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人 | 三位诺奖得主都为他的书写了序,他就是……

云也退 云也退 2023-02-17


三位诺奖得主都为他的书写了序

他就是阿尔贝·曼米


阿尔贝·曼米(1920-2020)


上帝要毁掉堕落的索多玛城,他派出的天使,来到城里唯一的义人罗德的家中,拉着罗德往外跑。罗德只带了自己的一家,连女婿都不信他的话。天使还嘱咐说,逃跑路上千万不可回头,罗德照做了,但他妻子听到毁城之声还是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她立刻变成了一根盐柱。

 

《盐柱》——阿尔贝·曼米将这个著名的圣经意象用作了他的小说的书名。这本1953年完成的小说,将背景设在曼米的故乡:突尼斯。



那是个法国人的殖民地,法语是通行语言,然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则是穆斯林阿拉伯人,而曼米是少数人群——犹太人的一员。他和小说中的主角莫迪盖一样,住在一个犹太人的工人社区里,他身上又流着柏柏尔人(北非土著)和意大利人的血,因为他父亲是意大利犹太人,母亲是柏柏尔犹太人。光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这一大套身世血脉就让他觉得混乱而沉重,以至于要窒息了。

 

在《盐柱》一书中,莫迪盖的主要困境就在于归属感,他要不停地问“我是谁?”他是被按照犹太人的传统抚养长大的,可他在自己的犹太社群里却不自在。家庭努力让他上了突尼斯最好的法语学校,在那里,他感到那些身世富裕的犹太学生看不起他,觉得他来自工人阶级下层;然而那些非犹太的学生和老师,又因为他是犹太人而冷落他。


为了跳出个人的困境,他十分用心地学习法语,一头扎进了法国和欧洲的文学和哲学里。他觉得犹太,以及阿拉伯的东西都是“东方”的,都是缓慢而守旧的,他想要加入“西方”。


曼米

 

他思考1920—30年代西方人热衷思考的问题:机器时代能否带来世界和平?如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艺术与道德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他觉得,这些问题远比在犹太安息日能否开车上街(按照犹太律法是严禁的)更为神圣。他靠着刻苦,在高中赢得了学生能够赢得的最高的荣誉;他进了综合性大学,想靠从事学术研究而真正进入“世界”。他退出了所有犹太生活方式,同他父亲吵到势不两立。

 

然而,正当他冲着自己的“欧洲人”梦想而去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响了。法国战败投降,法国在北非的殖民地也都落入德国人的控制。德国人,以及被德国人支使的法国人等等,一心抓捕突尼斯的犹太人,迫使他们像欧洲各地的犹太人一样,被关入隔离区和劳动营,胸前佩戴六角黄星。莫迪盖感到他的希望破灭了,“欧洲”将他打回原形,拒绝了他的加盟。


《盐柱》英文版

 

可是命运继续展开它阴差阳错的勾当。由于莫迪盖一直上着精英学校,虽然他对学校里那些犹太富二代十分厌恶,可那些人都靠着家里人出钱而躲过了迫害,而他也就被稀里糊涂地算作其中一员,从而并没有受到他理应受到的迫害。这相当于,他被他讨厌的那些学生给救了。在一种尴尬之心的驱使下,他主动申请到劳动营里去当班,去跟那些被强制劳动的犹太难民在一起。

 

他寻找归属感的下一次尝试,是在听说戴高乐将军挂帅“自由法国”运动的时候。“自由法国”要完成复国大业,莫迪盖想当一个法国人的愿望复萌,就离开了劳动营,去投奔他心中真正的“组织”。可是他再一次失望了,“自由法国”的人一看他的名字就拒绝了他——“莫迪盖”是一个标准的犹太人的名字。他还被告知,如果他能改叫一个穆斯林的名字,就可以进来了。在小说结尾时,莫迪盖写下了他的大名“Mordechai”,然后走出了自由法国的军营。


曼米著作《种族主义》

 

《盐柱》的故事大部分都是曼米的自传,他把自己在“犹太”这个小群体里时出时入的状态复制到了莫迪盖身上。每一次做出决定,他都不愿再回头,可是事实上他又不得不屡次回头。回头的经历多了,一个后果就是,就算没有人赶他,排挤他,他也再难以产生真正的归属感了。

 

现实中的曼米,1939年19岁的时候离开了突尼斯,来到了另一个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进入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这所大学出过一位名人,和曼米一样也叫“阿尔贝”,他就是作家阿尔贝·加缪。曼米比加缪小七岁,他深读过加缪的成名作《局外人》,他自己后来也写了一本名叫《局外人》的小说(1955)。


《盐柱》的英文版和法文版

 

然而,加缪通过小说所叙说的“局外”感,和曼米的并不一样:加缪虽然也是北非殖民地生长起来的人,可他并非犹太人,而是正宗法国人的后裔;他在二战期间去到法国,加入抵抗运动之中是毫无障碍的,这段经历也给了他以政治资本与声誉,大大帮助了他在战后跃升为法国知识分子的领袖人物(尽管他一直讨厌那些知识界大佬,为此觉得自己是“局外人”)。这样的条件可是曼米不具备的。他要从北非进入欧洲,并不属于“回归”,他需要付出大的力气。

 

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加缪已经进入自己的巅峰岁月,而曼米则来到法国,在巴黎大学继续学业。五年以后,显然是因为得不到法国的接纳,他又回到了突尼斯。那时,殖民地的独立运动正在勃兴,始终苦于无法摆脱犹太小族群身份的他,觉得如果突尼斯能够独立,建成成为一个真正的多民族共存的社会,那倒是一件很好的事。在法国国内,知识分子左翼风头正劲,他们都反殖民,也多少有一些世界大同的理想,希望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能够一举赢得自己的未来。


老照片:1956年开始的阿尔及利亚骚乱

 

但还是应了那句年轻的老话: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这三个国家都是多民族混居、多信仰并存的,如何解决权力分配和每个族群和每个个体的归属感,与如何以较小的代价赢得独立一样,都是它们要面对的大课题。阿尔及利亚的情况最为复杂,因为那里的法国人最多,足以形成反对殖民地独立的政治力量。法国政府对此难以决断,因此,阿尔及利亚的暴力冲突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加剧,“民族解放阵线”频频制造恐怖事件,又引来了宗主国的恼怒和军队入驻。

 

就是在那时,加缪进入了他成名以后最辛苦的一段时期:在法国和北非故乡之间来回奔走,促进民间的和解。1955年,曼米终于认识了加缪,此时《盐柱》正好要出新版,他就请加缪写序。加缪欣然同意。这篇短序,行文风格具有鲜明的加缪特色,仿佛轻松写意一般,就点到了所有沉重的、紧张的“穴位”:


曼米作品《突尼斯和我》

 

“这是一位来自突尼斯的法语作家,他既不是法国人,也不是突尼斯人。他是个犹太人,这么说很困难,他因为从一个意义上来讲他不想做犹太人。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有个奇特的主题,那就是,对一个法国文化背景的突尼斯犹太人来说,事实上他无法成为任何一个人。所有其他人都教会这个年轻人拒绝,他——也就是这个故事的作者——只能靠着拒绝得更为彻底来界定他自己,他拒绝,通过拒绝,他站在了世界的对立面。”

 

当然这些紧张关系也是加缪自己所时时盘思的,“站在世界的对立面”,类似的意思也经常出现在加缪笔下。曼米告诉加缪,他对《盐柱》的结尾不太满意,他事后这样回忆加缪的回答:“他告诉我:每本书都是作家生涯里的一个特殊时刻。你不要去改动它了。一个作家必须尊重他自己的工作。”


加缪在斯德哥尔摩领奖

 

加缪的序言起到了意料之中的效果,《盐柱》的知名度大增,还摘取了费讷翁文学奖。然而曼米却并没有就此成了加缪的铁杆支持者。自我疏离的经验教给了他不做任何人的follower的自觉。在他当时所写的政论、杂文中出现了“好心肠的殖民者”一词,用来指代那些支持殖民地独立的法国左派——其代表人物就是加缪。他说,加缪对被殖民者的支持是不彻底的,因为他不愿坐视自己人(即殖民地的法国人)在北非的末日到来。他在两边之间左右为难,发现自己所能做的特别有限,因此,他的命运只能是陷入沉默。

 

曼米的这篇题为“加缪,或好心肠的殖民者”的文章,最后的结论是,出身北非的加缪注定了不能谈北非问题,“与北非有关的一切都使他瘫痪”。它发表于1957年年底。这可不是一个一般的时刻,那时加缪正在获得世界性的荣光——在斯德哥尔摩接受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再没有哪个获奖者承受像他那样大的压力了:当地的媒体、评论家、学生、社会活动分子,尤其是一个阿尔及利亚裔学生,都不许他沉默,逼着他回答跟北非有关的问题,表明立场,是支持殖民地,还是支持宗主国?


曼米作品《殖民者与被殖民者》

法文版题为“殖民者肖像”

 

加缪回答了。他对那个学生说:你之所以还能站在这里向我提问,你之所以还能拥有你的一帮同志,正是因为我的和平活动起了作用。然后,他又说出了那句被传为佳话的肺腑之言:“如果我母亲、我的家庭被阿尔及尔的暴乱所威胁,那么在正义之前,我要先保卫母亲。”

 

这之后,加缪继续撰文来回答曼米:他说,他能够在法国和阿尔及利亚两边之间找到一个中间立场(虽然实际上它并不存在),那就是保卫家庭和亲人,同他们团结一致,希望自己的家庭至少能在乱局之中幸免于难,“并通过幸存得到一个机会来表现他的正直”。“如果连这都不算光荣,不算真正的正义,那么我想,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任何有用的东西了。”


《殖民者与被殖民者》意大利文版

 

当然,这种诉诸情感的回答感染力有余,可操作性是不足的。加缪无疑就是一个“好心肠的殖民者”。曼米有足够多的理由批评法国左派,因为他是看到了真实情况的人。他的祖国突尼斯,趁着阿尔及利亚的乱局引走了主流舆论和政治火力,在1956年成功独立了(摩洛哥也在几乎同期独立),然而这个新国家并没有像之前被期待的那样设法去实现民主和平等。占优势的穆斯林人群手握政权,还要扩大自己的势力,挤压人数仅有五万左右的犹太族群的生存空间。单凭这一点事实,曼米就觉得自己从法国向北非的这次“回头”再次证明了“盐柱”的教训是真的。故土不能眷恋,尽管不能眷恋的理由和当初有所不同。

 

他也就此确信,法国左派们都只管大方向,不会去在乎独立后的殖民地制度建设的细节,不会去关心它压迫、驱逐弱势民族的后续报道。


《现代》编辑部,萨特、梅洛-庞蒂和西蒙娜·德·波伏瓦

 

在这两年里,曼米转入了非虚构写作。他日后倒是有一件事情可以为之骄傲,那就是,除了加缪,萨特——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与加缪齐名的知识界领军人——也给他的一本书写了序。这本书就是1957年发表的《殖民者与被殖民者》。此书的部分章节曾在萨特主持的《现代》杂志上发表,萨特还给曼米撰写了书评。

 

他跟萨特认识得更早些,那是1953年结,萨特已是呼风唤雨的公共知识分子,他邀请曼米做一期突尼斯特刊。在晚年的一次访谈中,曼米回忆了萨特邀他来《现代》做客时的慷慨大度,但他说,自己很快意识到了萨特的“危险”:“我这么一个年轻人,同像他这样一位成功的、能量巨大而又广受崇拜的人物过从是危险的。”这是委婉的说法;实际上,一想到那间房间里的人看到他时心照不宣的共识(“又来了一个小崇拜者,哈”),他就不可能成为这里的常客。


2014年,法国艺术家Serge Moati在巴黎拜访曼米

 

所以,因为他那种独立而疏离的个性,他和加缪与萨特的来往仅限于此。他也没有答应萨特的邀约,只在《现代》开了几次编辑会,就远离了那群人。可是,萨特的序言却出现在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一书中,并且就像加缪的序一样有用:书出后的五六年内,也就是阿尔及利亚混乱最为严重的那些时日,这本书连续加印,成为不可不读的名著之一。

 

萨特将之前对曼米的评论文章扩充成了序言。在其中,萨特称赞曼米“不代表任何人,但同时又是一切人,也就是说,他是一切人之中最出色的见证者。”萨特说,这本书是应该让欧洲人好好读读的,我们“只能通过他的两眼来看非洲焚毁的土地;否则我们只能看到火。我把这本书,推荐给那些被这种敲诈勒索吓怕了的人。”


《殖民者与被殖民者》英文版


利用这篇序言,萨特演练了他个人对于殖民和被殖民问题的讨论。他把殖民主义视为一个“体系”,是一种系统的、制度化的剥削,殖民者通过剥削被殖民者以自肥,并基于个人的种族观念来欺压那些有色人种。然而,这种偏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并不是可以从曼米的书中读出来的。在曼米对殖民地的叙述中,人们能够形成的最深刻的印象之一,是被殖民者的懒惰和愚蠢。这当然与殖民者的长期“愚民”和镇压不无关系,但是曼米并不从中直接看出阶级斗争的因素,而是拿它当一个客观事实来书写。

 

在殖民地,“一方扭曲成了压迫者,狭隘、不忠、背信弃义,只想着自己的特权和保护;另一方沦为被压迫的生物,他们的成长被打断了,他们以挫败同压迫者相妥协。”对此,曼米没有给出任何的解决方案。可以说,这本书中的他比萨特还像萨特,潜心刻画一个个体所置身的“处境”。他说,殖民主义是一种处境,人生在这里,就落入其中。他这样写,完全是出于一个“局外人”的切身体验:在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他都既不属于压迫者,也不属于被压迫者。


曼米在镜头前的表情似乎一辈子都没有变化过

 

这个身份让人想起加缪发表于1946年的一组文章,总称为“不当刽子手也不做受害者”。他主张一种新型的政治信条:不选边不站队,从而既不加害人也不被人加害;他还坚决抵制马克思主义式的斗争政治学。后来,萨特多次讽刺他,说他在做梦——你生而为法国人,你就是在殖民者一边的。但曼米却可以做到双重的“不属于”。他是一个小民族出来的身家平凡的人,因而有机会去做一个疏离者,有时这种疏离演变为了行动——逃离,不能回头的逃离。他甚至连自己生来所在的那个小族群,他都想逃离。

 

就在《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发表前不久,他从突尼斯重返法国,这一次他没再走,而是一直呆到拿到了国籍。他从1960年代之后的著作较多地关心犹太人问题:他也变得现实了,他开始承认,如果作为一个个体,可以在任何环境里都选择疏离,自我边缘化,“局外化”,可是作为一个群体——比如犹太人——在很多情况下是必须去做压迫者的,因为这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否则的话,就要沦为被压迫者。


阿拉伯之春后第六年,突尼斯人举行游行纪念

 

所以,当1970年代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升级,吸引了世界的关注时,曼米写了一本新书《去殖民化和被殖民者》,他多少以一个“殖民主义专家”的身份表示,他不认为以色列是“殖民”了巴勒斯坦的,因为犹太人的国家要求生存,就必须这样做,他们有这个权利;他们不是当年的法国,如果不殖民的话还有自己的国土,他们是当年突尼斯的穆斯林:“阿拉伯人的独立与发展,我以前支持,现在仍然支持,那为什么我就不该对自己的民族持有相同的愿望呢?”

 

可是,为了让自己的原则前后一贯,他又说占领巴勒斯坦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毕竟,巴勒斯坦人也是一个民族,也有权独立。曼米不愿放弃这种立场上的一碗水端平。他自然无法加入到任何一个政治行动之中,成为它的主力吹鼓手。即使他获得国籍,长居法国并以法文写作,在法国也较少有人把他看作“自己人”。那种疏离的感觉,谁都不归属的感觉,是刻写在他的气质里面的。


纳丁·戈迪默

 

曼米的《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在2003年重版时,又有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为之写序。在肯定了一番后,戈迪默批评了曼米过于“个人化”的风格,她说,以这部书的主题而论,他应该考虑得更加“普世”一些,应该让像她那样的南非人,能够更多地联系到九十年代种族隔离的南非。

 

这个批评当然正确,可是曼米就是如此,从《盐柱》开始,他一向就只能代表他自己。他在晚年回忆加缪和萨特时说的话也是这般不温不火,一派淡然疏离的味道:“他们的序让我的书卖得很好,我当然很感谢他们。”他从未想成为任何名人的注脚,反过来也一样。

本文系原创

首发《第一财经日报》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回顾


看人 | 本月去世的费尔盖雷兹做出了辉煌的当代艺术

看人 | 都德,从《最后一课》走来的乡镇爱国者

看人 | 不要相信记忆,它总会被美化

看人 | 生命只是烧到手指的最后一根香烟

看人 | 追求高级的人,都是孤独的战士

看人 | 翻译家戴骢:老辣的理由

看人 | 阿西莫夫百年:科幻小说的犹太之魂

看人 | 拉姆·达斯:因“活在当下”而成名的人

纪德:开端人物

看人 | 施康强:静趣不恶

看人 | 演一场戏的工夫,一场戏演完了

托卡尔丘克活在自己的时间里

歌德诞辰270周年:他是如何成为完人的?

汉德克:他的文字很烧脑,他也不爱它们

除了他,谁还能把这么多哲学家请上电视?

看人 | “尼采不赞美博学,他只赞美生命本身”

看戏 | 《安魂曲》:只有一只眼睛含泪,另一只眼睛才能含笑

看人 | 对话童道明:理想主义的满血状态

看人 | 我认识的童道明

看人 | 高楼如荒岛,荒岛似高楼

看人 | 最熟悉的是欲望,而欲望随家乡被埋葬

看人 | 希尼80冥诞:好鸡蛋和坏鸡蛋滚在了一起

看人 | 像这样知耻的名人,恐怕已经绝种了

看人 | 在父亲手上留下一个清晰的牙印

昆德拉90岁:用笑声执行他对时代的终审

看人 | 奥兹归来

看人 | 作家如我,生来就是要睥睨众生的

柔软如刺:祭阿摩司·奥兹

阿摩司·奥兹,必要的哀矜

仁慈的皇帝,犹太人的保护伞

看人 | 人活着:记索尔仁尼琴百年诞辰

敬挽常宝华:闪光的只是冰山一角

看人 | 奥斯卡•拉宾:手持画笔的索尔仁尼琴

看人 | 我那亲密的而又压根不认识的姑姑伍尔夫

看人 | 纳博科夫,那个昆虫学家去教文学课了

看人 | 谢天顺,一个捧哏天然的顺溜

看人 | 师胜杰,明明白白的美学

看人 | 伍迪·艾伦,最纯种的犹太人

看人 | 鄢烈山:不识时务是种怎样的体验?

看人 | 我问问您,什么叫人?

看人 | 得有多好的命,才能活成一个妖精

看人 | 朗兹曼:纪录片的导演,动作片的人生

看人 | 高尔基150岁:托尔斯泰家门口的流浪汉

看人 | 他走后,一等奖空缺:马尔克斯90岁

斯文·赫定今天153岁生日,他用人生诠释了狗的天性

说学逗唱之外的第五门功课:冯巩吼

光荣与浪漫,都属于存在主义的法国

看人 | 他是世界名流,也是人群中一张永远木然的脸

食指:谁在让病人难为病人

看人 | 库切为什么这么酷

看人 | 波伏瓦110岁,请重温女神的美臀

看人 | 阿佩菲尔德:真实的人生里没有形容词的位置

刘瑜从“人类”降格为凡人

关云长的仪式感

侯宝林百年诞辰:相声的干净和相声的脏

看人 | 冯唐的单纯

看人 | 高莽:另一种“两头真”

看人 | 勒·柯布西耶:高等人才配住城市

看人 | 其他笑星不屑做的事,被严顺开给做了

诺奖作家库切:自律、孤僻,并在羞耻感中艰难生活 | 检书

当躲闪成了艺术,当没出息上升为境界,石黑一雄就成功了

福克纳的花瓶和痰盂,现在都是奢侈品

杰斐逊的“迷弟”

看人 | 1857年,波德莱尔的敌人与友人

郭柯:如何超越悲悼

再丧也丧不过波德莱尔 ——《恶之花》首版160年记

看人 | 埃利·威塞尔与被打碎的童年

看人 | 尤瓦尔·赫拉利又来过一次中国了,你看清他的真面目了吗?

看人 | 90岁的约翰·阿什贝利,仍是那个“臭烘烘的大人”

斯皮尔伯格为何讨厌他的父亲?

感谢大卫,感谢那些正义感尚未耗尽的人

看人 | 李敖:让告别漫长一点

他是美国最危险的犹太人,而希拉里和奥巴马都是他的门徒

那个曾把相声演成长篇小说的人 ——侯耀文十年祭

看人 | 唐杰忠:捧哏的无我之境

迟来的父亲节 | 四位名声赫赫的作家,却各有丧子之痛

凤凰台上凤凰游:侯耀文逝世十年记

看人 | 吴兴华:是才子便不逢时

杨洁:站着也不挣钱,站着就是站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