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20年12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书摘】《耍聪明的中国人》| 聪明就是不守规则

石之轩 罗伯特议事规则 2020-08-20

《耍聪明的中国人》


石之轩 著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9-11。


---

看中国历史,能感觉到,凡聪明总是与自私联系在一起,总是与损人利己联系在一起,聪明人的格言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聪明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破坏规则与制度,通过这种破坏为自己获取私利。

---


第二章 聪明崇拜


二、聪明就是不守规则


P12

由于老实人不甘心总做被人欺负捉弄的老实人,拼命地向聪明人学习,刻意仿效、模拟聪明人的言行举止,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聪明人遍天下的奇观,以致熙熙攘攘、南来北往、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人,几乎无一不是聪明人。

 

聪明人走路,自然喜欢走捷径,因为两点间直线距离最近,捷径最省脚力,至于脚下的花花草草,反正又不是自家的,踩了就踩了。

 

聪明人过马路,不管红灯还是绿灯,抬脚就走,这样才最节省时间,并且警察对闯红灯的行人无可奈何;聪明的司机在没有摄像头与交警的监督时,对闯红灯也是满不在乎,无人监督,闯了还不是白闯。

 

上公共汽车,如果没有铁护栏或者志愿者在旁边监督排队,就会争抢上车,谁的力气大谁会抢谁就先上,自觉排队的规则无人理睬——当然,也不是完全无人理睬,只不过遵守这个规则的人往往是最后上车。

 

在银行取款存款,如果银行没有分号器的话,就设定了“一米线”规则,即当别人在窗口办理存取款业务时,排在他后面的人要停留在一米之外,以保证存取款人的密码安全钞票安全。不过实际情况往往是至少有两个人硬挤在存取款人的左右,因为这样的位置最具优势,正在存取款的人刚一办完业务,自己立刻就能抢占窗口。

 

一般的城市都有规定:不能在街道上随地乱扔杂物垃圾,城市的街道上,也都有垃圾桶、果皮箱,以方便行人,但如果没人监督的话,行人会将瓜子皮、香蕉皮直接扔到路上,因为这样更方便。

 

欠债还钱,是一条非常古老的规则,不过,近些年这个规则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商业交往中,相互拖欠已经普及得人见怪不怪了,即便是有钱也尽量不还,能拖一天是一天,多拖一天,自己手中的流动资金就宽裕一天。

 

通过这些现象可以看出,所谓的聪明,就是不守规则或者破坏规则,并因此而给自己带来好处,这个好处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按道理这种聪明非常低级,因不守规则而获利也应该遭人鄙视,但现实中不守规则的人是如此之多,他们理直气壮地不守规则,以不守规则为荣,那些守规则的人反而遭受嘲笑和白眼,像个怪物一样被大众孤立,成为异类。


P13

网上读书园地的Gjqdzzh先生曾经做过一个“人为什么不守规则”的调查,其中的回答五花八门,简要摘录如下:

 

流云小驻:我认为是诚信的缺失。如果别人不遵守,自己就要承担遵守的风险。如果大环境下诚信缺失,那遵守规矩的反而被孤立,成为“异类”。在大多数人不遵守规则时,遵守规则的人就要吃亏。

 

个人是希望有规则可遵守并执行,这样大家都活得简单些,快乐些。

 

Gjqdzzh:要求人们遵守规则,存在太多道德的说教,而为信仰陨落的现代人所鄙弃。致使如今的国人大多相信关系、金钱,而不愿去相信规则。这是现代中国规则之治无法实现的主要原因。只有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是通过遵守规则而获得、并且舍此别无他途时,规则才会重获生命力。

 

信春鹰:在我们的历史文献和文化遗产中,制定规则者玩弄规则的事例被用来证明智慧,躲过法网是最重要的处世之道。

 

西方用苏格拉底饮鸩自尽的故事证明他对规则的尊重,中国人从中看到的是迂腐。我们自豪的故事是曹操军法严明,但是可以“割发代首”,既表现了法律的威严,也表现了网开一面,只有中国人才有此绝招。

 

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总有一个规律,赢家都是以“智”取胜,“智”表现为狡猾,所谓“兵不厌诈”是也,两军相对,你死我活,没有规则可言。与此相对照,西方历史上的战争,特别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特别讲究规则。如何击鼓开战、如何布阵、如何进攻、如何鸣金收兵等等,均有严格规定,双方必须遵守。甚至个人之间矛盾的处理,也表现了对规则的不同态度。

 

在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一日百战”,钩心斗角,杀人不见血。西方讲究决斗,两个带着致命武器的人为了利益或者名誉公开杀个你死我活,决斗之前要宣誓,表明自己不用阴谋暗箭。看外国电影中决斗的场面,总有自己支持的一方,心里希望他机灵点,49步就回头向对方开枪,可他偏偏按规则走50步,一个迟疑,结果被对方打死了。


P14

我喜爱的诗人普希金就死于与一名法国男爵的决斗,这曾经是我心里的一个结:这个天才为什么这么傻?有一次和同事笑谈至此,看法不谋而合,看来我们都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中国的文明史上,各种治国学说主张不同,但重“术”轻“法”是共同的。对人物的评价也表现了这种倾向,即讲规则者败,不讲规则讲谋略者成,成者王侯败者贼。在这样的文化导向之下,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从小就盘算着怎样凌驾于规则之上或游离于规则之外。结果是时光进入21世纪,建设法治国家早已成为治国方略,但我们看到的不是遵守游戏规则,而是把规则当游戏:三个人以上的排队就会有人加塞、“闯红灯”成为经验和美谈等等。对没有机会从偷税漏税等富人的游戏中获得精神和物质满足的普通人来说,破坏排队或者交通秩序虽然不能带来更大的好处,但至少也能满足一种心理。这可能是导致普遍破坏规则现象的一个原因。

 

hero8151:规则到底是谁定的,符合普通大众的利益吗?如果没有,为什么要遵守它?

 

牟传珩:(规则)是一种平衡,一种不断被打破的平衡状态。我们从以往的历史中可以看到:仿佛是富人们(棋盘的拥有者)在与穷人们下棋,或者是统治者们在与被统治者们下棋。当富人们或者统治者们输掉了棋子的时候,他们就想凭借拥有棋盘的优势掠夺棋子。当穷人们或被统治者争辩道:“请遵守规则!”富人们或统治者便扯起棋盘吼道:“去你的规则,棋盘是我的!”于是棋盘的拥有者便拿走棋盘,与另一些人下棋,并不断地从掠夺棋子中获得满足。直到所有的穷人或被统治者输得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们便夺过棋盘,撕得粉碎说:“去你的棋盘,你们可以否认规则,我们也可以毁掉棋盘。”于是秩序就破坏了。


P15 

Xlmnul:规则是为了降低总的交易成本。

不遵守规则是为了获得额外的交易利益。

 

调侃: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够出去。看到别人不遵守规则,就会想“他可以不遵守,为什么我必须遵守”,所以规则被破坏与被打压,如果不予去除,久而久之,社会里就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规则可言的螃蟹了。

 

Gxxg:规则永远是给守法者定的!

规则永远都是相对的!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规则永远跟不上欲望的步伐。

 

这个调查,对不守规则原因的回答五花八门,但有一点,就是大家都承认不守规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并且,没有人为不守规则感到难堪或者羞耻。



第三章中国人的聪明是这样炼成的

 

一、聪明的源头

P18

聪明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好像有点奇怪,不过将这个问题分解开来,变成好几个问题,就不奇怪了。中国人的聪明为何大多体现在人际关系领域?这种聪明是因什么原因萌芽、生根并疯长的?持续几千年的聪明,是否有某种内在的动力?

 

先哲庄子曾经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他说:“马,生活在陆地上,吃草饮水,高兴时脖颈交摩,生气时相互踢撞,马的智巧就是这些了。可等到后来把车衡和颈轭套在它身上,把辔头戴在它头上,马就会侧目怒视,僵着脖子抗拒轭木,暴戾不驯,或诡谲地吐出嘴里的勒口,或偷偷地脱掉头上的马辔。所以,马的智巧竟能做出与人对抗的态度,这完全是伯乐的罪过。上古赫胥氏的时代,黎民百姓居处不知道做些什么,走动也不知道去哪里,口里含着食物嬉戏,鼓着吃饱的肚子玩耍,人们能做的就只是这些了。等到圣人出现,矫造礼乐来匡正天下,标榜高不可及的仁义来慰藉天下百姓的心,于是百姓便开始千方百计地寻求智巧,争先恐后地追逐私利,聪明一经启动,就难以终止了。这也是圣人的罪过啊!”

 

按庄子的说法,是圣人造了规则,用规则来约束老百姓,因为圣人的规则是超高标准的,百姓们达不到那个标准,于是就想办法避开规则、变通规则或者对规则阳奉阴违,这样一动脑子,各种办法都有了,人自然也就变聪明了。庄子的意思很明白:人的聪明是在与圣人的较量、斗争中产生的。

 

P19

在庄子之前,中国的圣人就是尧、舜、禹、汤、文王、武王这些人了,那时孔子还仅仅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个,没有人承认他是圣人,因此庄子口中所称的“圣人”,应该就是尧、舜、禹、汤等人,这几个圣人的言论事迹流传下来的不多,他们圣在何处知之不详,但他们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全是首领人物,相对于其他人来说,他们是高高在上的。

 

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订了规则,而下面的人用自己的聪明来对抗规则,这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一个可能:这些规则不公平,很可能它只限制下面的人,而不限制首领,下面的人以这种限制为苦,这才不得不开动脑筋,想尽办法破坏、变通规则,对规则阳奉阴违。

 

如果联想到在中国的古代,“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直是一种理想,一直没能变成现实,那么,上面所说的可能就很接近真相了。庄子先生特意用马的勒口、辔头来比喻规则,想来也是有深意的,暗示着那些规则将圣人以外的人当马看待,于是用规则做辔头,让大家听指挥,用勒口做规则,让大家不许乱说话。“圣人”当初做规则,其原意想来只是为了方便驱使众人,并钳制众人的耳目口舌,以便自己的统治长治久安,可他们始料不及的是,他们限制众人的规则,竟开了中国人聪明的先河。

 

遥想远古时代,在规则还诞生不久的时候,那时民风还相当淳朴,老百姓的智力还不是特别发达,大部分百姓还是规规矩矩遵守规则的,不然的话,“画地为牢”这个词就不会流传下来。按照传说,那时候人犯了罪,当官的在地上画个圆圈,说那是牢房,推犯人进去,不许他私自出来,犯人就真的以为那圆圈是牢房,乖乖地待到里面,不敢出来了。那时候,这个圆圈很神圣,虽然它只是一个虚拟的牢房,但百姓心甘情愿受其束缚,这圆圈就和铜墙铁壁的作用一样了。

 

但至少到了庄子生活的时代,百姓就已经非常的聪明,画地为牢显然已经不可能了,其他规则也应该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破坏、变通。旧的规则不行了,圣人只好再立新规,新规在严谨性、执行时的督察、犯规后的处罚等方面,肯定要吸取旧规的经验教训,让众人难以破坏、变通。

 

P20

可惜的是,世上没有破坏不了的规则。只要有足够的聪明和胆量,越严谨的规则,对想破坏它的人来说,越是智力上的挑战,或许大家短时间没想到用什么办法来破坏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总有一天会找到的。就这样,圣人订规则,众人破坏规则,在不断的循环中,圣人与众人的智力都在不断地提高,于是,中国人便越来越聪明了。

 

二、是什么人首先破坏规则?

 

说有了规则,众人都破坏规则,这个说法虽然是事实,但明显不准确。破坏规则,不可能众人一开始就万众一心,都去破坏。对于制定规则的圣人,众人还是有相当的畏惧情绪的,另外,对芸芸众生的老百姓来讲,即便规则不很公平,如果大部分人都遵守这个规则,那老百姓还是会忘掉或者忽略规则的不公平,一心一意遵守规则的。中国的百姓是最能忍受的,不公平的规则、规则之外的特权阶层,在古代,绝对在百姓的容忍范围之内。

 

所以首先起来破坏规则的,不会是普通的百姓,而应该是介于圣人和百姓之间,比圣人的地位低,而比百姓的地位高的人物,比如诸侯阶层、类似于诸侯的封疆大吏,以及其他握有实权的人物。

 

在规则还没被破坏之前,普通百姓如果首先犯规,立刻便会遭到惩治,这点是毫无疑问的。而诸侯、大吏犯规,则不会这样,这是因为:

1. 诸侯大吏比老百姓的力量大得多,惩治他们比较难。

2. 诸侯大吏本身就肩负着惩治犯规的任务,自己当然不惩治自己了。

3. 诸侯大吏由于身居高位,对形势的了解比百姓要清楚得多,他们会在犯规的时间上有所选择,选择在朝廷暗弱或其他难以惩治他们的时间里。

 

当然,诸侯大吏也不会一窝蜂地去犯规,首先犯的,必是诸侯大吏中的牛人、强人,当然也是聪明人,他们先犯,然后其他诸侯大吏跟进,接着小官小吏学样子,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轮到老百姓来犯规。等到老百姓也敢犯规的时候,那规则就早已被破坏得面目全非,声名狼藉了。

 

P21

以现在的某些现象为例,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当交警站在岗位上,满街的车辆都循规蹈矩行驶,此时,敢于不守规则闯红灯、越双黄线的,是那些强势人物的车,是那些强势单位的车,交警对这些车无能为力,只好听之任之。

 

某些地方规定开会时,与会者必须关掉手机,或者将手机调至振动状态,以免手机铃声影响会议,不过,往往是台上就座的领导的手机最先响起来,接着,下面的铃声就此起彼伏了。

 

一个像样的公司,总有许多规章制度,比如考勤制度、上班纪律、请销假制度等等,一般来说,公司的领导层都在这些制度之外,这些制度纪律只是给普通员工制定的。

 

一个家庭,孩子在上学之后,父母往往给他讲好多道理,比如好好学习、尊敬老师、不能恃强打别人等等,不过,能恃强打别的小朋友的孩子究竟是少数,而动手打子女的父母却屡见不鲜。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首先破坏规则的,一定是强势人物。强势人物破坏规则的事情已不再是秘密之后,规则的神圣性、权威性就消失了,此时的普通人对规则不再敬畏,破坏、不遵守规则的现象也就遍地都是了。

 

三、平等欲望 — 破坏规则的多米诺效应

 

普通百姓犯规,在最开始,也不是一拥而上都犯,相对来说,老百姓比较胆小,就是明知上层的人不把规则当回事,他们也会想:“人家是有权有势的呀,人家犯了不要紧,可我们犯了,那就有麻烦了,先等等看吧。”

 

等待的结果是,百姓中间的强人、牛人首先犯规,因为犯了规则,就在与同类的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就像百米赛跑,规则是必须站在起跑线后,否则就是犯规,强人、牛人却使劲朝起跑线前边站,这样在竞赛中当然会处于优势,把那些守规则的人甩在后边。不过他们一犯规,其他人会抢着犯规的,不然就不公平。

 

P22

中国人很爱讲公平,其实人生来就是不公平的,有的人生在豪门大宅,一生下来就锦衣玉食,有的人生在荒村野店,一生下来就啼饥号寒,他们之间哪有公平可言,所以人们要求的公平,只是在规则面前的平等地位。

 

公平不是平均,不是消灭差别,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本来就是无法消灭的,有强壮与瘦弱的区别,有英俊和丑陋的区别,有富裕和贫穷的区别,还有智商高低上的区别、家庭环境的区别,如此等等。这些差别无法平均,更无法消灭,因此人能够要求的,只能是在规则面前的公平地位。但是这种公平似乎从来也没有真正实现过。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理想,反映了国人对公平的强烈渴望,不过强悍如商鞅,在变法时遭遇到秦国太子犯法的情况,也不敢给太子治罪,只能把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公孙贾拿来折辱一番,即使如此,太子掌权之后商鞅也免不了五马分尸的下场。曹操行军,下令军中不许践踏庄稼,否则一律斩首,可惜他自己首先犯了,最后他以发代首,割了头发就完事了。这本来是不遵守规则,可曹操割发,表达了遵守的意向,便感动得三军儿郎一体凛遵军令。

 

曹操以发代首的故事作为佳话,一直流传到如今,这个故事能流传久远,说明大部分的特权阶层连“以发代首”这类象征性遵守规则的事也不愿做,如此这般,规则没有权威性,更谈不上神圣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于是,在圣人订出规则之后,就引发了破坏规则的多米诺效应:估计是圣人的子女亲眷先破坏,没人敢管,或者是诸侯与封疆大吏先破坏,没人敢管,接着诸侯与封疆大吏的子女亲眷破坏,还是没人敢管,或者有人敢管,但是管来管去没有结果、不了了之,于是次一级的官员也就大着胆子破坏规矩了,一层一层地下移,最后的结果是,最底层的老百姓群起破坏,视规则如无物。就像俗话说的“墙倒众人推”,大众蜂拥而起推墙的时候,再怎么坚固的墙也要倒塌。

 

从一个规则出台到完全被破坏掉、无人遵守,可能很快,几年时间就弄得这个规则体无完肤,也可能很慢,得几十年几百年的时间。规则不断地被制定出来,又不断地遭到破坏,几千年来这样反反复复,就形成了一个恶果:人对破坏规则已经形成了习惯,变成了一种惯性,人的聪明已经根深蒂固,如有规则出台,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能避过它、如何能变通它、怎样能破坏它。就是说,作为规则应该有的威严、神圣,已经没有人相信了,整个规则体系的信誉已经丧失。

 

P23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人们对规则强调的那些内容已经嗤之以鼻,知道那是假的,装装样子而已,甚至连制定规则的人也不相信会有人遵守它。现在的某些单位制定工作制度,连起草制度的人也不相信它会起作用,在起草之初,就知道这制度只不过是摆摆样子,其作用,除了向上级、向外来的人表示本单位管理很正规、有章可依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很多单位的领导在制度起草出来之后,还煞有介事地让大家讨论,可实际情况是,不管制度订得好还是坏,很少有人提意见,大家知道提了也白提,另外,大家也根本没打算遵守它,也根本不相信这些制度会被严格执行。

 

没有人相信规则,可每个人心中又希望平等,那么,只能凭“聪明”来走邪门歪道了,人人都走邪门歪道,所谓的规则,就只能挂在墙上与灰尘做伴了。

 

四、不能吃— 将规则彻底踩踏在脚下

 

在规则体系已经倒塌、公平公正难以靠制度保障的情况下,虽然普通百姓心中还存着公平公正的幻想,但靠个人微薄的力量是难以达致公平公正的,这时候,普通人能做的,就是首先别让自己吃亏。

 

不能吃亏,不愿意吃亏,当然有人性自私的因素在内,但也不全是因为这个。想一想,因为自己遵守规则而吃亏,而别人因为不受规则而得利,这种情况如果反复出现,那让人多憋气呀,让人多不服气呀,在这种情况下,人不聪明起来破坏规则,简直就觉得自己不可救药,连自己也难以原谅自己。

 

如果一个小伙子乘公共汽车,从来不抢不挤,因此也从来坐不上座位,而他的同伴因能抢能挤而每每坐上座位,并且他们拼命地嘲笑小伙子的迂腐不开窍,那么,这个守规则的小伙子能坚持多长时间呢?

 

没坐上座位,这事情很小,即便吃亏,也是小亏,如果是关系重大的事情,可能那个守规则的小伙子吃一次亏,就感觉窝囊透顶了。比如这个小伙子在行政单位工作,与伙伴们一样,他也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能够进步,在某一天职务提升。他很守规则,只是努力工作,既不跑官、要官,也不行贿、拉关系,可其他人不这样做,其他人不但行贿拉关系,而且动用同学、同乡、亲族的力量融通关系。若干年之后,当伙伴们纷纷提升,而守规则的小伙子不但未能提升,反倒要受那些不守规则的人领导,听他们的指教,这时候,这个小伙子会怎么想?

 

P24

如果这个小伙子守了一辈子规则,却吃了一辈子亏,事事都落在人后面,那么当他两鬓斑白之后,他一定会给他儿子说:“你要成功,要出人头地的话,那就切记,绝不能守规则,绝不能相信规则上说的那些话,那些话只是骗老实人的空话假话。”

 

不能吃亏很容易就演化成了要占便宜的心理。没有了规则,遇到利益,人是凭争抢去获取利益,争抢的人一拥而上,心中可能想的是:“大家都抢,我不抢就太吃亏了。”可抢够多少才算不吃亏?每个人的心中并没有底,很可能抢着抢着就抢得多了,超出别人很多,无意中占了便宜,这时的情景极可能是:占了便宜的人有点不好意思,甚至有点尴尬,毕竟他占便宜就意味着其他人吃亏,但别人怎样看待呢?我想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无意占便宜而确实占了便宜的事,此时别人眼中除了嫉妒外,还有说不尽的羡慕,而仅仅这种羡慕,就足以鼓励人继续占便宜的心理了。

 

在心理上,“不能吃亏”与“要占便宜”的心理状态非常近似,前者极容易就演变成了后者。两者虽然在道理上大不一样,前者是要向别人看齐,在利益上不能落后于他人,这含有公平的意思,后者却是在利益上要比别人多分一杯羹。但在心理上,这二者却是承前启后的,有了不能吃亏的想法,很快就会产生尽量多占便宜的欲望,只有尽可能地多占便宜,才能巩固“不吃亏”的成果。对一个人来说,他不可能保证时时、事事自己都能做到绝不吃亏,那么,如果有可能,多占点便宜,下次即便吃点亏,心理上也能平衡。

 

不吃亏与占便宜就这样拉起手来,成为一对孪生姊妹。而要占便宜,就是对规则进行更进一步的破坏,成文的规则已经被破坏了,那么,就破坏不成文的规则,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约定俗成的准则、许多行业的行规、许多良善风俗也难以幸免,被要占便宜的人肆意破坏。

 



内容简介:

  放眼世界,中国人的“聪明”,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舍我其谁!

曾经有人激愤地说过:“中国的任何事都是坏在太聪明上了。”中国人聪明到了什么程度呢?柏杨说:“聪明到被卖到屠宰场的时候,还拼命讲价钱,多赚了五块钱,就心花怒放。”


  本书是作者几十年的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现实案例、市井传说及历史故事,揭露了中国式的聪明密码:凡聪明总是与自私联系在一起,总是与损人利己联系在一起。聪明人的格言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本书同时也指出,聪明已经成为中国大国崛起最大的绊脚石,成为和谐社会和人民幸福的公敌。


  这是迄今对中国人聪明基因最系统的研究,也是揭露得最彻底、最不留情面的一本书。老实人看了会称快,普通人看了会脸红,聪明人看了则会害怕。

  本书将聪明人所有的手段和本领公之于天下,让我们不再害怕聪明人,因为我们知道怎么对付他们。


作者简介:

石之轩(西安隐士)

1962年生于西安。

二十年来熟读文史,多有心得。

着笔论史,多从细处入手,管窥风貌,为一特色。

至今读史笔记,数百万余字。

自诩“民间史学家”。

著有《黄花赋》、《假如光绪不死》等。



目录

 

自序中国人的聪明密码- 001

 

第一部分 绝世聪明是如何炼成的

 

第一章 聪明人与老实人- 002

一、变味的聪明-004

二、聪明人与老实人-006

 

第二章 聪明崇拜- 009

一、模仿、学习、变本加厉-009

二、聪明就是不守规则-012

三、久在芝兰肆,不闻其香-015

 

第三章 中国人的聪明是这样炼成的- 018

一、聪明的源头-018

二、是什么人首先破坏规则?-020

三、平等欲望--破坏规则的多米诺效应-021

四、不能吃亏--将规则彻底踩踏在脚下-023

 

第四章 中国人真的不守规则吗?- 025

一、强者为王规则-026

二、实利规则-029

三、关系规则-032

四、交换规则-035

五、面子规则-039

六、不管闲事规则-041

七、秩序规则-043

 

第五章 实用规则--个体的生存智慧- 046

一、家天下:家的模式,天下的大小-047

二、家天下的原则:实用规则才是通用规则-050

三、聪明:承认并自觉遵守实用规则,谓之聪明-052

四、个体生存的智慧-054

 

第六章 小聪明与大智慧- 057

一、聪明人的特征-057

二、国门打开,恍然间发现自己竟然如此聪明-059

三、我们信仰什么?-062

四、我们民族的大智慧在哪里?-064

 

第七章 实用--为我所用--小聪明的源泉- 067

一、大智慧实用的恶果-067

二、从权术到窍-070

三、从窍到聪明,而聪明又导致更多的“窍”-073

 

第二部分 聪明的宝典:具体的聪明种类

 

第八章 媚上型聪明--巴结拍马讨好的技艺- 078

一、媚上第一步--溜须拍马-079

二、拍马屁的研究-084

三、媚上真功夫--真金白银与人肉炮弹-087

四、烧热灶、烧冷灶及烧旁灶-090

 

第九章 损人利己- 093

一、直接型损人利己-095

二、间接型损人利己-097

三、占便宜-098

 

第十章 变通- 102

一、聪明人的变通原则--对我有利-105

二、变通的具体技术-106

三、规则里本没有漏洞,变通的人多了,就漏洞百出-113

 

第十一章 内斗- 114

一、内斗之一:高位者整治低位者-115

二、内斗之二:低位者整治高位者-118

三、平级之间的内斗-121

 

第十二章 让别人犯错- 124

一、逼人犯错-125

二、诱人犯错-127

三、指人犯错-129

 

第十三章 哄骗- 131

一、以强势作为后盾的哄骗-133

二、习惯性的哄骗-135

三、变通性的哄骗-136

四、红尘中的种种骗局-139

 

第十四章 面子的妙用- 141

一、面子的种类-144

二、面子巧用之一-146

三、面子巧用之二-149

四、面子巧用之三-151

五、面子巧用之四-154

六、历史上关于面子问题正反两方面的教训-156

 

第十五章 忍- 158

一、明哲保身-161

二、忍中获利-164

三、忍的极限-166


第十六章 欺善怕恶与欺弱怕强- 169

一、拿弱者开刀-171

二、屈服于强者-173

三、为虎作伥,为强者做打手-174


第十七章 其他类型的种种聪明- 177

一、养敌自重与养敌自利-177

二、丢卒保车-180

三、推诿、躲避:天塌下来高个子顶-181

四、耍赖-185

五、阳奉阴违与两面三刀-188


第十八章 糊涂--终极聪明- 191

一、糊涂的核心:放弃原则-193

二、假糊涂,真清醒-194

三、真糊涂,假清醒-196

四、糊涂的最高境界:无耻-198

 

第三部分 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十九章 过度聪明的后果- 202

一、聪明病及其文化渊源-203

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04

三、聪明反被聪明误-206

 

第二十章 混- 208

一、不认真-209

二、不讲原则,不讲是非对错-212

三、没有责任心-214

 

第二十一章 诚信缺失- 216

一、没有诚信的社会势必动荡-217

二、人人都戴假面具-219

三、社会运转成本不断增加-221

 

第二十二章 一个千古怪圈--人际关系的怪圈- 224

一、儒家的人伦关系-224

二、爱亲人而损公理的人伦道德-227

三、“爱有差等”的现实演变-229

四、千古怪圈-231

 

第二十三章 累- 233

一、身累--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人际关系上-234

二、心累:算计与反算计-236

三、沉重的内耗-239

 

第二十四章 麻木- 241

一、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243

二、场效应原理-244

三、规则与场效应原理-246

 

第二十五章 不团结- 249

一、相互不服难团结-250

二、不精诚合作极易被瓦解-252

三、所谓合作多是利用-253

 

第二十六章 不实事求是- 255

一、以假乱真、以假充真、以假胜真-258

二、吹牛与浮夸-259

三、真话难说-261

 

第四部分 艰难的返璞归真

 

第二十七章 看透红尘的空灵与求存哲学--老庄及其隐士- 264

一、保命哲学与儒道合流-265

二、奴性的入世与保真的隐居-268

三、人性的扭曲-269

 

第二十八章 汉民族的二元精神结构- 272

一、二元精神形成的原因--文化上的原因-275

二、二元精神的形成原因--历史原因-277

三、理学与人欲的巨大冲突-279

四、二元精神的诸多表现-281

 

第二十九章 信仰- 284

一、二元精神是信仰缺失的后果-284

二、二元精神为聪明提供了疯长的温床-286

三、心中的神圣感-287

四、聪明产生在追求富贵的路上-289


第三十章 聪明、规则及游戏心态- 290

一、用错地方的聪明-292

二、游戏规则-294

三、黑哨-298

四、游戏中的规则与人生中的游戏-301

 

第三十一章 返璞归真- 303

一、仰望星空-304

二、返璞归真的境界-305

三、红尘中的企盼-308



 

13亿中国人都聪明,但真正的聪明人有几个呢?


中国人聪明到什么程度呢?聪明到被卖到屠宰场的时候, 还拼命讲价钱,多赚了五块钱就心花怒放。

——柏杨自

 

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周恩来 

 

惟吾中国人虽聪明,善装糊涂,而终反为此种聪明所误。

中国之积弱,即系聪明太过所致。

——林语堂

 

有人说我聪明才做了中央委员、文化部长,

如果我聪明就不会被打成“右派”,如再说我聪明,我立马上吊!

——王蒙



---


本公众号专题 



一、西方基督教


基督教复兴

  1. 【书摘】莱尔 |《英国复兴领袖传》18世纪初英格兰的信仰和道德光景

  2. 【书摘】莱尔 |《英国复兴领袖传》代表人物

  3. 【书摘】莱尔 |《英国复兴领袖传》怀特菲尔德

  4. 【书摘】莱尔|《英国复兴领袖传》卫斯理

  5. 【书摘】马斯登 |《复兴神学家爱德华兹》反对一种“几乎无法察觉的有害”教义

  6. 【书摘】马斯登 |《复兴神学家爱德华兹》上帝的以及撒旦的巨大工作



二、中国基督教


1.【书摘】林语堂 |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孔子的堂奥-中西对比

2.【书摘】林语堂 |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大光的威严

3.【书摘】史景迁 | 《太平天国》-中西差异之困顿

4.【书摘】史景迁 | 《太平天国》- 基督教异端


《民国时期非基督教运动重要文献汇编》


1.【书摘】唐晓峰 |《民国时期非基督教运动重要文献汇编》对于非基督教运动的几点宏观认识

2.【书摘】胡适 等  |《民国时期非基督教运动重要文献汇编》新文化中几位学者对于基督教的态度

3.【书摘】屠孝实 |《民国时期非基督教运动重要文献汇编》科学与宗教果然是不两立么?

4.【书摘】均默 |《民国时期非基督教运动重要文献汇编》批评朱执信著《耶稣是什么东西》之谬妄

5.【书摘】亦镜 |《民国时期非基督教运动重要文献汇编》与陈独秀先生说《基督教与基督教会》



三、查经


1.查经 | 新约-哥林多前书:爱是恒久忍耐
2.查经 |《旧约》-诗篇:不从恶人的计谋

3.查经 |《新约》马太福音:你们祷告

4.查经 |《新约》提摩太后书:欺哄人,也被人欺哄

5.查经 |《新约》以弗所书:你们不要与他们同伙

6.查经 |  诗篇:他垂听

7.查经 |《新约》以弗所书:要穿戴 神所赐的全副军装

8.查经 | 诡诈、欺哄、说谎、诚实



四、中国文化


1.【书摘】《英轺私记》|“用夏变夷”的一次失败

2.【书摘】《英轺私记》| 见识

3.【书摘】《中国流氓史》| 流氓本色

4.【书摘】《中国流氓史》| 清代流氓社会

5.【书摘】《水浒与中国社会》梁山泊的社会基础

6.【书摘】史密斯 | 《中国人的德行》改善中国的问题

7.【书摘】史密斯 | 《中国人的德行》-思维混乱

8.【书摘】《故园风华:齐如山八十往事回忆录》-谈考试

9.【书摘】韦伯 |《儒教与道教》结论:儒教与清教

10.【书摘】韦伯 |《儒教与道教》正统与异端(道教)

11.【书摘】韦伯 |《儒教与道教》中国正统与异端伦理的传统主义性质



五、法治


外国法律


  1.【书摘】德沃金 |《认真对待权利》-导论

  2.【书摘】德沃金 |《认真对待权利》

  3.【书摘】边沁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功利原理

  4.【书摘】边沁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目录

  5.【书摘】 哈特 |《法律的概念》-自然法和法律实证主义

  6.【书摘】 哈特 |《法律的概念》-法律效力和道德价值

  7.【书摘】富勒 |《法律的道德性》-两种道德

  8.【书摘】富勒 |《法律的道德性》-怨毒告密者的难题

  9.【书摘】庞德 |《法律与道德》-历史的视角

10.【书摘】庞德 |《法律与道德》-分析、哲学的视角

11.【书摘】伯尔曼|《法律与宗教》-导言:法律必须被信仰

12.【书摘】伯尔曼 |《法律与宗教》-宗教中的法律


自然法


  1. 【书摘】罗斯巴德 | 《自由的伦理》 自然法与理性

  2. 【书摘】《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  导论

  3. 【书摘】《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 一个普遍适用的法律体系

  4. 【书摘】《法学总论》序言;正义和法律;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

  5. 【书摘】《自然法论文集》 | 自然法的约束力

  6. 【书摘】《自然法:古典与现代》| “自然法”何以千年不衰

  7. 【书摘】《论一般法律》| 论自然法

  8. 【书摘】《自然法、自然法则、自然权利》| 前言、科学概念  


程序正义


  1. 【书摘】《看得见的正义》| 正义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

  2. 【书摘】《看得见的正义》| 正义先于真实

    (p152,引用了罗尔斯“分蛋糕”的示例)

  3. 【书摘】罗尔斯 |《正义论》怎么分蛋糕公平

  4. 【书摘】《正当法律程序简史》| 正当法律程序 — 程序与实体



六、权利


1.【书摘】米尔恩 |《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导论
2.【书摘】米尔恩 |《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规则、原则

3.【书摘】米尔恩 |《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法律与道德

4.【书摘】《为权利而斗争》

5.【书摘】《约翰 洛克:权利与宽容  》 | 本书的目的

6.【书摘】德沃金 |《认真对待权利》-导论

7.【书摘】德沃金 |《认真对待权利》



七、罗规


1.【罗规】《罗伯特议事规则》| 通用议事规则的根本原则

2.【罗规专题2014-2019】 《罗伯特议事规则》



八、读书群


 1.《罗伯特议事规则》公众号【读书群】群规(试行1)

 2.《罗伯特议事规则》公众号【读书群】群规(试行2)

 3.《罗伯特议事规则》公众号【读书群】群规(试行3)

 4.《罗伯特议事规则》公众号【读书群】群规(试行4)




===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 [ 本文摘录:杨原平 ]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