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将往何处去?

华彩咨询 华彩国资透视 2022-08-05

干货丨解读丨个性丨前沿

让学习成为习惯,让企业拥有灵魂

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将往何处去?


随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本文中一律简称《意见》)的出台,有关经营性国资统一监管的顶层安排终于拂去它暧昧的面纱,真正显露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金融管理新格局——金融为产业服务,而非凌驾于产业之上——这个格局也颠覆了资本主义三百年来的金融安排!





一、国有资产管理溯源


我国国有资产包括经营性国有资产(含国有金融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其中国有金融资产指的是国家及授权投资主体直接或间接对金融机构出资所形成的资本和应享有的权益。按照这个标准,目前,我国国有金融资本存量规模至少达330万亿元,广布于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领域,其中国有银行业金融资本超过250万亿元,占比达80%以上。


现行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行全民所有,由国务院授权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管理,分为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地方国有企业由同级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


1.从中央层面看,一是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部分大型企业集团,基本属于工商类企业;二是由财政部代表履行出资人职责或国有资产监管职能的企业,包括中央金融企业、及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等企业,涉及金融类和特殊工商类企业;三是由中央有关部门直接管理,财政部负责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事项的企业,工信部管理的中国烟草总公司等,广电总局管理的中影集团等大多属于工商类企业;


2.省级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中央基本相同,只是金融、文化企业的监管主体在不同省市之间略有差异,金融资产有的是财政部门,有的是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有的是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文化类资产一般是在党委宣传部门,比如四川省,湖南。也有一些在纳入国资委,还有纳入财政的。


3.地市一级基本与省相同,设立了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个别没有设立的一般由隶属财政部门的国资办等二级或内设机构监管。


4.县级一般没有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国资委(办)非一级机构设立,仍然从属于财政局内部一门两牌运作。


早在2009年,国资委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要对各类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监管。其中规定,地方国资委可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授权,逐步将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事业单位投资形成的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转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监管范围。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去年下半年公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也强调,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稳步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具备条件的进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二、理解此次出台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新规的初心


为什么要出台这个《意见》,该文件做了深刻的追溯和论证


引自原文——


“国有金融资本是推进国家现代化、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金融机构是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支柱,是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国有金融资本规模稳步增长,实力日益壮大,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国有金融机构改革持续推进,运营效益明显提升,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要看到,当前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还存在职责分散、权责不明、授权不清、布局不优,以及配置效率有待提高、法治建设不到位等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金融资本体制机制,优化管理制度。面向未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继续发挥国有金融资本的重要作用,依法依规管住管好用好、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金融资本,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所有加红字体部分都来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


小彩

华彩认为,如果结合财政部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的说法,对此就会有更深的认识

近年来,财政部以管资本为主,积极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模式,推动了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委托代理关系逐步建立;国有金融资本基础管理、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和薪酬管理、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等管理制度日趋健全;国有金融资本管理逐步从“行政化”方式向“市场化”方式转变,更加注重和强调“管资本”;国有金融机构改革深入推进,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明显提升。

财政部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小彩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中央肯定了财政部之间在管理国有金融资本上的作用和贡献!


那么出台这样一个《意见》,要达到哪些目标呢?该文件同样也做了远景的展望


引自原文——


“主要目标:


建立健全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四梁八柱”,优化国有金融资本战略布局,理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增强国有金融机构活力与控制力,促进国有金融资本保值增值,更好地实现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基本任务。

 

——法律法规更加健全。制定出台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法律法规,明晰出资人的法律地位,实现权由法授、权责法定。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依法行使相关权利,按照权责匹配、权责对等原则,承担管理责任。

 

——资本布局更加合理。有进有退、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国有金融资本配置效率,有效发挥国有金融资本在金融领域的主导作用,继续保持国家对重点国有金融机构的控制力,显著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资本管理更加完善。以资本为纽带,以产权为基础,规范委托代理关系,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方式,创新资本管理机制,强化资本管理手段,发挥激励约束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

 

——党的建设更加强化。加强党对国有金融机构的领导,强化国有金融机构党的建设,巩固党委(党组)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作用,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三、 怎么看待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新规的出台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经营性国资统一监管不是一个僵化的认识——把所有经营性国资全部置入到各地国资委,而是一个动态的,可以因地制宜的,可以因阶段制宜的框架性制度,在这个框架下,我们可以按照经营性国资统一监管的大框架,进行各种不同模式的探索,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落实五位一体建设。


按照这个概念走下去,金资,文资,军资及行政事业类资产中的经营性资产逐步纳入国资委统一管理似乎是应有之义。那么为什么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受托人成了财政系统而非国资系统呢?


如果把思考的镜头来开一点,是不是可以归结为这几个理由:


1.之前过于强调金融企业和文化企业的市场属性而非监管属性,过于强调经营特征而非风险特征,过于强调协同效应而非防火墙效应,过于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而非强调股东,顾客,员工,社会,产业五者利益均衡化,所以之前出现了一种集体判断——应该纳入国资委进行统一监管。比如上海等多地就把金融资本直接纳入国资委统一进行管理。这次把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责任确定在财政系统,事实上是对上述认识的一次校正或澄清。


2.落实新时代特色主义,打造中国特色的现代经济体系是此次此次中央决定由财政系统监管国有金融资本的内在动力


3.目前国际金融环境和国内金融风险挑战是此次中央决定由财政系统监管国有金融资本的外因。


4. 感受到国企通过金融与产融结合高杠杆,玩表外,玩多层次套嵌,玩通道,谋套利,玩击鼓传花游戏,玩监管灰色地带花式钻空子的根子还在金融资本管理上。





四、金融资本管理新规的出发点是推动脱虚向实,重塑产业与金融的关系,所以这也是千年大计的组成部分


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认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化和金融与产业的关系,前者谈的人太多就不说了,本文主要谈后者。西方认为是金融与产业是主仆关系,而金融从业者的寡量,少数,金融机构的高流通性,高变现性,金融工具的多样性,金融管制规避的隐蔽性,使得它天然的会导致阶级板结和资本向寡头经济,以及强化积极分化,和激发社会矛盾。


新政治经济学中要把金融与产业的关系,要理顺为:


1.因果关系,金融为因,产业为果。


2.手段与目的关系,金融是手段,产业是目的。


3.重要而非唯一因素与作用对象关系,金融很重要,但创新,制度,公共产品,人才与它同样重要。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促进产业。


新金融秩序理论,已摆脱了历届政府所谈的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社形成一个多层次结构合理的,人民群众可以从中获得资产性收入,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市场,金融管制,金融政策,金融工程,对外抵御西方金融侵略,对内能够促进人民币有序国际化的背景下,能够对外呈现有序开放,逐步开放,且能够维护我们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稳定。


这个立论拿到当下来看的话,还是最根子的东西没破——金融和产业的关系没破,还是主仆关系,尊卑关系。


首先应破除美国金融崇拜症。破除金融复杂化,结构化,虚拟化,多层套嵌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阶段产物,乃至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现代经济的必须的特征,越是现代,其金融发展越是拽酷炫牛玄神的荒谬认知。摆脱各种金融产品越是复杂的结构化、衍生品化、杠杆化,虚拟化,多层次套利化,越能够有效对冲实体经济风险、推动配置资源的必需的各种谬论及其衍生谬论。


金融的本源就是信用中介和资金融通,做好借贷双方、买卖双方、投融资双方的信用中介,为实体产业做好资源配置服务,重点是为实体产业提供融资服务。


严管金融中介参加金融交易、杠杆交易、为投机者套利服务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等行为,杜绝金融中介自主创造以空转和体外循环为导向的金融产品,乃至多层套嵌产品,金融交易市场突出为融资活动提供流动性支持和价格发现的融资配套。

 

所以此轮改革里面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破根子,自从宗教革命,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以来整个西方社会一路狼奔豕突,但其主线索仍以金融为主,产业为仆。包括今天美国的资本与科技,产业的关系,还在诠释这种主仆关系。政治,社会治理,商品经济,光怪陆离的文化,看似开放的民主社会,却在这种主线索的串联之下自组织成一个不那么良性的社会结构,阶级板结,社会对立,权贵不破,玻璃门不破,结构性改革无门, IMF总裁拉加德所说的新平庸格局,其实说的西方社会被资本与产业的主仆关系所绑架。皮凯蒂的新资本论所主张的加强二次分配,其实是一个术而不是一个道,皮凯蒂们没法解开死结,不敢改革,不敢怀疑金融的皇帝般的地位,只能自觉理亏却强词夺理式的呼喊加强二次分配,加强救助,弱势群体关怀,低保基层的医疗保障,其实都不是新东西。


未来中国资本与产业的关系,是不是是对西方尤其是美式实践的一次再重复再放大再实践,如果是这条路通向何方,如果不是,那该如何构建。

 

东西方路线总决战已经在我们眼前展开,持续多久不知道,但已经绝不是经济层面的小儿科碰撞了,而是全领域全方位全要素全手段的四全决战。它既是制度总决战,又是路径总决战,更是信仰总决战,当然在最浅表层次,它首先会带来金融与产业关系的十字路口选择。


之前的资管新规,表面上是去表外,去杠杆,堵通道为主的金融秩序整肃,和促进、遏制、踩刹车、制止脱实向虚,把一段时间以来已形成的金融迷信,金融暴躁,金融方面的一些狂躁症,和集体无意识纠正过来,把具有神经病特征,精神传染病特征的金融崇拜,踩个刹车,从理念上踩刹车,助推整个国家回到脱虚向实,产业为主。


更深刻的来看,资管新规也好,金融整肃也好,促进人民群众获得资产性收入也好,下一步立即会强化的金融业反腐也好,都会回到一个新的起点上——重建资本与产业的关系。


国有金融资本是指国家及其授权投资主体直接或间接对金融机构出资所形成的资本和应享有的权益。凭借国家权力和信用支持的金融机构所形成的资本和应享有的权益,纳入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此次《意见》格外突出了一个中心思想——理顺和完善国资金融资本管理体制,记得是对体制对刀子,这和一行三会格局调整为一委(金融稳定委员会)一行(人民银行)两会(证监会,银保监会)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看得出一张蓝图干到底,顶层设计完成后,四梁八柱跟上,再夯实地基,往下落的新改革方法论。


引自原文


”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

 

(四)优化国有金融资本配置格局。统筹规划国有金融资本战略布局,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调整国有金融资本在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的比重,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实现战略性、安全性、效益性目标的统一。既要减少对国有金融资本的过度占用,又要确保国有金融资本在金融领域保持必要的控制力。对于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保持国有独资或全资的性质。对于涉及国家金融安全、外溢性强的金融基础设施类机构,保持国家绝对控制力。对于在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国有金融机构,保持国有金融资本控制力和主导作用。对于处于竞争领域的其他国有金融机构,积极引入各类资本,国有金融资本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也可以参股。继续按照市场化原则,稳妥推进国有金融机构混合所有制改革。

 

(五)明确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国有金融资本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有金融资本所有权。国务院和地方政府依照法律法规,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按照权责匹配、权责对等、权责统一的原则,各级财政部门根据本级政府授权,集中统一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国务院授权财政部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地方政府授权地方财政部门履行地方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各级财政部门对相关金融机构,依法依规享有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享有收益等出资人权利,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等规定,履职尽责,保障出资人权益。

 

(六)加强国有金融资本统一管理。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根据统一规制、分级管理的原则,财政部负责制定全国统一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规章制度。各级财政部门依法依规履行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职责,负责组织实施基础管理、经营预算、绩效考核、负责人薪酬管理等工作。严格规范金融综合经营和产融结合,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应当与实业资本管理相隔离,建立风险防火墙,避免风险相互传递。各级财政部门根据需要,可以分级分类委托其他部门、机构管理国有金融资本。


这几部分的内容太多了,看不太明白,这里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到底在讲什么?想做什么呢?小彩老师,你能回答一下么?

小立

小彩

我来告诉你吧!


上面的这几部分内容是整个文件中最为核心的阐述,延伸解读的话是这样的:


国资委一直推动大国资统一监管在国资委系统,但如今金融类国资最后定论隶属财政体系,如联系近期财税体系改革、财政与金融互怼等热点事件来看,新一轮委办局权力攻防、地盘切割、三大攻坚战成败得失责任承担关系很微妙。

小彩说的很有道理,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预测,未来有四种情况发生:


1.深改领导小组及政府宜于推动省政府决策委托财政部门对国资的行业监管,风险与金融业务指导基础上,最终把金融资本的运营管理委托给国资委,缺点是线条较长:政府——财政部门——国资委。


2.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接受国资委和财务厅双重领导,银保证受财政部门管理,其余金融业务受财政系统业务指导,履行行业监督义务,但管理在国资委。


3.是切割公共公益金融和市场竞争金融,即形成类似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与淡马锡的功能区


4.金融企业隶属财政相对独立,国资委扶持平台公司发挥区域产业投行功能,支持监管企业培育产业金融业务。


考虑到若干地区金融国有资本有限且多稀释参股、地方投融资平台倒逼转型压力加大、实体商业性国资孱弱的格局需要结构性改革发展,国有金融资本更多从国有资产全域经营和股权盘活角度切入,与财力灵活安排做好配合双打。前两种模式仍然值得考虑。

《意见》指出各级财政部门承担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的主体责任,以管资本为主加强资产管理,根据需要,也可以分级分类委托其他部门、机构管理国有金融资本。——请注意我着重说的这句话哦,加黑线部分表述,这是委托其他部门的可能性,其实在文件中已有表达)

大白老师

(七)明晰国有金融机构的权利与责任。充分尊重企业法人财产权利,赋予国有金融机构更大经营自主权和风险责任。国有金融机构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接受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机构依法实施的管理和监督。国有金融机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等规定,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绩效考核、激励约束、风险控制、利润分配和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决策制度。

 

(八)以管资本为主加强资产管理。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准确把握自身职责定位,科学界定出资人管理边界,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建立管理权力和责任清单,更好地实现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以公司治理为基础,以产权监管为手段,对国有金融机构股权出资实施资本穿透管理,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按照市场经济理念,积极发挥国有金融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用,着力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

 

(九)防范国有金融资本流失。强化国有金融资本内外部监督,严格股东资质和资金来源审查,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制约有力的监督体系。坚持出资人管理和监督的有机统一,强化出资人监督,动态监测国有金融资本运营。加强对国有金融资本重大布局调整、产权流转和境外投资的监督。完善国有金融机构内部监督体系,明确相关部门监督职责,完善监事会监督制度,强化内部流程控制。加强审计、评估等外部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依法依规、及时准确披露国有金融机构经营状况,提升国有金融资本运营透明度。“





五、各地之前对于建立经营性国资统一监管,管理国有金融资本的一些宝贵探索


1.江西模式:国资委统一管理大屋顶模式下:国资委(商业类国资)+财政厅(金融国资)+省宣传部(文化类国资)


江西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全部归于一个透明的“屋顶”下,国有资产统计评价、清产核资等基础管理工作统一由国资监管机构负责。“屋顶”下面分地方金融行政经营性资产、一般性经营资产、文化性经营资产三大块,分别由财政部门、国资监管机构和党委、政府文化资产管理机构监管。一般性经营资产又分为现有国资委监管、暂时授权部门监管和2015年内脱钩改制移交的企业三类。


为确保权责一致、共管到位,江西省明确现由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并承担公共职能的个别省属国有企业,由政府统一派出监事会或专职监事,国资监管机构负责统计评价、清产核资、产权管理和财务监督等资产基础管理,授权主管部门履行战略规划、投融资决策、资本运营、改制重组、收益管理等职责,并由主管部门承担保值增值责任,条件成熟后再实施统一监管。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2015年底前与原主管部门脱钩,纳入国资监管机构。新组建的省属国有企业原则上由国资监管机构监管。


小彩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江西这个模式当中,是省深改领导小组进行了两次授权委托:


第一次是把统计评价、清产核资、产权管理和财务监督等资产基础管理统一授予了江西国资委,由国资委实施监管制度、统计评价和领导人员管理“三统一”管理。


深改领导小组第二次是把具体的战略规划、投融资决策、资本运营、改制重组、收益管理等职责授予了财政厅(金融资产),省宣传部(文化性经营资产)和国资委(其他经营性国资)。


内蒙古、辽宁、湖南、广西、云南等地也采取了近似形式推进统一监管工作。


2017年3月31日,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实施意见》


                                             

2.北京三委并列模式:国资委+金资委+文资委


3.浙江区隔模式:省财政直管浙江金控,省国资系统另外打造浙江金融(未来银行,证券,保险资产存在变数)。两大金融系并存。


4.厦门两元模式:厦门财政局管厦门金元(厦门金融牌照几乎都进入),各市属企业产融结合的金融板块其实都是准金融,互联网金融。金融资产形成一主一辅模式。


5.山东模式:国资委+四个受托专业部门进行国资管理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模式(不设金资委,而是设立财金投资公司)


6.湖南模式:财政系统主导科技及创新服务金融机构的整合。





六、结合各地探索,在新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新规下经营性国资统一监管模式可能的多种模式构建与展望


既然是管国有金融资本,不是管金融资产,那么当前国资委系统所做的种种探索都可以来为此次国有金融资本新规服务了。


总结一下:国资系统从管资产到管资本,其实牢牢抓住了九个牛鼻子:抓改革,强创新,调结构,创制度,统资本,理队伍,管绩效(企业+社会),协监管,促风控。所以下一阶段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大体也应是沿着这九个方面的拓展。


考虑到财政系统可能会采用财政系统直接管,建立金资委去管,和金融局,审计局等部门协同去管,自身负责基础管理,运营管理委托给国资委,与国资委形成管理对象切块管理等多种方式。所以简单的预判财政系统对国有金融资本怎么个管理法不是本文的追求,我们更希望通过穷尽罗列,展现足够多的选择和路径,来应对现实中的复杂情况和各种利益格局的纠缠。


预测未来走势,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统一集中监管大约可以选择九种监管模式。模式多其实是因为情况复杂,我们尽量列出各种可能的选项来协助各地处理此事时能够尽可能统筹兼顾各种实际因素。既有中央有好经,又要地方创造性念好经是此轮改革的最大的特点,单纯傻乎乎执行上级文件的效果最差,必须创造性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既有不走样,内在高度一致,又要在形式上突出因地制宜。


第一种模式类似江西模式,在各级深改领导委员会(小组)领导下,各级国资委负责对监管制度及监管信息化体系,统计评价,领导人员等基础事项进行统一管理,三类经营性国资各归财国资委(工商类),政部门(金融类),文化部门(文化类)(这也和新时代党建要求是一致的)。这种模式需要处理好国资委的基础公共管理和各部分的专业管理的关系,容易打架,容易出现管理缺位或重复。

小彩

请注意:除国资委以及成立以外,财政部门可以直管,也可以成立金资委,同样文化部门可以直管,也可以成立文资委。下面也是一样的哦,我就不在重复唠叨啦。

第二种模式把经营性国资监管部分划分为财政,文化及国资委三大板块,各部门仍按现行监管方式管理所属企业,但需要各级深改领导委员会颁基本监管内容、政策和标准,以及不同板块负面清单。这种模式划分板块比较清晰,但缺乏统筹抓手,时间一长,容易出现板块鸿沟。


第三种模式把经营性国资划分为国资委,财政,文化三大板块,除此之外,因地制宜设立具有特殊禀赋和改革任务的板块。如上海,北京,深圳可设立科资委对科研机构及高校所属经营性资产进行管理,如新疆可设资源委对自然资源类国资的经营及环保进行管理管理。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琐碎,优点是专事专管,既可以等到时间成熟再进行更进一步整合,也可以持续深耕。


第四种模式由政府直接授权给兼有金控,产投,基金,国改,资本运营,资产管理等六种功能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财政部门协助政府监管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地区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牌照都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金控板块中)——注意不是政府——财政部门——金控三层级,而是政府——国有资本运营两层级,财政部门是从旁边协助监管,而不是一级婆婆。这种模式对产和融的阻断效应没有直接分割那么好,但中西部地区更需要这种对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能够结合的更好,在今后几年的改革过程中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这种模式已经考虑了如何合理应对金融资本管理新规的影响,积极应对顶层设计。


第五种模式形成大财政统筹的国资监管格局:财政系统主导金控和国营资本运营公司,通过金控来服务地区国资经营,通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来驱动地方国资国企改革。比如杭州就是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在强势财政地区可以更好的服务好经济社会建设。


第六种模式一委多平台模式:除了一般性工商企业进入国资系统以外,其他部门所属资产建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进行平台化管理(相当于把各地金资委之类的委员会变成专业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比如山东省,山东对44个省直部门所属的616户国有企业进行了分类处置,实线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国资“大监管”格局逐步形成。除了多个厅委办的一般性工商企业划入山东国资委,财政系统经营性国资进入山东省财金投资集团,国土资源厅所属经营性国资进入山东省国土地备开放集团,发改系统经营性国资金融山东省发展投资控股集团,山东交通厅所属经营性国资进入山东齐鲁交通投资控股集团。这个模式对于处理权力,利益,产业格局盘根错节的地方国资结构再调整,再优化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恐怕最后多板块之间的割裂和孤岛问题也会是个可能出现的难题。


第七种模式各级深改领导小组及政府宜于推动省政府决策委托财政部门对国资的行业监管,风险与金融业务指导基础上,最终把金融资本的运营管理委托给国资委,缺点是线条较长:政府——财政部门——国资委。


第八种模式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接受国资委和财务厅双重领导,银保证受财政部门管理,其余金融业务受财政系统业务指导,履行行业监督义务,但管理在国资委。


第九种模式是切割公共公益金融和市场竞争金融,即形成类似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与淡马锡的功能区.





七、各地金融资产的分块分层管理


下一步各地的国有金融资本可能呈现几种不同的分类分层管理模式,总体脉络是:


1.七大金融机构(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公募基金,金融租赁)大概率要组成金控,并直管归属本级财政系统管理。


2.有较大溢出性风险的准金融业务的监管——基金,融资租赁类受到财政系统的严格管理。


3.各大工商企业持有的旨在推动自身产融结合的准金融,互联网金融业务,财政系统至少在限制其脱实向虚,推动其脱虚向实上有重大责任。


具体到国资国企改革中,深改委员会与财政系统还要处理好一系列的关系:


1.国资资本运营公司中的金控板块的处理

2. 单独设立的财政系统下的大金控(往往还有大量准金融业务)重组

3.设立在国资委旗下的金控重组(同上)

4.各大国企财务性介入的金融业务的处理

5.各大国企介入并形成产融结合的业务的处理

6.围绕特色情况下的金融风险的处理及金融资本管理

7.区域金融监管信息化平台

8.区域金融活力及金融功能建设





八、一个特殊情况——各地之前把金控板块放到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情况怎么处理

小彩,听你这样说,我的理解是是要对金控板块进行大变革,你说的我都明白了,有一个问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地之前把金控板块放到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情况怎么处理?

小立

小彩

小立,根据监管或直管单位的变化,一共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哦。

第一种情况,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是由本级国资委授权,原有放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中的金控不受影响,只是金控板块的监管单位由国资委一家改为国资委+财政部门联合监管乃至财政部门独管而已。


第二种情况: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是由本级政府乃至深改领导委员会(小组)授权,这时内置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金控板块的监管变化几乎不会影响其已有的运作


第三种情况:国有金融资本之前都划入了全民所有制的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这是直接由财政部门可以直接切出来直管,或设立金资委管理。

小彩

我这边还要补充一下:


除了北京国资委下设立国资管理中心,陕西,甘肃,浙江义务等多地都采用过国资管理中心模式,除北京外,大都在新一轮改革中已经或准备将之改造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这些地方之前并没有设金资委,金融资产往往划入国资经营管理中心。





九、国资金融资本新规对原有的国有金融及产融结合格局带来何种冲击


其实这个冲击可以归结为一个景象:主路发展受控导致侧路探索活跃,或者说是主循环抑制导致侧路循环井喷!


1.各级国有金控企业大幅度减少:各省地市仅存一家的可能性较高。目前甚至很多区县都在打造金控。


2.产融分离趋势出现:对于之前愈演愈烈的产融结合趋势有一个踩刹车和驱离作用,预计会导致一定程度的产融分离。


3.国企驾驭和使用金融服务,融合金融创新的能力会被强化:因为自身拥有的金融资源少了,重大金融业务获得不了,但自身又非常需要,这就会反过来会推动诸多国有企业本质性,规律性,战略性去理解和借助外部金融服务的价格发现和交易优化能力,用好用活外部金融资源与服务,把获利建立在行业竞争力,重大创新,商业模式重构上,而非通过自身拥有金融业务去追求金融业务财务性获利,却本末倒置的丢掉了核心追求。


4.准金融业务的爆发是可以预期的:大量的产业资本,不能驾驭金融资本,金融资本通道受阻。势必会将这股洪流导入到准金融产业中,全国性的保险代理,大平台支撑的P2P,具备产业优势的供应链金融,多层次的基金组合,多棒衔接的股权投资都会是重大发力点。


5.供应链金融大力崛起:未来,供应链运营集团如果没有基于区块链的仓单运单质押,可融资仓库,保理,担保,进出口信用,运输保险,融资租赁,代收代付,内保外贷,外保内贷,平行贷款,小贷,汽车金融,消费金融,期货,海运指数,资源指数,资源(及再生资源)现货期货交易,集合竞价采购,第四方物流资源集中管理,大数据集成,碎片化运能匹配等复合服务能力,恐怕搞好供应链运作,尤其获利,乃至有壁垒,就感到越来越吃力。注意这些金融或产业服务能力都不依赖对于主金融牌照,而多是准金融业务,以及与其他资产与服务优势的组合。下同。


6.产业链金融强势崛起:未来融入乃至领导一个产业链(包括细分产业链)必须具备强大的产业链金融能力,如果没有制造设备融资租赁,柔性制造,富余产能融资,牺牲货龄融资,反周期产能利用,共享知识产权产品分化,供应链融资,柔性供应链,产品预期现金流化,风险制造,产能预购,风险研发,平台+部件组合法,原材料及产品融资,反向融资租赁,仓单运单质押,保理,代收代付,补偿及易货贸易,保底贸易,长期固定价格销售(安然),海外贸易融资,物流期货,物流权整买零卖,价格洼地整合,汇率管理,期货对冲等复合服务,产业链金融无从谈起。


7.生态链金融井喷崛起:同样未来生态链链主格外依赖对生态链金融的驾驭,需要生态链链主企业具备一下多样化金融业务,资产与服务能力的组合:链主经济,人造经济,朋友圈经济,新型商帮式运作产业重构,共享经济及泛社会化组织,非营利机构,社会化企业,生态圈构建及利益分享,及其金融服务空间,产业运作空间,产融结合方案,产业金融服务贸易研发科创建设投资园区文旅小镇互联网多要素结合方案。


8.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崛起:未来实业+准金融这条路会很拥堵,大量企业就会瞄准侧翼创新,结合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设计新时代下的产融结合是个必然的趋势。君不见宝武集团下属的欧冶云商已经在区块链金融型供应链上走出新路,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已经用资金+流量作为投资利器去重塑产业版图。但如果把眼界放远一点就会发现,其实一切刚刚开始。





十、各地财政系统下一步管理国有金融资本的难题是什么?


从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算起 国资委十五年磨一剑,形成了一套接过九龙治水的接力棒,一龙独治的超多元化复杂国资监管体制,可以说在以机构集中履行出资人责任上,走出了一条全球瞩目的路子。现在,财政系统在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上,又要开始一个新的长征,挑战不会小。

诚然,财政系统管理国资的历史更久远,所管理的企业的体制,形态之多元,也是国资委望尘莫及的,从中科院到铁路总公司,从汇金公司到海里海外资产。但围绕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新时期不确定性和高风险环境下的金融资本管理,尤其是在驱动地方降杠杆,降低金融多层次介入和杠杆与套嵌化驱动实业资本侧放大,控制非理性地方基建及超前投资的野蛮发展的物质基础上,财政系统面临的挑战还真不是一般二般的。

小立

小彩

是呀,小立你这个理解已经非常深入了,这段时间学习很努力嘛!


财政系统面临的压力与挑战确实非常大,但好在有一委一行两会,还在有严控金融风险的大环境,好在有地方债务管理的层层紧箍咒,好在有监管+治理+党建+制度建设促进+内控与风控平台建设的一揽子工具可以组合。


下一步,财政系统管理国有金融资本的核心挑战,也是工作路线图也是《意见》中所阐述重要内容。

引自原文——


“优化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


(十)健全国有金融资本基础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全流程、全覆盖的国有金融资本基础管理体系,完善产权登记、产权评估、产权转让等管理制度,做好国有金融资本清产核资、资本金权属界定、统计分析等工作。加强金融企业国有产权流转管理,及时、全面、准确反映国有金融资本产权变动情况。规范金融企业产权进场交易流程,确保转让过程公开、透明。加强国有金融资本评估监管,独立、客观、公正地体现资产价值。整合金融行业投资者保险保障资源,完善国有重点金融机构恢复和处置机制,强化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债权人自我救助责任。

 

(十一)落实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全面覆盖的原则,加强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收支管理。规范国家与国有金融机构的分配关系,全面完整反映国有金融资本经营收入,合理确定国有金融机构利润上缴比例,平衡好分红和资本补充。结合国有金融资本布局需要,不断优化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结构,建立国有金融机构资本补充和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国有金融资本经营收益合理使用的有效机制。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决算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审查监督。

 

(十二)严格国有金融资本经营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界定功能、划分类别,分行业明确差异化考核目标,实行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提高考核的科学性、有效性,综合反映国有金融机构资产营运水平和社会贡献,推动金融机构加强经营管理,促进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有效服务国家战略。加强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建立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履职尽责情况、员工薪酬水平的奖惩联动机制。

 

(十三)健全国有金融机构薪酬管理制度。对国有金融机构领导人员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对党中央、国务院,地方党委和政府及相关机构任命的国有金融机构领导人员,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合理确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探索建立国有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责任追究和薪酬追回制度。探索实施国有金融企业员工持股计划。

 

(十四)加强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部门财政财务监管。财政部门负责制定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部门财务预算制度,并监督执行。进一步完善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完善中国人民银行独立财务预算制度和其他金融监管部门财务制度,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和重点金融基础设施财务管理制度。各级财政部门依法对本级国有金融机构进行财务监管,规范企业财务行为,维护国有金融资本权益。继续加强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等领域保障基金财政财务管理,健全财务风险监测与评价机制,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保护相关各方合法权益“





十一、金融监管体系构建仍然是个大挑战


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监管范围是“7+4”,具体为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实施监管,强化对投资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众筹机构、地方各类交易所等的监管。


北京、天津、宁夏、武汉、四川均先后设置金融工作局,作为地方的直属机构。江西省金融办则于今年年初增设地方金融管理处,负责对依法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各类交易场所等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授权省政府监督管理的地方金融机构或组织的准入审批与发展规划。

小彩

小立,你刚刚问了那么多,我也来考考你吧,看看你最近的学习是不是像刚刚表现出来的那样用功,请听题:


深圳金融办的创新监管手段,都有哪些?

这可难不倒我,我可是深入了解过的哦。


深圳市金融办借助科技提升监管手段,推出了“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信息系统”、“深圳市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两个地方金融监管平台,加速推进、落地的地方金融监管。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信息系统解决新兴金融业态无监管系统、无监管数据、风险底数不清的问题:


对深圳市P2P网贷、小额贷款公司、交易场所等新兴金融业态进行非现场监管

重点打造备案登记、监管督导、数据报送、数据储存、风险预警、企业评级、协同处置等七大子系统

采用了新一代区块链技术,利用VP、NVP节点的分布式管理,以及PBFT的共识机制、CA的智能合约,确保监管数据的实时报送、不可篡改


深圳市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则是强化金融风险监测分析,稳妥处置各类金融风险隐患,提升主动发现、提前预警金融风险的能力:


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非法集资核心建模、舆情信息采集、线下数据采集、非法集资案件信息管理、举报线索管理、数据管理等七大子系统

构建以“人”、“资金”、“业务”为主线,首创“海豚指数”,对企业风险进行分级预警、分类处置,建立模型评价和风险评价指数,实现风险发现、评估,以及证据固化、趋势判断、及时干预、联合打击等目标

小立

小彩

没错哦!给你发大红花!

我再补充一点:


深圳金融办创新类金融风险的预警指标是依托“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创新设计了P2P网贷蜂巢(COMB)指数、小额贷款公司CAMEL+RR监管评级体系和交易场所FORCE指数,对相应类金融机构开展风险评价。


P2P网贷蜂巢指数从信用、操作、管理、经营四个风险维度构建模型,形成14张基础报表、266张基础指标、45项一级衍生指标、24级二级衍生指标

小额贷款监管评级体系从资本充足、资产质量、公司治理、盈利状况、流动性等五类风险指标,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社会责任两类附加指标等七个维度进行评价,共形成12张基础报表、60项定量指标、33项定性指标


交易场所FORCE指数根据功能不同,将交易场所分为金融资产、区域股权、商品、其他等四个大类,从信用、合规、管理、经营四个风险维度进行评价,形成17张基础报表、28项一级指标、43项二级指标。

类似深圳这些做法为下一步构建合理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如果未来还是用之前行政式,管制式的手段去管理新时代下的金融资本,效果恐怕要打折不说,可能风险还会加剧。


一句话,金融监管是基础,值得高度重视。


结论:写给未来的话


 这轮金融资本管理新规,是继金融风险管理连环拳和资管新规之后的又一里程碑事件。这既会对之前国资委为唯一经营性国资监管实施平台的认识有重大冲击,也对未来相当长时间大集团普遍采用的产融结合思维有巨大的冲击。更是对区域如果做好国资大经营提出了全新的考卷,怎么答题,将是各级区域主管及深改领导小组的重大难题。


但无论怎么做顶层设计,有一点是可以肯定是,基于顶层设计的广谱框架,追求区域发展与国家的共振,着眼与国家同构改革,下大力解决区域特殊问题,用国家大政之势,冲击地区错配与错构之节,是一条永不过时的因地制宜之策。



~点击图片获取最新课程信息~



【精彩阅读】  点击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阅读推荐


1、“上海扩大开放100条”深度解读!与国企密切相关的内容都在这里了!

2、过企在逃人员名单不完全披露!追责机制落实几分?

3、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六大措施

4、剖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试验田” ——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5、央企如何锻造创新主力军?——政策解读及案例分析来告诉你答案

6、【最全最新】创新政策梳理,只为最关心创新政策的你而准备

7、【政策整理发不停】自贸区相关政策梳理!各省市的重点都在这里

8、【史上最全】投融资平台相关政策大梳理

9、中兴,华为,阿里们需要补上的一堂课——王道与霸术

10、高质量发展和中国方案的胜利离不开新持久战 ——新持久战总论

11、证监会连发9文,IPO与CDR的春天来了【附政策原文下载】

12、重组世界的新方案

13、打造独角兽企业全貌图──国企加速培育上市公司新福地(上)

14、打造独角兽企业全貌图──国企加速培育上市公司新福地(中)

15、打造独角兽企业全貌图──国企加速培育上市公司新福地(下)

16、从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7、军民融合与千年大计的超循环结构

18、博鳌开放精神照耀下的国资国企改革 ——新一轮开放架构下的改革及二十个焦点问题的提出

19、千年大计之大西南命运共同体 ——川渝滇黔桂藏湘需尽快一体化整合

20、新时代党建深化,你必须要关注的六件大事

21、重组世界的新方案---中国新政治经济学的探索

22、从刘家义书记自揭其短促山东改革说高质量发展

23、白万纲:到底什么才是高质量发展(一)

24、白万纲:到底什么才是高质量发展(二)

25、白万纲:到底什么才是高质量发展(三)

26、历史的选择 人民的重托

27、【完整版】金控携手产融结合,再现“波粒二象性”

28、国企追求产融结合之不能说的秘密

29、【完整版】全新解读国资国企改革2.0版发展指引

30、【完整版】十九大背景下国资国企深度改革——十大关键词

31、国资委管资本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32、【最新版】各省的国资国企改革逻辑到底是什么

33、地市国资国企改革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34、地市国资改革路在何方?

35、长三角深度一体化将走向何方?

36、如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一流企业

37、十九大背景下如何重新评价国有企业及其管理者

38、内控、全面风险管理是一回事吗?

39、国改新动向:培养世界一流企业

40、十九大背景下的国资国企改革全解析

41、全新解读国资国企改革2.0版发展指引

42、云南国企改革专题:深度开放合作篇

43、云南国企改革专题:特色化结构调整篇

44、云南国企改革专题:构建创新发展链

45、云南国企改革专题:混改大招频频

46、国资委管资本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47、一图解读《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

48、各省的国资国企改革逻辑到底是什么?

49、地市国资国企改革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50、地市国资改革路在何方?

51、混改2.0——厦门国企改革成功模式

52、混合所有制推进中的一些误区和问题

53、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失败、误区与风险

54、从能源类企业混改模式看混改的发展

55、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资国企深化改革——以浙江物产集团和中粮集团为例

56、关于混合所有制你不得不知道的五件事

57、民企参与混改,要有“吃亏”的心态

58、【剧透】地方国企纷纷瞄准混改,图什么?

59、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探索成功运营模式

60、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搭建凸显五大症结,良方何在?

61、《2018中国国企国资改革发展报告》揭示国企重组新趋势

62、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不宜追求金融全牌照

63、构建创新驱动联合体,系统打造区域创新驱动优势

64、深入探讨企业大学2.0版建设

65、十九大背景下国资国企深度改革——十大关键词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欢迎关注华彩咨询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