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疑虑《如是(下)实修问答篇:直指心性与圆满次第的教授》
西藏鲁康寺 壁画
第九章 疑虑《如是(下)实修问答篇:直指心性与圆满次第的教授》
作者:祖古·乌金仁波切
译者:项慧龄
第九章 疑虑
疑虑纯粹只是另一个念头。
如果你认识它的本质,念头自然而然地消失。
在你认识其本质时,念头无法停驻。
所有的执着消失了,
这种的了无执着自然而然地揭露了当下的觉醒。
学生:那么疑虑呢?我应怎么处理疑虑?
仁波切:不论你是谁,在你达到菩萨地的初地(欢喜地)之前,你仍然是一个凡俗之人,有时将会感受疑虑。几乎每个人都会怀疑,然而,是否有任何不同于念头的疑虑?疑虑纯粹是另一个念头。如果你小心地认识思惟者的本质,那么念头就不可能在任何地方停驻。当发现这一点,你就已经征服了自己的疑虑,不需要任何其他的对治解药。任何人都可能生起各种不同的种类的疑虑,不论你是谁,都是如此。在你真正对本然状态建立必然的信心之前,你会轻易地陷入疑虑之中。你或许会想:“我是不是误假为真?”或“我所了解的事物不是真正的究竟,或许有更好的、不会改变的东西是我仍然需要去发掘的。”
我们要清楚地了解,疑虑纯粹只是另一个念头。如果你认识它的本质,念头自然而然地消失。在你认识其本质时,念头无法停驻。所有的执着消失了,这种的了无执着自然而然地揭露了当下的觉醒。念头无法停留,这是念头的特征,在你认识心性的那一刻,它就消失了。我们的本初状态是无碍的空觉之一,念头完全不是佛性本具的部分,在佛性之中,没有念头。如果能够准确地指出空虚的品质在这里,觉察在那里,你就能够有正当的理由说,有一个具体的解药可以治疔一个具体的念头。我们制造念头,也制造对治的解药,不造作任何事物即是究竟的对治解药。
认识心性,认识本然的空觉,能够根除让任何念头停驻的基地。禅修者处理疑虑的最有效方法,不是用智识的答案去解决疑虑,而是用某种对治解药来抵消那疑虑,用疑虑本身作为它自己的对治解药。我们要认识那产生疑虑者的本质,认识那思惟者的特性。任何念头的本源都是相同的——它源自空觉,在你认识本初状态的那一刻,疑虑无法保持为一个具体的本体,如同悬浮在半空中的块状物一般,它纯粹消失了。
疑虑当然会生起。你可能会想:“我的上师曾经谈过本觉状态,这似乎不是本觉状态。我纳闷什么是本觉状态,因为这不是本觉状态,或许我的见地是错误的。”这种想法可以持续好几天。“或许我应该前往印度,应该去这个地方之外的任何地方?”我们可能会有这些不同的念头。为什么不会呢?现在我们陷入这个由五蕴和五根组成的身体之中。因此之故,我们经历改变,陷入轮回之中。
当疑虑试图绊住你时,要了解疑虑只不过是一个念头。我再说一次,念头源自无概念的觉醒,当你认识这无概念觉醒的基础时,念头消失了。如果我们能够住于无碍的空觉之中,包括疑虑在内的所有念头,都会消失殆尽。如果有一个疑虑生起,就要认识那产生疑虑者,你将看见其本质。一旦习惯这一点,你就会对自己产生信心而征服疑虑,且将会明白自己。你就不需要害怕疑虑,也不需要去想:“我不想要受到疑虑的烦扰。”那只不过是另一个念头。
它就像这个电灯泡,当灯亮时,没有黑睹。“了知的觉醒”(wakefulness of knowing,藏rigpey yeshe)如同点亮的灯泡,在灯泡前面,黑暗有可能停留吗?黑暗是“无知”的范例,而光亮则是“了知”的范例。你无法在光亮时有黑暗,同样地,你无法在了知时而有无知。在认识心性的那一刻,三毒或任何其他的念头无法停留,正如同黑暗无法在有光亮的地方存在。
认识你的心性。当有光亮时,没有黑暗,当有黑暗时,没有光明。黑暗是思惟,光明是本觉。你必须认识念头的本质,因为思惟不是本觉,迷妄的思惟不是一切诸佛的觉醒状态。在认识心性的刹那,思惟消失了,它消失在本觉之中。这不是说你必须丢开念头,把“了知的觉醒”带到面前,那只会是另一个造作。你只要认识本觉,疑虑就会消失。切勿怀抱疑虑和怀疑;相反地,我们要认识本觉。你需要具有稳定的自生觉醒,切勿太紧绷,也不要太松弛。话说:
你越松弛,你就越容易看见自性。
你越紧绷,自性就越隐藏。
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修行都仍然是一样的。如果你从这里走到菩提迦耶,它会是上坡、下坡和平地。如果你不放弃,继续往前走,在某个时候你就会抵达菩提迦耶,对不对?同样地,在此当下,你的自生觉醒住在这个由五蕴和十二处与四大(地、水、火、风)组成的肉身里。这五蕴和十二处与四大都时时在变化,不管这些短暂无常的变化,只要继续往菩提迦耶的方向走,不断地修持。一再地修持“不散乱的非禅修”,连什么也不观修,但是连一刻也不要有所遗忘。一旦你认识非禅修,也就是你一旦保持不散乱,不去透过禅修来造作任何事物,你就没有任何念头。只有在开始思惟之后,你的心才会散乱。龙钦巴究竟的教导如下:
短时、多次;
如同从屋檐集水一般。
1 发现念头没有起源,即“遇见法身”
(仁波切弹指三次。)对初学者而言,非造作的自生觉醒不会维持超过几秒钟。自从无始以来,我们一直被念头带着走。在初始阶段,认识心性的时间如此短暂不是一个问题。这不像佛经的教法所说的,你必须在一天之中进入禅修状态数次,每次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止”的状态可以维持很长的一段时间,在掉举与昏沉之间来回摆动。如果我们静坐很长一段时间,肯定会觉得掉举或昏沉。(仁波切弹指)短时间,数秒钟——在这段时间之内,在你认识心性的刹那,就让它保持“如是”的状态。我们找不到一个字眼可以充分且适当地描述它是什么样子,那难以形容的明觉的本然面貌。你无法充分地赞美它,也无法找到任何可以批评它的字句,本觉真的是无法形述的。本觉明觉是完美无瑕的,具有所有圆满的品质。你无法找到一个适当的字眼来形容本觉,无法找到一个可以完全涵盖它的概念,甚至无法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比喻来形容它,它超越概念上的知识,那是“般若波罗蜜多”(智慧)的真正意义。即使连科学家都无法理解本觉,科学家知道他们能够理解什么,但是“般若波罗蜜多”意指超越充满概念的心所能够理解的事物。如话所说:
般若(智慧)超越念头、言语和描述,
它如同虚空的特性一般,既无生也无灭,
它是个别的、自我了知的觉醒的领域。
我礼敬这三世诸佛之母。
这觉醒的状态(本觉)不是形塑而成的,它如同虚空的本质一般,它无生、无成,但是它却在我们觉受的领域之中,在每个人之中,我们可以体验它,它在我们可以触及的范围之内。你无法认识其他人的心性,只能够认识自己的心性,它就在这里,不在某个其他地方,是自我觉察之觉醒(self-cognizant wakefulness)的领域。这自我觉察之觉醒是在你自己的觉受之内,你能够了知这自我觉察之觉醒,可以自己体验它。
当你对此感到怀疑时,去认识那超越念头、言语和描述的事物。我们可能会充满疑虑,在过去的生生世世之中,我们一直充满疑虑,因此当然又会有所怀疑,为什么不会呢?我要稍微逗一逗你们:如果佛性会说话,对你们说:“这就是我,就在这里,不要怀疑我。”那就容易多了。但是佛性不会对你说话!你必须自己充满把握。佛性不会说这样子的话:“现在你看到我,我是佛性。不要怀疑!”
你的佛性既无生也无灭,因此不要把它当作一种威胁或承诺。想像一种事物既无成,也无灭、无住,如虚空般完全开放。是否有任何事物被阻挡在虚空之中?“自我觉察之觉醒”如同虚空,如同虚空的本质,这本觉的开放是无上殊胜的。思想或许看起来是持续不断的,但是它却是瞬间本质的流动,当新的念头形成时,前一个念头消失了。念头确实会停止,一旦你把注意力放到第二个念头之上,便忘记了第一个念头。另一个方面,本觉是完全不息的,它不受到三时的阻碍。
再者,探查的念头从何而来?你不会找到它的来处?它是“无生”的。第二,念头在何处消失?它到某个地方去了吗?如果某个人把你敲昏,你可以说心受到阻滞,思惟的能力停止了。“住”如同把一件物品放在一个地方,然后让它留在那里。当下的思惟住在任何地方吗?昨天的思惟在哪里,明天的思惟在哪里?试着去寻找所有这些念头在哪里,它们去了哪里。首先,探查念头生自何处,持续如此检视,直到发现念头没有来处为止。在大圆满的教法之中,这是一个重点:花时间去检视念头的来源,直到你发现没有来源为止。发现念头没有起源,称为“遇见法身”。
我们要继续寻找念头住于何处,去探查念头在哪里:它在这个身体里面还是外面?它在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吗?心是否有一个住所?当你了解到它“无住”(nondwelling)时,这称为“遇见报身”。最后,念头去到何处?当如此分析时,你不会发现任何处所。一旦你完全确定念头没有到任何地方,这称为“遇见一切诸佛的化身品质”。
所以,大圆满教法强调分析“无生”、“无住”和“无灭”的重要性,这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前行),因为了悟念头没有起源,即是遇见一切诸佛的法身品质;了悟念头没有住所,即是遇见报身;了悟念头没有任何去处,即是遇见化身。简而言之,你要了解心的这三种品质为无碍之空觉:空虚的本性、觉察的本质与无碍的能力。当你认识到这无碍空觉是你的自性的刹那,你就遇见了法身、报身和化身等三身。
2 心性看似虚空,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空性是指完全不具实体,了无一切实体。我们所看见、听闻、闻嗅、品尝和碰触的具体事物,都具有某些实体,而心则不具有任何实体,这不是真的吗?心没有可见的形体,这不是真的吗?它不是一种声音,也不是气味,不是吗?试着去吃心,它尝起来像什么?试着去碰触它,它摸起来平滑或粗糙?它是否像虚空般空虚吗?我们可以使用虚空作为比喻,但不尽然。心可以感觉快乐或悲伤,但是虚空没有感受。如果你想要知道心大略是什么样子,看一看虚空。如果你想要知道心的真实意义,那就去认识心性。
因此,你的疑虑究竟是什么?请告诉我它的所在位置。你是否怀疑心是空虚的,或怀疑心是觉察的?你是否怀疑这空觉是无别之双运?你或许会这么想:“应该有某个本体被称为心,这有什么不对?或许心是在某处的一个圆形物体,而我没有看见它。”这是你的疑虑吗?
佛陀教导,心本身没有色、声、香、味、触,也不是“法”(心的对境),佛陀称其为空性(emptiness),不像他称虚空为“空虚”(empty)和“空无”(void),这空性的“ness”是指觉察(cognizance),如同“空性”的梵语“shunyata”的“-ta”。佛陀说:“心是空觉。”这是虚空与心之间的区别,虚空是空虚的,而心则是空性。这“ness”一向是指回到觉察之觉醒的品质。你从来不会说明觉是空虚的,而总是说它是空性。它是空虚的,但是却有所了知。
“了知”是什么意思?此时此刻,在这个身体之中,你可以透过眼睛来看,透过耳朵来听,透过鼻子来闻。我们以一具尸体为例,它是一个没有心的身体。尸体的那对眼睛能看东西吗?那对耳朵能听东西吗?鼻子能闻东西吗?舌头能尝东西吗?尸体能感觉到平滑或粗糙的质地吗?尸体的五种感官不会有任何觉知。我们肯定只有心能够了知吗?心是空虚且觉察的。某些人把这觉察比作一个灿亮的“东西”,如同“明光”(clear1ight)般闪耀,它代表一种觉醒感,一种清晰觉醒的品质,空无任何本体,并且自然而然地保持警觉。心不限于只有空虚或只有觉察,它不是两者之一的,这无别的双运称为“能力”(capacity):智慧与慈悲的能力——帮助他人的能力。
如果所有的佛行事业不是这持续展现之觉察空性的一部分,那么这些佛行事业从何而来?如果这种能力受到阻碍,佛行事业之功德就无法展现。如果你想要彻底地封锁这种能力,只需要某个人用一根铁棍不断地打你的头,把你打昏即可。讽刺的是,有情众生正在做一些类似不用头脑的事情。在《普贤如来祈愿文》之中,你会找到这句话:“不受到愚蠢黑暗的染污。”本觉不是愚蠢而不动脑筋的,那是因为二元分立的执着已经停止了。本觉是一种不停息的自生觉醒,不是时而丧失,时而重新获得的事物;它如同河流,如同照耀的太阳那般从不间断。你可曾听说恒河停止流动?或曾听说太阳时而照耀,时而停止照耀?即使太阳常常受到云朵的遮蔽,有时甚至出现日蚀,它仍然持续不断地闪耀。同样地,这自生的觉醒从未离开过你,甚至连一刹那都没有离开。当你认识本觉时,没有念头,没有思惟;当你陷入思惟时,你就受到黑暗的控制,而没有光明。所以,现在疑虑在哪里?是否有任何疑虑残留?疑虑在哪里?
我要再逗一逗你们。你再度陷入疑虑时,如果你的自性探头出来说:“嘿!我是本觉,我就在这里!”然后对你说话,那就太方便了,但是它不会探出头来对你说话。我们必须有所辨别,“辨别”是普贤如来的六种特殊功德之一,我们必须仿效普贤如来了证的过程。你不会认为普贤如来原本是某个活在很久以前的蓝色老人,对不对?在这同一个刹那,在当下,我们必须维持这些相同的了证原则。你完全不需要造作,一旦你完全放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念头就平息了。籍由放下,你就不再陷入过去、现在和未来三时的念头之中。当你完全放下时,觉醒清晰地展现,看见“没有什么东西可看”,即是觉受,我们清晰地看见它“如是”的状态。陷入过去、现在和未来三时的念头,不是全然的放下,不是吗?在这个时刻,甚至连一丁点东西都没得看,我们需要认识这一点。如果有东西可看,而我们没有看见,那就困难了。我们纯粹要看见“没有任何东西可看”,如果问一百个人“当认识心性时看见了什么”,他们每个人都会说“没有什么东西可看”。我们或许会想:“我们需要看见某个东西”,但是那仅仅是一个念头,其实没有东西可看。当人们看见心性时,有时会感到失望,因为他们认为有东西可看,可是却错过了,而觉得自己尚未看见心性。但是本具的真如如同看见虚空,佛陀说:“人们说他们看见虚空,但是告诉我,他们究竟是怎么看虚空的?”一个声闻弟子问佛陀:“真如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佛陀回答:“看看虚空。”虚空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你能够说你看见虚空了吗?当人们说他们没有看见任何东西时,我称那为“看见虚空”。真如(心性)看起来像虚空,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看、可听、可闻、可尝或可触。如我稍早所解释的:心性类似虚空,但是却不完全相同。
3 处理疑虑的方式——认识产生疑虑者
在修持时,我们没有必要在心理上去承认空虚的心,而去想“它现在是空虚的,它是空虚的”,这种想出来的空性完全没有用处,它仅仅是一个念头。空性不代表想像的空性,它本身是“如是”的,本然地自生,你不必把它想成那个样子,它就是那个样子。怀有“我们的心性是空虚”的这个想法,即是在建构一个念头。既然不从事思惟是我们的任务,那么为什么要制造进一步的念头?我们可能具有聪明才智,但是仍然会因为误会空性而错过了空性,造作空性的想法是一个错误。
一旦越来越习惯于无概念的觉醒,你就仿佛抵达一座完全由黄金打造而成的岛屿。在某个时候,你可能会在明觉之内寻找概念的思惟,但是不论多么努力,你都不会在任何地方找到它。当环顾各处皆是由黄金打造而成时,你或许会寻找一般的石头,但是将不会找到任何一颗普通的石头,这就是你最后将面临的情况。在那之前,你仍然需要修持,不是去从事禅修,而是去修持。当你完全习惯于本觉状态之后,你可能会去寻找一个寻常的念头,但是将会一无所获。
在那之前,你要精进不懈,不是精进不懈地禅修,而是精进不懈地保持不散乱。“禅修、禅修”这个想法打从一开始就愚弄了我们。当我们听到“不要禅修,不要禅修”时,我们或许纳闷:“为什么他们说从禅修开始,但是却没有要观修的事物?”一切事物似乎真的都发生了。举例来说,八万四千种烦恼都发生了,虽然这些烦恼都可以浓缩为包含在行蕴之内的五十一心所,一切发生的事物都可以被包括在这五十一心所之内。我们可以藉由认识心性来处理所有这些心所,它如同“一座跨越百川的桥梁”——如果你知道这座桥梁的话。流自河谷顶端的这一百条不同的河川,都在河谷底部涵盖在一座桥之下。这些念头状态不是同时发生的,它们一个接着一个地生起。但是在看见思惟者的本质是法身的刹那,八万四千种烦恼都在同一个瞬间消失无踪。
当我们为自己制造一个问题之后,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一切有情众生制造自己的念头,但是他们可能没有觉察这一点。只有有情众生会制造念头,诸佛可能会寻找念头,但是他们将一无所获,因为智慧、慈悲和佛行事业都已经圆满。事实上,“清净圆满”即是用来形容佛。
太阳是灿烂、温暖而明亮的,我们注视着太阳,然后看到这些特质;同样地,我们要纯粹地去认识本觉的状态。当有情众生陷入念头之中,他们受困于自己的造作。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认识自生的觉醒时,这念头的造作减少了,直到它完全被净化、圆满为止。
明觉智慧本来就是如比,我们的问题纯粹是自己没有认识自性。某些人认为,如果我们能够非常努力地禅修,就能够慢慢地、慢慢地“像挤牛奶般的挤出”证悟的品质,并且会挤得越来越多,直到最后完全获得为止,这完全不是如此。证悟的品质本来就已经呈现,我们已经拥有这些品质。切勿认为只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就能够通过修道,了证越来越多的本觉,直到完全了证本觉为止,这不是诸佛的教导。证悟从一开始就是本然而任运地呈现,我们越从事充满概念的禅修,证悟的品质就越受到障蔽。我们的禅修遮蔽了任运展现的品质。
我们确实偶尔会产生疑虑,这不要紧。我们处理疑虑的方式,即是去认识产生疑虑者。接着,我们就会清晰而“如是”地看见“那里没有什么东西可看”的这个事实,这本身就清除了疑虑。你是不是百分之百地肯定“没有什么东西可看”?或者你有时会看见产生疑虑者?
学生:没有,我没有。
仁波切:看见其本身即是明觉,没有明觉,就不会有认识,它会如同虚空般,没有东西可看。如果没有明觉(本然的觉察),就不会了知“没有东西可看”的事实,空虚与觉察这两者是本初的双运。那么,我们怎么能够保有这样的想法:有二个“我”这个东西,有可以被视为本体的、可见的心性的另一个东西?如果空性与觉察是双运的,那么怎么会有两种不同的东西。不要怀疑这是否真的如此,你需要去消除那疑虑。噶玛巴让炯·多杰在其《大手印祈愿文》(Mahamudra Aspiration)中说道:
当我们一再注视未见的心,
我们清晰而如实地看见“没有东西可见”的这个事实,
斩断我们对心性存在与否的疑虑,
愿我们无谬地认识我们的自性。
佛陀也说道:
当心注视心时,
未见乃真见。
最甚深的佛经如是教导。
当你把注意力放在被觉知的对境上时,你如何能够看见这注意力的本质?让觉知的心认识它本身——它的自性。在那时,你真的能够声称自己无法看见心性吗?
在那时,你可能会开始在心里确定:“喔,是的,这是‘空虚’的意义”,或“这一定是觉察”,或“现在我了解双运的意义”,我们不必如此地把自己的了解概念化,你的本初状态已经是无碍的空觉。在指出这一点之后,如果你把这“了解”视为修持,那么就是在用念头愚弄自己。在无碍空觉的时刻,没有念头的存在,如果你用想出来的空性来支持这本然的空性,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只会导致更多的念头,而念头本身则助长了进一步的轮回。当我们应该了无念头时,坐在那里持有更多的念头只会使轮回继续下去。自生的觉醒已经了无念头,不需要去使它离于念头,如果我们想着某件事物,好让它变成自己所想的样子,那就等于是在和轮回握手。重点在于:不要禅修,不要散乱。
切勿过度喜欢存有疑虑,切勿声称你有权疑虑,因为疑虑纯粹是另一个念头。当你需要离于念头时,切勿紧抓着念头不放!疑虑一直都只是一个念头。因此,如果你开始有这个念头,只要去认识产生疑虑着的本质即可。在你看见这一点的那一刻,疑虑就不会像一件物品般留在某个地方,不会有一块疑虑留在那里。因为疑虑是空虚的,所以在你认识其本质的刹那,它就消失无踪。玛姬·拉准(Machig Labdron)[玛姬·拉准(Machig Lahdron,1031-1129):帕当巴·桑给(Padampa Sargye)的弟子。她成为其上师传授之施身法(Cho)的持有者。]曾经对魔罗说道:“连我都没有看见你,甚至连三世诸佛都没有看见你。”思惟是一种活动,这活动本身是空虚的。如果你对这思惟投降,它立刻就把你丢入轮回三界之中。在你认识思惟者的本质的刹那,念头消失无踪。
学生:在本觉中,可能有思惟吗?
仁波切:本觉状态不是不知不觉,它有一种本然的明灿,可以让任何事物映现于其上。这种映现的特质也称为“rang-tsal”,意指“自然的表现”。自然的表现可以有“内观”(藏sherab)或“念头”(藏namtog)两种形式,“像内观般移动的表现是解脱的;像念头般移动的表现是迷惑的。”这其中有巨大的差异。当这种表现像内观般移动时,在它看似移动的同一个时刻,它已经解脱了。没有实际的生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重点,你无法同时拥有黑暗和光明。
去分辨以下这个事实是重要的:在本觉状态之中,没有念头;在本觉状态之中,不可能有念头。当太阳升起时,黑暗无法停留,一根毛发无法留在一团火焰之中。只要心有一刹那的散乱,你就失去了本觉的相续。唯有因为这种丧失,也就是无明(marigpa,无知),思惟才有可能开始移动。这种丧失相续性(遗忘和散乱),称为“俱生无明”。我再说明一次,思惟是指我们因为无知而把事物概念化,唯有在无明出现,在丧失本觉时,思想才会开始。在不散乱的本觉之中,没有念头可以开展。我无法更加强调这一点:在本觉状态之中,没有念头!
当然,我们所维持的本觉状态会在某个时候终止,如同被敲响的钟声逐渐消散一般,本觉的相续终于止息。正是在那时,在丧失本觉之后,思惟重新出现。然而,就在那时,几乎在念头重新出现的同时,如果你立刻认识本觉,我们称其为念头的“rangshar rangdrol”,即指念头“从你自身生起,并且解脱于自身”。这不会在本觉持续的时候发生,这是不可能的。首先,注视着它,然后放下。对本觉的认识持续一阵子,正如同你已经敲响了钟。不散乱有一种本然的相续性,正如同钟声自行持续下去,你不必再度敲钟来让钟声继续下去。对于初学者而言,这种持续性只维持很短一段时间,或许三秒钟。在这其中,有一种本具的、自行展现的稳定性,它不需要刻意加以维持。它不是我们所想的:“现在我必须让自己保持不散乱。”这不是必要的。有一种本然的不散乱感。(仁波切示范认识本觉,然后放下。)
在某个时候,你的心会散乱,然后开始思惟,它会变成一连串的念头。在那时,你可以重新认识本觉。如果你立即认识本觉,那就是“念头从你自身生起,并且解脱于自身”,这让本觉状态几乎是连续不断的。但是,我还是会一再地重复这一点:在真正的本觉状态之中,没有念头。
第四章 止与观《如是(下)实修问答篇:直指心性与圆满次第的教授》
第三章 铁条技巧《如是(下)实修问答篇:直指心性与圆满次第的教授》
第二章 加持与证悟《如是(下)实修问答篇:直指心性与圆满次第的教授》
第一章 传承《如是(下)实修问答篇:直指心性与圆满次第的教授》
序言 ▎导言1、2、3、4、5《如是(下)实修问答篇:直指心性与圆满次第的教授》
第十四章 忙碌《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十三章 二魔《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十二章 无别《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十一章 遍在的清净《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十章 各种应用《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九章 明觉的表现《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八章 克服障碍与魔罗《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七章 捕捉一切本尊之命力《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六章 生圆双运《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五章 觉受《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四章 存在与不存在《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三章 佛不在他处《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二章 冈波巴四法《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一章 根基:佛性《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序言 ▎导言1、2、3、4《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推荐书籍:《立断:祖古乌金仁波切直指本觉》附:第十五章 三虚空瑜伽
公众号收官之答疑篇:关于内在境域、天(界)和如来藏 兼答无云晴空师兄之“如何划分境域力量?”
公众号收官之6 实修南传佛教今生无法获得究竟解脱——以“滑溜溜的心意个案”为例谈南传佛教与大乘佛法(禅宗、藏传为主)的差别
公众号收官之5 “坐上”与“坐下”谈开去(座上与座下):“坐上”“坐下”与(自)相续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加持物…
公众号收官之4 时间久了,大家都忘了真正“了义法”长什么样子了
公众号收官之3 关于Sant Mat的印启、传承及相关的不共教导
公众号收官之2 因为专注于高等境域的提升,导致Sant Mat的前行修法实在没有多少过人之处
公众号收官之1序章:我们永远只知道“我们知道的”,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
请假条(2022年1月18日~2022年2月15日)附:上帝给好人最棒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