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勒内·夏尔诗21首

法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勒内·夏尔(1907-1988)法国当代著名诗人。生于法国南方沃克吕兹省索尔格河畔的伊尔,早年一直住在家乡乡间。后从事文学,受超现实主义影响。1930年曾与布雷东、艾吕雅合出过诗集《施工缓行》。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他抱着爱国热忱,拿起枪来与敌人周旋,是下阿尔卑斯地区游击队首领,在抵抗运动中与加缪成为挚友,获得骑士勋章。法国光复后他出了不少诗集。1983年,伽利玛出版社将夏尔的全部诗作收入具有经典意义的“七星文库”出版。他的诗总是植根在故乡土地上,呈现出法国南方山野、烈风、激流的印象,同时表达了人们的痛苦、希望和
友爱,语言极其简练,凝结,跳跃,并无激昂的高歌,但饱含深沉的热情。诗中形象奇特,很有独创性,他的诗歌形式多样,有时写成紧凑的散文诗,有时采用传统格律;他还创造出用警句来表达的格言诗。在五十年代,这种诗体给年轻诗人提供了新的典范。时至今日,他对文学创作的深刻见解和尝试仍被认为意义重大,他的诗作为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勒内·夏尔(1907—1988),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诗坛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这位难理解的、被认为是复杂的诗人,在研究者们作了数十年认真评论后的今天,仍有很大一部分作品是陌生的或没被读懂的。
夏尔的诗歌生命是从赤裸、神秘、圣洁的晨曦开始的。超现实主义像一道强悍的闪电,照亮了他的23岁。布勒东和艾吕雅从一开始就对他表示器重和关注。尽管夏尔后来脱离了超现实主义团体,超现实主义的精神却贯穿了他一生。
夏尔曾以极大的勇气,亲身投入抵抗运动的战斗。从超现实主义的狂热梦幻到世界大战的残酷现实,夏尔痛苦地走进事物及存在的深处。他内在地领悟了应该怎样生存在光照和黑暗的岩缝里,以狂暴的激情的铁锤,撞击内心的爱和外部的残酷现实,最终在迸溅的碎片中窥见一己的真实和透彻。
确实,夏尔自始至终是一个反抗者,他的诗总是让人触及他内心的大矛盾和在精神上为统一大矛盾所进行的殊死搏斗。大概是黑暗在黑暗中照亮了他的道路,他确信,诗是“对仍为欲望的欲望之爱的实现”。现实的丰富材料帮助夏尔建构起一个超现实的深远空间。在《图书馆着火》中,他写道:“作品是怎么来的就像冬天,一根羽毛落在我的窗玻璃上。马上,壁炉里升起了劈柴之战,至今尚未结束。”
尽管这样,夏尔却既非哲学家更非通灵术士。诗是夏尔真实而倔强的口舌。他始终以反抗者的形象和声音耸立着,不断地通过他的诗向我们展现暴力和抵抗的状况:闪电或炸雷。他决不说使人安心的话,他必须对各种形式的不公正和不幸表明他的抵抗。他曾愤怒地写下:“你们服从你们存在的猪猡,我听命于我身上不存在的神;我们仍是无情的人。”
冲突,进而超越,统一;凝聚,终于炸裂,透彻。
夏尔的诗是陡坡。但另有一些阳光明媚的山坡,以其爱情的、几乎是田园诗的意趣令我们陶醉。普罗旺斯的阳光和大自然,对夏尔来说意味着童年和土地。为表现一块乡土,这块乡土上的动物及植物,夏尔写下了松缓、轻松、淡淡不安的怀乡歌。夏尔成年后的激烈冲突,也许正是对童年时代与世界永远失去了的统一性的强烈向往。哪怕在幻想的狂热的意象丛中,哪怕所处的精神状态如此迷醉昏乱,夏尔始终渴望一种清醒,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穿透,对整个事物的昭然。殊不知,由于对获取清醒的过于执着,他被迫再次,三次,无数次地跌入无解的混沌——失去的赤裸。而他的渴望仍在一边:让本质的痛苦,最终沉入河底,跃为活生生的生命本身。



盛景


夏季曾在它偏爱的岩石上歌唱,当你对我显现,夏季曾在远离我们的地方歌唱,那时我们是沉默,是同情,是悲伤的自由,是比海更广阔的海,它那漫长的蓝色桨叶曾游乐在我们脚边。
夏季曾经歌唱而你的心在远处游荡。我曾亲吻你的勇气,领悟你的不安。波浪的绝对存在铺成的道路朝向这泡沫堆积的尖峰,那里交错着支撑我们家宅的双手所需的致命德行。我们未曾轻信。我们曾被关心。
年华已逝。暴雨停息。世界早已消失。感到你的心不再正确地把我领会曾令我疼痛。我曾爱着你。用我容颜的缺席与幸福之真空。我曾爱着你,化为一切,忠诚于你。




索尔格河

献给伊冯娜的歌


川流太早出发,无人陪伴,一往无前,

给予我故土的孩童你的激情之容颜。


川流在闪电终止处开启我的家园,

以遗忘的步态碾平我的理性之石殿。


川流,在你身中大地战栗,太阳焦虑。

愿穷人在深夜用你的丰收制成他的面点。

川流屡遭惩罚,川流无人照顾。


川流属于满手老茧的学徒,

没有风不在你的浪尖平复。


川流属于空荡的灵魂,褴褛的衣衫与满心疑虑,

属于那滔滔不绝的古老苦难,属于榆树和怜恤。


川流属于古怪之徒,狂热之徒,肢解牲畜之徒,

属于那抛下犁头的太阳为了与行骗者为伍。


川流属于自谦之人,川流属于初升的雾,

属于那灯火减轻环绕它帽檐的苦楚。


川流沉入梦幻,川流锈蚀钢筋,

在那里星辰拥有它们拒绝给予大海的身影。


川流属于种种传动能力及驶向重重水域的呼啸,

还有那啃噬葡萄藤并预告新酒的风暴。


川流拥有这因监狱而疯狂的世界中从未毁弃的心灵,

请你为我们保持暴烈并守护地平线上蜂群的友情。



你走得好,阿尔蒂尔·兰波!


你走得好,阿尔蒂尔·兰波!你在十八年里抗拒友情,抗拒敌意,抗拒巴黎诗人的愚蠢,抗拒你那有些发疯的阿登家庭贫乏的蜂鸣,你做得好,把这一切抛向海风,掷在他们早熟的断头刀下。你早有理由放弃布满懒汉的林荫大道,蹩脚诗人的小咖啡馆,为了牲畜的地狱,为了狡黠者的生意与天真汉的问候。
这身体与灵魂的荒诞冲动,这正中靶心并将其炸裂的加农炮弹,是的,一个人的生命正在这里!人们不能,在走出童年的时候,无限期地绞杀同类。如果火山难以改变位置,它的岩浆却跑遍世界的大虚空并为它带来在其伤口中歌唱的美德。
你走得好,阿尔蒂尔·兰波!我们是这样一些人,无须证据便会相信可能的幸福与你同在。




最初的瞬间


我们曾凝视愈发壮阔的水流从面前涌过。当她从母腹中赶出,一下便抹去了山峦。这并非一道被奉献于自身命运的激流而是一只不可言喻的野兽,我们则已化作这野兽的话语和实体。她在其想象力的万能之弓上令我们保持爱意。何种干预方能把我们约束?日常的平庸早已逃离,溅出的血亦已返归它的热度。被开放所接纳,被抛光至无迹,我们已是一场从未终结的胜利。




雨燕


雨燕张开过于宽大的翅膀,绕屋盘旋并啼鸣它的欢乐。心亦如斯。

它令雷电干涸。它在晴空播种。如果触及土地,它就被刺伤。

它的反衬是燕子。它痛恨亲昵。高塔的花饰又有何益?

它在最昏暗的洞中将歇。没有飞鸟比它更受拘束。

长明的夏季,它将穿过子夜的窗棂,疾飞直入黑暗。

没有眼睛能把它抓住。它啼鸣,这便是它全部的在场。一杆长枪将把它击落。心亦如斯。




小夜灯下的玛利亚

乔治·德·拉图尔所作


我希望今天草木能是白色的,以此去踏过那些眼看你正在受苦的事实:我不想在你如此青春的手中看到死亡未曾涂抹灰浆的严酷造型。那些并不如我这般渴求你的外人,在由他们支配的日子,将脱下你的帆布衬衣,占据你的卧房。但他们离去时忘了淹灭夜灯而一点灯油通过火焰之刀在近乎不可能的解答之上泼洒。




致一种好斗的虔诚


明光圣母你孤单地停留在你的岩石之上,与你的教堂不睦,对它的造反者友善,我们没有受你任何恩惠,除了这人世的目光。
曾几何时我痛恨于你。你毫无防护。你的双唇早已污秽。但今天我知道自己未免过分,因为那些亲吻过你的人早已弄脏了他们的讲台。
我们这些过客从未苛求在力竭前能够安歇。精力的守护者,你未曾得到凸显,除了那曾给予你庇护的些许爱意。
你是那谎言闪耀的时刻,是油污的短棍,应受处罚的灯。我有足够火热的头颅去把你敲碎或与你牵手。你手无寸铁。
太多的无赖窥伺着你及你的惊恐。你除了串通别无选择。你怀着深重的憎恶去为他们建造,去为他们充当密探作为回报!
我打破了沉寂,既然所有人都已离去,而你除了留给自己一根松木已一无所有。啊!请你奔向前路,积聚友朋,在黑云下成为孩子的心。
世界在你到来之后已运行了如此之久,如今它只剩一罐骸骨,只剩一个残酷的誓愿。哦,消逝的圣母,为偶然性服务的人,光明通向那饥饿之人将其目睹之处。




挖够了


挖够了,埋够了他的同伴。极恶之物正在每个人体内,在猎人身上,在他肋下。你在这里正是一把由时间提起的铁铲,请你重返我的所爱,他正在我身边哭泣,请你击碎我们,我恳求你,让我彻底死去。




忠贞


在城市的街巷中有我的爱。无论它在碎裂的时间中走向何方。它不再是我的爱,每个人都可以和它搭话。它不再记起;谁真正爱过它?
它在目光的愿景中寻找它的同类。它走遍的空间是我的忠诚。它描绘希望并轻率地将其拒绝。它一锤定音却并未实际参加。
我在它的深处生活,仿佛一条幸福的沉舟。它未曾察觉,我的孤独是它的宝藏。在其飞翔掠过的庄严的子午线中,我的自由掘入它。
在城市的街巷中有我的爱。无论它在碎裂的时间中走向何方。它不再是我的爱,每个人都可以和它搭话。它不再记起;谁真正爱过它,并依然远远地把它照亮为了它不至于倒下?




火药


新的真诚在分娩的鲜血中挣扎。狄安娜已被改换容颜。在太阳方舟展开航行之处,宽容的新恶也四处移居。幸福已被更改。源泉竟在下游。在极高处,恋人之口歌唱。




痛楚,轰鸣,寂静


卡拉冯磨坊。在两年间,一座鸣蝉的农庄,一座雨燕的城堡。这里一切都曾谈论着激流,时而通过欢笑,时而通过青春之拳。今天,垂暮的拒服劳役者在它的石块间衰老,其中大多数已死于冰冻、孤独与酷热。轮到他们时,种种征兆已在花朵的寂静中停息。
罗杰·贝尔纳:凶兽的地平线曾经太靠近你的土地。
请你不要在山中求索;不过,在几公里之外,奥珀代特峡谷中,如果你遇见小学生脸上的惊雷,请你走向它,哦,请你走向它并向它微笑,因为它想必感到饥饿,饥饿于友情。




雅克玛与茱莉娅


昔日青草,当大地上的条条道路在其隐没中相互调和,曾温柔地挺立它的茎秆并点亮它的光彩。白昼的骑士从其爱人的眼波中诞生,他们心上人的城堡拥有与深渊承载的无常暴雨同样数目的窗户。
昔日青草曾知晓千种互不妨碍的铭言。它曾是被眼泪浸湿的容颜之守卫。它曾对动物施加咒语,对过失予以庇护。它的幅员曾可比肩那战胜时代之恐惧并令痛苦降低的天空。
昔日青草曾善待疯人并敌视屠夫。它嫁与跨向永恒的门槛。它发明的游戏曾拥有它们笑容的双翼(宽容而短暂的游戏)。它未曾冷对任何在迷途时希望永远迷途的人。
昔日青草曾证明夜的价值低于其潜能,证明泉水没有随意搅乱自己的航程,跪倒的种子已有一半落入鸟的嘴中。昔日,大地与天空曾互相憎恨,但大地与天空长存。
无法平息的干旱消逝。人类面对晨曦是一个外人。然而追随那尚无法被想象的生活,存在着轻颤不已的意志,存在着即将相互对峙的呢喃,还有那健康而平安的孩子正在发现世界。




博城通报


你的口述无始无终。仅仅被缺席、被扯下的窗板、被纯粹的无所事事清点。
在宿命旁并置对宿命的抵抗。你将审理不同寻常的高度。
美诞生于对话,诞生于寂静的终止与复生。这块从其往昔中朝你呼唤的石头是自由的。这一点从它嘴部的线条上流露。
你的心灵力求的寿期存在于此地,外在于你。
是与否,随着时光流逝,在历史的执念中相互和解。夜晚与热浪、天空与绿意令自身不可得见,为了更好地被人体验。
充满前景的废墟,在你,这个完满之人到来前支离破碎的废墟,从它们的碎块走向你的所爱。于是那围拢王国的玫瑰拥有并收回你易怒的笨拙中回收。
太阳逐渐的现身正在为悲剧解渴。啊!不要害怕推翻你的青春时代。




鲨鱼和海鸥


我终于看见大海身处它的三重和谐,大海用它的弯刀斩断由荒诞的痛苦构筑的王朝,野性的巨型鸟笼,大海像一朵牵牛花那样天真。
当我说:我曾掀翻律法,我曾逾越道德,我曾收束人心,这不是为了给自己理由去面对这虚无之秤,它的谣言将其棕榈叶在我的确信之外铺展。然而,没有任何已然目睹我至今为止如何生活与行动的事物不是我身边的见证。我的肩膀很可能打盹,我的青春就会赶来。唯有从这里才应当汲取直接而有效的财富。因此,在一年中存在着一个纯净的日子,一个在大海的泡沫中挖掘它绝妙长廊的日子,一个为了给正午加冕而升至眼前的日子。昨天,高贵已经荒废,细枝疏远了它的新芽。鲨鱼和海鸥曾互不沟通。
哦,你啊,这条磨工般的海岸上的彩虹,请你把船舶向它的希望靠拢。但愿一切假定的目标都是一种新的纯真,一种狂热进取,为了那些在清晨的沉重中步履蹒跚的人。




玛尔特


玛尔特这古旧的墙壁无法把你独占,映照我孤独王国的喷泉,为何我从未能把你忘记,既然我无须把你记起:你是这当下不断累积。我们相互结合而无须彼此靠近,无须为对方预估未来,有如两束虞美人在爱意中造就一朵巨大的银莲。
我将不会走近你的心以此限制它的记忆。我将不会留住你的嘴以此阻拦它向天空的蔚蓝与离去的渴望微启。我希望对于你是自由与生命之风,吹过跨向永恒的门槛,在夜色无迹可寻之前。




君王


我们总是在一个令人赞叹的黄昏中开始我们的生活。所有那些之后将帮助我们从沮丧中脱身的事物在我们最初的步履四周汇聚。
我童年时人们的举止曾呈现一种朝尘世的仁慈展露的天空之微笑。人们在那里曾把罪恶看作一种傍晚的疏失。一颗流星划过曾令人感动。我察觉到曾经当我是一个孩子,迅速爱上又旋即受伤,拥有过许多好运。我曾在一条遍布游蛇之圈与蝴蝶之舞的河流镜面上行走。我曾在果园中嬉戏,它那壮硕的晚年献出果实。我曾在芦苇间藏身,由那些壮如橡树、敏如飞鸟的生灵们监护。
这个纯净的世界死去了,尸骨无存。只剩下烧焦的树墩、游移的地面、丑陋的殴斗,以及由这位安静的朋友守护的一口小井中的蓝色水波。
相知早已在我们之间增长。这不再是,我曾习惯于这样说。这不是,他修正道。不和不再互不相交。他曾给予我,面对微笑的游蛇之口,我那无须受苦就能深入其中的不可能之物。这位朋友来自何处?也许,他来自阳光中最不阴郁、最不贫瘠的部分。他那在我看来无比强大的能量爆发成坚韧的蕨类植物,是我的希望亟须的水分。希望,事实上,只是一场生存之雪,是春回大地的亲和。一件成果积聚起来,勾画出我终有一日将去跑遍的残酷海岸。我朋友的心仿佛一把渔叉切入我的心,这颗在即将化为灰烬的征服中散开的君王之心,为了指明对于那些定居并屈服之人诱惑何其消沉。我们的密语未曾建造教堂;缄默曾护送我们所有的力量。
他曾教会我如何从词语之夜上空飞越,远离锚泊舰艇的笨拙。对我们而言,重要的不是冰川,而是那令其无休止地成为可能之物,是它孤独的相似性。我曾联结种种热烈的憎恨,曾助其获胜然后离开。(为了不被认出只需合上双眼。)我曾对各类事物吊销其制造的幻觉,以此保护它们不受我们侵害,并将其让与我们的份额留给它们。我曾看见在我的城市中永远也不会有属于我的女性。瀑布的狂乱,象征性地,偿清了我的善意。
就这样我回溯了孤独统治的时代直到那紫色之人随后的居所。但他在那里仅仅拥有他一间间牢房的阴郁境况和他作为被迫害者的无声体验,而我们,我们只有他越狱者的体征。




祝蛇健康


我歌唱新生儿脸上的热烈,绝望的热烈。


轮到面包去掰开人类,去成为黎明之美。


那信任向日葵的人将不会在家中冥思。一切爱的思想都将成为他的思想。


在燕子的环飞中一场暴雨在探听消息,一座花园落成。


总会有一滴水比太阳延续更久,但太阳的上升不可撼动。


去生产那认知试图保密之物,四通八达的认知。


那为了不打乱任何东西而抵达人世之物不值得注意和容忍。


人的缺席将要延续多久,在创造的中心奄奄一息,因为创造已把他撵走?


每一座房屋都曾是一个季节。城市也曾如此往复。所有的居民却只知冬季,不顾他们回暖的身躯,不顾白昼未曾远去。


你在本质中始终是诗人,始终站在你爱意的顶点,始终渴望真理与正义。你无法在意识中一直保持如此,这也许是一种必然的缺憾。


十一

你将用不存在的灵魂去打造一个比它更好的人。


十二

请你看看你的故土沐浴其中的大胆形象,这已逃离你许久的乐趣。


十三

太多人等待着暗礁把他们托起,等待着目标把他们跨越,以此定义自我。


十四

请你感谢那不为你的悔恨操心之人。你是他的棋逢对手。


十五

眼泪蔑视它们的知己。


十六

在那黄沙正在把命运征服之处依然存在着一种可堪测量的深度。


十七

我的爱人,我是否出生无足轻重:你在我消失之处变得引人注目。


十八

要能从树木的心脏走向果实的狂喜,而未欺骗飞鸟。


十九

那穿过快乐去把你迎接的事物只是回忆唯利是图的酬谢。你已选定的现身不传达永别。


二十

请你只为爱躬身。如果你死去,你依然爱着。


二十一

你浸泡其中的黑暗受到你太阳般的上升所具备的淫荡支配。


二十二

请你忽视那些人,在他们眼中人类仅仅被视为大地饱受折磨的背脊上的某个小小色阶。但愿他们能滔滔不绝地说出他们长长的谏言。火钳的黑墨与云彩的红斑实为一体。


二十三

哄骗羔羊,利用其羊毛投资,这样做愧为诗人。


二十四

如果我们栖居于闪电,它就是永恒之心。


二十五

双眼,自以为发明了亮光,已然把风唤醒,我能为你们做什么?我是遗忘。


二十六

诗歌是所有明净的流水中在它那些石桥倒影下滞留时间最短的一条。

诗歌,重新得到定性的人类内在的未来生活。


二十七

一朵为了雨落而生的玫瑰。在不可胜数的年月尽头,这是你的心愿。




芦苇时代


对我的神秘感到厌倦的世界,在一张容颜的卧室中,我的夜晚是否被预见?
这片为舰船而设的大地,被癌症统治,被酷刑肢解,这种冒犯即将停歇。
成人膝头的儿童世界,成串的创伤,酸楚的荆棘之地,连带这么多充满机会的生灵,我已无法把这个世界变为乌有。我究竟可以要求什么!




灯芯绒之歌


白昼曾说:“所有感到悲痛的事物都陪伴着我,依附于我,希望自己幸福。见证我喜剧的人们,请抓住我快乐的脚步。我畏惧正午及其应得的羽箭。为了在它眼中占据上风,无须寻找任何恩福。如果我的消失奏响你们的释放,夏季冰凉的流水只会更好地把我迎入。”
夜晚曾说:“那些冒犯我的往往早夭。怎能不对他们钟情?承载我全部瞬间的草原,它们不能把我蹂躏。它们的旅程就是我的旅程,而我依然保持晦隐。”
曾经在二者间有一种恶将它们撕裂。风曾从一方吹向另一方;风或无有,质地粗硬的面包和山峦的崩塌,或无有。




八月十三的流星


【八月十三的流星】

昔日在你向我现身的瞬间,我的心曾拥有整片天空以此将其照亮。那时我的诗篇时值正午。我知晓焦虑已经沉眠。


【新星】

最初的光芒在酷刑的诅咒与绝美的爱意之间踟蹰。
哲学中的乐观主义对于我们已不再足够。
峭壁的光芒庇护着一棵巨树。我们走向它的能见度。
目光间的婚约始终在变得更加广阔。构思中的悲剧甚至将享受我们的限度。
危险曾剥夺我们所有的忧郁。我们曾经交谈而不互相注目。时光曾令我们联合。死亡曾把我们回避。
夜之云雀,满天星辰,你们围绕荒弃的源泉盘旋,请你们成为沉睡中前额的进展。
我曾从我那由山楂花镶边的卧榻中跳起。双足赤裸,我对孩子们开口言说。


【月光改变着花园】

粪便的财富好似一盏灯把我押送,我将把它引向何种歧途?
暂时的颂歌!矛盾的颂歌!
疯狂的,还有,面对黑夜,顺从的光。
雷电襁褓中暴雨般的自由,在空无之王座上,在人类的小手中。
请你不要用明天麻醉自己。你注视着跨过伤疤并侵蚀窗口的寒冬,并且,在死亡的门廊上,注视无从探究的折磨。
那些在羊毛中安睡的人,那些在寒气中奔走的人,那些出面调解的人,那些在别无选择时没有去当绑匪的人,他们与流星——这雄鸡之敌——协调一致。
虚幻地,我同时身处我的灵魂之中又游离其外,远远地面对玻璃又背对玻璃,仿佛分裂的虎耳草。我的贪欲永无止境。除了生活再无一物萦绕我心。
流浪的火花在其燃成的大火中死去。
河岸边的女友。请你动用你的真理。那隐藏你爱意之金的青草将永远不会认识冰霜。
在这遍布灾祸的大地上,我赞叹对生命狂热的爱。
但愿我这对你造成谜语般不适的现身,这毫不留情的憎恨,能是你灵魂中的流星。
一阵飞鸟的歌无意间撞见清晨的枝杈。




诗琴


尘土的诗琴没有界标,

增补我们的心。

张 博 译




德 国 宗 教 改 革 运 动
与 民 间 文 学 的 成 熟

1.伊拉斯谟与德国
本文的主角的国籍存有争议,伊拉斯谟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祖国?有没有自己的家园?国内外一些史学著作将他归纳到德国文学大师的行列中,认为伊拉斯谟长期生活在德国,与德国人文主义学者交往甚密,以及他的思想对德国社会产生较大影响。我国世界中世纪和德国史研究专家刘明翰教授认为,伊拉斯谟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在德国生活时间很长,而仅仅是晚年住在德国,还不到6年时间。此外,伊拉斯谟与德国友人之间的关系更不能作为证明,刘明翰教授认为伊拉斯谟应明确隶属于尼德兰,这是尊重历史,也是勘正以往的误区。
也有人认为,伊拉斯谟是一位超国家的人,他精通欧洲多种语言,堪称是第一个无国界主义者;换句话说,他在思想艺术上属于全世界,而国籍则是空位。不管怎样,我们还是无法回避伊拉斯谟与德国千丝万缕的关系,就让我们重新认识德国在文艺复兴运动期间的重要节点和人物吧。
15世纪中叶以后,意大利曾经耀眼的荣耀逐渐黯淡,西欧其他国家文明进步的辉光接续下来,尤其是德国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鼓动之下,成为推动欧洲文明进程的新中心。从15世纪中叶开始,在德国的知识分子中间就出现了人文主义者的小团体,但他们并没有像意大利和法国人那样用前所未有的激情和自由讴歌爱情、彰显个性,他们是理性与激情并重,在新的精神生活中表现出来与生俱来的严肃与深刻。诚然,德国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宗教改革运动的胜利,一方面结束了基督教一统天下的局面,教会改革也影响到了更广泛的国家和地区。同时,基督教教会内部也进行改革,以获得新的发展。事实上,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运动是基督教的文艺复兴,这场文化运动终结于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最终将基督教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德国宗教改革的领军代表
德国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人文主义者通过将宗教世俗化的努力,对于本民族语言和民间文学起到了推动作用,使德国民间文学日趋成熟,进入到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其中的领军人物当推三位,伊拉斯谟和乌里希·封·胡登(Ulrich Von Hutten,1488—1523),以及约翰·赖希林(Johannes Reuchlin,1455—1522)。尽管他们并非纯粹的文学家,他们以笔为剑,剑锋直指基督教至高权威教皇和在德国独霸一方的封建诸侯。他们的论著和檄文,也称为不可多得的文学精品。
胡登出身于一个法兰克骑士家族,他一生反对罗马教皇和德国诸侯,并领导了骑士暴动,同时撰写了很多犀利的檄文。1520年连续发表《罗马的三位一体》《观察家》《狂热症》等,在《罗马的三位一体》中,公开指出除了罗马教皇外,诸侯的无所作为也是妨碍德国强大的原因,这个认识是完全正确的,代表了德国人民的心愿和历史发展的要求。只有反对教皇和诸侯两个敌人,才能实现德国的独立和统一,完成16世纪德国革命应当完成的历史使命。
胡登对文艺复兴运动带来的人文主义新思想欢呼雀跃,他在一封信中欢呼:啊,世纪!啊,科学!  他坚信科学昌明、思想活跃、野蛮被克服,生活是乐趣。
尽管古登堡的活字印刷为传播古籍和文化打开了人们的视野,但胡登还是没有找到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他蔑视民众,寄希望于国外的支持,为此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胡登本人被诸侯追杀逃亡到瑞士,客死他乡。他所为之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也不为认可。他提倡德国统一,反对封建割据,反对基督教的独霸天下,但他把推翻教皇和诸侯的希望寄托在骑士阶层,无法找到真正行得通的方法和道路。所以,他的所有努力都无法改变德国现状。他的行为实质正如马克思所评价的那样:在济金根——甚至胡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虽然对于他,正像对某个阶级的一切思想家一样,这种说法应当有相当的改变——同诸侯做斗争时(他反对了皇帝,只是皇帝从骑士的皇帝变成诸侯的皇帝),他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堂吉诃德,虽然是被历史认可了的堂吉诃德。 
约翰·赖希林是一位精通希腊语和希伯来语的学者,他的科学与自由的思想被视为异端。1514年,赖希林编辑发表了《智慧者书简》,其中包括一些人文主义者给他写的书信。翌年他的代表作《梦寐者书简》公开发表。这本书简的作者并非赖希林一人,而是他整理收集了当时与他观点一致的学者,比如胡登和克罗图斯·鲁比阿努斯(1480—1545)等人的文章。还有为了反对政府的愚民政策,他本人和多米尼加僧侣之间的争论,其中包括如何看待时任罗马皇帝的马克西米兰一世(1486—1519)下令烧毁罗马境内所有的关于犹太法律和伦理的书籍等。
说到德国宗教改革运动,不能忽视的是执旗手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 。他与伊拉斯谟是同时代人,也是为宗教使命奉献民族理性的杰出代表。面对教会已经腐化堕落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马丁·路德在1517年提出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在他的号召下,德国自下而上掀起了一场革命运动,马丁·路德当之无愧地成为新教路德教的创始人,从此,德国不再是基督教独掌天下,至少出现了与之抗衡的新教派。同时,作为精通神学、学养深厚的神学家,为了使德国民众直接领悟《圣经》的真谛,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为德国民众争取社会权益提供了依据。因此从文学的意义上说,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也是一部经典、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作品。他在前人翻译部分《圣经》的基础上,采用了使用较为普遍的萨克森官方语言和图灵根的地方方言,他翻译的《圣经》很容易被大多数德国民众所接受,对于促进德语的统一进程起到一定的作用。
事实上,马丁·路德的激进式与伊拉斯谟的循序渐进的观点是难以相容的,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许多言辞激烈、针锋相对的交锋。伊拉斯谟和马丁·路德用通信等方式论战,与如火如荼的宗教改革运动相比,伊拉斯谟显然不属于激进派,当一个个改革派倒在断头台和火刑柱上时,人们对马丁·路德等人给予了更多的赞美,而伊拉斯谟则属于消极派而不被认可。论战无所谓胜负,只是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派的不同立场和目标凸显得更加鲜明了。
与热情的意大利人和浪漫的法国人,以及乐观奔放的西班牙人不同,德国民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严谨与深刻。有人这样认为,世界上不同的纬度不同的地区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其中高纬度的,越趋于寒带、阴霾越重的地区,民族性格越严谨、缜密;反之,越是温暖晴朗、阳光普照的地区,其居民的性格就越任性、浪漫。因为寒冷、严谨、缜密、有序,所以,绝望感就更为强烈。低纬度的人们性格看似混杂凌乱,却有着特别的通达和幽默在里面,有一种天然的混沌迷糊的生存理念,天人合一、自在逍遥,有颇为可人的喜感。日耳曼人发源于德国中部地区,这里纬度较高,光热不足,多的是森林平原,他们经常要抵抗寒冷和饥饿,于是形成了严肃、保守、自省、谨慎的性格特点。
二、追寻与探究的一生
鹿特河畔悠然旋转的风车吱吱呀呀地响着,似乎用古老的声音将我们带回到那过往时光中。——伊拉斯谟出生在鹿特丹,和其他古老的城市不同,鹿特丹在欧洲城市发展中历史算不上久远,真正发展起来是从公元900年始建的填海造地工程。1260年时,在鹿特河上修建起一座大坝,由此才出现鹿特丹( Rotterdam )这个名字。由于地势低洼甚至低于海平面,因此被称之为“低地之国”,也就是尼德兰(The Netherlands)。时光荏苒,16世纪时的鹿特丹呈现出一派兴旺势头,河网上穿梭的船只往来不停,河岸上商贾云集、繁华毕现。由于大坝的修建保护了三分之一土地低于海平面的国土,使原本生存艰难的低地之国,呈现出商业发达、财富聚集的蓬勃景象。文艺复兴时期,这里也同样令世人瞩目,那就是从鹿特丹走出来的这一位巨人。
1.不愿回首的往事
由于种种原因,伊拉斯谟的家族只是有一个不甚清晰的轮廓,其祖辈及同辈人的状况都比较模糊,我们只知道伊拉斯谟的父亲大概叫罗杰·杰拉德(Roger Gerard),家庭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他在当地是一位神职人员,并且有一定文化,甚至懂希腊语,曾经在意大利听过很多人文主义者的演讲,还抄写过一些经典著作,家中还有一些珍贵的藏书。1466年10月27日,秋夜里一个叫伊拉斯谟的新生命呱呱坠地,然而关于这个婴孩的血统却蒙着一层神秘的纱幕。伊拉斯谟直到晚年才了解到自己出生的情况,他并非婚生,这个“污点”一直令伊拉斯谟耿耿于怀,并千方百计加以掩饰,不愿意多谈自己早年的情况。
也许是这个婴孩身上寄托了沉重的情感负担,童年的伊拉斯谟得到了父亲的加倍呵护,他没有再考虑自己的婚姻,而将更多的爱给了儿子。罗杰·杰拉德并不是鹿特丹人,老家在高达。据伊拉斯谟回忆,他还不到4岁时就和同样出身的哥哥一起,被父亲送到了高达(Gouda)上学。9岁时被送到德文特,在著名的圣勒宾(St.Lebuin)分校上学。伊拉斯谟在这里学习了大概是八九年时间,在他的著作中对德文特有着深深的眷恋和回忆。也就是在这里,年轻的伊拉斯谟接触到了来自意大利的新鲜思想——人文主义,并且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概在1484年,从出生一直在伊拉斯谟身边照顾他的母亲,在那场可怕的黑死病中病逝,伊拉斯谟和哥哥旋即回到了高达。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久,伊拉斯谟的父亲也病故了。痛失牯恃的兄弟俩只能由三位亲属做监护人照料。一开始监护人中有一名是学校校长,他把两兄弟送到了教会学校学习,但或许是因为他们的私生子身份,监护人很快就疏于照料,干脆把他们送到了修道院。据说修道院似乎认为这两个孩子会有出息,便乐于收留照料他们,其间他们想逃出修道院去上大学,监护人却拒绝给他们经济援助。在高达时伊拉斯谟还感染重病,但监护人却没有尽职照料。后来伊拉斯谟对他们颇有微词,认为这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1487年,伊拉斯谟在斯特恩加入了奥古斯汀教派的修道院,翌年他宣布从此终身侍奉上帝。尽管他本人并没有认真履行这份职责,但直到临终他依然还是神职人员的身份。或许是上天的眷顾,这座修道院里有这个国家最引以为荣的古典文学藏书,他自幼从父亲那里已经得知了一些经典作家,在这里得到了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在此期间伊拉斯谟还交了3个朋友,他们一起读书、聊天,离别期间也不断书信往来。共同的品味和喜好是他们之间重要的纽带。他在给其中一个朋友科尼利乌斯的信中,称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一干罗马诗人为自己的诗艺楷模,还宣称要仿照西塞罗、昆体良和泰伦斯等的风格写作散文,对于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他尤为欣赏哲罗姆的作品。此外,伊拉斯谟还非常熟悉和欣赏意大利同时代的一些文学家,如洛伦佐·瓦拉、波焦·布拉乔里诺和艾尼伊阿斯·希尔乌斯等。或许正是在这些大师们思想文学精粹的熏陶下,伊拉斯谟形成了卓越的人文主义头脑,并锤炼出纯粹的拉丁文写作风格。伊拉斯谟的诗作开始崭露头角,据说他能够用50个对仗的句子写一首歌颂春天的诗歌。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纵然我有千张嘴巴,
就像那满天的繁星,
纵然我有千张嘴巴,
就像那春风下的落英。 
这寥寥数语,不仅见证了年轻的伊拉斯谟触手成春的才华,也显露出狂狷无忌的心志。伊拉斯谟的所有作品均为拉丁语创作,随着时代变迁,拉丁语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以至于其原著迄今只能默默躺在图书馆里无人问津。其实,伊拉斯谟的青年时代的修为模糊不清,人们不曾看见他穿过什么修道服,唯一能证明的是他的通信中流露出他心思细腻、愁肠百结,对朋友间的友谊十分看重,他自己的行为不受拘束,尽量保持着自由的权利,对没有依靠的未来他深感不安。
1492年,伊拉斯谟成为所在修道院的正式修士,3年后,得到资助到巴黎大学,研修古典文学,自修希腊语,在读期间写出有关拉丁文学习会话方面的著作。此后,又应邀出访英国,结识了托马斯·莫尔等人,并开始一系列创作。
2.云游四海 著作等身
从1501年开始,伊拉斯谟几乎完全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漫游各国、四海为家,他多次往返英国伦敦、意大利博洛尼亚等地、法国巴黎和瑞士巴塞尔,在这期间给英国亨利七世的儿子做过家教,在剑桥大学教过希腊语和神学,在法国协助办文法学校,还为学生编写拉丁文教材。他与莫尔成为莫逆之交,甚至在他家寄住。也可以这样说,伊拉斯谟是在尽情享受、品味着文艺复兴这场流动在欧洲各国的盛宴,不仅自己沉醉在新文化的美酒佳肴中,同时也在准备捧出自己的一钵美味。伊拉斯谟在各国游历期间不断完成新的著作,从数量来看,伊拉斯谟可算是一位高产作家。
按照完成时间顺序有如下作品:《箴言集》《基督教战士手册》《瓦拉新约圣经注释》,翻译西塞罗《政府》等罗马时代作家的著作,诗歌《乘骑之赋》《愚人颂》,编辑希腊文本的《新约全书》《名物篇》《论正确的教学方法》《尤里乌斯被拒天国门外》《论基督君主的教育》《新工具》《吃闭门羹的尤利乌斯二世》《知己谈话录》《真正的神学之方法》《论意志的自由》《西塞罗》《辩护者反对马丁·路德的〈论意志的奴隶地位〉的谈话》《论童蒙的自由教育》《圣职论》,最后一部作品为口授《论教会的纯洁》。这些著作除了《新工具》外均在巴黎出版,广受赞誉,其中《箴言集》在伊拉斯谟在世期间就已经出了60版,被译成各种文字。《新工具》完成于1516年,在瑞士巴塞尔出版,被誉为是“一次哥白尼事件”。
可以说,伊拉斯谟在40—50岁期间,其声望达到了巅峰,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化巨人之一。他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学者,为了生存写作、教书、写信求人,为五斗米折腰的寒酸文人突然时运一转,凭借文艺复兴运动的好风直上青云。这个时代的宠儿得到了什么呢?且看:德皇查理五世表示要在帝国议会上赐予他一个固定的座席,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提出希望伊拉斯谟能在英国永久居留,法国佛朗西斯一世诚邀他访问法国,并请他出任新设立的法国皇家学院院长,西欧五所大学竞相聘请他任教,罗马教皇还授予他副主教的要职,时为罗马帝国首都的维也纳还决定给伊拉斯谟颁发终身养老金。在那些年,伊拉斯谟的屋子里堆满了人们向他表示尊敬的礼物,那些闪闪发光的金银餐具和一桶桶上等的葡萄酒,以及十分珍贵的图书等等。这所有的一切无一不昭示着伊拉斯谟俨然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甚至凡与他交谈过的人都能获得一份殊荣。
或许,谁都不会永远被命运所垂青,1529年到1535年,已经年过六旬的伊拉斯谟终于来到了德国,居住在佛莱堡。他的头脑依然运转灵活、思维敏捷,每天依然伏案工作,但终究似乎离这个社会渐行渐远,往昔的荣耀不再,友谊不再,孤独一人,没有家庭,没有亲人,身边只有一位帮助他的工作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伊拉斯谟用自己一生创立出来的所谓的自由王国,如今只留下自我陶醉的狭小空间,没有人再需要他的高见与教导,更可怕的消息频频传来,他曾经的学生被烧死,他曾经的朋友莫尔死在断头台上,他所弘扬的人文主义被无情地践踏和摧毁,他所钟爱的拉丁语也已死亡。
1536年,70岁的伊拉斯谟再次踏上异国他乡,在巴塞尔逗留期间,他身体孱弱、卧床不起,他发出悲凉的喟叹:我的敌人越来越多,朋友却越来越少。  无论曾经拥有何等荣耀,当这些附加的因素褪去之后,剩下的只有人的自然本相,正所谓杨花落尽子规啼,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当生命的尽头终于来临时,据说伊拉斯谟在喃喃呜咽中,惯常用拉丁语说话和写作的他,突然用儿时熟悉的日耳曼方言说了句:“亲爱的上帝。”——这成为伊拉斯谟最后的遗言。
伊拉斯谟生前在西方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身后的美誉更是纷至沓来:“西方的明灯”“人文主义的泰斗”“文艺复兴的纪念碑”“科学之王”等等。  可以说,伊拉斯谟获如此殊荣,在文艺复兴时期是鲜见的,他是少数没有受到打击和迫害的作家之一。纵观伊拉斯谟的思想,他没有提出深奥的理论框架,人文主义思想在他之前已诞生百余年,他也并没有推陈出新的观点。那么,何德何能使他在这个伟大时代凸显其个人魅力?很多学者给出的结论,他是这个时代的象征,换句话说就是形象代言人。伊拉斯谟作为一位知识渊博、文采出众、多才多艺、性格迥异的人,虽然并没有站在时代前沿击风搏雨、改天换地,但伊拉斯谟所体现出来的温良和善、成熟理性的形象,正是社会上广大民众所希望的理想偶像。
三、一个古老的梦——《愚人颂》
《愚人颂》是伊拉斯谟的代表作,是题献给他的好友托马斯·莫尔的。1511年6月9日,他在给莫尔的信中这样写道:……在这些朋友当中,我的莫尔,你是最让我挂念的。当你不在我身边时,我常常享受着对你的回忆;正如当你在我身边的时候,我享受着你的陪伴一样。……因此,无论如何应该做点什么。于是我选择了《愚人颂》聊以自娱。你或许会问,雅典娜怎么在我的脑袋里塞进了这么个主题呢?其实,这最先触动我的,就是你的姓氏——莫尔(More),它很接近“Moria”即愚蠢这个名字,尽管你与这种情形就像世人所公认的那样相去甚远。接下来呢,我就推测这部出自于我们天才的好玩的作品一定会特别引起你的兴趣,我设置了你会喜爱的那种笑料——我相信这些笑料既非粗俗、又不乏味——而且这些笑料在社会层面上一般会起到德谟克利特作品的那些作用。尽管就你而言,因你有着非同寻常的清醒的头脑,使你与那些粗人大不相同,再者你是如此的心灵甘美、天性纯良,总是能够和所有的人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且时时都生活在快乐之中。所以你不仅会欣然接受这小小的论辩,把它当作你的同好送给你的纪念品,而且还会接纳并保管它,把这题献给你的作品看成是你自己的,而不是我的。  可以说,这就是《愚人颂》的创作缘起,伊拉斯谟以这种别致的方式与莫尔交流,作为好朋友,他笃信莫尔一定会喜欢,因为二人心有灵犀、彼此相通。
1.谁是“愚人”
伊拉斯谟选择愚人自有其由来,其中一个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神话时代。权力无边的农业女神墨忒尔,忠诚于自己的丈夫宙斯,疼爱宝贝女儿佩尔赛福涅,可是却像一个傻瓜被众神作弄,屡屡被骗,宙斯本身是个花花公子,对这个妻子不可能专一。女儿被骗到地下做了冥神哈得斯的妻子,与母亲无法见面。愤怒的墨忒尔大闹一场,最终使女儿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来到地上与母亲团聚。从此,当母女团聚时,墨忒尔欢欣鼓舞,大地充满生机、五谷丰登,当女儿回到冥府时,母亲立马心灰意冷,大地则一片萧条冷落。在希腊神话中,墨忒尔无疑是个愚人。
愚人在中世纪的文学中亦是一个人格化的形象,一般用来象征无拘无束、热情洋溢和坦诚快乐的状态。在以讽刺为特点的市民文学中,愚人常常作为聪明能干的反衬,贪婪自私的市民为了获取不当之利,做了许多荒诞愚蠢的丑行,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遭人揶揄嘲讽。例如《列那狐传奇》中的伊桑格兰狼和布伦熊,都是愚蠢而贪婪的代表形象,在与列那狐的斗智斗勇中每每败下阵来。
还有一个愚人节的传说:在中世纪基督教国家庆祝新年的节日是在每年的3月25日到4月1日,到了1752年,教皇格里高利将新年定在1月1日,但人们还是旧习难改,依然在4月1日像往常那样互赠礼物,而这个节日无疑是假的,后来人们逐渐把礼物也作假,点心盒里可能放的是块石头。久而久之,这一天成为专门愚弄人的节日,此愚人节已是后话。
事实上,愚人的形象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也屡屡出现,比如薄伽丘《十日谈》中的那些愚笨好色的僧侣,拉伯雷的《巨人传》中的庞大固埃巨人父子,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中的堂吉诃德和桑丘,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中那个貌似狡诈实则愚蠢的磨坊主,以及莎士比亚笔下的福斯塔夫等等,这些人物的言行充满喜感、鲜活生动,在愚蠢的言行举止背后,人们看到的内心,或聪明异常,或肮脏卑鄙,或凡夫俗子。总之,这个世上有聪明绝顶的人,但不聪明的愚人比比皆是,他们有其可恨之处,也有其可爱之处。
伊拉斯谟在自己的作品中,将愚人这个形象赋予了新的寓意,令人刮目相看。以往伊拉斯谟的作品,基本都是科学严谨的论述,匡正基督教会的错误趋向,教导人们崇尚自由,唯有这部《愚人颂》,从内容到写作风格都与其他著作截然不同,用斯茨威格的话说,就是通篇轻佻、嘲弄之词,仿佛充满青年人的气息,在迈着轻飘的步子,扭动柔细的身躯。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小册子却成为决定伊拉斯谟地位的扛鼎之作,《愚人颂》的成功不在于是否深刻,是否一字千钧,而是他是否切中了社会要害,是否在欢愉中给人启迪,因此才决定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
2.《愚人颂》梗概
1509年的夏天,伊拉斯谟在莫尔的寓所里,仅用7天时间,以一种轻松闲散、调笑直率的笔调完成了《愚人颂》,中文翻译约9万字,可谓是一气呵成。1511年在巴黎首次出版,据说在伊拉斯谟生前已经达40版,有12种文字译本。 
《愚人颂》是以“愚人”作为第一人称叙述,她也被称之为“愚夫人”。全书共分68个小段,从始至终看似信口开河、自问自答,从古至今、由表及里、从己及众,涉猎广泛,时而插科打诨、嘲讽抨击,时而义正词严、真情袒露,寓道理与谈笑之中。该书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语言生动、憎爱分明,作者欲将满腹心里话一气呵成、和盘托出。笔者按照内容将《愚人颂》大体分5个部分:
第一部分,闪亮登场。
从1—6段是愚夫人登场亮相。她的开场白是这样的:不管世人通常如何谈论我(我十分清楚地知道,愚人的名声即便在最蠢的人当中也是坏透了的),我倒确实是唯一能运用非凡的力量,使神与人全都心里乐滋滋的。 
愚夫人穿的是一身奇装异服出场,在自我描述中大言不惭地说她不是那种想把一大堆烦死人的繁杂琐碎的东西灌输给听众的人,她是准备在众人面前好好赞美歌颂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这位愚夫人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她确信由于她的到来,人们脸上的皱褶才抚平,容颜才焕发,心头的忧虑和烦恼才立刻消除。
愚夫人在歌颂自己之前,自知会有不屑之人,她先入为主,声明:随他们认为有多愚蠢好了,只要他们承认与角色相配衬就行。对愚人而言,还有什么比到处自吹自擂,宣扬自己的功绩,“唱自己的颂歌”更符合自己的身份呢?谁能比我本人更加惟妙惟肖地描绘出自己呢?  愚夫人直言道,我用不着乔装打扮,我的脸孔不会装出与我内心最深处的感情想做的样子,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以本来面目出现。纵观文艺复兴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但敢于在公众面前为自己唱赞歌的还绝少发现。伊拉斯谟似乎要借助于这一虚幻的角色,为那些才华横溢却被贬低和轻视的人正名,其实也包括他本人。
第二部分,身世。
7—12段是愚夫人介绍自己的身世。伊拉斯谟创造的这位女士虽然号称愚夫人,但绝非等闲之辈。她在证明世间一切快乐皆归功于“愚人”的同时,首先确定愚夫人身价不菲,是古希腊神祇之女。她的父亲是丰饶财富之神普路托斯,母亲是山林水泽中最快乐的青春女神。尽管父母并没有正式的婚约,但她的父母是出于山盟海誓、相亲相爱,才生下了她这个快乐的女儿。
说到她的诞生地——福岛,虽然没有阿波罗和维纳斯的出生地那么显赫,但在那里,无须辛勤耕耘,万物就会自然地生长,到处盛开美丽的鲜花;有仙女给她喂奶,岛上没有辛苦、疾病和衰老。在她的身边还有九大随从,他们分别是:“自怜”“拍马”“健忘”“懒惰”“快乐”“淫荡”“疯狂”“放纵”“酣睡”。
她不仅认为自己有足够优秀的生命之源,还有能力为整个生活提供快乐和幸福。没有她,生活中难免会有沉闷、烦恼、粗野、愚蠢和单调。她还借助古希腊诗人索福克勒斯的名言“无知是最幸福的生活”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第三部分,论证“愚人”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
13—48段,愚夫人率领众神,给芸芸众生论证是无知和愚蠢才带来了无穷的福祉和恩泽。人之初的婴孩之所以可爱天真,就是因为他们这种无知的快乐,具有愚蠢的魅力,才吸引我们去拥抱和亲吻他们。如果老年人能够回想童年的快乐,忘却身边的烦恼,那他们就会享受返老还童的愉悦和幸福。她引用了一句谚语:只有愚蠢能阻住青春逃逸,挡住无情的老年前进。愚夫人还以众神为例,解释男人、女人和老人何以不被所谓的理智和情感所累,获得真正的友谊、和谐的婚姻。愚夫人还言之凿凿地指出“自爱”是非常重要的,她诘问道:一个憎恨自己的人还能够爱别人吗?一个自己内心四分五裂的人,还能跟别人和睦相处吗?或者说,一个和自己过不去的人,还能给别人带来欢乐吗? 
和愚人相比,愚夫人直言不讳地指出所谓哲人在任何生活实践中都一无是处,其代表就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人苏格拉底。她认为其实像苏格拉底包括他的学生柏拉图等,他们的言论在老百姓那里是不受欢迎的,他们所自认为深奥的东西其实缺乏智慧,柏拉图曾经说过:要是哲人是君王,或君王是哲人,这样的国家该有多么幸福!然而,愚夫人用历史上古罗马的实例证明,有时候,一切事物都被置于与它的真实面目完全不同的状态,一旦权柄落入对哲学浅尝辄止或对文学如醉如痴的人手里,这类统治者就会把国家糟蹋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其实,愚夫人并非完全否定治理国家需要智慧,她是认为如果这个人自以为是、自作聪明,那他一定无法管理好国家,因为他们本身并不是真正要为百姓做事情,而是出于个人的虚荣,表面的荣耀,其实他们甚至常常连一些小事情都做不好。而将管理国家的重任交付给这样一个罪恶多端的暴君,这本身就是愚蠢之举。而从这个源头里涌现出来的勇敢的英雄人物的事迹,在许多生花妙笔者的作品中被捧上了天。由此愚蠢创造的社会,维护了帝国、惯常、宗教法庭和议会——实际上整个人类生活,无非是一场愚蠢的游戏。  至此,作者已经按捺不住对现实社会的愤慨和不满。
在知识哲人与无知民众之间,愚夫人显然选择了后者,而对前者不屑一顾,她确信,与专门知识进入生活的同时,也把其他祸根偷偷带进来。老百姓虽然无知,但他们只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自然。因为自然界里没有虚假伪造,例如自然界中的动物全都安于本分,只有人类才企图越出天赋给他的局限之外。在这里,愚夫人可以说是言辞激烈、明显夸张的举出了一连串的实例,来证明聪明过了头,就会距离自然指引越来越远。
当然,愚夫人也没有忘记和那些自命不凡的哲人相比,愚人的行为值得赞扬。愚人不知世间有规矩,因而能凡事无所不敢,也不知危险为何物,因而无所顾虑。贤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古人书,而愚人凡事身体力行,自己对付遇到的种种危险,因而获得我确信其为真正的深谋远虑。
第四部分,解析被社会公认的所谓贤人的作为。
49—60段,作者以独特的是非标准来判断古往今来各种所谓智者贤人,其结果是得出了一鸣惊人的结论,这可以看作是作者借愚夫人之口说出作者不能公开的真实想法。
在这部分,愚夫人举出了小学校长等共12类人,分别揭开他们的假面具,露出丑陋的真相。
——小学校长,愚夫人说他们就是一群在学生面前作威作福,又自以为学识广博的人;
——诗人,愚夫人对诗人的评价实在不高,她说诗人的唯一兴趣就是用一派胡言和无聊的故事,让大家听的心里乐滋滋。而作家则为了从少数人那里得到几句毫无用处的赞扬,而付出巨大的代价,包括无数个不眠之夜,汗水和苦恼,与欢乐无缘,健康的恶化,未老先衰,英年早逝以及应有尽有的灾难,总之是付出了个人的幸福;
——法学家、诡辩家和逻辑学家,这些人整天为了毫无意义的条文而争吵不休,互不服输,同时又不愿意承担义务;
——哲学家,哲学家尽管他们拥有智慧,但在每个问题上都要进行无穷尽的辩论,都是缺乏证据的无用之举,他们什么都不懂,却宣称知道一切;
——神学家,愚夫人对神学家可说是深恶痛绝,斥责他们目空一切,动辄发怒,武断地给别人戴上“异端”的帽子。他们关注的是基督血缘之类虚无缥缈、毫无意义的问题,这些蠢行是他们愚蠢的自负所致。他们的头脑全让一些荒谬可笑的东西装得鼓鼓的,其人与事全都同样的荒谬绝伦。愚夫人直言道:我每一见到他们那样以神学家自居便会暗笑起来:他们谈吐特别粗野,措辞杂乱无章,说起话来含含糊糊、吞吞吐吐,弄得除了他们那伙口吃的难兄难弟之外,谁也无法理解,可他们却把这种情况视为自己独有的理解力,而普通人所无法具备。他们坚决认为,如果他们说话非得遵循语法规则不可,那就会贬低圣经的威严高雅  ;
——修士、僧侣,愚夫人一开口就否认他们的称谓,认为他们中大部分人都与宗教相去甚遥。他们相信文盲是虔诚的最高境界,如此才能将自己视为神明。他们中间很多人是靠卑鄙求乞过日子,挨门挨户吼叫要面包吃。即或如此,他们还自认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惯,至于是否按照基督的教导却没什么兴趣,他们还到处拉帮结伙闹帮派,似乎只称谓基督徒还不够惬意。他们是一伙假装虔诚、寡廉鲜耻、忘恩负义的伪君子;
——君主,愚夫人认为君主尽管出身高贵,但只要他们稍微有点智慧,就会觉得他们的生活其实过的格外窝囊无趣。君主并没有去做自己应该做的献身公共事务、考虑人民的福利公事,而真正关心的是自己舒适的生活,为了保证心情愉快,不受干扰,他们只愿意听悦耳之言。他们相信,要是他们致力于狩猎,厩中有良马,要是他们卖官鬻爵,从中获利,要是他们每天都有新招,能把臣民的财富吸出来,扫进自己的口袋,那就算完满地完成了一个君王的任务——不过所有这些都要看上去堂堂正正,编造出来的借口也要恰到好处,这一来,他们的行径无论其邪恶达到何等程度,都能保全着一副正义的面孔 
——朝臣,朝臣在愚夫人眼里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最会谄媚,而且奴性十足、愚昧无知,他们只愿意到处走走,显示身上戴的是金饰、宝石,穿的是紫袍,还有其他标示美德与智慧的徽章,借此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主教和红衣主教,愚夫人对他们更是嗤之以鼻,她毫不怀疑君王的那些行径早已被这些红衣主教和主教们热情地予以采用了,而且的确几乎过犹不及。他们这些人只有在事关赚钱收益的时候才是称职的掌管人,红衣主教自认为是使徒的继承人,却只关心如何搜刮财富,愚夫人质问道:主教们穿的洁白宽大的法衣和紫袍,如果是意味着生活中的纯洁和对上帝的热爱,那么他们代替的是那些清贫的使徒,那么他们还需要财富做什么?
——教皇,占据教会最高地位的教皇则是过着奢侈生活,像世俗权贵一样举行各种娱乐活动,还滥用教会的劝慰,依靠刀剑来处理教会事务,好像基督已告死亡,再也无法用自己的方法保护自己的人民。战争是穷凶极恶的事,像瘟疫一样横扫世界,与基督完全格格不入,而他们却把一切事物全献给战争;
——最后是德国宗教改革者,我们知道伊拉斯谟与马丁路德意见相左,他们之间有过激烈论战。因此,愚夫人同样用嘲讽的言辞来贬低改革者,认为他们抛弃了各种宗教仪式,动用了各种武器,还从古人著作中找出依据,用以恐吓那些可怜的民众,使之同意缴纳比什一税更多的款项。对于受益发财,他们则机灵警惕,还是法律专家,但对于需要负担的重荷,他们便含蓄地转到别人肩上,他们所做的这些对于社会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改善,只不过是把权力从教皇手中抢过来而已。
愚夫人这一通畅快淋漓的嘲讽抨击,正如伊拉斯谟的研究者之一茨威格所说的那样:《愚人颂》除去其狂欢节的面具,便是当时最危险的书之一。在表面看来,它仿佛是诙谐无忌的烟花,其实却是一颗轰开通向德国宗教改革之路的炸弹。
第五部分,总结。
61—68段是愚夫人对上述观点的总结,强调为什么愚人才有福的核心。
愚夫人竭力赞扬只有愚人才能获得财富,获得荣誉和快乐,命运女神喜欢的是这种人,而坚决让那些贤人吃上闭门羹。
这里,愚夫人首先提出要教育孩子“大智若愚”,当然这个词非她专利。愚夫人告诉孩子们“傻瓜”其实是个吉兆,是个赞美之词,会给孩子带来幸运。
愚夫人还认为即便是从基督教权威性的《圣经》来看,也同样赞同人类没有智慧,世界到处都是愚人的观点。《传道书》中第一章就写着:愚者之数无限。智慧只属于上帝,愚蠢则归全体人所有。还有更早一点的《次经:便西拉智训》中也说:愚人像月亮般变换,贤人向太阳般固定不动。太阳意味着一切的光源,只有上帝。
当然,神学家们并不这样认为,也包括某些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自认为能够解读基督和使徒的行为,是因为如此而故作愚蠢状,以显示与众不同和高人一等。其实,愚夫人认为即便是智慧化身的上帝,他本人也不排斥愚蠢,甚至有意让自己显得有点像愚人,目的是要对人的愚蠢助以一臂之力。
在伊拉斯谟眼里,基督就是一个愚人,基督放牧的就是“最愚笨无知的羔羊”,而要想拯救灵魂其奥秘就是愚蠢。作者这样来形容神,是要告知民众神骑士就是人的原型,他不再严酷,亦非暴君,他是生活的楷模。因此,他非常厌恶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夸张地放大愚蠢的好处,就是想把人与神的关系拉近再拉近。
愚夫人一言以蔽之:基督教与愚昧有着某种血缘关系,但与聪明却毫不沾边。  基督徒历尽千辛万苦以求的幸福,无非就是一种疯狂加愚蠢。这些信口开河、言过其实的话,终究是一个“愚性”天赋者兼女人。
当然,结尾处她还不忘调侃道,不要以为说了这么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以后,我还会记得什么,那就太愚蠢了,因为,我讨厌记性好的听众。
全文就此打住,我们仿佛看到愚夫人早已料到语惊四座、众人瞠目的场景,独自一人悄然离去,躲进一隅窃笑不已。
3.愚人与我们
有人说,有一千人,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那么,有一千个人,也就有一千个愚夫人。
伊拉斯谟笔下的愚人,实际上就是幸福和快乐的代名词。他试图劝慰人们要有这种愚人精神,任性而为,无所顾忌,才能得到幸福与快乐。从这个意义来说,愚人是褒义并非贬义。
其实中国古人比伊拉斯谟更早就明晰这一道理,春秋时期老子就曾说过:“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宋代苏东坡直言要“大智若愚”,清朝郑板桥则更进一步认为“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他的“难得糊涂”不知为多少人奉为圭臬。至于老百姓嘴里的“傻人自有傻福”“老天饿不死瞎家雀”等俗语实话也早深入人心,可见愚人在中国古代同样不是贬义词。
时隔几百年后,愚人的精神是否还在?现如今,且不说为了新中国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烈们,就是在和平年代,人们非常怀念曾经纯洁简单的时代氛围,那些闪光的名字: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以及孔繁森、郭明义等等,在他们光彩人生的背后,或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心中没有自己,只想着别人。他们的善良与大爱,用郭明义的话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傻子精神,是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美德和楷模。
1986年,一位美国作家温斯顿·格鲁姆(Winston Groom,1945—)发表了小说《阿甘正传》,我们再次看到了新时代的愚夫人——阿甘。智障者阿甘,他头脑简单、善良,没有主见,备受歧视,但他不抱怨,依然真诚面对所有的人,结果貌似愚蠢的阿甘,屡屡得到命运的垂青,终于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天空,赢得了那份快乐和肯定。阿甘这个美国式的励志成功故事,感动了无数人,阿甘也从小说走进了银幕,同名电影大获成功,摘取了1995年奥斯卡6项大奖,从此阿甘从银幕走出美国,走向全世界。如今仅小说《阿甘正传》就在全世界销售了170万册,赢得了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和喜爱,也成为青年励志书之一。类似的傻瓜形象在中外文学作品中不乏其经典,他们在博人一笑的同时更令人掩卷沉思。如今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人都盼望自己聪明再聪明,而忘却了心中原始的纯真与快乐,忘却了正是心中毫无杂念的愚蠢才带来那份久违的幸福感。
所以,《愚人颂》数百年来依然被奉为经典,正是因为睿智的伊拉斯谟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愚蠢无知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人生奋斗时,能保留一份愚蠢是何等的聪明!




推荐阅读:

托马斯.萨拉蒙诗3首

罗伯特·勃莱诗7首

沙拉蒙诗4首

泰德·库瑟诗9首

肖恩·奥布莱恩诗3首

希尼诗2首

C.D.赖特4首

海因茨·切肖夫斯基诗3首

保罗·策兰诗26首

安妮·塞克斯顿诗5首

萩原朔太郎诗7首

法伊兹诗3首

汉斯·娄岱森诗10首

亨利.米肖《我从遥远的国度给你写信》

萨拉·基尔施诗7首

圣·丹尼·加尔诺《天地间的游戏与目光》28首

阿莱西·希德戈诗20首

保罗·策兰散文诗16首

简·赫斯菲尔德诗10首

罗伯特.洛威尔诗5首

罗伯特·勃莱诗3首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诗7首

乌拉·哈恩诗3首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7首

华莱士·史蒂文斯诗11首

A.E.史陶林诗12首

阿方斯娜·斯托尔妮诗7首

埃利蒂斯诗4首

蒂姆·利尔本诗11首

简·赫斯菲尔德诗13首

罗伯特·瓦尔泽诗3首

迈克尔·杜曼尼斯诗9首

马斯特斯《匙河集》38首

洛尔娜·克罗齐诗13首

普拉斯诗3首

萨拉·基尔施《乡村之行》12首

塔尔科夫斯基诗6首

保罗·穆顿诗27首

穆罕默德·达维什诗7首

安娜·斯维尔诗3首

米沃什诗15首

帕沃·哈维科《冬日宫殿》

穆罕默德·达维什《爱德华·赛义德:一种对位的阅读》

根纳季·艾基诗3首

露易丝·格利克诗5首

翁贝托·萨巴《山羊》

凯瑟琳·巴内特7首

安娜·斯维尔《夜间一场悲哀的对话》

阿尔·珀迪诗11首

安娜·斯维尔诗12首

布伦达·希尔曼诗10首

凯瑟琳·巴内特诗4首


池馆家家芳事 记当时 买栽无地
争如一朵 幽人独对 水边竹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