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伦 ‖ 崂山采撷之·大山深处觅冬趣
作者简介:王明伦,中国散文诗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青岛市作协会员、民协理事,崂山区作协、民协副主席。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歌散文集《琴屿海风(合著)》,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崂 山 采 撷 之
按说冬天并不适宜野外活动,但经不住同学的诱惑,周日清早,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崂山。
我们这次走的仍是“野路”。高耸的石峰和枯黄的草木都与这隆冬时节的天气一样,透出一种彻骨的冷峻。满山松树青碧如黛,让人想起春天的生机和夏日的繁茂来。虽然入秋之后雨水稀少,谷中仍闻流水潺潺。若非寒气刺骨,掬一捧山泉入口,足以濯身心,涤尘嚣,让人万虑皆消。
这片美丽的山川百余年前曾一度成为德国的“胶澳租界”,脚下的小径为当年德人所辟的九号游山路,旧志中称“始终皆沿涧行,故风景绝佳。”如今虽时过境迁,但沿途仍留有不少德人遗迹。过“灵山河”不远即有一处德文刻石,面积虽不大,刻工却精细,其内容为一首打油诗,这或许是当年哪位游客兴之所至而随手写下的感慨吧?而另一面高大的崖壁上也刻有一片德文诗句,其内容颇具文采。然而河谷中大石累叠,再加上荆棘丛生,一时无法靠近观赏,不免使人心生遗憾。
一路经过的几条涧谷颇有名气。“石门涧”险峰壁立,狭窄如门;“石屋涧”内巨石中空,形成一天然居所;“茶涧”虽因谷中野茶丛生而得名,但令人趋之若鹜的则是旁边“茶涧庙”里那株胶东地区所仅有的“木兰花”。古庙虽圮,神花犹存,可惜天寒地冻,花期遥远,只能进去拍了几张照片聊以慰藉。
路险坡陡,举步维艰。山径上落满了大大小小的橡子,稍不留意就会滑倒。路边崖畔红褐色的“山丁子”触手可及,小小的果实经霜打后酸中带甜,吃起来非常可口。行不多远,忽见眼前双峰对峙,这便是崂山有名的“秋千崮子”了,直插云天的危峰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望尘莫及,敢在此荡秋千的,恐非仙人莫属。
“秋千崮子”东北有一谷地,参天大树将其遮挡得不见天日,巨石下方的石罅内,古人铺砌的石块已长满青苔。山中气候恶劣,昔日那些“靠山吃山”的当地人在山中打柴采药时,便借助这些天然洞穴避风挡雨,甚至在其中过夜栖居。当年德人曾在此建有供游山者休憩的“伊伦娜”旅馆,可惜后来毁于风暴。不过至今地基尚存,镶嵌于山岩上的黑色大理石铭牌也完好无损。百年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眼便是沧海桑田,睹物思古,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伊伦娜”旅馆遗址距著名的“黑风口”仅一箭之地,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军用公路由此穿过直达崂山之巅。在密林中行走了半天,总有一种压抑之感,登上山口,面对蓝天白云,顿觉心胸开朗了许多。瞩目东南,那座由邓颖超亲笔题名的“虔女峰”近在咫尺。低头凝思的少女神态安详,在逆光下栩栩如生。但我们没有多作停留,而是穿过公路直插西北。这一带土质肥沃,山坡上长满高大的落叶松林,一束束光柱透过密林如影追随。金黄色的松叶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踩上去十分舒服,有种漫步沙滩的感觉,但比沙子更软,让人真想常驻于厮,仔细享受品味这山间野趣。
山路一直傍河而行。因为处于山阴,气温要比阳坡低得多,所经之处很多流水都结成了冰凌,在暖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晶莹剔透。行走间,不时可见到一株株辍满黄豆大小红果的山樱,有时成片连在一起,远远望去,犹如早春的映山红般鲜艳夺目。假若春来花开,满山满岭定会如云似雪。我们相约明年再来踏春赏花,不过届时能否践约尚属未知。
走出密林,忽见远处有炊烟升起,空气中隐约飘来炒菜的香味儿。仔细观望,发现河底有排瓦房,从旁边悬挂的条幅猜测,应是一个护林防火点。走近了,看到有几只鸡在屋后空地上悠闲地踱步觅食,是何人在此过着神仙般的快乐日子?从屋内传出的对话中得知住在这里的是一对夫妻。不远处那座碧波盈盈、深不见底的水库,仿如一面玉镜,每天映照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和一个个悄然而逝的平淡日子。
山径曲折迂回,攀上一处断崖,耳边忽闻水声轰鸣,原来已经来到崂山著名的十二景之一——“岩瀑潮音”的上方。至此,我们已经攀登了整整七个小时,沿途尽览山川美景,虽身疲力惫,心中却十分惬意。
(点名字阅读编委作品)
名誉顾问:杨 炼
总 编:木子(枫叶丹)
作家诗人:《作家诗人名录》第八版
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投稿须知
1、唯一投稿信箱: 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所有投稿均视为“原创独家授权文学沙龙”(不同意原创授权,请勿投稿)。一周未刊发,可自行处理。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少于10元不结算(含10元);超过10元,2/3为作者稿费,1/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无赞赏则无稿费,文章发表后第四天晚上结算,第五天起,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4、以上文图为王明伦原创授权刊发,版权为王明伦所有;转载使用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