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线一刻 | 声色古典 Vol.29 从历史进程中沉淀的珍贵手抄谱

艺术课堂 上海大剧院 2022-05-02


在线一刻

声色古典







解读音乐史上最著名的百幅图像

导师 韩斌




音乐学院曾经还有抄谱专业
五线谱记谱形式之前还有六线谱香颂(chanson)一词来源于哪个拉丁语词汇?什么时期的乐队规模大到连一个舞台都坐不下?



今日在线一刻为您揭晓👇

点击音频收听


韩斌

音乐学家,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文献学、歌剧、合唱学。先后出版《西方合唱音乐纵览》《德彪西》《钢琴的故事》《音乐学新论》等专著。曾在《人民音乐-留声机》《爱乐》《音乐爱好者》《歌剧艺术》等杂志开设专栏。


♪ 导聆 ♪

解读图像中的服装


韩斌在茱莉亚音乐学院并不显眼的大门前©韩斌

茱莉亚音乐学院图书馆——藏了许多著名音乐家的手稿©韩斌


世界上很多重要的收藏机构都对手稿非常重视。手稿是作曲家创作过程的记录,也是个人性格甚至情绪的反应。但其中也有一些私密性的东西,一些作曲家并不希望公开的手稿。比如勃拉姆斯存世的手稿就非常少,因为不希望自己的创作过程被别人看到。又如肖邦没有定稿的习惯,但他有大量的手稿,以至于到最后分不清到底哪个是定稿。还有布鲁克纳,非常容易受到别人意见的影响而不断修改自己的手稿,因此他的交响曲手稿有大量修改。
在西方音乐学的语境中,所谓音乐手稿(Music Manuscript)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手抄稿(MS或MSS),另一种是草稿(Sketch)。手抄稿一般指古代的手稿,音乐手稿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音乐历史文献形态,其与一般印刷出版物的区别首先在于是否手写。音乐手稿是指出于手抄(使用书写工具)完成的乐谱。西方国家大多数的手稿都能够在网上看到,但是古代的手稿不采用如今的五线谱记谱形式。早前是用六线谱,再早一点记抑扬格,因此需要专业人士才能阅读。


抄在羊皮纸上的圣加尔修道院草稿,在西方的修道院里较常见©OMI-Old Manuscripts & Incunabula. Inc.


音乐手抄稿涉及到不同年代、不同体裁的宗教或世俗的音乐作品。它们是西方音乐史上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也是人类艺术史上毋庸置疑的精神瑰宝。



西方圣咏


Chant是西方教会单声圣歌的主要传统,也叫素歌,是一种单声部、无伴奏的罗马天主教宗教音乐。圣咏是中世纪天主教礼拜仪式中使用的祈祷歌曲,主要分为四首,其中格里高利圣咏是如今西方音乐的重要源头。法语香颂(chanson)的词源就来自于拉丁语的圣咏。


瑞士圣加尔修道院拥有音乐收藏最丰富的图书馆,有惊人数量的羊皮纸抄件©wikipedia


“格里高利圣咏”(震怒之日)


因为教堂中的混响时间较长,为了可以听清歌词,圣咏通常非常缓慢,起伏较小,也叫平咏。基督教礼拜仪式主要有两类,日课和弥撒。日课,顾名思义是每日做的功课,而弥撒则一般在星期天和一些特定宗教节日上进行,比较隆重,时间长且程序多。格里高利圣咏在这两类仪式中担当重要职责。与作为民事机构的教堂不同,修道院更像是个隐世之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抄古代的经文,这也是早期手稿的一个重要部分。



世俗单音音乐


世俗单音音乐是指那些非宗教题材的声乐集。在中世纪,这些作品与圣咏一样都是单音的,可以按照所唱语言的种类进行划分。
使用拉丁语演唱的歌曲数量并不太多,有两种体裁比较重要,一种是孔杜克图斯(Conductus),另一种是戈利亚德(Goliards)。奥克语和古法语活跃于12世纪至13世纪法国南部的特罗巴多、法国北部的特罗维尔,是这些地区重要的游吟诗。
相较宗教歌曲,世俗音乐更有起伏和跳跃,还有了鲁特琴之类的器乐伴奏,但演唱依旧是单音。



奥尔加农与迪斯康特


中世纪时期逐渐诞生了多声部复调音乐,奥尔加农(organum)和迪斯康特(discant)是最为重要的早期形式。从事宗教活动的僧侣音乐家开始在“格里高利圣咏的旋律上方或下方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旋律线。12世纪之后,奥尔加农有所发展,变得越发复杂、丰富,也更好听,称“丽奥尔加农

佩洛坦四声部奥尔加农


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从简到繁,无论音乐还是绘画,起初都很简单,然后越来越繁复,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到了极限。到了19世纪下半叶的晚期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复杂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乐队的规模大到连一个舞台都可能坐不下。这时候出现了反向的新古典主义,有了从繁复简的过程。


古代的手抄稿©wikipedia


直到古滕堡印刷术发明之前,保存乐谱都是采用手抄的方式手抄乐谱价格也比较高。音乐学院曾经还有抄谱专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可以做到每个音符都一样大小,也能抄出各种造型。 对手抄稿的研究,在西方音乐学界由来已久,研究成果数量极为巨大。历代无数音乐学家都想重新认知、编订和研究这些抄写在羊皮纸上的早期手稿。1950年后,美国人到欧洲的教堂、修道院、图书馆和私人收藏者那里挖掘了大量早期的音乐。他们逐渐发现,手稿和原始资料都需要对抄写者、印刷者、题献者、所有者、放置者和地点进行辨认,同时音乐还需要编辑、确证、编目。

✍ 上海大剧院2006年在国内首创了以剧院为平台的公众艺术教育品牌“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吸引了一批热爱艺术的观众,至今已持续了近15年,也见证了上海艺术欣赏与文化消费群体的形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上海大剧院取消了从春节假期至今的所有演出,“艺术课堂”的课程安排也受到了影响。为了继续给观众提供优质的艺术普及课程,因此推出了“艺术课堂”的线上课程。此外,“对话大师”、“艺见”等音视频栏目也先后在线推出,让观众们了解艺术大师们的成名故事,以及文化产业运营的经典案例。






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

在线一刻






金牌讲师精品课随身听

🎦 近几年音视频网络平台已经普遍应用,很多观众习惯在音视频平台观看收听在线课程,为了给不便来到现场的观众们提供在线的艺术普及,上海大剧院推出艺术课堂“在线一刻“,内容涉及音乐、舞蹈、戏剧、歌剧等舞台艺术领域。


金牌讲师精品课随身听——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 “在线一刻”以音频节目为主,每期时长15-20分钟(一刻钟)左右,故取名 “在线一刻”,也有“一课”的寓意。将近五年多以来的100余次“艺术课堂”的内容剪辑后持续上线,让无法参与艺术课堂现场活动的艺术爱好者通过在线收听,继续了解舞台艺术的故事,也可以让上海以外的观众能得到在线艺术普及,培养更多艺术爱好者。


20/20演出季首度提出打造云上“T站空间”的构想,以流媒体节目《巡演零号站》为核心,以及立足线下的演出或艺术教育,有计划地产出短视频、短音频等不同形式的自制内容,“在线一刻”将纳入“T站空间”的固定策划,不断推出新的课程内容。

往期回顾

声色古典系列

01 解读音乐史上最知名的百幅图像 / 02 画中巴黎美男子  / 03 海顿和他的住所 / 04 莫扎特和他的住所 / 05 贝多芬和他的住所 / 06 货币中的人物 / 07 改乐谱的作曲家 / 08 贝里尼 / 09 “双料额头”的男孩 / 10 你知道BWV吗?11 脱掉假发的亨德尔 / 12 莫扎特全家福 / 13 画像知年龄 / 14 粉丝画家与音乐爱豆15 漫画中的柏辽兹/ 16 漫画中的李斯特 / 17 勃拉姆斯与马勒/ 18 安葬于教堂/ 19“声乐亡魂”/ 20 猜一位作曲家/ 21 中央公墓里的亡魂  / 22 音乐家的黄金时代 /23“百物志” / 24 住所与生平 / 25 照片中的小秘密 / 26 真实性存疑 / 27 服饰的细节故事 / 28 歌剧中的服饰

古典芭蕾的缤纷世界系列

01 入门宝典 02 足尖鞋和薄纱裙的诞生 / 03 芭蕾历史的新时代 / 04 “技术流”知识 / 05 “名场面”大双人舞 / 06 芭蕾舞剧的肢体语言 / 07 《天鹅湖》的诞生故事 / 08 不同版本的天鹅湖 / 09 细节详解《天鹅湖》 / 10 大师联袂《睡美人》 / 11 《睡美人》的魔法世界 12 魔法世界 / 13 《堂·吉诃德》的诞生 / 14 西班牙风情的《堂·吉诃德》/ 15 西班牙“穿越之旅”/ 16 诺伊梅尔与他的《茶花女》17 诺伊梅尔《茶花女》的舞台魔法 / 18 顶级“编舞之力”19 名著中的情感、人性和爱 / 20《火鸟》与“坏小子”们 / 21 划时代的《火鸟》 / 22 让明星舞者“为难”的编舞与音乐/ 23 《火鸟》探险之旅 / 24 "破格之舞 / 25 “芭蕾重镇” / 26 "博物馆版罗朱”

王博士的音乐之旅系列

01 走近古典音乐的世界 02 听音乐前如何做功课 / 03 贝多芬交响曲怎么听 / 04 莫扎特的传奇一生 / 05 “神童”莫扎特为何英年早逝 / 06 曾一个月演出24场的莫扎特歌剧 / 07 《魔笛》也可以这样 / 08 从书记员到作曲家 / 09 专注力不够 老柴有办法 / 10 “有一天我会爱上你” / 11 始于广场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 12 新年音乐会去哪儿听(完结)

十九世纪的歌剧系列

01 当意大利歌剧不再一统天下 02 歌剧开心果 / 03 远近闻名意大利喜剧 / 04 贝里尼的诺尔玛 / 05 歌剧作曲“交稿快”的他 / 06 威尔第的歌剧世界(一) / 07 威尔第的歌剧世界(二)08 威尔第的歌剧世界(三)09 威尔第的歌剧世界(四)10 威尔第的歌剧世界(五)/ 11 德国歌剧的魅力 / 12 浪漫主义歌剧 / 13 瓦格纳的乐剧革命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