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褚金勇 | 语词、媒介与记忆:人文语义学视野下的“斯人”“是人”之争 | “人文语义学:跨学科的人文学术实践”圆桌会议⑧

褚金勇 探索与争鸣杂志 2024-01-09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目前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


语词、媒介与记忆:人文语义学视野下的“斯人”“是人”之争

褚金勇|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友兰学者

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3期

具体内容以正刊为准

非经注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褚金勇副教授


人文语义学不单单要考察历史上语词概念的变迁,也需要将当下日常生活中的语词争议现象纳入研究视域。日常生活中的语词争议看似平凡无奇,但现象背后有着深广的知识论域,循着语词争议不断寻绎、挖掘,方能更为深刻地洞察语义表达的人文逻辑,揭示语词记忆的心智密码。


本文讨论的案例源自对此前社交媒体上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是人也”论争的思考。其实,“是人”与“斯人”之争,就版本考证而论,普通人难有先后之分;就修辞择字而言,专家也难作优劣之判。这场引发全民关注的语词讨论看似并无深度,但需要看到,“斯人”“是人”之争并非孤案,诸如“路曼曼其修远兮”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江山代有才人出”还是“江山代有人才出”等同类语词争论,关涉人类语言表达的语词提炼和记忆加工的深层结构问题,反映了人类知识记忆“多元共存”“集体偏移”的复杂心理面相。探讨此类语词之争,不能进行简单的纯客观的语词分析,而需借助争议进入人类语词表达的记忆机制与情理世界,才能触及语言“既澄明又遮蔽”的人文向度。有鉴于此,本文以“斯人”“是人”之争为中心,以其他同类案例为辅证,通过人文语义学视角探察语词记忆的多元争议与记忆偏移现象,以词观道,挖掘语词之争背后的观念、记忆、情感等复杂问题。



教材学习:在多元共存与历时修订之间

人生于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各种语词知识,由此也催生了对语词知识的记忆。我们借助熟记于心的语词知识来认知、把握日常生活中的现实世界与观念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哲指出:“除了回忆之外,学习不是其他任何事情。”在“斯人”“是人”之争中,人们对于“天将降大任”的知识性记忆,往往会追溯到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制造“常识”的规范化学习文本,语文教材是语词学习、知识传播的媒介载体,也是国家开展普及性教育的教学工具。教材选择何种文本词语来提供学习范本至关重要,能够建构全民性的集体记忆。但同时需看到,提供规范化知识的教材本身并非完全统一,在横向维度上不同地域有不同教材版本,在纵向维度不同时代有不同修订版本,由此造成知识记忆的“一”和“多”的问题。“一”和“多”的关系,是中国思想史的核心范畴,也是认识“斯人”“是人”之类语词之争的思想武器。


在横向维度,中国7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以统一规范化的教材提供标准、正确和权威的知识体系,但也一直存在多元并存的教材编写。1987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章程》,规定在统一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领导、有计划地实现教材的多样化。由此,中小学教材由国家制定标准、审核,各省可以根据自身教育基础编订适合本省的教材,也可以采用其他省份的教材。因此,中学语文教材除了“人教版”,也存在沪教版、苏教版、粤教版、鲁教版等。而不同出版社的不同编者有着不同的认知视野和编辑思想,不但会遴选不同的文章,对于同一文章也会选择不同版本。尽管人民教育出版社提供其教材截图来证明自己所编一直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但必须看到,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等教材都曾出现过“斯人”的版本。这种版本差异并非孤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的苏轼《念奴娇》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而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却是“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由此,人们对“斯人”或“是人”、“人生如梦”或“人间如梦”会形成不同的集体记忆。


在纵向维度,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编辑理念,面对同一文本,语文教材编写者也会适时改变古代文本中的语词以符合不同时代的教育理念,落实不同时代的教育目的。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曼曼其修远兮”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学语文教材在选用时,为适应时代表达习惯,基本上都采用了“路漫漫其修远兮”,而2018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倡导尊重原典,又改回古代文本的字句,于是出现了“路曼曼其修远兮”的版本。


传媒记忆:在标准知识与流行知识之间

在人类建构自我知识记忆的过程中,媒介在语词记忆的采集、理解、编辑、存储、提取和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同媒介对于语词知识有着不同的采集特点和编辑模式,对于记忆内容有着不同的存储方式与提取角度。教科书作为知识媒介提供的是规范化的知识记忆,而报刊、影视、网络等大众媒介提供碎片化、即时性、非严谨的知识记忆。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接触孟子“天将降大任”一语,不是源于语文教材,而是来自报刊、影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作为被后人传颂的经典文本,孟子的“天将降大任”时常出现于报刊、网络和影视剧中,但这些场合使用的更多的是“斯人”而非“是人”。因为影视、网络等媒介难以量化统计,本研究借助读秀、中国知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数据库检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出现频次,发现“斯人”出现频次大幅度领先“是人”,分别为24408/6742篇次、13596/3087篇次、53/13篇次、80/16篇次。


人们关于“斯人”“是人”的记忆是教科书规范知识和传媒流行知识结合的产物。需要注意的是,报刊、影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看似提供的只是有意无意间的碎片化知识记忆,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性、片面性等局限性,但它以广泛性、接近性、交互性等特点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知识记忆。作为被人们引用的常用文本,“天将降大任”在各类媒体上以“斯人”面孔出现,在人类记忆建构中起的作用不可小觑。相对语文教材标准化的语词知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大众传媒提供的流行性知识的广泛且深刻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教材习得记忆逐渐式微,而大众传媒影响日益增长,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关于“天将降大任”的知识记忆。诸多“00后”青少年的语词记忆为“是人”而非“斯人”,因为他们课堂习得记忆尚在保质期,而年龄稍长者的课堂习得记忆“是人”则逐渐被大众传媒记忆“斯人”所覆盖。在报刊、影视、网络等多元媒介形式的即时交互影响之下,个人的课堂习得记忆悄悄完成了更改,而个体的“斯人”记忆又会提供心理暗示,造成群体记忆的相互影响和从众效应,由此可能导致集体记忆偏移问题。



记忆机制:从记忆解构到碎片重组

通过分析学校教材与大众传媒对人们语词记忆的影响,我们能够认识到人类记忆并非完全遵循客观事实。历史是客观的、科学的、不变的,而记忆则是主观的、感性的、多变的,人们对语词知识的记忆是在“往事”过后,由心理记忆机制重新建构的。尽管存在着教材的横向差异和纵向修订,但不得不承认有部分人的语词记忆发生了悄然更改。在“斯人”“是人”争议中,人们纷纷翻出各版语文教材并在网上晒出相关截图。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1982年、1991年和2001年四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确实均写作“是人”,不由得让坚持“斯人”的人陷入重重困惑之中。但面对如此确凿的物证,部分人仍坚信自己的“斯人”记忆。



倘若从记忆解构与碎片重组的记忆机制考察人类记忆偏移现象,还是有章可循的。人类拥有一个庞大、精细、严密的神经网络系统,它将语词文本分为许许多多互相关联的知识单元。人们提取知识单元、进行语词表达是有意识和无意识相融合的语言运用,此中有着从记忆解构重置到记忆碎片组合的过程。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语词记忆中,人们在脑海中会对课堂学习的语词知识进行拆分重组记忆。这种记忆在拆分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了自发的语词分类,“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被分别记忆,而回忆语词知识则是把过去拆分的记忆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是人”“斯人”都有“这个人”的意思,但“斯人”在《岳阳楼记》等诸多诗文名篇中出现过,现代生活中也常有“斯人已逝”的表述方式。因此,在碎片进行组合的过程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两个碎片进行了组合,并催生记忆偏移的现象。由此可见,各方都依靠语词知识的记忆进入“斯人”“是人”之争,但记忆不是“过去的写真纪录”,而是由碎片重组的“变幻莫测的拼图”,它在唤醒过去时也在不自觉地编辑、增删甚至篡改昔日文本。


语感转换:从古语修辞到现代表达

“斯人”“是人”等语词在语用记忆中宛若语言生态场里的物种,也遭遇优胜劣汰的选择竞存过程。而这一过程与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语言转换催生的语感密切相关。古今语言是有差异的,毕竟大部分人学的是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语感不一致,不互通的语感就造成了记忆上的变异。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转换中,出现了诸多语素变化,虽然语言的基本框架没变,但语汇的增加或语义的变化,都使原有的语言不断地冲破自身限制而得到新的发展,进而影响人类思维。伴随着时间推移,客观语境与主观心境都会发生种种不易察觉的变迁,人们会根据掺杂着个人偏好和时代偏倚的语感,在理性与情感、有意识与无意识交相作用下对语词记忆碎片进行重组。语言“直觉”不是单纯地提取外部客观知识,而是更多依据个人无意识的观念、经验、体验。语感重塑着大脑的计算空间,进行语词的选择,逐渐完成优胜劣汰的语词记忆过程。“是人”一词古今含义差别较大,现代人读起来有失自然,同时人们普遍觉得“斯人”的表达更古典,更具文气,于是在潜移默化中错把“斯人”当成了“经典”。


从古至今,很多典籍诗词的语句发生着修订变动,人类语言表达所具有的创造功能,也在提供着新的语言表述的可能,后世学子在不知不觉中改造着历史中的语词诗句。例如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容易记成“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明代于谦的《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容易错记为“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代赵翼《论诗五首》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容易记为“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以上案例中的正误两个文本,无论阅读习惯还是语义表达都是能说得通的,但“粉身碎骨”“直教人生死相许”“江山代有人才出”更符合现代表达习惯,说明当现代人诵读、记忆古典文本时会自觉调整语词记忆,不自觉地对语词进行解构重组。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目录 2023.02 | 2023.01 |2022.12|2022.11|2022·10 | 2022.09 |2022.08 |2022.07 |2022.06 |2022.05 |2022.04  |2022.03 |2022.02  |2022.01  热点  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  人物  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  学者  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  观念  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  专栏 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会议 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  青年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