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临床看温胆汤的多种功用

2017-08-12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I导读:“四则案例,病虽各异,然其用温胆汤之清胆和胃,理气化痰则是―致的,这就是辨证施治,异曲同功之妙义。”


从临床看温胆汤的多种功用

作者/陈瑞春


温胆汤是临床常用方,所治病种极为广泛,只要辨证精当,疗效多较满意。兹就几则典型病案,举例如下:


  • 治外展神经麻痹


胡某,男性,45岁,干部。患者左眼突然歪斜,右眼突出发胀,视物模糊。头晕昏胀,烦躁不寐。因其发病突然,疑有占位性病变,遂作五官科各项检査,排除肿瘤,确诊为外展神经麻痹。用辅酶A等药治疗,未能改善症状。又请中医调治,用杞菊地黄丸等滋养肝肾、清肝明目之剂,经治月余,也未见好转。笔者接诊,症见左眼斜视,并偶有双象,视物模糊,头晕,左侧头部及眉心发胀,烦躁,夜寐多梦,口苦乏味,食纳不馨,大便不畅,脉弦滑实,舌苔黄白厚腻,舌质偏红证,属胆热中阻,胃气不和;痰热相因,上攻清窍,用温胆汤加减以清胆和胃,处方: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甘草8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川黄连10克、菊花10克、蒺藜10克。嘱其先进5剂,再观动静。


药后,诸症悉减,斜视明显好转,头目清爽,视物更清晰,双象已不复现,夜寐安静,口苦减,胃纳好转,舌苔黄退腻减,脉象弦实而软。嘱其原方再进5剂。


时隔半月余,患者告谓,眼斜视完全复原,余症若失,无所苦楚,自谓不药可以。但虑其病深日久,恐有反复,仍嘱其再服原方以资巩固,于是又陆续服药25剂,竟未更方而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 降转氨酶


王某,男,32岁,飞行员。病者慢性肝炎住院3个月余,其他症状得以改善,惟单项转氨酶由300降至190单位后,不再下降。察其症肝区偶有隐痛,胸闷,脘腹痞胀,食后腹胀甚,嗳气频作,疲惫倦怠,夜寐不宁,头晕不适,口苦粘腻,大便稀软不爽,舌苔白腻,脉弦滑。病属湿浊阻滞,肝胃郁热。拟温胆汤加味: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枳壳10克、竹茹10克、郁金10克、黄连6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神曲10克、炙甘草6克。嘱服7剂。药后,肝区痛已失,胸闷腹胀明显减轻;大便成形,头晕减轻,苔仍白腻,脉弦软,守原方去黄连、郁金,再进7剂。


三诊,转氨酶降至84单位,自述胸腹胀已除,食量倍增,大便正常,夜寐安静,苔薄润,脉缓而弦,效不更方,上药又进7剂。此后转氨酶降至40单位,为巩固疗效,再处方7剂,嘱隔日1剂。后3次肝功能检查,转氨酶正常,未见返跳,而恢复工作。


  • 治更年期综合征


李某,女,46岁,干部。患者近半年来月经前后不定期,精神紧张、性格反常,遇事与人争吵。一次因激动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醒后叹息不已,说话杂乱无章,因而送精神病院。住院半个月,经治疗观察,除外精神病。据其年龄和临床表现,拟诊为更年期综合征。


自述胸闷胁胀,叹息不已,烦躁,腹胀纳少,大便不爽,夜寐惊梦,性情急躁易怒。经期乳房、两胁发胀。苔薄黄腻,脉弦实。证属肝胆气郁,胃气不和。处方温胆汤加味: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竹茹10克、枳壳10克、郁金10克、青皮10克、炙甘草8克、浮小麦30克。7剂。


药后,胁胀减,叹息止,诸症悉减。继进上方20余剂,精神舒畅,食纳正常,已照常上班,经半年观察追访,未见反复。


  • 治美尼尔氏征


王某,女,58岁,家务。病者素有眩晕,耳鸣,呕吐病史。经诊断为美尼尔氏征。每次发作必卧床半个月,1年少则发作3〜5次,有时每月发作1次。就诊时症见:头晕目眩,耳鸣气闭,觉天旋地转,呕吐痰涎,甚则吐黄苦水,不能纳食,大便不畅,夜梦纷纭,脉弦滑,苔薄黄腻。拟用温胆汤加味: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甘草6克、枳壳10克、竹茹10克、菊花10克、石决明15克、双钩藤15克,服5剂,诸症悉除,不久又复作,遂将原方服用,眩晕悉平,症状减轻,可料理家务。继之,病者将上药买好存放家里,遇发作眩晕呕吐,即服上药3〜5剂,以后眩晕虽仍发,但可不必卧床,病势较原来发作为轻。前后经4年,用上方达100余剂,病虽未根治,但服药即效。


后因处方盖章太多,药店不预售药,只得来院更方。询其病情经过,温胆汤业已成其防身良药,每病眩晕必用,用之必效,故遵温胆汤加味,药味仍前。病者现已年近七旬,身体健壮,眩晕多年未发。


  • 体会与讨论


一、温胆汤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竹茹、生姜、大枣等组成。究其功乃化痰,和胃,安神。临床上常用以治胆胃痰热上扰,虚烦不得眠之症。因为痰热干扰,肝胃不和,胃受其累,故尔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治失眠用温胆汤,常取卓效。推而广之,凡痰热中阻、肝胃不和所致的失眠、眩晕、头痛,皆可因证加减应用。此外,以痰象为著的精神分裂症,可合并大黄黄连泻心汤;痰热壅盛的胸痹证,可合小陷胸汤;中风口眼歪斜,痰涎溢甚,可合牵正散加地龙、僵蚕;肝阳上亢之高血压、风痰相合,可以本方加羚羊角、天竺黄、钩藤、石决明等。其变甚多,可因症加减。

二、本文所述四则,如外展神经麻痹者,症见口苦舌黄苔腻,烦躁不寐,脉象弦滑等痰热交阻之症,故以六味滋养未效,而施以温胆,从痰热论治取得疗效。转氨酶升高者,临床上痰湿交阻者不少,尤以长夏湿土当令,用温胆汤加菖蒲、远志,使转氨酶稳步下降,其意仍在清胆和胃,方中半夏、茯苓治痰理脾,加菖蒲、远志,助其芳化湿浊。更年期综合征,虽无有形之痰,然其胸闷,叹息、烦躁、腹胀等症,亦属于痰阻气滞,肝郁不畅,肝胃失和,故以温胆加疏肝理气药获效。美尼尔氏征的眩晕旋转,呕吐黄水,显然是湿痰郁热,中焦阻滞,以致清窍壅塞,清阳不升故头眩,以温胆汤屡服屡效。综上所述,四则案例,病虽各异,然其用温胆汤之清胆和胃,理气化痰则是一致的,这就是辨证施治,异曲同功之妙义。


  • 本文选自《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年第3期,作者/陈瑞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郁李仁 甘遂、大戟、芫花 商陆 牵牛子 


巴豆 独活(1) 独活(2) 独活(3)


番泻叶 火麻仁 芦荟 大黄(1) 大黄(2) 


大黄(3) 大黄(4) 大黄(5)


紫草 水牛角 青蒿、白薇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 芒硝(上) 芒硝(下)


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 千里光、白蔹、四季青 


熊胆 绿豆 生地 玄参 丹皮 赤芍


败酱草、大血藤 射干、山豆根、马勃 青果 木蝴蝶 


白头翁 马齿苋 鸦胆子 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


连翘 穿心莲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蒲公英 


重楼(七叶一枝花) 土茯苓 鱼腥草 金荞麦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秦皮 苦参 白鲜皮 金银花


升麻 葛根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寒水石 知母


胡荽(香菜)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 辛夷花 葱白 鹅不食草 


麻黄 桂枝 紫苏 香薷 生姜(上) 生姜(下) 荆芥 防风 


经络学说【文章目录】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