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9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 探索与争鸣杂志 2021-04-17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注:近期微信公众号改版,订阅号消息不再按时间排序,为了继续收到我们的文章,希望您可以在文章底部点击“在看”或者给“探索与争鸣杂志”公众号设置“星标”(公众号界面右上角三个点)。让系统知道这是您常看的公众号,这样您以后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消息啦。自2018 年6月1日起,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 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


 新刊上架

 2020.09 

封面


封底


封二


封三


目录


圆桌

构建中国知识体系:新时代的理论自觉


解超

构建中国知识体系的三重意义



郝宇青

构建中国知识体系的历史逻辑



刘京希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知识体系构建



虞崇胜

知识体系的形成须遵循其发展规律



唐亚林

中国知识体系自主性的构建之道



蒲国良

中国知识体系的应然状态



杨龙芳

知识体系的立体结构



瞿骏

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建设的“内外圆融”



付长珍

作为时代问题的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


寻找变革时代的文化认同感:

以历史为基石


葛剑雄

警惕“历史热”背后的史学民粹化倾向



李红岩

如何应对“人人都是历史学家”的时代



陈恒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学家



马敏

历史观、价值观是当代历史教育的关键——以青少年历史教育为中心



李宏图

历史教育需要立足全球化时代的“文明标准”



孟钟捷

公众历史教育的当前挑战与机制建设



王锐

走向“政治成熟”的契机——新媒介与当代中国青年新历史观的形成



特稿 

·重识中国与世界(二十五)·

赵可金

老国家与新社会的错位:美国政治极化的根源


佟德志

当代美国意识形态的极化现象及其根源


庞金友

不平等:当代美国政治极化的经济与社会根源


争鸣

·构建中国阐释学(九)·

陈其泰

阐释学视野下公羊学“三世说” 的精彩演进


李 帆

阐释学与历史教科书史的研究


成祖明

从“六经注我”到“我注六经”

——现代经学阐释的限度与公共性展开


 技术

·数字时代的人文省思·

蓝 江

生命档案化、算法治理和流众

——数字时代的生命政治


吴冠军

健康码、数字人与余数生命

——技术政治学与生命政治学的反思

 

杨庆峰

健康码、人类深度数据化及遗忘伦理的建构


许 可

健康码的法律之维


文化

涂可国

儒家为何重礼


青年

·第四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选登(之一)·

赵小勇

法律与技术如何相处:

区块链时代犯罪治理模式的双重重构



圆桌会议①|构建中国知识体系:

新时代的理论自觉


构建中国知识体系:新时代的理论自觉


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主要得益于40 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从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来看,中国在文化软实力尤其是国际话语权方面仍有较大不足。不仅西方世界对中国有误解、曲解,而且许多中国人自己也习惯了用西方的概念和理论来解释中国,接受了西方对中国的误读。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崛起,更重要的应是文明的复兴。而文明复兴的核心要素之一,当是中国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形成。富起来的中国只有构建出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的知识体系,才能掌握国际话语权,才能使自己的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相称,才能真正地全面地强起来。今日中国已经具备了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物质基础和理论需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为中国构建知识体系提供了历史机遇,接下来需要的是构建中国知识体系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和学术努力。为此,《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组织了相关笔谈,探讨构建中国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发展规律、突破方向等问题,力求为中国知识体系重建和中华文明复兴提供学者的一些思考和智慧。


解超教授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具有三重意义:一是解决当前中国理论落后于实践的问题;二是加强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必由之路;三是加强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的需要。郝宇青教授认为,近代以来中国基本上都是在西方文明的框架下来检视自己、认识自己,甚至指导自己的社会政治实践。但是经过 40 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已经超出了基于西方历史经验的哲学社会科学结论,在此基础上才提出了构建中国知识体系的历史任务。刘京希教授主张,构建中国知识体系应立足于全球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抱持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机统一的包容姿态,在特殊性文化形态之中,去寻求、发现、凝炼与升华具有普遍性、共通性的思想与知识成果。虞崇胜教授认为,知识体系是人类在不断适应事物发展规律中逐步形成的,我们应该做的或者说能够做的,是给知识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让知识在其中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茁壮成长。唐亚林教授认为,知识体系最终能否获得充足而成熟的自主性,一方面要看是否形成了主体性的知识原理与原创性的知识范式,另一方面要看是否形成了由人、组织、制度与治理四大要素共同构筑的知识体系应用场景和运作框架。蒲国良教授指出,我们所要构建的知识体系应该是“中国的”“当代的”“开放的”和“建设性的”,在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教训。杨龙芳教授从宏观层面将知识体系分解为知识资源化、知识科学化、知识民主化、知识制度化和知识时代化五个问题,从中解析出意义、胆识、学识、常识和智识五个结构元素,勾画出资源、文品、学风、信念和信心五个生长机制。瞿骏教授以历史学为例,认为中国知识体系建设须在“重识”世界与“发现”自己的交错互动中,承认文明多样性对于人类世界的意义,然后认真切实、满怀敬意地去学习、认知中国文明和中华文化的“独特”。付长珍教授指出,当代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建构,不仅需要熔铸古今、会通中西,更需要在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下,面向生活世界,推进伦理学的知识创新和伦理学研究范式的新开拓,具体呈现为批判、会通和创新三个环节。

——主持人 叶祝弟 杜运泉 孙冠豪


圆桌会议② | 寻找变革时代的文化认同感:

以历史为基石

作为一个延绵数千年的文明大国,中国拥有厚重的史学传统。今天,技术革命和社会变迁带来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形式的根本变化,自精英而大众、自业余而专业等各种可能性大量出现,历史传播领域的内容空前丰富。然而,这同时也可能导致大众历史认知的片面与混乱,历史知识的公共传播同以教科书为代表的传统历史教育构成了竞争姿态。而大众历史文化和历史教育,向来是形成社会共识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环节,事关国家和社会安定团结,意义重大。对此,历史学界需要从长时段和全球视野出发,系统回应媒介变革等新现象、新问题,提供合适的概念和手段,引导公众的历史想象和历史认知,从而为凝聚文化认同贡献力量。为此,2020 年 7 月,《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联合举办“大众历史文化变革的新挑战:当代历史学何以凝聚文化认同感”圆桌会议,邀请知名专家围绕“公共史学、历史教育与文化认同”这一话题进行研讨。


葛剑雄教授认为,当前表面的“历史热”背后,存在一种史学民粹化的倾向,即民间的非专业人士通过争夺历史的解释权,为特定的商业利益或政治目的服务;对此,专业学者应坚持历史学本身的价值观和科学性,做好引领工作,充分发挥历史学的教育职能。李红岩研究员认为,历史学的专业圈之外正在自发生成公共史学的新场域,但它不是削弱而是强化了专业历史学的基础性作用。要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历史教育,要高水平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积极而科学地回应各种挑战。陈恒教授指出,要正视历史知识在人类知识中地位下降的趋势。当前历史著述的表述越来越蕴涵着某种价值取向,形形色色的世界史都有其价值寄托。我们需要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能够构建历史解释体系、成为世界历史学术支柱的历史学家。马敏教授指出,加强青少年历史教育,关键应重视历史教科书和课堂历史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提升历史课程的质量,尤其要重视历史观和价值观教育,将“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落在实处。李宏图教授认为,历史教育应该基于面向全球的视角,打破自我与他者、国家和区域化、区域化和全球化相对立的思维方式,立足全球化时代的“文明标准”,从而实现历史教育的有效性和前瞻性,建立面向未来的全球性文化认同。孟钟捷教授认为,当代公众历史教育在主体界定、客体范围、传授内容、媒介选择、效果衡量等方面都呈现了新的特征。对此,应该形成一种从专业学者、“历史人”到历史爱好者再到普通人的金字塔型结构,进而营造健康发展的公共历史文化和公众历史教育全方位推进机制。王锐副教授指出,互联网最新发展背景下的历史知识平台和传播途径,呈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新历史观。这种新历史观从当代现实感出发,重新思考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尽管存在认识稚嫩和跟风“造梗”等问题,这仍然为青年一代走向“政治成熟”提供了契机。

——主持人 叶祝弟 杨义成



特稿


重识中国与世界

(二十五)

赵可金|老国家与新社会的错位:美国政治极化的根源

【内容摘要】当前美国处于政治极化的困境之中。美国政治极化的困境不是一个短期的趋势,而是美国政治长期固有的客观规律。美国国家制度的保守性和美国社会生态的开放性之间的内在张力,决定了过一段时期就会出现周期性的政治极化现象。美国在国家形态上是一个老国家,而美国在社会形态上则是一个新社会,两者之间的不平衡发展是政治极化的根源,而经济自由化、社会保守化和全球化并行不悖的趋势一起塑造了当下美国政治极化的困境。与一个极化的美国长期共处,需要新的政治智慧、战略定力和外交艺术,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关键词】政治极化 美国政治 民主政治 政治周期

【作   者】赵可金,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佟德志|当代美国意识形态的极化现象
  及其根源

【内容摘要】从 20 世纪末到 21 世纪初,当代美国的意识形态出现了极化现象。本来二元对立的美国意识形态越来越极化,以民主党为基础的左翼自由主义强化自由贸易、女性主义、同性婚姻合法化、平等主义、全球化,与以共和党为基础的右翼保守主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右翼保守主义的极化则表现为贸易保护、白人至上、反同性恋、反移民、逆全球化等主张。当代美国意识形态的极化分布在各个领域,既有经济领域的民主社会主义与保守主义,也有政治领域的政党极化、精英极化和民众极化。极化的重点领域还是在文化方面,在种族、道德、宗教、教育、语言等各个领域,意识形态的极化都是非常严重的。同时,这种极化还在全球交往的层面展开,构成了意识形态极化的全方位图景。当代美国意识形态的极化有着非常复杂的根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由主义的引领作用下降。

【关键词】美国 意识形态 极化 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

【作   者】佟德志,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庞金友|不平等:当代美国政治极化的经济与社会根源

【内容摘要】政治极化是当今美国政治最为显著的特征。近些年来,美国的经济不平等愈演愈烈,收入差距日趋明显,中产阶级持续萎缩,阶层固化初具规模,“贫困陷阱”业已显现。不平等的恶化是政治极化升级的经济和社会根源。不平等造成的贫富失衡、阶层分化、社会不公、机会不等,不仅导致右翼保守主义兴起、民粹主义泛滥、身份政治崛起和政治信任危机,更使党派冲突白热化、精英立场极端化、意识形态两极化、大众文化冲突化、社会阶层分裂化趋势进一步加剧。由于不平等保持着上升趋势,政治极化也丝毫没有减弱迹象,再加之不平等与政治极化相互交织、彼此强化,美国政治短期内将无法摆脱政治极化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不平等 政治极化 贫富差距 民粹主义 身份政治

【作   者】庞金友,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争鸣


构建中国阐释学(九)

陈其泰|阐释学视野下公羊学“三世说”的精彩演进

【内容摘要】春秋公羊学“三世说”的成功演进堪称阐释学史上的精彩篇章。“三世说”这一核心命题,在漫长的历史年代经由儒学思想家大胆而精心的持续阐释,竟在西汉和晚清两度风靡于世,对中国社会进程和学术演进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大力发掘、总结这一典型的中国本土历史阐释学的珍贵成果,将为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当代阐释学体系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公羊学 “三世说” 春秋公羊传 阐释

【作   者】陈其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


李 帆|阐释学与历史教科书史的研究

【内容摘要】要深化历史教科书史的研究,阐释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势在必行。规范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历史课程之“章程”“规则”“标准”,实为阐释学基本原理在历史领域的具体实践。历史教科书文本的制作过程,可谓阐释学理论与方法的集中体现,前理解、视域融合、效果历史等都蕴含在其中,公共阐释论和阐释学中的“教化”概念,则为历史教科书社会效用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重要的窗户。考察清季以降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历史,若应用阐释学理论及方法,会有诸多予人启示的发现,并能极大扩展研究者的学术视野。

【关键词】阐释学 历史教科书史 伽达默尔 实践 教化

【作   者】李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成祖明|从“六经注我”到“我注六经”

——现代经学阐释的限度与公共性展开

【内容摘要】传统经学阐释一直在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徘徊,当阐释离开有限性束缚过度追求无限性时,虽可能盛极一时,但终究会因不被接受而遭淘汰。“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精练地表达了阐释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有机统一,存在着主体与六经之间阐释的循环。这种阐释循环推动了传统经学的发展。进入现代,古典经学有限性的历史基石坍塌,造成经典意义价值体系的崩解。现代经学理论迭出,都意在追求经典的历史性和客观性,造成了经典价值意义世界的失落。“正典的进路”的提出,扭转了这一现象,将之与集体记忆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相结合,不仅在现代与后现代的语境中赋予经典以历史合法性,也在更为宏阔的“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的阐释循环、公共性的不断展开中,开辟了一个中国现代经学阐释的新时代。

【关键词】现代经学 阐释 有限与无限 阐释学循环

【作   者】成祖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技术


数字时代的人文省思

蓝 江|生命档案化、算法治理和流众

——数字时代的生命政治

【内容摘要】福柯的生命政治研究之所以关注人口统计学,部分原因在于在人口统计的过程中,完成了对鲜活的生命的档案化。生命政治的基础不仅仅是人口这一概念,还包括将异质性的人还原为具有一定量值的数据和档案。生命档案化的一个结果是形成了与物的秩序和话语秩序并列的数据秩序,而算法正是这种数据秩序和结构的运行方式。在整个数据结构基础上,形成了对所有档案化和数据化生命的监控和管制的算法治理。今天,算法治理已经成为一种高度智能和普遍化的治理技术,它甚至掌控着我们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诸多偏差和异常。但是,这种算法治理并没有真正涵括所有生命现象,也就是说,在算法治理之外,还存在着诸多不可被数据化和计算的生命,这些生命就是流众。流众和被数据中介的生命成为后人学的基本区分,这也是数字时代生命政治的奥秘所在。

【关键词】生命档案化 算法治理 流众 生命政治

【作  者】蓝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江苏省杰出社科英才。


吴冠军|健康码、数字人与余数生命——技术政治学与生命政治学的反思

【内容摘要】在 2020 年初至今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健康码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政治层面上,健康码恰恰处在技术政治和生命政治的交叉口上:它不仅是当代数字技术的一个“微创新”,同时具身化了共同体的免疫边界。建立在数字城市性、算法化社会性、大数据主义这三大要素之上的“算法治理”,系统性地升级了针对人口的“安全技术”,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生命政治所指向的“生命治理”。与此同时,它也无可逆转地造成了共同体“成员资格”的重要变化,即“肉身人”向“数字人”的关键转化,而“余数生命”,则构成了以健康码为典范的数字化生命治理的真正挑战。

【关键词】健康码 数字人 余数生命 生命政治 技术政治

【作  者】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杨庆峰|健康码、人类深度数据化及遗忘伦理的建构

【内容摘要】健康码归根到底属于数字物,是数据化的结果。人类深度数据化从物质、精神和信息三个维度逐渐形成了一个闭环效应。物质维度的数据化是指物质身体指标及身体行动的数据化;精神维度的数据化是指认知、情感可能的数据化;信息维度的数据化是指人类在认知过程中的信息塑造,展示了人类信息认知方面的闭环形成。健康码在应用过程中带来了六个方面的伦理问题需要关注;此外,更需要关注数据发展所引发的生存论难题,这些问题的调和之道需要在数据遗忘与数据记忆之间的矛盾中斡旋进行。

【关键词】健康码 数据化 遗忘伦理 生存论

【作  者】杨庆峰,复旦大学生命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教授、复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许 可|健康码的法律之维

【内容摘要】作为中国应对新冠疫情下社会流动的重要尝试,健康码不仅是一项数字技术,还是一套法律制度。从组织法面向上,健康码是“政府作为平台”的典型例证,行政机关应提升包容性并建立与“整体政府”相一致的组织架构。在行为法面向上,健康码是自动化行政的重要应用,鉴于其对公民自由的实质影响,健康码应满足算法解释和算法审计的双重要求。在数据法面向上,健康码是数据治理的关键一环,为兼顾公共利益和个体权利,亟待设立统一、独立、专业的个人信息保护机构,实现数据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动态平衡。作为紧急状态的紧急措施,健康码不可常态化,在全球疫情大幅缓解后,健康码须脱离强制性,成为公民自愿选择的公共服务,相关个人信息亦应及时删除或匿名化。

【关键词】健康码 政府平台 算法审计 个人信息保护机构

【作  者】许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文化


涂可国|儒家为何重礼

【内容摘要】礼之所以为大,儒家之所以重礼,固然是因为儒家之礼内涵极为丰富,但更重要的是它从总体上使传统中国人的行为有所遵循,确保人合理地待人处世,培植中国人向上向善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并保障中国传统社会有序运转。在当前儒学界,对儒家礼学存在不少误读误解,缺乏对儒家礼规功能的系统诠释。从功能主义角度说,儒家阐发和推崇的礼规具有社会表达功能、社会化导功能、社会激励功能、社会定位功能、社会调控功能和社会规范功能。礼既要保留、传承,又要损益、变革,以建立良好的礼治秩序,问题在于要保留、传承和损益、变革哪些礼,以及如何保留、传承和损益、变革礼?解决这两大问题,应当遵循礼义结合原则、仁义结合原则与智义结合原则。

【关键词】儒家 礼规 社会功能 传承 变革

【作   者】涂可国,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研究员。



青年


第四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

征文选登(之一)

赵小勇|法律与技术如何相处:区块链时代犯罪治理模式的双重重构

【内容摘要】区块链时代犯罪治理面临的危机,主要体现为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消解了责任主体概念,“匿名性”阻塞了传统归责路径,代码自动执行排斥外部力量对犯罪过程的介入及“分布式”特征削弱了网络空间中的主权管辖等方面。我国近年对P2P网贷和网约车的治理历程,揭示了实现法律与技术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不能依靠管制模式和单纯的回应模式,而应通过促使法律和技术在关照彼此核心价值诉求的基础上进行双重重构来实现和谐。通过法律与技术的双重重构重塑犯罪治理根基,一方面,需要区块链技术主动维护现有法律规制秩序,为外部监管的介入提供技术环境;另一方面,现行法律应对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价值保持宽容态度,建立适应区块链发展需要的法律体系。此外,还要在法律和技术层面加强国际合作,减小区块链“分布式”特征对链上犯罪管辖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区块链 智能合约 犯罪治理 双重重构

【作   者】赵小勇,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生,西南政法大学特殊群体权利保护与犯罪预防中心助理研究员。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目 录  2020.01 | 2020.02 | 2020.03 | 2020.04 | 2020.052020.06 | 2020.07 | 2020.08|2019年总目录 热点  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  人物  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  学者  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    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  专栏 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会议 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  青年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