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州早期计算机及技术应用制造业

工业志 计算机六十年 2023-07-08

 

苏州电子计算机工业始于1970年。1973年,第一台晶体管分立器件的电子计算机问世,1975年,集成电路的小型电子计算机投产后,形成电子计算机产业。1980年后,开发了微型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产品,其中,H76-1工程计算机多用户情报检索系统,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5年,市区有3家专业生产厂,职工1478人,固定资产原值836万元;产值2135万元,占市区电子工业的4.1%;利税总额393.8万元,占市区电子工业的4.6%。另有中外合资企业2家,计算机开发应用研究所和计算机技术服务公司各1家,初步形成科研、教育、生产经营与技术服务的机构体系。


沿革

1970年,集体所有制的苏州第二电子仪器厂与贵州八三厂共同承担“708”工程的电子计算机研制任务,这是苏州电子计算机工业的开端。1971年,因故撒销“708工程”,第二电子仪器厂改名为苏州无线电厂,上升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72年,为大连石油七厂试制了晶体管分立器件的DDC直接数字控制电子计算机。1973年,又参加了由四机部组织的DJS-130电子计算机设计组。1975年,制成江苏省第一台DJS-130电子计算机,并被四机部定为电子计算机定点生产厂。从此,苏州的电子计算机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陆续开发了DJS系列小型电子计算机。

19759月,集体所有制的苏州电子元件厂建立,为计算机生产配套生产DJS-130型电子计算机的内存磁芯板。1977年,苏州无线电厂的电子自动控制设备车间划出,建立全民所有制的电子自动控制设备厂,并与电子元件厂合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的全民、集体合营体制。时有职工205人,固定资产67万元。同年,第一电子仪器厂研制DJS-622数字式电子计算机,8月份通过鉴定,当年投产;苏州电讯电机厂新品试制车间研制成计算机外部设备220浮动磁鼓。19784月,电讯电机厂新品车间划出,建立全民所有制的苏州电子设备厂,生产浮动磁鼓等计算机外部设备。

1978年末,苏州生产计算机及外部设备企业计4家,共有职工1212人,固定资产原值580.8万元,工业产值2605.67万元。

19792月,为扩大计算机外部设备的生产规模,将机械工业局所属苏州变压器厂划归电子工业局,与电子设备厂合并,同年10月,无线电厂将DA系列电压表转交苏州电讯仅器厂生产,改名为苏州电子计算机厂,成为生产计算机的专业工厂。1981年,苏州电子技术研究所改名为苏州市计算机开发应用研究所。

同年10月,苏州电子设备厂生产赶不上市场变化,与市第十八中学校办磁性材料厂合并,改名为苏州磁头厂,生产录音机磁头。198312月,重新建立电子设备厂,并迁入第一电子仪器厂,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分别独立核算的体制。1984年,苏州市计算机技术服务公司建立。

1985年,计算机开发应用研究所与美国洛杉矶力生国际公司合资建立新世纪软件开发中心,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应用;电子设备厂、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江苏省分公司,香港精电科技公司三方合资建立三电有限公司,生产经营计算机外部设备与电脑。

1985年底,市区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共有5家企业:苏州电子计算机厂、苏州第一电子仪器厂(苏州电子设备厂)、苏州电子自动控制设备厂、新世纪软件开发中心、三电有限公司。

电子计算机

1972年初,苏州无线电厂在上海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的协助下,为大连石油七厂试生产控制液面、压力、流量和温度的DDC直接数字控制电子计算机,1973年底成功生产。该机是采用半导体分立器件的第二代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为1万次/秒。经连续运转179小时考核无故障,超过原定的质量指标。

1973年,苏州无线电厂派人参加四机部组织的以清华大学为主的DJS-130型电子计算机联合设计组,研制采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同时在厂内组织试制班子,自制弯管机和磁芯自动测试台等专用设备。其间,苏州半导体器件一厂为DJS-130型机配套研制成TTL集成电路。1975年,无线电厂又与南京航空学院合作,对1974年试制成功的全国第一台130型电子计算机的电源、内存和运控部分作了改进,并于19755月生产了江苏省第一台DJS-130型电子计算机,备有 BASIC语言和8K字内存,运算速度为50万次/秒。同时,自制组件老化测试台,改进焊接工艺,开始批量生产。

1976年,130型计算机内存容量,根据用户需要,扩大到32K字,1977年投入小批量生产,并于当年通过生产定型。19787月,该产品在全国评比中获质量一等奖、总分第二名、单项成本第一名。1982年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至1985年末,共生产173台。

1976年,四机部组织苏州无线电厂、南京航空学院、山东潍坊仪表厂、常州第二无线电厂联合设计DJS-110型,主要适用于小型企事业单位,既可做工业生产现场控制,又可用于科研运算的多功能计算机。19785月试制成功,7月通过设计定型至1979年停产,共生产8台。

19773月,三机部将西北工业大学设计的DTS-622型数字式电子计算机安排给苏州第一电子仪器厂试制生产,拨20万元试制费,6月造出样机,8月通过部级技术鉴定,当年即投产。1981年末停产,共生产25台。

1982年,电子计算机厂研制成功DJS-152型电子计算机。该机内存容量由16K提高至128K,字长16位,计算速度160万次/秒,系统完善,其基本指令22条,扩充陷阱指令1条,奇偶校验指令2条,外部设备配置最多时可达62种,是当时国产小型电子计算机的高档机种。19841月通过部级设计鉴定,1984年末停产,共生产9台。


微型电子计算机

1981年,苏州电子计算机厂采用国产元器件制成DJS-054型微型电子计算机,至1985年共生产236台,由于元器件原因,其性能和价格都竞争不过国外零件组装的微机,1985年后未再生产。

1983年开始试制SYS-8微型电子计算机,在TRS-80单板机的基础上改进,采用APPLE微机结构,进口集成电路,并配有行式打印机、录音机、A/DD/A接口板、字符和图形显示器,以及PIOCTC功能扩散板和BASIC FORTRANPASCALCOBOL语言及配套插板等,具有高性能、多用途的特点,在质量与价格方面有同进口机竞争的能力,19847月通过技术鉴定。

同年,计算机厂又根据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的发展趋势,针对国内外汉字、图形处理需求不断发展、提高的情况,自行设计LX-80联想式汉字图形微机系统,可应用于办公室自动化、文字处理、事务处理、企业生产计划管理、情报检查、工程辅助设计、军事指挥和保密通讯等方面。

1983年开始,电子计算机厂从国外购进零件组装ALOS586(986)-40微机、IBMPC-XT16位微机,其突出的特点是软件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苏州第一电子仪器厂从美国引进部件,1984年组装生产APPLE1型微机,当年装配出售390台;1985年装配576台出售。


计算机应用产品制造

70年代,开始研制生产线切割机床、针织横机、照相机的数控装置,以及铸工造型自动线的电控设备。DJS-130型电子计算机在苏州制成后,1976年,国家为加强海关管理,制定H76-1工程计算机多用户情报检索系统,由苏州计算机厂承担,于1977年末完成,安装在九龙海关,使用情况良好,并为其他海关推广使用。当年,又为拱北海关制造安装一套多用户情报检索系统,该项产品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年,电子计算机厂为太原市九八厂研制活性炭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应用DJS-130型为主机,配PTO低速通道,连接生产线的控制设备,可在1秒钟内控制512个电动或磁阀的动作,并能对100多个工作点的工艺参数进行自动测量和分析,使活性炭生产过程实现计算机控制。1983年,电子计算机厂还为苏州提供为DJS130型的情报检索系统和多用户联机系统设备。使用多用户联机系统技术,国内尚属首家。

还为苏州市卫生防疫站、苏州五化交公司提供资料、数据存贮、检索和数据处理服务。1981年研制成功多磁盘控制器和多路通讯转接器后,小型电子计算机的技术应用更加充分。

1982年,为华北任丘油田仓库管理提供计算机管理系统,配有数传机、磁盘机、远近程QTY多路通讯终端等20多台外部设备应用产品在教学、实验方面,为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州中山大学、苏州大学等40家教学单位,提供DJS-130型及配有QTY多路通讯磁盘机、CRT终端设备和全套专用软件系统,能让几十个学生使用同一台计算机,同时演算各种数学难题。

微型计算机应用产品制造始于198112月,苏州市计算机开发应用研究所采用上海无线电十四厂的040四位徵型计算机芯片,制造出3LS-1型银行利息机。19823月该技术转让给苏州第一电子仪器厂批量生产。随后,两家又合作设计LS-8型储蓄利息机,采用全套进口器件,以8位微处理器Z-80为主,构成微型电脑,1983年投入批量生产;先后研制交直流两用LS-7型利息机,便于农村信贷员携带的LS-17型,适用于储蓄计息与贷款计息的LS-27型,以及作了改进的LS-8A型计算机等,形成LS型机系列化。1983年获国家经委优秀产品金龙奖。另外,第一电子仪器厂与总参谋部通讯兵部,合作研制24小时自动司号计算机;与第二军医大学合作,研制成对人体心电脑电、肌电进行综合分析,并作出病情诊断报告的生理信息处理计算机。

1984年,研制了医院血液化验用的血球分类计算机;与中国建材科学研究院合作研制成PL-1水泥配料计算机,使配料由3天缩短为5~10分钟。

1985年,为苏纶纺织厂提供以微型机为主的自动配棉管理系统,达到使棉纱成本下降的效果。同年12月,选用APPLE-I微机,采用中文数据库技术,具有160K以上的程序量,制成可核算各类产品的成本,打印80多种财务管理报表的企业财务管理专用微机系统,安装在苏州第一毛纺织厂,达到操作方便、数据准确的效果。


计算机外部设备

197612月苏州电讯电机厂制造出国产化的220浮动磁鼓,1977年又制造出1千伏安稳频稳压器。1979年,电子设备厂研制出国产化的ZPC8英寸软磁盘机。同年,电子计算机厂为增加DJS-130100系列小型电子计算机的附机,扩大整机使用功能和范围,研制成功高速输入输出装置,供应南京无线电厂用于DJS-130计算机为主机的企业管理系统设备。1981年,第一电子仪器厂与西北工业大学合作,采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制造出字符显示终端机。上述产品都是用于小型计算机上的外部设备,但进入80年代后,小型计算机逐步被微型电子计算机替代,这些外部设备也因此而未投产,生产技术装备也未得到充实改变。1985年,第一电子仪器厂采用国产零部件,试产成功XS-13-1型单色显示器。


苏州市区电子计算机及应用产品产量一览表     单位:台(套)

100系列小型计算机

218

  FD-555"软盘驱动器

5397

DESKTOP计算机

14

磁盘器及联接口

122

  DJS-054型微机

237

QTY多路通讯

75

APPLE-微机

966

PIO过程控制通道

6

LS系列银行利息机

13823

汉字处理终端

48

  TP801单板机

3056

显示器

818

DJS-130机磁芯板

791

ZSH-1型自动司号机

34

IBMPC选件板

1763

PL-1水泥配料机

1220

1370驱动器

100



                                                                

非标准电子自动控制设备

1972年苏州无线电厂研制自动控制设备,19766月制成铸工造型自动生产线,用于江苏省清江拖拉机厂,采用液压、气压传动,每小时造型120箱,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铸件质量和节约造型面积。

1978年,苏州电子自动控制设备厂建立后,非标准电子自动控制设备发展较快,1980年,研制发展了铸件生产过程中的分型、脱箱自动控制设备,同年还开发ZCK1-2型电子顺序控制器、磨床自动化电子数控装置、KSJ-201B型高炉加料程控器等单机及小型自动生产线电控设备。

198111月,研制成功的2平方米的光电数码显示屏,安装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总调度室,能显示各种零部件的计划数、生产数、入库数、发出数等9个项目的数字,并能精确地反映6家分厂的生产进度、缺件以及故障等原因。为浙江省绍兴新三江闸设计生产了水库闸门集中控制设备,能自动控制15孔和30扇闸门起动与升降,并有数字显示。

1982年,为徐州矿务局设计生产洗煤自动控制设备。1984年,为山东省兖州鲍店煤矿设计生产副井井口、井底摇车设备的电子集中控制设备和主井装卸运载自动控制设备;为大庆乙烯联合厂设计生产输煤和卸煤系统集中控制设备。以上设备,都使用程控、数控及1位微机。

苏州电子自动控制设备厂还生产用于大、中型轧钢机控制钢板厚度、均匀度的液压自动控制设备,用于油库流量的成套自控设备,用于粮库管理的自控设备,以及用于堆垛机、压铸机、YLM-1型双面立式钢坯修磨机、单色仪、热处理和叉车等设备配套的电子自动控制设备。

1985年止,共生产各种单机控制设备和电子集中控制等设备796台。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文章推荐:


西军电的专业和前两台计算机

吴立人院长受命创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从专业到系

中国第一位计算机组组长闵乃大

漫谈计算机和吴几康先生


赵忠尧先生和近代物理所

北大计算机创始人张世龙的沉浮

许孔时:温文儒雅,博闻强记

跨洋寻觅周寿宪的人生数据

第一台计算机和张梓昌


莫根生:一位百岁老人的计算机历程

康继昌让计算机上天飞翔

乌家培:见证计算机和信息经济

张绮霞:目光清澈的女程序员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50年庆典的价值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从原子弹到计算机的华罗庚

钱学森举足轻重的发言决策计算机

做计算机靠苏联还是自己动手?


中国人走上数字大道六十年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不断跨越的六十年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电子计算机的?


真金白银祸害了国产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和全国军工企业质量整顿

向集成电路计算机进军的回顾

外部设备因用户需求才有系统地位

薛暮桥的统计机械化和自动化


中国计算数学的起步

电话专业为计算机事业挑大梁

胡建平:不断创新的计算机人生

长途迁徙历经磨难的几个计算机专业

 中国重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起源


 新中国赴苏公派计算机留学生

 朱鹏举的赴苏留学记忆

计算机训练班堪比黄埔,开创教育新模式

谁是最先填报计算机志愿的人?

感恩科大:计算数学的航空岁月


人民大学:开创信息专业先河

靳进善:工农兵结缘计算机

培育计算机人才训练班建奇功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在系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中科院早期人事工资趣谈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委会隆重成立

第一个计算机组在物理所

酒仙桥电子基地拔地而起

东西南北和上天的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创业前后

杭州将建设亚洲第一座计算机博物馆

软件技术:从研究室争论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运动战”

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王正


为十二大计票的宽行汉字针型打印机

15所与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技术情报的编辑出版记载着产业进程

哈军工研制441-B任连仲口述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打算盘的士兵和向计算机的过渡

胡守仁:一辈子当兵(雷达\计算机)

国防工业老战士——李庄

在系列计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国家荣誉:康鹏电路和“发明证书

电信“可视图文”生不逢时

昙花一现的“图文电视”

纪念“天降大任”的虞浦帆先生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甘鸿:记忆是电脑的灵魂(全)

中科院计算所为何筹备了三年?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计算所:南楼北楼今何在


电子计算机和夜班酱油汤

纪念数学家段学复先生105周年诞辰

曲庭维:哈军工的军旗前照相

酒仙桥的包豪斯设计足印

缪道期:中国计算机安全领域的 位开创者


从电报转报到互联网

王行刚让人长久怀念

披金戴银的计算机印制插头

胡道元:为中国人用上互联网尽力

中国数据通信的起源


张关泉:成果奇崛和瑰丽的数学家

纪念中国第一只晶体管诞生50周年

记录历史,旨在传承——CCF保护中国计算机历史的行动

计算机起源和中国的追赶

江明德和”成电“的计算机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中日海底电缆谈判中的温控培训

清华计算机专业首班合影幕后

林巧稚不为人知的科学家故事

一场计算机交货标准的争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