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赫玛托娃《有个声音呼唤着我》

俄罗斯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阿赫玛托娃在20世纪璀璨的星斗中,清辉四射,光彩夺目,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原姓戈罗连科,出生在黑海岸边,后来全家迁居到彼得堡附近的皇村。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又回到南方,考取了基辅女子高等学校的法律系。但是感到索然无味。她的兴趣在文学,在诗歌。她从11岁就开始写诗了。
每年夏天,阿赫玛托娃都要随父母到南方的克里米亚别墅度假。1905年父母离异后,她随母亲移居耶夫帕托利亚,由母亲辅导在家自修中学高年级课程。此间写有许多情调低沉的抒情诗。一年后,她寄居基辅亲戚家中,继续就读,1907年毕业于基辅符杜克列耶夫中学,并考入彼得堡女子高等学校法律系。仍酷爱文学,尤对诗歌创作表现出浓厚兴趣。然而他她父亲却十分厌恶文学,曾明令禁止女儿用“戈连科”姓发表任何文学作品,故她则取有鞑靼血统的外曾祖母的姓氏“阿赫玛托娃”作为笔名。
1910年高校毕业后,阿赫玛托娃与著名诗人古米廖夫结婚,并到国外旅行,先后到过法国、瑞士、意大利。外国的文化艺术、名胜古迹开阔了她的视野,扩大了她的艺术思维范围,这对她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1911年,她在彼得堡阿克梅派诗人杂志《阿波罗》上首次发表组诗,并逐渐成为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12年她的第一本诗集《黄昏》问世;1914年又发表了第二部诗集《念珠》。这两部宣扬唯美主义诗集的出版,使其名声大振。



Мне голос был. Он звал утешно. 

Он говорил: "Иди сюда, 

Оставь свой край глухой и грешный. 

Оставь Россию навсегда. 

Я кровь от рук твоих отмою, 

Из сердца выну черный стыд, 

Я новым именем покрою 

Боль поражений и обид". 

Но равнодушно и спокойно 

Руками я замкнула слух, 

Чтоб этой речью недостойной 

Не осквернился скорбный дух.




有个声音呼唤着我


有个声音呼唤着我。它

安慰我说:“来吧,

抛弃你那沉沦和黑恶的地方,

永远离开俄罗斯吧。

我洗去你手上的血迹,从你心里掏出耻辱,

我会以新的命名,

减轻你的失败和耻辱的痛苦”。

但是我无动于衷,

心情平静地用双手掩住耳鼓,

产让那卑鄙的话语

把悲哀的慷玷污。

王 守 仁 译




我心中曾有一个声音……


我心中曾有一个声音。他高兴地召唤着,

他说:“到这里来吧,

放弃自己荒凉而罪恶的故土,

永远地离开俄罗斯。

我擦净你手臂上的血液,

从内心掏尽你黑色的耻辱,

我要用崭新的名字

覆盖你的创伤与屈辱。”


可是我冷淡而平静地

用手捂住了耳朵,

好让这卑鄙的话语

别玷污了我哀痛的灵魂。

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俄国政治形势极不稳定,所有知识分子正处在选择道路、决定命运的时刻。她的另一部诗集《白色的云朵》于此间发表,自然没有引起轰动。
十月革命初期,由于阿赫玛托娃在政治上的不理解和不接受,加之与丈夫感情破裂,使她心情十分压抑。在这段时间她创作的诗歌里,多袒露出其复杂的内心矛盾,如诗集《车前草》和《耶稣纪元》里所收入的诗歌。20年代中期,她开始研究普希金的创作技巧。
卫国战争期间,阿赫玛托娃先后被迫撤离到莫斯科和塔什干等地,出于对法西斯的痛恨,她写过一些保卫俄罗斯,宣传英雄主义和勇敢精神的诗篇,如《勇敢》、《起誓》、《胜利》等,受到红军战士们的喜爱。战后,她继续写抒情诗,主要发表在《星》和《列宁格勒》杂志上。1946年,由于她的诗歌“无思想性”和某些消沉的因素,使她受到联共中央的点名批判,并殃及两家杂志社。
50年代后期,阿赫玛托娃被恢复名誉,苏联先后出版了她的多部诗集,其中包括她于1940—1962年间的组合长诗《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该部作品以现代人的眼光对过去的时代进行了反思和审判。她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在西欧也备受赞赏,在国际诗坛享有很高声誉。不少年轻诗人纷纷效仿其诗风。1964年,她荣获意大利的“埃特内·塔奥尔米诺”国际诗歌奖。1965年又获英国牛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1966年3月5日,阿赫玛托娃因病在莫斯科逝世。她死后20余年中,许多遗作被陆续整理出版,其中包括1987年首次公开发表的长诗《安魂曲》,改诗以其深邃的思想性、哲理性和艺术上的新颖引起国内外的广泛注意。苏联一些著名诗人和批评家高度赞扬她的诗歌创作,公认她是“诗歌语言的光辉大师”,“20世纪俄罗斯诗坛屈指可数的诗人之一”。
阿赫玛托娃出版了五本诗集《黄昏》"Вечер"(1912),《念珠》"Чётки" (1914),《白色的云朵》 "Белая стая" (1917)、《车前草》"Подорожник" (1921)、《耶稣纪元》以及长诗《没有主人公的长诗》、组诗《安魂曲》等。



推荐阅读:

川路柳虹诗3首

北村透谷诗2首

茨木则子诗7首

大伴家持3首

大伴旅人《赞酒歌13首》

福士幸次郎诗2首

万叶集

拉胡蒂诗10首

奥马尔·哈亚姆诗选

菲尔多西《苏赫拉布惨死于鲁斯塔姆手中》

德胡达诗2首

罗伯特·普里斯特诗6首

埃米尔·内利冈诗2首

格温多琳·麦克尤恩《发现》

英国史诗《贝奥武甫》

丹·佩吉斯诗9首

比亚利克诗4首

塔米尔·格林伯格诗4首

达丽亚·拉维科维奇诗2首

尼玛·尤什吉诗3首

萨迪诗4首

涅扎米诗3首

埃及《新王朝时期的情歌》

山部赤人诗3首

日夏耿之介诗3首

萩原朔太郎诗3首

蒲原有明诗2首

木下圭太郎《顾望》

立原道造诗3首

密尔诗8首

莱昂纳德·科恩诗12首

多萝西·李夫西诗3首

阿兰·格朗布瓦诗3首

丽娜·拉尼埃诗2首

欧文·雷顿诗2首

里尔克《影像之书》

里尔克《圣母生平》

安娜·埃贝尔诗2首

马赛尔·昂达奇诗2首

厄尔利·伯尼诗2首

哥伦伯《遗书》

菲丽斯·韦伯《嫉恨的种子》

阿维森诗2首

亡灵书

尼罗河颂

阿顿颂诗

吉尔伽美什

伊什塔尔下阴间

古埃及劳动歌谣


孤独没有什么不对,使孤独变得不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