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肉桂的两大妙用

2017-08-12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I导读:文中论述肉桂的作用,没有空洞的理论之谈,代之以灵动的生活比喻,深入浅出,读之耳目一新。对于各位在临床上理解和应用肉桂,或可有锦上添花之用。


肉桂的两大妙用

作者/唐略


  • 引火归元


在黑锡丹中,肉桂的作用不仅仅是温肾,同时还引火归元,这是其他药不具备的,所以黑锡丹里面必须用上好的紫油肉桂,市场上我们常买回家做大料的那种肉桂基本是不行的。


肉桂引火归元,通俗的说,就是把柴火塞进灶里。我师父常说,人的肾阳命门之火就像烧饭用的锅底下的火,火只有在锅底下慢慢地烧,锅里面的东西才能熟,如果锅底下的火烧出来了,就用火钳夹住,连柴带火,一起塞回灶里,这就是引火归元,让火回到它应该去的地方。


其他温药很少有引火归元的作用,这是肉桂独特的地方,为什么肉桂能引火归元呢?因为它守而不走,能够把温热之气一直留在下焦,还能通络脉。所以说肉桂不仅能温肾,而且还能引火归元。


在八味地黄丸里,附子和肉桂一般用得特别少,附子用上5克到10克,肉桂用3克左右就足够了,为什么用这么少呢?因为我们现代人的火往往比较重,即使是肾阳虚,都可能伴随着火,所以,用热药就要注意一些。


另外,如果说肾是一盏灯,那么,六味地黄丸好比给灯加油,而附子、肉桂好比给灯点火。加油不怕多,地黄、山萸肉、山药你可以使劲用。点火则无需大,点到为止。


当热药用于点火的时候,就要尽量少用,如果用得多了,就可能会出问题。除非你有其他的药为佐,把它迅速往下引,杜绝其危害。


  • 促进下焦气化


肉桂还有一大妙用,促进下焦气化。


我们知道,肾阳好比锅底下的火,它在底下蒸动,脾胃才能运转,腐熟水谷,消化食物,膀胱才能气化。好比锅台上有做饭的锅,旁边还有一个烧水的锅,它们共享一灶火。


《黄帝内经》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要有气化。锅底下有火,烧水的锅里才能冒出气来,这就叫气化,我们嘴里有津液,就不觉得渴,这是因为肾阳在底下蒸动,膀胱能够气化,把水液蒸腾上来,嘴里就有津液,小便能够排出来,这也取决于膀胱的气化。


如果膀胱的气化功能不行了,那么嘴里的津液、下边的小便都可能出问题。要么就是口渴,同时尿多,要么就是尿频,尿急,尿不尽。尤其是有些老年人,晚上经常起夜,而且起完夜还得喝口水,因为口干了,这是典型的肾阳不足,气化不利。


膀胱里的津液不能够蒸腾为津液,只能排出去,所以人会渴,小便也会多,在没有痰或下焦湿热的情况下,可以用八味地黄丸。


  • 本文选自《思考中药》,学苑出版社。作者/唐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郁李仁 甘遂、大戟、芫花 商陆 牵牛子 


巴豆 独活(1) 独活(2) 独活(3)


番泻叶 火麻仁 芦荟 大黄(1) 大黄(2) 


大黄(3) 大黄(4) 大黄(5)


紫草 水牛角 青蒿、白薇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 芒硝(上) 芒硝(下)


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 千里光、白蔹、四季青 


熊胆 绿豆 生地 玄参 丹皮 赤芍


败酱草、大血藤 射干、山豆根、马勃 青果 木蝴蝶 


白头翁 马齿苋 鸦胆子 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


连翘 穿心莲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蒲公英 


重楼(七叶一枝花) 土茯苓 鱼腥草 金荞麦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秦皮 苦参 白鲜皮 金银花


升麻 葛根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寒水石 知母


胡荽(香菜)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 辛夷花 葱白 鹅不食草 


麻黄 桂枝 紫苏 香薷 生姜(上) 生姜(下) 荆芥 防风 


经络学说【文章目录】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