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0年前的今天丨北京西单商场爆炸案始末

于桑 新三届 2020-02-27


作者简介



       于桑,1917年6月生,四川渠县人。1935年参加长征。1936年8月在西北保卫局、延安市公安局工作。1938年冬在延安中央党校、马列学院学习。1940年在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工作。1950年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处长、公安局副局长,重庆市公安局局长。1955年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副局长,公安部3局局长。1964年任公安部副部长。“文革”中受迫害,下放黑龙江“57”干校劳动。1970年任公安部革委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1973年10月在李震事件中被关押审查。1976年10月参加"王、张、江、姚"专案组工作。1977年8月任公安部副部长。2008年9月3日病逝北京医院,享年92岁。


原题 

西单商场爆炸案侦破纪实



作者:于桑

(时任公安部副部长)

原载《百年潮》  2012 年第七期

转载自国家公安部官网


                                

“文革”期间,北京西单商场发生了一次爆炸案,死伤上百人,京城反响强烈。此案已过去30多年了,作为当时负责侦破此案的指挥员,我将此案的侦破工作过程简述如下,并谈一些个人的感想,以供后人借鉴。

爆炸案发生前的西单商场旧照

                 

(一)

                                

1968年4月3日晚7时许,公安部总值班室接到北京市公安局军管会报告:西单商场门口发生爆炸,死伤上百人。接到报告后,公安部长谢富治和我立即带人赶赴现场。

                                

西单商场门口一片凌乱,有人哭,有人叫,还有许多人在围观。公安人员已将现场围了起来。先期到达的市公安局领导正在组织人员抢救伤员,疏散人群,侦察、技术人员正在勘察现场。爆炸案发生在下午6时45分,爆炸地点位于西单商场门口过道里,现场水泥地面被炸了一个2尺见方的深洞,天花板也炸飞了,地上到处堆着散落物,爆炸引起的冲击波将周围建筑的大部分玻璃都震碎了。现场有5人死亡,其中一个人的尸体被炸成了好几块。伤了有上百人,大多数都是被飞溅的碎玻璃所划伤。

                                

安置了伤员,清理完现场,已接近午夜了。谢富治在发案现场召开了有公安部、北京市公安局、西单百货商场及有关单位领导参加的侦破工作会议。谢富治说: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在深入发展,国内外阶级敌人也加紧了对我国的破坏活动。这个案子很可能是国外特务机关派来的特务干的,大家要提高警惕,下定决心,坚决破案。


听了谢富治这么一说,见他已将案子性质定了,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我当时心想,对此案不能过早定性,特别是不能说只有一种可能。但我这个想法,当时不好说出来。谢富治讲完话后,大家又初步分析了案情。会议决定成立侦破西单商场反革命爆炸案专案组,公安部、市公安局及有关部门派人参加,谢富治宣布由我负责指挥破案。 

爆炸发生后的西单商场

                                

(二)

                                

侦破工作会议结束后,我立即组织专案组人员对现场进行了认真、细致地勘察。首先对5具尸体进行检查。5具尸体中,一具被炸的很历害,被炸成了好几块,碎肉飞溅在房顶和围墙上,上半身左边还与头部相连,脸部没有被炸坏,经过整理还可看清脸型。其他4具尸体还比较完整。技术人员对5具尸体进行了拍照。

                                

在现场搜集到了如下物品:一个黑色塑料手提包,包中装有两根一尺多长的导火索,两只雷管,两张辽宁省粮票,还有被炸烂了的死者穿的棉衣、棉裤、鞋等物。

                                

勘察完现场后,我组织专案组人员对案件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如下侦破工作程序:

                                

1、清查死者身份。将5具死者的脸型照片迅速发到各地公安机关,要求各地马上组织当地群众进行辩认,尽快查明死者的身份、家庭住址、职业。初步判断炸药是由那个炸的最历害的人手提着,离地面约40公分悬空爆炸的。因此,对此人要重点查。鉴于现场遗物中有一些物品与辽宁有关,我们特别通知辽宁省公安厅军管会深入工作。

                                

2、查清炸药种类。请有关部门分析炸药种类、成份、爆炸能量等。

                                

3、分析死者衣物。对死者身穿的衣物、携带的物品请有关部门专家认真鉴定,查明生产地及销售范围。


爆炸发生后的西单商场

                                

(三)

                                

专案工作全面展开,北京市公安局各派出所立即组织属地群众辨认死者照片,向发案时在现场的群众了解情况,从中寻找线索。很快,经过群众辨认,尸体完整的那4个人被辨认了出来,均是北京人,身份已查明,都是到西单商场购物时,在过道中被炸死的。

                                

经过对硝铵、塑性、黑索金和梯恩梯等几种炸药的试验,初步判断可能是硝铵炸药,其主要成份是80%的硝胺,10~15%的梯恩梯,5%的木粉。懂得一般爆破常识的人都可以制造。根据专家们计算出的比例数据,专案组人员配制成硝铵混合炸药,置于与现场水泥地面相同的试验地上,用导火索和雷管引爆,其效果与现场爆炸状况相同,地上被炸出一个2尺见方的深洞,洞内遗留的雷管碎渣,与现场遗留的几乎一样。

                                

有关部门对现场的导火索、雷管、帽子、鞋的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物品都出自于沈阳等地。棉花研究所的专家检测了棉衣中棉花的棉绒,查明这种长棉绒产于辽宁省朝阳地区。

                                

5月11日,辽宁省公安厅军管会报来在本省的检查结果:4月2日晨5时,辽宁省朝阳地区喀喇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营子公社东村大队农民董世候,男,20多岁,提着两个黑色塑料手提包从锦州车站乘火车去了北京,至今未归。董世候的像貌与辨认照片相似。

                                

针对辽宁反映的情况,专案组经过综合分析后认为非常重要,立即让辽宁省公安厅继续核查。

                                

经查,董世候,男,29岁,蒙古族人,富农出身,学生成份。家中现有3人,父董汉珍,富农分子。弟董世亭,是个盗窃劳改释放犯。还有一个哥哥在内蒙工作,一个妹妹已出嫁。他在离开村子前,把家里的东西都处理了。走的头一天晚上,还找了一些人一块喝酒,告大家他要出门,但没有说到那里去。第二天早上5点走时,他和住邻居的叔叔打过招呼,说他要到北京去,自此一去至今无下落。

                                

辽宁省公安厅派人去找董世候的妹妹,当把死者的照片给她看时,她一眼就认出是她哥哥。他妹夫还说,前一段时间她曾给她哥哥作了一件黑棉衣,棉花是她从本地市场上买的。

                                

于是,我们立即通知辽宁省公安厅速将董世候的妹妹和东村大队治保主任送到北京。经辨认尸体,证明死者确是董世候;经辨认遗留物品,也是董世候之物。

                                

经过调查,认定董世候是制造西单商场爆炸案的凶手。其根据:

                                

1、董有铤而走险的反动思想基础。因他自己是地富子弟,觉得没有前途,对现实极端不满。由于成份问题一直娶不上媳妇,又受村干部的歧视,因而对社会产生不满,铤而走险,报复社会。他曾流露出“活着没意思”。并说:“我要干,就不干一个字的(指‘偷’字,因他弟弟偷盗被劳改过),要干就到大城市,抓住高压线去死。”扬言要制造一个国际事件,让他们(指政府)照照。

                                

2、董有使用接触炸药、雷管、导火索的条件。董曾参加过村里兴修水平、使用炸药开采石头的劳动。当地对炸药管理很松,丢失很多,不少群众家里都有炸药,有的拿去炸鱼,有的当肥粉使用。他们使用的炸药是硝铵炸药,内含11%的梯恩梯,4%的锯沫,85%的硝酸铵。这种炸药,与爆炸现场的硝胺炸药相似。现场发现的导火索,与他们使用的一样。

                                

3、离家的时间与爆炸案发生的时间相吻合。董于4月2日晨离家外出,按路程时间计算,3日上午即可到北京,在当日下午作案是有条件的。据本村群众反映,董这次外出时很慌张,手提黑色旅行包,在他叔叔家吃早饭时,也未将包拿进屋里。现场收集的手提包残片和一段拉链与董所提的旅行包相似。

                                

董世候的犯罪行为是很严重的,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但他决不是海外派来的特务。他的作案,经过多方调查,确系只是他的个人行为,没有发现同伙,也没有发现有人背后指使,连他的妹妹事先也不知道他要到北京来。因此,对董世候的处理只能按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处理。但他在爆炸中已丧生,也就在法律上没有再给刑事处分。至此,西单商场爆炸案告破。

                                

5月22日,专案组向中央送上了“关于破获西单商场反革命爆炸案的报告”,周总理圈阅。

当年的西单商场

                                

(四)

                                

西单商场爆炸案在一个多月内就破获,证明侦破工作的思维是正确的,工作方法是对头的,主要经验如下:

                                

1、现场勘察仔细。任何一个犯罪分子作案,都要在现场留下痕迹。因此,一定要仔细勘察现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物体。我们对现场勘察用了整整一天,连米粒般大小的雷管残渣都找到了。从而发现许多与作案分子有关的遗物、证据,如导火索、雷管、雷管残渣、棉衣的棉花、帽子、鞋、粮票、塑料提包等物,虽然犯罪分子被炸得粉身碎骨,但凭借这些物证,为我们提供了破案方向和线索:第一,查明现场遗留物的出处,就可以缩小破案范围;第二,经过技术鉴定,就可以发现犯罪分子的踪迹;第三,有了这些遗留物,在案件的侦破指导上就能正确把握方向;第四,有了决心、方向,就可以集中力量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跟踪追击。

                                

2、精心研究分析。调查、研究、分析,是破案工作的基础。任何事物不经过调查研究,是不能搞清它的实质的。对案件更是如此。此案侦破中,我们着重抓了对辽宁的调查,没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集中精力专攻辽宁。在北京只是发动群众辨认死者是谁和调查死者作案前在北京什么地方呆过,这样做,查清了其中4名死者的身份,另外一个无结果。因此,在北京我们就终止了调查。我们对全国印发了死者的尸体照片,通报了案情,目的是要查清死者是谁。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可疑情况一定要跟踪追击,一查到底;查证某一个线索或问题是肯定还是否定时,在没有弄清这个线索、问题之前,切不可半途而废,否则就会难以理顺头绪;在调查中已经否定了的线索,如果发现新的情况,则要再行调查,以求水落石出。

                                

3、科学技术鉴定。这是破获此案最重要的手段。科学技术手段,既可以提供破案线索、方向,又可以提供有力的犯罪证据。这个案子的科学技术试验鉴定,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破案线索;第一、经过爆炸试验,确定了炸药成份和数量;第二、通过用各个工厂生产的雷管去进行试验,查明了现场雷管的产地;第三、经过技术鉴定,查明了死者棉衣棉花的产地,从而划定了调查范围。

                                

4、指导思想客观。侦破工作中的指导思想,起着关键的作用。指挥得好,可以促使案件早日侦破;指挥失当,不仅会延误战机而且还可能导致侦破工作流产。这件案子的指导思想,总的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在指导上没有走多少弯路。但也有教训:在案子没有侦破前,谢富治召开第一次侦破工作会议时,就主观臆断地说,此案很可能是外国特务机关派来的特务干的,而且还将此案与阶级斗争形势联系起来。这就把案件的性质扩大到不适当的程度了。而且谢富治只说了一种可能,这实在太武断了。这是谢富治在“文革”中“极左”思想的表现。在他看来,任何问题都要与阶级斗争联系起来,否则就是不革命的,就是右倾。诚然在一个案子发生后,特别像爆炸这种影响很大的案子,开始分析、估计案情时,应该对案子的性质有个预测。但任何事物在没有弄清问题实质前,都存在两种可能性,只承认一种而否定另一种,是违反辩证法思想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因此,在案子没有破获前,对案情的分析不能一点论,必须两点论。既然你还不了解事物本质,就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这只能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得出来的认识,这就违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侦破这个案子中,我和专案组的同志们在指导思想上对案件的性质是坚持了两点论的:一种是用谢富治的话来说是“特务破坏”;另一种是犯罪分子个人破坏或团伙作案,没有国外背景。事实证明,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正确的,如果按照谢富治的一点论,案件会搞的非常复杂的。

                                

但是,此案在侦破中也有一些不足:如协查通报和照片一下子就发到了全国各地,在全国范围内查找作案人,摊子铺得太大。如当时根据死者穿的棉衣、棉裤分析,就可以发现死者是北方人,因四月上旬南方已是春暖花开之际,南方人是不会穿戴那么多衣服的,只有从比北京冷的地方来的人才这样穿戴。所以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黄河以北,无需通知南方地区,不是更好一些吗?即节省了人力和财力,还可能早一点破案。但我们则采用的是“大海捞针”的方法,既浪费了时间又耗费了金钱。通过侦破此案,使我对事物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又得到了提高。


21世纪的西单商场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百年潮

逝者凌云:曾任康生秘书"文革"中受迫害

凌云:1979年邓小平访美历险记

周其仁:邓小平做对了什么?

李辉:1977年,世界聚焦邓小平的复出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恩怨情长

孔丹:回忆邓小平往事

彭劲秀:邓小平对朝鲜的几次严峻表态

何方:亲历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转折

邓小平南巡,告别革命转换经济模式

陈燕妮:人间再无许家屯

1978年3月5日国歌改词事件

王宗禹:1967年陈毅批斗会亲历记

陆兰沁:女儿心目中的饶漱石

龙广公:厘清高岗饶漱石事件的政治迷雾

陈独秀孙女:我上书邓小平重修陈独秀墓

陈独秀晚年:傲骨凛然,

拒受蒋介石5000大洋馈赠

鲁迅孙子周令飞出逃到台湾后说了啥

钱理群:鲁迅笔下的九类知识分子

陈原: 鲁迅投笔怒怼的“三一八”,

究竟谁是主使?

夏衍谈周扬:有些事,他得告诉毛主席

 白音太:“内人党”冤案前后

《蒋介石日记》完整记录西安事变全过程

老照片:100年来的春节变迁

毛泽东在林彪出走的那些日子里

周恩来亲笔批示逮捕弟弟周同宇

李辉:印尼排华大屠杀与当时的外交风云

《人权宣言》在晚清中国的旅行

徐焰:赫鲁晓夫对华援助最多且质量最高

蔡晓鹏:贺龙与李仲公、周恩来的故事

沈志华:中朝关系如何从亲密走向对抗?

成都军区独立师师长杜灵被造反派枪杀

发动“大跃进”的南宁会议结束

1958年南宁会议毛泽东为何不准录音

郭美春:我在南宁陪毛泽东刘少奇跳舞

詹国枢:我为什么佩服万里

 詹国枢:胡耀邦为啥左右为难

陆伟国 :我见证的人大血腥武斗

蒋经国:一个亲手终结“蒋经国时代”的人

高华:略论胡绳晚年的思想变化

成曾樾:1983年胡耀邦激赞个体户

徐建:如果不是海外爆料,

深圳也许已经有一个立法会了

揭秘1968年《江青文选》流产内幕

杨继绳:罗征启与陈元出国

郑异凡:苏联共产党历史上的“告密文化”

"小爬虫"王关戚接踵爬进秦城监狱

王学泰:文革监狱里认识的干部子弟

吴铭:1949年董时进谏言暴力土改

葛有彦:被当地主子女斗争的副区长

操风琴:杜月笙女儿女婿游苏州

蔡元培:不自由的大学校长不当

詹国枢:胡耀邦为啥左右为难

庞松:胡绳哪些精神应该传承?

陶斯亮:妈,大哥的父亲究竟是谁呀?

周恩来30幅经典图片再现一生华彩乐章

李榕:又见聂元梓

聂元梓等人第一张大字报出笼记

陆伟国:对小说《刘志丹》的批判

袁晞:有多少人非正常死亡在斯大林时代?

袁晞:如影随形的档案

杨天石:蒋介石五大毛病,

好色打头自恋断后

杨奎松说西安事变:

张学良要拿蒋介石当投名状"参加"革命

袁晞:毛泽东时代的常委们

袁晞:“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

毛泽东赞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王时妹:我与刘少奇三位女儿的结缘

熊蕾:听父亲熊向晖讲那过去的故事

“反潮流英雄”李庆霖的沉浮人生

高华:1940年延安审干

打鸡血:一段真实却又无比荒诞的历史

周大伟:共和国首任“立法大臣”王明

周大伟:1976年朱莉娅. 尼克松的北京往事

马波:怀念耀邦

胡德平:回忆母亲李昭

黄健:我做村民口述史

刘家驹:《雪白血红》作者编辑入狱始末

刘家驹:在安徽制止武斗的回忆

王康:十月革命:救赎、悲剧与启示

岱峻:考古学大师李济1960年被劝归内情

文一:工业革命,中国做对了什么?

齐心:与丈夫习仲勋相伴58年

习仲勋生前琐忆:一辈子未整过人

李辉:北京大学,你不应该这样做

胡庄子:“陈毅是个好同志”来源考

何方:老革命,大学者——我所知道的李一氓

俞邃:思念一氓恩师

李世培:十七年间我和父亲李一氓的两次会面

王永魁:“文化革命五人小组”的来龙去脉

庞松:厘清高岗、饶漱石事件政治迷雾

贺越明:胡均鹤的多重角色

陈景仲:我所了解的华岗冤案始末

揭秘红色延安十大美女的人生结局

季如迅:寻访张学良西安事变手谕始末

庞松:追忆胡绳同志的治学精神

庞松:跟随龚育之写党史忆往

刘建生:从王海容图片的一段公案说起

刘冰在清华“渣滓洞”十个月

陆伟国: 郭影秋的文革往事

陈梦家:我不能再让别人把我当猴耍

李榕:舅舅的故事

她一直生活在邓稼先的世界里

吴同:追忆钱锺书伯伯的点滴往事

张宝林:黄苗子郁风和“二流堂”的老友们

潘公凯:血墨春秋——寻找林昭的灵魂

张聿温:林豆豆在空军报社的十年

吴李邱王笔下的“七二O”事件

顾土:母亲长达30年的交代史

斯雄:那一辈革命者如何做父母?

陆伟国:人民大学文革大事记

梅长钊:大法官梅汝璈家人的两岸际遇

容国团活到今天就80岁了

李南央:我有这样一个母亲

李南央:母亲她终于解脱了

就《我有这样一个母亲》答读者问

老鬼其人与《血色黄昏》

顾晓阳:老革命詹富光

被诬要杀党人的大"右派"葛佩琦上访记

上书毛泽东状告迟群的刘冰老人逝世

陈原:从铁狮子胡同到张自忠路,

五百年卧虎藏龙

陈原:我与冯其庸先生的半世纪交往

陈原:与于是之交往的岁月

陈原:"辱母杀人"等公共事件,

可以转化为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

侯振华:一座让人思绪万千的院落

 李大兴:东四六条里的人民大学

李大兴:七号大院的青梅竹马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反右运动60周年祭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