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研究院:新能源和出口推动上半年车市明显复苏
更多报告资源,请加微信(gasgoo2019)联系咨询
2023年9月13日,由盖世汽车和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举办的智电汽车市场沙龙及新供应链对接会【合肥专场】在合肥市经开区圆满落幕。在此次会议上,来自盖世汽车研究院市场分析师董静分享了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和未来展望报告,以下是报告演讲内容实录。
盖世汽车研究院市场分析师 董静
各位领导嘉宾,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以及未来展望。
本次分享的主题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宏观环境及政策分析,第二部分是上半年中国乘车市场回顾,第三部分是中国乘用车市场展望。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宏观环境和政策分析。宏观经济方面,2023年国际国内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形势短期复苏放缓,金融环境收紧、俄乌冲突、通胀高企等风险因素持续影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同比增长5.5%,经济运行整体恢复向好,服务业、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等方面表现亮眼,可以说成为了经济增长重要的支撑;但另外一个方面,经济增速低于多数人的预期,宏观经济运行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比如说价格指数持续走低,青年群体的失业率依然比较高,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出口增速也有一定程度的回落等等。
在外需疲软和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政策端,国家和地方密集出台汽车政策保障车市稳步发展,商务部等多部门酝酿激发汽车消费活力的支持举措。国家层面,出台了国六B排放标准切换,针对非RDE车型增加半年销售过渡期,对于稳定车市秩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出台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际,及时出台的一项减税降费政策,为新能源汽车长期持续发展提供政策环境。地方层面,各地政府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以激励汽车消费发挥“稳增长”带动作用。如加快公共领域车辆和公务用车电动化、优化限号限行城市相关政策、增加以旧换新政策支持等,其中最让消费者有实质性体会的莫过于购车补贴:综合性补贴、消费券等一波又一波,时间一延再延,力度也是不断有所加码。正是在上述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下,上半年市场出现了超预期的同比增速正增长情况。
节选自盖世汽车研究院报告
《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与未来展望》
以上是我们对宏观经济和汽车行业政策的分析。那么在经济和政策的影响下,车市发展呈现了哪些特征?首先,中国车市产能和销量不平衡问题凸显。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相关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生产车企一共有84家(其中本土车企58家,合资车企26家),其中有41家,即接近一半的车企,月均销量不足5000辆。2022年整体车市的规划产能在5,200万台左右,车市的销量规模在2300万辆左右,从而可以测算出汽车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是不足50%的。
从车企的产能利用率分布上,我们可以看到,依然有41家车企的产能利用率是低于30%,57家车企低于50%。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有22家车企的产能利用率是在60%以上。随着产业转型加剧和市场竞争加速,产能利用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发展态势。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状态下,绝大多数边缘车企岌岌可危,可能面临关停并转风险。
节选自盖世汽车研究院报告
《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与未来展望》
行业库存压力大,经销商上半年目标完成率低。2023年库存预警指数一直位于荣枯线以上,汽车流通行业处于不景气区间;库存系数处于高位,特别是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库存系数一直处于警戒线以上;终端市场仅有21.3%的经销商可以完成上半年的销量目标。
节选自盖世汽车研究院报告
《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与未来展望》
价格战成为车市主旋律,头部车企掌握新车定价权。车企库存周转变慢,经济效益受影响,市场恶性竞争容易爆发。“价格战”成为2023年车市主旋律。1月,新能源头部车企率先降价,随后燃油车企加入,引爆车市全面价格战。从3月到现在,价格战从未停歇。价格战打乱了车市销售节奏,形成了本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零售上半年逐月环比增加的走势,出现了7-8月淡季不淡,甚至淡季火爆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延缓了NEV对于ICE的替代速度。ICE大幅降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对NEV汽车的购买热情;改变了车市价格体系新车定价权:特斯拉和比亚迪头部车企引领车市降价,主导车型价格走向,车市新车定价权逐渐从合资主导的ICE向NEV转变。
每一次大规模价格战都是一次市场洗牌格局的重构。首先,在存量低增速市场下,新能源市场不断向燃油车市场渗透、替代。爆款新能源车降价后进一步深入燃油车主力阵地,搅动市场行业格局,加速新能源车抢占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其次,借助新能源弯道超车的自主品牌,在合资品牌电气化较慢的背景下,不断蚕食着合资品牌份额。市场竞争升级下,弱势品牌将面临关停并转风险。最后,新能源车企淘汰赛加剧。车企数量较多,竞争格局不稳定。极少数新能源车企实现盈利,价格战后车企承压,加快洗牌,弱势新势力车企或面临收购整合。价格战开启汽车产业拐点,汽车产业变革从量变向质变改变。
节选自盖世汽车研究院报告
《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与未来展望》
车市进入“卷”时代,降本增效迫在眉睫。车市竞争加剧,车企选择在产品上提质降价,成本降低或将是别无选择的路。在利润普遍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车企开始采取协商降低零配件采购成本、减员增效、提高国产化率、产品集成化模块化等各种方式进行降本增效。供应链企业主要在技术创新、优化材料设计和采购渠道、提高生产规模以及提升生产效率等环节实现降本。比如技术创新层面,行业内不断涌现出CTP、CTB、CTC等电池结构的创新设计,通过提升空间利用率,提升能量密度及减少材料使用来进一步优化电池成本。
节选自盖世汽车研究院报告
《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与未来展望》
我们总结了上半年部分车企销量表现,特斯拉、理想上半年销量目标完成率均超过45%,表现优于其他车企;头部传统自主车企(长安、吉利、比亚迪)凭借新能源和出口增量明显上半年完成率表现较好,完成率在40%以上。长城上半年处于战略转型期,完成率仅为32.5%。目前来看转型效果慢慢凸显,销量已经开始出现明显提升。新势力蔚来和小鹏上半年销量比较低迷,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2家都做出了一定的战略调整。蔚来通过全系降价,调整用户权益和单独定价方式彻底改变上半年低迷情况。6月销量回归万辆,7-8月交付保持在2万辆左右。小鹏则是试图通过爆款G6扭转品牌颓势,同时获得大众集团入股,资金和经营信心均有所提升。
各车企积极战略转型,不断完善新能源车型布局。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多数车企均在积极战略转型,不断完善新能源车型布局。从车企新能源产品布局策略来看,以多元化、品类创新、技术合作、智能化赋能为关键,其中自主品牌采取纯电/插电兼顾的路线,通过平台化快速布局各级细分市场,推出经济性及中高端产品。新势力品牌致力于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体验,拓展增量市场空间。合资和豪华品牌推进本土化产业布局,利用本土优势资源,针对中国市场推出适应性开发的智能化产品,适应国内竞争环境,并优化定价策略。
节选自盖世汽车研究院报告
《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与未来展望》
以上是我们对于第一部分宏观环境及政策、车市发展特征的总结,接下来第二部分我们将从数据上分析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表现。2023年1-7月,在国家和地方汽车促消费政策支持、终端促销活动力度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累计销量达到1,337万辆,同比上升6.7%。其中乘用车出口成为车市增长新引擎。今年出口市场持续快速超预期增长,1-7月乘用车累计出口达到210万辆,同比增长77%。车企方面,奇瑞、上汽出口量明显领先于其他车企。汽车出口量前10个国家中,俄罗斯、墨西哥和比利时位居前三,市场表现较强,尤其是俄罗斯当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节选自盖世汽车研究院报告
《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与未来展望》
分派系竞争结构方面,自主车企稳占半壁江山。1-7月自主车企销量市场份额高达54.3%,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车企销量头部效应和马太效应显著,比亚迪、长安、吉利、奇瑞包揽自主车企销量排名前四名。
从车身类型结构上看,SUV和MPV累计销量同比明显上升,轿车出现负增长。其中SUV累计市场份额突破50%。SUV所有细分级别市场销量均同比增加,其中A级SUV和B级SUV市场销量同比增量最多,主要得益于上述细分市场新能源车型品种丰富,优质爆款新车大量上市,带动销量提升明显。
从区域结构上看,一二线城市销量同比上升,三线及以下城市同比下降。一二线城市经济恢复能力和汽车增换购需求均较强,地方政策补贴力度较大,汽车市场复苏较明显。三线以下城市相对缓慢,截止到7月份,市场份额同比去年同期减少2.5个百分点。
燃料类型方面,新能源是车市增长主要驱动力。1-7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432万辆,市场份额达到32.3%。多数高性价比新能源车型不断投放市场,新能源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市场结构方面,纯电和插混销量比例逐渐由8:2提高至7:3。其中PHEV+REEV市份额持续扩大,主要得益于国产插电混动技术升级迭代后,以低能耗、高性价比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市场发展阶段的需求。
新能源“油电同价” 加速转化ICE市场份额。从新能源分价格段来看,新能源“油电同价”策略加速了对ICE的平替,其中10-15万元作为乘用车最大市场受益于比亚迪和广汽埃安的高速增长,2023年1-7月10-15万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规模接近100万辆。随着更多NEV新车深入ICE的主力阵地,预计将搅动整个市场格局,并加速抢占ICE市场份额。
节选自盖世汽车研究院报告
《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与未来展望》
消费升级主流趋势明显,自主品牌重新定义新式豪华。分析整体乘用车市场价格分布,我们发现20万以上车型市场份额逐年提升,2023年市场份额达到28%左右。调研购买下一辆车预算和现有车售价对比发现,消费端再购车型升级愿望比较强烈。在居民收入水平不断上升,消费升级愿望强烈推动下,豪华车市场呈现出稳定发展态势。通过结构性分析我们发现,NEV豪华助力豪华车市场持续向上增长,传统豪华略有下降。近年来,自主车企不断向上发展,自主品牌崛起重新定义新式豪华。
节选自盖世汽车研究院报告
《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与未来展望》
自主车企强势崛起,比亚迪、长安、吉利和奇瑞稳居TOP5。从车企角度来看,销量排名前15车企中,自主车企强势崛起,比亚迪、长安、吉利和奇瑞稳居TOP5。比亚迪凭借累计销量接近151万辆,继续保持销冠位置,且同比增速最明显。长城汽车通过战略转型,7月份,累计销量增速实现由负转正。自主车企中仅上汽通用五菱因A00级市场下滑明显同比负增长。重点车企方面,外资车企中,近几年,仅豪华车市场保持稳定,特斯拉保持较快增长。其他外资车企均出现明显下滑。其中日系丰田、本田、日产今年销量和终端价格均同比大幅下滑;美系中福特和通用同样跌幅明显。电气化转型慢,受到自主新能源“油电同价”影响,销量表现一般。相反,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混动车型及出口市场的爆发,多数销量处于快速扩张状态。其中奇瑞汽车和上汽乘用车因出口市场爆发,今年销量持续处于明显上升。理想汽车凭借精准定位满足整体家庭用车细分场景需求,上半年整体销量表现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销量规模。
节选自盖世汽车研究院报告
《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与未来展望》
以上是我们对于乘用车市场的回顾。那么后续车市究竟会如何发展?车市发展动力来自哪里?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三部分,未来车市展望。
短期来看,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新能源下乡活动持续开展,出口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各大车企不断推出新产品等等一系列举措都将刺激市场需求,保障车市向上发展。同时,股市、房市等利好政策频出,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当然上面我们也提到了经济方面确实遇到了一定的问题,产业方面也存在一定困扰。综合以上因素,盖世汽车研究院预计2023年中国乘车市场将实现2,400万以上的销量,同比增速将达到2%以上。整个车市销量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新能源市场,燃油车和混动车市场销量仍处于同比下降状态。分车身类型来看,轿车销量同比将有所下滑,SUV和MPV在优质高性价比新能源新产品的助力下将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A0级轿车、B级SUV和C级SUV同比增量贡献将最大。
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逐渐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我国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将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稳定力量。同时,全球人口逐渐迈向老龄化。2020年,全球中位年龄首次超过30岁。随着时间推移,65岁以上人口将快速增加。我们预计银发一族健康、舒适、便捷等出行需求或将被重视。
我国千人保有量处于低水平,车市仍有持续向上发展潜力。2022年我国千人保有量在226辆,千人保有量水平与发达国家400辆以上的水平存在差距。汽车普及与经济发展呈现非常明显的正相关,未来我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相比,依然处于较高的增速水平,经济发展为汽车保有量持续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
中国车市逐渐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通过对汽车市场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自 2016 年来,中国车市的首购比例持续降低,换购和增购比例逐步提升。换购和增购将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动力。2021年中国增换购占比首次超过首购比例,2022年增换购比例已经达到55%。据汽车之家统计,目前车龄在6年以上的汽车保有量在1亿辆左右,若每年更新1%,销量将实现4%的增长。汽车置换消费已经成为推动汽车消费进一步增长的“新动能”,为未来汽车消费增长提供潜在动力。
节选自盖世汽车研究院报告
《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与未来展望》
所以长期来看,国内乘用车市场将进入存量低速发展阶段。预计2025年、203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规模分别实现2,560万辆、2,9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快速渗透、自主品牌增长和海外市场拓展是核心贡献驱动力。新能源渗透率2023年预计接近38%,销量在900万左右。2025年预计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3%。
出口市场成为国内乘用车产品增长第二曲线。在中国产业链韧性优势凸显和中国汽车产品力全面提升背景下,近两年出口市场呈现快速增长。2022年中国乘用车出口销量253万辆,同比增长57%,中国超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随着更多中国车企走向海外,2023年乘用车出口销量预计将达到400万辆。车企方面,奇瑞、上汽、比亚迪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出口市场中欧洲市场凭借中长期新能源战略有望成为中国汽车最大出口市场。
/ 获取完整报告 /
欢迎扫码订购
盖世汽车研究院年度服务
更多产业报告推荐
点击下方主题查看报告详情
1 | 2023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与未来展望 |
2 | 一季度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与未来展望(2023版) |
3 | 乘用车电气化供应链现状与展望(2023版) |
4 | 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
5 |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与展望(2022版) |
6 | 2022年国内疫情对汽车产业发展影响评估 |
盖世汽车研究院月刊/情报
盖世汽车研习社
联系咨询
电话:021-39586121
微信:gasgoo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