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冬青谭》系列54:语文学习中标准答案带来的后遗症

日日新 日日新 2019-07-27

 文|张冬青

  语文(母语)的学习,其重要性学者已经论述很多。语文学习过程的弊端,专家以及学习的经历者也有了很多陈述。现在,我只从标准答案这一点进行分析。

  语文学习为什么要有标准答案呢?

  第一,语文学习是要考试的,在应试体制下,考分就是学生的命根。考试为了阅卷方便,就需有标准答案。既然考试那么重要,于是学习的过程不再是学、思、问、习、悟的过程,而是考试训练的过程。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能力旺盛的年华,都要进行十二年的应试训练,大部分人的思维和情感都受到不可逆的伤害。
  第二,语文学习直接关乎价值观的养成,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这方面如果不能去政治化(政治化是一种思想纤维化),如果不能回归文学与人性,摆脱标准答案的学习就无从谈起。也就是说,标准答案是最好的约束思想的工具。它不停地灌输标准就是正确,正确就是唯一。

  标准答案是如何“作案”的呢?

  首先,它让“我”丧失个人主见和思想。比如“我”理解的林黛玉是大气的,但标准答案是小气的。“我”作为学生,如果不写标准答案,就得不到分,还得不到老师的喜欢、同学的尊敬、家长的理解。“我”有什么资本和标准答案对抗?久而久之,“我”放弃自己判断的权利,一心一意迎合标准答案。
  判断力从小没有被激活,“我”就容易迷信,迷信宣传,迷信传播,迷信忽悠,迷信制度,迷信体系等等。
  其次,“我”慢慢就变得狭隘了,不一定是心胸狭隘——当然也有很大可能性心胸也会狭隘起来,而是思维狭隘。不能理解不同的观点,不能允许不唯一的结果,不能忍受没有答案的问题,热衷于追求正确的、标准的答案,而且坚定地认为正确的就是唯一的。
  然而,标准的就是正确的吗?正确的就是唯一的吗?当然都不是。文学的特点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标准答案是让所有人都认识一个哈姆雷特,而且是被某一种观点解读的哈姆雷特,而不是哈姆雷特本身。这里面隐含着两种思维和心理危险,一种是唯我独尊,因为正确只有一个,别的都是错的;另一种是不尊重事实,可以用观点强奸事实。在这一点上,我们放弃了唯物主义,观点成为铁律,事实可以扭曲以逢迎观点。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应该是:哈姆雷特是事实,是不变的;而千人千个观点,观点受个人、时代、地域等因素影响,是变化的。观点之间可以互相参照,共同构成对哈姆雷特的理解。观点之间的不同,也可以引发出地域文化和时代文化的研究课题。这就是为什么“《红楼梦》研究”、“莎士比亚研究”可以贯穿人类历史的原因。

插图来自©视觉中国

  第三,标准答案的内容普遍境界不高。比如有一道阅读题,说某学生犯了过错,承认后得到了相应的惩罚,说明什么?有同学答:敢于承担。答案是错,正确答案是:自作自受。我以为,“敢于承担”的理解,立意更高。教育者强调的是不要犯错,这是教育者的狭隘和不负责任。家庭里不让孩子承担——独生子女政策加上物质生活改善直接摧毁了几代父母和子女之间自然的爱,学校也不教承担,非但不教承担,还有错即追责。有读者会问:追责不就是让人承担吗?非也非也。承担是自己主动的行为,是认识到错误,然后承认是自己所为,然后接受后果,后果包括自然后果、规则后果、法律后果。追责是别人把责任让当事人承担,并施加惩罚。在社会生活中,追责是必要的,因为总有人推脱、逃避、掩盖过错。在教育中,培养主动承担的意识和能力,远比追查责任要重要得多。恰恰是不容错和有错必究,更容易导致人的推脱、逃避、掩盖行为。
  低境界、无情感的文本解读现象,比比皆是。比如读《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安徒生),语文老师总是会强调老头子在交易中吃亏的行为,直接批评其不符合交易原则或者勉强为吃亏找理由。没有人理解到老头子超越吃亏这一世俗概念的快乐,无法引领向快乐与钱无关的精神境界。又比如,我们给孩子讲《狼来了》的故事,会认为骗人的小孩儿被狼吃掉是活该的,传达一种谎言被惩罚的快感,并不引导孩子感受戏弄别人给别人带来的麻烦,不去同情骗人的小孩儿最后叫人人不来的孤独的痛苦,不去惋惜最后的结局。文学本是丰富人的感情的,不应该寡淡本有的同情之心。
  第四,它可能让“我”养成趋炎附势、人云亦云的人格模式。不知道有真理,只知道有权威。因为那些标准答案未必是真实的。举一个英语考试的例子——
  问:你家有几口人?学生答:四口(这是真实情况)。
  结果是错,因为应该答三口。这是小学一年级的题目。孩子会非常迷惑,为什么真实的是错的?尊重事实的真实是一方面,尊重感受的真实是另一方面。语文的学习应该始终保持真情实感地体会文本,从感受上升到理解。如果标准答案的权威性凌驾于真情实感之上,就是在塑造虚伪人格。

  标准答案还会有如下几个特点:过度解读,以偏概全,上纲上线,刻意拔高。于是,在十二年的训练后,“我”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这些毛病。这样,学着学着,“我”的心灵纤维化了,大脑也纤维化了。哀哉!

《冬青谭》全系列

1:要成为自己灵魂的船长
2:廉价思想批判
3:真实是接纳自己的前提
4:不能在“主义”不同的前提下谈问题
5:尊重,从拉开身体的距离开始
6:请允许孩子自卑
7:冲突让孩子有分寸有胆量
8:莫被兴趣迷惑
9:教育是个平常事
10:给孩子沉静的生活
11:读《公主四点会来》
12:读《有麻烦了》
13:成人,请照照孩子这面镜子——读《愿你》
14:细读《一片叶子落下来》
15:童诗批评
16:关于学生阅读的建议
17:论厌学
18:“都怪你”
19:不要把母亲节过成悲情节
20:莫把才艺教育当作素质教育
21:游戏与劳动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
22:善良是一块抹布?
23:谁会给你安全感
24:“发脾气”问答
25:一分不可为二
26:信任会让孩子珍惜自己
27:自信的底气在哪里
28:学会理性二则
29:自然而然的教育观(一)
30:不善待幼儿园老师的社会没有未来
31:自然而然的教育观(二)
32:自然而然的教育观(三)
33:自然而然的教育观(四)
34:自然而然的教育观(五)
35:自然而然的教育观(六)
36:自然而然的教育观(七)
37:自然而然的教育观(八)
38:自然而然的教育观(九)
39:自然而然的教育观(十)
40:自然而然的教育观(十一)
41:自然而然的教育观(十二)
42:三幅画像
43:义的担当
44:如果续写《赵氏孤儿》
45:承担成就尊严
46:平等与平和
47:关于谦虚的思考
48:焦虑是一种癌症
49:识别毒鸡汤文
50:接纳孩子·允许孩子·以孩子为中心
51:自由成长是负责任地成长
52:课程化成长——成长的异化
53:为什么我们需要不停地输血

日日新公众号二维码,可扫一扫或长按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