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大数据时代的认知语言学
欢迎关注我们,一站式分享海量语言学术资源
来源编辑:语言科学公众号
敬请星标应用语言学研习,喜欢请点赞,分享请转发⭐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尤其是 “云计算” (云端)的设计,能把各个地区个别数据储存为一个大的数据库,更加方便人们迅速广泛地搜索相关信息和资料。“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就像望远镜让我们能够感受宇宙,显微镜让我们能够观测微生物一样,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迈尔-舍恩伯格,库克耶,2013: 1)。“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在不远的将来,现在世界上许多单靠人类判断力的领域都会被计算机系统所改变甚至取代。大家都知道,亚马逊(Amazon)可以帮助我们推荐想要的书,谷歌(Google)可以为关联网站排序,脸谱(Facebook)知道我们的喜好,而领英(LinedIn)可以猜出我们认识谁,推特(Twitter)允许我们把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短信形式发送给手机和个性化网站群, 而不仅仅是发送给个人(迈尔-舍恩伯格、库克耶,2013:16-17)。我们相信, 同样的技术也可以运用到语言的认知研究领域。
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重要工具, 也是人类认知的组成部分。语言的使用、发展与变化不但受社会因素、使用环境、话语功能的制约,而且也与人类的认知密切相关。通过对语言的认知研究,可以部分地揭示人类认知的奥秘。大数据时代,语言的认知研究必然会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
迈尔-舍恩伯格和库克耶(2013: 29)谈到了大数据时代思维的三个重大转变:“首先,要分析与某事物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靠少量的数据样本。其次, 我们乐于接受数据的纷繁复杂,而不是追求精确性。最后,我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不再探求难以捉摸的因果关系,转而关注事物的相关关系。”思维的这三大转变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上会大大地改变我们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就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本体论而言,在大数据时代,我想主要涉及两大问题:一是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概念结构问题:二是研究对象的多样化问题。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理论,而是多种理论的交织和融合,虽然各种理论研究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但使用的术语和概念结构还是有所差别的,如对“构式” (construction) 这一术语的理解,有的学者就持不同的观点,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构式语法理论,如伯克利构式语法(Berkeley Construction grammar、激进构式语法(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基于符号的构式语法(sign-based construction gramamr)、流变构式语法(fluid construction grammar)、体验构式语法(embodied construction grammar)、认知构式语法(cognitive construction grammar)等。即使对同一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 如有的学者认为,隐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而有的学者则认为转喻才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
关于研究对象的多样化问题,我们认为,语言研究的种类会更加多样,语言本体的研究会更加丰富多彩。世界上现有五六千种语言,这个数据很难再具体了,因为语言并非总能知道得一清二楚。此外,语言的变体不胜枚举。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云计算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无数的语料,这有利于我们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类型学分析和研究,从而发现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和认知方式等问题。“大数据” 之 “大”,不仅仅在于其容量之大,更重要的是“人类可以 ‘分析和使用’ 的数据在大量增加,通过这些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人类可以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知识' 、'大科学'、'大利润'和'大发展'”(涂子沛,2014: 57)。大数据时代为认知语言学的本体研究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深入研究同一概念、同一语言现象,使人们达成相对一致的共识。
就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认识论而言,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更应该关注认知语言学中的语言认知和人类认知的本质和属性, 人类认知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人类认知的基础和前提,语言产生、发展、使用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及认知规律,等等。这些问题都相当复杂,我们不得不面对,也许对它们的探讨不一定会找到一个精确的答案,对它们的认识或许只是模糊的,但这更符合人类认知的本质,符合大数据时代的精神,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模糊性是智慧固有的美德,模糊性当然也是人类认知的一个属性,对人类认知的研究可谓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或许正是其魅力所在之处吧!
大数据时代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必然在方法论上也会有所突破。2007年,雅虎的首席科学家沃茨(Duncan Watts)博士在《自然》(Nature 445,489, 1 Feb.)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21世纪的科学》,他发现,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和海量数据库的发展,个人在真实世界的活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记录,其记录的粒度很高,频度在不断增加,为社会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数据(涂子沛,2013: 57)。可以说,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也是如此。目前,认知语言学研究采用了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但这还不够,还应该借助计算机科学、计算语言学以及脑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语言,要分析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靠少量的数据样本来说明问题,要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
大数据,大挑战。大数据时代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必然会面领着各种各样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从本体论、认识论再到方法论,认知语言学这一宏大事业都会受到影响,也会带来新的希塑。不过,我们不要被这些困难吓倒,因为在科学研究中,人类总是喜欢追求简单而美的东西,正如奥卡姆所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气这就是所谓的 “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 这一思维方式常被科学家们诠释为:“当两个不同的理论给出同样精确的预言时,哪个更简单哪个就更好”。例如,在工程学和其他技术领域,就有一个类似于 “奥卡姆剃刀” 的 “KISS 原则 ”, 其意思是 “笨蛋,简单为上!” (KISS: Keep It Simple, Stupid)。在大数据时代,“奥卡姆剃刀”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也许并不会完全奏敖,但我们必须做出选择, 否则就会成为一头 “布里丹之驴” (Buridan'sAss),在两堆干草之间无从选择,最终被活活饿死。我很欣赏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在其《文化的解释》(2014)一书中所讲的一句话:“努力在可以应用、可以拓展的地方,应用它、拓展它;在不能应用、 不能拓展的地方,就停下来”,这或许是所有学人面对一个新领域应有的态度。大数据时代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是否也应该如此?我们将拭目以待。
本文摘自文旭:《语言的认知基础》,科学出版社出版
向上滑动阅览
目录
丛书序 i
前言 iii
第 1章绪论 1
1.1 人类认知之谜 1
1.2 认知科学 2
1.3 认知语言学 5
1.3.1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6
1.3.2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工作假设 8
1.3.3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 14
1.3.4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16
1.4 本书的结构 25
第 2章范畴与范畴化 27
2.1 范畴与范畴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27
2.2 颜色范畴化的启示 31
2.3 范畴化的经典理论 35
2.4 范畴化的典型理论 39
2.5 典型理论对语义模糊的解释力 43
2.6 范畴化的层次问题 48
第 3章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53
3.1 引言 53
3.2 概念隐喻的四个基本要素 54
3.2.1 始发域和目标域 54
3.2.2 经验基础 55
3.2.3 映射 57
3.3 概念隐喻的系统性 59
3.3.1 常规隐喻、死隐喻与新隐喻 59
3.3.2 结构隐喻的系统性 60
3.3.3 方位隐喻的系统性 61
3.3.4 本体隐喻的系统性 63
3.4 概念隐喻的连贯性 64
3.4.1 同一目标域的两个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 64
3.4.2 多个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 65
3.5 结束语 67
第 4章概念转喻的分类及认知理据 68
4.1 引言 68
4.2 转喻的邻近性 68
4.3 传统修辞学对转喻的分类 70
4.4 转喻的认知语言学分类 71
4.4.1 整体 ICM与部分的转喻关系及其认知理据 73
4.4.2 整体 ICM中部分与部分的转喻关系及其认知理据 78
4.5 结束语 83
第 5章认知识解及其维度 85
5.1 引言 85
5.2 认知语言学中的语义涵义 85
5.3 识解及其维度 89
5.3.1 详细程度 91
5.3.2 视角 92
5.3.3 勾勒 95
5.3.4 心理扫描 97
5.4 结束语 98
第 6章语言中的图形 –背景 99
6.1 引言 99
6.2 图形–背景论的基本思想及其语言学涵义 100
6.3 “语言空间”结构中的图形和背景 105
6.3.1 拓扑空间方位中的图形和背景 105
6.3.2 投影空间方位中的图形和背景 108
6.4 语言“时间事件”结构中的图形和背景 110
6.5 结束语 115
第 7章词序的象似性 116
7.1 引言 116
7.2 图象序列原则 117
7.3 与说话人接近原则 119
7.4 邻近象似原则 122
7.5 文化规约象似原则 125
7.6 结束语 128
第 8章词汇空缺的发现程序和认知理据 129
8.1 引言 129
8.2 词汇空缺的发现程序和语言表征 129
8.3 词汇空缺的认知理据 138
8.4 词汇空缺与语言演变 141
8.5 结束语 144
第 9章话题与话题构式 146
9.1 引言 146
9.2 有关话题的一些讨论 149
9.3 话题的界定与性质 152
9.4 话题化及其手段 160
9.5 结束语 166
第 10章焦点与焦点构式 167
10.1 引言 167
10.2 焦点的界定与性质 168
10.3 焦点的类型及其性质 172
10.4 焦点与预设的关系 177
10.5 焦点化的手段 179
10.6 结束语 186
第 11章左移位构式 187
11.1 引言 187
11.2 左移位构式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 188
11.3 左移位构式的功能 195
11.4 左移位构式的认知分析 198
11.5 结束语 205
第 12章双主语构式 206
12.1 引言 206
12.2 对双主语构式的不同解释 206
12.3 双主语构式的认知分析 213
12.4 双主语构式的认知理据 217
12.5 结束语 220
第 13章关系小句 221
13.1 引言 221
13.2 关系小句的限定性与非限定性问题 222
13.3 关系小句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 225
13.3.1 关系小句与有定中心语 225
13.3.2 关系小句与无定中心语 228
13.3.3 关系小句与非指称中心语 230
13.4 关系小句的句法特征 231
13.4.1 句子成分的关系化 231
13.4.2 中心语的省略 234
13.4.3 中心语的右移位 236
13.5 关系小句的功能 237
13.6 结束语 239
第 14章移情及其认知解释 240
14.1 引言 240
14.2 功能句法学中的移情原则 241
14.3 移情原则给汉语研究的启示及其评价 246
14.4 移情原则的认知分析 250
14.5 结束语 252
第 15章余论:大数据时代的认知语言学 253
参考文献 257
绪论 1
第一部分 理论篇
第一章 言语产出的认知心理模型 11
第一节 Fromkin的话语生成器模型 11
第二节 Dell的交互激活模型 13
第三节 Levelt的言语产出模型 16
第四节 小结 21
第二章 二语产出的模型及影响因素 23
第一节 二语产出模型 23
第二节 二语产出与控制 26
第三节 二语产出中的影响因素与个体差异 28
第四节 小结 30
第三章 二语写作心理过程研究 31
第一节 二语写作心理过程的模型评介 31
第二节 二语写作心理过程的研究内容 36
第三节 二语写作心理过程研究的未来展望 41
第四节 小结 43
第四章 双语言语产出中词汇提取研究 44
第一节 单语及双语心理词库 44
第二节 单语及双语言语产出中的词汇提取机制 47
第三节 小结 53
第五章 二语习得的协同效应研究 54
第一节 母语协同研究 54
第二节 二语协同的实证研究 62
第三节 协同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66
第四节 小结 67
第二部分 实 证 篇
第六章 双路径教学对七年级学生英语词汇识别学习的效果研究 71
第一节 英语词汇识别 71
第二节 双路径模型 73
第三节 研究设计 78
第四节 结果 80
第五节 讨论 81
第六节 小结 82
附录6.1 后测试卷 82
附录6.2 语音意识测试卷 83
第七章 二语水平对二语词汇表征和加工的影响研究 85
第一节 研究背景 85
第二节 文献综述 85
第三节 研究方法 89
第四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 91
第五节 小结 94
附录7.1 实验材料 94
第八章 二语水平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的影响 96
第一节 研究背景 96
第二节 文献综述 96
第三节 研究方法 102
第四节 数据分析与讨论 105
第五节 小结 108
第九章 汉语产出过程中的词汇偏差效应研究 109
第一节 研究回顾 109
第二节 实验研究 111
第三节 总体讨论 117
第四节 小结 118
附录9.1 实验材料 119
第十章 二语学习者的语言产出中的自我修正过程研究 12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21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21
第三节 研究设计 124
第四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 126
第五节 小结 129
第十一章 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非流利填充策略研究 13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31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33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133
第四节 小结 139
第十二章 高中生英语议论文写作中的协同效应研究 141
第一节 协同效应研究综述 141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42
第三节 结果和讨论 146
第四节 小结 151
第十三章 工作记忆容量对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产出的影响 153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53
第二节 研究设计 154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56
第四节 讨论 159
第五节 小结 161
第十四章 工作记忆对英语学习者二语叙事语篇主题推理的影响 162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62
第二节 研究现状 162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程序 165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167
第五节 小结 171
附录14.1 主题推理测试的叙事语篇举例 172
参考文献 174
附录 英汉术语对照表 193
后记 196
综合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微信公众平台审核:研习君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友情推荐相关语言学文献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 5.8 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与
跨文化传播学研习者关注本公号
欢迎加入交流群,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亲爱的研习人,
一起来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