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米斯特拉尔诗15首

智利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1889-1957)智利女诗人。出生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市北的维库那镇。她自幼生活清苦,未曾进过学校,靠做小学教员的同父异母姐姐辅导和自学获得文化知识。1945年,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位获得该奖的诗人。
米斯特拉尔是拉丁美洲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她不仅一改拉丁美洲诗歌脱离现实,沉溺在未来主义和抽象手法的格局,使得是个重新回到现实和真实中来。而且还通过这个风格影响了一代代的诗人和读者。因此,拉美国家在她获奖的周年日举办活动,智利还在圣地亚哥为她建立了一座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文化中心。
米斯特拉尔不是一个诗歌创新者,这曾使她在智利当时的未来主义诗歌浪潮中饱受攻击。然而米斯特拉尔保持着她独有的镇定。她用质朴的语言和传统的技巧,传达着自己情感的真诚,尽管她诗歌的题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她始终是朴素真诚的,而这种朴素真诚“会形成一种奇异的魅力:读者很容易就被打动,而且这种力量不是浅显的、转瞬即逝的。也因此她才能颠覆了智利未来主义诗歌浪潮,对拉美文学界形成巨大的影响。




米斯特拉尔的诗歌文本中除了具有饱含智利大地农村气息的自然意象之外,还具有一些属于整个世界和整个人类共有的自然意象,一些遵循着永恒的规律周而复始的自然现象,一些千古年来被古今中外的许多诗人广为咏唱至今仍不减其热的自然意象。比如蓝天、月亮、太阳、星星、晨曦、细雨、白雪、薄雾、黄昏和夕阳而其中“夕阳”意象频繁出现在米斯特拉尔的诗歌文本中。如果说“小麦”意象是一种希望的象征,它承载着米斯特拉尔生命的乐观与开朗是米斯特拉尔生命的歌唱,那么“夕阳”意象就是米斯特拉尔生命中绝望的黑洞是米斯特拉尔淌血的心灵。
“树”是米斯特拉尔偏爱的自然意象之一,但它不像“夕阳”意象那样通常固定地表示某一种情感和思想。“树”的意象承载着诗人多种不同的思想情感,有的时候诗人会用它来作为人类社会美德的符号来歌颂自己敬慕的人物,比如在《圣栋树》和《大树的赞歌》中,对“树”的意象的运用就是诗人将自然人伦化的典型体现;有的时候“树”外化着诗人难以摆脱的孤独,或是无法承受的痛苦。像是“秋风瑟瑟摇曳着一棵树的发白的手臂”;有的时候“树”承载着诗人人同物感、物我合一的情怀,承载着诗人对消解二元对立、渴求万物平等的期盼,承载着诗人源于女性性别的情感特质。



推荐阅读:

普希金诗13首

古今和歌集:恋歌

勒韦尔迪诗9首

席勒《欢乐颂》

哈菲兹《心着火了》

布莱克《老虎》

莎士比亚《当水仙花初放它的骄黄》

菲力浦·拉金诗8首

柯尔律治《忽必烈汗》

马修·安诺德诗3首

华尔特·萨维其·兰陀诗3首

拜伦的诗

丁尼生诗6首

罗伯特·布朗宁诗6首

果尔蒙诗11首

荷尔德林诗9首

丁尼生《悼念集》

莫莱亚诗5首

葆拉·弥罕诗15首

柯尔律治《老水手谣》

伐致呵利诗3首

菲莉普丝诗2首

雪莱诗10首

济慈《伊莎贝拉》

约翰·济慈诗7首

理查德·勒夫莱斯诗2首

叶芝诗13首

叶芝诗10首

杜莱蒙德诗3首

贺拉斯诗7首

兰波诗13首

保罗·策兰诗8首

兰波诗3首

唐纳德·豪尔诗2首

保罗·策兰诗4首

保罗·策兰诗5首

保罗·策兰诗8首

狄兰·托马斯《没有太阳,光就降临》

古今和歌集:物名歌

惠特曼诗13首

兰波诗11首

阿尔弗莱·克伦堡诗4首

D.H.劳伦斯诗13首

狄兰·托马斯诗11首

叶芝诗10首

王尔德诗11首

莎士比亚《维纳斯与阿多尼》

诺拉·尼高纳尔诗12首

马丁·梭罗楚克诗3首

西班牙民谣绝句25首

莎拉·蒂丝玳尔诗6首

莎士比亚《鲁克丽丝失贞记》

席勒诗12首

叶芝《一个男人的青春与暮年》

叶芝《罗兰爵士》

叶芝诗11首

叶芝诗2首

叶芝《长脚蚊》

叶芝诗2首

莎士比亚《热情的朝圣者》

叶芝诗24首

叶芝诗3首

叶芝诗2首

叶芝《阔园野天鹅》

叶芝《亚当的诅咒》

叶芝《没有第二个特洛伊》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