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艺苗:穿着T恤,把精英主义的古典音乐平民化

2017-02-27 劳骏晶 人物LIVE





_____


大跨度的穹顶、成排的欧式立柱,站在上海音乐厅,回望长长的走廊,一切顿显庄严起来。

 

五月的「上海之春」音乐节,是这里一年一度的重头戏。十几年前,田艺苗常匆匆跑过长廊,踩着演出铃声响起的点,进入巴洛克式的音乐厅。

 

邻座的先生打着领带,衬衣最上面那颗扣子紧紧系着。田艺苗从学校跑来,却穿着她那一身「破烂T恤」。十年不换的黑色T恤,是属于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专属的集体标志, 在正装加身的音乐会现场,略显刺眼与格格不入。

 

十年弹指即逝,田艺苗再度去听音乐会,已然换了得体合身的正装。

 

她用平静的语调讲巴赫,讲斯特拉文斯基(注: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那一曲惊世骇俗的《春之祭》……麦克风前,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田艺苗,转身成了名副其实的知识网红。

 

「谁能想到,进入喜马拉雅付费精品榜单前三名,竟然是个讲古典音乐的。」连续九个星期,音频课程「田艺苗:听古典乐很难吗?」始终盘踞喜马拉雅付费精品榜单前三名。这位新晋「网红」自己都惊了。

 

「每天十分钟,穿T恤欣赏古典音乐」,是这个新节目的slogan。

 

除了不再纠结西装还是T恤,在她的音频中,田艺苗同样不太执着具体的音乐概念。从欧洲历史,讲到作曲家的小故事,穿插着她的感悟,娓娓道来的文艺范,却也惹了业界几声「浅薄」的指责。

 

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讲了六年的「穿着T恤听古典音乐」,成为新的时尚潮流。全年的音频课程,售价199元,一推出就大卖。截至目前,《古典音乐很难吗?》播放量已突破560万。

 

2017年1月,她的新书《穿T恤听古典音乐》,挤进了亚马逊预售图书销售排行榜前五名。


田艺苗红了。单「穿T恤听音乐会」这种略带反叛精神的另类方式,也让她成了业内的争议人物。


她所做的古典音乐平民化的一系列工作,冲淡了精英们原本的优越感。

 

「其实,精英这个词语本身也需要重新思考。」在上海一家素食馆,田艺苗拨弄着齐耳的短发,轻快地说到。


_____  



田艺苗


   一   


「要把巴赫的音乐当成建筑来听。」音频节目正式上线,田艺苗的第一讲,就谈及巴赫。在她每日的叙述里,复杂的曲子和孤傲的音乐家,总是面目可亲的样子。她说肖邦是超级奶爸,说贝多芬就是一个伟大的普通人。


这档音频节目粉丝众多,有老有少,纷纷在评论里感慨田艺苗的深入浅出,「原来古典音乐这么动人,门外汉终于可以入门了。」


原本是奢侈品的古典音乐,如今正落入凡间。


精英们似乎不太高兴了。


一些来自音乐学院的同行,说话很不客气,「这一类收费音频,对大众来说,就是新一轮的智商税。」有知乎网友如此定义。

 

一些更犀利的交锋,更直接出现在公开的微博——田艺苗火起来的第一块阵地上。一位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直接在她的微博下留言,发表不同看法。对方长篇大论,还引来一群好事者:「看,田艺苗都被批得说不出话来了。」

 

这样的争论,田艺苗从不会回复。「对方是我的老师,只要我跟他争执,就是我错了。」她的平静,除了性格中原本的温和,更重要的是,她明白人性。

 

这位主动挑起争论的教授,在学校里一直看重她,是给她打分最高的老师。对同行而言,争执的原因,更多是因为田艺苗的解读,让古典音乐不再像一种标榜身份的奢侈品。


好在音乐学术圈子还是文雅的,田艺苗遭遇的直接交锋并不多。


但当追灯光越来越亮,田艺苗面对就不再是那个相对纯净的学院象牙塔。

 

在一篇乐评文章中,田艺苗提到了李云迪与郎朗的差别,评论了一句「他对音乐不够专注和敏锐」,以此思考中国式钢琴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批的粉丝被激怒了,在田艺苗的微博下围追堵截,痛批她拿腔作势,根本不懂李云迪。对此,她也只好听过了账。

 

面对学术圈的指责她很坦然,「你在学院里就一定比我有学问吗?」娱乐化的喧嚣她也不那么计较。田艺苗在意的是音乐本身。


「其实,音乐才是跨越阶级的。」田艺苗把这句话,重复了几次。




   二   


从「穿T恤听古典音乐」系列讲座,再到「听古典音乐很难吗」,田艺苗所做的事情,都源于她的反思。

 

躺在家里地板上,安静地听科尔托(注:法国钢琴家,指挥家),仿佛在看一棵充满歌声的树。对这位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来说,音乐就是她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

 

每个星期,田艺苗都会坐在音乐厅巨大的穹顶下。她的周围,是那些被正装裹着的人们,他们大多年长,端着拘谨严肃的神态。田艺苗突然觉得,应该做点不一样的改变。

 

身为教师,又是音乐人,田艺苗带着某种使命感。

 

「我就是想怎样让这个事情变得有趣一点」。古典音乐也需要年轻化,就像《牡丹亭》要有青春版一样。田艺苗希望,跨过虚设的门槛,让年轻人们放下对所谓高雅艺术的戒心。

 

她适合扮演这样传播者的角色。早在微博时代,她就已经小有名气。2010年左右,微博突然兴盛起来,作家毛尖的儿子找到田艺苗,要她一起玩,还给她做了个「学者」的大V认证。

 

刚接触微博,又有了个大「V」的身份,田艺苗发现,自己说什么都不太合适,「说奶奶我妈妈会不高兴,说学校的事吧,领导看了又不高兴」。

 

那就发音乐吧。「每天发音乐,没人不高兴。」田艺苗大笑。睡前放一支晚安曲,下午挑一段下午茶音乐,成了她的固定节奏。每段音乐还会写上两句话,介绍音乐,顺带说说自己的感受。

 

没想到,在音乐学院教授这个身份的加持下,她的微博迅速火了起来。一些大剧院开始邀请田艺苗去给听众们做讲座。

 

如今,喜马拉雅音频节目的成功,也压上了微博时代留下的韵脚。2016年底,田艺苗去参加一个知名文创基金会举办的活动,投资人看到田艺苗,高兴地与她寒暄:「你已经是行业IP了。」

 

回顾突如其来的成名,田艺苗想得明白:「这其实是市场的选择。」

 

田艺苗在学校里学的并不是古典乐,她学了十年的现当代音乐。但回到市场,她发现,大家学钢琴、小提琴,学的都是两三百年前的东西,是经典的古典音乐。被市场认同的高雅音乐,被视为是贵族教育的一部分。

 

但中国又何曾有过真正的贵族,这个需求的背后机理,是把精英主义的东西平民化。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些人在生活上更注重品味,就有了这个需求。」古典音乐这类代表着生活品味的艺术也成为了他们的消费需求。再加上网络时代,大家有越来越强烈的获取知识的愿望。

 

商业化的运作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你想,为什么还有意大利三大男高音,我听一些其他的男高音,唱的未必比帕瓦罗蒂、多明戈差。」田艺苗感慨。

 

对自己的成名,她也这样接受下来:「资本兴盛的时代,需要包装,综合实力比较强的人就推出来,比如我。」



   三   


在明显的浅薄和娱乐化之外,商业的力量,越发显得似是而非。

 

成名之后,田艺苗有了更大的舞台,一年前,田艺苗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开始做重奏课的教育培训。


学琴、考级,难有上台表演的机会,这是中国琴童们面临的普遍问题。田艺苗发现,合奏的表演机会更多,一些大公司的年会,就会请一个小的重奏乐队。学习了重奏的孩子们,是有能力获得这样的表演机会的。到年底,这样的机会多,还会有一些收入。

 

总是有琴童家长问田艺苗,音乐行业有什么出路,什么样的工作适合音乐人。重奏课程,便是田艺苗给出的回答。「确实是时候去开拓一些新的模式了。」田艺苗终究还是一个教师,为学生的出路焦心。


「这对我们音乐学院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模式。」田艺苗也在为学生的未来考虑。


因为她的名声,总有学员慕名而来,目前已经大约有两百多人。追逐而来的还有资本。一些投资人,通过朋友辗转找到他,没聊两句,就会明确表示,希望能够投资她。

 

教育是一件缓慢的事情,田艺苗拒绝了这些投资。「我就想做一个能留下去,然后真正在音乐行业能够改变一些问题的事情。」田艺苗有些固执地要让这个模式停留在小作坊的阶段,「我想慢慢积累经验嘛。」

 

田艺苗依然保持着文艺青年的生活状态,所谓文艺,在她看来,就是「不现实」。这也是她对待商业化的本能反应。

 

商业与艺术、知识的互相利用从来都是一件寻常事。就连香奈儿和斯特拉文斯基之间,也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如今,香奈儿始终在用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来做宣传。在可可香奈儿本人的电影里,斯特拉文斯基还只是个男配角。

 

「他是我们20世纪最有才华的音乐家,没有之一,在香奈儿那里竟然就是个男配角,想想就是,哎哟,憋屈啊。」田艺苗笑着感叹,看起来像一个犟脾气的小孩。「你看现在,连李安拍一个电影,话题都只有一个星期了,所以搞什么呢。」

 

如果世道不好了,真正的天才总要回去隐姓埋名。

 

「我觉得最酷的就是方文山的歌词:而我为你隐姓埋名,在月光下弹琴。」田艺苗很清醒,补充说:「但是你必须有名才能隐姓埋名啊,人还是需要先证明自己的。」


   四   


「有时候觉得,我现在在做的事情,就是在谋生。」

 

现在,田艺苗依然连轴转,每日十分钟的音频课程,占据了她不少精力。推荐合适的曲子、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讲古典音乐还要涉及欧洲历史、欧洲建筑,整理这些资料,也都累人。

 

十分钟所能承载的内容有限,田艺苗理解听众背后的诉求,那就是音乐和知识的速食化。

 

尽管她能把这些东西操持得足够高级,有了自己的风格,但这些普及的工作,对这个科班出生的正经学者来说,依然只是一种谋生。「对啊,我就是这种感觉。」她不加掩饰。

 

有时候,她也会陷入厌烦。一次,田艺苗赶着准备一场讲座,关于阿根廷女钢琴家阿格里奇。那天,她手上有太多事需要齐头并进,家里还有琐事要处理。坐在一堆资料中,她突然感到烦透了。「哎哟,我有毛病啊,花这么多时间去看她,写她的东西,还跟人家去讲。这个人跟我有毛关系啊。」她抱怨着。

 

不过,讲座还是顺利完成了。等她再回头,突然发现,此后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第一个跳进她脑海的,一定是阿格里奇,和她自由洒脱的生活方式——她的精神,持续鼓舞着田艺苗。

 

「一个跟你毫无关系的人,会在你的生活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音乐也是一样。」这也是田艺苗始终努力推广音乐的原因之一。

 

谋生之外,她还是留了点理想的野心。

 

她正酝酿着一个下午茶时间的室内乐计划。「我会写一本书,叫复古的哀愁。」在每个年代,复古都是一种潮流,大家都在怀念「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从前。

 

古典音乐不也就是复古吗。田艺苗希望从音乐入手,做一个从前的生活方式,英式下午茶,暗暗的甜点,每个月一次,看看画,看看电影,听听古典音乐。

 

「我最终就是想做生活美学的推广。」田艺苗说,「推广美学,审美的生活方式。」她特别喜欢坂本龙一。不必像久石让这么通俗,坂本龙一也可以把电子音乐这么酷的东西推到公众面前。

 

「一个艺术家,把这个年代的审美观提升了,这才是他真正的价值。」对这个研究了十年现当代音乐的学者来说,她总是希望能对当下这个年代做点什么。古典音乐给了她这样一个奇迹,「从现代回归传统,从传统再次领会当代。」

 

音乐家、文艺青年、知识分子,在学术象牙塔里呆了十多年后,田艺苗把这三重身份融合起来。音乐家的行业思考、文艺青年的「无现实生活方式」、知识分子通常的清高,在她心里缠绕交织。

 

许多个深夜,田艺苗会躺在家里地板上,房内萦绕着坂本龙一的音乐。音乐通过电波穿越了时空,在音响里重新解码,在一间几十平的房间里流淌。

 

她似乎被抛出了时空隧道,那些艰深的作曲技术理论、远关系转调,都变得遥远,不再重要了。




▼ 点击名字看文章▼


王五四丨厉玲徐建军贾葭赖杰罗永浩

王涤丨万峰吴国平丨龚晓跃夏烈黄慕兰

陆琪夏雨清差评君丨海飞丨蔡骏丨金宇澄 | 李志

Misa翁劼许式伟杨晨俞哲 | 蒋海鹏| 饶平如

 徐小芳朱国栋 | 吴又陈妙林耶律胤刘宗孺 | 高岩

孟京辉胡海泉老C吴敏丨春人董怡林黄剑炜

谭亚幸丁辰灵亚妮丨金耕丨王媛媛姚宏 | 李海燕

Mike丨「蚂蚁」丨崔悦田沁鑫沈雷普华斌

肖全 | 姚非拉李如成李海鹏顾大宇吴军

关注人物LIVE (ID:renwulive)

▼ 在历史消息里看到更多 ▼


音频课程古典音乐很难吗?点击阅读原文直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