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语言标签在疫情舆论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RUCPSY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2022-05-12

警惕语言标签在疫情舆论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孟乐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引发了公众对“不确定的未来”的巨大恐慌,为了增加自己的“控制感”,公众迫切地需要通过外部信息了解疫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处于信息饥渴状态。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迅速而复杂,信息的标签化特征也十分明显。个体标签与群体标签扑面而来,“逆行者”、“白衣天使”等标签下的人们总是带给我们巨大的感动,有躺在抗疫前线的武汉武昌医院的院长刘智明和护士柳帆,有奋战在不同战场的杜家英雄四兄妹,有毅然请战出征的“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东齐鲁”的精英医护团队……语言标签是对个体身份、特征的简要概括,带给个体一种简单而迅速的人际印象,在信息传播中具有典型化、特征化、易于传播、易于记忆等特点。

但是,感动之余,我们还需要警惕语言标签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1

语言标签容易产生刻板印象

语言标签以偏概全、以点代面,是思维的简单化。“李文亮事件”中,从“造谣者”到“吹哨人”,从遭受批判到受到尊崇,个体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因为前后两次被贴上了不同的标签,便引发了截然相反的两次群众态度。这说明,语言标签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节约了公众的认知资源、简化了信息加工过程,但是语言标签传递的信息过于片面,可能产生刻板印象,影响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

2

语言标签可能带来群体偏见,比如种族歧视和地域歧视

语言标签具有类化作用,人们倾向于以相同的态度与行为来对待同一语言标签下的个体。群体偏见(group prejudice)是常见的群体态度,即某社会群体的个体对自己所属内群体(in-group)偏爱和保护、对外群体(out-group)厌恶和贬损的现象。从疫情严重程度来看,“武汉人”、“湖北人”成为疫情重灾区个体的国内标签;“中国人”是病毒发源地个体的国际标签。疫情发生以来,发生了很多由群体偏见引发的极端事件,在纽约某地铁站,戴口罩的华人女子被非裔男子袭击;前往海南三亚过年的李青霞一家被物业找上门“你们是武汉人,不能住在这里”……在这里,语言标签是一道魔咒,被贴上“标签”的个体,都可能受到群体偏见。

3

语言标签可能增大心理距离

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是个体整合多种社会信息后对不同他人与自我关系远近的主观内隐的或外显的)知觉和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常常表现为心理上的吸引或排斥、亲近或疏远。《人物》曾经提到疫情中的“武汉人”旅游归国却无处落脚、个人信息被人肉搜索、网络舆论中被谩骂和唾弃,标签下的“武汉人”被孤立,与他人物理距离被分割的同时,也增大了心理距离。还有,“确诊病例”的标签一旦被贴上,就必须采取物理隔离的手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亲人、朋友之间的相互探视,无形之中也增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那么,如何减弱语言标签的负面效应呢?笔者建议:

1

多方收集、印证信息,弱化语言标签产生的刻板印象

疫情面前,如何客观看待“标签化”下的个体本身?笔者认为,应当充分了解信息传递中语言标签与认知偏差形成的心理机制,实事求是,通过多方收集信息、相互印证地方式去客观看待事物,弱化标签产生的刻板印象,尽可能地规避语言标签的信息匮乏带来的认知偏差。

2

勿将他人一刀切地划分到标签之下,减少群体偏见

群体偏见的来源在于群体划分,应当明白“武汉人”的标签仅仅只是疫情到来时的一种描述手段,而不是人群本质差异的区分标准。武汉有生病的人,北京也有,广州也有。疫情之下,没有一个人是与世隔绝的,也没有一个人是绝对安全的。差异化地对待标签下的“武汉人”,是不理智的行为。去除简单地“标签化”,客观看待他人和他们,保护自己生命健康的同时给予他人尊重和关爱。

3

同心协力,减少与他人的心理距离

物理隔离发生的时候,不应当阻隔心理沟通。处于信息时代,人们可以依靠互联网手段,从千里之外、从大江南北、从医院外、从隔离病房外,送去我们的关心和祝福,告诉他们“我们在一起”,鼓励他们和我们共同面对,一起加油。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才不会因为物理阻隔而日益增大。

4

语言标签容易产生刻板印象

应该明白,语言标签仅仅只是信息传播中的一种工具,不是客体本身。在认识到语言标签作用基础上,还应当增强自身审辩式思维能力,提高甄别信息的能力。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依赖非知觉的加工过程,是指基于充分的理性,使用恰当标准对事物的价值进行评估、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将决定我们“相信什么”和“该如何做”。在信息爆炸时代,面对势如破竹的各类信息,只有提高自己的审辩式思维,使用理性的头脑和思维策略,客观看到信息传播中的“人”和“物”,才能弱化信息传播中“语言标签”产生的负面效应,理智地对待这个世界,更好地对处理个体与他人的关系。

(图片来自“ZJU以理观心”公众号)

作者简介:孟乐,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2018级心理语言学博士生。

文字/孟乐

设计/李琛

 出品/心理学系新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

如何看待疫情时期的语言标签?

人大人心 3-10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内”与“外”

人大人心 3-11


阅读更多

抓住复工复产契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不良情绪对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面对疫情如何避免创伤后应激障碍?

疫情防控战之情绪战(8):无力感的管理

疫情防控阻击战之员工篇:居家隔离如何做好心理保健

哀伤的另一面:痛苦并成长

疫情防控战之情绪战(7):孤独感管理

疫情防控不能松劲的心理科学依据

写作:一种疫情下缓解焦虑和哀伤的自助方式

疫情后续社会心态发展趋势及应对

疫情后续阶段公众的不良社会心态及其调适

肺炎时期的亲情管理

疫情防控战之情绪战(6):倦怠管理

疫情防控阻击战之组织篇:听心理学HR聊聊复工在即的那些事儿

如何理性的应对网络谣言?

疑病及自我调节

抓住疫情防控契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疫情防控战之情绪战(5):怨恨管理

孤独感及自我调节

如何在疫情来临时保护好家中的老人

新型肺炎阻击战中,企业员工应关注三项修炼

一位心理学教师给丈夫的来信

疫情防控战之情绪战(4):社会性抑郁管理

“四分之三现象”——为了顺利度过下一个14天,你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疫情防控战之情绪战(3):无聊情绪的应对

一线抗疫群体心理健康防护建议

高风险医护人员家属的心理防护

疫情防控战之情绪战(2):愤怒管理

少出门、少出门、少出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面对新型肺炎的中庸之道

疫情防控战之情绪战(1):恐慌管理的理性思考

新生婴儿及其家庭在疫情中的身心防护

疫情防控不能忽略的几件心理大事

我们都是一家人——给被隔离的人们更多的关爱

把握住社会心态主阵地,打好疫情阻击战之情绪战

如何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议

疫情之下,莫让孩子染上恐慌

心理指南:被病毒感染后,我们可以怎么做?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官方订阅号

「人大人心」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