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四辑·金理)走出“名教”时代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注:自2018 年6月1日起,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 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
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四辑·金理)
走出“名教”时代
【编者按】“名教”是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想和语言生活中普遍存在又习焉不察,且对中国人的观念产生深刻影响的问题。近代以来,立“名”为教、唯“名”是举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机制,始终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一大隐疾,“新名词,传入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立刻乌黑一团”(鲁迅语)的现象也层出不穷。《探索与争鸣》“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四论坛”于2019 年12 月20 日在上海举行。围绕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金理的新著《文学史视野中的现代名教批判:以章太炎、鲁迅与胡风为中心》,编辑部联合上海东方青年学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邀请相关领域知名学者,以“现代名教批判”为论域,展开热烈研讨。本着百家争鸣的原则,本刊将与会专家观点汇集于此。因杂志篇幅有限,这里仅刊发津要,全文将以别册形式另行发布。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
第一部分 | 现代名教与“破名”
姜义华 | 走出现代“名教”的迷思
【摘要】不顾中国的实际,奉源自西方的一些名词、观念、思想、理论为不可移易的绝对真理,宁可削足适履, 强令事实与实际迁就那些名词,而不愿真正从中国的事实、中国的实际出发,创立自己的话语表达体系。这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曾是中国思想界、学术界乃至理论界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只有积极投身社会大变革的实践,敢于勇猛无畏地面对实际,对先前的全部名即话语表达体系进行客观的批判性的全面审视,才有可能建立起名实尽可能互相契合的我们自己的话语表达体系。
陈思和 | 名教批判的现实意义
【摘要】名教问题,在当代思想领域仍然有现实意义。放在当代意义上来说,它不是针对老百姓,也不是针对普通人的随大流、跟风潮的普遍思想方法,而是针对那些制造“名”的人,或者是利用“名”来蛊惑人心、煽起人的情绪,把“名”教条化和宗教化,那才是思想领域值得重视的问题。知识分子的研究工作,一定是要与“名”打交道的。与“名”打交道的人,容易被“名”所束缚、所困扰、所异化,这样,认识真正的自我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但这也是知识分子无法回避的任务所在。
第二部分 | 多元思想谱系中的名教问题
赵京华 | 社会的新陈代谢与词语的推陈出新
【摘要】中国近现代大致是以二三十年为一个周期,发生词语概念的交替更新,这正对应着近现代社会的阶段性交替发展过程。而此更新换代之际也正是重建社会表意系统——词语概念的推陈出新之时。今日的中国,其社会和制度变迁已经无法用既有的、空洞化的概念词语表达,必须从活生生的现实体验和本土语境的深层去寻找新的表意系统,以冲破旧有的语词牢笼。以文学的“实感”反抗“名教”崇拜,这是独具慧眼的。重拾文学化感受生活世界的“实感”以突破当今思想文化的“名教”崇拜,十分重要。不过,我们也不能忘记文学化的“实感”也有其限度,源自脚踏实地的“实感”还需要进一步条理化、形式化,以达成明晰的境地和凝聚思想的力量。
袁一丹 | “名教”的古层与伪形
【摘要】所谓“现代名教批判”之“名教”,事实上是中国思想中固有的“名教”概念沾染、吸纳特定时代风潮后形成的“伪形”。我们固然应该注意“名教”概念易感的“受 风面”,即其被现代思潮所形塑的“伪形”,但也不能因此忽视了它的“背风面”,即未被现代思潮完全覆盖的思想古层。讨论“名教”一词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与思想史上的意义,固然绕不开胡适、冯友兰等人以“名教”为题的经典文本,但同时也要留意非思想史家、非哲学家对“名教”一词的使用法,尤其是看似不经意的使用。与其正面梳理“名教”在现代中国的概念演变及思想谱系,不如在有争议的思想事件中,在更微观的历史语境中,在个人言行的不一致中,洞察“名教”一词扮演的角色。
张春田 | “革命道德”与主体性: 理解20 世纪
精神史的一种进路
【摘要】名实关系的统一和分裂是中国思想史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尤其到了近代以后,遭遇古今中西之争和中国革命实践,名实关系面临新的局面和问题。有必要把“生活实感”的层面纳入思想史的讨论视野。“革命道德”问题正是章太炎、鲁迅、胡风等立足“生活实感”,介入现实的一个特殊方面。关于革命者和革命组织之间的关系、革命的依托力量和行动模式、对“革命第二天”的看法等问题,这些思想者都有深入的思考和讨论。他们反对名对实的遮蔽,致力于名实之间的统一。从章太炎到胡风,代表了一种左翼内部的建设与批判,始终强调革命主体的锻造,通过一种内在的“搏斗”,坚持创造转化的可能性。
第三部分 | 反抗现代名教的可能性
陈建华 | “实感”:文学反抗现代性
“膨胀”的可能性
【摘要】在现代中国,“礼教”成了过街老鼠,但是与之相伴的某种“消极思维方式”并未消亡。“礼教”通过“新名词”借尸还魂,使“现代名教”得以重建。这一般表现为人们对于各种口号、名词、言论、学说、主义等缺乏警觉,在观念陷阱中与现实世界相剥离而不知自拔,造成思想与行为的谬误。我们须时时回到“实感”,挣脱苍白概念的桎梏,与真实世界血肉相连,由是才能活得更实在、聪明,对现实才能有更真切的把握,做事也才能更实在。应该更多关注历史中普通人的生活形态,如近时出现的“新革命史”,重视“常识、常情、常理”与“普通民众”的历史角色,给“宏大叙事”注入血肉,是一种健康的重构历史的实践。
郜元宝 | 致敬那些语言的拉奥孔们
【摘要】在现代中国,凡意识到语言崇拜、文字崇拜以及语言游戏、文字游戏的知识分子,无不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拉奥孔式的挣扎与搏斗。语言文字,尤其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名词概念,总是生生不息,日夜孳乳。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是人类把握自我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破名” 的目的不是要摆脱一切“名”,而是积极地“立名”,积极寻找和创造跟现代中国文化生活水乳交融的生机勃勃的新语言。
文贵良 | 现代名教批判的意义、逻辑与有效性
【摘要】《现代名教批判》主张以“实感”来反抗“现代名教”,但一方面“现代名教”与“实感”并非在一个逻辑层面上,反抗甚至解构“现代名教”最为合理的“破名”方式也许是塑造另一种“名教”,即在名教的意义上反抗和解构“现代名教”;另一方面“实感”常常是个人的实感,具有强烈的个体性,而“现代名教”往往具有某种群体性,或者说有限的普遍性。这就产生了以个体性去抵抗群体性是否有效的问题。对于文学家,“实感”也许是刺破“现代名教”的利器。但文学家也不完全是从“实感”直接到“破名”,中间往往还有“立名”环节,是“实感”结合“立名”从而实现“破名”的。
第四部分 | 名教批判与现时代的精神生产
王鸿生 | 破名与给无名者立名
【摘要】我们今天确实还处于一个对于“名”或者“名教”的依附状态,尤其是很大程度上处于对西学的依附状态。金理在学理上做了充分准备,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处理。第一是“名”和“名”的争论的问题。第二是以什么“名”来求什么“实”。第三是如何给“无名者”立名。
瞿骏 | 现代名教批判的“破”与“立”
【摘要】现代文学史研究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很多方面可以互鉴。就金著而言,第一,传统名教带来的各种张力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第二,对形成现代名教的“技术”因素需要加以更多重视,进而从多个面相推进“实感”问题的讨论。“实感”的生成和练就,关键在于如何去理解现代中国里那个“欧化之外”的世界。这里的“欧化”和“欧化之外”主要不是指民族主义和欧西价值的对峙,而是指“天下”与“世界”这两种普遍性的对话可能。
宋声泉 | “有我之境”的精神突围与个体负荷
【摘要】金著着意讨论的是“名教生成、运作机制中与心理、主观动因相关联的面向”,但这是否会让知识者个体负荷了过重的体制之累?金理对持名者与其所秉持的名之间关系是否是独立自觉与真诚无伪的强调,归根到底是一种精英主义式的解决方案。这种绕过体制因素、只对知识者个体提出要求的方案,倘若大多数人都能真正做到,固然可破现代名教的迷阵,但这谈何容易。以去名求实为旨归的书斋化研究与破名者的名教批判是否可能超越二元对立的关系而走向共生?倘若可以,纯粹书斋化、视学术为生命的研究又是否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知识生产”?或许标准还可放宽。
作者回应
金理 | 名教批判的缘起、主题与方法
——对诸位先生评论的回应
《文学史视野中的现代名教批判》的缘起,主要还是我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时的感受。人物选择方面的考虑如下:一方面,对名教的警觉与批判是章太炎、鲁迅与胡风思想历程中的核心议题,且三人之间有明确的师承关系,他们为“名教批判”提供的资源具有某种“方向性”。另一方面,在章、鲁、胡方向性的外部,我们也须注意渊源各异的“破名”资源。研究方法上,本书受李振声、赵园二位影响很深;虽然借鉴了若干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但这并非作者所专长,尤其是在进入论述细部的时候显出粗疏;倘能对英美分析哲学、现代语言学关于名实关系的描述有深入掌握,则有助于更加周密地界定何谓“现代名教”。
往期回顾:
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 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 ——暨瞿骏《天下为学说裂》新书研讨会
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三期 薛小荣·社会主义大国的改革与治理
目 录 2019.01 | 2019.02 | 2019.03 | 2019.04 | 2019.05 | 2019.06 | 2019.07 | 2019.08 | 2019.09 | 2019.10 | 2019.11 | 2019.12 热点 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 人物 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 学者 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 观念 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 专栏 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会议 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 “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 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 青年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