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童子…当举起这个从西域来的杯子,它立即散发出奇异的光芒
MUSEUM
晋地宝藏·神奇文物在这里
文物,
记录过去,映照当下。
山西是文物大省,
除大量不可移动文物,
各博物馆现存可移动文物达320余万件(套)。
每一件文物,
都讲述着三晋文明故事,
构建着共同的精神家园。
为了让人们从静默的文物中,
看得见鲜活的历史细节,
触摸到过往生活的人间温度,
感知器物之美、探索之美、文明之美,
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
山西晚报、山西省博物馆协会承办,
启动了“晋地宝藏·神奇文物在这里”第一季。
从此刻起,
让我们感受山西文物的神奇……
往期回顾
▼
▲山西晚报2022年11月24日报道版面
文物档案
主角:铜鎏金童子葡萄纹高足杯
体态:口径9.6厘米,底径5.4厘米,高11.5厘米
出生时间:北魏
出生地:大同市轴承厂城南厂区
藏宝地:山西博物院
铜鎏金童子葡萄纹高足杯:
奇异的光芒
这是一只曾在欢宴的桌子上倾倒过的杯子,里面暗红的液体浸润过仕女的唇,使其分外甜美,或者在猛士的腹中浇开胸臆,令他从此迷恋上征杀以外的畅快人生。
自然也有人在将醉未醉、半梦半醒的时候,沉默地转动着这只杯子,拇指从它的侈口滑向它腰形的腹部,抚摸外饰上那些果实累累的缠枝葡萄。他会注意到由葡萄藤组成的5个圆环布满外壁,一些飞鸟在葡萄藤上起落,而5个圆环里面还有5个形态各异的童子。他们的小脸微微凸起,让抚摸着的指肚变得分外柔情。
一千五百年的光阴给杯子遍敷绿锈,像冬日的葡萄在大地深处沉睡的根系。
1970年,大同市轴承厂在城南厂区建设中,发现了一处北魏建筑遗址。于是,这只杯子从漫长的窖藏时间里被取了出来,伴随它的是另一件鎏金高足铜杯,以及数十件精美的鎏金建筑饰件铺首。考古证明,这里是一处重要的北魏皇家建筑遗址。两次发掘先后出土了石雕方砚、鎏金童子葡萄纹高足铜杯、鎏金动物神像纹高足铜杯、八曲银长杯、鎏金錾花银碗等一批极为珍贵的文物。断其年代可明确为北魏平城时代后期,那是献文帝与孝文帝在位的时候。
在专家眼里,杯子装饰的内容与古希腊、古罗马的酒神节密切相关,它的腹底装饰有花叶纹与联珠纹,并绕杯一周,圆底外圈饰有阿堪突斯叶纹。在以波斯萨珊为代表的西亚艺术以及中亚艺术中,阿堪突斯叶纹是一种常见纹样,中国学者梁思成和日本学者常盘大定等人认为,它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当盛行的忍冬纹的来源。
这只杯子无疑不是北魏本土工匠所制作,而高足杯也不是中国传统器型。夏鼐先生认为考古发现的“3件鎏金高足铜杯和1件部分鎏金银碗,也是输入的中亚或西亚的产品,带有强烈的希腊化的风格,但不是萨珊式的。”日本学者认为它们很可能是拜占庭制品。孙培良先生则判断皆属萨珊波斯,应该是迁都之前流入平城的。
波斯萨珊王朝始建于公元224年,亡于651年。它的强盛时期正好与北魏统治时间相重叠。波斯地处东西方地理要冲,是欧洲和亚洲经济、文化不可或缺的交流中心。据《魏书》记载,北魏时波斯使者先后10次来华,其中5次是在平城时期。汉代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商人成群结队来中原经商已成惯例,他们的目的地就是平城、洛阳、长安等地。胡商们带来各种珍奇罕见的物品及手工制品,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美学价值,广受北魏贵族官僚追捧,特别是其中的玻璃器和金银器。河间王元琛就拥有相当一批来自域外的宝器,而各种材质制作的酒具尤其被他青睐珍视。他自己也多次派人去西域和波斯采购名马以及其他珍品。这只铜鎏金童子葡萄纹高足杯就是北魏社会贵族生活的写照,更是印证北魏平城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资料。
这只杯子是怎么来的,已经有了遣使供奉、胡商市场和个人远洋采购几种可能,同时,它或许是征服者的战利品,被从千万里远的地方带回了平城。平城时期,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北魏多次发动针对周边乃至西域各民族政权的征服战争。例如公元429年,骑兵西伐焉耆、龟兹,“获其奇宝异玩以巨万……复获其殊方瑰诡之物亿万以上”。
西域也是葡萄的家园。《魏书》记载,那里的副货国、南天竺国、拔豆国、康国等地广植葡萄,特别是康国,“多蒲陶酒,富家或致十石,连年不败”。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植物之一,葡萄最早栽培在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而波斯则最早开始酿造葡萄酒。
1906年,斯坦因进入今天新疆境内的汉晋精绝国故址尼雅遗址时,发现城外果园里曾经种有大量葡萄的痕迹。在一块尼雅遗址出土的印花棉布上,保留着一幅小型菩萨像。他的手中端着一只牛角杯,杯口挂着一串葡萄。
那么,从波斯萨珊来的酒杯或许最早是西域某个国王的饮具,当然也会是他的赏玩之物。沧海桑田,人世纷纭,最终流传下来的唯有器物,携带着各种环境的气息,含藏着每一个焦渴的灵魂。
汉武帝时,将军李广利三征大宛,带回了葡萄的种子。这是葡萄东传的最早史料记载。
两千多年前至今,只有山西地区持续着葡萄的种植,这是学术界的公论。学者们认为,山西地区原始的葡萄品种是由粟特人由西向东带来的,最晚也应在五世纪左右。粟特曾对北魏进行朝献,太武帝灭北凉,把在姑臧城(今甘肃武威)的粟特人全部俘虏,带回山西,这些粟特人里无疑有擅长葡萄栽培技术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到了北齐至隋,粟特商人大规模内迁,在山西形成民族部落,同时有了被官府任命的管理职员,葡萄酒酿造业渐渐成为山西地区的重要产业。作为佐证的是出土于太原市王郭村的虞弘墓汉白玉石椁,其上雕刻着胡人脚踩葡萄获得原汁用来酿造的图像。
从外来到本土,从器物到广泛运用,文明就这样在平城开始了伟大的交汇。云冈石窟第8窟拱门东侧,雕有一尊摩醯首罗天像,在他的右手指间,提着一串葡萄。方山永固陵遗址残存的石构件上,可以见到葡萄蔓枝的纹饰。走进大同博物馆、北魏明堂博物馆,葡萄纹无处不在,石棺板上,建筑材料上,更不用说那些泛着奇异之光的器物上。
葡萄,美酒,童子,精致的杯子,难以摹状的心情,时光将生命的种子缩微在一起,为大地投下灿烂的光斑。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的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至今已历103年。位于太原汾河西岸的新馆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2005年对外开放。山西博物院是全省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传承中华文明和山西历史文化的职责使命。2008年3月起免费向公众开放,同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成为11个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
山西博物院现有藏品50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藏品主要来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考古出土和百年来的征集积累,尤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具特色。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作为三晋文化的传承者、垦拓者、引导者,山西博物院曾先后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等殊荣。
文|唐晋
图|山西博物院
海报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王辰翔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点击往期原创
▼
海昏侯的黄昏|土司王朝:太原青年雄心
粟特人.葡萄酒|锦囊 . 波斯银币 |大月氏人 . 造玻璃术
少林 . 资寿罗汉|契丹秘藏 . 应县木塔|巨碑沉陷 . 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