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求索心路 |周南主编登山观海录:李永强随笔

转发珞珈管理评论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 2023-02-02



思维的厚度决定文章的高度


作者:李永强

从事高等教育近二十年, 第一个五年完全不知方向,第二个五年只有模糊的感觉;入门是从第三个五年开始的,尤其是2008年和2009年到香港城市大学市场营销学系访学和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受周南教授、苏晨汀教授的悉心指点,与杨志林教授朝夕相处,同周政、李娟教授夫妇深入交流,这一切都为后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首来时路,谈三点感受:


首先,批判性思维是灵魂。学术研究的本质是思维训练,批判性思维更是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批判首先关注的是理解与评判,而不是辩论与反驳;批判是建设性的思考方式,而不是破坏性的;批判重在自我批判,是自我指导、自我规范、自我检测和自我更正的思考。因此,批判性思维是开放、求真、公正、理性的融合,不仅包含“独立思考”,还包含“真理多元”。学术研究的核心是就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作出有充足理由支持的判断,为此,必须开展广泛的探究,特别是批判性探究,以系统的文献收集为起点,对支持相关论点的理由进行批判性评价,从而形成自己有充足理由的判断。“学问”的关键不在于“学”了多少,而在于“问”了多少精彩的问题;能否提出问题,特别是探究性的问题,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就其研究课题进行了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指标。批判性思维是一门艺术,与其他技能一样,熟能生巧。因此,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应该抓早抓小,从小养成潜意识的批判性思维习惯。然而,什么时候开始也都不算晚,即使我们已经是“煮熟的鸡蛋”,仍然可以通过现在的努力“卤出味儿”来。


其次,分析性写作是关键。它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技术和方法开展写作的一种方式,其基础是批判性阅读。传统的海绵式阅读,追求阅读的数量,希望吸收的信息和知识越多越好。与此不同的是,批判性阅读要求针对一个判断,拷问其支撑理由的真实性、有效性,并鉴别推理的合理性。时下许多博士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洋洋洒洒几万字,评述部分则寥寥数语。究其原因,一个主要的问题就在于缺乏批判性阅读。文献综述的写作本质上是分析性写作的一种,应该分析所读文献的基础假设是否存在疑问,所用论据是否充足或者是否存在其他解释,逻辑推理是否有谬误,是否存在削弱结论的反例等。通过分析性写作的训练,可以大大改善文献综述和假设演绎两个部分的写作,而这也正是牵绊我多年的短板。


最后,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基础。不少人认为,学习就是读书,这话不全错,读书是学习,但仅仅是学习的一小部分。我所理解的学习应该是,“心、脑、体同时参与,知、思、行系统改变”。“心不到”的阅读最多是看字,“脑不到”的阅读最多是看书,“体不到”的阅读仅仅是理论的堆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到”确保“知道”,“脑到”确保“思考”,“体到”确保“行到”。学习的本质就是通过知识的积累达致思维和行为的改变。一个人,读的什么书,体现在嘴上;思考的是什么,体现在气质上。


前述三点,是对过去多年学术研究的反思,也是对诸位恩师教导的总结,希望对后来者有所裨益。


2016年2月19日

作者简介

李永强(liyq@swufe.edu.cn),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2002-2005年在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读博士学位,专业为产业经济学,师承赵国良教授。

周南感言

永强说:“读的什么书,体现在嘴上;思考的是什么,体现在气质上”,可以看成是对老子的名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德经》·第四十八章)的一种演绎。读书到思考,由表及里,是“欲穷千里目”;思维厚度到文章高度,是“更上一层楼“。


出处:周南(主编):《登山观海:146位管理学研究者的求索心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



说明:李永强,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THE

END


更多内容扫码观看,让营销更有力量!






让营销更有力量!


品位营销

高雅有品位的营销科学思想、理论前沿动态和精彩案例的分享平台,我们坚持营销的科学性与高品位,拒绝营销的大忽悠与低俗化,推动营销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免责声明】

1、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公众平台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和平台共同所有,转载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和来源媒体平台所有;

2、本公众平台转载内容包括视频、文章和广告等,仅以信息传播和分享为目的,供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参考之用,未经授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处理;

3、本平台对转载和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加入学会,共襄盛举!

图文编辑:张均燕  审校:张希贤

欢迎各界朋友赐稿:

学会邮箱   cmau@cmau.org.cn 

执委会邮箱 cmau-ec@cmau.org.cn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简介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Chinese Marketing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英文缩写CMAU)成立于1984年元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由全国各高等院校从事市场营销学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团体。学会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任会长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符国群教授。

本会宗旨

团结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界人士,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和交流,为创造、传播新的市场营销知识,为繁荣中国市场营销学术研究,为提升我国企事业单位营销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业务范围

  • 通过定期(如年会)或不定期(如不同专题的研讨会)的形式,为全国高校从事市场营销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提供交流的机会;

  • 通过出版物,为全国高校从事市场营销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有关人士提供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

  • 组建全国性的市场营销教学、研究案例库、资料库,建立全国性的市场营销研究信息网络;

  • 通过各种方式为社会各界培训市场营销教学、市场营销管理实践人才;

  • 以各种方式为企业界及其他部门提供市场营销相关的专业援助,如咨询等;

  • 收集国内外的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动态,与国外有关市场营销研究的机构、团体建立不同形式的合作、交流关系。

学会秘书处

通讯地址:100871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光华1号楼

联系电话:010-62757952

Email地址:cmau@cmau.org.cn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