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人生都值得记述4---记上海赴云南知青黄家驰 (陈志强)
1970年3月上海祟明知青黄家驰上山下乡来到了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水利三团三营十三连。三团位于景洪县榄榄坝。橄榄坝位于澜沧江下游,距州府景洪城27公里。是西双版纳海拔最低的地方,也是气候最炎热的地方。炎热的气候也给这里带来丰富的物产,尤其是各种热带水果。水利三团的知青每天的劳动就是开挖修筑曼岭水库。长得高高大大的黄家驰到十三连没多久就担任班长。
当班长期间被连长几次派出去执行特殊任务,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地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一次是去澜沧江打捞死尸。团部机务组的一位北京知青,到景洪州府去接收一辆卡车,路过澜沧江时仗着自己会游泳,跳进江里要横渡水流湍急的澜沧江,谁知下水后脚抽筋,被江水呑沒后头也一直不见冒出水面。北京知青溺水的第三天,连长接营部通知,让他派二名会水的知青随营部的副营长一起到澜沧江下游打捞尸体。三营副营长叫上正在大坝劳动的家驰和另一位知青,让两人下到水库里游泳,要看看这两人的水性如何。待两人上岸后就让他俩马上去团部接受紧急任务。由团部的一位干部带着家驰二人沿江步行至下游20公里处的一个巨大旋涡流当地人叫大旋潭的地方,三人砍来树枝在江边搭起简陋的棚子,估计溺水的北京知青从上游漂下来时会在大旋潭出现,三人密切注意水面,观察水上的漂浮物,连续盯候七天仍然不见踪影,,最后几天随身带来的食物都吃完了就打捞江面上漂过的烂冬瓜、坏茄子、白菜帮子,捞起煮了吃!三人所带的 食物已吃完,又无法联系团部,见打捞尸首无望,三人只得打道回团部交差。几十年后家驰在连队知青的聚会上还说道,“过了七天的野人生活。”
在橄榄坝时的家驰
还有一次连长又派家驰和另一个知青随同副营长去边境某地押解一个私自逃离连队,又被抓住的的北京知青回来,去的时候非常顺利。但在押解回来的路上却出了岔子,晚上睡觉的时候,北京知青趁押解他的家驰和另两人熟睡之机又翻墙逃跑了。早上醒来三人发现人犯不见了,也不知该到哪里去寻找,副营长垂头丧气地带着家驰二人回团部复命。家驰这次的任务也没有完成。以后听说该知青在过某地的检查站时逃跑被击毙。其实再熬几年到1979年知青都可以回城。但这个北京知青当年逃跑的时候哪里会想到79年可以回城呢,真悲哀。
1971年9月中下旬一直受连队连长青睐的黄家驰被连长调到团部机务组开卡车。到团部报到前先到连长所在的部队勐海0301部队培训学习汽车驾驶技术 。 在部队里与军人同吃同住,参加部队运输队的一切活动,半年后学有所成的家驰正式成为团部机务组的卡车驾驰员。
1974年水利兵团完成水利任务,解散並入当地农场。黄家驰调入景洪市水利电利局,继续驾驶员工作。1978年在农场团部政治处当主任的妻子从农场调到家驰所在单位景洪水电局。不料1979年就开始了知青回城的大潮,农场知青纷纷卷起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家驰夫妻俩因为上调到地方单位工作,不能按知青的政策回沪,除非通过正常的工作调动,由上海单位出具接收证明,开出工作调动公函,家驰夫妻俩哪有这个本事啊。就象大多数己调出连队到地方工作的知青一样,将口袋装进口袋,辞去水电局的工作,回到故乡上海崇明。
2015年11月3日江苏泰州。左三家驰,左二勐海水利5团知青,左一作者。
将户口装进自已的口袋回上海,用这种方式回城的知青当年被称为袋袋户口,黑人黑户口。街道居委是不会考虑持袋袋户口回城的知青的工作和生活问题的。和家驰一同从云南回崇明的回沪知青,有的拉劳动车,有的敲煤饼,只要谋生糊口,也顾不了什么颜面,为了生存,什么事都干。
和这些人相比,家驰幸运多了。家驰的三哥是上海远东冰厢厂的厂长,当然不能看着陷于生活困境的弟弟而袖手旁观的。他找了在县工业局的朋友,帮忙把家驰安排进工业局工作,只不过是临时工的工作。这一干就是6年,在这6年里,尽管还是黑户口,但至少谋生没有问题了。6年后家驰的户口终究落到了上海崇明,重新名正言顺地成为上海人了。家驰在县工业局,起先在工业局下属的预制板厂工作,干的是开吊车的工作,同时为厂里培训开吊车驾驶员的工作。干了2年后调到工业局下属的房管公司工作,以后家驰又先后在崇明的吸尘器厂和电熨斗厂工作,在这两个工厂,家驰都在工厂任厂党支部书记。
1993年家驰工作调至青浦朱家角食品厂,第二年厂里分配给家驰一套40平米的房。1995年家驰贷款10万在青浦镇14万买了一套103平米的房子。买这套房子遭到全家人的反对,家里人认为我们已分到一套房子了为何还要贷款买房子,银行贷款要付利息的。家驰要买房的决心非常坚定,家里人最终拗不过他,买下了房子,以后谁都知道买房胜过买任何东西,买房的人都赚大了。2002年底儿子大学毕业,家驰在上海南站上师大冠生园路又以26万元给儿子买了一套44平米的房子。2008年在上海莘庄再买一套110平米房子,贷IO年52万,108万总价。2006年还清贷款。我曾问过家驰,“你怎么会如此坚定不移地认定买房这条路呢?”家驰回答我四个字,“穷则思变。”
2017年10月28日骑游队佘山登高
家驰随原籍青浦的妻子到青浦朱家角食品厂,在食品厂销售科负责管理车队工作。1996年家驰经亲戚介绍,到青浦太阳岛度假村工作。太阳岛度假村位于上海青浦朱家角的泖河上,是一座天然岛屿,是个集餐饮饮食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大酒店,太阳岛的高尔夫球场就占了全岛一半以上的面积,是个高档的休闲场所,度假村的员工就有四五百人。家驰很满意太阳岛的工作环境,在这里他工作了17年直至2013年退休。
2013年家驰从工作岗位退休后,便闲赋在家,担负起照顾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家庭任务了。2015年家驰加入了青浦老年骑游队。我就是在这一年在骑游队认识了家驰,因为都曾是云南西双版纳十年的知青,有着共同的经历共同的话语,很自然地成为了朋友。因为家驰忙于家务,他很少和我们一起出去游玩,我和家驰算来共有三次同行。2016年同去江苏泰州,2017年同去佘山登高,2018年5月3日同去江苏太仓沙溪镇。
家驰是个虽然行事并不低调,谈锋颇健,但同时又谦恭有礼,很真诚很友善很实在的人。这样的人在我们骑游队里当然是很受欢迎的。其实象家驰这样的人,无伦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
2018年5月3日在太仓沙溪镇
作者简介
作者陈志强
1969年12月从上海奉贤上山下乡到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水利二团三营十三连。
1974年上调到勐腊县瑶区公社。先后在沙仁小学,老白寨小学,瑶区公社中学任教。
1979年调离云南瑶区,到安徽芜湖鲁港公社中学任教。
1983年调离安徽鲁港,到上海青浦图书馆直至2013年退休。
作者作品链接
每一种人生都值得记述3---记上海赴黑龙江插队知青萍子(陈志强)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