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瓦格纳诗6首

德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扬•瓦格纳(Jan Wagner, 1971-),德国当代著名诗人,新一代德语诗坛最为独特而响亮的声音之一。出生于汉堡的瓦格纳很早就对诗歌写作与翻译表现出浓厚兴趣,曾在汉堡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和爱尔兰圣三一大学研究英国和爱尔兰当代诗歌。1995年,瓦格纳和诗人托马斯•基尔斯特一起出版了一本题为《元素外侧》(Die Außenseite des Elementes)的活页诗集,收入了他们翻译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年轻诗人和被文坛忽略或遗忘的优秀之作。2001年,瓦格纳发表了处女作诗集《试钻蓝天》(Probebohrung im Himmel),从此走上独立诗人之路。继《格里克的麻雀》(Guerikes Sperling, 2004)和《十八个馅饼》(Achtzehn Pasteten, 2007)两部优秀诗集之后,《世界报》2008年秋季的文学副刊为瓦格纳设立了诗歌介绍专题,这对一位开始创作生涯仅七年的年轻作家来说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
2014年是瓦格纳人生中重要的一年:他在费舍尔出版社发表的诗集《雨桶变奏》(Regentonnenvariationen)获得了德国评论界的高度赞扬,《法兰克福汇报》和《南德意志报》等多位书评人表示扬•瓦格纳是杜尔斯•格吕拜恩以来德国诗坛最重要而强而有力的声音;“他在哲理咏物诗中把令人窒息的渊博和魔法般的轻灵奇妙地结合在了一起”。2015年,《雨桶变奏》令人震惊地进入了“莱比锡书展图书奖”的短名单——这个一直以来只颁给长篇小说的德国第二大单本图书奖破格提名了瓦格纳的新诗集,并从此更改颁奖规则,把诗集和散文作品也考虑入内。《雨桶变奏》毫无悬念地折桂之后,登上了《明镜》畅销榜,一时成为街头巷尾和电视电台的热议对象。2016年,瓦格纳出版了《蜂群自画像》(Selbstporträt mit Bienenschwarm),精选了2001-2015年间的优秀诗作。德语界重要的专题文评系列《Text+Kritik》2016年开年刊也以瓦格纳的诗作为主题。此外,瓦格纳还是众多英美当代著名诗人的德文译者,其中包括普利策诗歌奖得主詹姆斯•泰特(James Tate)和美国桂冠诗人查尔斯•西密克(Charles Simic)。
瓦格纳的诗有一个经典而重要的主题:物与自然。和当代德语诗坛的两股潮流——政治书写和语言颠覆——背道而驰,瓦格纳的诗歌乍一看显得“拘谨”:他既不写傅立特和恩岑斯贝格那种政治哲理诗,也不像赫塔•米勒和帕斯提奥那样在字词的装置艺术式拼贴中感知历史的深渊,也不是质疑和挑战语言的奥地利诗坛精英们的后继者。瓦格纳对日常生活中不可思议的细节和自然风物本身所包含的言说潜能有一种极致的敏感。和辛波丝卡、蓬热等人类似,他善于在微小的植物、昆虫、杂物中挖掘人类的终极处境,让久被遗忘或者从未被凝视的角落获得新的符号生命。自然在瓦格纳的诗中不是人的存在或修辞附属,而是带着一种优雅的超然和冷峻的幽默,仿佛在对一直以来自以为占有统治地位的人类文明耸耸肩;地图和地球仪成了史前化石,不为所动的自然本身似乎才是现世的意义统治者。在对一种“自在”的自然的描述中,在充满思辨的原始狡黠里,瓦格纳展示了人类本身面对物质宇宙时的狭小界阈与无力感。此外,和放弃韵律的多数现代诗不同,瓦格纳非常关注音节及其奇迹般的自带表意功能;他的诗歌表面上服从于传统诗歌的格律,实则在各种反逻辑的音节联想和极具破坏性的内部旋律中发起了颠覆(参考后面对《羊角芹》一诗的分析)。他以一种伊丽莎白•毕晓普式的沉稳的智性,把自然感知、个体记忆和音素质地三者融合于哲理咏物诗中,直抵事物的核心,却又在最后一刻被其关在门外。



青蛙


他房间——一片混乱。那些还未卖出去的东西,

地板上的图表,几乎难以破解的

包含他全部努力的方程式:电线、仪器、

书、空瓶子。他妻子——

早已离开。他的最后一颗牙齿也离开了:

“一意孤行与对自己身体的敬重”,如阿希姆·

冯·阿尔尼姆所说,

他与酒搏斗,

与一个假想搏斗,所有生命

都由电构成。外边,湖面上

突然静得诡异——青蛙们秘密

交换新密电码。




香菇


林间空地上,我们遇到它们——

两支探险队穿行于黄昏,

彼此静默注视,充满紧张——

一群蚊虫发出电报嗡鸣。

我奶奶因酿香菇

而闻名。食谱锁进

她的坟墓。凡是好东西,

她说,不需要多余的东西来填充。

后来在厨房,我们把香菇

举到耳边,转动香菇柄,

等待里面细微的咔嗒声——

试图找到那准确的密码组合。




蚯蚓


那年夏天土地干燥,

在我们眼前裂开。我们在地里

用交流电和电线,制造假天气,

引来蚯蚓,那些雌雄同体

挂在光秃的钩子上。多年以后

我看见它们巨大的影子

在乌云里飘过,

窗外的世界是一个冰冷的广场。我等待

敲门声,看着外面的雨沿着窗格

流下。每一滴水我都不信任。




斯坦威


黑翅膀,那个男人

在路上呼啸而过,

成为我童年的

冻池塘,我跪下,

在裸露的地面上

呆呆往下看,

藻类与冰之间

派克鱼缓缓移动,

在黑影子里,垂悬,

每一个都是闪亮的停顿,

穿透骨子里——

一种无法言喻的音乐,以其

数学的,致命精确的

美,几秒钟后,

扩展,直到变为巨大,

似乎你可以生存于之中,

远离路,远离事物

的石头表层,

池塘冻结,几乎到我额头——

正在此时冰球朝我打来。




雨桶变奏


我掀开盖子,

呆望黑鸟的

巨眼。

*

李树下,

房屋后,它一动不动,酷的

像禅宗大师。

*

一种烤箱

负片,不冒烟,

吞噬云。

*

假如使劲敲打,

她会咕噜一声

但什么也不会泄露。

*

仿佛死者从地府

沿着她攀升,

偷听我们。

*

银色管风琴,

排水沟喷口:从那里

泵出所有天气。

*

整个夏天,

饱和,然后是暴风雨,

她溢出。

*

留下来吧,诉说黑暗,

你的脸自我溶解,

像糖块。

*

旧如花园,

芳香如森林湖,立

在那里:冥河之桶。

*

我打开盖子,

又缩回。黑鸟歌唱,

突然变暗。

*

秋天时溢满,

她流出成百成吨的

黑蛞蝓。

*

留在我脑海的是,

镶嵌桶边的,

“鼠”纹。

*

树上最后一滴水,

落进那只安静的,静静

颤抖的锣。

*

一次冥想,冥想;

在冬天,启蒙

如冰盘。




钉子


占墙面积不大,但它是中心,

半径扩大,

穿过整个花园,野外,甜菜丛,

再远处,鸡舍,萝卜地——

越来越入俗,包罗万象:

我们挂帽子,挂羊毛衫,

挂相框,大衣,雨伞,

直到我们几乎把它忘记,它冷峻的注目

仍在那里,我们早已离开之后,

房子,街道,和小镇都消失了,

它的注目仍在——如此坚韧不拔,

遥远,如此闪光,如此超越东方西方

以至于人们可以在黑暗中

由它导航,给老航海家带去慰藉。

明 迪 译



论 诗 的 矛 盾 美

大千世界的美,如同美的大千世界一样,绚烂多彩,千姿百态。
有阳刚美,雄奇美……
有平淡美,古朴美……
有和谐美,矛盾美……
如前各“美”,历代诗论家每爱乐道,独矛盾美不见经传。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矛盾现象,也是美的。
茫茫林海,万木参差,犬牙交错,杂草丛生,藤蔓错综,可谓矛盾重重。然而,从整体上看,正是这芜蔓杂乱的矛盾,造成了大森林苍茫、幽深、雄浑的气势,给人以震撼心灵的美感。
这种矛盾美,是小巧玲珑、井然有致的市内花园所不具备的。
诚然,和谐统一的美,能使人悦目赏心,但在特定的条件下,矛盾冲突的美,则更能勾心摄魂。何况,矛盾冲突也能构成统一和谐,而且是本质上的和谐。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辩证法奠基之一的赫拉克得特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论自然》)道出了矛盾美的消息。
西方美学史有“美在关系”①(狄德罗)之说。矛盾美,美在什么关系呢?美在矛盾关系。但这种矛盾,又是统一的,统一在“这一个”典型上。我国古代那个“鬻矛与盾者”,从艺术上作为一个典型看,他是美的,美在“自相矛盾”,所以他“活”下来了。
对于诗,矛盾美,前人虽然没有明显地作如是说,但也曾所有涉及。
唐代司空图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②(《诗品》)
宋代杨万里说:“杜《九日诗》:‘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不仅入句便字字对属,又第一句顷刻变化,才说悲秋,忽又自宽。”③(《诚斋诗话》)
明代陆时雍说:“诗贵真,诗之真趣又在意似之间,认真则又死矣。”④(《诗镜总论》)
清代魏禧说:“古人之妙,只是说而不说,说而又说,是以极吞吐往复,参差离合之致。”⑤(梁章钜《退庵随笔》)
清代刘熙载说:“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又:“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⑥(《艺概》)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在其创作实践中,都自觉不自觉地注意到了这一审美趣味。他们或直接运用矛盾修辞法,或暗用抑扬逆折的艺术手段,通过语言的矛盾、构思的矛盾、表里的矛盾等形式,创造了种种典型的矛盾美,为诗美学画廊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矛盾的感情美

哲人云:生活是矛盾的世界。
人的思想感情,作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能是风平浪静的死水,而常常荡漾着复杂的矛盾的浪花。
因而,如果说,以记叙见长的小说,应该努力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写好矛盾中的人物,那末,作为以抒情为特质的诗歌,则当然地应该特别注意抒写那些感情的矛盾和矛盾的感情了。
诗人抓住生活中的人物特定环境中的矛盾感情,并经过典型化,铸成形象,这感情,就是美的。
元代姚燧的小令《凭栏人·寄征衣》,就极明显地刻画了典型的矛盾的感情:“欲寄征衣君不还,不寄征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女主人公怀念着远征在外的丈夫,盼望他早日归来团聚。现在天冷了,级丈夫寄征衣吧,只怕他接到征衣不再回来了;不寄吧,可又怕他冻着了。此刻,她的心情异常矛盾。小令就是这样通过女主人寄征衣时的矛盾心理,刻画了一种典型感情。这种矛盾感情,较之单一地写:“赶快寄”,或“坚决不寄”,更能撼动人心。因此,读完小令,女主人公难在“寄与不寄间”,我们却感到美在“寄与不寄间”。至于到底寄了没寄,我们就不必追究了。矛盾美只是创造“矛盾”,却不一定解决“矛盾”,解决了,有时反会破坏诗美。
苏轼有一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起句“似花还似非花”,就是矛盾语,为全词定格。词中明明写了杨花,写杨花坠落,写杨花飘飞,写杨花碎池,可末句却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不是自相矛盾么?然而,悉心的读者却不难发现,诗人写杨花不是目的,他是写人,写思妇怨情,梦里寻郎不成,春又无法滞留,心情惆怅之极,因而在他眼里,孔夫子杨花“不是杨花”,而是离人之泪。这样,末句通过否定杨花,和前造成矛盾,就含蓄而曲折地传出了作者的一腔怨情。这是一种“不即不离”的矛盾法。有论者云:“起句入魔,非花矣,而又似,不成句也。”⑦(《词洁》)看来,此人不知这“矛盾”之妙。倒是刘熙载的见解比较中肯:“东坡《水龙吟》起云:‘似花还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诗评语,盖不离不即也。”⑧我认为,“似花还是非花”,不仅可作为苏词的评语,还可视为矛盾美的形象说。
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更可视为塑造矛盾的感情美的典范: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简直可以说是“矛盾重重”。上片说,少年本不知愁,而偏强说愁,这是一组矛盾;下片说,而今深知愁滋味,却偏偏欲说还休,这又是一组矛盾。而上下结合起来看,不知愁说愁,知愁不说愁,又构成一组矛盾。其矛盾式为:

这如许矛盾,造成鲜明对比,美感效果极为强烈。不知愁,偏说愁,虽然“愁”字满篇,只不过是无病呻吟而已;而今饱经世态炎凉,吃尽人间愁苦,却只道了个“今天天气……哈哈哈。”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人,他在悲痛欲绝、万念俱灰的时候,可并不嚎啕大哭,而是象死水一样的可怕的平静。生活中的矛盾,充满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往往相反相成。不着愁字,愁愈深。此正是“不言言之”。从这点说,辛弃疾这首《丑奴儿》,是诗又是诗论,它形象地说明了“矛盾美”的某些道理。
我国古典诗歌中,表现矛盾感情的典型诗句很多。
比如白居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折臂来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新丰折臂翁》)
比如李商隐:“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楚吟》)
比如杜牧:“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前笑不成。”(《赠别》)
现代新诗中,也有不少作品,运用矛盾逆折的手法,刻划了富于矛盾美的典型感情。
请看流沙河的获奖诗作《故园六咏》中《中秋》的第一节:

纸窗亮,负儿去工场。赤脚裸身锯大木,音韵铿锵,节奏悠扬。爱他铁齿有情,养我一家四口;恨他铁齿无情,啃我壮年时光。

诗中的“铁齿”,属自然之物。美学常识告诉我们,审美客体,具有相矛盾的美丑两重性。比如老虎,有凶狠吃人的属性,所以人们往往把老虎和贪婪、凶残联系在一起,视为丑的对象。但,老虎又具有勇猛雄壮的特征,于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又把它视作为美的对象,因而有“五虎上将”、“龙腾虎跃”之说。诗人流沙河正是根据审美客体的矛盾两重性的审美经验,由“铁齿”而引伸出两种互为矛盾的情感:“爱”和“恨”。“爱他铁齿有情”,因为“他”毕竟能使“我”得以糊口,得以生存;“恨他铁齿无情”,是因为那段“无情”的时代,“啃”去了诗人宝贵的年华。懂得“恨”,才知道“爱”。作品就是通过这种爱、恨交织的矛盾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执著追求,和对假恶丑的无比愤懑。在当时,这种矛盾的感情是真实的、典型的,因而也是美的。
富于矛盾美的感情,给人的审美感受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说,流沙河笔下的矛盾美给人以严峻和深沉之感,那么,刘小放笔下“妻子”的矛盾感情,则使人感受到的是轻快和醇厚之美。


她总嫌提包容量太小
盛不下农家生活的温暖
装多了,她怕我路上受累
装少了,心里又觉得不安
——《明天,我要回城里上班》
这是刘小放的获奖组诗《我乡间的妻子》中一首诗里的几句。其实,这首诗的开头一句也是矛盾的:“假期再长也觉短。”对一双恩爱夫妻来说,这一句是真理。明天,“我”要回城上班了,妻子要把她的情感装在提包里——让“我”带点土特产。可是就在这时妻子作难了:装多了,怕“我”路上受累;装少了,心里又觉得不安——不仅仅是为了“我”,还有机关的同事们呢!这种矛盾感情,多美啊!诗人就是抓住这一瞬间的矛盾感情,塑造了一位心地纯朴、感情细腻的妻子形象——不,应该说是一位美丽的农村新型妇女的典型形象。
这类写感情的矛盾美的诗句,还可以举出不少。
比如鲁迅的“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公刘的“英勇的弱女子,你这不疲倦的云……”(《人之歌》)
外国诗歌也有,如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爱情》)
由上可见,用矛盾逆折的方法,来塑造富于矛盾美的感情,较之一般地“直抒胸臆”,往往更能撼动人的心灵。因此,从修辞学上讲,矛盾逆折法应视为抒情的重要修辞格,从美学上说,情感的矛盾美,应该是诗之抒情所追求的艺术高标。

矛盾的哲理美

哲学中的矛盾,指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因此,矛盾关系常常是对立而又统一的。这就是辩证法。诗人据此写下了不少富于哲理美的诗。
历来的“理趣”诗中有一些即属于这一类。但它又不是一般仅说明一个意念或一种道理的理趣诗。比如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它说明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这其中有诗情,也有哲理,可谓典型的理趣诗。但它不是我们所讲的富于矛盾美的哲理诗。
相比之下,陆游的“山重水复疑列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倒更接近矛盾美。前边写,山重重,水复复,似无路可走;可是,接下却突然宕开一笔,拓出柳暗花明的新天地。“疑无路”——“又一村”,这个绝路逢生,就有点矛盾了。这样,也就构成了诗歌内在的顺逆相荡的波折,从而使诗句获得了新警动人的美的哲理力量,促人深省。
《红楼梦》中的“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也是用矛盾法嘲讽了上些“以假乱真”的现象,同时也不无辩证地说明了一些道理。
但是,真正用矛盾修辞法创出新警的极富哲理美的佳作,还看今朝。
老诗臧克家有一首《有的人》,几乎通篇运用矛盾修辞法,写得情韵深长,哲理警人。请看诗的前四句: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诗的前者指反动派,肉体虽在,灵魂已朽,所以形存实亡;后者指象鲁迅一样的革命者,虽然生命不存,但精神不朽,永远活在人民民心里,因而虽死犹生。这样,前两句“形存实亡”,是一组矛盾;后两句“虽死犹生”又是一组矛盾。而这两组矛盾相对立,又构成一组矛盾。这样的诗句,实在是诗中有诗,理中有理。因而它所表现的富于矛盾美的哲理力量,就远远超过了原诗的内涵,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获得新颖而警策的美学效果。
巧得很,诗人李洪程也主要要矛盾法写了一首关于诗的诗《仿〈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的诗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的诗活得很好!
有的人年纪轻轻,
他的诗却很衰老;
有的人白须飘飘,
他的诗风华正茂!⑨

这首诗仿《有的人》而作,首先说明《有的人》中所要表现的矛盾的哲理美,能给人以深警的启迪;同时,这首诗用诗的形式形象地、辩证地谈出了做人与做诗的关系,因而也颇具矛盾美。
老诗人艾青也有不少呈矛盾美的哲理诗。先看他的《镜子》一诗的后一节: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会有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同是镜子,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还有人想把它打碎,这不是矛盾么?原来因为镜子有着矛盾的性格:如实地展现真善美,无情地暴露假恶丑。这里,诗人写了两组矛盾:镜子自身性格的矛盾,照镜子的人的矛盾。进而构成了诗的深邃的哲理美。研究艾青的专家骆寒超在评论这首诗时指出:“从明挖镜子的矛盾暗转到不同的人对诚实者的矛盾,无不显示着艾青构思的机智巧妙和朴素自然。”⑩(《评艾青〈归来的歌〉》)这实际上也道出了《镜子》这首诗的矛盾的哲理美特征。
艾青还有一首《酒》,结句是:

会使聪明的更聪明
会使愚蠢的更愚蠢

这首诗很美,结句以矛盾语推出哲理,尤美。它极形象而又准确地写出了酒的性格——矛盾性格。古往今来写过酒和与酒有关的诗,何其多也,但哪一首能有艾青的《酒》哲理蕴藉、情味深长呢?
李洪程还有一首《诗的力量》:

诗的力量微不足道,权势如山,诗只是芊芊小草。诗,曾沉冤于滔滔汨罗江底,也曾血淋淋染红屠刀……诗的力量并非渺小,经得住火焚沙埋,地裂山倒。万顶皇冠都化作了尘土,诗,仍活着,成为民族的自豪!⑾

这首诗形象地赞美了诗和诗的力量。上节说,诗是小草,力量微不足道;下节说,诗的力量并不渺小,经得住地裂山倒。这也是矛盾,但矛盾可见哲理。有哲理,但首先是诗,因为它有诗情,有形象。于此可知,诗中的矛盾与哲理,与哲学上的矛盾与哲理,是不异而异的。

矛盾的意境美

矛盾,是宇宙的思维法则。
意境,是诗之重要审美特征。
一位哲人说:“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
这一矛盾思维的根本法则,无疑地也适用于诗。而且我国古今诗人或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这一思维法则推出了许多名篇佳什,可惜未能引起我们诗论家的注意!明人朱承爵甚至说:“作诗凡一篇之中,亦忌用自相矛盾语。”⑿(《存馀堂诗话》)
西方美学论著中有“矛盾语”之说。当代著名美国诗人勃鲁克斯与华伦合著的《现代修辞学》中讲得更有见地:“诗人们所要抒写的真理只有靠矛盾语法始足以获致。”⒀
矛盾的意境美的桥梁是多方位的。而矛盾组合法,则是一种独特的建构方式。
你有过这样的境遇么?在肝胆欲裂、悲痛欲绝的时候,你不流泪,反而大笑,反而歌唱。但这笑,这歌,不正是痛苦的极致吗?
你有过这样的感觉么?在万籁俱寂的深夜,在空旷黑暗的小屋里,那滴滴答答的钟声,会使人愈发感到沉静和死寂。
这就是矛盾的作用。
——作用于眼前的境界。
——作用于我们的心里。
诗人抓住生活中这特定环境中的矛盾现象,融入自己的某些主观感受和意念,进而将其浓铸在一起,而为诗。矛盾的意境美就这样诞生了。
南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中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即创出了这种典型的矛盾意境。而且它的审美价值远超过这一意境本身。
说蝉叫,森林反而更静;说鸟鸣,深山倒觉愈幽。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然而不。事物的矛盾法则告诉我们:“动”和“静”总是相对的。它们常借助各自的矛盾的一面来显示和肯定自己的存在。“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应当从它的反面及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反杜林论》)“它的反面”即矛盾的一面。这一辩证道理反映在创作中,便是矛盾法,便是动静的反衬,便是相反相成。没有声音,是静的。这只是一般的感觉。而王籍创造的却是超出一般感觉的境界。深山空旷,鸦雀无声,这只能给人以静感。这时突然“嘎——”的传出一声鸟的怪叫,你会顿感毛骨悚然。这时给你的就不是一种单纯的静感,而是静中有幽了。“鸟鸣山更幽”,正是把“动”和“静”这两种相矛盾、相对立的现象铸于一句之中,使诗的意境从矛盾走向和谐美。显然,这般情境当属高一筹的特殊境界。故时人称王氏这两句诗为“文外独笔”(《梁书·王籍传》)。
有意思的是,后来的王安石在他的《钟山即事》一诗中,把“鸟鸣山更幽”改成了“一鸟不鸣不鸣山更幽”。这一改,诗句倒是不矛盾了,但生动的世界变死了,成了一句蹩脚的大实话,以致在诗坛上留下了“点金成铁”的笑柄。可见,这种富于矛盾美的绝侍境界是不容破坏的。
宋人杨万里《初秋行圃》中的意境,也呈矛盾美。

落日无情最有情,偏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找,寻找旁边却不声。

诗写初秋时节的菜地小景。写得有情有景,有动有静,若一幅幽美的风景画,全用矛盾法绘就。前两句绘景传神,说落日“无情”而又“有情”。无情从“落”字见出,有情从“催”字见出,是一组矛盾。三四句写动作,“咫尺”反而“无寻”,是一组矛盾;“寻到”却又“大声”,又是一组矛盾。诗歌于此重重矛盾的意境中,把作者对大自然的爱好,对生活的热爱写得情趣盎然。
现在随着人们对生活辩证法的把握和审美观念的更新开放,在新诗创作中,这类呈矛盾的意境美的诗篇可以说比比皆是。
秦兆阳的“最应该记住的最易忘记”/谁记得母乳的甜美滋味/最应该感激的最易忘记/谁诚心亲吻过亲爱的土地”(《无题》),用“最应该”和“最易”构成矛盾情感,分别统一在“母乳”和“土地”的形象上,形成诗的意境。这意境之中深蕴多少人生哲理呵。
我国诗坛泰斗艾青堪称创造矛盾美的大家。比如前举他的《酒》,他的《镜子》,还有他的《光的赞歌》、《盼望》等都运用了矛盾修辞法。当然,这些与艾青自己的美学追求分不开。艾青认为:“艺术的规律,是在变化里取得统一,是在参错里取得和谐,是在运动里取得均衡,是在繁杂里取得单纯,自由而自己成了约束。”⒁(《诗论》)诗人用矛盾意境的美学道路。
生活中充满矛盾,矛盾中处处有辩证法。世上有许多现象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甚至相反相对,实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许多相似相同之处。一切矛盾的双方既是互相排斥的同时又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这就叫对立统一。也叫不和谐之和谐,也叫相反相成。这也是生活。表现在诗里就是意境。
青年诗人徐刚在第8期《诗刊》上发有一首九行诗《矛盾的生活》,恰可说明这一点。

生活是创造,也离不开消磨,
生活有欢乐,总会伴随着痛苦。
白天和夜晚反反复复,
光明和黑暗都想主宰生活,
蜘蛛在角落里布网,
猫头鹰习惯于晚上捕捉,
吸血的蚊子都有翅膀,
千里马与田鼠都在等候伯乐,
只有聪明的候鸟,不作无为的忙碌。

这就是现实的生活,矛盾的生活——制造和消磨的矛盾,欢乐和痛苦的矛盾,千里马和田鼠的矛盾……
这就是现代的诗歌,矛盾的诗歌——语言的矛盾,形象的矛盾,意境的矛盾……
诗打破了单一的平面描摹,表现了生活的真实,符合矛盾美机制,凸现了独特的诗美特征。




推荐阅读:

莎士比亚《鲁克丽丝失贞记》

席勒诗12首

叶芝《一个男人的青春与暮年》

叶芝《罗兰爵士》

叶芝诗11首

叶芝诗2首

叶芝《长脚蚊》

叶芝诗2首

莎士比亚《热情的朝圣者》

叶芝诗24首

叶芝诗3首

叶芝诗2首

叶芝《阔园野天鹅》

叶芝《亚当的诅咒》

叶芝《没有第二个特洛伊》

叶芝《困难的迷惑》

爱德温·阿灵顿·罗宾森诗6首

里尔克:安魂曲四首

阿诺德《多佛海滩》

阿诺德《夜莺》

但丁·罗赛蒂《白日梦》

但丁·罗赛蒂《题乔尔乔内的威尼斯牧歌》

但丁·罗赛蒂《顿悟》

但丁·罗赛蒂《短暂的时光》

惠特曼诗12首

阿赫玛托娃《北方哀歌》

阿赫玛托娃《爱情》

阿赫玛托娃《黝黑的少年沿着林荫道漫步》

阿赫玛托娃《有个声音呼唤着我》

阿赫玛托娃《亲爱的,不要把我的信揉作一团》

阿赫玛托娃《最后一次相见》

别德内《指路的星星》

荷尔德林诗15首

威廉·莎士比亚诗20首

约翰·多恩诗4首

托马斯·纳什《春》

克里斯托弗·马娄诗3首

爱德蒙·斯宾塞《贺新婚曲》

爱德蒙·斯宾塞《爱情小唱》

英国中古民谣6首

安娜·阿赫玛托娃《战争风云》

艾梅·罗蕙尔诗6首

希尔达·杜立德尔诗5首

约翰·莱曼诗2首

伊凡林·史考德《构图》

亨褒特·吴尔甫诗2首

D.H.劳伦斯诗2首

劳尔夫·霍琪森诗2首

卡尔·桑德堡诗7首

里尔克诗11首

莎士比亚商籁体十四行诗集

里尔克诗9首

里尔克诗13首

里尔克《给一位朋友的安魂曲》

迈克尔·朗礼诗15首

里尔克诗5首


十年今一见 话旧却成悲 共醉新丰酒 天涯又别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