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莱亚诗5首

法国 Jean Moreas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在栗树林中


在栗树林中,

在紫丁香、白丁香丛中,

那别墅,四周都是啤酒花,

啤酒花和蔓生的常春藤,

还有开蓝花的垂丝藤,

唐菖蒲和荷兰菩提树。


十指纤纤的可爱的手,

为我们倾注金红的葡萄酒。

在美好的清凉的花棚下,

在美好的秋收季节的香气中,

在傍晚,倾听着

提琴和歌声在渐渐消沉。


在悲哀的碗盏叮当声中,

在席上和垫子上:

飘散着头发的娇慵,

在丁香花的美好的香气中,

在舒缓的抚爱中,

心头感到忧虑徐消。




少女之言


茴香对我说:他痴心地爱你,

一切都可以听你的吩咐。

他就要来了,你快去准备。

——这些茴香只会得恭维!

愿上帝哀怜我的灵魂。


白菊花对我说:为什么

把你的信心交托给他的昧心?

他的心硬得像一个老兵。

——白菊花呀,你说得太迟了!

愿上帝哀怜我的灵魂。


丹参花对我说:你别再等候他,

他已经睡在别人的怀里。

——啊,丹参花,悲哀的丹参花,

我要把你们全都编在发辫里,

愿上帝哀怜我的灵魂。




不要说


不要说:生命是一席愉快的飨宴,

一个愚昧的元气,或是一个卑微的灵魂。

尤其不要说:她是无穷的祸根,

她是个极易厌倦的恶劣的精神。


笑吧,像春天里树枝的摇动,

哭吧,像沙岸上的北风和潮汛,

尝遍一切快乐,受尽一切苦辛,

然后说:够了,这是一个梦的暗影。




秋天带着他的黄叶


当秋天带着他的黄叶重来,

飘满了颓圮的磨坊外的池塘,

当寒风充塞于裂开的门缝

和磨石曾经转过的地方。


我还想去坐在那里,

靠着被红色的常春藤爬满的墙下,

凝看寒冷而阴暗的静水,

让我的意象和灰白的阳光一起消熄。




当悲剧的人生


当悲剧的人生

使我们感到沉重,

灵魂才会满足于

温柔和亲善。


但是从神秘的宝库中,

忽然闪出一道微光,

像在一个梦中,

唇边又挂上微笑。


于是我们往昔的哀怨,

又欣然有了希望,

正如有一朵小花,

点缀了荆棘的垣墙。

施 蛰 存 译



明 代 的 文 学 复 古 与 革 新

明代的文学复古思潮盛行,既有着时代政治上的原因,也有着文学自身的原因。从政治上说,严厉的文化控制,必然排斥一切非正统的意识形态,使得在传统文化内部难以产生新的思想观念的萌芽。严密的人身控制与政治迫害,又摧折了绝大多数士人的独立意志,窒息了学者的创造精神,导致学术资源的严重贫瘠,从而强制性地规定了学术文化发展的方向。中国的传统学人,多数只能从儒家经典中讨生活,求功名,而明代实行的是八股取士制度。科举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解释要以朱熹的注解为标准。考生仿照宋代经义,模拟古人语气,不能有个人独创的见解,语言形式则要用排偶体,合为八股,字数也有明确的规定。这种科举考试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僵化死板的一套,它不仅耗费了文人的大量精力,而且麻醉了人们的思想,戕害了学术文化的生机。明代读书人为了求得功名利禄,常常皓首穷经、老死场屋。而明代学术之空疏、空气之沉闷、境界之褊狭,也无不与这种八股考试制度密切相关。
明代的文学复古思潮来势十分凶猛,而且绵延不绝,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思想资源的狭窄与贫乏。换言之,面对强势主流意识形态的挤压,文人在思想上除了复古一途,几乎无路可走。明代的文学复古思潮,先是李东阳提倡学习唐诗的格调,模仿唐诗的句法体制,以他为首形成“茶陵诗派”。随即“前七子”、“后七子”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形成一个为时长久、影响广泛的诗文拟古运动。明代文学复古思潮的流行,从主导的倾向看,运动倡导者的本意是要继承与发扬优秀的文学传统,提倡汉唐诗文讽喻、干预现实的精神,试图在明代文学(主要是诗文写作)中培植刚健有力的风骨。然而由于历史的变迁,明代既缺乏如同汉唐相对宽松的政治及社会环境,文人在文化箝制、生命威胁而又思想资源短缺的背景之下,其忧生惧祸的心态与汉唐文人发扬张皇的意气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历史时空距离,于是对前代优秀文学传统的继承蜕变为格调的模仿及语言的因袭。因为这种模仿不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严重脱离了当代的语言环境及真实的情感表达,只是一味模仿古人,缺乏生命活力与创造精神,因此对于明代诗文的发展产生了有害的影响。明代一波又一波的文学复古浪潮,只是制造出一批面目声气貌似古人的“假古董”。
从文学内部看,中国古代各体文学的发展一直呈现此起彼伏的状态,因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体在“唱主角”,即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如果将具体的文体形态看作一个有机的生命,则它们分别各有其萌生、发展、成熟、极盛、蜕变、衰落的过程。中国的古代诗歌,走过了先秦四言、汉魏五七言古诗、乐府歌行,经过南朝永明体而发展到唐代形成格律诗,在古律分途的道路上取得辉煌的成绩,从而使诗歌的艺术成就达到了巅峰。宋诗又加以变化,在趣味与意境上别开境界。经过唐宋诗家的连续不懈努力,古代诗歌的各类体式已经齐备,诗歌艺术大致开拓殆尽。明清诗人众多,但是在诗歌艺术上没有多少发展的空间。散文是记事抒情最重要的文体,亦最富生命力,它的发展也历经曲折。先秦诸子散文及司马迁史传散文,确立了古文记事抒情的典范,在体式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汉代以后由于辞赋的濡染而注重华辞丽藻,南朝以后受到骈俪风气的影响出现骈文,唐宋古文、骈文与辞赋交错发展,相互影响,各有其成就。明清以后,总体上它们趋于衰落,逐步被边缘化了。
明代的复古运动,提倡学习秦汉古文、盛唐诗歌,其实质是要继承与发扬优秀的文学传统,以振兴明代文学的精神,改善明代文学的品质。从文学的传承与发展看,这种提倡无可非议。然而问题的关键是,一个政治上被严密管制、文人精神遭受压抑、学术空疏而又沉闷的社会,能否真正继承前代文学优秀的传统?于是明代文坛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文坛领袖愈是感觉到当前文学的弊病,愈是要大力提倡复古。它成了明代文学中一个不断重复的“梦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种局面直到明代后期才受到严重的质疑,并被完全打破,于是出现了文学革新的思潮。文学革新思潮兴起于嘉靖、万历之际,李贽、徐渭、汤显祖等人则为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与先导。李贽是一个有着独立精神的思想家,是一个儒家意识形态的叛逆者,在学术上属于“泰州学派”。他说“以率真之性,推而广之,与天下为公,乃谓之道”,强调每个人应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与价值。李贽公开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说“孔子未尝教人之学孔子”,“孔子自无学术以授门人”(《焚书·答耿中丞》)。他又倡导“童心说”,说“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李贽抨击明代社会弥漫的虚假风气,说童心既被障蔽,“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而政事无根底;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李贽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矣”,进而针对文坛复古思潮说:“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大贤言圣人之道,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焚书·童心说》)徐渭则讽刺那些模拟复古的诗作“不出于己之所自得,而徒窃于人之所尝言”,“虽极工毕肖,而已不免于鸟之为人言矣”(《徐文长集·叶子肃诗序》)。
在此前后,愈来愈多的人看到复古的道路愈走愈狭窄,只能造成文坛生机的窒息,于是风气悄然发生深刻的变化。以“公安派”为代表的文学革新思潮应运而生。“公安三袁”中,袁宏道的成就最为突出,他非常推崇李贽,在思想学问各方面都受到李贽的影响。公安派论诗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不为浮词滥语”,强调“物真则贵”、“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反对复古派的诗歌退化论。
但是也应该看到,明末的文学革新思潮是在旧的政治文化体制内发生的,它的革新意识仅仅局限在文学的范围之内,其思想资源则肇端于佛教禅宗的心性学说。由于缺乏政治及文化体制更新的支持,又缺乏新的思想体系作为后援,因而它所造成的冲击只能是局部和暂时的。



推荐阅读:

乔治·西尔泰什诗6首

巴朗恰卡诗8首

德里克·沃尔科特诗3首

扬尼斯·里索斯诗10首

贾尼·罗大里诗2首

塔尔科夫斯基诗10首

雷沙德·克利尼茨基诗24首

卡比尔诗选

威洛德·库马尔·舒克拉诗2首

阿兰达蒂·苏布拉马尼亚姆诗2首

尼尔马尼·弗根诗2首

库蒂·雷瓦蒂诗2首

S.约瑟夫诗2首

纳姆奥·达索尔诗2首

阿朗·科拉特卡尔诗2首

里尔克《时辰祈祷·朝圣》

梁宗岱译里尔克诗2首

里尔克《罗丹论》

里尔克论塞尚

里尔克《豹》

印度《阿达婆吠陀》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室利·奥罗宾多诗2首

里尔克《果园》

里尔克《时辰祈祷·修士生活》

里尔克《预感》

里尔克《大火过后》

堀口大学诗3首

金子光晴诗3首

印度《梨俱吠陀》

金井直《木琴》

里尔克诗15首

里尔克诗14首

里尔克诗3首

里尔克礼赞

里尔克: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

关根弘诗2首

国木田独步诗2首

壶井繁治诗3首

河井醉茗诗2首

伐致诃利《三百咏》

鲁达基诗5首

川路柳虹诗3首

北村透谷诗2首

茨木则子诗7首

大伴家持3首

大伴旅人《赞酒歌13首》

福士幸次郎诗2首

万叶集

拉胡蒂诗10首

奥马尔·哈亚姆诗选

菲尔多西《苏赫拉布惨死于鲁斯塔姆手中》

德胡达诗2首

罗伯特·普里斯特诗6首

埃米尔·内利冈诗2首

格温多琳·麦克尤恩《发现》

英国史诗《贝奥武甫》

丹·佩吉斯诗9首

比亚利克诗4首

塔米尔·格林伯格诗4首

达丽亚·拉维科维奇诗2首

尼玛·尤什吉诗3首

萨迪诗4首

涅扎米诗3首

埃及《新王朝时期的情歌》

山部赤人诗3首

日夏耿之介诗3首

萩原朔太郎诗3首

蒲原有明诗2首


养生慕彭聃 学道窥庄易 愿言保微尚 岁晚成三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