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洛尔迦诗20首

西班牙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Federico Garcia Lorca,1898-1936)是20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诗人、“27年一代”的代表人物。这位“安达卢西亚之子”把他的诗同西班牙民间歌谣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诗体:节奏优美哀婉,形式多样,词句形象,想象丰富,民间色彩浓郁,易于吟唱,同时又显示出超凡的诗艺。近70年来,他的诗歌作品对世界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美国著名诗人勃莱谈到他的作品时说:“洛尔迦的诗歌佳作是人类智力的楷模。”
洛尔迦的诗集主要有《诗集》(1921)、《深歌集》(1921)、《最初的歌集》(1922)、《歌集》(1921-1924)、《吉普赛人谣曲集》(1924-1927)、《诗人在纽约》(1929-1930)、《献给伊格纳乔·桑切斯·梅希亚斯的哀歌》(1935)、《塔马里特波斯诗集》(1936)、《十四行诗》(1936)等多卷。洛尔迦的诗歌作品生动描绘了安达卢西亚的城市、风景、吉普赛人、农民、宪警、圣徒以及古老的行为准则,其形式多样,词句形象,想象丰富,民间色彩浓郁,易于吟唱。他的作品主题广泛,包括爱情和淫欲、死亡、母性、对下层人物的友爱,特别是残酷、暴力以及习俗导致的悲剧等等,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新生的心


像一条蛇,我的心

已经蜕皮。

我把它捧在手里,

充满了蜂蜜和创伤。


那些在你的皱褶里

筑巢的思想,现在哪里去了?

哪里是使耶稣和撒旦

都感到芬芳的玫瑰?


可怜的包装弄湿了

我的幻想之星,

羊皮纸灰暗,哀悼着

我已不再去爱的一切!


我在你里面看见胎儿科学

干瘪之诗,和尸骨

我的浪漫的秘密

和恍若隔世的天真。


我是否该把你挂在

我的激情博物馆的墙上,

挨着我黑暗、寒冷、

邪恶的沉睡虹膜?


或是铺展在松林间

——我的爱的苦难之书——

以便你学会一支歌

夜莺献给黎明的那支歌?





蝉!

哦幸福的蝉!

在大地的床上你死去,

沉醉于光明。


你从田野上知道

生命的秘密;

你一直演着

那个童话中的小仙子

可以听见青草的萌生。


蝉!

哦幸福的蝉!

因为你是死于一颗

流血的深蓝之心。


光是上帝降临,

而太阳在清扫着乌云。


蝉!

哦幸福的蝉!

因为你在你的宝座上

感到了蓝的全部重量。


每一种活着穿过

死亡之门的事物,

向前,伴着白色的

昏昏欲睡的空气

和思想的唯一低语,

无声地,被沉默遮掩,

这死亡的斗篷。


但是你,蝉,

狂喜而死,因音乐的魔法,

变形在声音

和天国的光影里。


蝉!

哦幸福的蝉!

你被包裹在神圣精灵的

斗篷里,

他就是光明自身。


蝉!

振翅的星星

越过沉睡的田野,

你是带阴影的蟋蟀

和青蛙的老朋友,

你拥有金色的墓地

在嗡嗡响的太阳下,

它刺伤你,温暖你,

在夏日的强盛中

携走你的灵魂。


让我的心成为一只蝉,

越过天国的田野。

让它歌唱着去死,

并且,如果它褪色,


让我所预见的一双手,

拂去它的灰尘。

让我的血在田野上

滋润甜蜜的玫瑰色泥土,

让农夫的锄头落在那里。


蝉!

哦幸福的蝉!

因为你伤于那不可见的

从蓝天射下的箭雨。



树木


树木!

你们曾是从蓝天

飞泻下的箭吗?

怎样可怕的武士

射下了你们?星星?


你们的音乐来自飞鸟,

来自上帝之眼,

来自弯弓的激情。

树木!

你的粗壮的根是否知道

我在泥土下的心?




风向标


南方的风。

黝黑,灼热,

浸透橘树花的香气,

你吹拂过我的肌肤,

带来闪光注视的

种子。


你使月亮变红,

让被俘的白杨呻吟,

但是你呀

来得太迟了!

我已将我的传说之夜

卷起,放在书架上。


不需要任何风

——用力去看!——

心,转动,

我的心,转动。


北方的风,

空气的白熊!

你吹拂过我的肌肤,

和极光一起

颤抖,

你披着幽灵头领的

长斗篷,

对着但丁大笑。

啊星星的磨光器!

但是你呀

来得太迟了!

我的箱柜发霉并且

也丢了钥匙。


不需要任何风

——用力去看!——

心,转动,

我的心,转动。


侏儒的呵气

来路不明的风。

带着金字塔花瓣的

玫瑰蚊子。

在摇曳的树林间

探头的信风,

还有风暴中的笛声,

滚开!

我的记忆套着锁链,

被俘的鸟儿

把黄昏唱进了

一支歌。


生命一去不回头——

人人皆知。

在风的明亮催逼下

抱怨有什么用!

对吗,白杨,风的教师?

抱怨又有什么用!


不需要任何风

——用力去看!——

心,转动,

我的心,转动。




星的时刻


夜的圆满的沉默,

无穷的五线谱上

一个音符。


失去的诗成熟,

我赤身从屋子里走出。

黑色的谜语

就在蟋蟀的歌里:

那声音

仿佛被死者发出,

那音乐之光

被精灵

觉察。


一千个蝴蝶的骸骨

睡在我的墙上。

一大群年轻的微风

渡过河流。




老蜥蜴


在干燥的小径上

我看见一条乖蜥蜴

(鳄鱼的一滴泪)

在沉思,

他仿佛穿着魔鬼修士的

那种绿色长婚袍,

礼貌地忍受着

他的硬衣领,

他有着一副

老学究悲哀的愁容,

和潦倒艺术家

失神的眼睛——

那么沮丧地

向这个下午探望。


这就是你的,

在黄昏的

散步吗,朋友?

你就这样小心翼翼地

出行,老蜥蜴先生,

村子里的孩子们

也许会吓着你。

近视的哲学家,

你沿着这小径找什么呢

如果这干渴下午的

某种短路

已经烧焦了地平线?


你想要濒死天空的

一份蓝色垂怜?

或向星星讨一枚铜钱?

或者,也许

你读过拉马丁的

诗卷,想品味一下

鸟儿的颤音

是如何鸣啭?


你看着日落——

而你的眼睛反射出

蛙群之飞龙

带着人性的一闪!

思想的无桨的

贡多拉,从你

燃烧的眼睛里划过

幽暗的水面。


你徐徐移近,你是来找

那美丽的母蜥蜴

青翠如麦田

在五月的样子,

哦那一绺长发

睡眠的池塘!

那鄙视你,事后就把你

丢下的那位?

啊,田园诗的短章,

在苇草中破碎!

但是活着!你这魔鬼!

你拥有我的同情。

记住这箴言:“我踩在

‘蟒蛇’背上凯旋。”

它来自主教大人

那伟大的肥下巴。


但是现在太阳

已溶入群山之杯,

牛羊穿过尘埃

村子里炊烟升起。

是离去的时候了:

离开这枯燥的小径吧,

暂停你的沉思。

你会有许多时间

观赏星辰,

当蠕虫们从容地

吃你的躯体。

回家去吧,回到

那蟋蟀的村庄里。

晚安,我的朋友

蜥蜴先生!


此刻四周一片寂静,

路上无人,

远山留下剪影。

在白杨树的幽暗里

只传来一只布谷鸟

单调的啼唤声。




中断的音乐会


半轮月亮冰冷。

她的昏沉的停顿

打破了夜的

深奥的和谐。


莎草遮掩的沟渠

在沉默中抗辩,

青蛙,阴影的布道者

早已闭嘴。


镇上老酒馆的

悲哀音乐停止,

古老的星星的纺线

在潮气中松弛。


风回到山洞里歇息,

而那棵孤单的白杨——

纯真平原的毕达哥拉斯

想举起它古老的手

煽打月亮。




小广场谣


孩子们在唱

在静静的夜里;

安详的喷泉,

清清的溪水!


孩子:

你的神圣的心

在欢庆什么?


我:

是一阵铃铛声

消失在雾里。


孩子:

你让我们歌唱,

在这小广场里。

安详的喷泉,

清清的溪水!


是什么春天的标志

被你捧在手里?


我:

一枝洁白的百合

和一朵血的玫瑰。


孩子:

把它们浸在

古歌的水里。

安详的喷泉,

清清的溪水!


你感觉到了什么

在你猩红饥渴的嘴里?


我:

这好像是我的

大头颅骨的滋味。


孩子:

来,饮一捧

古歌的甘洌吧。

安详的喷泉,

清清的溪水!


为什么你要走开

和小广场远离?


我:

我想去寻找

魔术师和公主们!


孩子:

谁把诗人的道路

显示给你?


我:

是古歌的

喷泉和小溪。


孩子:

你要走很远,很远

离开海洋和陆地?


我:

我的丝绸般的心里

充满了光明,

它带着失去的钟声,

带着百合和蜂群。

我会走得很远,

远过这些山丘,

远过这些大海,

直到靠近星星,

去请求基督我主

还给我

我小时候的那颗心,

它在故事传奇中成长,

带着一把木剑,

还有羽毛小帽子。


孩子:

你让我们歌唱,

在这小广场里。

安详的喷泉,

清清的溪水!


干透大丽花的

大眸子

为风所擦伤,

死掉的叶子哭泣。




海水谣


在远方

大海在微笑。

浪的牙齿,

天的嘴唇。


你卖的什么呀,傻姑娘,

在风中露着你的乳房?


我卖,先生

大海的水。


你带来的什么呀,黑少年

和你的鲜血混在一起?


我带来,先生

大海的水。


这些咸涩的泪

大妈,是从哪儿来的?


是我哭出的,先生

大海的水。


心,这浓重的

苦味是从哪儿产生的?


它本来就很苦呀

大海的水!


在远方

大海在微笑。

浪的牙齿,

天的嘴唇。




风景


橄榄树的

田野

像扇子一样

展开又合上。

在橄榄园上方

那创始的天穹

滴下寒星的

黑色雨珠。

苇草的影子

在河边抖索,

灰色空气荡漾。

橄榄树

你呼喊吧。

一排

被囚禁的鸟,

在阴暗中

猛拍长长的尾翼。




吉他


吉他的呜咽

开始了。

黎明的高脚杯

破碎了。

吉他的呜咽

开始了。

要止住它

没有用。

要止住它

不可能。

它就那样哭泣,

像水在哭,

像吹过的风

在雪地上哭。

要止住它

不可能。

它哭,是为了

远方的事物,

像南方的暖沙

要一枝白茶花。

它哭,一支箭

无需目标,

它哭,夜开始

没有破晓,

而第一只鸟

摔死在树枝上。

啊,吉他!

我的心里刺进了

五把短刀。




叫喊


一声叫喊的弧形

从一面山坡

升向另一座山。


在橄榄林上方

一轮黑色彩虹

跨过蓝夜。


噫!


如同中提琴之弓

让风的长长琴弦

发出振颤。


噫!


(人们从洞穴里

探出他们的灯盏。)


噫!




西吉莉娅的步子


在黑色的蝴蝶中

走着一位棕色女孩

她的步子伴着

一条迷雾的白蛇。


光亮的大地,

大地的苍穹。


她的节奏锁绊在

永不到达的震颤中,

她有一颗银子的心

右手持一把利剑。


你要去哪里,西吉莉娅,

伴着这无头的韵律?

怎样的圆月才能聚起

石灰和夹竹桃的苦痛?


光亮的大地,

大地的苍穹。

干燥的……该诗初版无题,两个初稿题为《唤起》。




干燥的


寂静的

浩瀚之夜的

土地。


(橄榄园里的风,

山脊上的风。)


油灯

和苦难的

古老

土地。

深幽水池的

土地。

无眼之死亡

和箭矢的

土地。


(风刮在大路上。

风吹进杨树林里。)




匕首


匕首

刺入心脏,

如同进入荒地的

犁尖。


不。

不要刺穿我。

不。


匕首

如同烈日的射线,

撕开可怕的

深渊。


不。

不要刺穿我。

不。




孤独


身披黑色绣花袍,

世界玲珑可爱,

她这样想,心灵敞开。


身披黑色绣花袍。


她以为轻柔的叹息

和哭喊都已消散

当一阵微风吹来。


身披黑色绣花袍。


而窗扇朝向阳台

推开它,黎明的天空

会全部涌入。


啊呀啊呀呀,

身披黑色绣花袍!




弓箭手


黑暗的弓箭手

逼近塞维利亚。


瓜达尔基维尔河


宽宽的灰帽子,

长长的黑斗篷。


啊呀,瓜达尔基维尔河!


他们从遥远的

悲苦的山川而来。


瓜达尔基维尔河遥遥在望。


而他们步入了迷宫。

爱,水晶和石岩。


啊呀,瓜达尔基维尔河!




塞维利亚


塞维利亚是一座塔

布满了精良的射手。


伤于塞维利亚。

死于科尔多巴。


这城市潜伏着

悠长的韵律

却被扭曲成

一座迷宫。

如同葡萄藤的卷须

燃烧。


伤于塞维利亚!


在天穹拱廊下,

穿过光亮的平原,

她不停地射下

河流之箭。


死于科尔多巴!

以地平线的狂野,

她在她的酒里混合了

堂·胡安的苦涩

和狄俄尼索斯的完美。


伤于塞维利亚。

总是伤于塞维利亚!




队列


据信这是洛尔迦在阅读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托(1474—1533)的《杜兰达特在蒙特西诺斯山洞中施魔法》、《疯狂的奥兰多》等长篇传奇诗之后写下的一首诗。

沿着街巷他们来了,

奇异的独角兽。

他们从怎样的田野

怎样的神话密林中来?

近在身边却类似

天外的宇航员,

这些绝妙的灰背隼

和头戴荆冠者。

“头戴荆冠者”:该句在原诗中为拉丁语“Ecce Homo”,本为罗马帝国执政官本丢·彼拉多向众人展示头戴荆冠的耶稣时所说的一句话“瞧这个人”(带有极度轻蔑的意味)。

着魔的杜兰达特,

狂热的奥兰多。





棕色的耶稣,

从朱迪亚

朱迪亚,的百合花

到西班牙的康乃馨,

经过。


看看他从哪里来!


从西班牙。

天空清澈又黑暗,

炎热的土地,

泉水慢慢地泼溅着

它的珍珠。

棕色的耶稣,

带着燃烧的额发

凸出的颧骨

白色的瞳孔。


看看他到哪里去!

王 家 新 译




老子的传说

老子,生卒年不详,姓李,名耳,字聃,因而人称老聃,楚国者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一说为今安徽涡阳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史官,后隐居石化。在我国民间,老子被称为太上老君、道德真君。其著作《老子》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出生传奇

老子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民间有太上老君,道德真君之称。关于老子的身世有着七彩迷离的传说,尤其是他的降生,充满着一段奇异的神话。传说他的母亲是感受了从天而降的神灵所化之气而怀孕,一怀就是整整八十一年。一天,他的母亲正坐在李树下歇息,忽听得天上仙乐奏鸣,四周香风阵阵,便觉左腋一阵剧痛,随之从腋下生出一个鹤发童颜,顶有日光,身滋白血,面凝金色,耳有三孔,美眉广颊的小孩。孩子一生下来就走了九步,步落之处,莲花绽起。他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我当开扬无上道法,普渡一切芸芸众生。”他还指着面前的李树说,“这就是我的姓。”当他的母亲带他去洗澡时,九条神龙飞驾而来,化做九条巨鲤,吸水为他喷浴。虽然这段传说像女娲以五彩石补天,精卫以衔木而填沧海那样虚幻神话,但可以说老子的确是一位非凡的传奇之人。

老子从小就是一个勤于用脑的孩子。他喜欢与小朋友在家乡的河滩、林间玩耍,独自一人时,常常面对昊昊天穹和河中的流水久久无语,似乎在揣摩着大自然的奥秘。

有一次,老子与小朋友在一棵大树下玩耍。老子看到大树上写着一个“楝”字,就对小朋友说,这是一棵楝树。而在大树另一侧的小朋友则说,不对,这是槐树。两人为此发生了争执。后来,两个人围着大树转了一圈,才发现树的一侧虽然写着“楝”字,但另一侧写的却是“槐”字,实际上是一棵楝槐连理树。通过这件事,老子懂得了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

然而老子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小河。因为在他看来,小河不仅默默流淌,日夜不息,滋润着两岸的土地,而且能够包容忍让,碰有东西阻碍,便悄然绕道离去,从不嫌弃污浊和阴暗。虽然有时候它是涓涓细流,看似柔弱,可一旦到了洪水季节,它又像脱缰的野马,浩浩荡荡、气吞万里,无坚不摧。正所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家乡的小河就像一本读不完的书,使老子获益匪浅。它“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禀性,对老子后来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少年时期,经族人介绍,老子拜商容为师。一次,听说商容得了重病,老子前去探望。据说当时商容问了老子三个极富哲理的问题。

商容首先问:“不论什么人,经过故乡时都要下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老子答:“这是表示人不论如何腾达,都不应忘记家乡、忘记根本。”商容点了点头,表示赞许,又问:“人从高大的树木旁边经过时,要弯腰鞠躬,这又是为什么?”老子说:“在高大的树下弯腰,是表示敬老的意思。”商容见老子聪明过人,十分满意。

接着,商容又问了第三个难度更大的问题。他先张开嘴让老子看,然后问:“我的舌头在吗?”老子答:“在。”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摇了摇头:“没有了。”商容接着问道:“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老子略加思索回答:“舌头还存在,是因为它柔弱;牙齿掉光了,那是因为它太刚强。”商容没有想到老子小小的年纪竟能对这些深奥问题有如此深刻地理解,心里非常高兴。他进一步教诲说:“要记住,水虽是至柔之物,但滴水却能穿石;舌头虽然没有牙齿坚硬,但舌头却能以柔克刚。最柔软的东西里,蕴藏着人们不容易看见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甚至能够穿透世上最坚硬的东西。现在我已经把天下最根本的道理都告诉你了,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教你了。”

随着老子人品和学识的不断长进,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公元前551年前后,朝廷史官空缺时,老子被选中,担任了守藏吏,相当于周王室典籍图书档案馆的馆长。因为从事图书管理工作,老子得以博览群书。除历代文诰、档案资料、诗以外,他还读了《军志》、《建言》、《易》、《尚书》等图书文献,成为一名精通周礼理论和制度的学者。作为史官,老子还有记录一切官场重大活动的职责。

当时,周王室由甘氏一族的甘简公执政,他与族人甘成公、甘景公不和。公元前536年,也许是因为记事不合甘简公的意思,老子被免去了史官之职。免职后,老子出游鲁国。同年,孔子曾从老子“助葬于巷党”。

鲁昭公十二年(前530年),甘平公登基,老子被召回守藏室继续任职。几年后,孔子适周,再次向老子请教,留下深刻印象。鲁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周王室内乱再起,王子朝杀王子猛(周悼王),自立为王。五年后,王子朝被众诸侯赶下台,携带大批周朝典籍逃往楚国。老子因此被追究失职之责,再次被免去守藏室吏之职而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

在故乡,老子目睹了连年战火带来的恶果:土地荒芜,满目疮痍,民不聊生。这使他更加痛恨朝政的腐败,对“仁义”的看法彻底动摇,毅然与周礼决裂。从此,老子把对现行制度的批判以及救世方略的思考,升华为对宇宙生成及万物本原的探索,成为先秦伟大的思想家、折学家及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据说老子离开函谷关人秦后,遍游秦国各地的名山大川,最后隐居于扶风一带讲学,传播他的道家思想。老子高寿,又活了好多年,终老于扶风。由于老子学识高深,宽于待人,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所以前来吊唁的人不少。老子曾在槐里讲学,那里的百姓怀念他,将他葬于槐里,就是现在陕西省周至县东南的终南山麓。

巷党助葬

鲁昭公六年(前536年),老子第一次被免去守藏吏之职。在游鲁期间,忽逢他的一位住在巷党的友人去世。人们都知道老子精通周礼,便请老子主持安排友人的丧事。老子早就听说鲁国有个孔丘勤奋好学,对周礼很有研究,有时还担任丧祝,于是便邀请他助葬。其时孔子方十七岁。

出殡那一天恰逢日蚀。送葬的队伍走着走着,天上的太阳渐渐被黑影遮住,天色变得越来越昏暗。但是孔子全然不管这些,仍然领着众人前行。突然,后面传来老子的大声喝叫:“停止前进!”孔子不由一愣,不知老子何以如此。老子让送殡队伍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等待他通知再前进,一直等到日蚀结束,灿烂的阳光再次照耀大地时,老子才发出队伍前行的号令,孔子对此表示不解。

殡葬过后,孔子向老子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途止柩不合周礼,而且日蚀究竟会发生多长时间也未可知,灵柩停留过久,会使逝者不安,所以应继续前行才对。

老子回答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按照周礼,为了不误吉日,殡葬之事当然是越快越好。不过,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当速则速,不当速则不能一味求速,这也是为了吉利。昔日诸侯从外地赶到京城朝见天子,日出而行,日落而息;大夫出使外国也没有在夜晚还顶着星星赶路的。送葬也一样,不在日出之前出殡,不在日落之后止宿。只有奔父母之丧和亡命在逃的罪犯,才会在夜晚顶着星星赶路,要知道,那是为了赶时间啊!

“所以,见日而行者吉,见星而行者凶。今天我们碰上日蚀,虽然是在白天,但星星已经显现;星现而行,岂不是诅咒送葬之人在奔父母之丧吗?对于懂礼仪的君子来说,要以礼待人,不能以凶事咒人。所以出殡时如遇日蚀,就应该暂时停下,等日蚀过后再走。”

老子这番解释,令孔子频频点头称是。

相县求荐

传说老子“免而归居”以后,孔子想把自己多年修订的书册送到周守藏室收藏,以图留于后世,便带着子路等弟子前往老子的故乡,请求老子予以推荐。

听完孔子的诉说,老子颇不以为然。他说:“守藏室珍藏的书册之所以珍贵,是因其上录天象之变,下记地理之化,中载人世演进之文。至于近世,鱼龙混杂,危害子孙,其祸非浅。《诗》、《书》、《礼》、《易》、《春秋》的藏本已经够多了,欲除尚且不能,何况经过你的修改,书的旨意又与前人有所不同,怎能再增加呢?”

孔子见老子不允,心中不免着急,便讲起了六经之意:“六经之要在于礼仪,六经之本在于仁义。弟子是以周礼为标准来衡量一切的,合之则存,悖之则删。”

老子笑问:“仁义是人之本性吗?”孔子答:“是的。君子不仁则不足以为君子,不义则不足以立世存身。”

老子又问:“什么叫仁义?”孔子答:“心思中正而无邪,愿物和乐而无怨,兼爱众人而不偏,利于万民而无私,这是仁义的要旨。”

老子听后哈哈大笑,说:“你后面说的话不对。你不认为现在讲兼爱太腐了吗?无论过去和现在,凡讲无私的都是为了实现其偏私。”

见孔子不解,老子接着说,“现在人世间不是征战就是讨伐,哪里有什么兼爱?所以你说的兼爱不过是一句空话。明明没有仁义却又侈谈什么仁义,不是迂腐又是什么?讨伐得不到利益,便讲什么无私。讲无私就应该舍己利人,而无私仅仅是为了求人不伤害自己的利益,这难道不正是一种私心?”

讲到这里,老子似乎意犹未尽:“人的一切都应自然无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在按其自然本性发生、发展。人之生死、荣辱,都有其自然的法则。随理而行,顺其自然,任凭百姓自作自息,人的本性也就在其中了,何必人为地标榜什么仁义!这就像有个孩子离家出走,如果你只会使劲敲鼓高呼孩子的名字叫他回来,结果只会越来越糟,反而令其逃得更远。你说的仁义,虽然本意是讲求人的本性,其结果与那位孩子的出逃是一样的,反而扰乱了人的本性。”

对老子的说法,孔子不能完全接受,两人发生了争执,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

周都问礼

公元前526年,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孔子为了“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带着学生专程到周朝王都向老子请教解疑。当得知孔子来访时,老子也亲自骑牛前往郊外迎接。孔子依照当时的礼节,从车上下来,捧着作为见面礼的大雁送给老子。

这一次,孔子向老子请教了不少的问题。由于此时老子已在守藏室待了近三十年,早已看透官场的腐败,对周礼幕后的丑恶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在回答了孔子的问题后,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你问的有关周礼问题中所提到的那些人,虽然骨头早已腐烂,但他们说过的话仍为后人所记。一个人时运好时可以去做官,施展胸中的抱负;要是时运不济,就应该像蓬草随风飘移一样顺应自然,知难而退。我听说,一个会做生意的商人,即使很有钱,也不轻易张扬,所以别人看不出他有钱;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君子,他的德、才都藏而不露,这就是大智若愚了。你应该努力摒弃骄气以及过多的功名欲望和爱自我表现的毛病,应做到清心寡欲,因为那些东西对你修身养性毫无好处。我想告诉你的就是这些。”

听完老子的这番教诲,孔子深受启发,出来后就对弟子说:“空中的鸟,我知道它为什么能够飞翔;水中的鱼,我知道它为何会游动;地上的兽,我也知道它为什么善于奔跑。对于善跑的兽,我们可以结网捕捉它;对于善游的鱼,可以用带钩的丝线去钓取;对于善飞的鸟,我们也能用系有丝绳的弓箭对付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是怎样随着风云上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其学深奥难测,其言意旨悠远,真是乘风云翱翔于天地之间的一条龙啊!”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坐背青牛出西关

传说春秋末年,在东周王朝都城雒邑(现河南洛阳东)通往西部边陲函谷关的漫漫长路上,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驾着青牛缓缓西行。

函谷关位于现河南省灵宝县境内西南,是周王朝西去秦国的重要关隘。

自武王姬发灭商起,周王朝历经数百年,曾经有过那么多的辉煌。如今气数将尽,群雄并起,战乱频仍,简直没有一块安静的地方让人打理生计,更不用说做学问了。因此每天经由这里出关躲避战乱的人很多,那位老者正是西去人流中的一个,他就是一老子。

负责守卫函谷关的关令名叫喜(又称尹喜、关尹),据传说,他自幼聪慧过人,好观天文,精通占星之术,并能根据星体的明暗和位置来预测人的吉凶祸福。

尹喜曾在朝廷中担任大夫,他廉洁勤政,学识高深,颇受王室赏识,如果继续做下去,肯定前途无量。不过尹喜的志向并不在此。据说,他有一天观看天象,发现有一团祥瑞的紫气在东方聚集并缓缓向西移动,便知有圣人将要经函谷关西去,于是主动辞去大夫的职务,到这个偏僻的边防关隘当了关令。

上任伊始,尹喜就特别叮嘱一个叫孙景的关吏:“如果发现一个容貌与众不同或者服饰奇特的人从这里出关,要及时禀告我,千万不要错过了。”

在函谷关旁,尹喜结草为楼,称之“楼观”。他日日斋戒,坚持观察天象,静心修道,密切关注紫气的行迹,等候圣^的到来。这一天,气候特别闷热。尹喜用过午膳,便觉两眼皮发沉,于是回到房内和衣小憩。刚倒在床上,便迷迷糊糊地人了梦境。朦胧中听到天空仙乐悠扬,紫气氤氲,有人对着他的耳朵轻声地说:

紫气东来三万里,

圣人西行经此地。

青牛驾车栽老翁,

藏行匿迹混元气。

听到这里,尹喜猛然从梦中惊醒。恰在这时,就听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孙景前来报告:一位相貌奇特之人驾着青牛已到关口准备过关。

虽然早有预感,但听到孙景的报告,尹喜依然无法控制心中的欣喜。他命人赶快把道路打扫干净,将客房收拾好,自己则急忙整理衣冠前往迎接。

到了面前,尹喜才看清青牛所驾的车中,一位老翁须发如雪、脸色红润、神态安祥,两旁一对大耳朵垂及肩上,白色的眉毛足足有五寸多长,果然道骨仙风,气度不凡。尹喜跪拜在老翁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然后,小心翼翼地向老翁提出,请他在函谷关住些日子。

老翁婉言谢绝说:“我只是个没用的糟老头子,家住关东,出关只是为了搬运一些柴草回来,你留我在这里有什么用呢?”

尹喜连连叩首说:“我知道您是一位圣人,要出关西行,已经在此恭候多时,万望暂留神驾。”

老翁听尹喜这么一说,十分意外:“哦!你怎么会知道我呢?”尹喜说:“去年十月我观天象时,看到东方有紫气向这边移动,知道这是圣人行动的征兆,所以专程从雒邑来到这里恭候多时。您老也不必隐瞒了。”

老翁笑问道:“你到底要我做什么?”

尹喜叩首问:“敢问圣人尊讳?”

老者答:“我姓李,名耳,字聃。”

尹喜说:“我早知道先生是一个学问高深的人。提起先生大名,犹如霹雳在耳,让人仰慕不已。我知道,先生一出函谷关,必然行影无踪,不知道是否还有再见面的机会。所以,将高深的学问留下,以免遗忘于世。那样的话,实在太可惜了。”

老子见尹喜一片诚意,又是个可度之才,答应在函谷关暂住。

于是,尹喜在官邸设座,行弟子礼,拜老者为师。

老子在函谷关住了一百多天,常常与尹喜彻夜长谈,向尹喜传授内外修炼的方法。经尹喜再三恳求,著书五千余字后过关而去。

据说临别前,尹喜曾要求随老子一同西行,表示:“即使蹈火赴渊,上天下地,灭身舍命,也在所不辞。”

老子说:“不是不想带你走,而是你现在修行的功夫不到家,需要继续修炼。千日之后,你可到蜀国青羊之市见我。”

 



推荐阅读:

但丁·迦白列·罗塞蒂《寂静的午时》

克里斯蒂娜·德·比尚诗2首赏析

艾弗瑞斯特·帕尔尼诗2首赏析

雨果·克劳斯诗抄

查尔斯·赖特诗4首

史蒂文斯《蓝色吉他手》

阿吉·米斯赫尔诗3首

奥尔良诗2首赏析

杜·贝莱诗2首赏析

克莱芒·马罗诗2首赏析

与谢野晶子《乱发︰短歌选》

史蒂文斯《蒙眼障的懵姨丈》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5首

伏尔泰《致吕兰夫人》

让·拉辛《一个基督徒的诉怨》

圣-阿芒诗2首赏析

史蒂文斯诗11首

狄金森诗3首

华兹华斯诗2首

叶芝情诗2首

阿米尔·欧尔诗4首

阿尔阿札威诗5首

丹雅·蜜凯尔诗4首

史蒂文斯诗10首

巴列霍《人类的诗篇》21首

杰克·吉尔伯特诗6首

马克·斯特兰德诗4首

狄金森《我为美而死》

托马斯·胡德诗2首

秋曼·哈笛诗4首

葛瑞夫诗7首

奥登诗10首

和泉式部短歌22首

华莱士·史蒂文斯诗5首

维庸诗4首赏析

维奥诗2首赏析

马莱伯诗2首

巴列霍诗4首

龙沙《致埃莱娜的十四行诗》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17首

艾米莉·狄金森诗5首

帕斯捷尔纳克诗13首

史蒂文斯《弹蓝色吉他的人》

阿吉·米斯赫尔诗17首

詹姆士·梅瑞尔诗7首

加尼埃《犹太姑娘》

龙萨诗6首赏析

辛波丝卡诗39首

瓦烈赫诗23首

雪莱《致云雀》

詹姆士·梅瑞尔诗14首

史蒂文斯《望过田野,观察鸟群飞翔》

罗伯特·布莱诗5首

丁尼生诗2首

尤金·菲尔德诗3首

聂鲁达诗30首

博尔赫斯诗8首

露易斯·格吕克诗2首

约翰·瑞博坦兹诗2首

莫里哀《情诗》

布瓦洛《致莫里哀》

拉贝诗3首赏析


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 梦又不成灯又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