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81课(下)

2016-12-13 生西法师宣讲 菩提如意宝珠

《入行论》第181课笔录(下)

原文作者:寂天菩萨

本文作者:生西法师

二十三谛法是主物的变现,那么到底它是怎么变现的呢?前面讲过,神我首先发动,想要享受万法,神我不参与造万物,只管享受,造万物的因是常主(即此处所讲的主物或者平时讲的自性)。这里介绍自性时,是喜忧暗“三德平衡状,说彼为主体”,这里“主体”就是主物或自性的意思。在这个主体当中,存在三德,三德就是喜、忧、暗(喜乐就叫喜,忧和暗)。有些地方讲,喜就是快乐,忧就是痛苦,暗就是舍(不苦不乐的状态),佛教中的苦、乐、舍(苦受、乐受和舍受),和喜忧暗比较相似。有些地方讲喜忧暗,喜就是贪欲,忧就是嗔恨,暗就是愚痴,相当于是三毒一样。

不管怎样,在主物当中,喜忧暗三德是平衡的,即喜忧暗中哪个也不多一点,哪个也不少一点,它们的力量均衡。比如说四大,平时讲四大不调,当身体里面的四大比较均衡时,身体是健康的;当四大里面,如火大,它大一点,就开始不平衡了,一打乱平衡之后就开始生病了。所以说在主体当中,喜忧暗三德处于平衡状态时,这时就没有众生,相当于这时是没有众生的状态的。不平衡的时候,就失衡了,“失衡”两个字就是说三德失去平衡了,不管是喜多一点、忧多一点,还是暗多一点,只要一失衡,就从自性当中开始显现其他的万法,所以说就叫“失衡变众生”。

具体来讲,是怎么样“失衡变众生”呢?首先,在自性当中具有喜忧暗三德。然后神我一发动之后,它首先从自性(主物)当中显现一个法,这个法按他们的术语叫“大”, 那这个大是什么呢?神我要和外界的法联系,它必须要有一个连接的东西,因为外面的法属于无情,神我虽然是有情,但它没办法直接地自己去创造万法来享受,这里面需要有个桥梁、有个连接。神我和它所执著、所感受、所享受的外境要有一个联系。自性首先变现一个法,这个法叫大,这个大相当于双面镜(透明的水晶或者是双面镜),这个双面镜靠近里面的这面就显现神我,另一面就显现外面的五唯(色声香味触)。所以外面的五唯和内面的神我就通过这个大来作连接,所以大就可以对外面的法执著,可以感受苦乐等等。所以说这个大就相当于两面镜,一面现神我,一面现五唯,这个大就作为它的连接。所以说首先是从自性当中显现大。

然后从大当中开始显现慢。他有一个词语叫慢,就是说我慢的慢。这个慢有三种慢,一种慢叫现象慢,一种慢叫做思维慢,一种慢叫明暗慢。三种慢当中,第一个,从现象慢当中产生五唯,唯就是唯一的“唯”。这个五唯是什么呢?其实这个五唯就是平常佛教当中所讲的色声香味触。前面我们说了,因为神我要去执著色法、要执著声音、要执著触,所以大里面现神我,外面现五唯。现象慢变现成五唯(色声香味触),然后从五唯又开始显现五大(地水火风空)。这些术语和佛教当中很多术语相似。所以说从现象慢当中产生这十类法——五唯和五大。五唯我们很熟悉,就是色声香味触,但只不过我们说色声香味触,他们说的次第稍微颠倒,好像是声音在前面怎么样(按《中观庄严论释》,数论派说的次第是声触味色香)。像这样,就是从现象慢显现五唯,五唯又可以显现五大。

第二个慢叫做思维慢,思维慢当中显现十一类法。首先显现的法是五知根,即平时所讲到的眼耳鼻舌身,为什么叫做五知根呢?因为它能够了知。它能够了知色,能够了知声音等等。然后又显现五业根,业就是作业的意思,就是平时讲作业或造业的“业”字。这个五业根是什么呢?第一个就是口,口可以说话、吃东西,它是一种作业的方式。然后是手和脚,一个能抓东西,一个能走路,都是可以作业的。还有就是大便道和小便道。总共就是五种业根。这五种业都可以起作用。这就是十种了——五知根和五业根。最后还有一个根就叫做意根。有些地方说意根是能分别一切的;还有一种说法,意根就是平时我们讲的心脏。它能够分别和了知。所以这里就有十一种法。

第三种慢叫作明暗慢(暗慢),暗慢其实不显现其他法,它就是作为二者的助伴。它帮助现象慢产生万法,它帮助思维慢产生万法,它自己不产生万法,但是它作为前面两种慢的助伴。

我们看,二十三谛怎么算呢?大是一个。慢是一个。然后是五根和五大这十个。十个再加两个就是十二。思维慢当中显现了十一根,即五知根、五业根还加上一个意根。像这样,前面十二个,后面十一个,二十三。这二十三谛法就是自性显现出来的。这二十三谛再加上前面的神我,二十四。再加上自性,二十五。这就是二十五谛。

二十五谛中,神我和自性是胜义谛,是恒常不变的;其余的二十三谛法是世俗谛。神我和自性不是任何法产生的,它所产生的法就是其他的法。按数论派的观点来讲,如果是作为果法,那它一定是无常的,不是恒常的。所以自性显现大,大是一种果;然后大再显现慢,慢也是一种果,这些都是无常的。然后三种慢当中,从现象慢产生五唯和五大,从思维慢再产生五知根、五业根和意根。所以说这二十三谛法都是显现的果法,都是其他法产生的,它们都是无常的,都是世俗谛。他们就将它叫作世俗谛,就是无常的法,它不是一切万法的本性。真正实有、恒常的,就是神我和自性。这就是他们的观点,二十五谛法就是通过这方面来安立的。

所以说我们要知道,这里所破的就是自性和其他法之间的作用。这里面基本上没牵扯到神我,因为神我前面已经观察完了。这里面所观察、所分析的都是所谓主物——破由主物而生,从这个方面进行观察安立。以上讲到什么是喜忧暗三德平衡状,如何失衡变众生,我们大概就知道了对方的观点。

当然,如果我们学得少的话,有时外道的观点看起来是比较复杂的。数论外道有一个论典叫《金七十论》,陈天竺三藏真谛把这个外道论典翻译成了汉文,在大藏经当中也有,为了方便观察、方便破斥。还有很多内地讲中观的中观论师,造论的时候也会讲数论外道的观点。藏地很多讲中观的论典当中,也会提到数论外道的观点。

这里面我们要知道,两个是胜义谛的法,是恒常不变的,其他二十三谛法是无常的。这二十三谛法虽然是无常的,但是在二十三谛法的每一个法当中,都有自性,因为它们是自性幻变出来的。打个比喻,就好像这个泥土,泥土就相当于自性,然后我用这个泥土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小人、杯子、任何东西,但不管做成什么东西,它都是泥土的成份。所以说,自性不管幻变成二十三谛的任何一个法,其实这二十三谛法都有自性的成份在里面,它都没有离开自性,这个就是他所谓的幻变。他二十三谛法幻变的意思就是说,它虽然是幻变出来的,不是恒常,但它里面都有自性的本性(本体)。

当然对方宣讲的,和我们所讲的世俗谛(现象)、和空性,某些地方好像有点相似,但他根本的教义绝对是不相同的。我们所讲到的一切万法的胜义,它是远离四边戏论的,没有丝毫的实执。此处他们的主物在万法中的存在(他们的世俗谛当中所存在的所谓胜义谛),它是恒常不变的,它不是空性的。所以说从这方面讲的时候,我们在抉择空性的教义的时候来进行观察。这些方面(对于对方观点)我们都要知道。就好像黄金和黄金的首饰,那么不管这个首饰显现什么形状,它都离不开黄金的本体,所以二十三谛法不管是显现成什么法,它没离开过自性的自性(本体)。以上介绍了对方的观点。

丑二(破彼观点)分四:一、破自性是一体;二、破乐等是境;三、破实法常有;四、破生前有者。

寅一、破自性是一体:

首先看“破自性是一体”。所谓的自性,前面讲到它是恒常的、唯一的、无情的等等,有它的五种自性。那就看这个自性是不是一体的、是不是唯一的呢?其实这里面本身就有很大矛盾。

一体有三性,非理故彼无。

如是德非有,彼复各三故。

字面意思:“一体有三性”,这个本身就是非理的,“故彼无”,所以所谓的自性,这是不存在的。“如是德非有”,如是,这个所谓的德也是没有的,即三德也是不存在的,“彼复各三故”,为什么呢?他虽然说是三德,但真正通过理证分析下来,所谓的三德不存在,因为三德当中的每一德又可以分为三个法的缘故,所以说这样一分下去的话,三德就失坏了,就没办法安立真正的三德。

那么到底是怎么样观察、分析的呢?首先看第一句、第二句“一体有三性,非理故彼无”。第一句、第二句主要是破他的一和三,通过他的一和三进行观察。

他的论典当中,自性是唯一的,而且在自性当中又有三德,前面讲“三德平衡状”。首先他们的自性在承许时,前面我们讲,主物(自性)有五个特点,当中有一个唯一,然后在这个唯一的自性当中,又具有喜忧暗三德,其他的二十三谛法是从喜忧暗三德显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观察这个“一体有三性”。所谓一体的自性,它又具有三个法,非理故,这是不合理的。为什么不合理呢?因为自性所谓的一,它是唯一、是真实的一,而三是三个法。真正来看的时候,一就不是三,三就不是一,当在说一的时候就绝对不是三。我们说“这来了一个人”,来了一个人,就不能说成来了三个人。当我们看到三个人的时候,我们不能说来了一个人。所以说,一和三绝对是矛盾的,一个是一体的法,一个是很多体的法。它本身是唯一的自性,它又有三德,这个方面就是绝对不合理。

当然平时我们说,一个人有三个名字,这个事是否也是非理呢?前面讲了很多次,观察胜义谛的法和观察假立的法是不一样的。当我们观察假立的时候,多体可以假立为一。比如我们讲,三个班一个排,或者三个排一个连等,一个连和三个排是不是有什么矛盾呢?其实这个是假立的,一是假立的,三也是假立的,既然是假立的,我们也可以这样承许,不仔细观察也可以。

但这里是讲实有的,它真正的实有。实有的话,就是要用很严格的方法去进行审定:你这个实有的一、实有的三,到底是不是一,是不是三?所以我们就直接把对方观点所承许的唯一和三,放在一起,汇集相违,就是把他们自己观点当中矛盾的地方放在一起去观察。他们自己承许“一体有三性”,唯一的自性有喜忧暗三德,所以说我们说:你又是实有的一,又是实有的三,然而是实有的一就不是三,是三就不是一,所以一体有三性,非理故,彼无,即自性没有,不可能有自性,没有自性也不可能有三德了。这两句主要是从它的一和三的角度来进行观察破斥。

下面再看三德存不存在。“如是德非有”,其实三德也是没有的。为什么三德也没有呢?“彼复各三故”。退一万步说,三德可以存在(前面的一啊三啊都不讲了),即便说你的三德可以有,但是这个三德也是没有的,也是不可以真实安立的,为什么呢?“彼复各三故”。

什么是“彼复”,即三德当中的每一个德,又可以分为三个法。三德当中第一个叫喜,第二个叫忧,第三个叫暗,喜忧暗三德。第一个喜又可以分为三个法,为什么呢?我们说,喜忧暗三德当中的喜,是不是属于自性的?如果不是属于自性的,它虽然不可以具有其他的法,但如果不属于自性,那喜忧暗三德就不是自性的法了,喜忧暗三德和自性就是他体了。但如果喜忧暗三德的这个喜,它是自性的本体,那么它如果是自性,自性有没有三德?自性应该是有三德的。所以说如果喜是自性,喜也应该有三德,观察的思路就是这样的。

那喜这个德,它本身是不是自性呢?只能回答“是自性”,不可能说不是自性,他说这个喜是自性。如果是自性,自性当中有没有喜忧暗?如果是自性,就一定有喜忧暗。如果是自性就有喜忧暗的话,所以这个喜当中又具有喜忧暗,所以这个喜当中又可以分为喜的喜、喜的忧、喜的暗。这个喜就分了三个,“彼复各三”。

我们再观察忧,这个忧是不是自性?他说这个忧是自性。如果这个忧是自性的话,那自性当中有没有喜忧暗?自性当中有喜忧暗。所以我们说这个忧是自性,是自性就必须要具有喜忧暗,所以这个忧必须要具有忧的喜、忧的忧、忧的暗,像这样的话就具有三个法了。

然后再观察暗,暗是不是自性法(它有没有自性)?那忧也具有自性,是自性就具有三德,所以就有暗的喜、暗的忧和暗的暗。像这样就分了九个了。

我们再继续观察,这个喜的喜是不是自性?如果喜的喜是自性,它又要具有三德——喜喜的喜、喜喜的忧、喜喜的暗,这样又分下来了。分下来之后,我们再说,喜喜喜是不是自性?是自性。是自性,那就具有三德——喜喜喜喜、喜喜喜忧、喜喜喜暗,这样分下去,那就无穷无尽了。对所谓的三德这样观察的时候,“彼复各三故”,这还只是第一组观察,还可以很多组的观察下去,就可以无穷无尽。

他的三德和自性是一体的,他说自性具有三德,他自己在讲的时候“我们的自性具有三德”,没人提出异议,那就过去了。但是中观师在观察的时候:“你的自性具有三德,那我把三德当中的一个德,把喜的功德拿出来观察,看这个喜的功德到底是不是自性?如果这个喜的功德是自性,是自性它就会有三德(不可能说是自性,但不具有其他两个德)。如果有的话,这个喜的法里面,这个喜的德当中,它是自性的缘故,就必须要具有喜忧暗三德,就变成了喜喜、喜忧、喜暗了”。观察的思路是这样的。所以“如是德非有,彼复各三故”。所以一和三是矛盾的,而且三德本身也是没办法安立的,因为每个德同样都有三种自性的缘故,分下去至少分九种,九种再分下去就无量无边。

下面再看颂词:

若无此三德,杳然不闻声。

“若无此三德”,当然三德是没有了,因为前面讲了“如是德非有”。如果三德是不存在的,“杳然不闻声”,就没办法听到声音了。这个地方的声音是什么?这个地方的声音主要是讲五唯,就是色声香味触。对方排的时候把声音排到第一位了,所以就“杳然不闻声”。因为色声香味触是三德显现的(即喜忧暗显现大,大再显现慢,慢开始显现五唯、五大),如果三德的根本的因都没有了,又怎么可能有色声香味触的五唯呢?也不可能有五大了。

“杳然不闻声”,谁来闻声呢?其实是神我。是神我在执著这些。比如说我们自己现在也在听声音,但是如果按照数论外道的观点,我们能够听声音、看色法,这些其实也是喜忧暗三德变现出来的。但现在喜忧暗三德的根本的因已经不存在了,因为主物是众生因。既然三德都没有了,没有因了,当然不可能有这些因所显现的果法。没有因所显现的果法了,那当然闻声、见色、嗅香、感受触等一切都失坏了。不可能再有这些因缘,不可能再有这些显现,所以说“若无此三德,杳然不闻声”,这一切就没办法显现,又开始出现他的连带过失了。

寅二、破乐等是境:

平时我们讲的快乐是我们心里的感受,它是心所的一种。数论外道以为快乐等是在外境上面存在的,因为通过自性显现出外面的这些色声香味触,比如说衣服的红色、形状是属于色法的,衣服很暖和是属于触方面的。所显现的房子、衣服、食物,都可以在五唯当中包括。所以他们就认为,肚子饿了吃东西,快乐在这个食物当中存在,所以吃东西就可以得到快乐。所以他们认为“乐等是境”,境就是外境的意思,它不是心识,因为真正的心识只有神我。自性是无情,从自性变现出来的其他法是境,而且也是无情法。他就认为,快乐、痛苦这些法应该是在外境上存在,所以我们就“破乐等是境”。

下面我们看颂词:

衣等无心故,亦无苦乐受。

谓此即因性,岂非已究讫?

字面意思:衣服食物等等是没有心的缘故,“亦无苦乐受”,在这些法上面安立不了苦受和乐受。“谓此即因性”,如果说这一切是产生苦乐的因,“岂非已究讫”,难道不是在前面观察法无我的时候,已经把这个问题观察了吗?一切的衣服等其实都是空性的、不存在的。作为因的衣服等等都是空性的,怎么可能在上面作为一个苦受乐受的成因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再看“衣等无心故”。对方认为衣服、食物上面有快乐,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无情法,如石头、树木、坐垫、汽车、房屋等等,这些法都是属于没有心识的自性,都是无情物。在无情物上就没办法安立真正的快乐,不可能具有乐的自性,因为乐是可以感受的,真正要安立乐,只有在心识上面才能真正安立乐受。衣服等外境的无情法上面,它本身就无心,无心的缘故,在衣服上面怎么安立乐受呢?没办法安立乐受。如果真正在衣服有乐受的话,衣服就可以感受了——衣服很快乐、衣服很痛苦,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衣等无心故,亦无苦乐受”,也没办法在无心的上面安立苦受乐受。前面讲过,受是什么呢?受其实就是一种亲感觉。“受谓领纳性”,它就是一个领纳的自性,可以领受、领纳才叫受。既然它无心,那就没办法领纳了。像这样,“衣等无心故,亦无苦乐受”,没办法在上面安立苦受和乐受的差别。

“谓此即因性”,对方说其实衣服、食物、房屋等等,这一切的有实法上面,是存在苦受和乐受的因的自性,它属于因法,如果具有因法的话,它就可以产生或者具有快乐。即便是这样,我们就说“岂非已究讫”?这个问题难道不是已经分析了吗?如果确实存在衣服、饮食、房屋等法的显现,就可以在这上面讨论“这个衣服、这个房屋是乐受的因吗?不是乐受的因吗?具有乐受吗?不具有乐受吗?”。

但真正观察分析的时候,所谓的衣服在哪里?所谓的衣服从粗大到微细,衣服是一条条线纺成的,分析观察时,衣服除了一根根的线之外,它没办法安立。我们把重点放在一根根的线上时,这个衣服就没有了,衣服的概念、形状就没有了。当把一根根的线分析到尘时,线就没有了,最后再分成微尘、分成极微来观察的时候,衣服连微尘许都不存在。

既然衣服、食物、房屋、砖瓦的自性(本体)一点都不存在,它怎么可能作为因呢?说它作为因、具有乐等,这一切都没法安立。“岂非已究讫”?这样的问题前面已经分析观察了,实有的法不可能作为产生实有快乐的因,这些都无法安立。所以“破乐等是境”。从两个方面,乐等无心故所以没有苦乐受;以及作为因的自性的衣服房屋等,它自己的本体都无法安立,更无法作为其他法的生因。

汝因具三德,从彼不生布。

若布生乐等,无布则无乐。

字面意思:“汝因具三德”,你们宗派的因(主物或衣服等)上面具有喜忧暗三德,但是从三德中没办法产生布。“若布生乐等”,如果说布可以产生快乐的话,“无布则无乐”,没有布就不可能有快乐了。

进一步再分析这个颂词。“汝因具三德”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观察,上师在讲记中也讲得很清楚。

第一个观察的方式,喜忧暗三德的这个乐(喜),它既是作为布的因,可以产生布,又从布可以产生乐(前面对方说布上面有快乐的因)。一个法又是因、又是果,上师在讲记中说,就好像一个人,他既是儿子的父亲,又是儿子的儿子一样,这是不可能的。就好像这个儿子是父亲生的,同时儿子又生了父亲,这不可能。从喜忧暗的喜(乐)生了布的角度讲,乐是因、布是果;反过来讲,布上面又有产生乐的因,所以乐既作为产生布的因,反过来布又产生了一个快乐的果。乐既是因又是果,就是一个矛盾,是个可笑的事情。这是一种矛盾。

还有一个矛盾是“汝因具三德,从彼不生布”。直接从颂词上理解“从彼不生布”。“汝因具三德”,虽然你说自性或布上面具有喜忧暗三德,但从三德上是不能生布的,从哪个角度说不能生布呢?第一,所谓的三德是不存在的,这个因没有了,就不可能生布。这是第一种根据——没有三德,就没有三德产生的布。无三德的意思已经讲完了。第二种,“从彼不生布”的彼就是三德的意思,从三德不可能产生布。为什么从三德不可能产生布呢?从第二个角度来讲,谁也没有看到所谓的三德的因。前面讲主物的五种特点时,唯一、恒常、无情、谁也见不到、又是一切万法的作者。谁见到从三德产生布了?一般的众生看到的布是从哪里来的?最开始是棉花,棉花做成线,再做成布。棉花从哪里来呢?从棉花的种子,播种,浇水,再长成棉花。棉花的种子是从前面它自己的因来的。真正产生布的因是它自己的因(棉花等)产生的,谁也没有看到真正从快乐产生布,谁看到过?一个人一快乐的时候就产生了布,这个是从来没看到的。所以说“从彼不生布”。“汝因具三德”,“从彼”,从三德当中、从快乐当中产生布,这是没法安立的。谁也没办法承认,但你们就这样承认“从喜忧暗当中,从乐当中,产生布”,这是不行的。这是第二种解释。

“若布生乐等,无布则无乐”。退一万步说,假如说你的布可以产生快乐,如果有布就会产生快乐,无布就无乐。这个布能不能安立呢?也没办法安立,就像前面所讲的一样,“谓此即因性,岂非已究讫?”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把观察的理论放在观察布上面。如果有一个实有的布,就可以从布上面产生所谓的快乐,但是没有布,哪里会有快乐呢?真正对布观察的过程当中,这个布本身也是空性的,正在显现的当下没有丝毫的本体(自性)可得。所以既然不存在布,就不可能从布产生快乐。所以说“若布生乐等,无布则无乐”。观察的方式应该这样理解。

这一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第一百八十一课辅导圆满)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1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1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1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2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2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2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3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3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3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4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4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4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5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5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5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6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6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6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7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7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7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8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8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8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9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9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09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8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8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9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9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1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1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2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2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3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3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4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4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5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5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7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7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8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9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29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1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1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2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2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3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3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3课-03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4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5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5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6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6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7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7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4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2课-01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2课-02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7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0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5-11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3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3课(上 )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3课(下 )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5课(上)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5课(下)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5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6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1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2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3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4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6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7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8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79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80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81课(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