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3.04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目前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
新刊上架
2023.04
封面
封底
封二
封三
目录
圆桌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大城市的住房难题如何破解
——存量时代的改革重心、驱动转换与保障体系
陈杰
中国大城市住房发展驱动力的内在逻辑与转换机制
戴晓波
居者有其屋:中国大城市住房发展的三次转型
秦虹
存量更新:中国破解大城市住房顽疾的重要路径
倪鹏飞
中国大城市“青新市民安居工程”亟待系统推进
姚玲珍
务工人员:大城市经济复苏与房地产市场转型的重心
叶裕民
公租房、集租房、民租房三足鼎立:大城市租赁住房新格局
虞晓芬
构建“向下有托底、向上有通道”的大城市住房保障供给体系
特稿
李怀印
从现代化和全球化到大国竞争优势
——各国经济增长路径的理论建构与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
王宁
换位体认:数字时代的观念冲突与社会治理
争鸣
赵稀方
自由主义如何面对民族主义
施旖旎 陈友华
商品房预售制:保留抑或变革
——基于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
政治
·治理的界面与界面的治理·
文宏 李风山
治理界面何以持续生产
——基于政务服务实践的历时性考察
容志 李婕
“一网”能够“统管”吗
——数字治理界面助推跨部门协同的效能与限度
韩志明 陈洲
界面治理的操作性逻辑
——以网格化管理及其改革为例
社会
房绍坤 袁晓燕
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的法治保障
赵伟
国家级区域战略与西部欠发达地区选择
——以甘肃为例
思想
·重识中国与世界(四十)·
周督竣 包刚升
观念、利益与政党:美国移民政策变迁背后的三重张力
张勇安
疫病命名的知识政治学:重思全球卫生治理难局
陈赟
多元一体:古典思想视域下中华民族的立身基础
Content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大城市的住房难题如何破解
——存量时代的改革重心、驱动转换与保障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大城市的住房难题如何破解
——存量时代的改革重心、驱动转换与保障体系
陈杰教授认为,要转变中国大城市住房发展模式,首先要加快摒弃以居住空间资本化为住房发展主要驱动力,从指导思想、空间优化等维度,加快资本收益驱动向共同价值驱动转换。戴晓波研究员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以上海为代表的大城市住房发展经历了三次转型,从短缺经济时期到增量发展阶段再到存量时代,提出大城市住房要谋求高质量发展,尤其要在人才吸引和宜居宜业等方面发力。秦虹研究员认为,存量更新是破解大城市住房顽疾的重要路径,提出城中村有机更新在维持相对低租金下实现居住升级的改革策略,“非住改居”在职住平衡下实现居住空间增加的改革策略,以及老旧小区改造在低投入下实现高品质居住的改革策略。倪鹏飞研究员呼吁,在城市生活、都市圈和城间流动时代开启之时,中国大城市要着力推进“青新市民安居工程”,针对青新市民保障性住房,建立“长短兼顾”的产权体系、“多中有无”的供给体系、监管与支持充分到位的政策体系、各方参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姚玲珍教授强调,近三亿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事关大城市经济复苏和房地产市场转型与健康发展,建议从明确居住标准强化政府责任,创新机制加大务工人员可支付租赁住房供应,完善政策提升务工人员租房支付能力等方面统筹谋划。叶裕民教授提出,以“包容性城中村更新”模式,联动解决城中村更新与青新市民可支付住房“孪生难题”,从而建构大城市租赁住房的第三支柱——村民租赁住房,形成公租房、集租房“三足鼎立”的中国大城市租赁住房供给新格局。虞晓芬教授认为,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大城市应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快构建以《住房保障条例》为依托,“向下有公租房作托底,向上有共有产权住房、拆迁安置房、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性住房金融等通道”的多渠道住房保障体系。
——主持人 李 梅
特稿
李怀印|从现代化和全球化到大国竞争优势
——各国经济增长路径的理论建构
与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
【内容摘要】现代化和全球化是近几十年来在解读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发展路径方面使用最多的两个概念,但均不足以充分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历程和未来趋向。流行于冷战时期的经典现代化理论本质上是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的,在第三世界国家曾遭到普遍抵制。自1990年代以来,作为现代化理论变种和替代的全球化思潮盛行于各国知识界,在中国也得到经济学主流学者的响应。但是他们提出的新自由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方案,同样不足以充分解释中国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以及与此紧密相连的现代化问题,必须跳出主流经济学的狭隘视角,充分考虑国际地缘政治因素、国内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在宏观的和比较历史的视野下,全方位理解中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道路抉择及未来走势。
【关键词】现代化 全球化 新自由主义 新古典主义 大国竞争优势
【作 者】李怀印,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历史系教授。
王宁|换位体认:数字时代的
观念冲突与社会治理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系统整合度显著提高。然而,社会整合度却未能同步提高。其体现之一是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在某些宏观议题上的观念没有趋于相同,反而陷入了一定程度的对立和冲突。西方有关观念冲突的理论视角存在局限性,而儒家的“体认”概念则提供了理解观念冲突根源新的解读视角。在简单社会中,由于社会的同质性,人们更易于凭借相似的体认而达成社会共识;但是在社会分化和复杂化加深的条件下,个人把自身的体认向异质的他人推广,不但不能促成共识的形成,反而可能成为观念冲突的根源。换位体认是避免社会误解、达成相互理解的途径,换位体认也可以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创造换位体认的环境则是对观念冲突本身进行治理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观念冲突 体认距离 体认推广 换位体认 社会治理
【作 者】王宁,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争鸣
赵稀方|自由主义如何面对民族主义
【内容摘要】自由主义如何面对民族主义成为当代重要思想命题,从思想史角度对两者关系进行梳理,才能展现这一论题内在的复杂与张力。在这个维度上,追溯自由主义者霍布斯、洛克、贡斯当、阿克顿等与民族主义思想之间的关系,分析体现在马克斯·韦伯和卡尔·施米特那里的自由主义和民族之间的紧张,进而阐述二战之后自由主义处理民族主义的两种方式,一是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批判,一是以赛亚·伯林和耶尔·塔米尔以自由主义包容民族主义的努力,可以见出,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虽然分别代表了人类的集体性和个人性这两种古老的维度,两者彼此依存也彼此冲突,但终究要走向调谐。
【关键词】自由主义 民族主义 政治思想史
【作 者】赵稀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施旖旎 陈友华|商品房预售制:
保留抑或变革
——基于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
【内容摘要】以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考察我国大陆商品房预售制的缘起、变迁动力与变迁路径可以发现,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房地产领域的住房投资资金和居民居住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品房预售制中多方的相对代价也发生转变:国家的逻辑从重视增长转向重视分配,购房者的逻辑从迫切追涨转向审慎抉择。这些变化使得一些之前透支运作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陷入困境,连带一些地区的预售制运转遇到困难。我们应努力克服路径依赖,多措并举探寻商品房预售制改革的最优解。
【关键词】商品房 预售制度 现房销售 诺思 制度变迁
【作 者】施旖旎,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陈友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公共政策及其机制研究”(17ZDA12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住房自有偏好的社会建构研究”(21YJC840020)
政治
·治理的界面与界面的治理·
文宏 李风山|治理界面何以持续生产
——基于政务服务实践的历时性考察
【内容摘要】政务服务实践的嬗变历程,折射出国家与社会交互界面的持续生产图景。从碎片化界面到集中式界面,再升级为智慧态界面,体现出政府服务界面的演进趋势,即界面形态上从碎片主义到整合集成、界面载体上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界面层次上从单向供给到双向互动、界面规则上从条块分割到协同合作。政务服务界面的持续生产,是内外部环境的倒逼逻辑、战略与结构的调适逻辑、软硬层面上技术的支撑逻辑叠加作用的复合结果。国家与社会交互界面的持续生产,为政务服务形态的演变提供了无限可能。但界面本质上作为一种治理工具,应依循人本理念,推动国家与社会的良好互动。
【关键词】治理界面 政务服务 国家与社会 持续生产 数字治理
【作 者】文宏,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风山,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城市治理研究”(21JZD037)
容志 李婕|“一网”能够“统管”吗
——数字治理界面助推跨部门协同的
效能与限度
【内容摘要】界面及界面理论为数字时代跨部门协同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现有文献集中强调信息共享促进跨部门协同的作用,但对于技术赋能的深度机理及其限度还缺乏系统讨论。数字治理界面具有数字整合权、边界裁判权、流程再造权、监督考核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门边界模糊化、协调机构非常态化、信息共享阻滞化和监督考核迟滞化等传统城市治理困境。同时,受数字力、行政力和领导力三因素的影响,界面也存在“失灵”现象。事实上,界面兼具工艺性和生态性特征,不仅是人工设计的产物,也是组织间互动、组织与环境互动的产物,其本质上是这种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边界和接面。数字界面功能的提升离不开顶层制度设计和部门共识的形成。
【关键词】跨部门协同 数字界面 一网统管 技术赋能 组织互动
【作 者】容志,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教授;李婕,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韩志明 陈洲|界面治理的操作性逻辑
——以网格化管理及其改革为例
【内容摘要】界面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具有简便和准确等技术优势,在社会各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划定区域或边界的方式来实施社会治理,形成了大小不同和形状各异的治理界面。治理界面是治理要素存在和互动的场所,也是组织和实施治理活动的舞台。网格化管理是治理界面设计的典型实践,推动了社会治理的有序化和确定性,但也暴露出界面冗杂化、信息弥散化、资源分散化以及运作区隔化等问题。当前各地政府推行多格融合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界面整合,具体就是要通过明确界面任务、理清界面边界、协调界面主体、明晰界面权责和联通界面信息,以实现高效的治理。基层治理既需要设计尺度适当的界面,根据界面的技术原理来优化治理活动,也要注意把握界面治理的约束和限度,防止对划格治理的过度依赖,避免丧失治理工具选择和创新的想象力。
【关键词】空间 界面 界面治理 网格化管理 多格合一
【作 者】韩志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洲,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研究”(22ZDA069);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协商民主的体系化及其程序机制研究”(20AZD023)
社会
房绍坤 袁晓燕|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
权益的法治保障
【内容摘要】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应首先明确进城落户农民是具有主体指向性、阶段过渡性、现实长存性、时代性的特殊农民群体,其土地权益应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其相关权益。当下,应详细梳理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保障困境的利益主体多元、侵害行为隐蔽等表因,解答农村产权个体归属、进城落户农民成员身份、权益属性抉择等深层疑问。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保障的策略,是以平等与自愿为价值导向,通过涉农改革进一步彰显土地权益之财产性,构建法治化与渐进市场化的有偿退出与转让机制,并依据其成员身份保留这一群体在农村的后路,使进城落户农民各取所需、进退皆宜。
【关键词】进城落户农民 土地权益 有偿退出 有偿转让 农村改革
【作 者】房绍坤,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袁晓燕,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落实集体所有权的私法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22BFX074)
赵伟|国家级区域战略与西部欠发达地区选择
——以甘肃为例
【内容摘要】我国已进入国家级区域战略与总体勾画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国家级区域战略的实施正在改变区域竞争态势、区域竞争重心、区域竞争强度和区域竞争标的,国家级总体勾画的推进进一步强化着这种变化趋势。在此背景下,以西部欠发达地区典型省域甘肃为代表的国家级区域战略外围地区,或者虽为国家级区域战略涵盖、但并非核心区域的地区,必须直面其在区位、机制、政策、城市群实力等方面的劣势,借助总体勾画发掘与发挥本区域相对优势,谋求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面对新一轮经济空间重构与区域竞争,西部欠发达地区应由政策竞争转向城市竞争与人力资本竞争;由聚力产业发展转向宜居、宜业、宜学城市构建;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为突破口,进一步推进市场化体制与机制改革。
【关键词】国家级战略 西部欠发达地区 区域竞争 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作 者】赵伟,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浙大民营经济研究中心首席教授。
思想
·重识中国与世界(四十)·
周督竣 包刚升|观念、利益与政党:
美国移民政策变迁背后的三重张力
【内容摘要】最近十多年里移民政策成了美国政治争论的中心问题。回顾历史,美国移民政策总体上呈现出开放与限制之间的周期性摇摆特征,而影响移民政策波动的是内嵌于美国社会的三重张力。具体而言,在价值观念上,自由民主的理念要求美国接收更多的移民,但这又可能造成美国认同的衰微。在经济利益上,移民既被认为是繁荣之源而受到欢迎,又被认为是社会负担而遭到排斥。在政党政治上,两党在移民问题上的不同立场也加剧移民问题上的论战。在对美国移民政策历史变迁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正是三重张力在不同时期的较量与组合,影响了美国移民政策在开放与限制之间的摇摆。
【关键词】移民政治 美国政治 族裔政治 政治认同 政党政治
【作 者】周督竣,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包刚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21VMG024)
张勇安|疫病命名的知识政治学:
重思全球卫生治理难局
【内容摘要】世界公共卫生史上四次影响甚巨的“大流感”的命名,都是特定行动者出于特定的科学实践、政治立场、利益诉求和行为逻辑进行的知识再生产。然而它们的科学名称常常不敌流传甚广却不够科学严肃的“通俗名称”,后者往往有意或无意地同特定的地域、群体、生物,或是特定的文化、习性、行业、职业关联起来,进而还常常选择性使用容易引起过度恐惧的术语。特定的行动者以此为名,调用知识和动员舆论来推进疫病防治,而被关联的对象必然因此遭到“污名化”,进而产生一系列溢出效应,这对国家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和全球疫病的防治产生了多样广泛而负面的影响。针对疫病命名的知识政治学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当前全球卫生治理难局的成因关键和解决出路。
【关键词】疫病命名 知识政治学 全球卫生治理
【作 者】张勇安,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学系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陈赟|多元一体:古典思想视域下中华民族的立身基础
【内容摘要】费孝通以“多元一体”理解“中华民族”的格局,“中华民族”在“名”上是现代的发明,在“实”上却与中华文明同其悠久,西方族裔民族主义视角不但不能理解它,反而会解构它。当代学术界倾向于以“多元性”解构族裔民族主义在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单一对应原则,而对“一体性”不够重视。然而,正是这种“多元”中的“一体性”,才是中华民族在有实而无名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始终具有凝聚性与向心力的奥秘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立身的基础。可以从以下四项内容理解这种“一体性”:一是“中国”认同,它构成多个具体民族的凝聚中心;二是“礼义”,它意味着一种基于华夷之辨的文明论归属;三是“斯文”,一种超越具体族群及其社会的文化宇宙;四是“经史”,一种在民族混杂流变中的处变贞常之道。
【关键词】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 立身基础 中国 经史 礼制
【作 者】陈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
【基金项目】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中心和智库建设项目
点击封面查看《探索与争鸣》2023年往期目录
01
02
03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