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查阜西:清代著谱琴家的师承渊源(三)

查阜西 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 2022-12-20


编者按:

今日刊发最后九篇著谱琴家的师承渊源,分别是:《琴谱析微》《蓼怀堂琴谱》《诚一堂琴谱》《琴学正声》《五知斋琴谱》《卧云楼琴谱》《东园琴谱》《存古堂琴谱》《立雪斋琴谱》。其中,《五知斋琴谱》是现存清代琴谱中流传最广的一部琴谱,著录师承渊源也最为细致。作者强调派传,三十三首琴曲传自熟派者十六,传自吴派者四,传自金派者五,传自蜀派者三,所以熟派属于主流。除熟派为徐青山、尹尔韬外,吴派可能指韩畕、程雄,金派、蜀派未可究矣。


清代著谱琴家的师承渊源
(1961.3.15)
文丨查阜西

十五、琴谱析微

王弘抚叟,时年七十称鹿马山人,辛未序,有“余生也多感,类叔夜之不堪游于末流,而叹古音之亡也,非器亡也,於此又乌得无志义之思耶?”之语,似明遗民而能琴者也;康熙壬申汪鹤孙(梅坡)序,有“虽不敢自托于子期,亦非泛然知式和者”之语,亦琴人也;康熙壬申鲁鼐(式和)自序,有“后浪迹吴门,或与高人韵士游……”又谓严天池谱不易按谱成音,……余不揣固陋,细辑诸家秘旨,互参较订,订为《析微》一集云。

《洞天春晓》后,有西泠拙道人吴观跋,谓幼从天目老人习此曲,因病荒废,在扬州闻鲁式和《洞天》,能如天目老所求之“传神写意”,艺登峰造极;《风雷引》后,有臣仙史顺跋,有“先生年来睥睨烟霞,潜踪避客,虽王者聘,亦坚不应,固亦于《风雷》间观其梗概”云。(琴友)

《箕山秋月》后,有山阴马兆辰拱之跋云:“……先生已得其中三昧,余受其指法,犹宗巢由也。”(琴生)

《禹会涂山》后,有昭阳柳公陈瑨跋云,“……先生审音晰律,为宇内白眉,观此谱已得圣乐三昧,《松风》旧刻岂得专微于前哉。”(琴友)

《樵歌》后亦有史顺跋。

《佩兰》后亦有史顺跋。

《雉朝飞》后,有池阳申涵诚培初跋有云:“……先生临水结茅,抱琴自适,…….而是曲尤为莫及,余宗之,仅得其音之一二,然……之暇,一曲目后有同较二人,称‘男宗鲁、宗文’”。

十六、蓼怀堂琴谱

此书坊本序跋多寡不一,集钞所得凡序七,无跋。一、詹山沈彲序称丙午宰文昌,受云志高属托寻母;二、锡山计泽绎序称癸亥适粤与云交,云谱作于寅卯兵燹时,默契於云者固於琴遇之;三、李朝鼎序称以未暇早访金吾易及云为阙事,云与金参商订谱;四、梁佩兰序称云谱曾与金吾易反复究明,云之子锡五操缦安弦斟酌尽善而授梓;陈尹恭序称云与国工相讲究并能弃旧学而尽人之长,又得琴谱最多,按习能曲尽其妙。以上各序均不注年月,但序内文字著文年月自丙午至丁丑,共历三十二年。又五年后,壬午陈治序云,癸丑与云曳裾王门,丁丑游东粤遇琴师,金吾易为道云君好琴,访之始知即曩时之云得雨云。

本书卷首不注行款,但在序后列参订姓氏及较刊者十五人,结合各序所述,得其师承渊源如下。师友中吴尊生,涉《澄鉴堂琴谱》,见陈梦雷序;有程允基,涉《诚一堂》谱。

十七、诚一堂琴谱

通本首列白岳吴允谦公益序,不著年月,有“及来羊城得交程子寓山,寓山善文能诗,诸子百家无不贯彻,其与琴得古乐之意,因谈琴数百事……出其琴谱以行世,而叙次则先之以鲁风……”次列华亭胡洵龙远山序,亦不著年月,有“虞山严天池删订名谱最近古,徐青山入《雉朝》《乌夜》《潇湘》,疾徐咸备……寓山得师传之正,卒以虞山为归,有谱三十六曲,悉为静远淡逸之音,是故深得二公……奥旨而能引伸广大之者云。康熙乙酉自序有,“半斋吴子(按:指吴允谦)谓其十年前意气豪迈,十年后恂恂温雅,此琴之力”云。此书谱外附《琴谈》,《琴谈•卷一》之末有《与胡远山论琴学书》,提及初以琴音繁促不足尚,及闻陈楚白琴合大雅,因从受十余曲;读书吴门,又从夏先生(按:即夏溥)受数曲;二十年后,闻詹大生《樵歌》《静观》二曲“嗒焉丧我”亦熟操,詹已年高难传,心焉志之不能忘,乃访虞山,有古调时调之别,乃知受授不同,所传各异,故以三十余曲呈教正讹。《琴谈》最后一条谓系康熙庚午游羊城,则识吴允谦之时,刻谱之前十六年也。

十八、琴学正声

书祇陶窳及沈琯西序,陶序不著年月,沈之自序作于康熙乙未,陶序祇云辛卯获交沈于建业,其琴大都古朴淡远为多,自序谓少而嗜音,长而益笃,栖心于此者几四十年。又谓坊谐罣漏,嗜音者多,习理者寡,……师无本而妄传,学无据而妄揣……,故博求往籍阐琴学之渊源,补前谱之缺漏云。

此书特点:

1.不著师友渊源,盖独学者耳;

2.好论音律而实多隔膜,所作阐发多似是而非;

3.自矜渊博,徒事抄袭而不得重点。实无师之学。

十九、五知斋琴谱

1.康熙六十年周鲁封序云,“丙申岁年已强,仕抵皖江,忆幼年所好惟琴,笃志讲求,未得奥旨。己亥徐越千自金陵来皖,素知其太翁大生为昭代挥弦之首,闻其二十八曲,乃求其谱以公宇内”;

2.徐俊越千(不著年月),谓先大人殚毕生精力讲求徽音,欲正琴学,历燕齐赵魏吴楚瓯越,三十余年中觅幽人高士,精细推敲,始成一帙。己酉、丁卯欲付刊未果,谱秘以笥中五十四年,前年(疑指康熙五十六年己亥)余过皖江,周子安商授剞劂云。

3.雍正二年花峃石清序云,大生子“越千能世其学,抱其传器游于公卿学士间,积五六十年,迄无所遇,后与周子安遇,即谋锓版,公卿学士如周子可称不掩人之善,能公所好者矣。余不能操其音,窃愿得其趣”。康熙再壬寅会稽黄镇仲安甫序云,“余少壮时即稍知抚弄,常游金陵就正于汪安侯、罗子敬两先生……不意衰年归皖,得与子安周君朝夕讲求,向所习熟,后得记忆,岂不大快?且延有古琅徐越千,久称宗匠,商订楷谱,洵为后学津梁”。雍正二年西湖后学黄琨次瑶氏跋云,“……子安善琴,越千能推敲而属和……洵为当代之钟俞也。兹谱越千埋笈已四十余年,子安郢政,又五易寒暑,付梓二载余方得成帙”。杨恢基(河东)跋云,“徐君周君合订琴谱刊布宇内,……若繁声淫韵,一切湔涤无余,实为学人指南……他时相见宜更请益”。

《洞天》跋云,此操“与漆园《梦蝶》相仿佛”,不知漆园何许人.。(注:熟派,《高山》亦熟派)(汪孟舒按:庄周,战国蒙人,尝为蒙漆园吏)

《圯桥》序云,“韩子十耕原稿”(熟派)

《墨子》标题下注“康熙甲子得之燕山”(注以吴派)又后记云“但必用熟派作主,加以金陵之顿挫,蜀之险音,吴之含蓄,中、浙之绸缪,则尽得其旨而众妙归焉”。

《风雷》题下注“蜀熟二派,此蜀也”。后记云“吾友韦子宾先生曾经参考……余今之谱,更集众谱之美”。

《释谈章》题下注云“商音,头、尾、起咒、三回,共二十一奏。韩子十耕原稿,庄子蝶庵谱同参。”

《普庵咒》题下注云:“商音,参考合成,不用头、尾、三回、九转计十三段。”阜西按:此曲在明代仅《理性元雅》指出“即《普庵咒》”,盖谓《释谈章》即《普庵咒》,未言是两曲也。谱作两曲始于清代之《五知斋》,但此已明言就《释谈》“参考合成”,并指明去其头、尾,等于声明祗是一曲,其后琴家讹为二曲者,实未审《五知》原谱实况所致。

《静观》《苍梧》题下注明“熟派”

《箕山秋月》对渊源亦仅题下注“熟派”

《关雎》题下注“熟金二派,此金也。”但后记又云“录徐、严二子稿仿佛其旨。”

《雁过衡阳》题下注“北谱熟派”

《渔歌》题下注“熟金二谱合璧”

《樵歌》题下注“吴派”

《塞上鸿》题下注“余考变徵,北调熟法,金、蜀派鼓之”。语甚模棱,后记自释变徵,云“正调三弦惟塞操十徽取音,每句尾声出调,凡按实音必过一二分,过应合处则又归正徽也。其声原与五音相异,宛若北调故名变徵”。具见徐氏分调分派之说大抵主观为之耳。解题附言“此谱得自康熙己酉岁纯一斋中,破碎零落,余参考既久,以供同好焉”。后记又云“余获秘谱,细心参考,多加损益,聊合取意,若云传世,则吾岂敢”。全谱各曲自评中,仅此语虚心,疑其信心不足,后之强调南北《塞鸿》者,奚取?

《秋塞吟》题下注“金陵派及又名《搔首问天》,不涉《水仙》问题,亦不涉其它渊源”。

《醉渔唱晚》题下注“青山徐子、芝仙尹子二谱合参”。

《山居吟》题下注“熟派”

《汉宫秋月》题下注“金派”

《苍江夜雨》题下注“蜀派”,序云“……然此曲指奥,乃蜀之霸派,欲高其弦,坚其指……”

《佩兰》曲序有“……有熟金二操,此金也……”之语

《雉朝飞》题下注“熟派”

《乌夜啼》题下注“吴派”

《羽化登仙》题下注“熟派”

《神化引》题下注“熟派”

《平沙落雁》题下注“熟派”,后记有云,“……今谱内所添第四段,第五段八句以下,录涂子公行谱,共成七段,似乎浙闽江右之派……”

《潇湘水云》题下注“熟派”

《胡笳十八拍》题下注“蜀谱吴派”

《秋鸿》题下不注渊源,序中称“古有熟蜀二派,熟谱音缓,恬逸而稳,然此谱另有一种抑扬顿挫,奇特不一,难取难弹”。其意谓徐家特刻耶?《捣衣》题下不注渊源,序跋亦讳言。

《庄周梦蝶》题下注“熟谱”。后记有云“……予习三十余年,方获此曲之音,又十年才领漆园之旨,又十载始契漆园之神……”

按:清初各谱中强调师承渊源者莫如《松风阁》程雄及《五知斋》徐祺。程强调师传,徐则强调派传。以上三十三曲中传自熟派者十六,传自吴派者四,传自金派者五,传自蜀派者三,则熟派其主流也。其言“派”,除熟派为严、徐、尹外莫可详,惟《墨子》谓甲子年得之燕山又曰吴派,周鲁封为燕山人,但已亥始相识,此云燕山,殆指程雄,岂以韩畕、程雄为吴派耶?至金派、蜀派,或亦自传师得名,惜未著见,竟不可究诸矣。

杨时百以祺、祜、祎均以“示”,谓祺亦《澄鉴堂》一门(徐氏),著於《琴学随笔》,据以谓祺为常遇之侄,著於《今虞琴刊》,兹详勘二谱师承渊源毫无联系,且常遇称五山老人,徐称古琅老人,一为泰县,一为通州,亦足证并非一门。兹可断言,两家琴学并无渊源,有之则两家同为虞山及《徽言》之后而已。徐祺《关雎》后记有称“徐、严二子”,其于虞山熟派尊徐於前,似有徐重於严之意。

二十、卧云楼琴谱(康熙再壬寅马兆辰刊)

康熙壬寅蔡升元(称侍生)序仅云“承命保厘岁辅,出余绪刻此谱,时康熙六十一年也”;同年汪士鋐谓汉阳太守马云亭精於琴,积数十年成此谱;同年傅天露序;同年胡开宗序;同年马源文序(内有“今皇帝嗣登大宝,越明年改元雍正,……旁搜此谱,呈於上览,所以鸣太平之功德也”云),同年自序(署山阴马兆辰拱之),并无一家道及师承渊源。至其内容则所有指法、“忌宜”及琴谱均取自《琴谱析微》,除《羽化》《秋鸿》二曲为《析微》未及刊出者外,一切行格字迹均仍《析微》之旧,知是用《析微》原版重雕,但所有《析微》各曲中遇有鲁鼐所作曲跋及马本人原作《箕山秋月》自称学于鲁氏之曲跋,均全部删削。则此谱乃马氏为求官剽窃而刻,无疑矣。

师承渊源见《琴谱析微》。

 二十一、东园琴谱(康熙再壬寅朱士佐撰 稿本北大藏)

仅有“康熙壬寅桂月东园撰”一序。下钤满汉文印鉴二,一为“朱士佐印”,旁有满文;一为“字敬思号东园”,亦旁镌满文。从习用满文时代断为康熙再壬寅。

序内谓辛丑入都每晤吴越善琴者率皆佻薄轻嬛之调,几等淫哇杂奏,学琴之念顿息。及遇汉阳姜汉堂,雅妙丝桐,即恨相见之晚,乃又为王姓者延去,无几未终数曲而弃之,始知汉堂法古而不宜时,遂往访延为师从学,请教数曲。或敲金戛玉,或沉细悠扬与前所闻吴越之奏何啻霄壤?故与讲明指法节奏音律,手录成帙矣。

师承渊源:姜汉堂——朱士佐

二十二、存古堂琴谱(雍正四年吴文焕撰 常见刊本)

1.雍正四年吴陵朱品奇序,谓自幼习琴於昭阳陆氏,不得其趣,及搜谱寻师,始知为下指不同之故,欲撰指法示后学而未暇,及见吴文焕下指坚凝,音节合拍,并出所藏善本,乃知为学须得先觉提撕,故劝其刊传云。

2.雍正丙午阊江王晋原雪樵序,通体骈文,谓“吴氏天障名宗, 海扬文望,周行万里,……操曲三终,珠舞胎仙应律,取中和指法著大雅琴经,先哲之义逊斯微妙,……”云。

3.白岳曹礼周鲁宗序(不著年月),谓在京师与吴文焕之兄(曹陛瞻之姐丈)旅邸过从,往往言及琴理,另有王友衡亦相契合,念以琴道指法为最。后见文焕取前贤琴谱厘剔增损之书,遂为千里神交,并与陛瞻友衡讲订於燕山旅中云。

4.雍正四年吴文焕自序,谓指法不明而节奏乖刺,虽拘按成曲,亦如瞽之无相。《松弦馆》出,方注分数,学者稍有依据,徐青山《大还阁》毫分缕析诠释极详,世咸奉为准绳,“曾问津焉”,犹其指法明,而用指之法未究,乃与客岁与吴迪讲论成书云。

5.“右手指法”引言云:“……乙巳初春,与吴子重光、曹子鲁宗严加考评,审音辨调,附以己意,撰成此帙……。”

二十三、立雪斋琴谱(雍正庚戌汪绂辑光绪刊本)

1.雍正庚戌婺源汪绒小引:习而不工,而依永和声颇通其意, ……因录所常弹及曩日自谱者辑为一帙,以免散失;

2.光绪乙未冬同邑后学潘纪恩跋:“……光绪癸未,吾邑紫阳书院刊以行世,校雠者未精琴学,致指法徽位有错误。余彝伯茂才,以高祖乡贤公为双池先生高第弟子,得琴学正宗,有琴曰万壑松风,思继旧业,乃如山左学琴於舅氏吴健葊大令,尽得其外祖芗岩先生琴学真传以归,取《立雪斋琴谱》序其目次,订其伪字,别录副本藏之,癸巳献双池先生遗书於赵展如中丞。捐廉首创遣书一一尽刊,命纪恩共与斯役,因请茂才所藏校正琴谱之副本而重刊之……”书前扉页撰书“立雪斋琴谱共二卷”,下署“同邑后学余嘉鼎谨署”,下有“亦白”朱文章。


本文选自:黄旭东、伊鸿书等编《查阜西琴学文萃》

查阜西:清代著谱琴家的师承渊源(一)

查阜西:清代著谱琴家的师承渊源(二)

往期回顾:

查阜西:怎样克服古琴谱的缺点

查阜西:漫谈古琴

查阜西:琴学小史

查阜西:十年来的回顾和感想

溥雪斋、查阜西、许健:古琴音乐活动在北京

查阜西:幽兰指法集解(上)

查阜西:幽兰指法集解(下)

查阜西:古琴音乐(上)

查阜西:古琴音乐(下)

查阜西:琴歌的传统和演唱

查阜西:《指法字谱》正名初议

查阜西:《张孔山流水》研究

查阜西:《张孔山流水》传本考异

查阜西:古琴音乐的收集和采访

查阜西:1956年古琴采访工作报告

查阜西:民族音乐研究动员

查阜西:张廉访赝作古乐器之自白等八则

查阜西:谈谈我的民族音乐学习(提纲)

查阜西:天门怀旧等四则

查阜西:请文联重视“情习不同,博采风俗”等三则

查阜西:坚持古琴曲内容的表现等四则

查阜西:古琴曲谱的来源与现状

查阜西:琴歌诀等三则

查阜西:琴歌《苏武》——一个传统的古琴声乐曲

查阜西:琴坛漫记

查阜西:关于赵义正同志谈古琴的意见

查阜西:写在影印《神奇秘谱》的前面

查阜西:琴家三传

查阜西:几个琴人的情况

查阜西:琴家取用自然音阶论

查阜西:古琴创作小史

查阜西:琴学及其美学

查阜西:琴曲中的《胡笳十八拍》

查阜西:检查我十年来的古琴音乐思想和工作

查阜西:百年来的古琴

查阜西:中国古代音乐名作讲稿(上)

查阜西:中国古代音乐名作讲稿(下)

查阜西:古琴的常识和演奏(上)

查阜西:古琴的常识和演奏(下)

查阜西:《琴曲集成》编者的话

查阜西:《琴曲集成》第一辑凡例

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上)

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下)

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补一)

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补二)

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补三)

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补四)

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补五)

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补六)

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补七)

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补八)

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补九)

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补十)

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补十一)

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补十二)

编辑:西西
审校:安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