遍大于西部省份,只有总量大了才可能诞生省会单一区域中心外的其他区域副中心城市。关于这一点,其实只能说一半是正确的。另一半则是,区域均衡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的中部省区普遍经济总量要领先于西部省区。

这里我们还是以非常具有代表性,同时也是本系列在春节七天假期中已经安排推送完毕的,中部和西部各自经济总量第一省的河南和四川。两省的经济规模和人口体量都十分接近,但是中部的河南选择的是均衡发展路线,西部的四川选择的是聚集发展路线。所以截至目前,两省的区域城市生态自然也就体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

回到中部地区省份的讨论,河南除省会郑州之外还有副中心洛阳,湖北除省会武汉之外还有副中心襄阳和宜昌;安徽除省会合肥之外还有副中心芜湖,江西除省会南昌之外还有副中心九江和赣州,广西除省会南宁之外还有副中心柳州。

而即使是经济总量至今尚未达到2万元的山西和内蒙古两省区,各自的省会城市太原和呼和浩特,经济体量占比全省也都在25%以下,属于相对合理的省会首位度水平。


而湖南自然也是一样。除了近些年来在全国新一线城市阵营中风头正盛的省会长沙之外,湖南省内还有岳阳、常德、衡阳、株洲等四座经济总量超过3000亿元的潜在区域副中心城市。

不过,湖南省区域格局目前的一点问题在于:从上述城市在湖南省内部的分布区位来看,我们发现和湖北省武汉、襄阳、宜昌在省内以三角形分布,基本上能够覆盖湖北省各个区域相比,湖南省潜在区域副中心城市位置的分布,高度集中于湖南省的北部和东部地区。

而以上四市中,除常德之外,其余的岳阳、衡阳、株洲均在京广线之上,因铁路而兴的特性,在湖南省内被表现得十分突出。但值得注意的是,湖南省内京广线经过的区域整体偏于湘东,沿线范围占比湖南全省面积依旧是偏小的。

所以也比较显而易见的是,未来十年湖南省在平衡省内区域间发展差异的方向上,重点在于如何通过湘东地区带动湘中乃至湘西地区的发展。

但值得欣慰的是,目前湘中、湘西各市的经济基础还是正常表现,绝大多城市经济体量分布在2000亿元的区间,如果政策得当,产业合理,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达到3000亿元的城市发展阶段性重要分水岭。

这里其实也是给到了其他发展阶段相近的省区一个重要的参考经验,就是在非边陲特殊省份前提下,内陆主要省区应该着重优化地区内长期处于1000亿元经济总量区间,甚至长期处于低于1000亿元经济体量的地级行政区区划。

无论是采取由周边经济体量明显较大的地市进行“吞并”,还是通过相邻的其他同样孱弱的地市进行“合并”,再或者是行政级别上的调整,而并不建议任由这样的弱小地市长期独立自行发展(山区、林区等不以城市发展、市民居住生活为主要定位的城市除外)。

因为如果长期“放任”这样的孱弱地市自行发展,既不给予支持,也不给予调整。那么这样一来,在时过境迁之后,即使是想要再通过周边地市带动其发展,但由于其基础已然太过薄弱,甚至已经不是尾部城市,而成为了实质上的“底部城市”,那么就可能成为区域发展的头等难题。

所以在解决问题这件事上,能够尽早的,还是要尽早。许多问题并不存在所谓的等到“时机成熟”再进行解决,因为那可能会是永远也等不到一个幻想中的“时机”。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相关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



2020年各省分地市经济解析推文系列参考素材:








【以下为广告,请根据实际需求了解】


“数据思维”大数据资料分享社群,目前已正式开通。
每日更新最新各行业大数据报告,支持报告电子版下载。可以帮助你实时、高效、精准获取各行业大数据。
对于大数据&数据报告资料有需求的朋友,可以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了解 ↓





2020独家: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山东篇 丨 浙江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福建篇 丨 省区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GDP30强 丨 GDP50强 丨 GDP100强 丨 2021各省增速目标 丨 长三角之一  丨 长三角之二 丨 河北、山西、内蒙古分市  辽宁、黑龙江分市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分市  河南、湖北、河南分市  广东、广西、海南分市  四川、贵州、云南分市  陕西、甘肃、宁夏分市


2020官方:广东报告 丨 江苏报告 丨 浙江报告 丨 河南报告 丨 四川报告 丨 福建报告  湖北报告 丨 陕西报告 丨 江西报告 丨 辽宁报告 丨 云南报告 丨 广西报告  山西报告 丨 吉林报告 丨 甘肃报告 丨 海南报告丨 青海报告 丨 北京报告  上海报告  重庆报告  天津报告丨 广州报告  苏州报告 丨 武汉报告  南京报告  无锡报告 丨 郑州报告  青岛报告  南通报告  合肥报告   泉州报告  唐山报告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市市通地铁 丨 主要城市居民储蓄 丨 均衡第一省启示录 丨 区域城市生态 丨 连镇高铁通车 丨 万亿GDP城市 丨 中西部10强市 丨 北方城市房价 丨 各省市人均GDP 丨 GDP50强城市 丨 北方十强城市 丨 中国百强医院 丨 十大消费城市 丨 2020十强城市 丨 31省市前三季度经济回顾 丨 前三季度27省GDP 丨 人口是一把双刃剑 丨 2020富豪榜 丨 各省房价前三城 丨 城市群与经济带 丨 长三角机场格局 丨 2019百强镇 丨 GaWC 2020 丨 上半年GDP百强 丨 就业结构 丨 社消大数据 丨 外贸依存度 丨 头部24城新格局


人文:排名启示录 丨 区域经济失衡 丨 私人美术馆分布 丨 山东沿海县镇乡 丨 流民与犯罪 丨 地区媒体分布 丨 隐秘的角落 丨 齐鲁区域与山东艺术 丨 南方车站的聚会 丨 广州站 丨 天下九州 丨 最宠游客城市 丨 瑞丽缉毒门户 丨 城镇化犯罪 丨 易错地名 丨 国人离婚率 丨 长江断流 丨 长安十二时辰 丨 宏颜获水 丨 广州红专厂 丨 中国啃老族 丨 大洋怪重地名背后 丨 中学地理课 丨 罪案片石家庄 丨 破冰行动 丨 白鹿原 丨 低调的宝藏城市 丨 渤海湾跨海通道 丨 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