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汉油田会战计算机初显身手

徐祖哲 计算机六十年 2020-02-03

1963 年2 月,北京石油研究院翁文波副院长召集专业人员开会,要为石油工业应用模拟计算机还是数字计算机选型,会上介绍了苏联和我国应用模拟计算机的情况和前景。大庆油田研究院的计算室有两台模拟计算机,一台一直没有开机,另一台用于油田开发,无论石油生产和油田注水时,油水边界推进和压力变化都很直观,但是只能模拟均匀介质环境,复杂的地质情况则不能计算,所以只能做实验参考,不可当做油田开发的直接依据。后来,石油部决定引入计算数字技术,订购了738 厂生产的103 数字计算机。103机是中国计算机的第一型号,经过5年时间的生产,质量已很不错,当然其每秒运行30次的性能如今已经不值一提。

翁文波副院长

1964 年,赴北京进修人员随103 机返回大庆石油研究院计算室,完成安装调试工作。李世禄留在中科院计算所,转入103机房学习。他还到张家口,从驻军调用自动发报机,请计算所秦鸿龄改装成输入机,用55 型打字机改装成打印机,配接103 机一起使用。1965 年,大庆计算室成功安装磁芯存储器并联机使用,1966 年再到738 厂接收磁芯扩充体。李世禄同谢允福、卞贵新和强维芳一起安装配接了快速光电输入机、快速打印机和磁带外存储器,经过全面扩充的103 机,升级为113 机,工作速度提高了50 倍。

至1966 年,大庆油田开发研究院计算室有三个组,计算机组三十多人,程序组二十多人,电模拟组十多人,成员基本上是来自计算机专业、数学专业和石油专业的大学毕业生。1966 年“文革”时期,计算机室不能开机工作。1969 年石油部组织会战,油田研究院成建制调往江汉油田,李世禄第一批响应号召报名。初期工作主要是运输和钻井,大庆南下人员集中在地质研究所,除去“运动”就是农田生产。

江汉油田创建初期

李世禄给康世恩部长写信,建议油田购置数字计算机。胜利油田1968 年购置了晶体管121 计算机,1970年,李世禄匆匆赶去东营胜利油田调研。油田计算机机房人员有他同届同学朱孔璋等,还有原大庆计算室的同事。胜利油田的计算机室,机器组有5 人,数学组有14 人,专职人员除水动力专业4 人外,都是数学专业毕业,水动力组另有10 人按照专业要求使用计算机。

李世禄第二次向康部长汇报,信件由总地质师李道品呈交,再次建议配置电子计算机。不久接到通知,要他立即到凯里830 厂接收121 机(注)。计算机应用有赖于智者,因为他们抓住机遇缩短了开发进程,康世恩就是一位决策的智者。大庆计算室的强维芳已到830 厂接收计算机,调试、拷机,正等候装箱发运时,石油部改变了主意,决定把这台121 机设置到正在会战的江汉油田。

江汉油田金灿灿的菜花

李世禄在121计算机机房

强维芳同李世禄一起将计算机运回江汉油田,这台计算机被潜江地调处张处长要去了,据说是技术参谋吕志良建议用计算机分段或分道处理地震勘探资料。李世禄随121 机调往潜江地调处时,吕志良正在这里制定计算机应用规划。地调处成立了一个电子队,从大庆研究院计算室调来了一批人员。1971 年夏天,电子队121 机安装调试成功,秋初投产,试行处理地震勘探资料,计算机只是“裸机”,没有应用程序,数据输入输出很艰难。毕业10 年,李世禄总算等到了优良的国产电子计算机,这时机器组有16 人,程序组有10 多人,其中大学数学专业约10 人,地球物理专业4—5 人。

1972 年夏,这台121 机配接专用输入机成功,次年再配接剖面记录仪。从地震勘探模拟记录输入,经过计算机数字处理,到地震地质剖面输出,数据传送形成一条龙,这是石油地震勘探工作使用计算机的首例。地震回放仪、模—数输入机,地震剖面记录仪都是西安石油仪器厂生产的。后来还使用了牡丹江厂的D2-C 型1 英寸磁带机,贵州凯里830 厂的磁带控制器电路,都是电子工业自力更生生产的配套设备。


注:196445月间,四机部批准738厂的121机总体设计方案,作为“设计任务书“下达给738厂,这是晶体管计算机的早期代表产品。1965年底第一台121机初样产品由738厂调试成功,1966年3月作为工业产品与其他三台晶体管机一起在北京展览馆首次举行的“电子仪器展览会”上展出,其可实用的中断系统大受欢迎。

四机部决定在迁往“三线”贵州凯里的830厂开工代表产品改为121机,并生产了十多年,成为工厂的经济支柱,各厂共生产112台。从工业产品的视角评价121机创造了13个第一,其中包括真正运行的中断系统,与北京大学合作研发的ALGOL编译系统等。

李世禄先生

李世禄, 高级工程师,1936 年8 月生于广西合浦县廉州镇。1950 年省立廉州中学读书,1961 年在北京石油学院地质系矿场地球物理专业毕业。1961—1965 年在中科院计算所进修,1965年5 月在大庆石油开发研究院计算室工作。1969 年参加江汉石油会战,历任计算机组副组长、研究组组长、机器室技术负责人。1981 年调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计算中心,后回南方工作,1998 年1 月退休。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文章推荐:


西军电的专业和前两台计算机

吴立人院长受命创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从专业到系

中国第一位计算机组组长闵乃大

漫谈计算机和吴几康先生


赵忠尧先生和近代物理所

北大计算机创始人张世龙的沉浮

许孔时:温文儒雅,博闻强记

跨洋寻觅周寿宪的人生数据

第一台计算机和张梓昌


莫根生:一位百岁老人的计算机历程

康继昌让计算机上天飞翔

乌家培:见证计算机和信息经济

张绮霞:目光清澈的女程序员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50年庆典的价值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从原子弹到计算机的华罗庚

钱学森举足轻重的发言决策计算机

做计算机靠苏联还是自己动手?


中国人走上数字大道六十年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不断跨越的六十年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电子计算机的?


计算机和全国军工企业质量整顿

向集成电路计算机进军的回顾

外部设备因用户需求才有系统地位

薛暮桥的统计机械化和自动化


中国计算数学的起步

电话专业为计算机事业挑大梁

胡建平:不断创新的计算机人生

长途迁徙历经磨难的几个计算机专业

 中国重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起源


 新中国赴苏公派计算机留学生

 朱鹏举的赴苏留学记忆

计算机训练班堪比黄埔,开创教育新模式

谁是最先填报计算机志愿的人?

感恩科大:计算数学的航空岁月


人民大学:开创信息专业先河

靳进善:工农兵结缘计算机

培育计算机人才训练班建奇功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在系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中科院早期人事工资趣谈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委会隆重成立

第一个计算机组在物理所

酒仙桥电子基地拔地而起

东西南北和上天的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创业前后

杭州将建设亚洲第一座计算机博物馆

软件技术:从研究室争论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运动战”

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王正


为十二大计票的宽行汉字针型打印机

15所与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技术情报的编辑出版记载着产业进程

哈军工研制441-B任连仲口述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打算盘的士兵和向计算机的过渡

胡守仁:一辈子当兵(雷达\计算机)

国防工业老战士——李庄

在系列计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国家荣誉:康鹏电路和“发明证书

电信“可视图文”生不逢时

昙花一现的“图文电视”

纪念“天降大任”的虞浦帆先生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甘鸿:记忆是电脑的灵魂(全)

中科院计算所为何筹备了三年?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计算所:南楼北楼今何在


电子计算机和夜班酱油汤

纪念数学家段学复先生105周年诞辰

曲庭维:哈军工的军旗前照相

酒仙桥的包豪斯设计足印

缪道期:中国计算机安全领域的 位开创者


从电报转报到互联网

王行刚让人长久怀念

披金戴银的计算机印制插头

胡道元:为中国人用上互联网尽力

中国数据通信的起源


张关泉:成果奇崛和瑰丽的数学家

纪念中国第一只晶体管诞生50周年

记录历史,旨在传承——CCF保护中国计算机历史的行动

计算机起源和中国的追赶

江明德和”成电“的计算机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中日海底电缆谈判中的温控培训

清华计算机专业首班合影幕后

林巧稚不为人知的科学家故事

一场计算机交货标准的争执


俄汉机器翻译在国内初步试验成功

华东工学院的俄汉文翻译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