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一模崇明区作文范文(3篇)
2016上海一模虹口区作文范文(3篇)
2016年长宁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5篇)
崇明
材料:
拼命想时想不到,不想时答案却走了出来,那是常有的事。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不经意中走出来的答案,一定是以前想过的老问题。所以说,以前想的越深,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机会就越大。
仔细体悟以上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学生作文:
深入与浅出 (一类上 68分)
思想是人类文明最神秘而不可或缺的存在,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也说明了思想之于人类的重要性。而灵感亦是一种奇妙的闪光,其重要意义可以说与思想等价。思想深处能迸发出灵感的恍然大悟,灵感又将指引思想走向更深处,如此循环往复,两者构成了深入与浅出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拼命想时想不到,不想时答案又走了出来。这恰恰就是“深入浅出”的过程。
如果没有长时间推论和演算的过程,阿基米德又如何在洗澡时意外得出浮力的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早已熟记在心的版块形状和地形地貌,魏格纳又如何在察看世界地图时无意发现非洲板块与南美洲版块的完美契合?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在“不想”时发现了真理,而是“拼命想”的状态已经转化成了“不断想”的习惯,思想未曾停止,它不过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瞬间迎接那灵光一现——这才是真正的深入浅出。
纵观人类历史,思想的力量跨越百年时空仍能对社会文明产生巨大作用。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提出“人文主义”的理念,冲击了封建教会的地位,其历史的波澜一直衍伸至数百年后的英法两国启蒙运动,“天赋人权”思想推动着专制政治的解体,理性大旗指引着欧美国家相继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走向现代化。如果没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思想的不断深入,何来工业化现代化的浅出? 负面的例子也不在少数。近代中国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了一系列救亡图存运动,以洋务派为例,“中体西用”的论调注定其改革只能停留于“器物之学”而无法触及最根本的“制度之学”,最终即便是科技进步也拯救不了思想的停滞。洋务运动终在甲午一战的硝烟中宣告破产。然而与之同时期的明治维新却引领日本走上现代化道路,其原因便是福泽谕吉说的那句话:“他们对现代文明视而不见,恋恋于古风旧习。”正是缺失了思想深入这一过程,洋务派领导的改革运动无法得到现代化这一“浅出”的结果。
那么如何达到深入浅出的境界,则是现代人应当思考的问题。正如赵汀阳提倡的“关注心中的困惑”,而雷颐也恰有一言与之呼应:“莫让心灵在黑暗中行走。”实际上,就是呼吁人们保持思考的状态——那既不是“拼命想”也不是“不想”,而是让思考成为日常生活同步的伴随状态,让它时刻保持活力,才不会错过灵感的闪现,也只有习惯了深入的思想,才能由瞬间的浅出而彻悟。正如启蒙运动之余波超越时空席卷中国而产生的共和革命思潮,马克思主义跨越亚欧洲际唤醒了无数无产阶级的斗志„„
人类社会从未停止过进步和发展,因为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人在思考,他们或有张横渠那样“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之信念,或有拉马丁那样“人凭借思考而能变成神”的信仰,总之,思想从未停止。周国平说“思想危机最严重的形态是信仰危机”,今天的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在不断用高科技征服高空与深海、猛兽与珍禽的时候,是否仍然在思考?不论答案是什么,请别停止思想,记得:深入,浅出。
得来仍需费功夫 (一类下 63分)
在绞尽脑汁地思考时,总是想不到答案,但不想时它却走了出来。这一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似乎给了人们一种错觉:凡事皆可得来全不费功夫。
会有此错觉,大抵是人们心中的惰性与现今社会中弥漫的浮夸之气在作祟。无论是网络红人的一举成名还是炒股达人的一夜暴富,诸多事例看似都在印证着这句话。
但请不要忽略,只有经过沉思的老问题,你才有可能在灵光乍现的一刹那,抓住它的答案。网络红人要有他红的资本,炒股达人除却运气更需理论和经验的积累。而且,他们只是极少数。生活中多数的得,究其原因,仍是由于费了功夫。在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得”背后,往往包含着时间与经验的积累。
一只苹果砸中牛顿,于是我们知道了万有引力;伦琴无意中看到的奇特现象,让我们有了X光技术。现象常有,但能够从不经意的现象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这和牛顿与伦琴一直沉浸于自己的实验研究和问题思考中是密不可分的,也只有通过以往的经验才让他们在这看似不费功夫的现象中抽丝剥茧获得了“得”。机会,永远是为有准备的人而设的,正如不经意间的答案定是属于以前想过的老问题。
要有所得,除却积累的功夫,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也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
如今顺风顺水,甚至可谓是行业龙头的阿里巴巴,在其创办之初曾遇三次破产危机。马云的成功,看似只因他的奇思妙想与时代机遇,实则还是要归功于他愿为他的梦想下功夫。正如我们愿为这个问题深思熟虑,苦心研究,才有可能于不久的将来在不经意间得到答案。
由此可见,所谓“得来仍需费功夫”也必是在下过苦功夫的前提之下,才有机会享受这“不劳而获”的喜悦。
然而,对于问题,要想得越深,却也从不意味着我们要一直固执地沉溺于此。若是经过足够的思考仍不得其法,大可暂且将其搁置一边,留待日后的生活给予我们解答。要做到“得来全不费功夫”,还需在费了功夫后学会放下,学会等待,等待“得”的机会。
付出,未必会有令人满意的收获,但收获必是在足够多的付出之后。想要有所得,便得先费功夫。只有在之前想得越深,费的功夫越多,日后“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机会才越大。
想与不想 (一类中 66分)
在做数学题目时,常常有这样的经历,曾经遇到过的一道题目只因在上次思考的基础上深入了一步,答案便出现在眼前。或许这时的我们会懊悔之前没有深入思考一下,就这小小的一步,却能让我们早些尝到成功的滋味。
生活的旅途上充满了各类问题,我们需要主动的思考,探寻其背后的原因。有些问题如数学、语文等学科上的问题,需要主动思考。而有时,我们想努力抓住的那个答案却始终藏在后面,消磨着我们的耐心,考验着我们的意志。或许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精疲力竭,放弃思考,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失败者,未来的某一天,当你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它,经过时光的沉淀,那个苦苦追寻的答案也许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想,是人类的本能,作为存在意识的人,我们天生就有通过现象挖掘本质,满足自己的认识的本能。正是由于我们的思考,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进步。从一万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到如今科学技术充斥着各个角落的信息时代,谁能说这不是人类伟大的思考做出的贡献?
想固然重要,但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如果我们沉溺于思考一个问题而无法自拔,千方百计希望找出那个答案,或许我们会被困在这一问题的牢笼中,思维也会渐渐混乱。因而,在我们想到一定深度却依然看不到答案的影子时,不妨选择暂时不想。有了先前所想的为基础,再加上因经历人事后而愈加开阔、成熟的思维,我们更有可能轻松地发现那一个个答案。如此,我们也便不会被一时的挫折困扰,阻挡我们前行的道路。
前些年的“复旦投毒案”中的林森浩,面对自己的社会交际能力,急于寻求答案,而寻求未果;又加上同寝室同学相对顺风顺水的校园生活,陷于思考的死循环中的林森浩以为自己的生活必将无望,将毒手伸向了同寝室室友,最终成为了社会唾弃的对象。这样的悲剧又何尝不让社会、个人警醒呢?
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我们也因自己会思考而在其他物种面前呈现出高傲的姿态。确实,思考能够让我们的思维不断提升,更好的认识世界。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思考的限度,不能为了找出答案而困在思维的死循环中无法自拔。适时的放弃思考,是为了日后更好的思考。
想与不想是一门学问,于你,于我,都要学会各尽其宜,各得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