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角铁、倒混凝土】当年,我是知青……(三十六)(方世岳)
抬角铁、倒混凝土
清晨,我在工地附近靠近湖边的一块空地上练拳。一队的韩金源是扬建公司的正式工。他在扬州曾拜师学过武术,也来同我一起晨练。几次晨练后,我们就成为了好友。韩和我交谈后得知,他与我的好友安兄是初中时同学。我们相约抽时间一起去马鞍山江边505港作船上去会安兄。驾驶员小宣和钢筋班的上海知青小桑一大早来到这块空地上练习吹笛子。钢筋班的女知青贺平也看中了这块晨练的好地方。她来到湖边先练踢腿,后迎着朝霞拉起了她带到工地上的小提琴,真够浪漫的了!几个知青虽在异乡干苦活,但我们的生活还是充满了阳光。
上午分配我与张乃军、方宝卫、汪宏喜4人将钢筋班前面的6×6、7×7的角铁搬到仓库里。仓库保管员赵肃东发给我们每人一副白纱手套。我们没舍得用,都揣进了口袋。我们两人一组将角铁空手搭到肩膀上,一前一后,大步流星运到仓库里堆放起来。
下午我们归队去“五七”厂用6副杠子抬砼(混凝土)倒3根行车梁。我与阮家骝抬一根杠。行车梁很长,模板里已扎好了钢筋,我们“哼吆!哼吆!”将一筐筐混凝土从搅拌机里抬到倒行车梁的模板处,把混凝土倒入模板里。老于队长和几个级别高的瓦匠大师傅负责用震动棒在模板中将混凝土震动均匀,再用瓦工泥笔把行车梁外框粉出来。
中途突然停电,震动棒不好使用,只好停工。我和小阮就在搅拌机旁边的石子堆侧,席地而坐,用石子在地上画数字,任意选4个数字组合,计算结果要为24。一番动脑筋,我们完成了好几组数字。路过的邵如斌在一旁看我们计算,也给我们出了“5、5、5、1”4个数。想啊,想啊……半天不得其解。我突然脑中一道灵光,得出一解:5(5-1/5)。小阮紧随我其后也得一解:5×5-15。我们相视而笑。
停电耽误了我们倒混凝土,到下午5点钟才完成一根行车梁。大家才要收拾工具回102工地,杨建生主任来了。他脸色一沉,坐镇指挥,督促我们把另2根行车梁的混凝土全倒好了才让我们收工,打道回府。我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晚上7点钟了!
干了一天活,饥肠辘辘,我们直奔饭堂。下午工地食堂里蒸了很多馒头,虾子哈来的,我一下子甩掉了1斤2两馒头和花卷。
买米换票会友忙
在马鞍山扬建102工地上,一有时间我们就会抓紧机会外出买黑市上的高价米。马鞍山有条半边街,经常有郊区和江对面和县的农民挑米来卖。一天晚上,我和工地食堂炊事员肖连波一起骑自行车去半边街。米0.30元一斤,不贵!我们一人买了50斤。将米用自行车踏回工地,交给炊事班长老邬过秤开条子,我再到司务长老大那儿换成粮票和钱。其中20斤买饭票,下余30斤换成全国粮票准备托人带回家给陈玫,让她进城到我家取回粮票,买米解春荒无米之急。工地上给我们每个人发了防晒的草帽和毛巾,连同仓库老赵先后发给我的3副白纱手套,还有我花4.29元替陈玫买的两件玫瑰红套头衫也一并带回家。我写信给陈玫,让她感受到来自马鞍山的温暖。
韩金源中午休息时让我陪他去马鞍山商店,花153元买了辆加重凤凰牌自行车。晚上我和他将新车罗丝一一旋紧后,他就骑车带着我直奔马鞍山港口寻安兄。长江“505”港作船停在码头上,安兄看到我们到来,非常高兴。正巧又遇到与我好友王山一起插队在兴化的朱立新同学哥哥朱立模。朱立模告诉我,立新早于1971年底由杨家大队迁到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旗公社红东大队林庄生产队。最近按国家“多子女下放的家庭可先调1人回城”的政策,立新的户口已正式迁回了扬州。朱立模知道我的大哥是工地上的司务长,他请我帮忙将110斤安徽地方粮票兑换成全国粮票,便于带回扬州使用。
老乡相逢,我们就在江边小饭店喝起南京牌啤酒。安兄与朱立模老相识了,他们划拳助兴:虫蛀棒、棒打狐、狐叼鸡、鸡吃虫。我和韩边喝宁啤,边饶有兴趣听他们“虫啊!狐啊!鸡啊!虫啊!”咋呼个不停。
江边一轮明月高挂,我和小韩骑着新凤凰车夜归工地。
第二天,在二钢厂电炉车间我与阮家骝给钢筋班工人打下手,主要任务是帮助电焊工焊6间铁栅栏。钢筋班的带班大朱很仗义,并不把我们当小工看待,指派我们干这干那。当班钢筋班的其他各位:刘得宝憨厚可爱;小桑相当和人;孔宪标有那么点儿神之舞之,老哼一些六不搭对的二八小调;女电焊工吴明珍架子大大的,一副不想和我们瓦匠小工搭腔的味儿。
中午,吴明珍的男友卞良玉来看她。卞原在兴化插队,现在马鞍山铸钢厂上班。同为天涯老知青,拉呱后得知,卞竟也是我的好友安兄之友。后来我去马鞍山港口,上了“505”船三仓驾驶台,找到了安兄。他告诉我:卞良玉奶奶与解放军粟裕大将丈母娘詹老太系嫡亲姊妹,粟裕妻子詹青是卞良玉的表嬢嬢。
安兄说,6月17日晚刮大风,狂风成灾。六合县一幢三层楼的楼顶都刮飞了;长江航运“138”700匹马力的船被刮沉了;江面上另一艘6人巡逻艇下落不明;长航“449”船刮大风时,在江里的晃动超过100度;芜湖顺江放排的600立方木头被刮散了,木头顺流而下,全浮于长江之中。
我听后,目瞪口呆,暗暗担心起施桥乡下,不知是否也遭受到这场大风的影响?
安船长,一路行好!
刘耀真同学来告诉我,我们小学时的安同学因病在安徽马鞍山去世了。安同学是我上小学时的挚友,他年长我两岁,我一直称他为安兄。
50多年前我们在城南小学上学时,安兄家庭生活条件比我家好,他在生活上经常照顾我。至今我还记得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他曾将他父亲从上海寄回家的一瓶糖精片分了一半给我。我母亲每天煮粥时就放一片在锅里,一锅粥就全变甜了。
安兄从小就想当一名船长,在江河湖海里驾船航行。我上高中时,安兄考取了南京河运学校,如他所愿当上了一名水手。我们每个月都会通信,安兄把他学习和生活的情况都在信中告诉我。记得他放假回扬,我立即赶往他家看望他。安兄将他学到的有关船上知识讲给我听。他讲得眉飞色舞,我听得如痴如醉。至今我还记得安兄用一只空酒瓶,教我拿棉线绳在瓶口上打各种各样的绳结。有的是活结,一抽就可解开;有的是死结,越拽越紧解不开来。这些都是他作为未来的水手必须掌握的船上缆绳的各种结法。
1968年底,我下放到农村插队。安兄当时已毕业,分配到马鞍山港务局“长江505号”港作船上当水手。他知道我成了插队知青后,就请假赶回扬州,约了几位好友下乡去看我。安兄见我带下乡盛放衣物的一只樟木箱是白身子,当场就承诺帮我油漆。等到下一次回扬州,安兄果然守约带着油腻子和清漆,专门再次下乡为我油漆樟木箱。
我下乡一年后,安兄写信给我,安排我去他那儿游玩。至今我还记得那次“逃票”的经历:我过江找到他分配在镇江港务局码头上工作的同学,面交上他写的信。当天夜里11点多钟,那位姓陆的朋友通过码头职工进出的专道,将我带进镇江三号大轮码头。“东方红10号”江轮鸣笛靠岸,我不用检票就登上了大轮。第二天早上,“东方红10号”停靠在马鞍山码头,安兄早就在码头上等候我。我也不用验票出码头,他把我直接带上了停泊在码头上的“长江505号”港作船。白天他带我参观钢城马鞍山、游览采石矶,晚上他在船上轮班,就让我睡在船底舱的水手房里。我充满好奇心过了三天船上的生活,临告别时,安兄让我带着他给我买的采石矶茶干回家。
光阴似箭,安兄一直在长江里驾船和狂风巨浪搏斗无数,所遇艰险数不胜数。几十年来,他从水手干到三副、二副、大副。每年他回扬州探亲,我去看望他,知道他又升职了,都为他高兴。大副晋升船长非常难,既要有熟练的驾船技术,还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安兄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在他退休的前一年当上了船长,圆了他小时候的船长梦。
日月如梭,退休后的安船长被单位留用,一天都没有离开过他心爱的马鞍山港口码头。那年春节过后,他跟我说,再干一年就告别码头,回扬州多住些日子,和老同学好好地欢聚一下。谁知现在他给我油漆的樟木箱还在,安船长却驾船去了天国,和我们永别。
我翻找出安兄送给我的老照片,脑海里寻觅着他的点点滴滴,多少往事一一涌上心头。安船长,我的好兄长,愿你在天河里一路行好!
白纱手套
白纱手套现在已很少见到了,在计划经济年代它可是个宝啊!40多年前,我在马鞍山扬建102工地上做瓦匠小工,平时都是光着双手操锹或拖车,拌混凝土时顶多戴一副回纺纱的粗手套。有时在仓库搬运角铁、钢材,我就会领到一副白纱手套。看着这副雪白细软的白纱手套,我惜不得用它,就把它卷好收藏起来。后来我托人将几副白纱手套连同别的东西带回扬州。我写信给心爱的女友陈玫,让她进城去取。特别告诉她,干重活时可戴上白纱手套,保护自己的双手。
1974年的冬天特别冷,当我请假回陈庄,见到了陈玫。她笑眯眯地望着我,手中捧着一条绵软厚实的白绒线裤。那个计划经济年月,绒线是普通家庭买不起的,就是有钱买,还要有专用购物券才行。我接过白绒线裤仔细一看,竟是她将我送她的白纱手套拆开来,再一针一针用绒线针钩成的。她说,让我穿着它回工地,可以抵御严寒。我抚摸着她不戴手套而冻红了的双手,心在颤动。我把她紧紧搂在怀里,双眼已经润湿。
回马鞍山扬建102工地,我穿上这条紧身而暖和的白纱线裤,那个冬天不再冷,我时时感觉到自己心爱的人就在我身边。
作者方世岳 系扬州赴邗江插队知青
【“9.13”机毁人亡】当年,我是知青……(十八)(方世岳)
【《绿牡丹》和钥匙花】当年,我是知青……(二十二)(方世岳)
【参观看戏《小陈庄》】当年,我是知青……(二十三)(方世岳)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