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计算机为什么是一场技术革命?

徐祖哲 计算机六十年 2020-02-03

——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步和历史的记录


计算机最充分地展示了人类的想象力,它的出现引发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然而计算机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也是从幼芽萌生而缓慢生长的。当社会对计算机的需求达到急迫程度,计算技术、计算数学、电子器件和组装工艺等一批理论方才露面,并在设备研制和应用中大显身手。

介绍计算机的图书和教材中,大多没有提及中国计算机的创业年代。中国计算机的源头何在,探寻的意念在《溯源中国计算机》的作者心中越来越强烈。几经犹豫,犹豫了又犹豫,终于下了决心,开始搜集资料和图片,一点一点拼接中国计算机史料的片断。

该书选择了两个重点进行展开,一是决策思维,二是创新环境。关键在于,其中透过设备和技术看到创造它的人,看到前赴后继的队伍,重现他们当年的音容笑貌。

第一台计算机究竟属于哪个国家?一个个解密的信息从美国、英国、德国传来;领先的位置顺序怎样排列?欧洲与美国的科学家、信息史学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长期以来,计算机教材很少包括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内容,2006年5月16日,作者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批评。


中国人被半个世纪前的那次技术革命排除在外,直到20 世纪50 年代末期才追赶上来。1955年,《人民日报》刊载了闵乃大教授的文章,指出“要用机器来减轻人们的脑力劳动”。新中国发展计算机只能有赖于高层的果断决策,毕竟是农业社会向着“数字时代”的一个巨大的跨越。

     1955 年11 月14 日,闵乃大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个新的科学部门——自动快速电子计算机》,这是中国第一篇报纸刊登的计算机科普文章。

1946 年,美国完成的ENIAC 计算机所用器材大多在十年前就已具备。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数字计算机的催化剂,由指挥自动化引领的电子技术对抗,让整个社会加速进入了电子时代。“二战”的大规模轰炸、防空、火炮、潜艇、坦克等的大战,是智力的角逐,也是科技和工业的比拼。几十年来,在这条数字大道上,从知识产权的归属到国家对抗,科学家、工程师、将军、间谍、企业家和金融家,你追我赶,同时还奔走着怀抱人生梦想的一代代的年轻人。

“二战”之后,发达国家开始向外层空间、向高新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进军,新中国从传统农业基础上开始进行经济建设,从上到下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以钢铁为中心的重工业,“一五”计划中急于建立的现代工业体系,不外乎是矿山、钢铁、石油、机床、汽车、拖拉机、发电、造船等等,当然还有飞机、坦克、大炮、舰艇等军事产品。刚刚经历过的“二战”时期,钢铁就是国力,钢铁就是军队,钢铁就是战斗力。

中国人想做计算机时,钢铁产量(附图产量单位应为万吨)仅为美国研制计算机时的百分之五。


美国在二战结束前10年,已具备了研制计算机的技术条件。


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起点是《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简称“十二年科学规划”)和“四项紧急措施”。后者是指在1956 年上半年,按照“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遴选出重中之重、有待优先发展的项目,即计算机、电子学、半导体和自动化。那个时期,新中国的领导人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计算机是新的技术革命”,要从农业社会一跃而发展至现代化国家。启动“十二年科学规划”和“四项紧急措施”,促成了一系列围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当时数量很少的科学家和青年知识分子中,尽可能地集聚力量,几年时间形成了上万人规模的计算技术队伍,参与者都是时代的幸运儿。

中国计算机的起源历经三个阶段,从华罗庚先生创建的数学所计算机小组到“科学规划”的计算所,再到“紧急措施”的三单位协议。


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只需要研制计算机本身,而中国的计算机发展要从人才、元件、设备,甚至材料开始布局。

中国电子管计算机的诞生是“十二年科学规划”和“四项紧急措施”的重大成果。是国家的意志、西方的知识、苏联的技术和新兴的中国电子工业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决定要做计算机的时候,绝大多数组装器材还属于“空缺”,但当目标成为紧急任务之时,最急需的器材几乎与计算机同时完成,这就是奋进的中国精神。

十二年科学远景发展规划进程和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电子计算机已成历史传说,那一排排高过身体的机柜,此起彼伏地闪烁着亮光,吱吱作响着输进一排排神秘孔洞的纸带,在咔咔击打声和低沉的电源轰鸣中运行着。几十年过去,物换星移,早年的计算机好似天神脚踩的“风火轮”,下凡人间,造就一场英雄传奇之后,瞬间无影无踪。

计算技术和应用不断盘旋和跃升,芯片、集成、网络让人目不暇接。直到如今,随处可见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通话、拍照、音乐、阅读、定位、视频、微信、支付、就医。随身信息终端、电子书和大街小巷抬头可见的各种数字屏幕,这是使用信函、电报和公用电话的上一代人难以想象的。

网络与四处流淌着的信息、知识和资源,应当成为公民有序生活与平等往来的基本平台,成为数字社会的有机成分。我们指点过往,为的是准确把握未来,只有熟知从过去到未来的路径,铺就一条崭新的科学大道,我们建成信息强国或数字强国的愿景,才是有望实现的。

1952年,科学院数学所计算机组驻地,现为清华大学幼儿园。

1953年1月,计算机组迁至物理所,这是中关村第一楼,也称之为“原子能楼”,2016年被拆,享年63岁。

1

中科院计算机北楼,1958年落成,现已拆除。

《溯源中国计算机》2015年5月,三联书店出版。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文章推荐:


西军电的专业和前两台计算机

吴立人院长受命创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从专业到系

中国第一位计算机组组长闵乃大

漫谈计算机和吴几康先生


赵忠尧先生和近代物理所

北大计算机创始人张世龙的沉浮

许孔时:温文儒雅,博闻强记

跨洋寻觅周寿宪的人生数据

第一台计算机和张梓昌


莫根生:一位百岁老人的计算机历程

康继昌让计算机上天飞翔

乌家培:见证计算机和信息经济

张绮霞:目光清澈的女程序员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50年庆典的价值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从原子弹到计算机的华罗庚

钱学森举足轻重的发言决策计算机

做计算机靠苏联还是自己动手?


中国人走上数字大道六十年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不断跨越的六十年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电子计算机的?


计算机和全国军工企业质量整顿

向集成电路计算机进军的回顾

外部设备因用户需求才有系统地位

薛暮桥的统计机械化和自动化


中国计算数学的起步

电话专业为计算机事业挑大梁

胡建平:不断创新的计算机人生

长途迁徙历经磨难的几个计算机专业

 中国重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起源


 新中国赴苏公派计算机留学生

 朱鹏举的赴苏留学记忆

计算机训练班堪比黄埔,开创教育新模式

谁是最先填报计算机志愿的人?

感恩科大:计算数学的航空岁月


人民大学:开创信息专业先河

靳进善:工农兵结缘计算机

培育计算机人才训练班建奇功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在系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中科院早期人事工资趣谈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委会隆重成立

第一个计算机组在物理所

酒仙桥电子基地拔地而起

东西南北和上天的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创业前后

杭州将建设亚洲第一座计算机博物馆

软件技术:从研究室争论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运动战”

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王正


为十二大计票的宽行汉字针型打印机

15所与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技术情报的编辑出版记载着产业进程

哈军工研制441-B任连仲口述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打算盘的士兵和向计算机的过渡

胡守仁:一辈子当兵(雷达\计算机)

国防工业老战士——李庄

在系列计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国家荣誉:康鹏电路和“发明证书

电信“可视图文”生不逢时

昙花一现的“图文电视”

纪念“天降大任”的虞浦帆先生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甘鸿:记忆是电脑的灵魂(全)

中科院计算所为何筹备了三年?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计算所:南楼北楼今何在


电子计算机和夜班酱油汤

纪念数学家段学复先生105周年诞辰

曲庭维:哈军工的军旗前照相

酒仙桥的包豪斯设计足印

缪道期:中国计算机安全领域的 位开创者


从电报转报到互联网

王行刚让人长久怀念

披金戴银的计算机印制插头

胡道元:为中国人用上互联网尽力

中国数据通信的起源


张关泉:成果奇崛和瑰丽的数学家

纪念中国第一只晶体管诞生50周年

记录历史,旨在传承——CCF保护中国计算机历史的行动

计算机起源和中国的追赶

江明德和”成电“的计算机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中日海底电缆谈判中的温控培训

清华计算机专业首班合影幕后

林巧稚不为人知的科学家故事

一场计算机交货标准的争执


俄汉机器翻译在国内初步试验成功

华东工学院的俄汉文翻译机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