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止于美 —— 书,是用来“享受”的

先知书店 槛外记 2023-11-30

▲安格尔《奥松维约伯爵夫人的肖像》


什么书最好看?
当然是“好看”的书。
除了内容优质,精美的装帧、优美的配图和别致的封面设计,也是一本“好看”的书必不可少的元素。
木心说,唯有极度高超的智慧,才足以取代美貌。这话是说人的,也可以用来形容书。
“好看”的文字,是书籍内在的灵魂;“好看”的颜值,是书籍外在的审美。而当二者合而为一,那么则堪称完美。这样“不止于美”的书,必定“好看”。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出#颜值图书专场#,精挑细选五部兼具智慧的高颜值好书,既可体验精神的丰盈,更可在视觉上大饱眼福——



《植物先生:二十四节气植物研学课》
一本书能有多美貌?美貌到仅仅摩挲着封面、扉页、和覆盖着插画的花草纸就令人不忍释卷;
一本书能有多奇妙?书中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种植物,二十四篇美文,并且用每一种植物的纤维、果实制作出包含“真实植物”的二十四种花草纸,拥有它,就拥有了一整座纸上植物园。
这本书,就是获得“中国最美的书”评奖的《植物先生:二十四节气植物研学课》。
“从设计一张纸开始设计一本书”,即将书中讲到的桑树、枫杨、结香、蜡梅花瓣、无患子果实等二十四种花草植物,分别作为原料融入纸浆,做成二十四种不同的“花草纸”。
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待艺术、对待书籍、对待古老造纸术的虔诚态度。可以说,本书在设计、造纸、装帧、印刷上,完全做到了还原古法、不计成本。它所体现的古匠精神,让浮躁的现代人,似乎都“不配”拥有这部书。

由于制作工艺的繁复,本书自2020年初版以来,迅速脱销绝版。先知书店联合出版社,经过多方努力,终于争取到本书再版复活,以原价独家发售。再版复活数量仍旧有限,售完即再次绝版。



《士风悠长·陈乐民文心画事》

温润如玉却又深邃如海,有人说他是“集中西绅士于一身”的人,已成绝响。他就是陈乐民先生。
孙郁说,他的画从宋明山水而来,但绝无士大夫的酸腐之气,构图与着色,出离了旧式文人画的暮色,有温润爱意的流转。其作品深浸于古人之韵,却又有另类情思的点染,灵动、温润、本真。

他作书、作画纯粹是自娱、寄情,没有任何自命风雅之意。他淡泊名利,审美重含蓄,书画也称不上“家”,但还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亲近文人画风,见性情,见人格,文字自然冲淡。自书诗文,只为抒发人世沧桑的感悟。
这本小书,更多展现出陈乐民先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相侵的一面,他不是专业书画家,但他对待艺术的态度和艺术境界却给人很多有价值的启发和思考。从这些书斋书画中,我们看到一辈人正在远去的身影。本书为先知书店独家好书,含陈乐民先生钤印,非常值得珍藏。




《繁花》

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连续五期鼎力推荐,王家卫破天荒的为它开拍首部电视剧,它出版以来年年畅销,已经重印45+次,每年卖出100000+册。它就是金宇澄的《繁花》,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一部倾倒无数人的神作。
本书从版本内容到装帧、用纸、工艺细节,无一不经过反复考量设计,不仅内容繁复有趣,更是含多幅金宇澄先生亲手绘制的插画,画面简洁却有故事,与文字相得益彰,描绘出无数人记忆中的上海。

梁文道:《繁花》真是书如其名,整本书就像是一连串的乱花丛,真是你看到的是一片一片的繁花,每一朵花散发着奇异的气味。


俞飞鸿:平民百姓的生活,时代变化的烙印,非常细腻地在《繁花》中表达了出来。

 

王安忆:或许我们写的都不是上海,《繁花》才是。

 

李敬泽:得到《红楼梦》真正精髓的其实不是很多,金宇澄做到了。



金宇澄老师性格“不声不响”。即使《繁花》红得发紫,被改编为电影、舞台剧……他依然多次用“不响”表明自己的不介入。因此,金老师签名殊为可贵。为回馈读者,先知书店特邀请金老师亲笔签名,特殊定制版本——精装典藏纪念版,数量极其有限,极具收藏价值。




《家庭艺术馆:欧洲文艺复兴大师系列》

直到今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经典,仍在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给后世的艺术家和读者带来灵感和启发。今天的我们,每当回溯美的源泉时,都不得不在文艺复兴时期停留下来,因为那不仅是人类艺术创造的最高峰。
文艺复兴艺术永久地启蒙了后世的人,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有关美的高标准,让我们得以不断突破强加在我们身上的那些“看不见的限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五位艺术家当属: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卡拉瓦乔、博斯。

《家庭艺术馆:欧洲文艺复兴大师系列》完整收录五位文艺复兴大师佳作,达·芬奇的端庄优雅,拉斐尔的柔美明丽,米开朗基罗的力量与崇高,卡拉瓦乔的明暗分明,博斯的鬼魅惊奇,尽在这套书之中。
作为“致敬古典艺术经典”之作,这套书堪称世界级精品的图书,恰好将文艺复兴的灵性、理性、人性、神性和感性,用数千张珍贵画作和将近一百家收藏机构的名家解读展现了出来。

本书是国内首次尝试手工竹节装,采用最有代表性《圣经》装帧才会采用的六竹节装,设计精巧而优雅,无疑是家里图书的颜值担当。全程手工制作,品质保证,也让这套书更具收藏价值。






《费顿艺术经典·时间的回归系列》
市面上的艺术书籍,往往更着重于艺术常识,但常识性的知识很难真正提升艺术修养,因为提升艺术修养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要识常人所不识。

《费顿艺术经典:时间的回归》就是这样的“艺术博物馆”。这套书另辟蹊径选取的,正是古典艺术绕不开,但却很少为艺术圈以外的人所知的三位大师——提香、卡拉瓦乔、安格尔。


这套书既是对提香、卡拉瓦乔、安格尔三位“古典艺术最后的经典”的致敬之作,更通过他们的艺术理念,挖掘出他们能不断被世界重新发现与激活,让读者可以真正身临其境般的欣赏大师的艺术作品。


完全实物拍摄,采用费顿出版社首次授权的原始印张印刷工艺,纸张为日本进口哑光纸,几乎达到100%完美复刻,近乎“博物馆级原画”。让读者能够在极致的观感中,见常人所未见,真正体验艺术之美。


特邀世界顶级装帧设计师合力打造,采取奢侈品的制作标准,量身定制“威尼斯蓝”封盒,取自文艺复兴时期 “特供”贵族使用的天青石颜料——既是委托人身份的象征,更是对那段历史的献礼与致敬。这种不计成本的艺术珍品,适合收藏、传家、馈赠亲友,彰显艺术眼光和品位。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以上这五部书,皆有典藏级创意装帧设计,颜值超高,赏心悦目,内容精湛,更懂读者的心。无论收藏、阅读哪一部,都像是与“高尚的人”谈话,都是一种幸运。
阅读这些书,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也是一种绝佳的休闲方式。一字一句皆有力量,可治愈心灵;一书一画皆有意境,可陶冶情操。这些书是真的用来“看”的。
好书不容错过,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911事件幸存者:人生不一定有明天
【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难风雨故人来】《先生》:山高水长,追一追他们的背影
托尔斯泰诞辰195周年 | 托尔斯泰不值得读了吗?
陈寅恪眼中的敦煌美
张爱玲逝世28周年 | 一个主流文学史无法安放的作家
残雪 | 从长沙到北京,从裁缝到作家
孙郁:挣脱历史的灰色之影——不当谋士,不随流俗
委曲不能求全:抗战史上最大的“遮羞布”与“替罪羊”
民国奇案:“弱女子”如何掀翻“大人物”,还能功成身退
唐小兵:20世纪中国一个云南家族的历史、记忆和反思
南渡北归的命运:是宿命,还是因果
被误解的鲁迅:“好玩”的人,在于懂自嘲,知进退
《1984》是如何来到中国的
肖斯塔克维奇的尴尬:一个苏联人在纽约
柴静: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
一百年前的老北京,美得简直不像话
《父与子》:不朽经典的背后,是一位漫画家不屈的灵魂
1700个年轻人集体赴死,平均23岁!他们的牺牲,中国人不能忘
世界“慰安妇”纪念日 | 她们的伤痛,不容忘却
梁启超:一个亡命者
49年以来最真实深刻的影像:人的神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好坏
陈铁健:爱国与恶国——半生多误陈独秀
独木不成“林”:林徽因和她的时代
书生报国终自毁:浊世里的清流,权力场的悲剧
北岛: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从费孝通的30句话里读懂中国
《北去来辞》:从悬崖到旷野,两代人的精神迁徙之歌
书生报国无他物:什么是西南联大最重要的思想遗产
被刀郎写进歌里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忆钱穆:学者不能急于自售,为时代风气所卷
陈寅恪盛赞傅斯年:天下英雄独使君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无法被文字记载的历史:1844-1879年镜头下的中国
张维迎:人生是一连串的偶然
发现李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一段被湮没的历史
鲁迅和胡适,为何渐行渐远?
堪比《白鹿原》的“四棵杨”:直面动荡、复杂、禁忌的30年
徐晓:半生为人,无题往事
寻梦与归来:王道士之死
晚年胡适的知人论世
被遗忘的民国传奇女性:在荒诞中反抗,在绝望中坚持
陈丹青:我们与鲁迅成为彼此的异类
从“鲁迅”到“胡适”:他什么都没完成,却开创了一切
“走西口”一部隐藏的世相百态:前面多有趣,后面就有多沉重
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
所谓的“大时代”,对小人物来说,可能是最糟糕的“坏时代”
野夫:人生如戏,“一切皆在情理中,一切皆在意料外”
余下只有噪音:大音乐家马思聪,当年是怎么“润”出去的
生前赫赫、身后寂寞——近代史上的“失踪者”
史学界的拓荒者赵俪生:一个人的劫难,有时也是时代的一曲悲歌
温家宝:忆耀邦(情真意切,相当感人)
王瑞芸:懂得了人心,也就懂得了艺术
鲁迅:面具戴久了,会长在脸上
林贤治:时代的转折如“悬崖上的树”——苦难的见证,也是顺从的见证
白先勇:母亲命运的起伏,跟父亲的一生荣辱息息相关
木心: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
廖信忠:台湾为何与我们渐行渐远?
查建英:那是一个烟火与情怀迸发的时代
白先勇:得到的全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
王鼎钧: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老照片欣赏|上海滩一个世纪的风流
偌大的燕园,为何容不下一个司徒雷登
邓晓芒:我的妹妹残雪
陈丹青:因为艺术,罪恶好像被历史原谅了
林贤治:重读鲁迅的八个理由
阿城丨我们为什么学不了张爱玲
王德威:渡不过的《巨流河》
易中天:劝君莫谈陈寅恪
波伏娃的激荡人生
梅贻琦:一个时代的斯文
徐晓:一个时代的精神肖像
“怼天怼地”傅斯年:知识分子的血性与勇气
在糟糕的时代里,那些拒绝随波逐流的人
中国女性的命运:一个女人的苦与疼
一群没用的迂腐文人
大学虽已遍天下,世间再无蔡元培
陈寅恪的三重悲剧:最是文人不自由
阎连科:我是我们县“最不受欢迎”的人
浪漫的先知:年仅28岁的徐志摩,是如何看穿苏俄“一切都是演戏”的
朱学勤︱鲁迅、胡适与钱穆:逝去的铁三角与轻佻的当下
她们是时间的敌人| 杨苡姐妹们的命运密码:名门闺秀的迥异人生
同是天涯沦落人:胡适与张爱玲的一段忘年交
中国十所曾经闻名世界的大学,永远消失在历史中
文学与历史:四个人的百年中国
荒诞的时代,没有干净的人
梁文道:为什么有些国家,明知道有问题却回不了头?
一所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何以成为百年来最好的大学
鲁迅:正视,是一种勇气
北岛诗歌依然流行,是一种“不幸”
再谈王小波: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木心:街上没有兵,没有马,却兵荒马乱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