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报告摘要
宏观张瑜:经济平稳转段基本已成对于经济:下行风险(如政策紧缩、美国衰退)短期尚无,经济仍有望在服务消费、限额以下消费、资源聚集区地产回暖等因素驱动下继续上行。对于政策:1季度的经济表现降低了5%的目标的实现难度,政策或将更多聚焦经济的结构问题、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方向以及改革与创新。对于资产:继续看多夏秋权益。1季度风格极度偏向TMT,除了ChatGPT为代表的科技突破这一因素外,利润的极度分化(工业企业利润-20%+,软件与电信业收入保持10%左右的增长)可能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3季度,随着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回升,或将有更多板块迎来上行。策略姚佩:AIGC的成交过热与蓝筹的重新审视TMT成交占比超3成,警惕类似交易过热后的回调风险。科技板块交易拥挤,TMT成交额占比33%,处2010年以来94%分位,人工智能占比创新高。成交额占比快速提升,市场情绪短期进入高潮,预期充分演绎,有必要警惕行情后续可持续性,基本面尚不明朗的背景下,对相关板块超额收益的判断仍需谨慎。AIGC相对成交热度已明显过热。参考历史其他主题过热达峰后,半年内或无超额收益。相对成交热度“成交额占比/市值占比”,反映板块能承接的成交体量。AIGC明显过热,相对成交热度创新高,计算机、通信行业指数相对成交热度处2010年以来98%分位,传媒行业指数相对成交热度处100%分位。剩余流动性高位向下,大盘蓝筹占优,行业关注上游资源品、大众消费品、家电。我们维持年度策略《松绑、复苏与通胀-20230102》风格判断:大盘占优,小盘承压。复苏大背景下,决定风格的不是分子端的困境反转,而是分母端的剩余流动性向下。固收周冠南:2023年,债市像哪一年?问题1:基数效应的影响怎么看?参考2021年Q1,基数效应影响下,Q2债市或承压。2021年Q1尽管基数效应下经济数据录得年内高点,但市场对于经济修复的持续性存在较大分歧,投资者普遍认为经济数据对于债券走势的解释力或有下降。但实际情况是经济数据高点无论成因均对市场形成制约,因此仍需关注2023年Q2年内数据高点对债市的扰动。问题2:经济修复期,通胀尾部风险上升,总量宽松是否还可期待?从2019年年末的政策操作看,11月经济数据超预期回升阶段,仍有降息意外落地,其后高层继续表态提振降准预期,政策发力窗口并未因为经济的阶段性企稳而关闭。因此,就当前情形而言,经济修复处于初期阶段,仍不牢固,降准、降息等总量型工具的使用依然可以期待。问题3:经济复苏信号逐渐确立,货币宽松的交易机会有多大?“宽货币”后半段,即使经济修复过程存在波折,总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利好窗口或也较为短暂,如2012年年中,债市上行的拐点早于基本面数据验证时点,降准、降息容易被解读为利多出尽,债市投资者在参与波段交易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止盈。债市策略:Q2关注基数效应,下半年在于经济修复成色。多元资产配置郭忠良:黄金价格上涨在定价什么一季度黄金价格上涨8%,尤其是三月份黄金一度向上突破2000美元,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有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以及美欧银行体系风险驱动下,美债利率的大幅回落,还有三月美联储加息以后,美国金融环境指数回落压低美元。负利率债券规模对黄金的利好体现在黄金作为零息资产的吸引力上。年初至今,全球负利率债券规模的名义市值从0.2万亿美元升至1.8万亿美元。过去五年时间里,黄金的单边上涨行情都是以负利率债券规模扩张为基础。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衰退及其引发的负利率债券规模扩大利多黄金。黄金既可以是美国经济衰退预期下,受益于实际负利率;也可以是欧元区和日本经济衰退预期下,受益于名义负利率,并且后一种场景导致的黄金涨幅更大。当前黄金上涨的定价,不只是包含了美联储转向货币宽松的预期,也包含了欧洲央行和日本的货币政策宽松预期。金工王小川:模型观点多大于空,后市或中性乐观择时:A股模型:短期:成交量模型中性。低波动率模型看多。特征龙虎榜机构模型看多。特征成交量模型看空。智能300模型看空,智能500模型看多。中期:涨跌停模型V2和V3看多。月历效应模型中性。长期:动量模型所有宽基指数看多。综合:A股综合兵器V3模型看多。A股综合国证2000模型中性。港股模型:中期:成交额倒波幅模型看多。基金仓位:本周股票型基金总仓位为93.58%,相较于上周增加了36个bps,混合型基金总仓位75.91%,相较于上周减少了12个bps。股票型先行者基金总仓位为92.70%,相较于上周增加了8个bps,混合型先行者基金总仓位为63.44%,相较于上周减少了25个bps。基金表现:本周股票型基金表现相对较好,平均收益为0.98%。本周股票型ETF平均收益为0.33%。本周新成立公募基金58只,合计募集308.7亿元,其中混合型29只,共募集67.97亿,股票型18只,共募集25.67亿,债券型11只,共募集215.07亿。北上资金:北上资金本周共流入104.65亿,其中沪股通流入53.92亿,深股通流入50.73亿。VIX:本周VIX有所下降,目前最新值为15.93。综合观点:A股择时观点:上周我们认为大盘情绪偏中性乐观,最终本周上证指数上涨0.22%。本周模型整体信号依旧温和看多,因此我们认为,后市情绪或继续中性偏乐观。港股择时观点:上周我们认为港股指数看空,最终恒生指数本周上涨2.43%。本周成交额倒波幅模型信号由空转多,因此我们后市看多港股指数。下周推荐行业为:综合金融、钢铁、交通运输、煤炭、有色金属。非银徐康:年度业绩复盘证券:截至目前共19家券商发布2022年年报。据中证协,行业营业总收入3950亿元(同比-21.4%),净利润1423亿元(同比-25.5%)。边际变化上看,第四季度延续业绩下滑较全年更为明显,19家券商Q4归母净利润合计187亿元(同比-39%)。可能的原因一是债券市场下行,券商自营盘中债券自营占比较高,拖累全年业绩;二是12月新冠疫情扩散蔓延,展业有所停滞。保险:上市险企陆续公布2022年报。人身险行业,在宏观形势严峻复杂、内外部环境均面临挑战的2022年,各大险企新业务价值增速均承压前行,内含价值增速有所下滑。展望2023年,新年以来,后疫情时代人身险代理人渠道正常展业节奏恢复,高质量代理人在开门红中持续发力,转型效果加速兑现,未来新单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地产单戈:新房二手房持续回暖从21城数据来看,本周21城商品房单日平均成交面积同比上升60%,与2021年同期差距仅-10%。从日平均数据来看,本周监测的21个城市商品房日平均成交面积65万方,同比上升60%。从累计数据来看,年初至今21城成交面积3715万方,同比增长7%,21城周度成交面积455万方,环比增长12.5%,同比增长60%。分城市级别来看,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本周成交面积分别为146万方、193万方、116万方,环比分别上升31%、11%、-3%,相较去年同期上升105%、47%、44%。、11城本周二手房成交面积238万方,环比上升13%,同比上升102%。分城市级别来看,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本周成交面积分别为53万方、152万方、33万方,环比分别上升-2.5%、21%、10%,相较去年同期上升102%、55%、132%。
风险提示:1.经济修复超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2.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外疫情反复冲击出口,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3.流动性超预期收紧。4.俄乌冲突进一步扩大。5.本报告中所有统计结果和模型方法均基于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趋势。6.监管政策变化,长端利率持续向下,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宏观 张瑜】
1、总量:综合PMI产出看,经济或将超预期。3月,从综合产出PMI来看,继续上行,达到56.9%,2月为55.6%。考虑到2022年3月综合产出PMI低于2022年2月,这意味着,同比角度,3月经济好于1-2月。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为2.4%,服务业生产指数累计同比为5.5%,从生产法角度估算,1季度GDP有望达到4%,全年实现5%的目标的难度在降低。
2、基建:水泥直供数据反映基建施工走强。
3、服务:线下聚集性活动继续修复中。3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9%,高于上月和上年同期1.3和10.2个百分点。服务业的改善,与线下聚集性活动的持续恢复有关。可以观察五类线下活动。其中,零售、运输、租赁和商务服务、住宿业商务活动指数都高于服务业整体(56.9%),地产销售也在好转中。
4、服务:信息业稳中向好。根据中采解读,“在宏观经济环境趋于改善、政策扶持和行业创新的推动下,以电信运营和互联网及软件技术服务为主的信息服务业恢复强劲增长走势。上述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历经数月60%以下运行后,均升至60%以上。”
5、融资:融资环境大幅好转。观察三个数据。一是BCI企业融资环境指数;二是中采调研数据;三是wind 票据报价数据。
6、需求:订单反馈依然不足。无论是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50%以上的调查企业都反馈订单依然不足。
7、预期:依然不够稳固。
8、出口:尚难言乐观。
9、工业品仍有通缩压力。
10、地产:施工端仍偏弱。一方面,在基建偏强的状况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3月大幅回落,从2月的58.6%降至3月的51.3%。3月从业人员指数低于2020年、2021年同期。另一方面,螺纹钢3月以来的表观需求低于预期。
对于经济:下行风险(如政策紧缩、美国衰退)短期尚无,经济仍有望在服务消费、限额以下消费、资源聚集区地产回暖等因素驱动下继续上行。
对于政策:1季度的经济表现降低了5%的目标的实现难度,政策或将更多聚焦经济的结构问题、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方向以及改革与创新。
对于资产:继续看多夏秋权益。1季度风格极度偏向TMT,除了ChatGPT为代表的科技突破这一因素外,利润的极度分化(工业企业利润-20%+,软件与电信业收入保持10%左右的增长)可能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3季度,随着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回升,或将有更多板块迎来上行。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023年3月31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超预期之下,看十个细节——3月PMI数据点评》。
【策略 姚佩】
TMT成交占比超3成,警惕类似交易过热后的回调风险。科技板块交易拥挤,TMT成交额占比33%,处2010年以来94%分位,人工智能占比创新高。成交额占比快速提升,市场情绪短期进入高潮,预期充分演绎,有必要警惕行情后续可持续性,基本面尚不明朗的背景下,对相关板块超额收益的判断仍需谨慎。典型如:①TMT典型行情:15/1-15/6互联网+、19/4-19/9国产替代、21/10-22/1元宇宙;②消费典型行情:17/9-18/6消费升级、22/11-23/1防疫政策优化,出行链困境反转;③金融地产典型行情:12/11-13/1地产基本面改善带动、14/11-15/1全国地产政策放松、17/112-18/1估值修复;④周期典型行情:16/7-17/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1/2-21/9经济复苏,通胀上行。AIGC相对成交热度已明显过热。参考历史其他主题过热达峰后,半年内或无超额收益。相对成交热度“成交额占比/市值占比”,反映板块能承接的成交体量。AIGC明显过热,相对成交热度创新高,计算机、通信行业指数相对成交热度处2010年以来98%分位,传媒行业指数相对成交热度处100%分位。相对成交热度触顶后,相关板块通常需要时间消化估值,半年内可能无显著超额收益,原因是短期快速上行的高估值没有强基本面快速跟进支撑,典型如新能源22/4-6相对成交热度触及90%分位,中报后获利了结,后续半年内跑输市场;21/10-22/1元宇宙驱动传媒相对成交热度触及100%分位,但缺乏硬件支撑,主题炒作行情未持续;20/7-21/2茅指数相对成交热度突破95%分位,但海外流动性收紧冲击高估值赛道,核心资产持续跑输。对比历史大的主题行情,我们认为当前AIGC处第一阶段拔估值尾声。对比历史上大的主题行情(13-15年互联网、19-21国产替代、20-21双碳),拔估值-回调-冲高三个阶段。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指数涨幅45%,AIGC指数56%,代表个股涨幅150-200%,我们认为已处在拔估值第一阶段尾声。参照历史上大的主题行情,我们认为目前AIGC指数或存在剩余涨幅空间约0-15%,最大回撤点位对应当前指数跌幅可能在8-30%。13-14年互联网行情:政策催化&下游产业扩散&并购宽松,传媒、软件走出独立行情,13/1-14/1互联网指数涨幅220%,14/2-11回撤-26%,回吐前期涨幅37%。19-21年国产替代行情:中美贸易摩擦加速国家安全需求,19/6-20/2半导体指数涨幅80%,20/2-20/8回撤-30%,回吐前期涨幅45%。20-21年双碳行情:20/9首次提出双碳目标,新能源进入新一轮产业周期,20/9-21/2碳中和指数涨幅58%,21/2-21/4回撤-20%,回吐前期涨幅58%。剩余流动性高位向下,大盘蓝筹占优,行业关注上游资源品、大众消费品、家电。我们维持年度策略《松绑、复苏与通胀-20230102》风格判断:大盘占优,小盘承压。复苏大背景下,决定风格的不是分子端的困境反转,而是分母端的剩余流动性向下。未来12个月M2预计高位回落,叠加社融企稳上行,剩余流动性高位回落,小盘风格相对承压。行业配置方面,我们明确看好涨价品种,价格上涨反应真实需求回暖,具体品种包括上游资源品(工业金属、化工)、大众消费(白酒、纺服)、家电。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023年3月26日发布的报告《【华创策略】AIGC已明显成交过热——策略周聚焦》。【固收 周冠南】
参考2021年Q1,基数效应影响下,Q2债市或承压。相似:同为疫后修复年份,同样面临低基数的扰动,数据对于经济修复程度的指示性下降,市场对于未来经济走势的分歧较高。启示:2021年Q1尽管基数效应下经济数据录得年内高点,但市场对于经济修复的持续性存在较大分歧,投资者普遍认为经济数据对于债券走势的解释力或有下降。但实际情况是经济数据高点无论成因均对市场形成制约,因此仍需关注2023年Q2年内数据高点对债市的扰动。问题2:经济修复期,通胀尾部风险上升,总量宽松是否还可期待?参考2019年,若经济修复面临挑战,下半年宽松依旧可期。相似:(1)“宽信用”政策铺垫时间较长,“稳信用”向“宽信用”推进,经济阶段性修复的信号出现。2019年“宽信用”政策发力开始于2018年下半年,当年3月与年末均出现经济阶段性改善的信号;当前“宽信用”的不断推进同样是2021年年末以来“宽信用”政策的延续,经济复苏信号得到初步验证。(2)分别处在2018年和2022年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后程,外需走弱的压力有所加大。启示:从2019年年末的政策操作看,11月经济数据超预期回升阶段,仍有降息意外落地,其后高层继续表态提振降准预期,政策发力窗口并未因为经济的阶段性企稳而关闭。因此,就当前情形而言,经济修复处于初期阶段,仍不牢固,降准、降息等总量型工具的使用依然可以期待。问题3:经济复苏信号逐渐确立,货币宽松的交易机会有多大?参考2012,即使总量宽松加码,利好或也相对有限。相似:“宽货币”窗口维持,经济、信贷实现开门红,“宽信用”后续推进效果仍是重要观察项。2012年年初,基本面呈现“由弱转强”的态势,当前情况与之较为类似,“宽信用”信号开始出现,但经济修复的持续性仍待观察。启示:“宽货币”后半段,即使经济修复过程存在波折,总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利好窗口或也较为短暂,如2012年年中,债市上行的拐点早于基本面数据验证时点,降准、降息容易被解读为利多出尽,债市投资者在参与波段交易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止盈。债市策略:Q2关注基数效应,下半年在于经济修复成色(1)年初以来经济修复的信号初步确认,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叠加基数效应在二季度或产生数据高点,经济修复逻辑无法证伪,基本面对债市形成制约,长端品种或有上行压力。(2)下半年利率走势取决于经济修复状况,突破震荡市需要经济数据实现支撑。若央行配合经济修复进行降准、降息,大概率利好空间也较为有限。我们依然强调震荡市场,票息策略是债市投资的更优解。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023年3月31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固收】2023,像哪一年?》。【多元资产配置 郭忠良】
一季度黄金价格上涨8%,尤其是三月份黄金一度向上突破2000美元,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有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以及美欧银行体系风险驱动下,美债利率的大幅回落,还有三月美联储加息以后,美国金融环境指数回落压低美元。这些风险已经被计入到黄金的价格中,其中最明显表现是黄金和美元的同向上涨再现。除了上述的原因外,还要注意到另一个利好黄金的因素:负利率债券规模,其对黄金的利好体现在黄金作为零息资产的吸引力上。年初至今,全球负利率债券规模的名义市值从0.2万亿美元升至1.8万亿美元。过去五年时间里,黄金的单边上涨行情都是以负利率债券规模扩张为基础,2021年负利率债券规模下行,即使美国的实际利率跌至40年低位,黄金的表现也是乏善可陈。因而黄金价格上涨不一定和美国经济衰退绑定,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衰退及其引发的负利率债券规模扩大,也是利多黄金的。2016年以来的经验是,黄金既可以是美国经济衰退预期下,受益于实际负利率;也可以是欧元区和日本经济衰退预期下,受益于名义负利率,并且后一种场景导致的黄金涨幅更大。所以当前黄金上涨的定价,不只是包含了美联储转向货币宽松的预期,也包含了欧洲央行和日本的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并且如果这两家央行更早的转向宽松/加码宽松,负利率债券规模会以更快的速度上行,继续推高黄金,否则黄金价格的上涨就面临压力。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023年4月2日发布的报告《Riders on the Charts:每周大类资产配置图表精粹》。短期:成交量模型中性。低波动率模型看多。特征龙虎榜机构模型看多。特征成交量模型看空。智能300模型看空,智能500模型看多。中期:涨跌停模型V2和V3看多。月历效应模型中性。综合:A股综合兵器V3模型看多。A股综合国证2000模型中性。本周股票型基金总仓位为93.58%,相较于上周增加了36个bps,混合型基金总仓位75.91%,相较于上周减少了12个bps。股票型先行者基金总仓位为92.70%,相较于上周增加了8个bps,混合型先行者基金总仓位为63.44%,相较于上周减少了25个bps。本周股票型基金表现相对较好,平均收益为0.98%。本周新成立公募基金58只,合计募集308.7亿元,其中混合型29只,共募集67.97亿,股票型18只,共募集25.67亿,债券型11只,共募集215.07亿。北上资金本周共流入104.65亿,其中沪股通流入53.92亿,深股通流入50.73亿。A股择时观点:上周我们认为大盘情绪偏中性乐观,最终本周上证指数上涨0.22%。本周模型整体信号依旧温和看多,因此我们认为,后市情绪或继续中性偏乐观。港股择时观点:上周我们认为港股指数看空,最终恒生指数本周上涨2.43%。本周成交额倒波幅模型信号由空转多,因此我们后市看多港股指数。下周推荐行业为:综合金融、钢铁、交通运输、煤炭、有色金属。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023年4月2日发布的报告《择时模型温和看多,后市或中性偏乐观》。【非银 徐康】
证券:截至目前共19家券商发布2022年年报。据中证协,行业营业总收入3950亿元(同比-21.4%),净利润1423亿元(同比-25.5%)。边际变化上看,第四季度延续业绩下滑较全年更为明显,19家券商Q4归母净利润合计187亿元(同比-39%)。可能的原因一是债券市场下行,券商自营盘中债券自营占比较高,拖累全年业绩,全行业重资本业务收入260亿元(同比-36%);二是12月新冠疫情扩散蔓延,展业有所停滞。头部券商业绩稳健性较高,前十券商归母净利润合计207亿元(同比-18.4%),其他券商净亏损20亿元(去年同期53亿元)。主要原因是头部券商自营盘稳健性更高,头部券商重资本业务收入239亿元(同比-19.8%),中小券商重资本业务收入20亿元(同比-81.4%)。①广发证券:22Q4扣除其他业务成本后,营业收入75亿元(同比+3.5%),增速位居行业第一;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19.9%),增速位居行业第二。原因一是投行业务快速修复,投行业务收入1.7亿元(同比+89.3%);自营盘中权益自营占比较高,受益于市场行情上行,重资本业务收入28.7亿元(同比+17.0%)。②华泰证券:22Q4扣除其他业务成本后总营收78.2亿元(同比-6.8%),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40.2%),绝对值增长9.5亿元。原因:信用减值损失去年Q4为10.1亿元,今年Q4转回0.9亿元,带来11亿元净利润空间;重资本业务收入30.8亿元(同比-2.1%),稳健性较高;汇兑净收益1.9亿元,去年为-1.8亿元,带来3.7亿元净利润空间。③国泰君安:22Q4扣除其他业务成本后总营收79.6亿元(同比-3.2%),归母净利润31.5亿元(同比-6.4%)。主要原因是重资本业务收入38.4亿元(同比+8.7%),自营盘实现盈利。保险:上市险企陆续公布2022年报。人身险行业,在宏观形势严峻复杂、内外部环境均面临挑战的2022年,各大险企新业务价值增速均承压前行,内含价值增速有所下滑。2022年,友邦/国寿/平安/太保/新华内含价值分别达到712.02亿美元/12305.19/14237.63/5196.21/2555.82亿元(其中友邦为内含价值权益),增速对应-2%/+2.3%/+2.0%/+4.3%/-1.3%;实现新业务价值30.92亿美元/360.04/288.20/92.05/24.23亿元,增速对应-5%/-19.6%/-24.0%/-31.4%/-59.5%(其中友邦按固定汇率计算)。新单表现上,友邦/国寿/平安/太保/新华对应增速分别为-4%/+5.1%/-12.4%/+35.8%/-7.0%,太保/国寿表现显著优于同业,体现其代理人改革已经步入兑现阶段;新业务价值率上,由于健康险市场需求低迷与疫情冲击下居民对储蓄险需求上升,各大险企新业务价值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友邦/国寿/平安/太保/新华分别-2.4/-6.0/-3.7/-11.9/-7.4pct至57.0%/19.5%/24.1%/11.6%/5.5%。财产险行业,人保/平安/太保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854.34/2980.38/1703.77亿元,同比+8.3%/+10.4%/+11.6%;综合成本率分别达到97.6%/100.3%/97.3%,同比-1.9/+2.3/-1.7pct。车险方面,新能源车持续贡献增量,疫情影响下出行减少降低赔付率,行业车险实现量质齐升,人保/平安/太保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711.60/2012.98/979.92亿元,同比+6.2%/+6.6%/+6.7%,综合成本率达到95.6%/95.8%/96.9%,同比-1.7/-3.1/-1.8pct。非车方面,人保/太保在责任险、健康险、农险等领域均表现较好,平安则由于保证保险与责任保险导致盈利承压。资产端表现上,由于2022年前三季度权益市场震荡、利率市场亦承压明显,投资扰动显著,友邦/国寿/平安/太保/新华分别实现总投资收益率1.1%/3.94%/2.5%/4.2%/4.3%,同比-3.3/-1.04/-1.5/-1.5/-1.6pct;净投资收益率4.2%/4.00%/4.7%/4.3%/4.6%,同比+0/-0.38/+0.1/-0.2/+0.3pct(各家口径存在差异)。展望2023年,新年以来,后疫情时代人身险代理人渠道正常展业节奏恢复,高质量代理人在开门红中持续发力,转型效果加速兑现,未来新单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财产险行业,随着购车补贴政策层面调整、电车销量驱动,汽车销量的回升有望重新驱动车险发展景气度;非车方面,随着社会生产恢复,责任险、保证险等风险有望降低,促进成本端改善。资产端方面,经济复苏基调下,权益市场有望进一步向好发展,地产融资利好提供配置机会,但需谨慎关利率上行风险。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023年4月2日发布的报告《非银行金融行业周报(20230327-20230331):自营稳健性是券商业绩关键,预计保险行业拐点将至》。【地产 单戈】
从我们监测的21城数据来看,本周21城商品房单日平均成交面积同比上升60%,与2021年同期差距仅-10%。1)从日平均数据来看,本周监测的21个城市商品房日平均成交面积65万方,同比上升60%,即使与2021年市场上行期数据对比,仅下滑10%,与2019年基本持平。2)从累计数据来看,年初至今21城成交面积3715万方,同比增长7%,其中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建面1001万方,同比增长9.5%,监测的6个二线城市商品房成交建面1713万方,同比增长-0.4%,11个三四线城市商品房成交建面1001万方,同比增长19%。
21城周度成交面积455万方,环比增长12.5%,同比增长60%。1)分城市级别来看,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本周成交面积分别为146万方、193万方、116万方,环比分别上升31%、11%、-3%,相较去年同期上升105%、47%、44%。2)一线城市中深圳成交面积19万方,同比增长564%,而上海由于一批次新房供应量较小,成交面积36万方,同比增长34%;二线城市苏州、三线城市温州商品房成交同比增长129%、207%。
11城本周二手房成交面积238万方,环比上升13%,同比上升102%。1)分城市级别来看,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本周成交面积分别为53万方、152万方、33万方,环比分别上升-2.5%、21%、10%,相较去年同期上升102%、55%、132%。2)一线城市中深圳成交面积9.6万方,增长明显,二线城市青岛、南京、成都、杭州二手房同比增速较高。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023年3月28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地产】双部委发文支持商业地产REITs,新房二手房持续回暖》。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