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珠江会讲||第41期:疫情之下的杰城观察




珠江会讲第41期

疫情之下的杰城观察



【编者按】病毒与人类共进退,灾难与文明共成长。COVID-19疫情全球大流行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紧张和积极应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战疫的见证者和参与者。2020年7月4日上午,珠江会讲第41期,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经济学系安莲教授接受了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李强的在线访谈。



     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Jacksonville,Florida)是美国佛罗里达州最大城市,美国东南部商业、金融、保险的中心地之一。位于州东北部,跨圣约翰斯河,东距河口32公里。大市区包括杜瓦尔等5县,面积1968平方公里。始建于1822年,1832年设市;为纪念安德鲁·杰克逊总统(1767-1845)而命名。早期因战争城市发展缓慢,1901年被大火所毁。后重建,发展迅速;成为美国东南沿海主要海港和工商业中心。


    

    ◎李强:安莲教授,您好!2020年4月17日,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Jacksonville, Florida)的海滩重新开放,大批游人涌至,沙滩人山人海的相片于网上疯传!甚至还让“佛州白痴”一度冲上全美热搜第一!为什么美国人民对待疫情非常淡定,与中国人民乖乖配合政府控制疫情形成强烈反差? 

     ◎安莲:这场人们认为应该属于发展中国家的瘟疫在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横行肆虐和美国人民对于防疫的漠然有很大的关系,而造成人民对于防疫漠然的有几个原因:

     第一,独特的历史在进展中形成的文化与性格基因。美国人的祖先是从英国乘坐“五月花”的一批拓荒者,很多人是难民逃返。他们刚到美国的东北,那里是贫穷寒冷的,饥寒交迫,疾病横行,能够生存下来的都是身体强壮,胆量过人的冒险者的后裔。

     第二,美国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因此生活富庶。南北战争以后美国基本没有本土内的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美国不仅独善其身,更是从战争走出蒸蒸日上,因此人们对于巨大灾难的惨痛记忆比较模糊。

     第三,第一批乘坐“五月花”号到达美国的欧洲移民正是依靠武器才得以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在猛兽和印第安人的包围中,武器成为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工具。建国后,当1789年美国宪法的《权利法案》由国会议员提出时,“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力被自然而然地写入其中,并于1791年被批准正式生效,所谓“枪权天授”。因此也造就了美国尚武大胆、民风彪悍的性格基因。人们中印象是只有病人才带口罩,戴口罩是一种软弱的自我保护行为。很多华人在新冠发现早期就开始出门带口罩预防,结果引起很多人的歧视,觉得戴口罩说明生病,如果生病则应该呆在家里。

     第四,与独立自信、尚武大胆的民风如影随形的是对体制、对权威的怀疑。美国人从来就不是在权威面前乖乖听话的好孩子,加之近几年社会对于精英和体制的怀疑达到几乎撕裂的状态,因此大家对于齐心抗疫这件事情做得非常不够。

     第五,美国人骨子里崇尚自由。“Liberty or Death”是很多美国年轻人信奉的主义,他们觉得不自由,毋宁死,因此“反居家令”“反歧视”的集会游行此起彼伏。就在佛州确诊数每天破万的时候,笔者所居住的郡县居然以2-1的票没有通过公共场合佩戴口罩的行政命令。根据以上几个原因,佛州海滩一开放就立刻人头攒动,人满为患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强:我们注意到美国白人警察对非裔黑人的暴力执法引起了美国各地的示威流行。美国明尼苏达州白人警察德里克·沙文(Derek Chauvin),对一位名叫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46岁非裔男子暴力执法,他单膝压在了的脖子上,导致弗洛伊德在8分钟后不治身亡。视频及照片显示,警察与非裔黑人均没有戴口罩,该起事件是否可能与新冠病毒有关?为什么在新冠疫情期间还有如此多的人参与游行示威?在感染病毒与抵制警察暴力之间,民众选择的逻辑是什么? 

     ◎安莲:弗洛伊德之死是一个随机事件,但在新冠的背景下,这一个随机事件和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演绎了一场完美风暴,进而演变成了影响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黑天鹅事件。这些交织因素包括民众对于政府抗疫的失望;非裔长期以来不尽人意的生活状况和种族歧视,特别是种族和经济的不平等更加剧了新冠疫情对非裔美国人社区的影响,疫情的爆发不仅令部分非裔美国人的经济状况恶化,在获得医疗保健服务方面的劣势也令他们面临更大的风险;还有疫情以来失业率居高不下,截至6月,失业率达到16.6%,比金融风暴期间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及“居家令”带来的精神压力,对于自由散漫的美国民众而言,格外让民众感到窒息。因此人们将弗洛伊德之死作为情绪的发泄口,把积蓄的能量和情绪宣泄出来,甚至做出了暴力举动。

 

     ◎李强:中国广州也有较多的非裔黑人,这些黑人在新冠疫情期间也引起了国家外交方面的重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美国这次处理种族歧视的做法哪些可以作为广州的借鉴?

     ◎安莲:任何事情都有中庸之道,在对待种族问题上也是如此。美国对于种族歧视的处理没有做到中庸之道,出现了很大的“极化”。美国政治有左右之分,左派是自由派,以民主党为代表,右派是保守派,以共和党为代表。在如何解决美国的种族问题上,两党一直有分歧,而现在这种分歧越来越极端。民主党认为,种族问题的根源就是种族不平等,那么就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民主党主张政府给黑人更多权力和福利,用外部干预的方法让种族间的不平等慢慢消失。而共和党则否认种族歧视,否认种族不平等需要纠正,认为种族不平等是历史演化来的,政府不应干预太多,让社会自然纠偏,很多问题只要涉及到种族问题,就强行一刀切。就针对这次骚乱,左派的极端建议就有干脆取消警察和监狱的费用,把这些钱用于改善黑人社区的基础设施、医疗和教育,这样既避免了警察的种族主义行为,又可以大大推进种族平等。这次骚乱的爆发起点明尼阿波里斯市的议会就通过了解散警察局的协议。而右派呢,也很极端,比如哈德逊研究所题为《暴乱、抢劫和美国燃烧》的文章就提到,把美国的街道变成战场的真正的罪魁祸首就是进步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也就是我们提到的左派)。他说,从60年代以来,这些政治力量强加给美国社会一整套政策,对黑人和拉丁族裔很大的福利,要给美国一种表面上的种族平等,实际完全是乌托邦。反而使种族处境更糟糕,种族矛盾没有办法解决。这话的潜台词就是美国应该回到从前。因为60年代正式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运动的高峰,也是美国政府让步推动解决种族矛盾的开始。因此美国的两派都非常的极端,完全没有办法妥协。

     那么对于中国广州的借鉴意义就是,一定要在种族的多样性和纯净性上注意中庸之道。一味的追求多样性,引进太多非裔黑人,加上非裔黑人的强盛繁殖力,最后非裔黑人成为社会主流,不利于本族的传承。但完全闭关,也难免影响社会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丧失很多有趣的社会元素。

 

     ◎李强:COVID-19的死亡率是如何统计的,有美国民众是否担心有可能实际死亡率比报道的死亡率高?

    ◎安莲:根据美国的体检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 of Medical Examiners)的president Dr. SallyAiken介绍,美国的死者如果在医院死亡,死亡证明一般由医院的医师签署,如果在医院外死亡,则由城市或者郡县的独立机构的验尸官或者体检医生签署。死亡证明上一般有几个栏目,包括影响因素、连锁反应、直接死因几项。对于COVID-19,直接死亡原因可以是呼吸道衰竭,影响因素可以是心脏病,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等疾病,因此这就造成了关于什么是真正致死原因的混淆。Dr Aiken说,COVID-19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没有COVID-19引起的连锁反应,病人或许不会死。而衡量新冠病毒到底是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却是非常的困难。特别是一些在家里死亡或者一送进急诊很快死亡的人,决定死亡因素就更加困难。目前在美国用于诊断新冠病毒的是鼻测法,应该会有一些假阴性。CNN health以及一些其他媒体都一致认为美国的死亡率或许会更高一些。

 

     ◎李强:20205月12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卫生统计评估研究所更新了新冠疫情模型预测,再次上调对美国新冠死亡病例的预期,预计到8月4日美国累计新冠死亡病例可能达14.7万例,变化区间为约11.3万至约22.7万。该数据相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对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言,相对较大,那么美国民众对美国政府目前的抗疫措施满意吗?

     ◎安莲:美国主流媒体CNN在4月8号有报道,根据市场调查公司SSRS的一项民调显示,55%的受访者认为美国联邦政府在防止新冠病毒蔓延方面做得很差。而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所采取的防疫举措,有52%的美国民众表达了“不满意”。数据显示,影响美国民众这一认知的包括三点,分别为“种族”“收入”与“党派”。白人受访者中有40%表示,一旦感染新冠肺炎,他们对在未来一周内获得治疗抱有信心。然而,这一数字在有色人种中仅占28%。在年收入5万美元及以上的收入群体中,有43%的美国人表示对及时获得医疗救治有信心,而这一数字在低收入群体中降至28%。有51%的共和党人对其能够及时获得救治有信心,而在无党派人士与民主党人中,有信心的人员占比分别为34%与23%。CNN 5月12号的后续民调中, 54%的民众持续对美国政府的抗疫措施表示不满。有四成的美国人表示他们私人认识被诊断了新冠病毒的朋友,这个数据比上个月翻番。于此同时对于特朗普政府的失望率从3月份的48%上升到5月份的55%, 只有36%的受访民众表示他们认为特朗普政府关于疫情的信息和数据是可靠的。总体说来,美国民众对于政府的抗疫措施不甚满意。

 

     ◎李强:在过去的10周内,累计超过4000万美国人申请了失业救济。美国商务部2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因冠状病毒大流行导致经济活动陷入停滞,占美国经济总量约三分之二的消费者支出4月环比下降13.6%,是美国商务部数据追溯至1959年以来的最大降幅。预计美国将会采取何种措施恢复经济,增加就业机会,这些措施对中国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安莲:美国针对此次疫情推出了主要有两方面的动作:一是针对中小型企业,二是针对普通民众。针对雇员不超过500人的中小型企业,美国联邦政府于4月3日强势推出价值3490亿的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 (PPP),这笔经费用于给中小型企业贷款,旨在帮助他们雇佣员工以及支付运营费用,该项目非常火爆,13天以后,第一轮经费用完,政府于4月21日为PPP 项目再次注资3100亿。截至5月30号为止,PPP总共贷出去5100亿美元的款项。如果公司满足一定的条件(24周内用完该款项,60%的钱用于颁发员工工资,保持一定数量的全职员工,等等),这笔贷款可以被免除,相当于免费的基金。如不能获得贷款免免除的公司,贷款期限为两年,利息为1%。这是联邦政府针对企业的救助计划。对于普通民众,政府推出约2600亿美元的纾困金计划(Coronavirus Aid, Relief, and Economic Security (CARES) Act),单身收入在7万5千美元以下,或者夫妇收入在15万美元以下,每个人可以获得1200美元,每个17岁以下的孩子可以获得500美元的纾困金。该纾困金不用额外申请,政府自动寄往每个合格的家庭。

     ◎李强:美国为何选择在疫情期间继续打压中国高科技通讯巨头华为?

     ◎安莲: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人类正面临着第一场非传统安全的世界大战。值此需要各国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之际,白宫却考虑修改“外国直接产品规则”,规定使用美国芯片制造设备的外国企业需要获得美国许可证后方可向华为供应特定的芯片。与全球媒体目前主流都是防控疫情的声音相比,美国的做法有些另类,看似与疫情无关,但深层次也是与美国疫情紧密相关。中国疫情阻击战取得胜利,同时期的美国则处在疫情高峰,美国制造业深陷衰退危机与中国复工复产形成鲜明对照。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制造商面临供应中断,近80%的制造商预计业务将受损。美国国内失业率高达16%。一面是居高不下的死亡率与感染率,一方面是经济停摆,老百姓财务危机,美国政府陷入如何复工复产的两难抉择。因此民怨沸腾。美国决策者在此时打压华为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转移美国民众对其在疫情开始阶段防控失职的不满;二是意图拖住全球尤其是中国制造业的复兴脚步,给美国制造业争取时间。选择华为下手更是希望“一石双鸟”的做法,华为去年的营收增速虽然下降了将近20个百分点,但华为没有被压垮,5G的合同数仍领先国外同行,在此背景下,美国祭出又一大招,进一步封杀华为。

 

     ◎李强:2011年亚特兰蒂斯号的谢幕宣告美国30年航天时代的终结,如今的SpaceX则为美国航天开启了新的纪元。对于特朗普和NASA来说,这次载人航天关系重大,这是自美国航天飞机退役以来首次将人类从美国领土发射到轨道上。这也是特朗普政府成败的关键时刻,如果一切顺利,将再次奠定美国在航天领域的领导地位,尤其是商业航天领域的一骑绝尘。Space X 应该说是疫情期间的一缕阳光,你作为华裔如何看待美国的科技创新?

     ◎安莲:与华裔将教育视为重中之重的态度不同,美国大部分人对于教育的态度是放任自流。在美国上过高中的孩子都知道,美国高中最受欢迎的不是学习尖子,而是橄榄球队员。每次说起亚裔在美国受歧视,常说的一个例子就是华裔的数学很好、华裔的成绩很好。但这在美国人那里并不是一个赞美,而是只会读书、性格古怪不合群的书呆子(“nerd”)的揶揄。说的直接一点,美国文化基因中有反智的倾向,但为什么科技还是这么发达呢?这是因为institution的优越。具体来说有两点:一是因为他们对于教育的放任态度,因此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展,尽情释放潜能,而真正游走在科学领域里的美国人则完全是由于兴趣,而非父母诱导或者世俗的考虑,因此比较容易出成果;二是移民制度吸引了世界上的精英(但这一点已经随着特朗普当政期间减少工作签证发放以及提高移民难度而在悄然发生改变)。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不如一士之谔”,一个杰出的人物的能量可以顶几千上万个浑浑噩噩大众的作用。美国的成功与其说是全民勤劳苦干的结果,不如说是一个让人自由发展的社会中少数牛人的横空出世带动社会起飞的结果。美国想要保持他的科技创新,需要继续发挥其institution的优越性。

 

     ◎李强:特朗普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29日下午在白宫记者会上说,由于世卫组织(WHO)“拒绝执行美方所要求的改革”,美国将终止与世卫组织的关系,并将向该组织缴纳的会费调配至别处。他指责“世卫组织已经完全被中国控制”。然而,欧盟敦促特朗普重新考虑终止与世卫组织关系的决定,对于特朗普日前宣布终止与世卫组织关系,德国方面表示失望,认为这将对全球卫生领域带来重创。美国退出WHO背后的考量是什么?退出有利于特朗普连任吗?在美国退出WHO后,中国可以做什么?美国是否也底线思维地推演了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后的各国的反应?

     ◎安莲:2020年5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终止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关系,将向该组织缴纳的会费调配至别处,理由是世卫组织未能完成美国要求的改革。特朗普此行为的主要目的是转移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的美国自身抗疫失误的责任。就在5月29号当天,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新冠疫情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174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0万例。因新冠病毒死亡的美国人数已经远超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死亡人数的总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官网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分析,美国疫情加速蔓延背后有四大因素:(1)持续的旅客输入、(2)大规模聚会、(3)缺少防护措施致使病毒在高危场所和人口密集区扩散、(4)检测不充分和无症状感染导致病毒在未被察觉的情况下传播。这四大因素均与美国政府的决策失误有关。无端指责实质是在转移美国自身失误的责任。”美国宣布退出世卫组织,是特朗普政府试图掩盖在防疫工作上的疏忽和漏洞。特朗普此举也是为了转移民众对于美国政府抗疫的不满,为连任做铺垫工作,但聪明反被聪明误,特朗普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美国民众对于这样的单边主义也颇为不满,很多美国民众觉得特朗普不信守承诺,没有大国担待。

     如果美国退出世卫组织,意味着世卫组织每两年要损失9亿美元的经费。中国可以借此机会树立国际领袖的地位,“when they go low,we go high”,中国应主动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李强:疫情期间,美国十万人丧失生命,种族矛盾空前激化,特朗普仍然四处树敌,国际形势危机重重。美国CNN最近的一篇报道显示,美国有40多个美国民意调查都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落后于其总统竞选对手拜登。美国流行音乐/乡村音乐女歌手、词曲作者、音乐制作人、演员、慈善家泰勒·斯威夫特(TaylorSwift)发推表示将把特朗普投下去。但中国义乌最近爆出的“神秘大数据”,2020年川普依旧胜算满满。因为从目前的订单量来看,几乎都是川普的“应援”周边。疫情是否会改变美国各阶级尤其是中产阶级对特朗普的看法,疫情将如何左右美国今年的大选? 

     ◎安莲:这次疫情和骚乱,对特朗普的打击比较大。倘若是现在举行大选,特朗普十有八九落选。但是到11月美国大选,事情就复杂了,主要还有一个关键变量,那就是时间。新冠疫情也好,骚乱也好,这些影响能否持续到11月?如果9月,10月,新冠疫苗问世,情形如何?倘若疫苗问世,特朗普想必会抓住机会猛烈造势,整个局面有可能翻转。如果骚乱持续,左翼继续往左走,右翼往右走,但左翼的极端化更加显而易见:把开国总统的雕像推倒,把警察局取消,那中间摇摆选民难保不选特朗普。另外,现在虽然特朗普民意落后,但民意调查很有可能不可靠,上届的希拉里对特朗普的民调就没有成功预测特朗普上台,1936年 Alfred Landon 对决Franklin Roosevelt的民调也没有成功预测罗斯福总统的上台。



◎我们所做的仅仅是,致力抢救我们自己的当下叙事和可能留存给未来的点滴印迹——陈潭(《南方治理评论》主编)


珠江会讲系列访谈仅代表受访者个人的观点,并不反映所属单位的立场和观点,也不代表访谈机构和所载机构的立场和观点。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招聘启事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第三届南国学术研习营学术请柬
谷琶公告||《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征稿启事谷琶公告||数据、文化与社会:定量社会科学前沿议程
谷琶公告||“健康中国与疫情治理”学术工作坊征稿谷琶公告||“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征稿
谷琶公告||“感染2020:疫情防控下的健康中国”征稿
谷琶公告||第二届“海洋社会与文化”工作坊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辑刊||《南方治理评论》征稿启事谷琶辑刊||《社会创新研究》征稿启事


珠江会讲||第1期:疫情之下的学术张望
珠江会讲||第2期:疫情之下的经济展望
珠江会讲||第3期:疫情之下的乡村图景珠江会讲||第4期:疫情之下的围城记忆
珠江会讲||第5期:疫情之下的青年言说
珠江会讲||第6期:疫情之下的青年担当
珠江会讲||第7期:疫情之下的智慧防控
珠江会讲||第8期:疫情之下的大国九问
珠江会讲||第9期:疫情之下的海外乡愁
珠江会讲||第10期:疫情之下的化危为机
珠江会讲||第11期:疫情之下的纽约观察
珠江会讲||第12期:疫情之下的田园网课
珠江会讲||第13期:疫情之下的舆情治理
珠江会讲||第14期:疫情之下的北京观察
珠江会讲||第15期:疫情之下的国际合作珠江会讲||第16期:疫情之下的生涯重塑珠江会讲||第17期:疫情之下的心理防护
珠江会讲||第18期:疫情之下的全球治理
珠江会讲||第19期:疫情之下的瑞典观察
珠江会讲||第20期:疫情之下的韩国观察
珠江会讲||第21期:疫情之下的罗马观察
珠江会讲||第22期:疫情之下的美国观察
珠江会讲||第23期:疫情之下的狮城观察
珠江会讲||第24期:疫情之下的英伦观察珠江会讲||第25期:疫情之下的加州观察
珠江会讲||第26期:疫情之下的澳洲观察
珠江会讲||第27期:疫情之下的雪城观察
珠江会讲||第28期:疫情之下的社工行动
珠江会讲||第29期:疫情之下的志愿行动
珠江会讲||第30期:疫情之下的社区行动
珠江会讲||第31期:疫情之下的弱势关怀
珠江会讲||第32期:疫情之下的北美观察
珠江会讲||第33期:疫情之下的印度观察
珠江会讲||第34期:疫情之下的瑞士观察
珠江会讲||第35期:疫情之下的伊朗观察
珠江会讲||第36期:疫情之下的日本观察
珠江会讲||第37期:疫情之下的德国观察珠江会讲||第38期:疫情之下的荷兰观察珠江会讲||第39期:疫情之下的俄国观察珠江会讲||第40期:疫情之下的伯城观察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