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爱玲:他们没有悲壮,只有苍凉|纯粹纪念

张均 纯粹Pura 2022-08-19


🌟 文末福利:来自纯粹读书社区群的邀请



历尽了浮世的悲欢之后,她不再谈论生活,亦不再哀挽人世的悲凉。相反,从悲凉中细细琢磨出生命亮美的色泽,再以文字的形式把它凝定在现时之中,才是她晚年唯一醉心之事。她选择了一种沉湎于记忆与想象的自由生活方式。她与时间握手言欢。


对于自己的一生,晚年的张爱玲在她最后一部面世的作品《对照记》中曾经有这样的“自画像”:


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我想许多人都有同感。


然后是崎岖的成长期,也漫漫长途,看不见尽头。满目荒凉,只有我祖父母的姻缘色彩鲜明,给了我很大满足……

然后时间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已经遥遥在望。


没有了赖雅,张爱玲彻底地回到了自己身边。自1968年后,她似乎是一步一步撤出纷俗的现实生活,直到进入幽居状况。她不为人知,也不关心外部世界。她将自己置入无声的时光。在外人看来,那或是没有光的所在,或是一种永不可接近的神秘。

12岁的时候,张爱玲曾经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的年刊《凤藻》上发表过一篇短篇小说《不幸的她》。在小说中,她叹息道:


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无论怎样,我们总有藏着泪珠撒手的一日。


“传奇”时代的张爱玲,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又是个及时的行乐主义者。她知道一切文明都会遭到破坏,一切浮华都会成为过去。人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恒,唯青春之美丽她不忍错过,“出名要趁早呀,迟了就来不及了”。她的美丽洋溢在一种飞飞扬扬的感觉中。而现在,二十年过后,当这一切真的都成为过去时,她亦将淡然隐去,遁出这滚滚的红尘俗世。



张爱玲经典小说集

作者: 张爱玲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3


淡于水的,是她的心境。1969年,张爱玲移居加州。自此之后,直到1995年她悄然去世的26年时间,张爱玲几乎从公众世界消失了。她似乎不再是在这个红尘世界行走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她基本上不与外界接触。


尝遍了浮世的悲欢之后,她选择了完完全全的自己。以前她是个完美主义者。经过十几年艰难岁月的洗磨,美仍停留她内心秘不示人的角落。在这二十六年的幽居岁月里,她主要做了三件事情:修改旧作、写作《红楼梦魇》与翻译《海上花列传》。她寻找到了与青年时代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种沉迷于记忆与想象的古典生活,一种遨游于完美世界的自由生活。对于在这个世界上匆忙奔走的其他人而言,这种生活大约只能是遥远的神话与不可及的梦想。


张爱玲9岁时的投稿信


还是在1968年,台湾的皇冠出版社看准台湾、香港两地逐渐兴起的“张爱玲热”,决定重印张爱玲早年的小说与散文作品。《传奇》《流言》《秧歌》《怨女》《半生缘》等作品因此都得以重新面世。这次重印,是宋淇在两年前与皇冠社的主持人平鑫涛联系商定的。平鑫涛是台湾言情小说家琼瑶的丈夫,也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出版商平襟亚的侄子。当年,平襟亚曾经与张爱玲磋商过出版事宜。那是在1944年,当时张爱玲没有同意由平襟亚的中央书局出版她的文集,双方还因为稿费问题闹出一些不大不小的不愉快,但时移世变,过了二十多年,平家的侄辈又欣然为她出书了。这次重版,应和了“张爱玲热”,销量非常好,使张爱玲的声誉突破相对狭小的文学圈子,扩展到一般的学生与市民读者。张爱玲因此在文学上多少获得了“东山再起”的机遇。在经济上,她也突如其来地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来源。到20世纪60年代的最后两年,她作为一个杰出的新文学作家在台湾和香港奠定了自己的地位。这是1967年赖雅去世之际,心力交瘁的张爱玲实在没有料想到的。自此以后,她的经济状况出乎意料地转入平稳状态。这对于她来说,真是太重要了。


这些当然要归功于夏志清十余年前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她的高度评价:“但是对于一个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人来说,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仅以短篇小说而论,她的成就堪与英美现代女文豪如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波特(Kathrine Anne Portor)、韦尔蒂(Eudora Welty)、麦克勒斯(Carson Mc Cullers)之流相比,有些地方,她恐怕还要高明一筹。《秧歌》在中国小说史上已经是本不朽之作。”我们说过,夏氏推崇《秧歌》自然缺乏眼光,潜意识里有政治意识形态的偏见。张爱玲的主要成就无疑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传奇》与《流言》,而且夏氏拿她与曼斯菲尔德等英美女作家相比,大约也是低看了张爱玲,其实在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女作家里面,譬如阿赫玛托娃、波伏娃、玛格丽特·杜拉斯等,张爱玲还是有一席之地的。不过夏氏视她为现代文学史上很重要(非“最重要的”)的作家,不能不说相当有识见。现在,经过十余年的时间,夏志清的张爱玲研究也从专业的文学研究圈子走向更为广泛的文化界,而张爱玲本人,也在台、港与新加坡等地开始具备普遍的名声。


由于文学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更由于稳定经济来源的出现,张爱玲在1969年后再一次进入较为纯粹的文学写作与文学研究状态。对于这些新的文学活动,夏志清的研究并没有涉及,他的研究,限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张爱玲。而在60年代及以后,张爱玲仍然时有少量新作问世,并且对旧作有所修改、提高。皇冠出版社出版的《怨女》《半生缘》,其实就是旧作新改。


《怨女》改自张爱玲60年代断续写成的英文小说《北地胭脂》(Rouge of the North)。关于这本书,张爱玲非常用心,是她计划用来“进攻”英语世界的一部倾心之作,结果没能成功,只好再度改译为中文,在汉语世界出版。在这本书的前面,她原本想用“南朝金粉,北地胭脂”八个美丽的字词作为卷首格言,但是又不知道出处,还专门请了她的新朋友、当时在加州柏克莱大学任教的庄信正代为查找。庄信正费力查找一番,没有得到结果,但是在徐陵的《〈玉台新咏〉序》中,他发现有“南部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支,偏开双靥”数句,与之有点关联。张爱玲无奈,只得在篇首将这篇小说名字的出处解释为probably seventh century(大约7世纪)。这部书是张爱玲在一边照顾中风瘫痪的赖雅,一边在迈阿密大学做驻校作家时写成的。写成后,她多方联系,后来由英国的凯塞尔出版社出版,但是英国的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的评价不好,彻底打击了张爱玲此后用英文写作的信心。60年代后期,她开始全力以赴地恢复用中文写作。她将《北地胭脂》译为中文,取名《怨女》,交给平鑫涛出版了。


张爱玲与姑姑


《北地胭脂》(《怨女》)的本事取自张爱玲40年代的名篇《金锁记》,但是《金锁记》只是中篇,《北地胭脂》已经具有长篇的规模。更不同的是,《金锁记》集中于七巧、长安两个人物,《怨女》则果断地舍去了长安的故事,而集浓墨重彩于七巧(书中改称银娣)。但是,张爱玲对银娣的处理与七巧不同。七巧是一个戴着黄金枷的心理变态的疯子,银娣则只是一个平常的有机心的却又多遭不幸的妇人。七巧极度压抑的情欲、报复欲,在银娣身上都淡化了、平静了。这多少反映出张爱玲经过近二十年的磨难之后,对人生看法的改变。以前,她在反驳傅雷批评的文章里就说过:“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这些年来,人类到底也这么生活了下来,可见疯狂是疯狂,还是有分寸的。所以我的小说里,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因为他们虽然不彻底,但究竟是认真的。他们没有悲壮,只有苍凉。”银娣异于七巧的,就在于从极度的歇斯底里变作了苍凉。这种苍凉,主要体现于银娣在男人世界里所感受到的怨愤,她对三爷的痴情与无望。情的因素,青春的记忆与伤感,在《怨女》中得到了极大的突出。小说结尾时,不再是曹七巧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而是银娣关于青春的苍凉回忆。她,一个被金钱所吞噬了的女性,在生命的最末的时光,想起了什么呢?银娣只能在遥远的回忆中感受青春些微的闪亮了,然而那只不过是她做姑娘时一个男人对她的调戏,那个人在门外喊着她的名字:“大姑娘!大姑娘!”仅仅只有那样一个男人!从来没有人爱过她。她爱三爷,三爷却只是图她的钱。啊,她的生命,就这样一闪就过去了。人生为什么这样悲凉!



张爱玲对“悲凉”或“苍凉”的营造更突出地表现她在对《十八春》的修改上(即《半生缘》)。《半生缘》对《十八春》的改动主要有三个地方。一是将张慕瑾被诬为汉奸遭国民党逮捕、他的妻子也随之遭受酷刑致死这一段情节,改为张妻遭日本人轮奸致死,张本人则下落不明;二是将许叔惠奔赴延安学习改为去美国留学;三是删除了准团圆式的结尾,而让顾曼桢和沈世钧在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中面对面地坐在一起,坐的地方仍是过去他们初相识时的咖啡馆:


重逢的情景他想过多少回了,等到真发生了,跟想的完全不一样,说不上来的不是味儿,心里老是恍恍惚惚的,走到弄堂里,天地全非,又小又远,像倒看望远镜一样。使他诧异的是外面天色还很亮。她憔悴多了。幸而她那微方的脸型,再瘦些也不会怎么走样。也幸而她不是跟从前一模一样,要不然一定是梦中相见,不是真的。


然而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欢乐、悲伤和痛苦,全都化成了水一般的过去,淡淡地流尽了。许多真实而美丽的东西,已然被时间夺去,仅余两具躯壳在这犹可闻见当年气息的咖啡馆里徒然挣扎:


她一直知道的。是她说的,他们回不去了。他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今天老是那么迷惘,他是跟时间在挣扎。从前最后一次见面,至少是突如其来的,没有诀别。今天从这里走出去,是永别了,清清楚楚,就像死了的一样。


是呀,回不去了。往事已然苍老,曾经有过的爱情隔着时间这堵厚墙,再也触摸不到了。一切都化成了long long ago的悲凉的声响。


张爱玲致姑姑信


然而,与以前的作品不同,在这悲凉的声响之中,一种惘然的情绪又悄悄地氤氲其间。通过悲凉声响的反复回旋,这惘然的情绪,就慢慢闪现出了美的色泽。重读这些小说我们可以发现,往昔之爱并未随着时间而流逝,相反,在历尽沧桑的张爱玲的笔下,它作为一种声响,一种色泽,开始在美丽的文字中固定下来,成为一种记忆,一种形式,一种可供缅怀与想象的形式。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张爱玲以平淡心境重改《十八春》,并非像刚刚从恋爱的痛苦中走出来的年轻人一样,是为了哀挽一段乱世恋情的消逝;不,那是年轻人的感受,张爱玲已无心过分地去哀挽。她所想的,是对人世的河流的平静的体验,她想在令人恐惧的生命的逝川中取得几许平衡。所以,在经过修改的《十八春》中,我们看到的,不是痛不欲生(以前是,50年代曾经有女读者找到她的住处放声大哭),而是平静与感受,甚至是对生命的感恩。张爱玲细细地擦拭生命中最为闪光的部分,努力捕捉它的气味、光彩,把它凝定下来,变成现时生活的一部分,变成当前。


从这一点上看,20世纪60年代的张爱玲是真正地走进了她自童年时代就醉心不已的《红楼梦》。那是一部伟大的书,有很多人喜欢,也有很多人希望从它那里学到文学的绝对秘密。年青时代的张爱玲是这样,和她同时代的众多前辈与同龄作家,莫不如此。20世纪30年代散文《画梦录》的青年作者何其芳、小说《家》的青年作者巴金,20世纪60年代未完成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的作者、一代文豪茅盾先生,他们谁不是在向往《红楼梦》呢,但又有谁得到了这部伟大的书的精髓呢?何其芳没有,巴金没有,茅盾先生同样没有。他们看到的、学到的只是技法,而修改旧作时期的张爱玲才真正懂得了这部伟大的书。但是,在这中间,又有多少人世的沧桑曾降临在这个当年生于阀阅世家的女孩子身上呢?


当然,这样评说张爱玲并不意味着她在现代中国作家中首屈一指。因为,与《红楼梦》精神是否接近只是多样的文学风格与精神中的一种,它本身并非标准;再则,即使在与《红楼梦》的沟通与默契上,张爱玲尽管独异,但是这并不表明其他作家在此方面的无能,其实有作家比她做得更好,譬如来自那悲伤的呼兰河的、1942年就已在香港孤独殒去的年轻女作家萧红。那个时候,张爱玲还是香港大学的三年级学生。这些,自然是题外话。张爱玲就是张爱玲,她的创造与价值,其实是很难去比较的,但只要是有,那就是好的。


张爱玲并不想哀叹人世的悲凉。历尽浮世的悲欢之后,她希望从悲凉中找到美,从美中看到生命的价值。在修改过的《半生缘》《怨女》中,道德恩怨的痕迹大为减少,而生命之美却透过乱世悲凉冉冉升起。


张爱玲与炎樱


她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从1952年到现在,艰难的生活差点完全淹没了她,但是赖雅去了,她对这个世界便不再抱有责任,也不再寄以渴望。她慢慢地,又重新回复到原来的自己。她对现时没有兴趣,重改旧作事实上是她对过去的探寻。她向过去岁月索求的、采摘的是美,也仅仅是美。张爱玲写了俗世男女“跟时间挣扎”的痛苦,但是她自己,却从这痛苦中升华出来了。


她不再跟时间做斗争。她与时间握手言欢。时间变成一种质素,融入了她的生命、她的文字、她的平淡与她的从容。过去以一种美的形式变成了她的现在。


这就是张爱玲用心修改旧作的意义。这意义仅仅是对她个人而言的。她表现给外界的,则是她依然保留的感受天才及相应的表达能力。这令她的新老读者都感到惊奇。



张爱玲作品的重印出版,本身也为“张爱玲热”掀波助澜,不但在港台地区人们开始对她的作品、她的生平趣好感到莫大兴趣,就是在美国的华人文化圈里她也逐渐受到重视。1969年,加州柏克莱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主持人陈世骧,来函邀请她担任高级研究员的职位。陈世骧是当时中国研究的著名教授,与夏志清之兄夏济安为同事,他也深知张爱玲的惊人才华。1964年陈世骧即与张爱玲相识,还在一起吃过饭,夏氏兄弟均在。1969年陈世骧主持下的职位正好有空缺,他就写信邀她前来,专事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常用词汇。张爱玲曾经在共产党新政权下生活了三年时间,自然有研究的便利。


陈世骧在自己的家中宴请了张爱玲,作陪的有陈夫人及陈世骧在研究中心的几位华裔学生。张爱玲穿着一件薄料子的旗袍,深灰色,没有袖子,袖缘往里剪得很深,显得清瘦飘逸。她安安静静地坐在沙发里,听陈世骧说话,自己话却很少,有一句没一句的,声音很小,而且她只和陈世骧说话,除偶尔应和一下陈夫人的招呼外,其他人一概不理。这给人感觉既有一份小女孩式的天真,又有一种冰冷远人的距离感。


张爱玲在加州中国研究中心的工作是学术性的,时间安排悉听自便,比较散漫,所以,她总是在大家都下班以后,才像幽灵一般出现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以致研究中心的许多人都不知道新来的张爱玲是何时来何时去。她差不多是一个“与月亮共进退”的人,白天极少出门,更不愿意见人。自赖雅去世以后,她成了完全的一个人,也就选择了一种完全随心所欲的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要了解布莱希特的生平事迹,打听到赖雅,知道赖雅已经离开人世,就又追踪到柏克莱大学找到张爱玲,希望她能提供一些资料。但是,他第一次求见便遭到拒绝。他只好候在夜间,等张爱玲出门到研究中心上班的时候,才得见上一面,得到一些简单的情况。


张爱玲自绘像


张爱玲在加州生活期间,生活已经较为顺利,不仅是因为陈世骧替她谋得了这份工作,而且也因为她的作品已经再版并获得好的收益。对此,夏志清回忆说:“对于她,真正关键的帮忙倒是在我的英文著作《中国现代文学史》出版之后,我和台湾皇冠出版集团的平鑫涛、香港的宋淇一起协力陆续再版她40年代的小说。皇冠和张爱玲的合同还是由我代她签的呢!虽然版税有限,但总算可以维持生活,不需四处颠簸了。”(周励:《张爱玲在美国的凄凉岁月》)她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与散文,在读者和学术圈内名气愈来愈大(以至于到70年代,台湾一批标举乡土文学的新作家认为要清除现代主义的“不良”影响,首先是要清除张爱玲在读者中造成的“不良”影响。在他们看来,张爱玲已是一个必须pass的权威,由此亦可见张爱玲其时名气之盛,影响之大)。日益上升的文学声誉,使她在香港、台湾两地发表文章可以得到较高酬金。这些收入,总加起来,已经够她单身之用。她生活简单,而且又经过长期的漂泊不定的生活,身边物具极少,只有些最简单的必需品。她不喜欢购物(与她年轻时大不相同),甚至连书都不愿意买。她曾对宋淇说:“一添置了这些东西,就仿佛生了根。”她的日常开销并不高。而且,到1972年,她已经完全获得了经济保障,从此结束了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


那种生活她整整经历了二十年。所以,当初她若不出国,即使有政治运动,恐怕也不会比那种经常的绝望无助更差到哪里去,说不定还能因她深居简出(如沈从文)而避过冲击,并在她生命的全盛之年写出更多的经典之作。当然,这种写作只能是私人的、潜在的(如穆旦),然而历史究竟不容许假设。只是,张爱玲再度进入经济正常的状态,她已经52岁,她所经过的那些苦苦挣扎绝望煎熬的岁月,绝对不会比丁玲去北大荒、杨绛下放“五七”干校要好到哪里去。这是使人心酸不已的。



张爱玲倒从来未就自己的遭历抱怨过什么。在生活上,她是永远独立的,即便身处绝境也不向人乞求怜悯。在智慧上,她悟透了历史,对生命有了新的认知。她曾对邝文美说:“中年之乐—有许多人以为青年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其实因为他们已经忘记adolescent(青年)时候的许多不愉快的事—那时还没有‘找到自己’,连二十几岁时也是。我倒情愿中年,尤其是early middle age〔中年初期,中国人算来是三十(岁)前后,外国人算起来迟得多,一直到五十几岁〕人渐渐成熟,内心有一种peace (宁静)。”(张爱玲等:《张爱玲私语录》)在她看来,所谓浮世的悲欢,都是人生的一场戏剧,一个过程,尽可宁静面对。以前胡兰成说她身上有一种“贵族氛围”,大概就是这两种因素的融合吧。张爱玲始终是“爱悦自己的”,1967年后,她即已显出与世隔绝的倾向,现在在加州,既然没有客人来访,也很少有电话,她与少数一些友人的主要联系方式是通信。宋淇夫妇与她通信比较频繁,她常向他们谈一些生活上的烦闷与苦恼。这对夫妇,是张爱玲离开国内以后在感情上最为亲近的人。


(本文节选自张均《张爱玲传》修订版)


张爱玲传(修订版)

作者: 张均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8


《张爱玲传》(修订版)是学者张均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魅力的女作家张爱玲所写传记,以其个人经历为经线,以其文学生涯为纬线,相互交织细述张爱玲的传奇人生。全书分为“乱世天才梦”“香港离乱”“上海传奇”“倾城之恋”“尘埃落定”“悄然出走”“在美国,被遗忘的岁月”“月光下的悲凉”等八个章节,以大量的有关张爱玲的文本资料为基础,谈及了其成长环境、情感生活、文学生涯等多个方面,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冷观人世浮华、深谙生命感伤、追求完美主义的张爱玲。



张均,1972 年生,湖北随州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入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2)、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017),其作品两次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著有《张爱玲十五讲》《张爱玲传》《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等。










不践约书

张炜 著

《不践约书》是茅盾奖得主、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张炜的重磅最新长诗力作。该作品虽然以诗歌为表现形式,以爱情为呈现线索,但实际上已经超越传统意义上的诗歌概念和边界,作家调动人文、思想、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综合手段,以强大的精神背景和调动超出常人的写作能量,打造出的一个具有巨大冲击力的复合性文本,可以视为其代表作《古船》《九月寓言》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大地上的事情(增订版)

苇岸 著;冯秋子 编

苇岸最新、最全、最严谨增订版本,由苇岸生前挚友、著名作家冯秋子受苇岸家人委托,历经数年整理、选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倾力呈献。新增苇岸遗著:散文、随笔20篇、诗歌22首、书信1封、译文2篇,共计45篇(首);此外,延用的苇岸《后记》,附录的《苇岸生平及创作年表》和《苇岸作品的后续传播》,对于记录苇岸生平和研究苇岸及其创作,提供了更为全面、准确和翔实的史料信息。


泥土就在我身旁:苇岸日记(上中下)

苇岸 著;冯秋子 编

苇岸日记从1986年1月1日记至1999年4月6日入院接受治疗止。1年为1辑,三册日记共14辑,总量近80万字,加上附录《苇岸书信选》《苇岸生平及创作年表》《苇岸作品的后续传播》等,全书总量90万字。他的日记多有对于大地道德信念、切身体验的自然与人文进程的叙述,及与作者交往的不同年代作家,他们的阅历、观念、创作状况和个人意趣,所处时代影响下的文艺现象,亲历半个中国的旅行见闻,阅读过的诸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著作。


春之祭:骆一禾诗文选

骆一禾著;陈东东 编

骆一禾,一位被低估的诗人、编辑和批评家。《春之祭:骆一禾诗文选》是由骆一禾的代表诗作、诗歌评论、书信等汇编集成。精选收录骆一禾代表性短诗59首、中型诗14首、“祭祀”系列诗9首、长诗《世界的血》,诗论及创作论6篇,诗歌评论5篇,书信7篇。从诗歌到文论,从评论到书信,全面立体呈现诗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所处时代的文艺风潮。


戏出年画(上下)

王树村 著

本书为美术史论家、民间美术收藏家王树村所著,收录了江苏、安徽、福建、四川、山西、河南、陕西、天津、河北等十省市最为精美的戏出年画,全面展现了各地的绘画风格、曲目及表演特色。在体例上,本书以“说戏”“说图”“细部欣赏”三种文字层次,深入戏出年画的精髓,表现出中国民间文化博大的内涵。


曹雪芹的遗产:

作为方法与镜像的世界

计文君 著

《红楼梦》是一部小说,更是一份珍贵的曹雪芹的遗产。

著名实力派女作家、文艺学博士、红学专家计文君,10年潜心研究之作。被著名作家李敬泽称为“小说家里最懂《红楼梦》的”,被著名作家李洱誉为“红学”研究最高成就。


曹雪芹的疆域:

《红楼梦》阅读接受史

计文君 著

《曹雪芹的疆域:<红楼梦>阅读接受史》作者计文君以《红楼梦》为研究主体,从文化物种获取生存度的角度,勾勒了《红楼梦》从诞生到今天的传奇“经历”。本书为《红楼梦》研究普及读物,既有学术研究著作的逻辑性阐述,亦有生动有趣的表达,对中学生接受《红楼梦》原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仁慈江湖

樊国宾 著

《南方周末》专栏作家樊国宾用汪洋恣肆的文字、博大广袤的渊博学识、精深通达的哲学思想,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神与灵魂的对话。

李敬泽、张宗子、朱又可、多马等联袂推荐。


夜晚灼烫:凝定的时间肖像

黑陶 著

作家张炜、散文家冯秋子联袂推荐,“新散文”代表作家、“诗人散文家”黑陶以独特而富有诗意的写作和具有高度辨识度的语言风格,拓展散文写作疆域,表达来自时光深处的记忆和“父性”江南的面孔。


彭程作品系列

彭程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彭程作品系列”共包含三部,分别为《大地的泉眼》《心的方向》《阅读的季节》,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新散文代表作家彭程最新自选集。彭程的文字从容、宁静而诚挚,散文书写中的一股清流,写作风格凸显质朴的美学和深刻的内涵。


碗和钵

庞培 著

《碗和钵》是一本跨界表达的散文作品,分为“碗”与“钵”两部分,从人们日常生活器具碗和钵谈起,论及艺术家杨键水墨画作品“碗”“钵”系列,通过庞培、杨键两位艺术大家的思想对话与交流,通过文学和艺术作品的相互阐释和表达,揭示碗和钵形象的象征内涵及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悬铃木咖啡馆

半夏 著

著名作家半夏最新小说力作。悬铃木咖啡馆是一个城市百态观察的据点,如果不来这里熏染点人气,就无法让生活继续……一间讲述市井与情感故事的咖啡馆,讲出了一城的精致与忧伤——如万花筒般折射出大千世界、人间百态,堪称昆明版的“人间喜剧”。


# 日月西东:从苏州到马德里

荆歌 著

著名作家莫言、李洱推荐,著名江南才子型作家、文人、书画家代表人物——荆歌最新力作,该书表达范围穿越亚欧大陆,以文学+艺术为切入角度,描述苏州和马德里两座城市隔空对望的不同景观、切身感受和思考,一东一西,世态人文、风土人情,风貌尽显。


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

黄梵 著

作家、诗人黄梵潜心力作,揭秘创意写作,教你如何轻松学会写诗。王鼎钧、欧阳江河、灰娃联袂推荐!作家、诗人黄梵以文理兼顾的思维、四堂课的形式,总结其授课和创作经验,探究出适合汉语语境、自成体系的诗歌创意写作理论。


张爱玲传(修订版)

张均 著

张爱玲,一个人的传奇人生折射出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文学评论家於可训、文史学者陈子善、《百家讲坛》主讲人彭玉平诚意推荐!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均在大量张爱玲文本资料的基础上,以时间为轴,将张爱玲的个人生活与文学生涯对称而陈,全景式探究其冷观人世喧闹、深谙生命哀伤、谨遵内心真实的完美主义追求。


云上

赵波 著

70后女作家赵波以个人成长经验直接书写,高度关注个体生命的内心世界,强力书写现代物质文明挤压之下所产生的种种孤独感与荒诞感。深入当代都市生活的前沿,以灵动、微妙、细腻而又丰富的个人化叙事方式,大胆袒露内心的隐秘,坦率而真诚地直剖内心。


灰烬的光辉:保罗•策兰诗选

保罗·策兰 著;王家新 译

《灰烬的光辉:保罗•策兰诗选》由著名诗人、翻译家王家新教授精心编选和翻译,由约360首诗和部分策兰的获奖致辞、散文和重要书信集结而成。本书既充分展现了策兰一生创作的精华,又是王家新多年来翻译和研究策兰的心血结晶,对于策兰译介和中国当代诗歌的创作和翻译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所附录的策兰获奖致辞、散文和书信,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痛苦而又卓异的诗歌心灵。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

[苏联]弗·克·阿尔谢尼耶夫 著

西蒙 译

影响著名作家张炜数十年创作、感人至深的自然主义“隐秘经典”,俄罗斯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通过实地考察,精心呈现100多年前乌苏里地区的特有风貌,处处可见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热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问题之书(上下)

[法]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叶安宁 校译

法国诗人、作家埃德蒙·雅贝斯《问题之书》首次中译本,一部“不属于任何类型,但却包罗万象”的跨文本作品。透过声光闪烁、意象与联想交织的诗化外壳,雅贝斯注入的是“寻根”式的思考和将自己献祭于被遮蔽的“无限”场域里进行“精神”再创造的“书写”求索的内核。纯粹译丛“埃蒙德·雅贝斯作品系列”代表作。


相似之书

[法]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叶安宁 校译

作品被列入西方正典,法国著名思想家埃德蒙·雅贝斯著作“埃德蒙·雅贝斯文集”之一《相似之书》中文版首次面世。共分为三卷,分别是“相似之书”“暗示·荒漠”和“不可磨灭·不能察觉”。书中充满了雅贝斯式的哲学思索,从语言到文学,从宗教到传统,焦虑与困扰在作者灵魂的拷问中不断明晰、坚定。纯粹译丛之“埃蒙德·雅贝斯作品系列”重要作品之一。


纯粹读书社群

扫码加入纯粹读书社群

每日与您分享好书


● END ●









纯粹好书






儿童粮仓”系列丨杨先让·黄河十四走 杨先让文集 徐悲鸿扬之水·定名与相知丨王学泰作品系列 “水浒”识小录丨王鼎钧 春秋花果:王鼎钧自选集丨王树村·戏出年画丨半夏· 悬铃木咖啡馆 与虫在野丨刘醒龙·天行者 秋风醉了 寂寞歌唱丨黑陶·江南三书” 中国册页 夜晚灼烫 在阁楼独听万物密语  冯秋子主编 未曾消失的苇岸:纪念丨燎原主编系列诗集 海子·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昌耀·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丨自然主义译著系列 毛罗·科罗纳 貂之舞 山林间 劳伦斯·安东尼 格雷厄姆·斯彭斯 象语者丨张清华·海德堡笔记庞余亮·半个父亲在疼丨闻中·吉檀迦利丨张锐锋·卡夫卡谜题萧耳· 中产阶级看月亮 锦灰堆美人计 樱花乱计文君· 曹雪芹的遗产 曹雪芹的疆域 化城喻 问津变于赓哲·唐开国朱夏妮·新来的人新九叶集周晓枫散文系列·河山 收藏 斑纹聂晓华·生别离上古迷思:三皇五帝到夏商汉声·松阳传家苏七七·光与真的旅途:电影笔记二十四则茅野裕城子·韩素音的月亮丨布鲁诺·舒尔茨·鳄鱼街丨埃德蒙·雅贝斯 门槛·沙丨江子·去林芝看桃花丨刘可牧·七千里流亡丨荆歌·日月西东:从苏州到马德里丨庞培·碗和钵丨赵波·云上丨彭程作品系列 丨 弗·克·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丨樊国宾·仁慈江湖丨黄梵·意向的帝国:诗的写作课丨更多纯粹好书&相关资讯请查看公众号下方菜单栏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