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徽电子计算机厂和中国首台微机

徽省志 计算机六十年 2020-02-03

  安徽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成果展在合肥举行,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最能代表安徽科技创新成就的成果悉数亮相,包括中国第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模型)等老物件也齐亮相。

安徽省计算机厂是一个十分奇特的企业,早在50年代,他们的前身就参与了仿制的103电子计算机的维护和改进,并受到中科院的表扬。但是在中科院计算机的历史记载中却很少见到安徽省的记录。

1958-1961年,738厂生产的19台103机,中有一台用户为“中科院精密机械研究所”,不过现在的“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简介却是成立于1970年12月。但是,安徽省的电子工业正式材料中却言之凿凿地肯定安徽不但有过中国的第一批电子计算机,而且他们还做了改进。细细阅读安徽电子计算机的厂厂史,可以看到前20年的曲折经历,也就释然。


程锦松带着女儿在工厂门口


安徽计算机厂最辉煌的一段经历是,1975-1977年,他们与清华大学、四机部第六研究所共同研制中国第一台DJS-050型微型计算机,1978年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合肥被称为“中国微机摇篮”。由于市场的原因,这一产品并未蓬勃开花结果,但是创业者的精神与历程值得后人记取。

1958年,程锦松从安徽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后,进入中科院安徽分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同年被派往北京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参加培训。林勋准则是从中山大学派出到计算计算机机训练班学习的,他们后来都聚会在安徽无线电厂(计算机厂)。

1974年,安徽省电子科研所副所长林勋准前往四机部汇报工作,得知国内准备研制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的消息,毅然向电子司副司长郭平欣领命,由安徽承担研制微型机。当时国内经济很困难,能不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很多人都很怀疑。合肥?真的能承担起这个重担吗?安徽无线电厂有没有这个能耐?今天,有谁会想到,经历过多次变动的安徽电子计算机厂就是当年中国第一台微型机的诞生地,如今,这里已经很难再见到当年安徽无线电厂的影子了。

林勋准


70年代,安徽无线电厂会聚了300多名大学生,他们来自各个专业。尽管此前厂里在电子计算机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日新月异发展的微型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面前,他们当时还是感到有点无从下手。作为安徽无线电厂微型计算机研制项目负责人的程锦松和同伴们全力投入项目攻关。众人在电子管、晶体管计算机的基础上,攻坚克难,程锦松的妻子喻嗣南就是其中一员。当年研发的时候还是很辛苦的,那时候不像现在计算机就一个芯片,一个CPU,那时要分运算器部分、存储器部分、外设部分、软件部分,由多组人完成,而我本人在软件组参与研发。喻嗣南说,那个时候没有高级语言,都是用机器语言来写。

研制计算机的芯片是核心技术,当时中国的集成电路技术刚起步,只能化整为零,将处理器芯片分解成15种31块,组装起来。这些小规模的集成电路,清华大学可以做。凭着这种“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个芯片的内存只有1K,却要包含加减乘除、三角函数、开方、平方等功能,确实需要花费脑筋。喻嗣南说,内存就这么点个大,程序就差3个字节才能装下,围绕这3个字节,花了两个晚上才把它压缩进去。

突破无数个技术障碍,一年多的艰苦攻关,1977年4月23日,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终于在合肥诞生。

 

安徽电子计算机厂的沿革

安微电子计算机厂位于合肥市黑池坝7号,占地面积7.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安徽省电子工业局,是电子计算机专业研制生产厂,中型企业。

该厂建于1954年。前身为安徽工业实验室。1956年,改名为安徽科学研究所,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代管。1958年,在安徽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扩建为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196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华东自动化元件及仪表研究所。1967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接管,改名为1123研究所,1970年一分为二,200多名技术骨干及全部设备、器材迁往山西省祁县,组建207研究所。剩余400多人(技术人员170余人)归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华东物资工厂管理局,更名为3609厂。

1973年,由安徽省电子工业局申请,经安徽省委报经中央同意,将该厂划归安徽省,改名为安徽无线电厂,职工68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59人。1984年改为现名“安徽电子计算机厂”。

1955~1972年,主要研制生产中小型电子计算机、宽行打印机、半导体元件和敏感器件。其中,1958~1964年,维护使用并改进了中国第一代DJS-103型电子计算机,受到中国科学院的表扬;1961~1964年,自行设计中国第一台用于企业管理的A601(电子管)A602(晶体管)数据处理计算机,并获安徽省科技成果奖;1970~1972年,为南京3304厂研制生产A701型光学镜面数据处理计算机。

1973~1979年,主要研制生产微型电子计算机。其中,1971~1977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研制生产红旗703型台式函数电子计算机1000多台。

1975~1977年,与清华大学、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所共同研制生产中国第一台DJS-050型微型计算机,1978年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1979年,与上海无线电十四厂共同研制成DJS-051型微型计算机系列,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大会奖,同年,职工减至494人,工业产值525万元,利润58.6万元。在此期间,还参加了由第四机械工业部计算机总局主持的DJS200系中型计算机的联合设计与研制。

1980~1985年,主要研制生产各种单板机、单片机、专用微型计算机和外部设备。其中,在1980~1981年,研制生产DJS-052型微型计算机、DB-80型单板机500多台。

1981~1982年,相继开发生产DBJ-Z80单板机、单色显示器、打印机、MC-Z80单板机1000多台和A801型测绘专用计算机、医用脉图数据处理计算机200多台;1983年与中国科学院空间物理研究所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气象局研制生产705型雷达气象数据处理计算机、CFJ-821型半自动测风机、QCF-8201型全自动测风机500多台,填补国内空白,大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705型气象雷达获国务院电子振兴办公室军用电子仪器设备三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4年,全自动测风机随中国“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赴南极考察,并参加中美联合高空大气探测,受到好评;同年,先后开发生产MC-35型单片机、STD100总线工业控111制机和MP-16型、MP-16B型,MP-16E型,MP-16J型打印机2000多台。在此期间,还生产天鹅牌、金鸡牌12英寸黑白电视机1.02万台。1984年,职工减至4837人,工业产值降至219万元,利税57.6万元。

1985-1991年,根据市场需要,相继研制生产食油流量计、雨量计、流速仪、石油流量计、穆斯堡尔谱仪,心血管功能自动测试仪、心室晚电位检测仪、数字式纺织压力测试仪和各种传感器、应变片、记时比时器等电子应用产品。

1992年,下辖金加工、注塑、印制电路板、表面处理、微型计算机、医疗电子仪器智能化仪器等7个分厂。有职工57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74人,内有高级工程师16人、工程师24人,固定资产原值17万元,净值805万元。主要生产设备89台,测量仪器194台,年产386微型计算机200台、MP-16型打印机100台、XG-4心血管功自动测试仪79台、数字式纺织测力仪146台、超声波流量计51台。工业产值830万元,利润45万元。(安徽省志电子工业志)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文章推荐:


西军电的专业和前两台计算机

吴立人院长受命创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从专业到系

中国第一位计算机组组长闵乃大

漫谈计算机和吴几康先生


赵忠尧先生和近代物理所

北大计算机创始人张世龙的沉浮

许孔时:温文儒雅,博闻强记

跨洋寻觅周寿宪的人生数据

第一台计算机和张梓昌


莫根生:一位百岁老人的计算机历程

康继昌让计算机上天飞翔

乌家培:见证计算机和信息经济

张绮霞:目光清澈的女程序员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50年庆典的价值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从原子弹到计算机的华罗庚

钱学森举足轻重的发言决策计算机

做计算机靠苏联还是自己动手?


中国人走上数字大道六十年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不断跨越的六十年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电子计算机的?


真金白银祸害了国产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和全国军工企业质量整顿

向集成电路计算机进军的回顾

外部设备因用户需求才有系统地位

薛暮桥的统计机械化和自动化


中国计算数学的起步

电话专业为计算机事业挑大梁

胡建平:不断创新的计算机人生

长途迁徙历经磨难的几个计算机专业

 中国重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起源


 新中国赴苏公派计算机留学生

 朱鹏举的赴苏留学记忆

计算机训练班堪比黄埔,开创教育新模式

谁是最先填报计算机志愿的人?

感恩科大:计算数学的航空岁月


人民大学:开创信息专业先河

靳进善:工农兵结缘计算机

培育计算机人才训练班建奇功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在系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中科院早期人事工资趣谈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委会隆重成立

第一个计算机组在物理所

酒仙桥电子基地拔地而起

东西南北和上天的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创业前后

杭州将建设亚洲第一座计算机博物馆

软件技术:从研究室争论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运动战”

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王正


为十二大计票的宽行汉字针型打印机

15所与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技术情报的编辑出版记载着产业进程

哈军工研制441-B任连仲口述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打算盘的士兵和向计算机的过渡

胡守仁:一辈子当兵(雷达\计算机)

国防工业老战士——李庄

在系列计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国家荣誉:康鹏电路和“发明证书

电信“可视图文”生不逢时

昙花一现的“图文电视”

纪念“天降大任”的虞浦帆先生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甘鸿:记忆是电脑的灵魂(全)

中科院计算所为何筹备了三年?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计算所:南楼北楼今何在


电子计算机和夜班酱油汤

纪念数学家段学复先生105周年诞辰

曲庭维:哈军工的军旗前照相

酒仙桥的包豪斯设计足印

缪道期:中国计算机安全领域的 位开创者


从电报转报到互联网

王行刚让人长久怀念

披金戴银的计算机印制插头

胡道元:为中国人用上互联网尽力

中国数据通信的起源


张关泉:成果奇崛和瑰丽的数学家

纪念中国第一只晶体管诞生50周年

记录历史,旨在传承——CCF保护中国计算机历史的行动

计算机起源和中国的追赶

江明德和”成电“的计算机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中日海底电缆谈判中的温控培训

清华计算机专业首班合影幕后

林巧稚不为人知的科学家故事

一场计算机交货标准的争执


俄汉机器翻译在国内初步试验成功

华东工学院的俄汉文翻译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