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淺释268: 普賢菩薩给佛子们演说如来出現的心相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80926)点击进入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全)链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目录(全)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四、答如來出現的心相

佛子。諸菩薩摩訶薩应云何知如來应正等觉心。佛子。如來心意識。俱不可得。但应以智无量故,知如來心。

普賢菩薩又称一声各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应該怎样能知道如來应正等觉的心相呢?佛的弟子!如來的心意識,俱不可得。为什么?因为如來不用心意識,不是沒有心意識。但应以智慧无量的緣故,才能知道如來心。

譬如虛空,为一切物所依,而虛空无所依。如來智慧亦復如是。为一切世間出世間智所依,而如來智无所依。佛子。是为如來心第一相。諸菩薩摩訶薩应如是知。

譬如虛空,雖然是空,但能容納万物,为一切物所依靠。虛空是包罗万象,一切物依虛空而立,而虛空本身是无所依靠的。如來的智慧,也是这样的情形。为一切世間的智慧和一切出世間的智慧所依靠,可是如來的智慧,不依世間,也不依出世間,而是无所依靠。各位佛的弟子!这就是如來心的第一种相,各位菩薩中的大菩薩,你們应刻这样的知道。

復次佛子。譬如法界,常出一切声聞獨觉菩薩解脫。而法界无增減。如來智慧亦復如是。恒出一切世間出世間种种智慧。而如來智无增減。佛子是为如來心第二相,諸菩薩摩訶薩应如是知。

再說一次,各位佛的弟子!譬如法界,常出一切声聞聖人、獨觉聖人、菩薩聖人,而得到解脫。可是法界无增无減。如來的智慧,也是这样的情形,常出一切世間和出世間的种种智慧,也是无增无減。各位佛的弟子!这就是如來心的第一种相,各位菩薩中的大菩薩,你們就应該这样的知道。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其水潛流四天下地,及八十億諸小洲中。有穿鑿者,无不得水。而彼大海,不作分別,我出於水。佛智海水,亦復如是。流入一切众生心中。若諸众生观察境界,修習法門。則得智慧清淨明了。而如來智,平等无二,无有分別。但隨众生心行異故,所得智慧,各各不同。佛子。是为如來心第三相。諸菩薩摩訶薩应如是知。

再說一次,各位佛的弟子!譬如大海,其水潛流於四天下的地中和八十億的小洲中,无论在什么地方穿鑿井,都能得到水,可是大海不作分別,这水是我給你的,沒有这個念頭。如來的智慧海水,也是这样的情形,流入一切众生的心中。假設一切众生,有妙观察智,可以观察一切境界,修習对机的法門,就会得到大智慧,能清淨的明瞭。而如來的智慧,平等无二,对一切众生沒有分別。但是隨著一切众生所修的法門不同,其所得的智慧,也各各不同。各位佛的弟子!这就是如來心的第二种相,各位菩薩中的大菩薩,你們应該这样的知道。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四宝珠。具无量德。能生海內一切珍宝。若大海中无此宝珠。乃至一宝亦不可得。何等为四。一名積集宝。二名无尽藏。三名遠離熾然。四名具足庄严。佛子。此四宝珠,一切凡夫諸龙神等悉不得見。何以故。娑竭龙王以此宝珠,端严方正,置於宮中深密处故。

再說一次,各位佛的弟子!譬如在大海中,有四种宝珠,具足无量的功德,能生出大海內一切的珍宝。若是大海中沒有这种宝珠,乃至一宝也得不到。那四种宝是什么?第一种宝,名叫積集寶。因为積集种种善根所成。第二种宝,名叫无尽藏,取之不竭。第三种宝,名叫遠離熾然,就是離開一切熱惱。第四种宝,名叫具足庄严,就是具足种种庄严的宝。各位佛的弟子!这四种宝珠,一切凡夫和一切龙神等,都不能得見。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娑竭龙王將这粒宝珠,端严方正的放在龙宮中,藏在最深密的地方。

佛子。如來应正等觉大智慧海,亦復如是。於中有四大智宝珠,具足无量福智功德。由此能生一切众生声聞獨觉学无学位。及諸菩薩智慧之宝。何等为四。所謂无染著巧方便大智慧宝。善分別有为无为法大智慧宝。分別說无量法而不壞法性大智慧宝。知時非時未曾誤失大智慧宝。

各位佛的弟子!如來应正等觉的大智慧海,也是这样的情形。在其中有四种大智慧宝珠,具足无量的福智和无量的功德,由此能生一切众生,声聞和獨觉,有学位和无学位。凡是证得初果、二果、三果的罗漢,称为有学位。证得四果阿罗漢,称为无学位。以及一切菩薩智慧之宝。什么为四种大智慧宝呢?第一种是无染著巧方便的大智慧宝。第二种是善分別有为法和无为法的大智慧宝。第三种是分別說无量法,而不破壞法性的智慧宝。第四种是知時非時,未曾誤失的大智慧宝。

若諸如來大智海中无此四宝,有一众生得入大乘,終无是处。此四智宝,薄福众生所不能見。何以故。置於如來深密藏故。此四智宝,平均正直,端潔妙好。普能利益諸菩薩众,令其悉得智慧光明。佛子。是为如來心第四相。諸菩薩摩訶薩应如是知。

若是諸如來的大智慧海中,沒有这四种宝,假設有一众生,得入大乘法門,絕对沒有这种道理。这四种大智慧之宝,若是薄福的众生,不能見到。为什么呢?因为放置在如來深密藏中的緣故。这四种大智慧宝,平均正直,端潔妙好,普徧能利益一切菩薩,令他得到智慧光明。各位佛的弟子!这就是如來心的第四种相,各位菩薩中的大菩薩,你們应該这样的知道。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四熾然光明大宝,布在其底。性極猛熱。常能飲縮百川所注无量大水。是故大海无有增減。何等为四。一名日藏。二名離潤。三名火燄光。四名尽无餘。

再說一次,各位佛的弟子!譬如在大海中,有四熾然光明大宝,布在其底。性極猛熱。常能飲縮百川所注无量大水。是故大海无有增減。什么是四种熾然光明大宝?第一种大宝,名叫日藏,好像太陽光那样的熱。第二种大宝,名叫離潤,能使之濕潤而離開。第三种大宝,名叫火燄光,好像烈火一般的熱。第四种大宝,名叫尽无餘,能把所有的水,尽攝受到大海中,而无有剩餘。

佛子。若大海中无此四宝。從四天下。乃至有頂,其中所有,悉被漂沒。佛子。此日藏大宝光明,照觸海水,悉變为乳。離潤大宝光明,照觸其乳,悉變为酪。火燄光大宝光明,照觸其酪,悉變为酥。尽无餘大宝光明,照觸其酥,變成醍醐。如火熾然,悉尽无餘。

各位佛的弟子!假始大海中沒有这四种大宝,從四天下,乃至有頂天(色界究竟天),其中所有的众生,都会被大水漂流,而无有存在。各位佛的弟子!这個日藏大宝光明,照觸海水,皆能變成为乳。佛住世的時候,大地的水,其營养成分,胜过現在的牛奶。这是什么因緣?因为當時的人,福报深厚,所以有这种現象。現代的人,福报太薄的緣故,所以水沒有这种營养。这個離潤大宝光明,照觸其乳,使完全變为酪。这個火燄光大宝光明,照觸其酪,使完全變成为酥。这個尽无餘大宝光明,照觸其酥,使完全變为醍醐。好像用火燃燒,其水分蒸发,只剩醍醐,到究竟处。

佛子。如來应正等觉大智慧海,亦復如是。有四种大智慧宝,具足无量威德光明。此智宝光,觸諸菩薩,乃至令得如來大智。何等为四。所謂滅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宝。除一切法愛大智慧宝。慧光普照大智慧寶。與如來平等无边无功用大智慧宝。

各位佛的弟子!如來应正等觉大智慧海,也是这样的情形。有四种大智慧宝,皆具足无量大威德的大光明。这种大智慧宝光,照耀一切菩薩身上,乃至令得如來大智大慧。什么是四种大智慧宝?第一种宝,能消滅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宝。第二种宝,能消除一切法愛大智慧宝。第三种宝,慧光普照大智慧宝。第四种宝,與如來平等无边无功用大智慧宝。

佛子。諸菩薩修習一切助道法時,起无量散善波浪。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罗所不能壞。如來以滅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宝光明,觸彼菩薩。令捨一切散善波浪,持心一境,住於三昧。又以除一切法愛大智慧宝光明,觸彼菩薩。令捨離三昧味著,起广大神通。

各位佛的弟子!所有一切菩薩,修習一切助道法(三十七道品)的時候,生起无量散善的波浪,也就是善惡夾雜的小善。一切世間的天人阿脩罗,所不能破壞。如來用滅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宝光明,照觸菩薩,令捨一切散善波浪,專一其心,住其三昧。又用除一切法愛(修行貪著三昧,不知求进步),大智慧宝光明,照觸菩薩,令捨棄離開三昧味著,也就是捨離味禪的執著。不要觉得有點味道,就執著不肯放手,如果能捨離,就能起广大神通。

又以慧光普照大智慧宝光明,觸彼菩薩。令捨所起广大神通,住大明功用行。又以與如來平等无边无功用大智慧宝光明,觸彼菩薩。令捨所起大明功用行,乃至得如來平等地,息一切功用,令无有餘。佛子。若无如來此四智宝大光照觸,乃至有一菩薩得如來地,无有是处。佛子是为如來心第五相。諸菩薩摩訶薩应如是知。

如來又以慧光普照大智慧宝光明,照觸菩薩,令捨棄所起广大神通,住在大明功用行上。又用與如來平等无边无功用大智慧宝光明,照觸菩薩。令捨棄所起大明功用行,乃至得到如來平等地,息一切功用,令无有餘剩。諸佛子!若是沒有如來这四种大智慧寶大光所照觸。乃至有一菩薩得到如來地的境界,是絕对不可能的事。各位佛的弟子!这就是如來心的第五种相。各位菩薩中的大菩薩,你們应該这样的知道。

復次佛子。如從水際,上至非想非非想天,其中所有大千國土,欲色无色众生之处,莫不皆依虛空而起,虛空而住。何以故。虛空普徧故。雖彼虛空普容三界,而无分別。佛子。如來智慧亦復如是。若声聞智,若獨觉智,若菩薩智,若有为行智,若无为行智,一切皆依如來智起,如來智住。何以故。如來智慧徧一切故。雖復普容无量智慧,而无分別。佛子。是为如來心第六相。諸菩薩摩訶薩应如是知。

再說一次,各位佛的弟子!如果從水面的地方,上至非想非非想天(无色界第四天),其中所有大千國土,欲色、色界、无色界众生之处,沒有不是皆依虛空生出來,依虛空而住。这是什么緣故?因为虛空普徧一切处的緣故。雖然虛空能普徧容納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森罗万有,可是虛空沒有分別。各位佛的弟子!如來的智慧,也是这样的情形。或者声聞的智慧,或者獨觉的智慧,或者菩薩的智慧,或者有为行的智慧,或者无为行的智慧。一切的智慧,皆是依如來的智慧而起,依如來的智慧而住。什么緣故?因为如來的智慧,普徧一切处的緣故。雖然又能普遍容納无量的智慧,但是沒有一切的分別心。各位佛的弟子!这就是如來心的第六种相,各位菩薩中的大菩薩,你們应該这样的知道。

復次佛子。如雪山頂,有藥王树,名无尽根。彼藥树根,從十六万八千由旬下尽金剛地水輪際生。彼藥王树若生根時,令閻浮提一切树根生。若生莖時,令閻浮提一切树莖生。枝叶华果,悉皆如是。此藥王树,根能生莖,莖能生根。根无有尽,名无尽根。佛子。彼藥王树,於一切处皆令生長。唯於二处不能为作生長利益。所謂地獄深坑,及水輪中。然亦於彼初无厭捨。

再說一次,各位佛的弟子!譬如在雪山頂上,有一棵藥王树,名叫无尽根。这棵藥王树的根,從十六万八千由旬的下边,金剛地水輪際所生。藥王树若生根的時候,令南閻浮提一切树的根生出,同時生長。藥王树若生莖的時候,令南閻浮提一切树的莖生出。藥王树生枝、生叶、開花、結果的時候,令南閻浮提一切的树生枝、生叶、開花、結果。这棵藥王树,根能生莖,莖能生根。其根沒有穷尽,永遠不息,所以叫无尽根。各位佛的弟子!这棵藥王树,在一切处,皆令生長。唯有兩個地方,不能作为生長的利益,就是地獄深坑的地方和水輪中的地方。对於这兩個地方,初无厭煩和捨離。

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树,亦復如是。以过去所发成就一切智慧善法,普覆一切諸众生界,除滅一切諸惡道苦,广大悲愿而为其根。於一切如來眞实智慧种性中生,堅固不动善巧方便以为其莖。徧法界智諸波罗蜜以为其枝。禪定解脫諸大三昧以为其叶。總持辯才菩提分法以为其华。究竟无變諸佛解脫以为其果。

各位佛的弟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树,也是这样的情形。以过去所发成就一切智慧的善根和善法,普覆一切众生界,能除滅一切諸惡道的苦。用广大的悲愿,为它的根,在一切如來眞实智慧种性中所生。用堅固不动善巧方便,作为它的莖。用徧法界的智慧和十种波罗蜜(佈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般若、方便、愿、力、智),作为它的枝。用禪定解脫一切大三昧,作为它的叶。用總持辯才菩提分法,作为它的华,用究竟无變諸佛解脫,作为它的果。

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树,何故得名为无尽根。以究竟无休息故。不断菩薩行故。菩薩行即如來性。如來性即菩薩行。是故得名为无尽根。

各位佛的弟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树,为什么名叫无尽根?因为究竟沒有休息的緣故,不断絕菩薩行的緣故。菩薩所修的行門,就是如來的佛性,如來性就是菩薩行,因为这個緣故,所以名无尽根。

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树,其根生時,令一切菩薩生不捨众生大慈悲根。其莖生時,令一切菩薩增長堅固精进深心莖。其枝生時,令一切菩薩增長一切諸波罗蜜枝。其叶生時,令一切菩薩生長淨戒頭陀功德少欲知足叶。其华生時,令一切菩薩具諸善根相好庄严华。其果生時,令一切菩薩得无生忍,乃至一切佛灌頂忍果。

各位佛的弟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树,在生根的時候,令一切菩薩,生不捨棄众生大慈悲的根。在生莖的時候,令一切菩薩,增長、堅固、精进、深心的莖。在生枝的時候,令一切菩薩,增長一切諸波罗蜜(到彼岸)的枝。在生叶的時候,令一切菩薩,生長淨戒、頭陀(苦行)、功德、少欲、知足的叶。在開花的時候,令一切菩薩,具足一切善根,相好庄严的华。在結果的時候,令一切菩薩,得到无生法忍,乃至得到一切諸佛灌頂忍的果。

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树,唯於二处不能为作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墮於无为广大深坑。及壞善根非器众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然亦於彼曾无厭捨。佛子。如來智慧无有增減。以根善安住生。无休息故。佛子。是为如來心第七相。諸菩薩摩訶薩应如是知。

各位佛的弟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树,唯獨在兩個地方,不能作生長的利益。就是二乘人,墮在无为广大的深坑。因为二乘人,得少为足,中道自化,不向前进,永遠不到寶所。另外是破壞善根,不是法器的众生,沉溺在大邪見和貪愛之水中。可是佛有慈悲心,对这种众生,也不討厭,也不棄捨。佛的弟子!如來的智慧,沒有增減。用以往的善根,來安住一切众生,沒有休息的時候。各位佛的弟子!这就是如來心的第七种相,各位菩薩中的大菩薩,你們应該这样的知道。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劫火起時,焚燒一切草木叢林,乃至鐵围大鐵围山,皆悉熾然,无有遺餘。佛子。假使有人,手執乾草投彼火中。於意云何。得不燒不。答言。不也。佛子。彼所投草,容可不燒。如來智慧,分別三世一切众生,一切國土,一切劫数,一切諸法,无不知者。若言不知,无有是处。何以故。智慧平等,悉明达故。佛子。是为如來心第八相。諸菩薩摩訶薩应如是知。

再說一次,各位佛的弟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劫火起來的時候。这种火比普通火,厲害百千万倍。普通的火,可以熄滅;可是劫火,沒有辦法熄滅。这种劫火,不但焚燒一切草木叢林,而且能將鐵围山和大鐵围山,統統燃燒成为灰,无有剩餘的地方。各位佛的弟子!假使有個人,手中拿著一把乾草,投到大火中。你們認为將会如何?这把乾草是否將被大火所燒?答言:不会不被大火燒著。各位佛的弟子!这個人所投大火中的乾草,容可不燒。如來的智慧,能分別三世一切众生,一切國土,一切劫数,一切諸法,这些因緣境界,如來沒有不知道的。假設有人說:「如來不会知道。」这是不对的。什么緣故?因为如來的智慧是平等的。所有的一切,如來都能明瞭通达。各位佛的弟子!这就是如來心的第八种相。各位菩薩中的大菩薩,你們应該这样的知道。

復次佛子。譬如風災壞世界時,有大風起,名曰散壞。能壞三千大千世界鐵围山等,皆成碎末。復有大風,名为能障。周帀三千大千世界。障散壞風,不令得至餘方世界。佛子。若令无此能障大風,十方世界无不壞尽。如來应正等觉,亦復如是。有大智風,名为能滅。能滅一切諸大菩薩煩惱習氣。有大智風,名为巧持,巧持其根未熟菩薩。不令能滅大智風輪,断其一切煩惱習氣。佛子。若无如來巧持智風,无量菩薩皆墮声聞辟支佛地。由此智故,令諸菩薩超二乘地,安住如來究竟之位。佛子。是为如來心第九相。諸菩薩摩訶薩应如是知。

再說一次,各位佛的弟子!譬如風災,將要壞世界的時候,有大風生起,名叫散壞,能吹壞三千大千世界鐵围山等,皆成为碎末。又有大風,名叫能障,周帀三千大千世界,能障散壞風。它应該颳的地方,就颳到那個地方;不应該颳的地方,就颳不到那個地方,所以說不令得至餘方世界。各位佛的弟子!假設沒有这种能障的大風,那么,十方世界,无不壞尽了。如來应正等觉,也是这样的情形。有大智慧的風,名叫能滅。能滅一切諸大菩薩的煩惱和習氣。滅尽之后,菩薩才能成佛。又有大智慧的風,名叫巧持,能巧持其根性未熟的菩薩,不令菩薩能滅大智風輪,而令菩薩断除一切煩惱和習氣。各位佛的弟子!若是沒有如來的巧持智風,那么,无量的菩薩,皆墮到声聞或者辟支佛的地位。因为有大智風的緣故,令一切菩薩,超出二乘之地位,安住如來究竟的佛位。各位佛的弟子!这就是如來心的第九种相,各位菩薩中的大菩薩,你們应該这样的知道。

復次佛子。如來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顚倒執著而不证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礙智,則得現前。

再說一次,各位佛的弟子!如來的智慧,沒有一個地方不到的。什么緣故?因为沒有一個众生不具足如來的智慧。但是众生有妄想、顚倒、執著的緣故,所以不能证得如來的智慧。若能離開一切妄想執著,則一切智、自然智、无礙智,統統現前,都能得到。

佛子。譬如有大经卷,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尽。所謂書寫大鐵围山中事,量等大鐵围山。書寫大地中事,量等大地。書寫中千世界中事,量等中千世界。書寫小千世界中事,量等小千世界。如是若四天下,若大海,若須彌山,若地天宮殿,若欲界空居天宮殿,若色界宮殿,若无色界宮殿,一一書寫,其量悉等。此大经卷,雖復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尘中。如一微尘,一切微尘,皆亦如是。

各位佛的弟子!譬如有一部大经卷,其数量等於三千大千世界那样之多。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事情,把一切的事情,都寫完了。就是所說的,書寫大鐵围山中的事情,其数量等於大鐵围山。書寫大地中的事情,其量等於大地。書寫中千世界中的事情,其量等於中千世界。書寫小千世界中的事情,其量等於小千世界。这样書寫四天下、大海、若須彌山、地天宮殿、欲界空居天宮殿、色界宮殿、无色界宮殿等中的事情,都把它統統寫完,其量完全相等。这部大经卷,雖然量等於三千大千世界,可是全住在一粒微尘中。在一粒微尘中藏著大经卷,在一切微尘中,都有这样的大经卷。

時有一人,智慧明达,具足成就清淨天眼。見此经卷在微尘內。於諸众生,无少利益。即作是念。我當以精进力,破彼微尘,出此经卷,令得饒益一切众生。作是念已,即起方便,破彼微尘,出此经卷。令諸众生普得饒益。如於一尘。一切微尘,应知悉然。

在这個時候,有一個人,具大智慧,而且明达,具足成就清淨的天眼。他見这部大经卷,藏在一粒微尘中,对於众生一點好处也沒有。他就这样的想:「我現在应當勇猛修行,用精进的力量,打破微尘,取出这部大经卷,令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大经卷的利益。」他作这样想法之后,即刻生起一种方便法,破了这粒微尘,取出这部经卷。令一切众生,普徧得到饒益。在一粒微尘中是这样的情形,在所有一切微尘中,都是这样的情形。

佛子。如來智慧,亦復如是。无量无礙,普能利益一切众生。具足在於众生身中。但諸凡愚妄想執著,不知不觉,不得利益。

各位佛的弟子!如來的智慧,也是这样的情形。沒有数量,沒有障礙,普徧利益一切众生,如來智慧具足在众生身中。但是一切凡夫太愚痴,有妄想和執著,認賊为子,以假为眞,染苦为乐,以非为是,以黑作白,顚倒知見。对於一切的一切,皆有執著,所以不知道如來智在身中,不觉悟諸行无常,因此之故,就得不到如來智的利益。

爾時,如來以无障礙清淨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众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广大智慧,與佛无異。即教彼众生修習聖道,令離妄想。離妄想已,证得如來无量智慧,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佛子是为如來心第十相。諸菩薩摩訶薩应如是知。

在这個時候,如來用沒有障礙的清淨智慧眼,普徧观察法界一切众生的根性。如來这样的說:「奇哉!奇哉!这些众生,为何具足有如來的智慧而不知道?眞愚痴眞迷惑!也不知也不見!我应當用善巧方便法門,來教化他們修習聖道,令一切众生,永遠離開妄想執著。令他們自己在本身中,能得見到如來广大的智慧,讓他們知道自己本來和佛相同,沒有兩样。」如來便即刻教一切众生,学習聖人之道,令一切众生,離一切妄想。離開妄想之后,乃证得如來无量的智慧,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各位佛的弟子!这就是如來心的第十种相,各位菩薩中的大菩薩,你們应當这样的知道。

佛子。菩薩摩訶薩应以如是等无量无礙不可思議广大相,知如來应正等觉心。

各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应該以这样的无量无礙不可思議广大相,知道如來应正等觉的心意。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在这個時候,普賢大菩薩,想將前边的经文,再說明其中的義理,而用偈頌來說一說。

欲知諸佛心       當观佛智慧

佛智无依处       如空无所依

众生想要知道十方諸佛的心,应該观察諸佛具有的智慧。佛的智慧,沒有依賴之处,而能生出一切种智。好像虛空一样,虛空也是无所依。

众生种种乐         及諸方便智

皆依佛智慧         佛智无依止

众生有种种的快乐,以及一切方便的智慧,都是依靠佛的智慧而有的。可是佛的智慧,无所依止。

声聞與獨觉          及諸佛解脫

皆依於法界          法界无增減

所有一切声聞和獨觉,这是二乘的聖人。和諸佛解脫的法門,皆是依靠於法界而生,可是法界不增不減。

佛智亦如是          出生一切智

无增亦无減          无生亦无尽

佛的智慧,也是这样子,能出生一切的智慧,佛智为一切智慧之母体,可是佛智本身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如水潛流地         求之无不得

无念亦无尽         功力徧十方

好像水潛流在地下,誰想求水,只要在地上鑿井,就可以得到水。可是水沒有这种想法:我要利益某個众生。水的利益,无穷无尽。它的功用和力量,徧滿十方。在这一品中,所讲水火風三災。一開始有水災,能把三千大千世界淹沒,所謂「水淹初禪,火燒二禪,風颳三禪。」水的威力是不可思議,火的威力也是不可思議,風的威力更是不可思議。三大災能毁滅世界的一切。我們在这世界上,应該趕快修行,不要等待。年輕時不修行,等到白頭時再修行,那時來不及了,所謂「莫待老來方学道,孤墳儘是少年人。」年輕人也会很快死去。无常鬼不管老少,到時候,不客氣捉去見閻罗王,所謂「陽間无老少,陰間常相逢。」

各位注意!光陰很宝貴,一寸時光,就是一寸命光。不要隨隨便便把光陰空过,等三災來臨的時候,我們能否受得了?趁著年輕時,要发奮修行,不要等到明天再修行。今天即時修行,方为上策。有人想:「今天先不修行,等明天再修行。」明天又等明天,等來等去,頭发白了,眼睛花了,耳朶聾了,牙齒掉了,等到那個時候想修行,身体不聽招呼,四肢不灵活,那時就苦不堪言。各位要知道,我們在世界上,好像少水的魚。沒有多久的時間,便嗚呼哀哉!所謂「是日已过,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乐。大众!當勤精进,如救頭然。但念无常,愼勿放逸。」我們從无量劫以來,一直到現在,还不知修行,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这是很令我們痛心。为什么到了現在,还要等待,不去修行?各位想一想,時間不会等待,轉瞬之間,一生又結束了。

佛智亦如是           普在众生心

若有勤修行           疾得智光明

佛的智慧,也是这样。普徧在一切众生的心中,若有人勤加修行佛道,那么,很快就能证得佛的智慧光明。

如龙有四珠           出生一切宝

置之深密处           凡人莫能見

好像龙王有四种宝珠,在这四种宝珠中,能生一切宝。龙王把这四种宝珠,放在最安全最秘密的地方,凡夫俗子是看不見的。

佛四智亦然           出生一切智

餘人莫能見           唯除大菩薩

佛有四种智慧,也是这样。能生一切的智慧,是凡夫和二乘人,所不能見到。唯獨大菩薩,才能見佛的四智。就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

如海有四宝           能飲一切水

令海不流溢           亦復无增減

好像在大海中,有四种宝,能將大地的百川之水,攝引到大海里來。又令大海之水,不向外边流溢。可是大海之水,不增也不減。

如來智亦爾           息浪除法愛

广大无有边           能生佛菩薩

如來的智慧,也是这样。能息滅波浪的習氣,能消除法愛的執著。佛的智慧,广大沒有边際,能生一切如來和一切菩薩。

下方至有頂           欲色无色界

一切依虛空           虛空不分別

從下方的人間到上方的有頂天、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的一切,都是依著虛空而住,可是虛空沒有一切的分別心。

声聞與獨觉           菩薩众智慧

皆依於佛智           佛智无分別

声聞聖人和獨觉聖人,以及菩薩众的智慧,都是依著佛的智慧而住,可是佛的智慧,沒有分別。

雪山有藥王           名为无尽根

能生一切树           根莖叶华实

在雪山頂上,有棵大藥王树,名叫无尽根。能生一切树的根、莖、枝、叶、花、果等。

佛智亦如是           如來种中生

既得菩提已           復生菩薩行

佛的智慧,也是这样。在如來种中所生,既然得菩提觉道之后,又生菩薩所修的行門。

如人把乾草           置之於劫燒

金剛猶洞然           此无不燒理

好像有人用乾草投入劫火中,一定会被燒。就是金剛石,投入劫火中,也会被燒毁。何況乾草,那有不燃燒的道理。

三世劫與剎           及其中众生

彼草容不燒           此佛无不知

三世劫和三世刹,以及其中的众生,都被劫火燒尽。这把乾草,容可不燒。可是佛的智慧,能知一切,无所不知。

有風名散壞           能壞於大千

若无別風止           壞及无量界

三千大千世界將要壞的時候,颳起大風,名叫散壞。能把一切世界的山河大地,統統颳滅散壞。就是鐵围山,也颳成碎末。因有能障風而能阻止此風不壞他界,否則,三千大千世界都被散壞,无量的世界也不会存在。

大智風亦爾           滅諸菩薩惑

別有善巧風           令住如來地

如來的大智風,也是这样。能消滅一切菩薩微細的无明惑。又有一种善巧風,能令一切菩薩,住在如來的地位。

如有大经卷           量等三千界

在於一尘內           一切尘悉然

好像有部大经卷,其数量等於三千大千世界那样之多,可是能放在一粒微尘之內,所有一切的微尘中,皆有一部大经卷。

有一聰慧人           淨眼悉明見

破尘出经卷           普饒益众生

有個聰明有智慧的人,他得到清淨的法眼,悉能明見一切事務,所以看見微尘裡有大经卷,用方便法破微尘,取出大经卷,普徧饒益一切众生。

佛智亦如是           徧在众生心

妄想之所纒           不觉亦不知

佛的智慧,也是这样。徧滿众生的心。众生的心,雖然有佛智,可是被妄想執著所纒住,也不觉悟,也不知道,自己有妄想執著。

諸佛大慈悲           令其除妄想

如是乃出現           饒益諸菩薩

諸佛有大慈悲心,令一切众生消除妄想執著,这样才能現出佛智,能令一切菩薩,皆得利益。(未完)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240链接(未完)

华严经淺释241: 用偈頌重新宣說菩萨所修十种忍的義理

华严经淺释242: 用偈頌重新宣說菩萨所修十种忍的義理

华严经淺释243: 我們的思想和阿僧祇一样的多,无量无边无穷尽。

华严经淺释244: 慾念重的人吃什么補藥也沒有用。因为漏了

华严经淺释245: 得到甚深的境界和清淨的法門都是不可說,凡是能說出來的都不是

华严经淺释246:  菩薩能總一切法,修学一切法門,有不可說那样之多

华严经淺释247:  此娑婆世界一劫,为阿彌陀佛極乐世界一日一夜

华严经淺释248:   菩薩是以慈悲喜捨为住处,这個住处是无住之住

华严经淺释249: 諸佛世尊有十种法普徧无量无边法界,有十种不失時

华严经淺释250: 諸佛世尊有十种究竟清淨,有十种最胜法,有十种无障礙住

华严经淺释251:  諸佛世尊有十种最胜无上庄严,十种自在法,十种善巧方便法

华严经淺释252:   宣说諸佛世尊有十种广大佛事,无量无边不可思議

华严经淺释253: 蓮华藏菩薩所說的十种广大佛事,广大得不可心思不可言議

华严经淺释254: 諸佛世尊又有十种決定,又有十种一切智住,又有十种无礙解脫

华严经淺释255: 普賢菩薩演说在如來的頂上有三十二种宝庄严大人相好

华严经淺释256: 演说如來眉間,眼,鼻,舌,齿、唇等有庄严大人相好

华严经淺释257: 如來手有十三相,陰藏有大人相,坐处有二相,足有十三相

华严经淺释258: 諸位天子往昔在地獄时承蒙毗盧遮那菩薩所放的光照耀而生到兜率天宮

华严经淺释258: 对其他菩薩生起瞋恚心,那就成就百万障門

华严经淺释259: 普賢菩薩承佛神力用偈頌來宣說如來的菩提界及菩薩大行愿的法門

华严经淺释260: 用这寂定的心來修習一切善根。善根修到圓滿時則出生一切諸佛

华严经淺释261: 演說如來出現於世这种妙法和感应道交的道理

华严经淺释262: 如來出現於世,乃是无量的因緣和无量的事相,方得到成就

华严经淺释263: 用偈颂来演说佛的十力功德,沒有边際,沒有数量,不可以測量

华严经淺释264: 普賢菩薩给佛子演说如来共有的十种法身相

华严经淺释265: 用偈頌來說一番如来共有的十种法身相

华严经淺释266:  普賢菩薩向佛子演说如來出現的音声相境界

华严经淺释267: 如來用正法來教化众生,隨順众生心乐为众現出十种不同的身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