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明天,2月8日!北朝艺术博物馆开放!
北魏,
定都大同平城,
开启了北朝时代。
北朝,
是中国北方各民族混乱冲突不断的时代,
也是一个大融合的时代,
这一时期,
丝绸之路中西交流空前繁荣,
产生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创造。
2月8日,
位于大同明堂公园内的北朝艺术博物馆,
在历经数月的展陈提升改造后,
将再度开放。
它是大同市博物馆探索“总分馆”发展模式以来,
成立的九座分馆之一。
北朝艺术博物馆,
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北朝文物为专题的博物馆,
展示的各种北朝文物,
不仅见证了平城时代的繁荣,
更体现了多种文化的汇聚与融合。
该馆以丰富的馆藏北朝文物为基础,
展出北朝文物1100余件,
配合图文版、多媒体等辅陈手段,
通过艺术化展示手法,
全面再现北朝社会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
提升改造后,
展陈从原来的九个单元变为七个单元:
妙相庄严
石雕气象
卤簿庄穆
魏碑风骨
彼岸世界
殿堂华章
生活百态
全面展示了北朝的宗教文化、石雕艺术、
出行仪仗、墓志碑文、砖瓦建筑及日常生活。
▲展厅一角
展出的千余件文物中,
不乏精品。
如乙弗氏俑阵、丹阳王墓砖、解兴石堂
及各类北朝造像、瓦当、墓志等,
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是研究北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为了让观众有更好的观展体验,
展厅以大面积的普蓝色作为背景,
与橘色、暗红色等撞色搭配,
营造整体艺术氛围。
同时,
文物的陈列展示也很巧妙,
将数量众多的出行俑阵、镇墓俑等文物,
进行各类阵列式排布,
形成震撼的视觉效果。
除此之外,
在文物展示的基础上,
该馆还对文物相关信息进行了扩充解读,
例如围绕墓志引申的连环画故事、
书法演变历史,围绕石椁引申的房屋建筑等,
增加了展览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接下来,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带您提前探馆,
领略北朝风采。
▲展厅一角
1
妙相庄严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大地上逐渐掀起立寺建塔、开窟造像的热潮。五六世纪造像之风弥漫北方,佛徒或以个人、家庭、寺院为单位,或聚集若干信众组成义邑、法义来造像兴福。
造像碑是借用中国传统石碑的形式,以雕刻佛像为主的碑刻。通常立于通衢大道、佛寺宝刹,驱恶扬善,弘扬佛法。造像碑以北魏时期最早,北朝晚期最盛。造像题材和雕凿风格与同时期的石窟寺艺术相近,多采用开凹龛、高浮雕的手法,是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佛坐像 北魏
高88、宽58厘米
大同市博物馆藏
▲佛造像碑 北魏
高220、宽110、厚33厘米
大同市博物馆藏
2
石雕气象
北朝时期,佛教石窟寺的大规模开凿,带动了石雕技艺的兴盛,民族之间的冲突融合、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佛教因素的传播影响,进一步促进了石雕艺术的蓬勃发展。石雕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北朝也因此被称为雕刻在石头上的时代。
本单元展示的仿榻的石床,华美的门楣、螭首,饱满流畅的柱础、帐座,造型各异的石灯,简拙古朴的灶、磨、盆等,或大或小,或简或繁,精拙不一,但各具特色,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当时高超的石雕工艺,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艺术冲击力和震撼力。
▲石雕螭首 北魏
长60、宽47、厚42厘米
大同市博物馆藏
▲龙纹石帐座 北魏
底座边长32、高12厘米
大同市博物馆藏
▲人物纹石灯 北魏
边长12.5、高34厘米
大同市博物馆藏
3
卤簿庄穆
卤簿是中国古代帝王出行仪仗、车马及随从的总称,集仪仗队、军乐队、乐舞表演、扈卫等整体规模的等级制度,是礼制文化的载体。汉代以前“卤簿”专指天子使用的仪仗,汉代以后卤簿制度适用的范围不断扩大,成为王公贵族出行的时尚。
拓跋鲜卑建立北魏政权后,沿袭秦汉车舆礼制,建立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卤薄制度,是胡汉交融的融合体。本单元所展示的三组俑阵为北魏、北齐王公贵族墓葬出土。
▲乙弗莫瓌釉陶俑阵
▲武士俑镇墓兽
▲陶俑阵
4
魏碑风骨
魏碑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源于平城,影响整个北朝,分为碑刻、墓志、摩崖刻石、造像题记,书体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魏碑上窥汉秦旧范,下察隋唐习风,开创了隋唐楷法的先河,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单元所展示的刻石均为馆藏墓志,时代自北魏至隋代,墓志志主的身份,以皇室贵族、世家大族、达官贵人为主,基本反映了北朝各时期书体的特征及演变发展规律,体现了魏碑书风异彩的多样化风格,是魏碑书体的集中体现。
▲元叉妻胡玄辉墓志
北齐天保七年(556)
大同市博物馆藏
▲馆藏碑刻
▲韩受洛拔妻邢合姜墓志
北魏皇兴三年(469)
大同市博物馆藏
▲城阳宣王拓跋忠墓志
北魏景明五年(504)
大同市博物馆藏
▲建康长公主墓志
北魏延兴四年(474)
大同市博物馆藏
▲馆藏墓志碑刻
▲司马季冲墓志 隋大业三年(607)
大同市博物馆藏
5
彼岸世界
北朝早期的丧葬习俗与鲜卑葬俗一脉相承,民族特色鲜明。随着北魏汉化程度不断加深,丧葬制度更多融合了汉魏之制,厚葬之风复苏。墓葬壁画异彩纷呈,随葬器物精美别致,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对汉以来“事死如生”丧葬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本单元展品以北朝葬具为主,种类有石堂、石棺、石床、木棺等。石质葬具的大量使用,是这一时期丧葬制度的突出特点,对隋唐乃至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仿木建筑的石堂,再现了当时建筑的形制,是北朝建筑最具说服力的实证,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和艺术价值。
▲石堂 北魏
2014年大同市华宇工地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馆藏
▲解兴石堂
北魏太安四年(458)
大同市博物馆藏
6
殿堂华章
装饰作为建筑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从细节之处彰显建筑之美,是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建筑文化重要的发展时期,中西文化交流,胡汉文化碰撞,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开启了中国古建筑艺术风格的繁荣局面。
本单元集中展示瓦当、瓦钉、当勾、地砖等建筑装饰构件,尤其是瓦当,不仅传承两汉以来的风格样式,还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形制多样,雕造精美,纹饰丰富,集中体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兽面瓦当 北朝
大同市博物馆藏
▲“万岁富贵”瓦当 北朝
大同市博物馆藏
▲莲花化生瓦当 北魏
大同市博物馆藏
▲莲花忍冬纹砖 北魏
大同市博物馆藏
7
生活百态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北魏历史开启了崭新的时代——平城时代。北魏出现国泰民安的盛世,鲜卑文化、关陇文化、中原文化及西域外来文化互相融合发展,融入拓跋鲜卑人的生活之中,演绎出独具时代特色的北朝文化风貌。
本单元所展示的文物充分表现出拓跋鲜卑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从不同角度还原了北朝人生活的丰富多彩。造型精美的陶瓷器、古朴的青铜器、生动逼真的动物陶俑和独具西域风格的玻璃器是最集中的体现,是北朝文化生活的缩影。
▲玻璃盘 北魏
大同市博物馆藏
▲玻璃壶 北魏
大同市博物馆藏
▲骆驼俑阵 北齐 陶质
大同市博物馆藏
▲青瓷唾壶 北魏 瓷质
大同市博物馆藏
▲嵌玻璃釉陶盖罐 北魏 陶质
大同市博物馆藏
▲陶灯 北魏 陶质
大同市博物馆藏
▲釉陶九枝灯 北朝 陶质
大同市博物馆藏
▲铺首衔环 北魏 青铜质
大同市博物馆藏
▲铜鐎斗 北魏 青铜质
大同市博物馆藏
▲铜鍑 北魏 青铜质
大同市博物馆藏
大同市博物馆
其它八座分馆
1、梁思成纪念馆
梁思成纪念馆位于大同市东城墙和阳门外带状公园内,是全国唯一纪念梁思成先生的专题纪念馆。该馆的展览主题为《大师·大同》。纪念馆设立四个展厅,分别以一代宗师、不愧山河、大同调查、告慰先师为主题,详细介绍了梁先生的生平,特别是充分展示了梁思成先生来大同进行古建筑调查的那段历史。
▲梁思成纪念馆
2、平城记忆馆
平城记忆馆位于梁思成纪念馆旁,该馆的展览主题为《昨天·今天》,共设立了四个展厅,分别以昨天今天、古城旧影、十年回眸、改革时代为主题,用一张张老旧照片、一幅幅地图、一件件物品、一组组影像从不同的侧面诠释着大同。
▲平城记忆馆
3、北魏明堂遗址博物馆
北魏明堂遗址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有明确纪年的平城遗址,是北魏帝王举行观象、布政、祭祀等活动的组合体,是礼制文化的载体,也是北魏平城的地标性建筑。
北魏明堂遗址博物馆建设在明堂南门遗址的基础上,本着“保护好遗址现场,挖掘好历史文化,展示好历史故事”的设计原则,从传统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的理念出发,展陈内容以明堂遗址主体,夯土台基、大量瓦片、水渠、石坝、柱础等实物为主,以“打开的地层”作为外观形式,将建筑形式景观化,使之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北魏明堂遗址博物馆
4、魁星文化博物馆
魁星楼,供奉魁星像的楼阁,明清时期大同城内标志性的文化建筑之一,是当时官府祈望开启“文运”的场所。魁星文化博物馆现位于大同古城内武定街与大十字街交汇处,是依据左云县魁星楼的有关资料,在明清大同县学的旧址附近复建的。
博物馆内主要展陈与科举制度相关的文化内容。魁星楼内一层有魁星像,二层内有闻鸡起舞等劝学故事的壁画,三层为科举制与文房四宝展品,丰富了大同市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古典文化气息。
▲魁星文化博物馆
5、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
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以大同古城内复建的开化寺为场馆,选取了大同市博物馆馆藏230余件(套)辽金元时期文物精品布展,全面阐释了辽金元时期大同的历史地位、经济和文化成就,为参观者更加全面了解大同历史,感知大同厚重的民族融合文化提供了丰富、详实的史料。
展览共分五个篇章,即“京华·锁钥”“法相·庄严”“茗酌·商贸”“溢彩·生活”“魂归·彼岸”,全方位多角度勾勒出辽金元三代大同西京的雄姿。
▲大同市开化寺为辽金元融合馆所在地
6、红色记忆馆
红色记忆馆位于大同市古城内县楼南街6—9号四合院内,通过“曙光初照”“共赴国难”“革命到底”和“缅怀先烈”四个展示单元,全面回顾了从1921年到1949年,大同地区党团组织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大同地区学、工、群运动的历史,再现了党领导大同人民开展敌后抗战、抵抗日寇侵略,赢得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壮举。
▲红色记忆馆
7、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
该馆坐落于大同古城县楼北街11号、12号两处四合院,占地面积998.5平方米,为明清风格,设有七个展厅。铜造艺术陈列分为“古韵新风”“炉火纯青”“燕闲清赏”“奢华铜享”四个单元,全面展现大同铜造艺术与文化的发展历程。
▲大同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内部
8、张霭堂故居纪念馆
张霭堂故居纪念馆位于大同古城内马王庙街18号院,展示已故魏碑书法大家张霭堂事迹、书法作品以及大同的魏碑文化。
张霭堂(1890-1973),名世祥,近代大同知名人士,实业家,魏碑书法家。其书法作品率真古拙,他是近代大同地区魏碑书法的重要传承者。张霭堂故居始建于清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是一处两进院落,属大同地区标准四合院。
▲张霭堂故居纪念馆
北朝艺术博物馆图|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斌
其它图|大同市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文/辑|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欢迎关注山西省文物局微信公众号
▼
山西文物
点击往期原创
▼
废黜皇帝.海昏侯黄昏|土司王朝:太原青年雄心
粟特人.葡萄酒|锦囊 . 波斯银币 |大月氏人 . 造玻璃术
少林 . 资寿罗汉|契丹秘藏 . 应县木塔|巨碑沉陷 . 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